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林麝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
林麝化脓性疾病的防治

林麝化脓性疾病的防治-林麝养殖林麝化脓性疾病是圈养林麝的主要病害之一。
从多年流行情况来看,患与化脓相关疾病的林麝在所有病麝中占50%以上;而在因病死亡的林麝中,与化脓有关的占总数的50%以上。
由此可见,化脓性疾病对养麝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林麝化脓性疾病是多病源、多病因的一类疾病。
我们曾在这些脓肿中分别分离出诸如绿脓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棒状杆菌、放线菌等多种病原菌;但也有的病例在脓肿中分离不出这类细菌,因而也不能排除因病毒、寄生虫的侵入或因组织病变、坏死而引起脓肿的可能。
这些脓肿中的脓液色泽也各不相同,有的呈黄色,有的呈绿色,有的呈白色或灰白色,还有呈黑色的;脓液也是有的稀、有的稠,有的呈干酪状。
所有这些,都说明了这类疾病的病源、病因的复杂性。
林麝化脓性疾病呈散发状。
在同一圈舍中,即使有个别林麝患病,其它林麝也大多并不因此而被感染;因而我们认为其一般不具传染性。
这种病全年都可发生,但夏、秋季节发病率高于冬、春季节,尤其是体表脓肿,其季节差异尤为明显。
林麝化脓性疾病可对林麝的健康、生命造成严重危害,影响养殖群体的增长,制约着养麝业的发展。
由于其病因复杂、病源多样,加之林麝的驯养时间短、规模有限,因而目前尚未对这类疾病的发生规律、病因、病原等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也就无法确立一套规范的防治措施,而只能就病论病、就病治病,显得比较被动。
为便于今后深入、系统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现将我们对该类病防治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看法做一介绍,为尽快找到该病的发生规律、建立一整套规范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1体表脓肿1.1症状病麝体表皮下发生化脓性肿胀,患病初期患处局部红肿,触摸时较周围组织硬,病麝对触摸反应强烈,似有痛感;后逐渐隆起、变软,内充脓汁,形成脓肿。
1.2病因分析这类化脓性疾病多由外伤或侵袭性生物蚊、虻、蜱、螨等叮咬造成局部感染所致,那些能导致泡疹的病毒感染、某些能穿透皮肤侵入体内的寄生虫、病原微生物等均可导致这类化脓性疾病的发生。
林麝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林麝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一种珍贵的野生动物,其香囊中所含的麝香被广泛用于药用和香料制作。
然而,由于野生林麝数量减少和环境污染等原因,人工养殖林麝已成为一种可行的保护和利用方法。
本文将介绍林麝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旨在促进林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正文:一、林麝养殖方法1. 设施建设林麝养殖需要合适的场地和设施。
首先,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如气候温和、植被丰富的地区。
其次,建立饲养场所,包括科学设计的围栏、舒适的麝舍和适当的饲料存放区。
还应配置安全设备,确保林麝的安全和福祉。
2. 饲养管理林麝是草食性动物,主要以草本植物、树叶和嫩枝为食。
因此,合理安排饲养场地,种植丰富的饲料植物,确保饵料的新鲜和供给量。
饲养人员需要掌握科学的喂养知识,合理配置饲料,避免过度喂食或饥饿。
此外,合适的饮水设施也是保证林麝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3. 疾病预防疾病对于养殖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林麝容易感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等方面的疾病。
因此,应制定完善的疫苗接种计划,并定期对林麝进行健康检查。
此外,注意保持场地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消毒,以减少病菌传播。
4. 种群繁殖林麝种群的繁殖对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应分离公、母麝,规划合理的繁殖区域。
然后,根据麝的生理周期和产仔特点制定科学的繁殖管理计划。
在繁殖季节,可以采用人工授精等辅助繁殖技术来提高繁殖效率。
二、林麝养殖注意事项1. 合法养殖林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养殖前必须取得合法资质和许可。
在设施建设和养殖过程中,务必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养殖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2. 生态环境保护养殖林麝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应选择适宜的场地,努力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同时,注重水源和土壤的保护,避免污染和破坏。
养殖业务应与当地环保带动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健康检测与监控定期对养殖林麝进行健康检查和疾病监测是十分重要的。
林麝的养殖技巧和管理技巧

林麝的养殖技巧和管理技巧林麝,又称“林猫麝”,是一种珍贵的草食性小型哺乳动物,被广泛用于制作麝香。
林麝养殖一直都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养殖技巧和管理技巧。
下面我将就林麝的养殖技巧和管理技巧进行详细的回答。
首先,林麝的养殖前提是要选择合适的饲养场所。
林麝对环境要求比较严格,适宜的饲养场所应具备以下条件:地处山区,有适宜的气候和环境,空气湿润,温度适中,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饲养场所要有足够的面积,适宜林麝的活动;必要时可以在室内提供合适的环境,保证林麝的饲养质量;同时,饲养场所要有良好的排水、通风和保温设备,以确保林麝的健康和安全。
其次,林麝的饲养以草本植物为主。
林麝是典型的草食性动物,其饲料主要由草本植物构成。
饲养者可以选择各类草本植物作为林麝的饲料,如玉米秸秆、野菜、草本枝叶等。
在选择饲料时要注意,饲料选择要新鲜、无污染,并且含有高纤维、低脂肪的营养成分,能够提供林麝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此外,林麝饲养过程中要做好管理工作。
首先要做好饲养场所的卫生管理,保持清洁和干燥。
饲料的供给要定时、定量,避免过度饲喂导致浪费和消化不良。
另外,饮水是林麝饲养中不可忽视的一项管理工作,饲养者要确保提供充足的清洁饮用水,以保持林麝的健康。
在林麝繁殖方面,饲养者需要重视配种和育崽工作。
林麝的繁殖期一般为春季和夏季,此时饲养者要观察林麝的发情情况,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配种。
配种时要选用健康、品种上乘的林麝进行配种,提高育崽的质量。
饲养者还要做好孕期和哺乳期的保健工作,提供适当的饲料和环境,保证母麝和幼崽的健康。
最后,林麝的疾病防治也是饲养者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饲养者要定期检查林麝的身体状况,观察是否有不适和疾病迹象。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林麝的健康和生长。
综上所述,林麝的养殖技巧和管理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饲养场所、提供适宜的饲料和环境、做好繁殖和育崽工作、加强疾病防治等。
这些技巧和技巧的合理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林麝的饲养效果,保证林麝的健康和生长。
林麝养殖实施方案

林麝养殖实施方案一、前言。
林麝(学名,Moschus berezovskii)是一种珍稀动物,其麝香素被誉为“香中之王”,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香料价值。
随着人们对天然香料的需求不断增加,林麝养殖业也逐渐兴起。
然而,由于林麝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和饲养管理的复杂性,林麝养殖实施方案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提出一套完整的林麝养殖实施方案。
二、饲养环境。
1. 地理选址,林麝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应选择海拔1000米以上、气候湿润、植被茂盛的地区进行饲养。
2. 栋舍建设,栋舍应建在山地或丘陵地带,保证通风良好、采光充足,同时要考虑避风、避雨和防寒保暖。
3. 饲养密度,根据栋舍面积和林麝的生长特性,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饲养导致疾病传播和生长发育不良。
三、饲料管理。
1. 饲料配方,林麝是一种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植物叶、根、茎、果实和部分昆虫为食,应根据其食性特点,科学配制饲料,保证其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2. 饲料供应,定时定量地供应饲料,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饱食,保证林麝的正常生长发育。
3. 饮水管理,保证饮水清洁卫生,及时更换饮水,避免水源受到污染。
四、疾病防控。
1. 疫苗接种,定期对林麝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抵抗疾病的能力。
2. 疾病监测,定期对林麝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避免疾病传播。
3. 疫情防控,一旦发现疾病疫情,应立即隔离患病林麝,加强卫生消毒,防止疾病扩散。
五、经济效益。
林麝养殖不仅可以获得麝香素,还可以获得林麝毛皮、林麝肉等副产品,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林麝养殖业还可以带动当地农民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六、总结。
林麝养殖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林麝养殖效益、保障林麝生长健康、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实施方案,才能实现林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提出的林麝养殖实施方案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推动林麝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林麝养殖日常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林麝养殖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养殖效益,确保林麝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林麝养殖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养殖场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林麝养殖,确保养殖活动合法、合规。
第二章养殖场基本要求第四条养殖场选址应符合以下要求:1. 交通便利,靠近水源,便于运输和销售;2. 土壤肥沃,环境优美,有利于林麝生长;3. 避免靠近居民区、学校等敏感区域。
第五条养殖场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1. 养殖场应具备完善的隔离设施,防止野生动物入侵;2. 养殖场内应设置合理的饲养区、繁殖区、隔离观察区等;3. 养殖场内应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如食堂、宿舍、厕所等。
第三章养殖技术管理第六条养殖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林麝养殖技术,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
第七条林麝饲养应遵循以下原则:1. 适时、适量、均衡地供应饲料,保证林麝的营养需求;2. 严格执行免疫程序,预防疾病的发生;3. 定期检查林麝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第八条林麝繁殖应遵循以下原则:1. 选用优质种源,提高后代遗传品质;2. 适时配种,提高繁殖成功率;3. 严格隔离管理,防止疾病传播。
第四章养殖环境管理第九条养殖场应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养殖场内外的垃圾,消除病源。
第十条养殖场内应设置足够的水源,保证林麝饮水充足。
第十一条养殖场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林麝正常生长。
第五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十二条养殖场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养殖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第十三条养殖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防护网等。
第十四条养殖场应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第十五条养殖场应加强用电安全管理,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第六章奖惩制度第十六条对在林麝养殖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七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批评教育或处罚。
第七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由养殖场负责解释。
林麝养殖内容和方法

林麝养殖内容和方法引言林麝(学名:Moschus berezovskii)是我国珍稀野生动物之一,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林麝以其独特的体质和珍贵的腺囊分泌物而闻名于世,具有很高的经济和保护价值。
为了解决市场需求,保护野生资源,近年来,林麝养殖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养殖业。
本文将介绍林麝养殖的内容和方法。
林麝养殖内容林麝养殖的主要内容包括饲养管理、疾病防治、育种及繁殖、采集腺囊分泌物等。
饲养管理林麝的饲养主要以人工饲养为主,可以利用山林、森林园地等适宜的场所进行养殖。
饲养的基本环境要求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等,以及合理的饲料供给和水源管理。
养殖场需要提供相应的麝舍,以及针对林麝特点设计的投料器具、水槽等设施。
疾病防治林麝的健康状况对养殖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养殖场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常见病包括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寄生虫感染等。
疫苗注射和药物治疗是常见的防治方法。
育种及繁殖林麝的繁殖主要通过人工控制,以提高繁殖效率和保证品种纯度。
选育高质量的种麝,采取单配对、集中交配等方法进行繁殖。
孕期一般为180-200天左右,产崽后需要进行崽麝的抚育和保暖工作。
采集腺囊分泌物林麝的腺囊分泌物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麝香的采集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可以通过人工刺激麝腹、腹股沟等部位,收集麝香囊分泌物。
采集前需要注意动物的健康状况和采集方法的卫生安全。
林麝养殖方法林麝养殖的方法根据具体场地条件、经济投入和技术水平等因素来决定。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址和场地准备林麝养殖场的选址应考虑林区环境、资源丰富程度和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
场地准备包括清理杂草、搭建麝舍、布置饲料投放器具、水源保障等。
饲料供给和管理林麝的饲料一般包括新鲜野生植物和人工配制饲料。
饲料供给要均衡合理,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的摄入。
饲料投放应定时、定量进行,避免过多或过少造成浪费或营养不良等问题。
疫病防控林麝养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疫病防控措施,包括疫苗注射、定期体检、常规消毒等。
-林麝常见病的防治

>林麝常见病的防治1胃肠炎1.1病因本病多因饲料变化或更换太快、或喂霉烂变质饲料、或继发于某些传染病与寄生虫病而引起的一种林麝消化道疾病。
多发生于仔麝。
1.2症状病麝食欲减退、渴欲增加,拉稀,便呈粥样或水样,恶臭,常附有粘液、血液或泡沫。
肛门常被排出的粪便污染。
病麝精神萎靡、喜卧、反刍停止。
1.3防治①保持饲料新鲜、卫生、相对稳定,更换饲料应逐渐过渡,使其适应。
严禁喂霉烂、变质或受污染的饲料。
②如继发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应先治好原发病,同时对症治疗本病。
③治疗可用6%~8%的人工盐水溶液代替正常饮水,同时可用合霉素20万IU、黄连素片5片,日服2次,连用3~5日;或每千克体重每日用氯霉素片10~20mg,拌入饲料中喂服,连用3~5日。
重症患麝除内服氯霉素外,尚可加入复合VB和鞣酸蛋白内服,同时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50mL,以防脱水;亦可肌肉或静脉注射氯霉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每日10~15mg;还可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稀释后作静脉注射,连用3~5日。
中药治疗:鲜蒲公英、九里光、车前草、云雾草等适量,切细,添加于饲料中,能较好地预防本病的发生。
2前胃弛缓2.1病因本病多因长期饲料单一、饮水量少、精料过量或植物纤维缺乏等原因而导致的麝食欲减退或拒食、反刍缓慢或停止的一种消化机能紊乱性疾病。
2.2症状病初食欲减退,反刍缓慢而无力,喜吃青、粗饲料,粪粒小而干硬;后期拒食,反刍停止,拉稀或便秘、拉稀交替,消瘦,毛粗乱,精神沉郁。
2.3防治①改善饲养管理,合理配合优质、多样饲料。
②用神曲100g、食醋200~300g,加开水冲服。
③可内服中药健脾膏,或黄连素、复合VB辅助治疗。
3感冒3.1病因多因气候突变、防寒保暖不善而引起。
3.2症状流涕、咳嗽、呼吸加快、反刍减少或停止、食欲下降或废绝。
3.3防治①加强饲养管理,重视麝群防寒与保暖。
②可口服阿斯匹林片,成麝每头每次3~6g,拌入饲料中,日服2~3次,连用3~5日;或用土霉素、庆大霉素加病毒灵等,按成品药说明用药。
林麝养殖实施方案计划

林麝养殖实施方案计划一、引言林麝,是一种珍贵的野生动物,因其麝香而备受瞩目。
然而,由于野生林麝数量稀少,市场需求大,导致野生林麝资源面临极大压力。
为了保护野生林麝资源,同时满足市场需求,我们制定了林麝养殖实施方案计划,希望能够推动林麝养殖产业的发展,减少对野生林麝的捕猎。
二、选址规划养殖场选址是林麝养殖的重要环节。
我们将选择地势平坦、空气清新、水源充足的地方,以确保林麝的生长环境。
同时,养殖场周边不应有污染源,以保证林麝养殖的环境质量。
三、设施建设1. 林麝舍:我们将建造宽敞舒适的林麝舍,保证林麝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舍内配备适宜的温度调控设备,以及保证林麝生活的基本设施。
2. 饲料加工厂:我们将建立饲料加工厂,生产符合林麝生长需求的饲料,确保林麝获得充足的营养。
3. 医疗保健中心:我们将建立医疗保健中心,配备专业兽医团队,确保林麝得到及时的医疗保健服务。
四、管理与培训1. 人员培训:我们将对养殖场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包括林麝养殖知识、饲料配制、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2. 定期检查:我们将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林麝的生长情况、饲料质量、环境卫生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林麝养殖的质量和安全。
五、市场营销1. 品牌推广:我们将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 产品销售:我们将与各大销售渠道合作,将林麝养殖产品推向市场,满足市场需求。
六、风险控制1. 疾病防控:我们将建立健全的疾病防控体系,定期对林麝进行健康检查,防止疾病的传播。
2. 环境保护:我们将严格控制养殖场的环境污染,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
七、结语林麝养殖是一个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产业,我们希望通过制定实施方案计划,推动林麝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保护野生林麝资源做出贡献,同时满足市场需求。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取得成功,让林麝养殖产业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保 护麝 资源 、 合理地使用麝香产品 , 国家制定相应 的法律 、 除 法规进 行 自然保 护 、 正确地 狩猎外 , 开展规范化人工养麝是一条有效途径。笔者将圈养林麝 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简述如下 , 以供 养殖户参考。
1 呼 吸 系统 疾 病
1 1 感冒 . 病 因 由于气候骤变、 防寒保暖措施不力、 环境潮湿和污秽等原因所致 , 此时麝机
2 消 化 系统 疾 病
病 因 多以采食不洁 、 进食过量、 饲料的突然变更 、 饲喂霉变饲料及继发于某些传染病 、 寄生虫病等 。 多见于年老、 体衰及 2 月龄的仔麝 。 ~5 症状 主要有瘤 胃鼓胀、 胃肠炎、 拿 仔埔 下
收稿 日期 : 0 —1 — 8 2 5 1 2 0 作者简介 : 王永奇 (93 , 。 17 一)男 陕西长安县人 。 在读硕士 , 从事经济动物营养与饲料科璺研究。
中图分类号 :8 64 ;8 8 9 ¥ 5 . 1 ¥5 .4 文献标识码 : B
林麝 ( s u r osiFeo ) Mo h s ee v i l v 又名獐 、 c b z k r 香獐 、 麝鹿等 , 是我 国目前人工 养殖数 量最多
的珍贵药用麝属动物之一 , 主要分布于我 国长江 流域 及西南各省 、 自治 区 , 为我 国优势种 。 麝 的主要产品麝香 , 是一种价格 昂贵 、 需求量 大 、 应用 广泛 的名贵 中药 材 ,本 草纲 目 《 将 之
维普资讯
6 4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Sei Wi cnmiA i l n l t eerh pc l l o o c nma dPa R sac a dE a n
20 0 6年第 2期
文章编号 :0 1 7 1 2 0 )2—0 6 10 —4 2 (0 6 0 0 4—0 3
水内服, 清理肠胃, 再喂给胃 蛋白酶、 乳酶生、 酵母片(- 片欣 , 次/ )拉稀不止者还可内 12 2 日;
服胃肠道收敛药鞣酸蛋 白、 次碳酸铋( ~2 , 次/ 及吸附剂活性炭等 ; 1 g2 日) 也可肌 肉注射氯霉
素、 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等 (m r ̄ 2次/ ; 2 Lj, 日)或在饲料 中拌人 陈皮、 厚朴 、 木香 、 黄岑 、 黄连 ( 1g 粉饲喂。严重脱水者 , 各 o) 可脉静注射 5 %葡萄糖生理盐水 5 m 。 0 L
3 传 染 性 疾 病
3 1 坏死杆菌病 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人 、 . 麝共患的慢性传染病 。病 因 在多雨 的夏季 , 潮 湿、 低洼地带或营养不 良、 管理不善等引发, 也常因继发感染而产生 , 好发于未成年麝。症状 常以皮肤、 皮下结缔组织、 消化道黏膜或内脏等组织坏死为特征。防治 平时要注意加强检 查, 保持圈舍卫生 , 科学配料 , 防止拥挤 、 咬斗; 病麝要除去坏死组织 , 0 1 用 . %高锰酸钾或 3 % 来苏尔冲洗 , 再涂 5 %碘酊 、 碘甘油、0 1 %氯霉素酒精或用硫酸铜 、 水杨酸、 高锰酸钾粉 行蹄底 孔 、 内填塞。此外 , 疮 可用 1 %~2 %磺胺嘧啶钠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土霉素行全身疗法 。 0 0 3 2 巴氏杆菌病 该病主要是 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发的多种畜禽和野生动物共患的传染病 , . 麝也易感。病因 患病麝及其污染物, 气候聚变、 环境卫生状况差等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为该 病的诱 因。主要症状 体温升高至 4℃ , 1 常呈急性败血型或肺炎型症状 , 死亡率极高。防治 加强管理 , 保持圈舍卫生 , 合理调配麝群 ; 发现病麝及时隔离治疗 , 防止和减少疾病传播 ; 必要 时可行高免血清或青霉素 、 链霉素 、 磺胺类药物作 紧急预防和治疗 。另外 , 可进行灭活疫苗的 免疫接种 。 3 3 大肠杆菌病 该病是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 . 新生仔麝易发生。病 因 病麝及带菌麝( 特别是母畜 ) 是该病的主要来 源, 多为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喂或晚喂初乳 、 卫生不 良、 气候骤变所 致。症状 以严重腹泻和败血为主要特征 。防治 定期消毒、 搞好卫生、 注意防寒保暖 、 断乳
维普资讯
笪
王永 奇等: 养林■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 圈
痢、 便秘及食滞等。防治 加强管理 , 注意饲料卫生 , 饮水要清洁 , 合理调制饲料 , 增加药用饲 料的比例 , 定时、 定量投食 , 注意饲料的变更 , 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 用硫酸镁 1 ~2g 0 0 对
素及双黄连或病毒灵 , 再配以氨基比林或柴胡等清热镇痛药及维生素 B 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 12 肺炎 病 因 冬 、 . 春多发 , 多因气温急剧下降或过度奔跑损伤肺部所致 , 也可 由感 冒引发 的上 呼吸道疾病未及时治疗而继发细菌或霉形体感染而产生 。此外 , 还可因吸入脱落 的毛、 食 物误入呼吸道 、 强制灌药的过程中偶发异物性肺炎。好发于 4 月龄 内的仔麝 。主要症状 食 欲减退 、 体温升高, 常伴有深度咳嗽及消瘦 , 严重者 出现深色脓性鼻液 、 食欲废绝并可导致死 亡。防治 注意冷暖 , 防止过量运动、 异物吸入等 , 增喂具有清热解毒 的药用植物 ; 可用青霉 素、 链霉素 、 卡那霉素等治疗 , 如以青霉素 2  ̄3 万 I 链霉素 5 万 I 0 0 U、 0 U肌肉注射 , 日2次。 每 此外 , 还可配以四环素、 止痰祛咳类药。
体抵抗力下降 , 病原菌易于侵入 。好发于细菌 、 病毒易滋生的春、 夏及秋 、 冬交替之际。主要症 状 精神沉郁 、 体温升 高、 流涕 、 鼻镜干燥、 食欲下降或废绝 。如果不及时诊治 , 可继发肺炎 。 防治 解除不利因素, 给麝营造一个温暖、 舒适 的生活环境 , 加强饲养管理 , 用庆大霉素或土霉
圈 养 林 麝 常 见 疾 病 的 综 合 防 治
王永奇 刘文华 陈育枝2 , ,
(. 1 陕西动物研 究所 , 西安 7 0 3 ; . 10 2 2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 院 。 昆明 60 0 ) 5 2 1
摘 要: 简述 了圈养林麝常见疾病的病因、 症状及 防治。 关键词 : ; 麝 疾病 ; 防治方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