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卖油翁

合集下载

《卖油翁》阅读练习与答案

《卖油翁》阅读练习与答案

《卖油翁》阅读练习与答案第12课《卖油翁》1.陈尧咨向老翁发问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卖油翁的熟能生巧?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

3.“陈尧咨笑着打发他走了”,最后陈尧咨为什么又笑了?谈谈你的理解他"笑",因为老油翁点破他只是熟能生巧罢了,他既是有所领悟,也是自我解嘲,自是"传神之笔"。

12卖油翁强化练习2.解释加粗词。

A.公亦以此自矜() B.但微颔之()C.尔安敢轻吾射() D.(油)自钱孔人()E.惟手熟尔() F.笑而遣之()3.判断下列各句翻译的正误。

对的打“×”,错的打“×”。

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卖油翁)看见他射出了十支箭中的八九支。

()B.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尚不算出色吗?()C.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D.徐以杓酌油沥之。

用勺子舀油倒入葫芦。

()4.《卖油翁》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谥号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朝著名________。

(二)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

有卖油翁释担而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对下面句子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公亦以此自矜(夸耀) B.尝射于家圃(菜园,指场地)C.释担而立睨之(瞪眼睛) D.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2.翻译下面句子。

卖油翁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优秀9篇)

卖油翁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优秀9篇)

卖油翁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优秀9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篇一一、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修全集》。

二、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

今义:吃一点试试;辨别滋味2.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安全3.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二)一词多义1.射:尝射于家圃射箭,动词尔安敢轻吾射射技,名词2.尔:尔安敢轻吾射你,人称代词但手熟尔罢了,语气词(三)词类活用1.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原指下巴颏,这里是“点头”的意思2.吾射不亦精乎动词用作名词,射技3.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四)文言句式1.倒装句尝射于家圃。

2.省略句自钱孔入。

三、翻译课文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他)曾在自家的菜园里射箭,有一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久久不离开。

(老翁)看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译文: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技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这)没有什么别的(奥秘),不过手法熟练罢了。

”康肃公听后恼怒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

”原文: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老翁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入葫芦,可是铜钱一点儿也没有被沾湿。

12、卖油翁

12、卖油翁

但手熟尔 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是 熟能生巧

4、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虚心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的道理, 这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名言警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公亦以此自矜
自我炫耀、骄傲自大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放下担子
(3)、汝亦知射乎 (4)、无他,惟手熟尔
懂得 只不过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的正确意 思是( B )
卖油翁
欧 阳 修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 翁,因老家吉州原属庐陵郡,他又以“庐陵欧阳修” 自居,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意即藏书一万卷,金石 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 人),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吉州永丰人。
他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 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
赞许 结局: “笑而遣之” 解嘲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稳重谦虚
通过这个小故事,你能 受到什么启发呢?
1、勤学苦练、熟能生巧。 2、不可自傲,精益求精。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 那就是“熟能生巧”,同时也含蓄 地告诉人们: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 能过分骄傲。
陈尧咨和卖油翁都算得上 是身怀绝技,你认为他们成功 的经验是什么?
忿然(生气,反感) ———— 笑而遣之(佩服,认输)
看到卖油翁酌油技艺纯熟却并未 “以此自矜”
分析课文
康肃公
第一段 开端:“善射”“以此自矜”
骄傲
卖油翁
“睨之” “但微颔之”
第二段
发展: “汝亦知射乎?
“无他,但手熟尔”
吾射不亦精乎?”
自负 身怀绝技
高潮: “忿然”“尔
酌油 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 (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shǐ)/十中八九,但 微颔(hàn)之。

12、《卖油翁》

12、《卖油翁》

3、一词多义: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动词,射箭 射 尔安敢轻吾射 名词,射箭的本领
介词,因为,凭借 公亦以此自矜 以 徐以杓酌油沥之 介词,用 介词,凭 以我酌油知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连词,表转折,但 康肃笑而遣之 连词,表修饰,着 而 连词,表修饰限制 久而不去 连词,表顺承 释担而立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代词,他,指陈尧咨 其 以钱覆其口 代词,指葫芦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 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 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 /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 之。
2、翻译课文
陈康肃 公
引出“但手 熟尔”的结 论
三、巩固题
1、通假字
(“ 杓”通“勺”,勺子 ) 徐以杓酌油沥之 但手熟尔
(“尔”通“耳”,罢了。)
2、词类活用: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 轻吾射 (轻,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小看。)

射,动词用作名词,射技,射艺。)
但微颔之 (颔,名词用作动词,点头)
5、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 ) A、睨之,久而不去 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C、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D、无他,惟手熟尔 6、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相照应的一句是 ( ) A、释担而立 B、睨之 C、久而不去 D、但微颔之 7、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 A、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B、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 C、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 D、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8、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是( ) A、有本领不应自矜自傲。 B、教育他人应以身示范。 C、凡事只要熟,就能巧,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D、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12、卖油翁(欧阳修)

12、卖油翁(欧阳修)

后来看到卖油翁从“钱孔”中酌油而钱不湿,不由得 佩服。
原因:看到了卖油翁酌油的技术如此纯熟,却并未 “以此自矜”。
★ 课堂练习
1、课文主要写了射箭 和 酌油 两个场面。 2、陈尧咨看待自己射技的句子是 公亦以此自矜 、 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这些句子表现了陈尧 咨自矜(或骄傲) 的态度。 3、从神态描写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射技的句子是
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
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
凭着这一点自夸。Βιβλιοθήκη 感知课文—解词释句转折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 曾经有一次,他在自家的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 老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睛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去。 老翁见陈尧咨射出的十支箭能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 微点点头。
自 矜 jīn pǔ 家圃
n 忿然 fè
杓 shá o
睨之 nì
n 颔之 hà
酌油 zhuó
沥之 lì 发矢 shĭ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擅长
公亦以此自矜。
凭借 夸耀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曾经 放下
睨之久而不去。
斜着眼看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箭 只 点头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曾经 离开 语气词,通“耳”

轻视,形作动
尔:但手熟尔
尔安敢轻吾射 颔:但微颔之 杓:以杓酌油
点头,名作动 同“勺”
分析探究—人物形象
1、本文运用哪几种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从 文中找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说说你对这两个 人物的评价。 2、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分析探究—人物形象
陈尧咨(善射)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重点文言文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复习题)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重点文言文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复习题)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重点文言文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复习题)第12课卖油翁一、《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二、1、重点字词:自矜:自夸。

矜,夸耀。

释担:放下担子。

释,放下。

睨:斜着眼睛看。

发矢:放箭。

矢,箭。

但微颔之: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但,只是。

颔,点头。

但手熟尔:不过手法熟练罢了。

尔,罢了。

忿然:恼怒的样子。

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尔,你。

轻,轻视。

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

乃,就,于是。

置,放。

以钱覆其口: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

以,用。

覆,盖。

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

徐,慢慢地。

杓,现在写作“勺”。

沥,注入。

因:接着。

康肃笑而遣之:陈尧咨笑着将他(卖油翁)打发走了。

2、通假字:但手熟尔:同“耳”,罢了。

3、一词多义: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代陈尧咨)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以钱覆其口(介词,用)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但手熟尔(同“耳”,罢了)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技艺)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而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4、古今异义: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三、文章主旨本文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间的问答小故事,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文章结构:第一段开端:善射、以此自矜但微颔之卖油翁发展:吾射不亦精乎?但手熟尔熟能第二段高潮:忿然酌油知之生巧结局:笑而遣之惟手熟尔四、思考与练习:(1)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由“忿然”到“笑而遣之”。

12、《卖油翁》教案

12、《卖油翁》教案

12、《卖油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卖油翁》。

本文讲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通过这两件事表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特色。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3. 学习作者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文本、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熟能生巧”这个成语吗?它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这个道理的文章《卖油翁》。

2. 自读课文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画出生字词,查字典理解字词含义。

3. 学习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讲解生字词,解释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新课文的看法,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卖油翁射箭酌油熟能生巧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课文中的的人物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熟能生巧”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卖油翁》,学生了解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并在课堂上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深入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拓展延伸:请学生课下搜集有关“熟能生巧”的故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卖油翁》。

本文讲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通过这两件事表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作者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手法。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修全集》。

二、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

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

今义:吃一点试试;辨别滋味2。

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安全3。

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二)一词多义1。

射:尝射于家圃射箭,动词尔安敢轻吾射射技,名词2。

尔:尔安敢轻吾射你,人称代词但手熟尔罢了,语气词(三)词类活用1。

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原指下巴颏,这里是“点头”的意思2。

吾射不亦精乎动词用作名词,射技3。

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四)文言句式1。

倒装句尝射于家圃。

2。

省略句自钱孔入。

三、翻译课文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他)曾在自家的菜园里射箭,有一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久久不离开。

(老翁)看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译文: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技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这)没有什么别的(奥秘),不过手法熟练罢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