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品)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2.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身边特点的人,并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

3.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

教学内容课程背景《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是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上的一篇作文课文,本篇课文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身边有特点的人,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学会审视身边特点的人。

2.学会选小细节,可以活灵活现地表达一个人的形象特点。

3.学会运用语言清晰、连贯地表达。

教学难点1.如何捕捉一个人的特点,不好不坏,但有特色,值得写。

2.如何在语言表达方面突出个性。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课前准备,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身边观察一个有特点的人,并撰写一篇简短的文章进行描述。

第二步:让学生分享观察让学生有序地介绍自己观察的人物,并简述此人的特点和体现特点的地方。

在学生介绍的同时,教师可以记录一些学生的观察收获,让其他学生可以参考。

第三步:讲解文章的构成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重要的信息,从而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教师可以对文章的标题、开头、中间、结尾进行解释和讲解,让学生可以知道如何更好地呈现自己的观察。

第四步:撰写文章让学生根据课前观察撰写的文章,进行修改和完善,使文章更加完整、丰富、精彩。

第五步:互相交流学生将自己撰写的文稿互相交流,同时讨论如何更好地表达特点和语言运用。

第六步:总结在讨论中总结出撰写一篇好的作文需要注意的关键要素,包括选取主题、突出特点、描绘生动、语言有气魄、注意结构等。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1.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撰写的文章。

2.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发言的内容和言语的流畅性。

3.学生最后提交的完整的文章。

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加强对身边人物的观察能力,而且还能够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3、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

本课我们来看一看法布尔是怎样观察蜜蜂的。

二、出示阅读提示三、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思考:(1)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做的?得出了怎样的结论?(2)从作者的做法里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四、分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体会。

五、讨论,汇报学习结果。

六、.总结:大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认真研究蜜蜂辨认方向的本能,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一个人都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要从小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第【2】篇〗师:在6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许多特别的人物,今天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对他们了解的深不深。

师:第一位:吹泡泡达人。

生:冰心。

师:第二位:一诺千金的小女生。

生:宋庆龄。

师:最后一位:天生胆小怕剃头。

生:小沙。

师:同学们猜得真准,这些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就是因为特点鲜明。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写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板书: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齐读课题生: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师:从这个题目中的你发现了哪些关键信息?生:身边的人、有特点的人师:你观察得真全面。

师:什么样的人算是我们身边的人呢?生:同学、老师、家人、朋友、亲戚,小区门口的保安……师:我们身边的人有很多很多,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一定是我们平时接触比较多,很熟悉的人。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精品教案-三下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精品教案-三下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2.小明、小英积极参加征稿,以下是他们的投稿片段
三、例文指导,细化评论标准
1.出示两个例文片段,进行对比
小明:
有一次,表哥连来我家做客都带来了书在看。他一直在看书,连零食也不吃,玩具也不玩。一直到吃饭时间,他还是在看。
小英:
我的表哥很爱看书。有一次,表哥来我家做客。刚进门就看到他捧着一本厚厚的《西顿动物小说》,双眼紧盯着书本,直径走向沙发,坐下后,整个人窝在沙发上专心致志地看着,连头都不抬一下。“哈哈,这真有趣……”表哥不时自言自语着。中午,厨房里飘来的香味,让人直流口水。我喊表哥来吃饭,只听表哥:“嗯嗯……”几声,没了回音。我又喊一遍,表哥爽快地回应:“马上就来!”可过了很久表哥还是没来,走去一看,他还窝在那儿一动不动,面带笑容,津津有味地看着书呢。真是个废寝忘食的小书虫啊!
五、稿件创作
1.出示习作要求:
(1)主题:“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2)要求:写一个片段。抓住人物特点,选择一两件能反映该人物特点的事来写。
(3)时间:8分钟
2.明确评分标准,学生读四条标准,强化认知。
3.学生进行稿件创作
五、稿件评选
1.出示评价标准,每达到一点得一颗星,满分四颗星
评价内容
自评
互评
(1)细致的神态
(2)他人的评价
(3)连贯的动作
(4)有趣的语言
3.根据标准评一评(两三人)
板书设计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特点(品质、性格、爱好)
具体事例(1)细致的神态
(2)他人的评价
(3)连贯的动作
(4)有趣的语言
教学资源
(课件、教具)
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能抓住特点,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用上表示特点的词语。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2、能给习作取一个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孩子们,今天我们来聊聊自己身边认识的人,把你熟悉的这个人介绍给大家。

2、相互交流,激发兴趣。

孩子们,有的人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人天真顽皮,活泼可爱;有的人倔强、爱哭、爱闹;有的人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有的人勇敢正直;有的人勤劳简朴,还有的人幽默风趣……那么,你要介绍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3、今天,我们就把你熟悉的这个人写下来。

教师板书题目:(板书: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谈话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习作的学习中。

二、出示词语,选定题目。

(出示课件)小书虫乐天派智多星运动健将故事大王幽默王子热心肠昆虫迷小问号1、看了上面的词语,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会想起他(她)?预设:看到了“热心肠”,我想到了我的同桌;预设:看到了“昆虫迷”,我想到了我的表哥,他特别喜互虫,在家里养了各种各样的昆虫。

设计意图:出示词语,引导学生确定题目,为习作打下基础。

2、给你的作文选择一个题目,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

如“我们班的昆虫迷”“故事大王张小乐”……三、明确任务,选材构思。

1、明确要求。

(出示课件)(1)自己读读本次习作的要求。

(2)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总结归纳本次习作的要求。

①写熟悉的人。

②语句要通顺。

③通过一件事或人物的一系列行为来写。

④抓住人物的特点。

写的人是你身边的人,可以选择一件事来写,这件事必须真实,不能凭空捏造,这件事要能反映人物的特点,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

也可以通过人物的一系列行为来写,认真观察在特定情境下,人物的具体行为,写下来。

设计意图:出示课件,展示习作要求,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从中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

3、激发学生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感受新型玻璃的神奇。

教学难点: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新型玻璃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谜语:看看没有,摸摸倒有,似冰不化,似水不流。

说说日常见到的玻璃有哪些种类?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玻璃家族,认识一些新成员吧!二、出示学习任务1、朗读课文,读准生词,勾画出玻璃家族中新成员的名字。

2、试着从对话片段中概括这些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

3、选择自己喜欢的对话片段,在小组内与同学合作,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不同的说话语气。

三、自学、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学习四、展示1、同学们,你们认识了哪些新成员?2、新成员还真不少,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新成员?3、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文中的角色之一,试一下,看谁读的!五、拓展延伸,总结全文1、补充资料2、如果你是玻璃厂的设计师,你想为玻璃家族增添哪些新成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3、同学们,你们设计的玻璃一定会问世,你们都是未来的科技新星!六、课后反思这节课,始终以读为主,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不足的是,学生在学的环节中,思想不集中,导致自学时间过长,这需要平日多加训练,养成教育很重要!【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第2篇】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目标1. 能抓住身边的人的特点进行写作。

2. 积累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

3. 与同学交流,评改习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出示课件:片段一:那乌黑亮丽的短发上总是戴着个发箍,她的脸是标准的瓜子脸,还白白净净的,弯弯的眉毛下是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教案+反思)(精品)第六单元习作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教案+反思)(精品)第六单元习作
1. 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通过课内外阅读,接触到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一定有不少人物在你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敢不敢和老师来玩一个名著人物猜猜猜的游戏?
2. 课件出示:
(1)手持金箍棒,火眼金睛眼。(孙悟空)
(2)手拿鹅毛扇,神机又妙算。(诸葛亮)
(3)赤手空拳打老虎,喝了烈酒十八碗。(武松)
②抓住人物的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去考虑。
③选用典型事例。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来写。
④运用细节描写。
可以把整篇习作都读完,再评议;也可以在关键的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评议。评议的重点是人物的特点是不是突出,如果不突出,原因在哪里?怎么改?
(3)评议时说说习作中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一般包括这些方面:
①描写外貌,不宜千人一面,面面俱到,要因人而异,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写,必须学会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特点,灵活地描写人物的外貌——既可以用一般文字集中介绍,又可以穿插在人物做事的全过程中多次描写,力求用较少的笔墨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反映出人物的年龄、职业、生活经历和个性等特点,给人以鲜活之感。
三、拓宽思维,丰富选材。
1. 引导学生观看课本气球上的词句,说说上面的词语让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会想到他?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互相补充。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2. 你还想到了哪些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谁?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互相补充。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谈话过渡。
(4)脚踩风火轮、手拿乾坤圈。(哪吒)
过渡:这些人物给你们的印象怎么这么深刻?你们为什么一猜就中?
3. 汇报交流: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第【1】篇〗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人物特点。

2.运用“用一件事或一系列行为表达人物的特点”的写法,体现人物外貌、性格、特长爱好、品质等方面的特点。

3.学习在标题中体现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运用“用一件事或一系列行为表达人物的特点”的写法,体现人物外貌、性格、特长爱好、品质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咱们来玩一个猜谜游戏。

根据大屏幕上的句子猜出人物形象。

看谁的反应最快,猜出来的同学请举手。

(大屏幕出示)例:说谎能使鼻子变长?这倒是新鲜事!走,瞧一瞧!……他带着木偶戏班班主给的几个金币回家,在路上被两个杀人强盗追赶之后遇上了仙女。

“你这四个金币,现在搁哪儿啦?”仙女问他。

“我丢了!”他回答说。

他这是说谎,因为钱在他口袋里。

他一说谎,本来已经够长的鼻子又长了两指。

“你在哪儿丢的?”“就在这儿附近的树林子里。

”这第二句谎话一说,鼻子更长了。

——皮诺曹(性格)三人正看碑文,忽听到河水浪涌如山,波翻似铃,“哗啦啦”一阵响,水里头钻出个妖怪来。

只见他一头红头发,蓝脸圆眼,脖子上挂着九颗人头骷髅,手里拿着一根宝杖,奔上岸来要捉唐僧。

悟空急忙上前抱起师傅,登上高岸躲避。

八戒放下担子,拿起钉耙,对着妖怪就打。

两个人来来往往,大战二十余个回合,不分胜负。

——沙僧(外貌)小结:为什么小朋友这么快就猜出了他是谁了呢,因为你都发现了人物身上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一些与别人不同的外貌或者性格,都可以称之为人物特点。

二、深入理解“人物特点”(一)出示例文我们接着往下猜,看看这段文字写的是谁?例:她有一头乌黑的长发,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黑色的眼睛,鼻子下面有一张小小的嘴。

这是谁?呢生答不知。

是的,好像我们班的女生都长这个样子,又觉得好像都不确定。

同学们猜不出来,为什么呢?这个样子很多人都有,这位同学的这句话没有写出人物的特点。

身边那些有特点人教学设计(共6篇)

身边那些有特点人教学设计(共6篇)

身边那些有特点人教学设计〔共6篇〕第1篇: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写一个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2、能给习作取一个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教学重难点】把人物的特点写清楚。

【教学准备】课件范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1、谈话导入。

2、提醒课题。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自己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把他介绍给大家。

〔板书: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二、抓住特点试写人物1、寻找有特点的人,翻开思路。

〔1〕老师出示:小书虫、昆虫迷、运动健将、故事大王、乐天派、幽默王子、热心肠、智多星、小问号。

〔2〕指生说:抓住表示特点的词语,说出最接近的人物。

〔3〕除了老师给出的这些词语,你还想到了哪些词语,又让你想到了谁呢?同桌交流。

〔4〕出示泡泡提示,学生自由交流。

〔5〕汇报交流。

2、尝试写作。

3、自评自改。

根据老师出示的评价要求,自评得星。

三、范例引路交流讲评1、出例如文,学习写法。

2、小结: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四、二次习作互评互改1、学生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作文。

2、同桌互评互改。

3、学生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五、画龙点睛取好题目找出你写的人物的特点,根据特点加题目。

例如:《我们班的昆虫迷》、《“小书虫”张小乐》……六、总结写作送妙招写人物,要观察。

抓特点,举事例。

用好词,重细节。

说清楚,人人夸。

板书设计: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抓住特点一件事一系列日常表现第2篇: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一、习作要求1.选择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来写,通过详细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2.学习、运用并积累叙事写人的根本方法。

二、方法训练1.课文回忆:《我不能失信》(1)考虑:你认为文中的庆龄是有特点的人吗?她的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庆龄的特点是通过什么内容来表现的?课文是以什么顺序来写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觉得课文写下面的内容对表现“庆龄是个守信誉的孩子”有什么作用?简要写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活动分析 本单元习作要求写一个身边有特点的人,重点是要求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并能给习作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写作内容提示,呈现了一系列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这些词语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活泼俏皮,富有生活气息。

还利用问题设计来启发学生交流思考:看到这些词语会想起谁?为什么会想起他?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还能想到哪些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拓宽了学生思维;第二部分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人物来写,学生既可以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也可以通过人物的一系列行为来体写这个人。

习作完成后还要求根据范例,用上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给习作来取一个合适的名字;第三部分提出了评价的建议,建议学生将写好的习作“给你写的那个人看看”,并听取他的评价,看是否准确把握住了人物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让学生体会分享的快乐。

教学目标1.写一个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2.能给习作取一个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3.通过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修改。

教学重点 能够借助具体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鲜明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指导学生观察身边人物特点,准备多媒课件、优秀习作例文。

学生:按照老师教授的观察方法观察身边的任务;回忆平时身边同学的一些昵称。

课时安排 2课时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运用多媒体,依次呈现描写人物的片段,让学生根据描写猜人物。

导语:同学们,老师今天邀请了几位神秘嘉宾来到我们的课堂。

为什么说他们很神秘呢?因为他们在课堂上不会直接露脸,需要靠我们根据一些描述来猜猜他们的身份。

来,让我们看谁猜得又快又准。

2.猜人物:指名朗读文字,猜人物,同桌交流。

预设:学生猜出来后,教师展示人物图片。

示例:(1)他到东海龙宫抢了金箍棒,又到地府强销生死簿。

龙王、阎君去天庭告状,玉帝于是召他入庭,让他做了弼马温。

他得知官小受辱,一气之下回了花果山,自封为“齐天大圣”。

他是——(孙悟空)。

(2)他有“羊村第一聪明”之称,总是能想出各种方法来应对灰太狼的陷阱。

他是——(喜羊羊)。

……3.出示所有片段,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引出主题“抓住人物特点”。

过渡: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就猜出了所有人物,那么我们来回顾一下,到底是怎样猜到的呢?(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你们看,之所以我们看到这些句子就知道是写的谁,是因为这些句子都抓住了他们的特点,比如外貌、性格、事迹等。

比如我们一说“齐天大圣”就知道是孙悟空,一提起“羊村最聪明的羊”就能想起喜羊羊。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4.出示习作主题——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二、深入主题,明确方法1.出示教材中的9个词语,引导学生读一读。

小书虫乐天派运动健将智多星故事大王幽默王子热心肠昆虫迷小问号上面的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谁?为什么?预设:学生由词语产生联想,教师提醒他们注意抓住所联想的人物身上的特点是否与这个词语有密切关联。

同时再想一想发生在这个人物身上最能表现该特点的一件事情。

示例:“小书虫”这个词语让我想到了李晓雯。

不管你什么时候去找她,总能看到她捧着一本书正津津有味地读着。

上次我去她家玩,还看到她的房间里有一个大书柜,里面摆满了她的书呢。

2.布置小组活动。

过渡:刚才,我们利用一些特点来猜出了人物身份,还一起讨论了教材中给出的这些人物称号。

接下来,老师想加大一点儿难度,考考大家的观察力。

除了教材中的这些称号,你还能想到其他类似的这种词语吗?这些词语可用来形容你身边的什么人呢?请大家用一个词语或一个小片段来介绍班上的某位同学或老师,看大家能不能猜出来。

出示活动要求:(1)选择一个同学或老师,思考一个词语来概括他(她)的特点,并编写一个小片段来简单介绍一下,但不能在讲述中出现他(她)的名字,只能让别人通过你的描述来猜出他(她)是谁。

(2)要抓住这个同学或老师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抓住他(她)与别人与众不同的特点,这样才能与别人区别开来,才好猜。

(3)可以形容他(她)的外形、性格、兴趣,还可以借助某件具体的事例来突出他(她)的特点。

预设:教师适时补充出示相关词语(捣蛋鬼、小机灵、大胃王……)引导学生拓宽自己的习作思维空间。

3.引导学生参考优秀范例,学习写作方法。

三、集体活动,汇报交流1.分小组做“你说我猜”游戏,学生组内交流。

(1)学生先确定描述的对象,自行组织语言。

(2)组内交流:一个人说,让其他人猜。

要认真倾听,再猜答案。

2.教师指名发言,全班交流。

四、范文导学、自主续写过渡: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十分精彩,尝试了抓住别人的主要特点去介绍一个人,现在,就请大家把刚才编写的小片段补充补充,写成一篇作文,再给作文取一个趣味满满的题目吧!不过在写之前,老师想给大家看一篇有趣的习作《歪牙老师》。

大家不妨从习作的题目开始认真读一读,看看这篇习作哪些地方写的不错,值得你学习。

1.课件出示范文,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并标出自己觉得写得不错的地方,想想为什么写得不错,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预设: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写。

总评:林老师的外貌特征——歪牙成为本文的着墨点,由此展开的描写不仅仅是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还有对人物形象的“形”和“神”的有特点地描写。

全文语言流畅,对老师的外貌和语言描写很能感染人。

歪牙老师 林老师有两颗特大的门牙——一颗像妈妈下厨时挥动的铲子,一颗像爷爷劈柴时抡着的斧子。

这两颗大门牙“姿态”不一,形状相异,歪歪扭扭地向外露着。

①说实话,第一次见到他,我就心存疑惑:有这两颗门牙顶着,他怎么教我们语文呢?没想到这两颗大歪牙还挺爱挑剔人呢。

上课时,林老师喜欢让同学们挨个儿朗读,而不管谁读了,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被他“铲”出来,予以“斧”正。

②我从一年级开始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朗读时吐字不清,含含糊糊的。

这两颗大门牙可就对我毫不留情,“大铲特铲”了:“你这样不是朗读,而是说梦话。

如果你长大当局长,还是这样子给大家作报告,大家都会打呼噜的。

”打他上的第一节课开始,我就对那两颗门牙刮目相看了。

背地里,我曾偷偷地问:“林老师,您的门牙怎么歪了?”他“嘿嘿”地笑着说:“我从小爱笑,不小心笑歪了。

”③开始我还半信半疑,后来我就深信不疑了。

课堂上,这两颗门牙常常会迸出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话来,令我们开怀大笑。

王帅同学总是要在老师和组长的催促下才写作业,老师就对他说:“王帅,你这种学习方式像挤牙膏,总要在屁股上挤一下才挤出一点点。

你以后要不时地捏一捏自己的屁股。

”④大家听了哄堂大笑。

王帅的老毛病从此就改掉了。

我真担心有一天我也会笑歪门牙。

不过,门牙歪了也好,你看我的心不正是被这两颗大歪牙死死地钳住了吗?⑤句段赏析①点明林老师的外貌特点——长有两颗大歪牙。

②语言幽默风趣,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铲”和“斧”与开头的比喻相呼应。

③歪牙老师的回答体现了他平易近人、乐观开朗的性格。

④歪牙老师教导有方,语言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⑤用反问句表达了“我”对歪牙老师的喜爱。

2.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对歪牙老师的外貌、语言等描写进一步感受歪牙老师的幽默。

过渡:要想让自己的习作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不仅要把人物的特点写清楚,还要注意将最能体现其特点的事例写具体。

现在就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你心目中最有特点的一个人吧!3.学生自主拟写习作并完成初稿。

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五、点评习作,修改誊写1.指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集体评议。

预设:在鼓励表扬习作中写得好的部分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关注习作中存在问题的地方,指出问题,这样的作文点评才更有意义。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修改。

4.小组推选佳作展示朗读,教师点评。

(是否写清楚了特点,有没有把与之相关的事例写清楚,等等。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六、课堂回顾,交流收获总结:俗说话:“人上一百,五颜六色。

”人与人看上去区别不大,但如果你认真观察、研究,会发现每个人其实千差万别。

这次习作给了我们一个认识他人的机会。

我们根据自己的双眼所见,用笔将我们身边的那个人描摹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对他的了解更加深刻了呢?同时,这次习作也给我们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

通过阅读他人描述自己的文章,我们也获得了他人对自己的反馈,了解原来自己在他人心中会被贴上这样的标签,是这样的一种形象,从而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完善自己。

本单元习作安排的是“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要求围绕一个人的性格特点,选定一个人,然后写一写。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出示描述人物明信片,学生猜人物,后出示人物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其次,展示身边的、熟悉的人物漫画和场景,让学生体会所写的人物如何鲜活起来。

再次,通过展示、点拨、学习肖像和动作描写含义及技法的知识,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推进教学向前展开,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人的肖像、动作等描写往往交织在一起,把这些描写怎样融合在一起,既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又是锻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人的能力,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