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128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128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煤层气资源作为一种新的接替能源其勘探开发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煤层气的生成、保存及开采直接受到储层环境的影响,如果在采煤之前不先抽采煤层中的煤层气, 它将在采煤过程中逐渐排放到大气中, 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再者不合理的开采还会造成矿井灾害。

因此需要研究煤层气保存条件及其主控因素, 这些主控因素对不同煤层气富集控制的差异将影响其成藏的差异, 从而导致针对不同煤层气的勘探过程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开采技术。

这对寻找和开采煤层气资源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

另外对煤层气含气区带进行综合评价和确立评价标准是煤层气研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它是煤层气探研究最基础的工作: 煤层气是一种高潜力洁净能源, 中国煤层气资源丰富, 目前国内外资金已经纷纷投入到煤层气的开发中来。

不同煤层具有不同的煤层气地质特点与选区评价标准。

为此,通过重点煤层气盆地的煤层气评价参数对比研究,确定出最优的煤层气选区是关系到其勘探开发设计能否成功, 是煤层气勘探的基础工作。

因此迫切需要对煤层气特别是基于矿区层次的资源状况进行整体分析和评价。

进而为为参数井设计和产能预测打下基础。

二、研究现状1. 工区现状: 煤层气作为一种新型能源, 其开发利用价值已逐渐为世人瞩目。

中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也是煤炭生产大国。

现已证实中国的煤层气资源也非常丰富, 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华北大城地区即是其中的有利区之一。

大城区煤层气的勘探研究始于1991 年, 由华北油田在静海县境内施工了煤层气试验井大参1井.它钻穿了晚古生界煤系, 发现了多组煤层中含有煤层气.为该地区煤层气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大参一井的初步成功引起了勘探家的广泛关注。

随后, 华北石油管理局该区实施钻探了5口井, 即大城凸起南段的大试1井, 大参1井区试验井组大1—1.大1—4.大1—5和大1—6井。

大试1井在石炭—二叠系煤层录井均未见含气显示, 气测录井无异常, 岩心无明显的含气显示, 现场解吸煤层含气量为0m3/t;97年4月8日~5月29日分别对三煤组和六煤组试气, 无煤层气产出。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3篇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3篇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3篇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选题目的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一些“不起眼”的计算机外设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现在很热的光电鼠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核心是一个光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是以光电器件作为转换元件的传感器,它可以用于检测能转换成光电变化的其它非电量,如零件直径,表面粗糙度,应变力,位移,振动,速度,加速度,以及物体的形状,工作状态的识别等,也可用于检测直接引起光电变化的非电量,如光强,光照度,辐射测温,气体成分分析等。

光电式传感器具有非接触响应快,性能可靠等特点(当然用它做成的光电鼠标也具有这些特点)。

光电传感器是通过把光强度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变化来实现控制的。

光电传感器及其特殊性能再很多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且应用光电传感器设计出的产品比普通产品更有可靠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所以本可以在研究光电鼠标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讨论光电传感器在实际当中的应用很有必要。

2、研究现状鼠标自从诞生到今天,已经有38个年头了,这38年来,鼠标无论在性能还是工作原理上都有了许多变化。

“mouse”换代发展反映了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

同时也证明了一个结论:原创+科技进步=产品的生命。

曾经获得计算机界最权威的“图灵奖”的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Englebart)博士于1968年12月9日在IEEE会议上展示了世界上第一个鼠标。

如图所示:一个木质的小盒子,盒子下面有两个互相垂直的轮子,每个轮子带动一个机械变阻器获得X、Y轴上的位移,在盒子的上面则有一个按钮开关提供连通信号。

鼠标的这款鼻祖与今天的鼠标结构大不相同,甚至还需要外置电源给他供电才能正常工作。

然而他却引领了一个科技领域的几次革命,带给计算机工作者一次次的欢欣鼓舞。

1983年苹果公司受到仙童公司著名STAR计算机的启发,在当年推出的Iisa电脑上第一次使用了鼠标作为GUI(Graphicaluserinterface)界面操作工具。

建筑设计开题报告范本

建筑设计开题报告范本
·绿化系统分析: 应明确表现出各类绿地的范围、绿地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形态等。
·空间形态分析:应明确表现规划的空间系统、建筑高度分区、景观结构, 以及与周边城市空间的关系等。
以上分析图的数量和表达内容可根据情况进行增减, 若不能完全表达规划意图时, 可在图中附加文字说明。
(2)建筑部分:
a)主要建筑单体平面图
b)主要立面图
c)主要剖面图
d)重要节点设计、技术设计等
以上建筑单体或建筑群不少于3个, 选择其中1个主要建筑单体进行施工图深化, 可以根据自己规划的特色进行选择, 建筑单体高度不大于24米。
3.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补充知识)
(1)平面图: 各层平面
a)底层各入口要画出踏步、花池、台阶等
b)标明承重结构的轴线, 轴线编号, 定位尺寸和总尺寸
4月30日—5月16日(周一)
建筑设计三草阶段
应更加深入, 较妥善地解决各项问题, 使设计更加完善。
5月17日—5月23日(周一)
绘正式图、施工图并排版
正图务必正确表达设计内容, 无平立剖不符之处, 要求细致地绘制线条图, 达到一定的制图表现效果
5月24日—6月3日
排版修订并打印
6月4日—6月5日(周六、日)
3、方案设计必须为学生的学习, 活动考虑, 力求功能分区明确, 布置合理, 为学生创造安静, 美丽, 空气新鲜的学习环境。
4.校园的主要节点及工程管线必须满足园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
5.符合国家相关现行设计规范和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三)设计内容
1.功能定位及规划规模
校园包括中学及商学院两部分, 中学部分规划在校生3000人, 考虑2000人住宿, 商学院部分2000人全宿制。

毕业设计_论文_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_论文_开题报告
[5]华工.发酵工程与设备[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1:33-38.
[6]赵国方.化工工艺设计概论[M].上海:原子能出版社,1990:23-30.
[7]周本省.工业水处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3-18.
[8]QIANGH, KAZUYUKI .Effect of 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 on pyruvate fermentation[J] .Biotechnology, 1999 :135-147.
②原核微生物直接发酵生产丙酮酸
(2)休止细胞法生产丙酮酸
(3)酶法生产丙酮酸
主要参阅文献
[1]善泾.生化生产工艺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3-52.
[2]王博彦.金其荣.有机酸生产与应用手册[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34-38.
[4]袁庆辉.发酵生产设备[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8:4-8.
总之,丙酮酸在糖代谢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生理作用,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化学法相比生物技术法生产丙酮酸由于成本低将更易于使用。
虽然发酵法目前占主导作用,但酶法是污染少,转化率高上提供了一些上面提到的在未来可以克服的技术问题。
研究内容(包括基本思路、框架、主要研究方式、方法等)
1、年产1000吨丙酮酸工厂设计(发酵车间)的说明书(不少于2万字)
丙酮酸不仅在生物体能量代谢中发挥十分重要作用。而且在工业上是主要用来通过已知方法(酶法)合成多种有用化合物的前体,如L-色氨酸,L-酪氨酸和丙氨酸,以及L-多巴,(Uchio等人1976)。它也被应用在谷物保护剂,聚合物,化妆品和食品的添加剂中。丙酮酸钙在减肥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因为它可以加速人体内脂肪酸的代谢(Roufs1996)。丙酮酸的其它应用示于表1中。由于丙酮酸广泛用于药品,农药,化学和食品行业,所以它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大(Yonehara和Miyata 1994a)。

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书

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书
8、可扩充性:系统的设计都考虑了将来扩容和后期连接的需要。
9、可操作性:各子系统的使用界面简单明了,方便住宅各种层次用户的使用。
创新之处:
1、因地制宜,有线与无线相结合。
2、灵活性强,便于用户的个性化定制。
3、模块化设计思想。系统的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任意搭配,方便了设备的维护,售后服务容易。
姓名:XXX
编号:( )字号
XXX学院
2011年X月X日
课题名称
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课题来源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自身生命财产的安全越来越关注。因此,小区在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以及服务意识的同时,通过拥有一套技术先进、高度智能化的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实现物防、人防、技术防范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满足小区的安全防卫需要,以期能更好地管理小区。
4、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功能强大的遥控板。
这也是我设计此系统的几个重要因素。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建筑在发达国家应运而生。1984年美国哈特福特市将一座旧楼改造,并且对大楼的空调、电梯、照明、防盗等设备采用计算机进行监测控制,为客户提供语音通信,文字处理,电子邮件和情报资料等信息服务,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化大楼。随后在各国相继形成热潮,我国也引进了这一新技术。
建筑智能化和弱电系统集成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统:
(1)小区电视监控系统;
(2)3G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3)电子警犬式报警系统;
(4)热释电红外传感监控系统;
(5)配合手机的防盗报警系统;
(6)用脚步声触发的电子警犬系统(夜晚防盗系统);
(7)可视对讲系统;
(8)火灾报警控制系统;

环境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doc

环境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doc
最后是絮凝池,目前的絮凝池设计中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没有考虑进入絮凝池的处理水水质。众所周知,良好的絮凝反应必须具备二个条件,即具有充分絮凝能力的颗粒以及合适的反应水力条件。实际上,它们就是絮凝过程中的“内因”和“外因”。水力条件只有适合欲絮凝颗粒的絮凝要求时,才能促进絮凝的进行。反之则不仅不能促进絮凝的进行,甚至使已经絮凝的颗粒破坏。因此作为具体的絮凝池设计,就必须考虑到处理水的水质条件。在这里结合炼油废水的水质我选择了隔板反应式絮凝池。
[5]李培红,张克峰,王永胜,严家适编著.工业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M](第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4.
[6]王国华,任鹤云编著.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与实例[M](第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
[7]高廷耀,顾国维,周祺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M](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四、主要参考文献
[1]洪嘉年主编.给水排水常用规范祥解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6.
[2]郭功佺主编.给水排水工程概预算与经济评价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4.
[3]编写委员会.给水排水设计手册[M](第九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6.
[4]王全金主编.给水排水管道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初步预测经以上工艺处理之后,污水可以达标排放,并且有望使CODcr的去除率达到99%,BOD5的去除率达到99.3%,SS去除率为90%,氨氮去除率为84.6%。
三、研究进度
3~4周搜集相关资料并完成开题报告。
5~6周进行工艺整体框架的构思并进行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7~8周进行整体的设计计算包括附属构筑物的设计。

教学楼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教学楼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选题意义:该教学楼结构设计可以使我们巩固在大学里所学过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建筑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基础工程》、《建筑结构CAD-PKPM软件应用》等结构设计的相关内容。并可以系统的将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建筑工程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另外,使我们能够熟悉建筑工程建设的各项法规与规程,了解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基本内容和环节;熟悉多层类型房屋的建筑和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计算及主要结构施工图绘制全过程;通过绘制施工图,编制计算书强化绘图和使用专业软件进行分析计算的基本技能;并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事业心、责任感,着重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从而具备工程技术人员应有的基本技能和素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独立、顺利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奠定基础。
(一)该酒店的设计由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组成
1.建筑设计内容
(1)熟知设计依据性文件、规划要求、基础资料及任务书要求。
(2)总平面设计说明从总体构思、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环境保护、竖向设计建筑总体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进行表达;如说明使用功能布局、交通流线及出入口安全疏散,建筑单体、群体的空间构成等特点。
[8]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第2、4、8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9]陕西省建筑设计标准图集(陕02J01~06).陕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2003
2)结构部分
[1]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精品5篇)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精品5篇)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精品5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精品5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篇1一、选题依据(含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等)研究目的:无论旅游业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要素之一,对其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

但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破坏却日益严重起来。

如何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已成为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之事。

我们对旅游资源保护进行研究,是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旅游资源保护问题,以进一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研究意义:本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视野探讨旅游资源保护这个问题,分析了我国旅游资源保护现状,并提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对我国旅游资源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研究的内容及目标(一)文化的定义与分类1、文化的定义2、文化的分类(二)从文化视野看“我国旅游资源保护”问题的提出1、从物质文化视野看我国旅游资源保护问题2、从精神文化视野看我国旅游资源保护问题3、从制度文化视野看我国旅游资源保护问题(三)从文化视野分析“我国旅游资源保护”现状1、从物质文化视野分析我国旅游资源保护现状2、从精神文化视野分析我国旅游资源保护现状3、从制度文化视野分析我国旅游资源保护现状(四)从文化视野倡导“我国旅游资源保护”措施1、从物质文化视野倡导我国旅游资源保护措施2、从精神文化视野倡导我国旅游资源保护措施3、从制度文化视野倡导我国旅游资源保护措施(五)总结三、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包括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已有的主要设备、软件、资料等说明)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1、理论分析: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经过对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分析比较各种学术观点,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目前我国旅游资源保护问题的看法,针对这些看法,提出一些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主要设备、软件、资料:(一)主要设备:(二)主要软件:(三)主要资料:书籍、期刊,来源于__电子阅览室、__图书馆,__资料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昆明某单位04幢办公楼设计
学生姓名:林振昆学号: 0921412010
专业:土木工程
所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林振昆
职称:讲师
2011年 1 月8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4年4月26日”或“2004-04-26”。

5、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字体请按宋体、小四号书写,行间距1.5倍。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1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一.选题的背景
近年来框架结构在世界各地又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城市普遍兴建了包括商场、住宅、旅馆、办公楼和多功能建筑等各种类型的框架建筑。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参加或从事框架结构设计已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之一。

通过毕业设计对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和应用,通过自己对在熟悉任务书的基础上参观、比较同类建筑,查阅、搜集有关设计资料使我的所学的知识得以综合的应用,提高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对所学过的知识得以系统的深化。

并培养我独立解决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及掌握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绘制的方法,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毕业前半年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教学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所以我们每一个毕业生都应该认真的努力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建筑结构设计有了很明显的发展.它表现为其一:设计计算假定与工具的发展.
如今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计算中,机算已经取代了繁杂的人算.在设计中CAD-PKPM软件已经被众多的结构设计师所采用.这一方面大大地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另
一方面也使得结构设计假定更趋于合理,计算更趋于准确.其二,建筑结构的设计形式趋于多样化,比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而在这些结构样式
当中,由于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室内空间,平面布置较灵活,延性较好、方便施工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因此在我国很多的学校,商场,酒店,会所都采用框架结构这样一种结构形式.
本次设计的选题是昆明某单位04幢办公楼设计 .采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
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框架结构体系的缺点为: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性;钢材和水泥用量较大,构件的总数量多,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费人力,施工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不适宜建造高层建筑,框架是由梁柱构成的杆系结构,其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特别是水平方向的(即使可以考虑现浇楼面与梁共同工作以提高楼面水平刚度,但也是有限的),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其总体水平位移上大下小,但相对与各楼层而言,层间变形上小下大,设计时如何提高框架的抗侧刚度及控制好结构侧移为重要因素,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当高度大、层数相当多时,结构底部各层不但柱的轴力很大,而且梁和柱由水平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整体的侧移亦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截面尺寸和配筋增大,对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就可能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合理使用,在材料消耗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故一般适用于建造不超过15层的房屋。

二.预期的研究成果
1.研究成果目标: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规模,结构,周围的环境,建筑物所在地的地质情况,联系课本,借鉴前人的经验,独立完成可行性建筑物的设计。

根据建筑物的设计方案,进行结构设计,确定梁和柱的布置方式,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结合对建筑物的楼板、梁、柱配筋,绘制各个板、梁、柱的配筋图。

2.自我学习目标:
(1)对建筑结构设计全过程能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掌握多层建筑设计的一个总体的设计思路
(2)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对本专业已学习过的力学、CAD制图、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建筑结构设计、房屋建筑学、基础工程等知识进行巩固;
(3)熟悉和了解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并且要培养查找规范获取信息的能力。

(4)能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规定选定结构形式,并培养一定的方案比较能力;(5)能够熟练应用PKPM等系列结构设计软件来进行计算,并对其设计原理和步骤有清晰的了解,能根据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做出相应调整;
(6)具备工程制图及编写说明书的能力。

3.实际成果展望:
完成建筑首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侧立面图、侧立面剖面图、柱平面配筋图、梁平面配筋图、板平面配筋图、基础平面布置图。

1、腾智明,朱金铨编著.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
2、黄棠.王效通主编. 《结构设计原理(上册)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3、邵全,韦敏才.《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
4、王祖华主编.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5、王萍主编.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6、李国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朱彦鹏主编.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8、黄双华主编.《房屋结构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9、陈树华主编.《建筑地基基础》.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
10、侯治国主编.《砼结构》.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11、胡乃君主编.《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指导》.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研究方法、步骤及措施
一.建筑设计
1)熟知设计依据性文件、规划要求、基础资料及任务书要求。

2)总平面设计说明从总体构思、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环境保护、竖向设计建筑总体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进行表达;如说明使用功能布局、交通流线及出入口安全疏散,建筑单体、群体的空间构成等特点
3)建筑首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侧立面图、侧立面剖面图、楼梯平面图。

主要建筑单体各主要层平面图,表达根据项目特点而定;主要建筑单体的主要立面图,应能体现设计特点的立面;主要建筑单体的主要剖面图,剖切位置应最能说明建筑空间关系。

二.结构设计
1)熟悉设计依据:如所采用的法规和标准;风压、雪荷载、地震工程地质条件等。

2)结构设计说明分为:结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和抗震设防类别;概述结构选型,新结构新技术应重点说明;主要结构材料及特殊材料;阐述地基概况和基础选型;
3)结构设计
a.结构布置:
考虑建筑功能要求,正确选取计算单元,并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1:100 CAD绘制)b.截面初估:
对于受弯构件,可取梁高,梁宽;
c.荷载计算:
按照“结构设计条件”给出的各项进行计算;
d.内力计算:
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分别采用分层法和D值法计算,并绘制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图(包括弯距图、剪力图与轴力图);
e.内力组合:
考虑各种不利、有利因素对各个控制截面进行内力组合;
f.截面设计:
进行框架梁、柱截面配筋计算,并绘制下列结构施工图;柱平面配筋图及其大样梁平面配筋图及其大样;板平面配筋图; g.基础设计
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基础,绘制基础平面布置图
三.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建筑设计部分
(1)柱网的布置需要满足一定的模数。

(2)楼梯的设计计算当中,首层楼梯平台空间的净高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

(3)楼层的平面图的设计当中,楼梯的布置需要考虑一定防火等级等的要求。

2.结构设计部分
(1)框架梁和柱的配筋都是由电算完成的,但是在设计计算的过程当中需要进行人工调整。

(2)当裂缝宽度超限时,首先应考虑将大直径的钢筋改用小直径的钢筋验算,如裂缝宽度仍然超限,就应增大梁的配筋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或加大梁的截面尺寸,调整至满足规范的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
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
3.是否同意开题:□同意□不同意
指导教师:
2011年1月8日
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负责人:
2011年1 月8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