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与我国水泥工业

合集下载

低碳技术 在水泥行业的应用

低碳技术 在水泥行业的应用

低碳技术在水泥行业的应用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水泥行业也逐渐积极探索低碳
技术应用。

低碳技术在水泥行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能源替代技术
水泥生产需要大量的热能,传统的燃料往往是煤炭等化石燃料。

但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是水泥行业的
主要碳排放来源之一。

因此,利用生物质、废弃物和替代燃料等可再
生能源作为燃料,成为水泥行业所推崇的低碳技术之一。

2. 新型窑炉技术
传统水泥制造需要大量的热量以将原料烧成熟料,这个过程中会
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而新型窑炉技术将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并且
开发不同特性的燃料,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3. 绿色新型水泥生产技术
传统水泥制备过程需要高温,需要大量的能量消费,同时也产生
大量的废气和废水。

绿色新型水泥技术主要包括高效智能化生产技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绿色建筑材料等,旨在为水泥行业提供低耗能、低排放、绿色、环保的新型生产技术。

总之,低碳技术在水泥行业中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以期减少对
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工作心得:水泥工业发展低碳经济研究

工作心得:水泥工业发展低碳经济研究

工作心得:水泥工业发展低碳经济研究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低污染、低能耗和低排放。

而水泥工业的生产工艺特性为高能源、高排放和资源依赖型。

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民众更加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因对于保护地球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由此,更加凸显了我国水泥工业的节能环保和减排CO2任务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就是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

通过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探求,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水泥工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主要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

选择低碳经济,就表示要不断变革传统经济模式,不断创新能源利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

同时,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水泥工业的低碳经济,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是非常丰富的。

其宗旨是开发低碳水泥产品,减少CO2的排放,将影响地球环境气候的碳能源抛弃。

在中国产业部门中,水泥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CO2。

开发CO2开放和封存技术,促进CO2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国家十三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要秉持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的原则,走循环经济之路,将现行的发展模式转变。

发展低碳经济必需走循环经济道路,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资源化和CO2减量化的原则的遵循,增加对水泥炭减排、碳捕捉和炭封存技术的投入,促进水泥工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为此,水泥企业应做好水泥工业的环境保护、节能和降耗工作,在企业的层面上开展低碳排放工作,在此基础上,促进区域性的循环经济发展。

通过对其他产业的废弃物的充分运用以及CO2的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开发,不断为节约型社会作出贡献,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所需的低碳产品,最终成为社会循环经济链的一环。

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环保型低碳经济势在必行,为此,水泥工业需要从不可持续发展的传统工业,过渡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业,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高度重视研发工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对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的不断开发,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低碳经济与我国水泥工业

低碳经济与我国水泥工业
能 过 剩 的 矛 盾 也 日益 显 现 ,在 中 国 重 要 的 产 业 部 门
中 , 了煤 电 和 钢铁 业 , 泥 工 业 是 生 产 过 程 中 C : 除 水 O 排 放 量 最 大 的产 业 , 因此 , 泥 工 业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 水
个 人 均 占有 资 源 、能 源十 分 有 限 的 国家 来 说 十 分 必
2 0年 6月 01
J n 01 u e2 0
2 1世 纪 建 筑 材 料
21 CE URY NT BUI DI L NG MAT RI S E AL
第 2卷 第 3期
Vo . No 12 .3
低 碳 经 济 与 我 国水 泥 工 业
韩 仲 琦
(0 4 0 天津 市 3 00
作 为 减 少 C 放 量 的 目标 年 ,各 国也 分 别 制 定 了 O排 目标 值 ,主要 工 业 发达 国家 的 C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O等
量 要 在 19 9 0年 的 基 础 上 平 均 减 少 52 。 中 国 于 .% 19 9 8年 5月签 署并 于 2 0 0 2年 8月 核准 了该 议 定 书 。
2 我 国 水 泥 工 业 的 现 状
我 国水 泥 工 业 近 2 0多 年 来 有 了很 大 发 展 , 经 济运 行 质 量 明显 提 高 , 技 进 步 加 快 , 构 调 整取 得 科 结
了很 大进 展 .特 别 是 新 型 干法 水 泥 工 艺 技 术 与装 备 的 开发 。 通过 优 化 设 计 已形 成 1 0 ~ 00 0td高 质 0 1 0 0 /
20 0 5年 2月 1 6日, 京 都 议 定 书》 式 生 效 , 是 人 《 正 这
类 历 史 上首 次 以法规 的形 式 限 制 C 温 室 气 体 的 O等

低碳经济下的水泥产业布局研究

低碳经济下的水泥产业布局研究

低碳经济下的水泥产业布局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水泥工业碳排放类型和来源的分析,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分析了如何通过水泥厂址选择、产能选择和整体空间统一布局等方面实现水泥工业的科学布局,相关分析结论可供企业或行业管理部门参考。

关键词:低碳经济水泥产业产业布局水泥工业是高耗能、高污染、高资源消耗型工业,水泥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石灰石、煤碳、电力,生产一吨普通硅酸盐水泥大约排放一吨C O2,因此水泥工业是工业部门中排放C O2 的大户,同时,由于我国是水泥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水泥产能出现过剩,水泥生产所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碳总体数量较大,对我国空气质量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分析如何在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水泥行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的水泥产业布局来减少C O2 在空气的排放量或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度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水泥工业碳排放分析1.1 水泥工业碳排放类型水泥工业碳排放按水泥工业的过程可以分为三类,每类又可以再分为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第一类是建造水泥厂所产生的碳排放,包括建造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和建造消耗的物资所产生的碳排放。

第二类是水泥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碳排放,首先,在水泥生产原材料煅烧以及燃料燃烧时皆会产生碳排放和烟尘排放,这些排放直接影响到大气质量和污染程度,这是属于水泥生产过程的直接碳排放,另外还有上游产业产生的碳排放,包括原材料生产和燃料生产所产生的碳排放量。

第三是外部运输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包括原材料运输、燃料运输、水泥运输所产生的碳排放以及生产运输工具所产生的碳排放量。

1.2 减少水泥工业碳排放一般措施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水泥工业碳排放主要包括建造水泥厂所产生的碳排放、水泥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碳排放、外部运输所产生的碳排放,因此,要减少这三种类型的碳排放量,首先可以改进水泥生产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找到化石原料或燃料的替代品,寻找那些碳排放量较少的原料或燃料,从而减少整体碳排放,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进生产设备或生产工艺,提高燃料或原料的利用效率,从而减少水泥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其次,还可以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设计,科学安排厂址选择、产能选择,从而达到减少运输量,从而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的目的,最后还可以通过减少水泥需求量,控制水泥生产总量,减少新的水泥厂建设和投资,从而减少碳排放。

水泥工业发展低碳经济研究

水泥工业发展低碳经济研究

水泥工业发展低碳经济研究水泥工业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产业之一,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挑战。

本文将从低碳经济的理念出发,探讨水泥工业发展时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低碳经济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以降低碳排放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

水泥工业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行业之一,工艺过程中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损害了生态环境。

为了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水泥工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碳排放。

一方面,水泥工业可以采用清洁能源和资源回收技术降低碳排放。

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这些能源的开发利用环境友好,不会产生污染和碳排放。

资源回收技术主要是指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和废气的回收再利用,通过有效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水泥工业在使用替代原料和燃料的过程中可以降低碳排放。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废弃物或者生物物质替代钙基原料,或者使用风能、氢气等替代传统燃料,可以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水泥工业可以采用绿色设计和循环经济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设计是指从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就考虑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的方法,更加注重可持续性的产品设计理念。

循环经济模式指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利用废弃物和能源,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

对于水泥工业来说,降低碳排放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水泥工业要在资源的利用和能源的消耗之间取得平衡,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通过清洁能源的应用、资源回收的技术和替代燃料的使用,可以实现水泥工业的低碳发展。

同时,通过绿色设计和循环经济的模式,水泥工业将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循环,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综上所述,水泥工业是一个既挑战性又机遇的行业。

只有通过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才能实现行业的向低碳、环保、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转型。

水泥工业不仅是全球经济的关键产业之一,也是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之一。

只有水泥工业走向低碳经济,方能让未来更加美好。

低碳经济下的水泥行业

低碳经济下的水泥行业

低碳经济下的水泥行业摘要:水泥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但水泥的生产方式使其被列为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之一,被国家列为必须用低碳经济治理的重点。

水泥行业要实现宏大的节能降耗战略,其关键或许要取决于很多细微之处。

关键词:低碳水泥助磨剂2009年岁末的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使“低碳经济”的概念得到了空前普及,很多人第一次知道,“碳”也可以像石油和黄金一样成为一种国际贸易对象,也能带来真金白银。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有人把低碳经济归结为产业的“三低模式”,即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水泥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不仅为建筑业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撑,而且为改善城乡居住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保障。

水泥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泥产业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高增长期,自1985年以来水泥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

特别是经过“九五”和“十五”的发展,水泥产业已成为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产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7年、2008年、2009年水泥产量分别为13.2亿吨、13.88亿吨、16.3亿吨。

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仍处在快速发展时期。

在这一阶段,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及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都将继续拉动水泥产业的快速发展,水泥产业仍然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然而水泥产业是以矿产资源为基本原料,以化石能源为主要燃料,以高温窑炉这种高耗能、高排放作业方式为主体的产业。

但在进入21世纪后的短短几年时间内,我国水泥工业发展以新型干法生产技术为主导,在预分解窑节能煅烧工艺、大型原料均化、节能粉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等方面,从设计到装备制造都迅速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水泥行业污染控制及低碳环保发展分析

水泥行业污染控制及低碳环保发展分析

水泥行业污染控制及低碳环保发展分析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水泥行业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建筑业是我国发展较为迅速的行业之一,而水泥是建筑业必不可少的基础原材料,其生产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水泥工业的绿色发展战略是目前水泥行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水泥行业需要高效利用能源,建立清洁的生产机制,促进国内水泥工业大幅度节能增效减排。

该文分析了水泥生产工艺的降污低碳措施,期望通过改进水泥生产工艺,做好水泥生产污染控制,支持我国制造业走低碳环保发展道路。

关键词:水泥企业;水泥生产;降污;低碳环保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水泥作为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各种能源才能满足日常需求。

由于水泥生产过程中造成资源浪费问题严重、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会造成极大危害社会公众利益的不良影响,因此水泥生产的节能技术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

1低碳环保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内涵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全球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社会的物资、经济得到了极大丰富,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不过,工业化在全球的推广与普及,也带来了其它方面的问题,如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自然资源被过度开采、消耗,整个地球的生态体系变得越来越脆弱,如果不加控制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人与自然最终都会陷入困境。

为了应对此困境,全球共同提出了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各个国家分别以低碳环保为原则和出发点,调整发展政策、方针和战略部署,力求平衡生活、生产和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讲,低碳环保指的是降低碳排放,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具体来说,它还与各个国家所采取的低碳环保发展政策、方针和战略部署相关,这就使其具有了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内涵。

关于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前景与碳中和路径探讨

关于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前景与碳中和路径探讨
2.
1 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水泥产能非常有限,主要依
赖进口。在 20 世纪 50 年 代,随 着 我 国 重 工 业 化 战 略
的推进,水泥工业开始得到发展,建立了一批水泥生产
线。改革开放以后,特 别 是 进 入 21 世 纪,随 着 城 镇 化
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 施 建 设 的 大 规 模 推 进,我 国 水 泥
以通过财 政 投 入 支 持 水 泥 行 业 的 技 术 创 新 和 研 发 活
动,特别是那些有助于碳中和的技术,例如包括设立专
拓展海外市场。特别 是 在 “一 带 一 路”倡 议 的 推 动 下,
项基金,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低碳技术研发项目,
加,参与了许多国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3.
2 市场路径
中国水泥企业在亚洲、非 洲 和 欧 洲 等 地 的 布 局 日 益 增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
进程和房地产开发等仍将是推动水泥需求增长的主要
因素。政府对于产能 过 剩、环 保 和 节 能 减 排 的 政 策 将
继续影响水泥行业的发展,例如通过产能置换、关闭落
以及促进产学研合作。
政府可以通过制 定 相 关 法 律 法 规,建 立 碳 交 易 市
场,为碳排放权的买卖提供平台和规则。此外,还可以
(
2)环保和节 能 减 排。 目 前 环 保 和 节 能 减 排 是 中
国水泥工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发展方向。国家对水泥
行业加大了环保和节 能 减 排 的 力 度,特 别 是 在 二 氧 化
碳排放、粉尘和氮 氧 化 物 排 放 方 面 要 求 越 来 越 高。 水
泥企业正在通过提高能效、利用替代能源、采用新型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0-04-02低碳经济与我国水泥工业韩仲琦(300400天津市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摘要]大气中CO 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因此,出现了低碳经济新概念。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生产机制,减少CO 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水泥工业是我国工业生产中CO 2排放量大的产业,因此,水泥工业发展低碳经济、促进CO 2减排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叙述了我国水泥工业的现状、水泥生产中CO 2的主要排放源及对环境的影响、减排CO 2的重要措施以及科技创新对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水泥工业;低碳经济;能源;二氧化碳[中图分类号]X511;F407;F4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1324(2010)-03-0007-051前言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与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效应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等一系列新概念也就产生了。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生产机制,核心是技术创新和发展循环经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和保护地球美好的环境,人们对科技创新寄予了很大期望,发展低碳经济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均占有资源、能源十分有限的国家来说十分必要。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了气候变化框架条约缔约国第三次会议,会上把2008年至2012年作为减少CO 2排放量的目标年,各国也分别制定了目标值,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CO 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

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CO 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2009年11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 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虽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并没有减排的义务,但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第二大CO 2排放国,此次主动提出减排,力度还如此之大,说明了中国通过推广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在中央实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一揽子计划的刺激下,我国水泥工业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总体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然而,产能过剩的矛盾也日益显现,在中国重要的产业部门中,除了煤电和钢铁业,水泥工业是生产过程中CO 2排放量最大的产业,因此,水泥工业发展低碳经济、促进CO 2减排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叙述了我国水泥工业的现状、水泥生产过程中CO 2的主要排放源及对环境的影响、减排CO 2的措施以及科技创新开发低碳产品的重要意义。

2我国水泥工业的现状我国水泥工业近20多年来有了很大发展,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科技进步加快,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技术与装备的开发,通过优化设计已形成1000~10000t /d 高质量生产线系列。

2008年全国水泥产量达14亿多吨,连续24年居世界第一(请参看图1)。

其中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产量约为8.5亿吨,约占总产量的61%,21世纪建筑材料21st CENTURY BUILDING MATERIALS2010年6月June 2010第2卷第3期Vol.2No.321世纪建筑材料20102009年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可能突破7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进入国际市场,目前,市场占有率已达40%以上。

我国水泥工业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总体上与国外先进水平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表现为行业整体经营粗放,资源、能源消耗高,综合利用水平低,结构不合理,产品档次低,落后生产能力比较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等。

图1我国近年水泥总产量目前我国水泥产能约为19亿吨,其中落后产能约有6亿多吨,2009年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达1000条以上。

目前在建、待建水泥生产线还有560多条,这些生产线全部建成后,水泥产能将达到27亿吨,而市场需求约为16亿吨,故产能将严重过剩。

2009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了征求《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函和印发了《关于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水泥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在相关文件中提出了新建水泥(熟料)生产线必须采用新型干法生产工艺。

鼓励新线建设配置余热利用、可替代原料、燃料利用等节能减排技术和设施,以满足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一方面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另一方面为水泥工业加强节能减排和实现低碳经济提供了政策支持,出现了构建低碳水泥工业体系的有利形势。

3水泥生产过程中CO2的排放3.1CO2的主要排放源由图2可知,在一般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中直接产生CO2的起源中,主要有生产工艺过程的排放(CaCO3和M2CO3分解)、生料煅烧和原料烘干所需煤炭的燃烧反应,以及生产过程中电力消耗折算的煤耗(间接产生的CO2)。

另外,还有一些因素增加了CO2的排放或减少了CO2的排放。

如增加的因素有:生料中的有机碳燃烧、生产中的熟料飞灰和粉尘等所产生的C02、辅助生产的电力消耗等。

减少的因素有:余热发电、余热烘干、采用代用燃料代用钙质原料、添加混合材等。

图2所示为我国普通硅酸盐水泥制造过程中CO2主要排放源所占的大致比例。

当生产参数不同时CO2排放的比例也会变化,在产生CO2的主要原因中,除去碳酸盐分解的因素外,熟料煅烧煤耗和物料粉磨电耗是主要因素。

图2水泥生产过程中CO2排放的比例如果按每吨水泥排放0.7吨CO2计,则2008年全国生产14亿吨水泥要产生温室气体10亿吨,约占全国CO2总排放量的15%。

详细计算CO2排放量时,要设定许多生产条件并要选用许多CO2排放因子,可变化因素较多,常常使得详细计算的准确性受到质疑,计算结果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对计算方法要很好地研究,目前国内正在制定这方面的标准。

一般来说,简单估算可以了解一个水泥厂CO2的排放程度,还能大致了解该厂的生产水平。

应该指出的是,实现CO2的减排是水泥工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生产管理,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综合体现,也是实现中国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O2的减排不仅是中国水泥工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也是中国水泥实现技术水平全面提升的重要机遇。

随着水泥产量的增加,排放的CO2量还要增加,为此需要高新的科学技术支持,在减少传统水泥生产量的同时,开发环境相容型水泥和环境负荷减少型水泥,以减少CO2的排放量。

为了实现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目标和发展低碳经济,应该把发展建材经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进行三位一体平衡,用综合的观点制定长远战略目标。

3.2水泥工业的能源消耗与CO2排放煅烧是水泥工业的核心工艺,由生料煅烧成熟料8第2卷第3期需要大量的热量,此外,水泥粉磨需要大量的电能。

2008年我国每吨水泥综合能耗平均约为115kg标煤,14亿吨水泥约需1.6亿吨标准煤炭,其中含水泥生产综合电耗1400亿k W h,水泥工业消费煤炭约占全国总消费量的6%。

因煤炭的燃烧反应而产生CO2,因此煤炭中的固定碳的含量与CO2的排放有很大的关系,请参看燃烧反应方程式(1)。

C+O2→CO2。

(1)。

在完全燃烧的情况下,煤质越好固定碳含量越多排放的CO2越多,如此说来,水泥熟料煅烧效率不高、熟料煅烧的热耗越大则排放的CO2越多。

所以应该采用先进的煅烧工艺,提高熟料烧成的热效率。

燃料包括煤炭、各种燃油和各种燃气等,石油和天然气单位热量消耗的碳排放量较煤炭低10%~30%,但由于价格与来源问题,我国水泥厂几乎均采用煤炭为主要燃料,燃油为辅(图3所示为2005年我国水泥工业能源消耗结构)。

我国煤炭资源虽然丰富,但探明可采资源量只有1300亿吨(2002年数据),并且分布不平均,低挥发分煤和含硫量大的煤较多,能够用于水泥工业的煤质越来越差,可供开采年限约70~80年。

水泥工业是能源资源消耗较大的产业,能源问题是循环经济的核心问题,能否实现循环经济并使其持续下去,最终还是要取决于能源。

水泥厂所用的电力,大部分为从国家电网采购的电力(外购),少部分为自发电,外购电力必须折算出因火力发电而排放的CO2,因为这是由于生产水泥而排放的。

然而当水泥厂采用余热发电时要从全厂总电耗中扣除自家余热发电量。

如果不是纯低温余热发电,则补燃锅炉的煤耗应加在全厂的能源消耗中。

图3我国水泥工业能源消耗结构3.3水泥工业对石灰石的需求与CO2排放2008年我国水泥的原生态矿产资源及混合材的消耗量共计约20亿吨,大约使用了14亿吨石苎石,因为我国使用废弃物作为石灰质原料的替代率很小,单从混合材使用量来看,原料的替代率不足20%。

原生态矿产资源主要指石灰石、黏土;混合材主要指矿渣、粉煤灰、火山灰、煤矸石等。

一般石灰石在硅酸盐水泥原料中的配比占80%~85%,在水泥中约占70%左右(图4为我国水泥制造业2007年矿产资源消耗结构图),所以生产水泥需要的石灰石资源是很大的,虽然我国是一个水泥资源较丰富的国家,各个地质年代都有石灰岩沉积,但质量好、规模大的石灰岩矿床往往赋存于一定的层位中,并且高品位石灰石也不能全部供生产水泥使用,化工、冶金均需优质石灰石。

根据前几年我国探明的可用于水泥生产的石灰石矿物,储量约450亿吨,可供实际利用的约为250亿吨。

根据上述石灰石用量估算,我国现有探明石灰石的储量仅够几十年的使用,当然石灰石的矿藏可以继续勘探,但是天然资源走向枯竭和对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严峻的现实。

图4水泥制造业矿产资源消耗结构图石灰石中碳酸盐的分解,是CO2的主要来源,基于硅酸盐水泥化学原理,生产制造水泥时会排放很多CO2,方程式(2)和方程式(3)表示了碳酸盐的分解关系:CaCO→CaO+CO2。

(2)。

MgCO3→MgO+CO2。

(3)。

水泥工业使用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减少石灰石的使用量,是解决CO2排放量的方法之一。

然而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国内某高校提出要考虑改良水泥原料及相关材料的特性,开发低碳水泥产品,使水泥生产过程中CO2的减排达到50%。

3.4水泥工业的污染与CO2排放废气排放量。

2008水泥工业废气一年排放量为50000亿标准立方米,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6%。

废气中除含有大量的粉尘颗粒物外还有SO2、氮氧化物、氟化物等。

粉尘排放量。

2008年约排放520万吨(占全国排韩仲琦:低碳经济与我国水泥工业921世纪建筑材料2010放总量的64%),折合全国水泥总量的0.5%。

废气中排放的粉尘,特别是熟料飞灰、水泥粉磨时的粉尘等,具有煅烧分解而排放的CO2,因此当粉尘排放量较大时,应该考虑这一因素的CO2排放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