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架设计资料

瓦楞紙展示道具設計製作技術研究

指導教授 / 李淙柏、謝寶泰、Lowey

台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研究所研究生 / 紀明仁

摘要

隨著文明的遞邅,瓦楞紙展示道具已是重要的行銷利器,本研究旨在運用瓦楞紙的材料特性,配合現今瓦楞紙工業製造技術,整合展示設計、包裝結

構設計的理論;並經由市面上現有瓦楞紙展示道具的資料收集與分析,彙整

瓦楞紙展示道具的基本鎖合方式,以「回收再用」、「方便攜帶」、「組裝快速」

為設計目標,導入「模組化設計策略」,設計出適合參展者於國際展示會場使

用的瓦楞紙展示道具。並參照John Chris Jones所著「設計方法」中的「適應

策略」(adaptive strategy)作為設計程序,進行瓦楞紙展示道具的實體模型的

實作,並記錄歷程,分析歸納,訂定出瓦楞紙展示道具的設計程序與設計準

則,並彙整成結論與建議,以提供行銷企劃人員與展示設計師參考。

關鍵字:瓦楞紙、展示道具、瓦楞紙展示道具

壹、 序論

西元105年中國漢朝(漢和帝)時,蔡倫發明「紙」帶來人類的文明與進步。1870年美國與德國同時發明了瓦楞紙製造機,使紙的用途更向前推進一步。1908年美國Langstone公司製造出「瓦楞紙箱」,帶來包裝技術的革新與貢獻。因其材質量輕且價格便宜,製作簡易,且能回收重復利用,使它的應用範疇有了顯著的提昇。二十世紀初,瓦楞紙已成為各種的商品運輸包裝普遍使用的材料。目前,在印刷技術與裱合技術精進的環境下,許多瓦楞紙盒或紙箱,具備了行銷和美化的功能,成了銷售包裝。

近年來,瓦楞紙板透過視覺設計、造形設計、色彩計劃與包裝結構設計技術的整合,逐漸呈現多元發展的趨勢,其中之一就是瓦楞紙展示道具的普遍使用。瓦楞紙展示道具是屬於廣告媒體中的「販賣點現場媒體(point of purchase)」。於今日行銷媒體中的地位卻是相當的重要。究其原因有以下三點(日本文摘編譯中心,1990):

一、商品訊息傳遞由單向傳遞轉為雙向傳遞

市場環境隨經濟成長而改變,消費行為的動機更加複雜化,購買型態也產生了很大的改變;加上整合行銷概念的驅使下,廠商與消費者之間的訊息傳遞方式,也由單向傳遞轉為雙向傳遞。因此,在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情況下,業者要確保自己所傳遞出的訊息能有效又不受干擾地讓目標消費者知道,並誘發消費者購買行為。

二、廣告活動媒體由大眾傳播媒體轉為促銷媒體

以往只要藉由大眾傳播媒體為工具,就能達到的傳播效果,在今日講究整合行銷的市場中,沒有適時的實施促銷活動,對準目標消費群展開促銷策略,商品的銷售將會窒礙難行。為

掌握消費者的「心」,藉由「販賣點廣告媒體」令消費者能識別企業的形象,進而使更多消費者理解企業理念;「販賣點廣告媒體」將消費者購買行為模式中的「理解」與「購買」結合,達到市場區隔策略能的效果。於此變遷的環境下,具有「不說話推銷員」的功能。

三、販售點展示由區域展示轉為整體展示

縱使有最好的商品、最佳的廣告策略,但當消費者實際與商品接觸時,沒有適當的商品展示陳列,商品依舊無法銷售到消費者手中。因此,為了刺激消費者購買的慾望,必須確實利用「販賣點廣告媒體」,並將販售點商品作妥善的展示陳列,使顧客能在舒適愉悅的氣氛中,產生購買慾望。

綜合以上三點得知,瓦楞紙展示道具在行銷策略中的重要性。

貳、 瓦楞紙展示道具的形式探討

瓦楞紙展示道具在使用環境與功能需求不同的情況下,可分為以下四種展示形式: 一、 落地式展示(stand display )

落地式展示又稱floor display 或island display ,此型態瓦楞紙展示道具佔用賣場地坪面積較大,可提高商品販售效果;並可自成一完整區域,可大量陳列商品,對於提高注目性與商品形象,有良好功效(圖1)。

(圖1)落地式展示(stand display )

二、 懸吊式展示(hanger display )

懸吊式展示大多以賣場天花板為附著體,運用數量的增減,透過佈置排列,形成較大的展示面積,提高注目性,並塑造品牌於賣場中熱絡的購買氣氛(圖2)。

(圖2)懸吊式展示(hanger display )

三、 檯面式展示(counter display)

檯面式展示大多擺置於展示檯面上或者收銀櫃檯上,位於賣場展示的黃金位置,消費者的注目性佳。但此型態瓦楞紙展示道具較適合應用於體積小的商品,並且瓦楞紙展示道具的高度不宜過高而影響銷售人員的工作視線(圖3)。

(圖3)檯面式展示(counter display)

四、 壁掛式展示(wall display)

壁掛式展示大多以賣場壁面或其他展示架的側立面為附著體,為避免影響被附著物的商品展示陳列,故體積與面積皆無法過大。由於現今賣場講究坪效,空間之平面配置大多採環壁配置,因此,壁掛式展示相對的較為少見(圖4)。

(圖4)壁掛式展示(wall display)

上述的展示可依「設置地點」與「機能」兩種屬性來評估其特性,其中機能包括傳達訊息、商品展示、商品販售三項,將各種型態展示的特性作比較分析。經評比後得知

(表1):落地式展示的機能最為健全完備,適合應用於瓦楞紙展示道具的設計形式參考。

(表1)各種型態瓦楞紙展示道具特性比較表

圖例:優、佳、良、×不良

參、 展示道具的人體工學尺寸探討

圖片來源:(壟錦,1991)圖片來源:(壟錦,1991)

(圖6)男性站立觀看視野(圖7.)女性站立觀看視野

展示為了方便使觀賞者以視覺獲得訊息,展示道具的尺寸設計,就必須符合人體工學,據研究顯示,標準視線假設為水平,定為0度,人的自然視線是低於水平的,大約低於水平視線10度左右,在鬆懈狀態下偏移更大,大約是30度左右。因此展示物的最佳視區是位於低於水平視線30度的區域。不同性別與不同身高的觀賞者的最佳視區,都有不同的垂直高度變化;如圖6所示,第95百分點(受測總人數的5﹪)的男性的水平視線垂直高度為174.2㎝,第5百分點(受測總人數的95﹪)的男性的水平視線垂直高度為154.2㎝。如圖7所示,第95百分點的女性的水平視線垂直高度為162.8㎝,第5百分點的女性的水平視線垂直高度為143.0㎝(壟錦,1991)。於上述數據中,對於少數的第95百分點的數據將捨棄不予考量,以多數的第5百分點的數據,為訂定瓦楞紙展示道具的展示設計人體工學尺寸的依據。因此154.2㎝、143.0㎝被視為瓦楞紙展示道具設計的「黃金展示高度」。

肆、瓦楞紙板的構成

一、瓦楞紙板的結構

瓦楞紙板的構成是由「裱面紙」與「芯紙」兩種原紙裱合而成,如圖8所示。瓦楞紙板與其他紙板基本不同之處,在於芯紙必須經由加工處理成瓦楞形狀後,再與裱面紙進行裱合加工後才能使用(賴耿陽,1986)。

裱面紙

芯紙

裱面紙

(圖8)瓦楞紙板的結構

二、瓦楞芯紙的楞形

不同波紋形狀的瓦楞,粘結成的瓦楞紙板的功能也有所不同。即使使用同樣品質的裱面紙和芯紙,由於楞形的差異,構成的瓦楞紙板的性能也有會有區別。目前國際上通用的瓦楞芯紙以楞高、楞形分類,可分為四種,分別是A型楞、C型楞、B型楞和E型楞(賴耿陽,1986)(圖9)。其技術指標和規格如表2。

(表2)瓦楞芯紙的楞形規格

楞型楞高,mm 楞數,個/300mm

A 4.5~5.0 34±2

C 3.5~4.0 38±2

B 2.5~3.0 50±2

E 1.1~1.4 96±4

(圖9)瓦楞芯紙的楞形規格

瓦楞芯紙的種類與特性,1.A型楞:楞高而寬4.5~5 mm。富有彈性具有較好的緩衝性,裱合後承受直豎壓力的強度較高。2.C型楞:楞高介於A形楞與B形楞之間3.5~4 mm。裱合後強度介於A形楞與B形楞之間,價格較經濟適宜,是一種折衷材料。3. B形楞:楞高2.5~3 mm。

裱合後承受直豎壓力的強度較低,楞數排列密度大,表面平整,承受平面壓力高,適於印刷。

4.E型楞:薄而密,楞數96±4個/300mm,楞高1.1~2 mm。裱合後質輕具良好緩衝性,剛強度。

價格便宜且裱合後印刷效果良好(賴耿陽,1986)。

瓦楞紙依平面壓力強度(圖10)、垂直壓力強度(圖11)、平行壓力強度為面向(圖12),歸納如表3。

(圖10)平面壓力(圖11)垂直壓力(圖12)平行壓力

(表3)楞芯紙的種類與特性分析

三、瓦楞紙板的種類

瓦楞紙板依裱合的層數多寡,又可分為以下三種:

1. 二層裱合:又稱為單面瓦楞紙,其裱面紙只有一面,如(圖13),依用途需求的不

同,而選擇不同的芯紙來進行單面裱合。此類瓦楞紙,大都使用於粗略的包裹以保

護商品外表,防止摩擦所造成的損傷。

2. 三層裱合:又稱為雙面瓦楞紙,其裱面紙有二面,如(圖14),依使用芯紙的楞型

規格不同,有A型楞紙板、B型楞紙板、C型楞紙板、E型楞紙板四種(賴耿陽,

1986)。此類瓦楞紙,適合用於製造外包裝(運輸包裝)紙箱與展示道具。

3. 多層裱合:依其裱面紙與芯紙的層數多寡不同,有「複雙面瓦楞紙板」與「複複雙

面瓦楞紙板」二種(圖15)、(圖16),常見的有AB楞紙板(五張貼,8mm)與AAA

楞紙板(七張貼,15mm)兩種(賴耿陽,1986)。此類多層裱合的瓦楞紙板,大都

作為保護商品防止撞擊的緩衝材料。近年業者更利用此類多層貼瓦楞紙板的特性,

研發出耐水性高的「紙棧板」,作為大量商品堆疊,耐壓性強的地面隔離材料。

(圖13)二層裱合(圖14)三層裱合

(圖15)多層裱合之一(圖16)多層裱合之二

四、瓦楞紙板的訂製與價格

有關於瓦楞紙板的訂製需求與價格,經訪談了解如下

1. 訂製規格:瓦楞紙製造機械的供料設計以捲筒紙為供料設定,故材料產品幅寬的尺寸

規格是設計者必需了解的一項重要數據。一般幅寬的規格為:750mm ~1450mm。寬度修邊,需預留18mm以上。價格:計費單位以「台才」(30cm × 30cm)計算,不足一才者以一才計費。單價會因紙板的裱合層數(二層、三層、五層)、紙質的基重(磅數)、裱面紙與芯紙的不同組合方式,而有差異。訂貨:訂貨以台才計算,定量每批最少五層(AB楞)20張以上或三層(A、C、B、E楞)30張以上。

4. 其他事項:寬度修邊需預留18mm,壓線修邊總長度需100m以上,使接受訂製。

透過上述有關瓦楞紙構成的了解,有助於設計者在設計規劃中依照機能的需求而正確的

選用適當的材料來達成設計的目標,並精確的掌握住時效與預算的運用。以下則就瓦楞紙展示道具的機能與特性進行探討,以便了解瓦楞紙展示道具於設計上須具備的需求。

伍、瓦楞紙展示道具的機能與特性

瓦楞紙展示道具有三項機能:傳達訊息、商品展示、產品販賣(呂豪文,1994。高惠瓊、郭挹芬,2000,薛思新,1981)。其特性有綠色設計、方便攜帶、組裝快速的特性。以下則就「機能」與「特性」加以說明。

一、 瓦楞紙展示道具的機能

瓦楞紙展示道具的機能包括以下三項:

(一) 傳達訊息

(1)告知新品上市、傳達商品內容(樊志育,1987)。(2)使販賣點顧客產生認知

並記憶品牌。(3)告知商品特性與使用方法(樊志育,1987)。(4)提高注目性幫助

消費者選擇優惠促銷商品。(5)系列產品的集合陳列,型成品牌特區,可提昇形象

與注目性並提高消費者的品牌認同度。(6)令消費者能容易的識別企業形象,進而

使更多消費者理解企業的理念。

(二) 商品展示

(1)使消費者於大眾媒體影響下,因瓦楞紙展示道具的再接觸,而有更明確的品牌

印象並強化其購買動機。(2)替代人員說明商品特徵與使用方法(樊志育,1987)。

(3)獲得販賣點有利的展示位置。(4)塑造出合於企業形象的賣場氣氛,吸引消費

者目光。

(三) 產品販賣

(1)提高注目性幫助消費者選擇優惠促銷商品(樊志育,1987)。(2)販賣點人力

的簡化,販賣效率的提高。(3)獲得販賣點有利的販賣位商品優惠與贈品優惠的促

銷活動。

二、 瓦楞紙展示道具的特性

瓦楞紙展示道具的特性包括以下三項:

(一)綠色設計

根據統計,目前經由包裝的消費品,有百分之九十是使用瓦楞紙箱來儲運的。在早期

及森林資源豐富地區的國家,瓦楞紙箱的用紙是以牛皮紙漿製造牛皮紙板和以半化學

紙漿製造瓦楞芯紙,因此瓦楞原紙的原料直接取自植物纖維。環保意識提高後,各國

也相繼要求增加或參入回收廢紙為造紙原料的比例,消化廢紙造成對環境的負荷;在

瓦楞原紙製造上,使用過的廢瓦楞紙箱再來當製造瓦楞原紙的原料最為暢通,是促進

資源利用和保育森林資源的最佳表現,也是目前國際共同趨向綠色設計的正確方向(黃

裕哲,2000)。故展示道具的設計採用瓦楞紙板為材料,正符合綠色設計的趨勢與環保

需求。

(二)方便攜帶

瓦楞紙展示道具由於材質與結構設計的特性,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的優點,利於展示

道具運輸與扥運配送;瓦楞紙展示道具可經由拆卸分解為單元組件,再將單元組件的

鎖合解開展平為單一的瓦楞紙板,經由適切的收納與堆疊,其收納體積將為原組立完成時體積的十分之一不到。對於道具運送與攜帶的方便性有相當程度的改善,故適合中小型國際貿易商或中小型商品生產商,單人赴往國外展示會參展使用。 (三)組裝快速

由於全球交通運輸的發達與網際網路的興盛,中小型國際貿易商或中小型商品生產商,赴往國外展示會參展的機會更為提高。由於中小型企業的廣告預算較為有限,經常是單人赴展,身處國外展場佈展,佈展的資源非常有限,難免捉襟見肘,佈展效率低落。故瓦楞紙展示道具的組裝特性十分適合於此類型的展出使用,不須任何工具,單人操作即可佈置出具陳列功能且展現品牌與企業形象的展示會場。

綜合上述的「機能」與「特性」探討得知,瓦楞紙展示道具應用於展覽會空間的展示中,有高度的適切性與可行性。但於實作層面上如何更具經濟效用,「模組化」即是緊接著需要探討的課題。

陸、 模組化設計的探討

當設計物的內容趨於複雜時,相關零組件數目也就會隨之提高;因此所面臨的人力、物力、時間的負擔,將成為設計過程的一項阻礙,對此狀況的因應策略之一,即是在設計目標設定中納入模組化(modularization )的觀念。模組化觀念的策略應用,則是以有效率的方式整合複雜設計物內容的策略與程序,將產品區分為許多次組裝的模組形式,而使設計者、生產者、使用者都擁有更大的工作與使用彈性,以提昇效率(楊鈺銓,2002)。以下則就模組化策略的構成與目的進行概略性的探討。 一、模組化的構成與執行 模組化的構成與執行內容如下:

(一)「物理模型」:先行製造實體模型,以「物理模型」的方式,應用模型進行實際測試驗證。 (二)「數學模型」:應用數學計算,模擬進行構想的驗證。

(三)「物理模型」與「數學模型」搭配:應用電腦輔助模擬「物理模型」與「數學模型」的相

互搭配程度,予於精確化的修正。(圖17)、(圖18)

設計構想模擬情形

物理模型

模組化形成

數學模型

(圖17)模組化的構成

電腦繪圖數學模型

CAD

物理模型

(圖18)模組化構想執行

三、 模組化策略的目的

模組化策略可達成以下九項目的:

(一)降低零件數目(二)降低物料成本(三.)降低模具費用(四)降低直接人工(五)縮短組裝時間(六)縮短研發週期(七)擴展使用功能(八)延長使用週期(九)綠色設計觀念(黃裕哲,2000)。

模組化的觀念設計策略,即是以同樣的組合方式,一併完成,以減少不必要的重複的組裝動作,降低生產時間的消耗與浪費。從零件組合觀點而言,重複使用、重新設計、零件合併的功能,也將使模組內的組合動作更趨於一致(楊鈺銓,2002)。因此,在瓦楞紙展示道具的設計程序中納入模組化的觀念設計策略,將有助於達成瓦楞紙展示道具特性的展現。

柒、瓦楞紙展示道具設計的規劃與實作

經由上述各項對「展示道具」與「瓦楞紙」的探討,得知運用瓦楞紙板來作為落地式展示道具設計的素材,可行性極高。以下的設計程序乃參照John Chris Jones所著「設計方法」中的「適應策略」(adaptive strategy)進行瓦楞紙展示道具的設計實作;由於此一設計策略,只有第一項設計行為在設計案開始時被確定,之後每一項設計行為的選擇都受到前一項設計行為的影響(圖19)。因為此模式總是有最好的資料(前一項)可供參考與依循(張建成,1994);

(圖19)John Chris Jones的「適應策略」(adaptive strategy)

本研究採用此「適應策略」進行設計,乃因為「適應策略」能使設計者充分發揮因應衝動的設計能力,以減少錯誤產生,再依照1確認,2分析,3定義,4探索,5選擇,6修正,7規範,8完成(陳文印,1997)等八項步驟進行實作。

一、 確認(Recognition) -確認企業的問題與企業的現況。

由於全球交通運輸的發達與網際網路的興盛,企業赴往國外展示會參展的機會更為提高,企業界都希望能透過參展作為進軍國際市場的跳板。由於中小型企業的廣告預算較為有限,經常是單人赴展,身處國外展示會場,佈展的資源非常有限,現場一切從簡,既需花費相當的預算向國外展出單位租用一般性的展示道具(桌子、椅子),又無法展現企業形象。雖有優質的產品,卻沒有適切的展示佈置來襯托產品的價值,以引起與會觀展業者的注目,而留下深刻良好的印象,實為可惜。因此,參展的企業對此展示會莫不絞盡腦汁而慎重處理。

二、 分析(Analysis) -分析問題尋求解決策略。

經訪談內容(金統立手工具海外部經理/張小姐、漢鉅設計/林先生、蘇小姐)得知,問題產生的癥結在於「預算」。每年3月赴往國外參展(如德國科隆展、美國芝加哥展、韓國漢城展、),人員食宿、來回機票每一人約需花費台幣6-7萬元,場地租金約台幣40-45萬元(3M ×3M場地,4天),每懸掛一張海報皆須經由展出單位之工作人員執行,並且按件計費。參展企業之人員除隨身行李外,還須附帶參展的商品,如果參展商品與展示道具的體積過大無法隨身攜帶,於前一年的12月份前需交由船運(空運費用過高不符經濟效益)運送。每次參展,花費動輒數百萬元(含廢棄物處理費用),展示效果差強人意,僅僅4天的展示,花費實為可觀,對中小型企業而言負擔頗大。更遑論於展示會場進行符合企業形象設計的現場裝潢。據訪談對象表示,人員費用、場地租金二項的費用都無法縮減的前提下,現場的展示佈置費用將成為唯一可以控制的一項。因此,如何設計出適合此一需求的展示道具,將是本研究的設計要點。

三、 定義(Definition)-定義設計目標。

綜合上述二項的狀況分析顯示,本研究的設計目標在於設計一種展示道具,具有8種機能:「1.可陳列展示商品;2.體積小;3.重量輕;4.組裝方便;5.造價低廉;6.可回收再用;7.經由模組化設計擴展為四種功能的展示道具;(8)不造成廢棄物污染」。綜合此八項設計目標的需求,經由發想與思考,產生「落地式瓦楞紙展示道具」的構想。

四、 探索(Exploration)-探索設計目標的相關資訊。

(一) 資料蒐集:市面上現有的瓦楞紙展示道具的實例,如圖20。

(圖20)市面現有瓦楞紙展示道具實例

(二) 資料分析:市場現有瓦楞紙展示道具的結構分析;經由蒐集資料樣品的拆卸研究,發現瓦楞紙展示道具的鎖合形式有以下二大類:1.企口鎖合2.穿扣鎖合。而企口鎖合又分為二種:1.面平行交叉鎖合 2.面垂直交叉鎖合。穿扣鎖合也分為二種:1.

面平行穿扣鎖合2.面垂直穿扣鎖合。瓦楞紙的鎖合結構分析歸納如圖21,並整理繪製成鎖合結構圖如圖22。

(圖21)市面瓦楞紙展示道具拆解圖

(圖22)瓦楞紙展示道具鎖合結構分析圖

五、 選擇(Selection)-選擇符合設計目標的可行方案。

1、經由設計圖的繪製(3D)如圖23與研討,選定可行性最高且符合設計目標的方案進行

三視圖的繪製(CAD)進行模組化設計如圖24,細部尺寸如圖25。

2、將以不增加部件數量為前提的條件下,進行模組化設計,將現有的部件經由不同的組裝

方式,產生出其他不同展示機能的瓦楞紙展示道具。例如:告知標誌立牌、單層展示道具,多層展示道具與檯面展示道具。

3、確定尺寸與基本的結構。選購合適的瓦楞紙板,AB楞(垂直支撐力強)、B楞(平面壓

力承受度高)進行模型實作。

(圖23)瓦楞紙展示道具3D透視圖

(圖24)瓦楞紙展示道具「模組化」構想透視圖

(圖25)瓦楞紙展示道具三視圖

六、 修正(Refinement)-對設計目標的達成加以精緻化。

1比1模型實作修正,對設計目標的達成加以精緻化;瓦楞紙展示道具1比1模型實作過程中,發現以下幾項問題:

1、底座須採B楞紙製作,鎖合方式須採平面企口同形反向鎖合,才能令使用者方便組裝。

2、左右二片支撐立板部件(AB楞)壓折線時須壓雙線,以利成形的美觀。

3、層板部件(B楞)須製作襟片,採用垂直面穿扣鎖合設計,以方便使用者組裝,且可強

化左右二片支撐立板部件的結構。

4、於製作壓線時應注意楞向須與壓線成垂直方向,以利部件的受力結構。

5、測試載重發現,層板部件(B楞)採單層結構,上層可承重8公斤,中層與下層載重超

過10公斤時便產生變形現象(圖26),經請教專業人員得知,所使用B楞紙基重須提高。

因此,將層板部件改變為雙層(B楞)貼合後,上層可承重8公斤,中層可承重18公斤,

下層承重可達28公斤,對變形的問題解決有明顯的改善。

(圖26)實作模型與測試照片

七、 規範(Specification)-訂定設計的相關細節規範。

依上項模型實作修正結果,訂下設計規範如表4。

(表4)瓦楞紙展示道具設計規範表要求或希望希望的權重需求內容

要求

要求

要求

要求

要求

要求

希望希望希望希望

要求要求要求要求要求要求

要求希望希望希望要求要求

希望

要求

要求高

部件幾何:

1、左右立板 / 如展開圖

2、上層層板 / 如展開圖

3、中層層板 / 如展開圖

4、下層層板 / 如展開圖

5、底座 / 如展開圖

6、底座支撐板架 / 如展開圖

受力:

1、左右立板 / 54公斤

2、上層層板 / 8公斤

3、中層層板 / 18公斤

4、下層層板/ 2 8公斤

材質:

1、左右立板 / AB楞,基重280P/180P/280P

2、上層層板 / B楞,基重260P/180P/260P

3、中層層板 / B楞,基重260P/180P/260P

4、下層層板 / B楞,基重260P/180P/260P

5、底座 / B楞,基重260P/180P/260P

6、底座支撐板架 / AB楞,基重280P/180P/280P

人體工學尺寸:

1、上層層板高度 / 150-140公分

2、上層層板深度 / 10公分

3、中層層板深度 / 25公分

4、下層層板深度 / 45公分

5、總寬度 / 60公分

6、總深度 / 60公分

造價:

1、總量 / 200件,單價 / 760元(未含印刷費用)。

組裝:

1、安裝說明與圖解,由使用者安裝。

保養:

1、無須保養。

表格模式節錄至(簡瑞宏,2003)

八、 完成(Implementation)-配合量產技術圖面化。

配合現今瓦楞紙箱裁模技術,採用AUTO CAD繪圖軟體,繪製各部件展開圖(圖27),儲存成.dwg的檔案格式。

(圖27)瓦楞紙展示道具各部件展開圖

捌、結論與建議

綜觀上述探討得知,瓦楞紙展示道具在行銷市場上,不僅是與消費目標直接觸的售貨員,也是與競爭品牌短兵相接的尖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設計瓦楞紙展示道具時,須有多層面的考量,本研究對瓦楞紙展示道具的設計提出以下結論與建議。

一、 結論

(一) 瓦楞紙展示道具於展示行銷活動中,具有「臨門一腳」的功效;於展示會場中,運用瓦楞紙展示道具,不僅可節省佈展的人力,亦可將展示道具的製作預算降低,企業形

象的識別亦可展現,適合赴國外參展使用。

(二) 瓦楞紙展示道具於設計程序中,適合採行「適應策略」與「模組化」;「適應策略」適合於專業經驗較少的設計案使用,因為此模式總是有最好的資料(前一項)可供參考

與依循,以減少程序重複的時間成本消耗,而提昇效率。「模組化」可降低生產時間

與製造成本的消耗與浪費。故在瓦楞紙展示道具的設計程序中納入「適應策略」與

「模組化」的設計概念,將有助於達成瓦楞紙展示道具特性的展現而使設計者、生產

者、使用者都擁有更大的工作彈性與使用彈性,進而達到提昇效率的目標。

(三) 本研究所側重的瓦楞紙展示道具為落地式展示,乃因為其機能最為齊備。並且其尺寸也適合「模組化」的應用,可完成「告知展示」、「單層展示」、「多層展示」與「檯面

展示」四種不同功能的展示道具,以因應展示會場的多樣化的需求。

二、 建議:

(一) 國內廠商赴國外參展或國內之展示會,可考慮引用本研究之落地式瓦楞紙展示道具,然而須因應各國人種的不同身高,而調整其「黃金展示高度」。

(二) 從事本展示模組設計時,繪製創意草圖宜採用3D繪圖軟體進行手稿構想的圖面化;

因為3D繪圖軟體繪製的過程中,必須經由各項參數的鍵入才能產生模型,在建模過

程中設計者將被迫思考各部件的細部尺寸,此一過程設計者將勢必逐一檢驗材料規格

與尺寸的數據,使設計者發現更多必須了解而忽略的設計資料,可降低於模型實作過

程的錯誤嘗試。若設計者對立體物設計較具經驗,則可採行下述方法來繪製創意草

圖。首先於CAD繪圖軟體中將三視圖繪製完成,依三視圖的尺寸數據快速的進行3D

建模工作,再運用3D透視圖視窗的旋轉功能,逐一檢查各部件間的結構關係,便可

減少於模型實作過程中的錯誤嘗試。

(三)瓦楞紙展示道具於各部件鎖合方式的運用,可參考包裝結構設計的範例進行設計。

但由於材料不同,某些包裝結構的鎖合方式並無法應用在瓦楞紙展示道具的鎖合結

構中。故建議除參考包裝結構設計的範例外,仍須就現有市面上的瓦楞紙展示道具

進行拆解而分析歸納其鎖合方式,依設計案的個案結構需求予於變化應用。

參考書目

◎日本文摘編譯中心(1990),POP廣告戰略,故鄉出版社,台北。

◎王昭仁譯(1999),Peter Rowe 著,設計思考,建築情報既刊雜誌社,台北。

◎呂豪文(1994),展示POP設計實務,三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台北。

◎高惠瓊、郭挹芬(2000),活動造型對POP設計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以教學為例,

商業設計學報(2000.第四期),台中。

◎陳文印(1997)設計解讀:工業設計專業知能之探索,亞太出版社,台北。

◎張建成編譯(1994)John Chris Jones著,設計方法,六合出版社,台北。

◎黃裕哲(2000)綠色模組化設計之評估研究-以電動自行車組裝與拆解為例,

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鈺銓(2002)以零件模組化進行產品變異之研究,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耿陽譯(1986),產品包裝及包裝材料學,復漢出版社,台北。

◎簡瑞宏(2003),四連桿人工膝關節之機構設計與合成,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薛思新(1981),商品陳列技術,華聯出版社,台北。

◎樊志育(1987),店面廣告學,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樊志育(1987),廣告設計學,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壟錦(1991),人體尺寸與室內空間,博遠出版有限公司,台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