临床药师培训--病例分析
临床药师对典型病例的用药分析

临床药师对典型病例的用药分析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临床药师作为医疗团队中重要的一员,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临床药师通过对患者的用药进行分析,有效地促进了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和药物安全性的保障。
本文将以一例典型病例来探讨临床药师在用药分析中的作用。
病例描述:病例患者为一名50岁男性,经诊断患有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
患者由于长期不规律生活和饮食,病情逐渐加重,出现头晕、心悸、血糖水平偏高等症状。
他目前正在接受治疗,用药方案包括降压药物和降糖药物。
然而,患者近期出现了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和神经系统症状。
这个病例中,临床药师需要对患者的用药方案进行分析和调整。
用药分析:1. 降压药物选择:在考虑降压药物选择时,临床药师需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不良反应,应尽量选择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如ACE抑制剂或ARB。
这类药物既可降低血压,又可减轻心脏负担,对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具有显著效果。
2. 降糖药物调整: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
然而,如何选用合适的药物方案是临床药师需要考虑的重点。
对于本病例的患者,他同时存在低血糖和神经系统症状,应注意避免或减少降糖药物对血糖的过度控制。
建议将部分药物更换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增敏剂,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并且保证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3. 药物相互作用:在分析用药方案时,临床药师还应关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患者已经服用多种药物,包括抗高血压药物、降糖药物和其他维持治疗。
临床药师需要仔细评估这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考虑到病例患者已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应尽量避免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相互作用的药物,以免加重症状。
4. 追踪和调整:临床药师负责跟踪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随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在本病例中,临床药师应与医生和其他团队成员保持紧密合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临床药师培训--病例讨论范例ppt课件

-
7
入院诊断
➢ 1.肺脓肿 ➢ 2.Ⅱ型糖尿病
-
8
初始治疗方案
•抗感染:
左氧氟沙星 600mg qd ivgtt
奥硝唑
1000mg qd ivgtt
•平喘:
氨茶碱 250mg qd ivgtt
•祛痰:
沐舒坦30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沐舒坦15mg+0.9%氯化钠注射液2ml
起止时间 用药目的
4.17-5.10 4.17-5.10
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
4.17-5.10 4.20-4.24
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
4.20-4.24 4.19-5.10 4.25-5.10 4.19-5.10
营养支持 抗感染 抗感染
祛痰止咳
胰岛素调整表
药物名称
门冬胰岛素注射液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用法用量
患者仍有口干、夜尿多,咳嗽、咳痰较前缓解 查体: T:37.5-38.2 ℃
左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湿罗音 辅查: 肝功:ALB 33g/L↓ ,PA 95mg/L↓
空腹血糖:10~15.1;餐后:14.2~20mmol/L 痰找癌细胞(-)
病情缓解
➢ D11~D15(4.26~4.30)
查体: T:38-36.2 ℃ 辅查:血常规:WBC 8.38 *109/L ,N%: 78.1%
左肺舌叶类圆形密度增高影其内可见气液平面考虑肺脓肿现病史现病史患者自觉上述症状较前加重伴左侧上胸部持续性胀痛我院急诊科给予左氧氟沙星后转入呼吸科既往史个人史药物过敏史既往史个人史药物过敏史食物药物过敏史
肺脓肿合并糖尿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
临床药师培训病例分析

临床药师培训病例分析近年来,医疗行业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临床药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临床药师作为医疗团队中的重要一员,承担着药学知识传授、合理用药指导以及药物安全监测等重要职责。
在临床药师培训过程中,通过病例分析的方式,可以使培训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临床药学实践能力。
一、患者信息介绍患者张某,女性,50岁,因头痛、畏寒、嗜睡,持续2天前往医院就诊。
初步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体温为38.5°C,诊断结果为发热伴血液感染。
临床医生已开始联合抗生素治疗(头孢他啶+甲硝唑)。
二、病例分析在这个病例中,患者被诊断出发热伴血液感染,已经接受了合适的联合抗生素治疗。
作为临床药师,我们需要对患者的药物治疗进行评估和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评估临床药师需要评估所给予的联合抗生素治疗方案是否适当。
例如,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感染类型,我们可以评估药物剂量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等。
在这个病例中,联合使用头孢他啶和甲硝唑是合理的,因为它们可以覆盖大多数引起血液感染的细菌。
2.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临床药师需要密切监测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
在这个病例中,头孢他啶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而甲硝唑则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药师可以跟进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治疗反应,及时进行药物调整或者提供必要的支持治疗。
3. 药物监测与药物治疗优化临床药师需要协助医疗团队监测药物浓度,并根据监测结果提供药物治疗优化建议。
在这个病例中,药师可以监测血清抗生素浓度,以确保药物在治疗期间保持合适的疗效。
此外,药师还可以就血清抗生素浓度进行解释和指导,确保患者遵守用药方案。
4. 药物知识传授和用药指导临床药师可以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药物使用的相关知识和指导。
在这个病例中,药师可以解释联合抗生素治疗的理由,教育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并强调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
药师还可以向医疗团队提供最新的药物信息和指导,以帮助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抗肿瘤-肺癌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抗肿瘤-肺癌
病例背景
- 患者性别:男
- 年龄:65岁
- 过去病史:高血压、冠心病
- 主诉:咳嗽、咳痰、胸闷、气促
临床表现
- 体格检查:双肺听诊呼吸音减弱,散在湿啰音
- 影像学检查:胸部CT显示右上肺团块
- 检验结果:痰涂片染色(阳性)、胸部穿刺活检(右上肺鳞癌)
诊断
- 初步诊断:右上肺鳞癌
- 分期:Ⅲ期(T2aN1M0)
治疗方案
- 化疗:根据分期,推荐行新辅助化疗
- 药物选择:方案一 - 单药方案
- 多西他赛:75mg/m²,每三周一次,共4-6个疗程- 或紫杉醇:175mg/m²,每三周一次,共4-6个疗程- 药物选择:方案二 - 综合化疗方案
- 卡铂:75-100mg/m²,每三周一次,共4-6个疗程- 多西他赛:75mg/m²,每三周一次,共4-6个疗程
肿瘤反应评价
- 血液学检查:每个疗程开始前进行
- 影像学检查:每个疗程结束后进行
- 评价标准:RECIST 1.1
随访
- 化疗期间:临床评估、毒副作用监测、支持治疗
- 化疗后推荐CT复查:每3个月进行一次,至少持续1年
结论
- 对于右上肺鳞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 化疗后需根据肿瘤反应评价进行进一步治疗调整
-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密切随访,并对毒副作用进行及时控制和处理
以上是对于临床药师病例分析的一份抗肿瘤-肺癌文档。
临床药师培训病例分析书写规范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最新
15
实例四
➢ 一例肝癌术后患者营养药物支持治疗的病例分析
- 患者,男,74岁,身高170cm,体重65kg,平素体健,7月14日 在全麻下行肝癌根治术,临床药师术后配合医师优化营养支持 方案。 - 分析点: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出院带药与用药教育
1. 病史摘要: 一般信息 相关检查结果 简要治疗经过 治疗事件的结果(正面或负
面) 2. 讨论与分析意见
精选ppt课件最新
6
6
教学药历
病例分析
1.是患者一次住院治疗的全过程记 1.是治疗过程中一次治疗事件的描
载,不论有无精彩事件发现均记 述,住院、门诊病例均可以,一
载,强调其同步性、完整性。
般应有结果体现,强调其精彩性。
特 2.篇幅一般较大,随治疗过程而定 2.篇幅一般较小
点 3.不可以公开发表
3.可以公开发表
4.必须是同步
4.可以是同步,也可以是回顾性
5.不需要注明参考文献
5.需要注明参考文献
功 能
强化撰写者对各种疾病治疗过程
的完整了解和认识;临床思维的 培养
强化撰写者对不同药物治疗事件
✓ 可以与病人治疗同步,也可以是回顾性
➢目的
✓ 提高临床药师学员的专业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分 析、归纳与总结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员的职业敏感性
精选ppt课件最新
3
病例分析的内容及功能
➢病史摘要部分
✓病人一般信息 ✓相关检查与检验结果 ✓简要治疗经过 ✓治疗事件的结果(正面或负面)
➢讨论部分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2024)

引言概述:在药学领域中,临床药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过病例分析,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建议,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的病例,展示一个临床药师在病例分析中的作用,并详细阐述临床药师为患者提供的药物治疗建议。
正文内容:1.患者病史分析患者基本信息介绍患者主要症状描述患者过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等患者家族病史情况2.药物治疗方案选择根据患者病史分析选取合适的药物分析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动学特点考虑患者特殊情况选择适当的剂量和给药途径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风险3.药物治疗监测及调整设计合适的药物治疗监测方案监测血药浓度或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必要的剂量调整监测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4.患者用药教育及药物依从性管理向患者提供详细的药物治疗信息解答患者关于药物的疑问提醒患者按时用药并遵守医嘱分析患者可能的用药不良反应和如何应对5.病例追踪及评估定期追踪患者的病情变化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医生和患者需要的建议和支持总结:通过对这个临床药师病例分析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临床药师在药学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沟通技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他们能够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取最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并通过监测、教育和追踪等手段跟踪患者的治疗效果,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临床药师在病例分析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引言概述:临床药师是医院中的重要职业,他们负责对病人进行药物治疗的管理和监督。
临床药师在病例分析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通过深入研究病人的病情和药物治疗情况,他们能够为医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确保病人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病例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在不同病情下的工作和应对策略。
正文内容:一、病例1:高血压患者的药物选择1.1了解病人的病史和生活习惯1.1.1详细了解高血压的相关病因和发病机制1.1.2询问病人的血压监测情况和药物使用历史1.1.3了解病人的饮食和运动情况1.2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1.2.1分析不同种类降压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1.2.2考虑病人的血压水平和合并症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1.2.3评估药物的禁忌症和相互作用二、病例2: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调整2.1分析病人的血糖监测数据2.1.1了解病人的糖尿病类型和治疗目标2.1.2分析血糖监测数据的趋势和波动性2.1.3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2.2制定合适的胰岛素调整方案2.2.1根据血糖监测数据和病人的生活习惯调整胰岛素剂量和使用时机2.2.2考虑胰岛素类型的选择和药物的副作用2.2.3提供饮食和运动方面的建议,辅助胰岛素治疗效果三、病例3: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评估3.1了解病人的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3.1.1分析病人的病原菌培养和药敏结果3.1.2考虑病人的免疫情况和既往抗生素使用史3.2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3.2.1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3.2.2结合病人的肾功能和药物的代谢途径,确定适当的剂量和给药频率3.2.3考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问题四、病例4: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不良反应4.1分析病人的药物使用情况4.1.1了解病人正在使用的药物清单4.1.2检查药物清单中是否存在潜在的相互作用4.2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和临床表现4.2.1分析已知的药物相互作用机制和影响4.2.2判断病人是否出现了与药物相互作用有关的不良反应4.3提供解决方案和建议4.3.1建议停用、更换或调整药物剂量4.3.2提供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教育和咨询,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五、病例5:多药耐药肺结核的治疗5.1了解病人的肺结核类型和耐药情况5.1.1分析病人的结核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5.1.2了解病人的治疗史和耐药情况5.2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5.2.1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结核药物5.2.2结合病人的肝功能和药物代谢途径,确定适当的剂量和给药方案5.2.3考虑多药耐药肺结核的治疗期限和并发症的预防总结:临床药师在病例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临床药师培训--病例讨论(CAP-社区获得性肺炎)

球菌、以及非典型病原体,同时不排除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风险,另外患者
有青霉素过敏史,入院后青霉素皮试(+),故根据指南的首选药物应为呼 吸喹诺酮类,疑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可联合氨曲南或氨基糖苷类。
明显好转。
一天前上述症状持续加重,伴全身乏力、纳差、口干、尿频、 尿急、气促、头昏,无尿痛及肉眼血尿,无痰中带血,无呼吸 困难,无潮热、盗汗。
现病史②
1天前
血常规:WBC: 11.71x109/L ↑ ,N%: 80.2% ↑ ; 心电图:窦性心律 大致正常心电图 ; 胸片:1.右肺中下叴炎症,建议治疗后复查。2.右侧少量胸腔 积液伴胸膜增厚。
①COPD;糖尿病;恶性实体肿瘤;血液 病 ②慢性心、肾功能不全
4.实验室和影像学异常
③脾切除术后;器官移植术后;
④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 ⑤近1年内有因CAP而住院史; ⑥精神状态改变; ⑦吸入或易致吸入因素 ⑧慢性酗酒或营养不良
① WBC>20×109/L,或< 4×109/L,或N计数<1×109/L;
问题:
4、患者住院期间内药学监护重点?
4 药学监护
主要是在确保正确合理用药的前提下对药品疗效和用药安全的监护 ①监测患者用药后咳嗽、咳痰等症状有无改善,特别咳嗽的频率、性质以及痰液的 量、颜色和性质等变化。 ②监测每日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T,R)、肺部呼吸音;用药3~5天后复查血常规、 7-10天复查胸部X片或CT。 ③监测可能的不良反应,如使用药物后观察皮肤是否出现皮疹、瘙痒、红斑等过敏 反应,给药局部是否出现静脉炎症;询问是否有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泻 等胃肠反应以及失眠、眩晕、耳鸣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警惕QT间期延长、 光敏反应,注意监测肝肾功变化等以便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和处理。
临床药学病例分析教案设计

整理病例资料
对收集到的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归纳。
收集病例资料
从患者、医生、医院等方面收集相关 病例资料。
病例分析的步骤
01
02
03
04
分析病例特点
根据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的临 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特
点。
提出假设
根据病例特点,提出可能的诊 断假设。
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分析
在病例分析中,要结合自己的专 业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确保病例资料的真实性
收集到的病例资料必须真实可靠 ,避免虚假信息的干扰。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在病例分析完成后,要及时总结 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 药学水平。
04
临床药学知识在病例分析中的应用
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
评估患者情况
促进师生互动
培养临床思维
教案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 与讨论,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营 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通过病例分析的教案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 临床思维,使其具备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 能力,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02
病例选择与准备
病例选择原则
代表性
选择具有典型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和治疗过程的病例,能够充 分体现疾病的特点和药物治疗的规律性。
验证假设
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验 证提出的诊断假设是否正确。
总结经验教训
对病例分析过程进行总结,提 炼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
供参考。
病例分析中的注意事项
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注意病例资料的完整性
尽可能收集完整的病例资料,以 便全面分析患者的病情。
在分析病例时,要保持客观公正 的态度,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例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病例的抗感染治疗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临床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常引起肺部、泌尿系统及烫伤创伤表面等感染。
目前,随着广谱抗菌药的广泛应用,其耐药性变得越来越严重,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CRPA)菌株逐渐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
因此,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防治对策,对减少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及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74岁,身高170cm,体重63kg,因“反复咳嗽咳痰伴活动后喘累30+年”入院。
现病史:30+年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以黄脓痰为主,伴活动后喘累,偶有痰中带血,于外院多次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自行吸氧治疗,病情仍反复发作,逐年加重,近半年一直卧床。
2+月前,患者再次出现咳嗽、咳黄脓痰、喘累明显,入我科行胸部CT示“双肺支扩伴感染”,考虑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双肺支气管扩张”,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等治疗20天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3天前,患者因受凉感冒后咳嗽咳痰、喘累加重,咳黄色脓痰,量多,痰中带血丝,伴发热、虚汗、胸闷,自测体温37. 8℃,自行服用“银柴冲剂”后体温有所下降,但上述症状未见缓解,急诊以“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收入我科,急诊血气分析:pH 7.45,PCO2 38mmHg,PO2 55mmHg。
既往史:患者平素健康状况一般,无其它基础疾病及伴发疾病。
否认其他病史及药物、食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T 37.0℃,R30次/分,P 135次/分,BP 180/100mmHg,咽喉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胸廓正常、对称,右肺呼吸音粗,左肺呼吸音减低,双闻及湿啰音,少量哮鸣音。
余未见特殊。
入院诊断:1、Ⅰ型呼吸衰竭;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源性心脏病? 3、支气管扩张症4、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
治疗经过: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胸片显示“双肺间质纤维性改变伴支扩,并感染,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右侧胸膜增厚粘连”,给予化痰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抗感染方面先予以莫西沙星(400mg qd)治疗,D14痰培养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半定量3+),药敏结果显示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中介,其余全耐药,但未使用头孢哌酮做药敏,医师换成头孢哌酮舒巴坦(3g q8h),以上治疗30天后,患者咳嗽咳痰较前有所缓解,仍诉喘累,体温不高,哮鸣音较前明显减少,双下肢水肿缓解,复查两次痰培养仍为铜绿假单胞菌(半定量3+),药敏结果同上,患者主动坚持出院,予以签字出院。
二、临床药师分析
1、初始使用莫西沙星抗感染的分析
该患者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入院,急性加重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加重、喘累加重,咳黄色脓痰,量多,痰中带血丝”,根据“COPD 全球策略2011修订版”中急性期治疗原则[1],该患者有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潜在的病原菌除要考虑最常见的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等,患者病史长,还要考虑到耐药肺炎链球菌,金葡菌,肠杆菌科细菌,
以及支气管扩张常见的铜绿假单胞菌。
因此抗菌药物选择应兼顾上述细菌。
莫西沙星为四代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对上述细菌均能有效覆盖,是理想的肺部感染抗菌药,但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弱于环丙沙星,而患者有较大的铜绿假单胞感染风险(支气管扩张病史、双肺广泛结构性病变、既往住院时间超过20天、既往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故因考虑同时联用一种具抗假单胞菌活性的氨基糖苷类或β内酰胺类抗菌药。
2、痰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后抗感染方案的调整分析
患者D14痰培养发现铜绿假单胞菌(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中介,对包括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在内的其它各类抗菌药均耐药) 故换成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包括有:能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以及质粒介导的AmpC 酶,细菌外膜通透性下降及膜蛋白OprD2的缺失、外膜主动外排泵系统的表达,而且能形成生物被膜保护细菌并降低药物的有效杀菌作用,在被膜的保护下细菌有足够时间启动β- 内酰胺酶水解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而且在被膜深部由于氧气的消耗,形成了一个厌氧环境,而厌氧环境下抗生素的杀菌力将会大大减低[2]。
3、临床药师建议及预后
结合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来看,其抗感染的治疗原则是剂量足、疗程足、以及联合用药。
此外,有文献报道阿奇霉素、磷霉素等有破坏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作用,所以用抗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与阿奇霉素或磷霉素等连用可以增强其杀菌作用[3,4]。
另有文献报道将环丙沙星分别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对临床分离的CRPA进行体外药敏实验发现,环丙沙星分别与二者联合用药后主要表现为协同及相加作用,
已有临床研究证实其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5]。
同时根据PK/PD理论,可以通过延长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输注时间(每次静滴45min以上),或加大给药频率(如q6h给药)等提高其杀菌效果[6]。
小结: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首先要鉴别定植和感染的情况,决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然后结合患者疾病情况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抗菌药物应用史,对耐药菌流行情况综合分析选择敏感、低毒、价廉的抗假单胞菌药物。
目前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联合环丙沙星或是联合氨基糖苷类,也可以考虑联合阿奇霉素或是磷霉素以对抗生物膜的形成。
同时对于中介的耐药菌治疗还可依据PK/PD理论,延长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的输注时间(每次静滴45min以上),或加大给药频率(如q6h给药)等提高其杀菌效果。
参考文献:
[1]柳涛,蔡柏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 2011 年修订版) 介绍[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1):1-12.
[2] 褚海青,李惠萍,何国均.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J].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3(1):54-56.
[3]吕月卿,余杰彬,阿奇霉素联合哌拉西林等治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一例临床合理用药2012,5(9):143-144.
[4] 张俊坡,王欣春. 磷霉素用于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一例[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 ,12(2) :271-272.
[5] 文亚坤,曹萌.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联合药
敏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37(7):536-538.
[6]黄永婵,庞晓军,根据PK/PD理论指导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研究现代预防医学[J]. 2012,39(12):3313-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