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认识显示器
了解显示器的分辨率和刷新率

了解显示器的分辨率和刷新率显示器是现代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每天都会与显示器互动,无论是在家中的电脑上工作,还是在办公室的工作电脑上进行工作。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显示器的分辨率和刷新率可能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显示器的分辨率和刷新率,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概念。
一、显示器分辨率显示器的分辨率是指屏幕上像素的数量,通常以水平像素数和垂直像素数来表示。
常见的分辨率有720p、1080p、2K和4K等。
例如,720p分辨率意味着显示器有1280个水平像素和720个垂直像素,而4K分辨率则意味着显示器有3840个水平像素和2160个垂直像素。
分辨率对于显示器的图像质量和清晰度至关重要。
较高的分辨率意味着更多的像素,图像细节更加清晰,使得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内容更加真实和逼真。
而低分辨率的显示器可能会导致图像模糊、锯齿状边缘和细节丢失等问题。
在选择显示器时,要考虑到自己的需求和使用目的。
如果主要用于办公工作、网页浏览和日常应用,1080p分辨率已经足够满足需求。
但如果需要处理高清视频、进行图形设计或者玩游戏等需要更高图像质量的任务,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则更为适合。
二、显示器刷新率刷新率是指显示器在一秒钟内刷新图像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常见的刷新率有60Hz、144Hz和240Hz等。
例如,60Hz刷新率意味着显示器每秒刷新60次图像。
刷新率对于显示器的视觉效果和观看体验非常重要。
较高的刷新率可以让图像更加流畅,减少图像的闪烁和模糊,同时还能够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
对于玩家来说,高刷新率显示器可以提供更低的输入延迟和更快的反应速度,使得游戏操作更加灵敏和准确。
然而,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需要较高的刷新率。
在日常办公和一般应用场景下,60Hz的刷新率已经足够满足需求。
而较高的刷新率通常需要更强大的硬件支持,同时也会对电力消耗产生影响。
三、分辨率和刷新率的关系分辨率和刷新率同样对显示器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但它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显示器参数常识 (2)

1,CRT:就就是所谓的“大屁股”,以前的家用电视与显示器都就是这样的,很笨重。
优点就是亮度高,分辨率可在带宽允许内自由调整,颜色好。
缺点就就是笨重,功耗大。
2,LCD:就就是液晶,目前能买到的都就是液晶。
这种显示器有点不言而喻,轻薄,功耗低。
缺点就就是色彩相对较差ﻫ3,LED:就就是发光二极管,就是一种半导体。
它的优点就是低能高效,就就是功耗更低,寿命更久,但就是亮度更高。
缺点就是色彩较差,点距较大。
因为它亮度高,一般充当LCD的背光源使用。
因为点距大的原因,所以广场的大屏幕一般就是LED显示屏。
ﻫﻫ我今天主要说的就是主流的LCD液晶显示器的颜色多说一点。
前面相对简单的我大概说下。
那么一款显示设备到底好在哪,我们该怎么购买,选择什么样的适合自己。
就我用过的显示器来说,短时间用过的不算,比如在朋友那里,我指的就是放家里常用。
CRT有两款,LCD 有四款。
其中没有一款就是完美的,可以说各有特点。
我主要从参数讲。
ﻫ一, 分辨率ﻫﻫ就就是可显示像素宽高比,分辨率的乘积叫:像素。
比如1024×768,1920×1080,1680×1050,打个比方,1920×1080,就就是高度有1080发光点,长度有1920个发光点,分辨率越大,可显示内容就越多。
它就是最重要的性能参数。
发光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点距,点距越小越细腻,越大越不清晰,比如马赛克就就是超大点距。
比如1080P视频,它就就是1920×1080分辨率的,放在1920×1080显示器上刚刚合适,如果就是960×540分辨率的视频,放在1920×1080分辨率的显示器上,那么2个点显示一个像素,这样会有颗粒化,会造成不清晰。
ﻫﻫ那如果视频分辨率超过显示器分辨率,比如7680×4096放在1080P显示器上,一个像素点只能发一种颜色,这会造成像素丢失。
ﻫ视频的分辨率代表清晰度,显示器的分辨率代表可显示大小。
显示器相关小知识科普

显示器相关小知识科普显示器通常也被称为监视器。
显示器是属于电脑的I/O设备,即输入输出设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显示器相关小知识科普,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面板面板是整个显示器的灵魂。
面板的好坏可以说基本决定了一台显示器的优劣。
当然,即便同一类型的面板也分良品和次品。
就目前而言,我们常见的面板种类主要有三种:IPS、TN、MVA,你也许会说三星还有个PLS面板,这个我会稍后解释。
已经基本看不到的面板比如PVA等不再讨论。
那么就让我们来谈一谈这三个面板。
首先是TN,作为拉低显示器价格的主力军,TN面板功不可没。
目前23寸的显示器在TN面板的加持下可以拉低到600元甚至更低的价格。
但是TN也有它致命伤,那就是色彩。
用过TN面板显示器的都知道TN显示器的色彩感人。
再搭配高频PWM调光的控制器简直是瞎眼神器。
所以低价的TN面板显示器尽量不要去碰。
但是TN也有它无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响应时间。
目前只有TN面板可以做到1ms的灰阶响应时间,而其他面板无法做到。
所以你会发现电竞显示器基本都是TN面板。
然后是IPS面板,三星的PLS面板其实也是IPS面板的一种,只不过三星做了一些改动,所以并不全是IPS。
但是PLS面板的产品的确不错。
不过我们这里主要讨论IPS。
IPS的优点很明显,色彩艳丽,显示效果柔和等,而且成本比S-PVA面板要低廉一些。
所以目前IPS已经取代S-PVA面板的显示器成为显示器市场上的主力军。
但是IPS也有它的缺点,比如漏光严重。
而且灰阶响应的`表现一般。
再就是低端的IPS有时候甚至还不如TN,油腻感严重。
最后是MVA面板。
MVA是benq主推,其表现介于IPS和TN面板之间。
而且很容易就做到8bit甚至10bit。
但是实际显示效果上不如IPS。
缺点也很明显。
灰阶响应时间太长。
作为日常办公用显示器的确不错,但是不适合拿来玩游戏,会有明显的拖影。
所以个人并不是很推荐去选购MVA面板的显示器。
什么是计算机显示器

什么是计算机显示器计算机显示器是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之一,用于显示计算机中图形、文字等信息的设备。
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中,计算机显示器都是人们重要的工具之一。
一、计算机显示器的种类计算机显示器按照显示屏幕的色彩、分辨率、尺寸等指标,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类别。
比如:1.颜色分类:黑白显示器、彩色显示器。
2.大小分类:大屏幕显示器、小屏幕显示器、开合式显示器。
3.分辨率分类:超高清晰度、高清晰度、标准分辨率。
4.技术分类:CRT 激光显示器、LCD 显示器、OLED 显示器、全息显示器等。
二、计算机显示器的工作原理计算机显示器是由显示器主机、显示器屏幕、显示卡等设备组成。
计算机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是将计算机发送出来的图像信号转化为电子信号,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1. 显示信号:显示信号是计算机主要输出设备之一。
计算机主要输出信号是数码信号,即由数字信号转为模拟信号,进而驱动液晶显示器显示出来。
2. 显示芯片:现代计算机显示器的信号处理芯片数量较多,这些芯片能够处理电流、电压等各种电信号,可以将计算机的图像信号转化为像素点信号。
3. 光栅管/液晶屏:显示器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屏幕,电脑屏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称为光栅管,另一种则是基于液晶技术的液晶屏。
三、选择合适计算机显示器的方法对于计算机显示器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方面:1.显示器的尺寸:选择屏幕尺寸时要考虑到场地大小,以及它在该场地中应遵循的操作空间的大小。
2.分辨率:屏幕分辨率与图像质量直接相关。
通常,分辨率越高的显示器所展示的清晰、细腻程度越高。
3.价格:最后优先考虑购买预算。
这里重要的提示是不要选择太便宜的显示器,因为太便宜的显示器容易出现失真或死像等问题。
4. 显示卡性能:这是影响显示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显示卡越强大,显示器也就越流畅、清晰。
结论计算机显示器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不仅仅能够削减我们的视觉疲劳,还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工作效率。
有了合适的计算机显示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变得更加简单高效。
电脑维修知识大全

电脑维修知识大全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电脑维修教程一、主要学习内容:1、电脑配件全面认识。
2、电脑的拆卸与安装。
3、操作系统的安装,硬件驱动程序安装。
4、DOS命令详解。
5、BIOS详解。
6、网络基础及原理,网络组建,网吧安装。
7、单机软硬件维护,网络系统维护。
8、常见硬件维护、维修。
第一节电脑配件认识一、电脑的主要硬件:1、显示器2、鼠标3、键盘4、主机5、音箱6、宽带网的ADSL调制解调器,(宽带上网设备)7、打印机8、扫描仪9、数码相机/摄像头10、手写笔4、主机:1)主板2)CPU(中央处理器)3)内存条4)显示卡、网卡、声卡5)硬盘、软盘、软驱、光驱二、详细认识显示器:1、认识实物:(见插图)2、显示器有一个电源接口,还有一条显示信号线,要接到显卡上,才会有显示。
(接头是梯形接口,有方向性,有三行针,不能插错,很容易认出,见图)3、分类:1) 按大小分:14、15、17、19、21寸2) 按屏幕分:球面、柱面、平面直角、纯平、液晶 3) 按内部电路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数控 4、 显示器的主要性能:1) 最大分辨率(像素:800×600、1024×768):越大越好。
2) 点距:屏幕上显示的两个像点之间的距离,越小越好。
单位是毫米(mm ),如、 、 、 等。
3) 刷新速度(场频,带宽)越大越好。
特别注意:刷新速度一般要比较好的显示器才可能调高一些,对于旧的显示器,调高会烧坏显示器,一般75Hz 为标准,更高的有85Hz 、 90Hz 、 100Hz 、 110Hz 等。
5、 显示器的使用:1) 学会调整显示器的各个参数,有旋钮式,按钮式,屏幕菜单式几种。
2) \图形标志如下: 3) 屏幕宽度调节: 4) 高度调节: 5) 左右偏移: 6) 上下偏移: 7) 亮度调节: 8) 对比度调节: 9) 枕形失真: 10) 倾斜调整: 11) 梯形调整:三:键盘:1、 认识实物:(见插图)2、 键盘的接口:键盘有一条信号线接到主板的键盘接口上,接口有几种,都有方向性,不能乱插错,否则会引起针弯曲或断针,见图示:3、键盘的使用: 3、 功能键的作用:F1——F12的作用会随着不同的软件环境而改变,而且有时候是允许你自己去设定的。
显示器的分类介绍

显示器的分类介绍
显示器的分类介绍
显示器是目前计算机中最常用的视频输出设备,通过显示器中的图像和文字信息,用户能很方便地与计算机进行人机交流。
显示器在正常工作时将从显卡接收到的信号转变为人眼可见的光信号,并通过显示屏幕显示出来。
显示器的分类
1.CRT显示器
CRT显示器是通过显像管进行图像显示的一种显示器。
目前较常见的CRT显示器一般都采用了纯平技术,故此也称为纯平显示器,如图所示。
CRT显示器体积较大、重量较沉,而且耗电量较高,但对普通消费者而言适用性强,显示速度和效果较好。
目前游戏发烧友和图形图像设计人员大都使用CRT显示器。
2.LCD显示器
LCD显示器,即液晶显示器,它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显示器,如图所示。
与CRT显示器相比,LCD显示器的`优点主要是耗电量小,辐射低,屏幕不闪烁,而且重量轻、体积小,这些优点都是CRT显示器无法实现的。
但其画面质量没有CRT显示器好,其显示的色彩会随用户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电脑显示器

显示器(Display)是电脑的输出设备,它的作用是将电脑内部的数字信号转换成可显示的图像或文字。
它可以分为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等离子显示器(PDP)、液晶显示器(LCD)等。
其中,LCD是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显示器类型。
LCD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液晶的电光效应,即在两块玻璃板之间填充液晶材料,通过外界电压的作用,使液晶材料排列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控制光线的通过或阻挡光线的通过,从而显示出图像或文字。
LCD显示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省电、辐射少、视角大、反应速度快等优点,适合用于笔记本电脑、桌面显示器、平板电脑等设备。
显示器的技术参数包括分辨率、刷新率、点距、亮度、对比度等。
分辨率是指显示器的像素密度,单位是像素每英寸(PPI)。
刷新率是指显示器每秒钟刷新图像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点距是指像素之间的距离,单位是毫米(mm)。
亮度是指显示器的最大亮度值,单位是坎德拉每平方米(cd/m²)。
对比度是指显示器最亮和最暗之间的对比度。
在选择显示器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来选择适合的类型和规格。
例如,对于游戏玩家,可以选择高刷新率的显示器,以提高游戏的流畅度和响应速度;对于设计工作者,可以选择高分辨率和高色彩准确的显示器,以获得更精细的图像和更准确的色彩效果。
显示器的发展历程显示器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期。
最初的显示器是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它使用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绘制图像。
1922年,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就是使用CRT显示器。
随着技术的进步,液晶显示器(LCD)在1964年问世。
LCD使用液晶材料通过控制电场来调整光的透过程度,从而显示图像。
LCD显示器具有较低的能耗、较薄的设计和较高的分辨率,逐渐成为电子设备中最常见的显示技术之一。
二十一世纪初,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AM-LCD)技术被开发出来。
AM-LCD使用电流激活液晶分子,从而控制像素的开闭,提高显示性能。
除了LCD,还有其他类型的显示器,如等离子显示器(PDP)、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高动态范围显示器(HDR)、曲面屏显示器等。
什么是显示器?认识电脑显示器-电脑资料

什么是显示器?认识电脑显示器-电脑资料显示器是电脑不可或缺的重要输出设备,它主要有CRT(阴极射线管)和LCD(液晶显示器)两种类型,。
CRT显示器就是我们常见的带有显像管的传统显示器,而LCD显示器则是近几年刚刚流行起来的没有显像管的显示器。
CRT显示器目前流行的规格有15英寸、17英寸、19英寸、20英寸、21英寸几种。
这个尺寸是指显示器对角线的长度,由于CRT显示器显像管外壳的厚度,我们真正可见的显示器画面尺寸要小些。
如17英寸CRT显示器实际画面为15.7英寸左右。
早期显示器的表面呈凸起的球面,以后又出现了平面直角显示器、镜面管显示器等。
目前流行的是纯平管显示器,显示屏外表面完全平整,而显示屏内壁则微呈球面,再通过特殊曲率设计,在视觉上使图像达到了完全平面的效果。
在调节方式上,目前大部分显示器采用数控式调节,显示器内部带有专用的微处理器,能够记忆显示模式,常见的有按键式和飞梭单键两种方式,电脑资料《什么是显示器?认识电脑显示器》(https://www.)。
数字式调节方式采用屏幕显示菜单控制(OSD)操作,直观简单。
常见的调节内容有亮度、对比度、屏幕尺寸、位置、几何失真等。
LCD显示器目前流行的规格以15英寸为主。
由于不使用显像管,LCD 显示器可视画面尺寸要比同样尺寸的CRT显示器大一些。
LCD显示器目前多采用TFT(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
TFT液晶显示屏通常包括:玻璃基板、透明电极、偏光板、晶体管等。
显示器与电脑中显卡的接口有VGA和DVI两种。
VGA是一种模拟显示接口,可以接CRT显示器或者有模拟接口的LCD液晶显示器。
DVI是数字信号接口,只能用于液晶显示器。
什么是显示器?认识电脑显示器 - 电脑知道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显示器,是家用电脑中,消费者每天看得最多的东西,是体验视觉效果必不可少的硬件。
作为最直观的DIY配件,它的外观和性能一直是关注的重点。
作为普通用户、网友,我们并不需要理解液晶显示器是怎么制造,生产过程和成本是怎样的。
但,了解液晶显示器(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基本术语,对自己购买显示器或者帮MM解决疑难的时候有一定帮助。
下面笔者为大家介绍一下液晶显示器的基础知识。
亮度亮度的学术单位是cd/m2(坎德拉[candle]/平方米),如250cd/m2是表示在1平方米的面积里点燃250支蜡烛的亮度相等。
人的眼睛接受的最佳亮度为150cd/m2 。
由于显示器的亮度会受外界光线影响,因此需要制造亮度比较高的显示器。
最大亮度通常由冷阴极射线管( 背光源)来决定,TFT-LCD的亮度值一般都在200~350cd/m2范围。
虽然技术上可以达到更高亮度,但是这并不代表亮度值越高越好,因为太高亮度的显示器有可能使观看者眼睛受伤。
图:亮度表示它在显示全白画面时所能到达的最大亮度目前基本所有的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参数都达到300cd/m2的数值,在实际应用时候能够达到250cd/m2左右的水平,技术进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稳定的时期。
对比度对比度的定义为最大亮度值( 全白)除以最小亮度值( 全黑)的比值,对比值越大则此显示器越好。
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可以反应出显示器是否能表现丰富的色阶和画面层次。
对比度越高,图像的锐利程度就越高,图像也就越清晰,显示器所表现出来的色彩也就越鲜明、层次感越丰富。
图:低对比度和高对比度产品演示效果对比不同的测试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由于测试显示器全白和全黑画面时候的情况不一样,得出的对比度结果会有可能不同,因此这里就牵扯到一个测试标准问题,目前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测试对比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先让显示设备全屏显示白色,测量亮度值;再全屏显示黑色,测量亮度值,得出对比度值,也叫全开全关(Full ON Full OFF)对比度。
动态对比度是基于动态背光调整,根据画面明暗来调整背光亮度,实际上只有在这种测试方法下才能得出所谓动态对比度。
第二种:来自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ANSI的测试方法,显示16棋盘格黑白相间图案,分别在屏幕上各个方块处测定黑色亮度和白色亮度,以平均值得出的对比度值可称为ANSI对比度,按照ANSI方法测试的对比度成绩最低,因为白色区域的光线将会影响黑色区域的亮度,从而成为考验最为严格的测试方法,尤其对等离子显示器件而言。
同样的显示器,此种方法下测试的对比度就只有大约270:1。
动态对比度释疑最初动态对比度主要是应用在投影机(动态光圈控制)和液晶电视上,用以降低昏暗场景中黑色亮度或者提高场景中的最大亮度,从而提高视觉享受。
从“动态对比度”技术发展的雏形以及它实际带来的效果来看,它的最佳应用范围应为应用于视频播放应用上面。
前面我们说过动态对比度只在FOFO对比度测试时有效,下面我们演示5倍背光亮度调节功能是如何将500:1的液晶面板提升到2500:1的:全白亮度画面保持不变,全黑画面最大亮度降低为原来的1/5,就可以实现动态2500:1的对比度了。
要是全黑画面最大亮度降低为原来的1/10,那么一台5000:1的显示器便出炉了。
由于相同尺寸的液晶面板全白最大亮度亮度几乎是相差无几的,所以“动态对比度”的水平反映的其实就是各大显示器厂商对全黑画面时背光的控制水平:从目前的水平来看,三星的全黑画面背光控制水平是最高的,其次到LG、然后到AOC、飞利浦、优派以及明基这四家厂商。
目前所有的“动态对比度”技术实现时都需要面对一个重要的商榷的问题:背光变化速度。
简单地说,就是“动态对比度”功能必须面对全黑画面下背光由正常变化转成最低亮度的时候所需要的时间长短问题。
忽明忽暗,是动态背光调节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亮度调节速度的快慢也是这个技术发展的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最新的影院投影机已经能做到以1/60秒作为步进来调节(动态光圈控制),跟场景变化速度一样快或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由于动态场景分析背光调节的应用面比较窄,基本上只针对欣赏电影类节目有帮助,要是在看照片的时候亮度时而变化,使用者恐怕会崩溃,因此各家显示器都把动态背光设立独立选项或者只有在影视模式中才可以开启。
动态对比度关动态对比度开开启动态对比度后我们发现画面的亮部更亮,暗部更暗。
但客观来说表现影片时开启动态对比度画面的细节反而有一定的损失,例如画面左下角变得更暗,一些场景细节便看不清了。
总的来说动态对比度被厂商炒作得有些言过其辞,事实上对整机性能的指导意义不大色域显示范围大多数消费者在挑选液晶显示器的时候,为选择色彩表现好的,总是刻意挑选16.7M色的产品。
其实一台显示器的色彩是否丰富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色域范围,其次是伽马曲线对还原准确性的影响,所谓16.2M色和16.7M色并非决定因素。
色彩的基本组成原因非常简单,首先我们了解一下颜色的基本组成原理,如下面图中的这两个红球,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乍一看,它们都是一样的红色,但仔细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它们在好几方面都是不一样的。
两球都是红色,但上球的颜色较为明亮,下球则较暗。
还有,上球的颜色显得鲜艳。
可见,即使两球看起来都是红的,但它们的颜色却是不一样的。
当将颜色分类时,它们可以以构成颜色的三个属性来表示,即:色调、亮度和色饱和度(鲜艳度)。
色调——红、黄、绿、蓝等色调构成了色环……苹果是红的,柠檬是黄的,天是蓝的,这就是我们大家以日常用语对颜色的判断。
我们用色调这一术语在色彩世界里把颜色区分为红、黄、蓝等类别。
还有,虽然黄和红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色调,但是把黄和红混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橙色(有时称之为黄-红):混合黄和绿产生黄-绿;混合蓝和绿则产生蓝-绿,等等。
把这些色调衔接排列,就形成如下图所示的色环。
亮度——颜色有阴暗之分,颜色的亮度沿垂直方向变化……当比较各种颜色的亮度(颜色的明亮程度如何)时,颜色就有明亮和深暗之分。
例如,将柠檬的黄色和葡萄柚的黄色来说,毫无疑问,柠檬的黄色就比较明亮。
把柠檬的黄色和欧洲甜樱桃的红色相比,显然,也是柠檬黄比较明亮。
可见,颜色亮度的测量与色调无关。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图2。
图2是图1沿A(绿)B(紫红)直线切开的剖面图。
可以看出,亮度沿垂直方向变化,越往上去,色彩越明亮,越往下去,则越深暗。
色饱和度——色有鲜艳和阴晦之别,色饱和度由中心向两侧变化……再来说说黄色。
柠檬的黄色和梨的黄色相比较又如何?你可能会说柠檬的黄色更明亮一些,但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大的差别就是柠檬的黄色显得鲜艳,而梨的颜色则显得阴晦。
这种差别称之为色饱和度或鲜艳度。
从图2可以看出,紫红和绿两色的饱和度分别由中心向两侧随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变化。
离中心越近,色彩越阴晦;离中心越远,则越鲜艳。
图3标出了一些常用的描述色彩亮度和色饱和度的形容词。
至于这些形容词表达了什么,请再看一下图2。
色调、亮度和色饱和度构成一个色立体如果我们用亮度的变化作为色环的主轴,用色饱和度的变化作为色环的副轴,则会发现……色调、亮度、和色饱和度为颜色的三个属性。
将此三属性放在一起,可以组成一个三维立体,如图4。
色调形成该立体的外缘,亮度作为中央主轴,而色饱和度作为水平横辐。
世界上一切的颜色均分布于如图4所示的主体周围,于是形成了如图5所示的色立体,由于色饱和度各梯级的大小对每一种颜色色调和亮度来说都是不等的,因此色立体的形状为复杂,但却能把色调、亮度、色饱和度的关系以直观的方式来表达得清清楚楚。
综合图一、图二、图三、图四,色彩的立体表达形式很好理解,我们如在色立体上寻找苹果的颜色的话,刻意发现该颜色的色调、亮度和饱和度相交在红色区域内。
通过刚才的表达之后也许一些读者略微明白色彩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了:没错,为色调、亮度和色饱和度建立标度之后,我们就能用数字来表示颜色了。
这也是色彩分析仪能够准确表达颜色的一个核心基础思想。
结论:色饱和度成决定色彩好坏关键由于色调、亮度这两项参数对于大部分液晶显示器来说基本都是一样的,所以色饱和度,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看到的色域范围成为决定LCD色彩好坏的关键。
从下面实际对比应用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在更深一层次的色彩表现上,比如下面第一张图片中美女的红润肤色、第二张图片中美女偏冷肤色的深度上……,广色域的LCD产品可以比普通色域的LCD产品表现出更好的色彩。
左:广色域右:普通人脸通红,是体现人像还原能力的基本条件,显然,IPS脸色和肤色更加真实,而TN 屏色彩表现得有点淡。
左:广色域右:普通响应时间响应时间通常是以毫秒ms为单位,指的是液晶显示器对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即液晶颗粒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的时间,为“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两部份,而通常谈到的响应时间是指两者之和。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LCD响应时间都已经达到8ms 以下,某些高端产品响应时间甚至为5ms,4ms,2ms等等,数字越小代表速度越快。
对于一般的用户来说,只要购买8ms的产品已经可以基本满足日常应用的要求,对于游戏玩家而言,5ms或更快的产品为较佳的选择。
响应速度也并非越短越好(较短的响应速度需要通过降低液晶粘稠度或增大驱动电压两种方法来实现,但是降低液晶粘稠度会导致显示的色彩变淡、不够鲜艳,而增大驱动电压则会降低真实色彩的还原能力),同时LCD画面拖影现象也并非单纯由响应时间这个因素决定,加上大部分的厂商的22英寸以上宽屏液晶显示器产品在响应时间上都达到了5ms以上的水准,对于响应时间这个炒作已渐渐沉静。
图:左为更快速的响应时间的产品、右为普通响应时间的产品显示器厂商标识的响应时间大多数为典型最高值,全程平均响应时间更考验显示器厂商的技术响应时间为“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两部份,而通常谈到的响应时间是指两者之和。
而所谓的灰阶响应时间,就是相对早期的黑白响应时间而定义的,因为显示器显示的图像极少出现全黑全白转换,显然不够合理,灰阶响应时间显然更能反映动态效果。
由于灰阶响应时间的数值更高,所以一般显示器厂商在性能参数上标识的响应时间一般都为灰阶响应时间。
图:显示器上面标识的响应时间通常指灰阶响应时间我们先来看一组理论情况下不同响应时间每秒钟能显示的画面帧数的数值:16毫秒=1/0.016=每秒钟显示62.5帧画面8毫秒=1/0.008=每秒钟显示125帧画面5毫秒=1/0.005=每秒钟显示200帧画面4毫秒=1/0.004=每秒钟显示250帧画面2毫秒=1/0.004=每秒钟显示500帧画面我们可以发现,在理论的数值下,传统16ms的响应时间能够满足大部分电影或者游戏时的帧数表现了,但是为什么一些8ms或者5ms的液晶显示器在进行游戏或者电影的时候还会感觉到画面延时现象呢?前面我们提到灰阶响应时间是相对早期的黑白响应时间而定义的,因为显示器显示的图像极少出现全黑全白转换现象,这样转换显然不够合理,灰阶响应时间显然更能反映动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