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劈柴院赏民俗情做首善小公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31分)1.【新课标·新考向】班级开展主题为“多彩民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7分)【感受民俗魅力】如果说陕北的“安塞腰鼓”素以粗犷.豪放、刚健雄浑著称,那么流传于山西临汾地区的“威风锣鼓”则是威武雄壮,气势磅礴。
“威风锣鼓”突出表现在一个“威”字上,无论是声响、节奏,还是阵势、舞姿,都极为震hàn。
鼓声一响,静穆的队伍蓦.然腾跃起来:时而紧锣密鼓,如骤雨猝至,瓢泼而下;时而变换节奏,如山间溪流,回旋激荡;时而阵势yǒnɡ跃,如烈火燎原,漫天升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威风锣鼓”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bàn,那恢宏壮阔的场面真叫人( )。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3分)震hàn( ) yǒnɡ( )跃羁bàn( )(2)写出语段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分)粗犷.________ 蓦.然________(3)填入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拍案而起B.望洋兴叹C.叹为观止(4)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填上恰当语句,使之语意连贯。
(2分)【推荐民俗图标】(5)同学们为元宵节设计了多幅图标,你会推荐哪一幅?说说你的理由。
(2分) 【了解民俗文化】(6)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散文《社戏》中少年鲁迅在赵庄看到的戏便是社戏。
B.《回延安》中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如“白羊肚手巾”“窗纸”“红窗花”等,使我们可以感受到浓郁的陕北地域风俗。
C.吴伯箫的《灯笼》写了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古代名将等,结尾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
D.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就颇具这一特色。
元宵节逛灯会作文

元宵节逛灯会作文正月十五日那天,我镇举行了盛大的元宵花灯会。
会场设在洪湖二中的操场上。
一吃过晚饭,我就加入了观灯的人流。
嘿!街上可真热闹。
大街小巷灯火辉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
有的小孩提着五星灯。
有的拿着兔子灯。
有的举着莲蓬灯。
有的擎着苹果灯。
商店的橱窗里有好些五颜六色的小电珠,忽明忽暗,把本来就琳琅满目的商品衬托得更加美丽。
锣鼓声、鞭炮声和人们的欢笑声响彻云霄。
全镇人民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洪湖二中的操场。
操场上热闹非凡。
这里是玩虾子灯、划采莲船的;那儿是踩高跷、扭秧歌的。
突然,那边传来一阵锣鼓声,我好奇地跑了过去。
只见人群把场子围得水泄不通,我只好拚命往里钻,好不容易才挤进去了。
一看,原来是伞厂的工人在玩狮子抢绣球。
只见狮子时而摇头摆尾,时而张牙舞爪,时而左扑右掀,时而向上跃,时而向下蹲,很不得一下子抢到绣球。
那有节奏的锣鼓声也好象在为狮子呐喊助威,观众不断为演员的精采表演齐声喝彩。
这时,大会主持人宣布进行龙灯表演。
他的话音刚落,两条金龙就舞了起来。
这两条龙灯一条是绣花厂的绣花龙灯,一条是床单厂的黄布龙灯。
龙灯前面有一个人举着一个大珠子逗龙舞动。
那两条龙都张着嘴,吐着舌,追逐穆殊子。
珠子左躲右闪,两条龙来回追逐,在操场中央上下翻腾。
好象要腾空而起,到太空去遨游。
这时,主席台上放起了鞭炮,龙灯舞得更欢了。
还有其它的花灯也玩得很精采。
虾子灯在空中翻来复去,蹦蹦跳跳,真象活的一样。
那采莲船吸引了不少观众。
坐船的姑娘笑咪咪,撑篙的青年喜洋洋,摆峭的小丑乐呵呵,滑稽有趣,逗得周围的观众哈哈大笑。
花灯会结束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我依依不舍地回家去。
花灯会的情景一幕一幕地浮现在我眼前。
“张灯结彩闹元宵,火树银花不夜天”。
没错,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大街上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到处是孩子们的欢笑声。
我们一家人随着热闹的人群,来到了位于市政府大楼前的巴彦淖尔赏灯会。
哇!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繁多、出奇的花灯。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深圳专用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上册第1~5单元(侧重第4~5单元)。
5. 难度系数:0.70。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共2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8分)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广东篇》国家非遗普宁英歌传承人陈来发的舞队正在潮州牌坊街进行展演。
小“时迁”手执长蛇,动作遒()劲,作指挥而活跃于队伍前头,正如诗中形容“股软身躯健,眉浓眼目鲜”。
其余舞者们旋转似流苏,搏击如猛兽,只见两根英歌槌在他们的手里舞得wǎn()如穿针绣花般灵巧,深深震撼()了在场观众。
锣鼓队中作“宋江”装扮的司大鼓,密时如雨的鼓声惊天动地、气震山河,透露着鼓乐者满满的张力。
他们的脸上涂了色彩不一的油彩,或点额抚臂,或张目嗔视,行步舞姿无不【甲】(①惟妙惟肖②俯仰生姿),现场响彻云霄的掌声就是对表演者的由zhōng()赞赏。
作为“出圈”代表,英歌舞无论形式还是精神,都充分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①荟萃②精粹)。
看似粗犷豪迈的肢体变化之中,寄托着潮汕人细腻赤忱的家国情怀。
1.(2分)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根据汉字标注相应拼音。
遒.( )劲wǎn( )如2.(2分)请你联系语境,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词语,把序号分别填入【甲】【乙】两处。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3.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City walk,是一种新型旅行方式,它是指漫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感受这座城市的文明印记,遇见它的昨天、今天、明天。
请你游历以下打卡点,完成一份杭州的“city walk”推荐文稿。
推荐打卡点:良渚古城探寻杭州的昨天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
良渚古城虽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而且是人类文明的文化瑰宝。
莫角山上,良诸先民迎来春日的第一缕阳光,希冀万物复苏、风调雨顺。
这缕光亦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火种,喜迎四方宾客,共襄盛会。
在良渚,我们看到内圆外方的形制是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精神信仰,精雕细琢的纹饰是(1)__________的价值追求,湿地yíng 城的勇气是(2)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藏礼于城的智慧是(3)__________的开放姿态,全民尚玉的风气是温润端方、中正平和的审美理想。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拼音和语境选择正确的汉字。
(1)瑰宝(A guī B kuī)(2)湿地yíng城(A 迎 B 营)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段中的空白处。
A.开拓进取、团结协作B.孜孜不倦、精益求精C.交流共享、兼收并蓄3.文段中划线句子关联词语使用不当,请改正。
4.良渚文化以玉琮为首(如图1),“圆中牙身玄外曰琮”。
古币(如图2)与“琮”有异曲同工之妙——外圆内方,寓意为“天圆地方”。
自然事物如此,为人处世也如此。
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外圆内方”的理解。
5.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无论人生的际遇如何,都是一种哲学思考。
请根据要求,填写表格中的空缺处。
出处手法古诗文名句情感志向《饮酒》(其五)陶渊明借景抒情(1)(2)闲适悠然《赠从弟》(其二)刘桢(3)(4)?松柏有本性。
专题17 口语交际(宣传标语、推荐介绍、赠言祝福)综合训练-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全国版)

专题17 口语交际(宣传标语、推荐介绍、赠言祝福)综合训练一、宣传标语。
1.(2022·德江县)学校在读书节活动中,为了鼓励同学们重读经典,现征集一句宣传语,最恰当的一句是()。
A.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C.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D.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2.(2022·灌南县)推广普通话是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内容,以下适合宣传推广普通话的一句是()。
A.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B.学者恒心宵作昼,书生立志砚为田。
C.心相印,语相同,和谐共处乐融融。
D.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
3.同学们准备开展班级读书会,下面句子作为读书会宣传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B.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C.与朋友交,言而有信D.克勤于邦,克俭于家4.刘松和爸爸去看了京剧《闹天宫》和《景阳冈》。
他发现《景阳冈》的戏票上写着:武松打猛虎,智勇双全,《闹天宫》的戏票上也有类似的宣传语,写的是()。
A.猴王学仙术,真心实意B.悟空斗天神,大显神通C.大圣调蕉扇,足智多谋D.行者收八戒,料事如神5.(2022·天心区)口语交际。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之美是大自然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1)下面是一位摄影师拍摄的照片,如果给它配上两句诗,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2)秋天到了,到处都是果实累累的景象。
去旅游的小明同学参加了采摘节活动,体验了丰收的喜悦。
如果你是采摘园的工作人员,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该怎样设计宣传语呢?6.(2022·武冈市)我发现了一棵小树苗被风吹倒了,一向顽皮的我忙蹲下身来,把手伸向小树苗,这时,值日老师批评我把小树苗弄倒了,不爱护校园花草树木,我忙向他解释。
(1)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向老师解释?(2)值日老师听了你的解释,他不但向你表示歉意,还奖励你一个任务,设计一条爱护花草树木的宣传语。
2023高考优秀作文范文模板10篇

2023高考优秀作文范文模板10篇2023高考优秀作文范文篇1五月的月河镇已进入暖春,依旧是白墙青瓦老房子在晨光中透露着岁月抹不去的韵味,石板桥下的小河向东流去,像一条丝带环绕着月河镇。
市集上传来的叫卖声,声声入耳,各类早餐的香味牵动着早起赶集者那疲惫的胃。
“滋滋”,食物在油锅里翻身,发出阵阵声响,那是杂菜香煎包,早餐的必备。
“咕噜咕噜”,文火上的瓷煲里是滚着新鲜鱼片的白粥。
加入几撮姜丝,洒上几粒细盐,入口满满是鱼香味。
镇上的人谁都认识谁,生得俊秀的小孩儿总被相识的阿姨们塞给各类早餐,“拿着吧,小心别饿着。
”这是月河镇日常的交流,人情在早上的晨光中尽情地表现出和谐友爱。
中午,太阳渐渐高升。
每家每户的厨房都准备了各式各样的食材,自家后院种的各种蔬菜都会在这里变样。
切片,切丝,腌制,下锅,翻炒,调味,收汁,上盘。
每到这时候,香气又再一次散满整个小镇。
门前的大黄狗都张开了口,馋得深深吸一口。
嗯,有宫保鸡丁,清蒸鲈鱼,鱼香茄子,啊,还有那甜酸猪蹄。
家里的小孩这时都会帮忙摆碗筷,等着菜肴上桌,迫不及待地对家里的长辈说一句“起筷吧”,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吃着碗里的还望者锅里的,满脑子都在想怎样吃得最多最好吃的。
下午,烈日当空。
镇里的人们躲在家里凉快。
有些老人坐在树下的藤椅上,听着那收音机里咿呀咿呀的京剧,不成调地跟着哼唱,不时点点头,挥挥手,想象自己便是那剧中的人物,收复江山,气若江河。
小孙子尚不懂事,摇着老人的手臂问道:“姥爷,这是什么调子?”老人笑嘻嘻地道:“小滑头,这是京剧,咱们国家的国粹。
”小孙子又问:“什么是国粹,可以吃吗?”天真烂漫的样子引得老人大笑,“国粹是国家的宝贝,不能吃。
”“但能听对不对?那我以后去学,学了唱给姥爷听好不好?”小孙子的一番话让老人十分暖心,抱在怀里连声称好。
晚饭后,作为娱乐活动的广场舞在小镇的中心广场开展了起来。
相识的人们聚成一片跟着节拍舞动了起来。
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展示着自己的舞姿,引得他人喝彩。
2024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详解

读书的门道
张凡
①“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涵养浩然之气。读书需有门道,若能得其法,方不致“入宝山而空返”。
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挤”和“钻”,就是读书的重要方法。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①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优势是靠真本事获得的。中国新能源产业拥有完善的产供链体系。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组织能力和供应链韧性强,在新能源产业拥有涵盖材料研发、工程设计到制造管理、总装集成的全产业链。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源于扎实推进科技创新。经过多年实践,中国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不断进步,中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也在全球领先。从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到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中国以科技创新形成的优质产能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变革,让世界各国受益于绿色产能。
D.本文语言准确,文中多处引用名人名言,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Hale Waihona Puke 13.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4.以下A、B两句话,你认为哪一句适合作为第⑤段的论据,请选择并阐述理由。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B.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三)(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④善读书,要把握“薄”与“厚”的关系。1985年冬天,时任厦门市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结识了厦门大学经济系的张宏樑。一见面,便同他讨论起《资本论》课程的相关内容,分享自己的研读体会:“要反复读,用心读,要把马克思主义原著‘厚的读薄,薄的读厚’。”把书“读薄”,就是要不断过滤、不断凝练,领悟要义精华,实现去粗取精;把书“读厚”,就是要涉猎与书籍内容相关的各种知识,由点到面,向广处延展。这样就能不断增加阅读的深度与广度。因此,读书应由“厚”而“薄”,再由“薄”而“厚”,就像树根一样,既向地心深扎,也向四周土壤蔓延,这棵树才能蓬勃生长、枝繁叶茂。
重阳节的广播稿(通用11篇)

重阳节的广播稿(通用11篇)重阳节的广播稿1甲:黄兴小学新苗小广播。
乙:黄兴小学新苗小广播。
合:现在开始播音。
甲:我是主持人邹xx乙:我是主持人杨xx甲:今天的节目有《新闻串串烧》、《音乐新视听》。
乙:首先让我们进入《新闻串串烧》环节,再过几天,就是农历9月9日重阳节了,今天让我们来说一说重阳节的话题。
甲: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乙: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甲:重阳节有很多习俗,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乙:和登高相联系的还有吃重阳糕的.风俗。
”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甲:重阳日,历来还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乙:除了赏菊花外,还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甲:重阳节还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诗人王维在重阳节思念亲人时的感受。
乙:在我国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甲:我国地大物博,各地重阳节的风俗各有差异,在河北省的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
乙:在山东。
重阳节的时候,有吃辣萝卜汤的习俗,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
甲:在安徽的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
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乙:在福建的长汀县,重阳节的时候,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劈柴院赏民俗情做“首善”小公民展示台本(歌曲:老街里)(背景:太平路小学、劈柴院)(道具:椅子)小浪花记者团李睿琦走上台(麦克风、相机、记者证)李睿琦: (背景太平路小学)碧海蓝天,红瓦绿树,享有“东方瑞士”之称的海滨城市青岛,景色旖旎。
青岛太平路小学就座落在“长虹远引”、“飞阁回澜”的栈桥之滨,这里松涛起伏,朵朵浪花伴着孩子们的欢笑弹奏着欢快、优美的海之声交响乐。
(这里能否用学校的视频)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来自太平路小学,是学校小灵通记者团的一名成员,多年来我校一直着眼于同学们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积极贯彻公民意识教育基本规范,培养同学们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环境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把体验教育与民俗教育相结合;将习惯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以丰富的活动载体引导大家在参与过程中,享受权利、履行义务,体验成长。
我就是这所美丽学校的小记者,我们学校多年来(背景劈柴院)假期中,学校以市南区教体局“童眼看市南,变化在身边”活动为指引,发动学生积极组建雏鹰假日小队,利用假期和老师、家长一起走进劈柴院,去看市南的变化。
瞧他们来了……家长(爷爷项锐、奶奶霍兴宇、爸爸陈译聪、妈妈周书正)、学生(赵心怡、郗岳)走上台李睿琦:你们好!请做一下自我介绍吧。
赵心怡:大家好,我是五年级三班赵心怡郗岳:老师、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五年级三班郗岳。
项锐:我是郗岳的爷爷霍兴宇:我是郗岳的奶奶陈译聪:我是赵心怡的爸爸周书正:我是赵心怡的妈妈李睿琦:劈柴院是青岛最早的美食城,现在市南区政府已经将这里改造一新了,过去这里是什么样子,相信我们的爷爷奶奶应该对这里印象很深吧,能给我们讲讲吗?霍兴宇:当然可以。
那我先给你们讲讲劈柴院名字的由来吧。
看看劈柴院这三个字,仅望文生义,就可知道与“劈柴”这一传统的民生方式有关。
但由于劈柴院的名气大,得名众说纷纭,相对集中并有点依据的说法有三种:一是认为德占青岛后,胶济铁路还没建成,没有煤炭供应,劈柴为主要生活燃料。
于是,往大窑沟送劈柴的人就在窑厂南面的一处院落里开辟了劈柴市,慢慢过渡为“劈柴院”。
二是1929年,青岛诗人刘筠的诗集《青岛百吟》中曾有过这样一段注释:“劈柴院近中山路,最繁闹之区。
院内皆劈柴架屋,故名。
贵人不屑一顾,然房租轻而价廉,穷措大得往来其中焉。
”再就是青岛本土的一些文史专家认为,此处住着许多木材商人,当时把木材叫做劈柴,因而称为劈柴院。
项锐:现在大家约定俗成的一般是第二种说法,加之出自文人笔下,自有一种文雅的情致。
郗岳:我们在前期调查中发现劈柴院时青岛的第一条美食街。
那是劈柴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美食街的?项锐:老青岛有句顺口溜,说的是过去青岛人的日常生活,其中就列入了劈柴院:“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手戴亨得利,吃饭劈柴院……”劈柴院作为“美食一条街”始于哪年?据说,在德国租借时期,劈柴院就有家煎饼铺,掌柜的姓郝,人称“郝家店”。
李睿琦:劈柴院原来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啊,那它当时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呢?赵心怡:我和爸爸妈妈去青岛市档案馆查阅过资料,老劈柴院饭馆最红火的时期,应该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
那个时候,无论是从中山路上的东门进,还是从北京路、河北路的北口、西口入,首先看到的是处处挂着饭幌子,什么“家常便饭”、“随意小酌”、“包子锅贴”“专门饺子”……让食客眼花缭乱。
1935年6月青岛官方编辑出版的《青岛风光》,曾列出了劈柴院三盛公、增盛楼、瀛海居、增福楼、三福楼、同顺楼、天兴楼、协福楼、异美斋、元惠堂这10家餐馆的大名和地址。
陈译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劈柴院曾与如日中天的中山路迎来一段辉煌时期。
那时候,青岛仅有两条美食街,一条是汇泉“杀人街”,另一条就是劈柴院。
很多外地人对青岛的美食印象都是从劈柴院开始的——“走进中山路一条不起眼的门洞,穿过一条十余门的弄堂,别有洞天,一条不足百米的老街跃入眼帘”。
世易时移,受自身的、外部的各种原因困顿缠绕,劈柴院却在90年代后期经历了近10年的风雨飘摇。
早先的20多家饭店犹如风中的花瓣一样散开,撒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可以说,劈柴院犹如青岛人的一条情感纽带,将几代人的青春记忆用所有与劈柴院美食有关的关键词温馨得串联起来。
李睿琦:劈柴院原来在老青岛中占有这么重要的地位啊。
市南区政府为什么要对它进行改造呢?郗岳:这你可问对了。
在我们的研究实践活动中,学校非常有幸请到了中山路商业区改造指挥部指挥助理王锡南,他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请看(视频采访王锡南)。
项锐:是啊是啊,这么好的地方实在是太破败了,和市南区的积极向上的形象完全不符。
周书正:市南区政府共投资2.235亿元对劈柴院“修旧如旧”。
看!(视频:劈柴院)现在的劈柴院真是别有一番风貌啊。
郗岳(画外音):老住宅、老门脸、老字号、老海报、老邮箱、黄包车……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山路,今日重现劈柴院。
我们从中山路改造指挥部了解到,位于劈柴院内的大鲍岛历史风情馆已正式完工,今日起也和我们见面。
这一浓缩了中山路半个世纪“街里”文化的风情馆将成为岛城一个富有特色的文化景点。
(边走边看,不时驻足观看)赵心怡停下脚步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快看,相声表演开始了。
(视频:相声)陈译聪:在江宁会馆紫金阁里,马三立曾在这里说过相声,今天马三立先生的长子马志明在这里说相声,子承父业,踏着父亲的足迹重回故地,历史的伸缩令人不胜唏嘘。
看报上说劈柴院开院后还安排了系列演出,邀请名家来捧场,我们可来大饱眼福了。
郗岳:爷爷奶奶你们最爱看的京剧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
(视频:京剧)据了解,劈柴院目前已入驻商户64家,包含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所有商户已全部营业。
改造后的劈柴院保留了豆腐脑、坛子肉、锅贴、炉包等原有的18家老青岛特色小吃,其中有11个老字号重新聚在一起。
还引进了国内外共计46家特色美食小吃。
霍兴宇:咱们一起坐下来品尝一碗正宗的劈柴院豆腐脑吧。
(图片:吃豆腐脑)周书正:豆腐脑好喝吗?这劈柴院里不仅有传统的民俗,现在这里还有新的特色。
(画外音视频:4D)看,大鲍岛风情馆还设置了很多客房,既有中式的古香古色的土坑房间、龙凤床,又有充满现代气息的标准间。
在大厅里,还有一个4D电影院,不断地播放反映百年老街中山路的4D影片。
现在屏幕上播放的是首部4D电影《老街里》,一部反映了中山路百年历史的影片。
通过讲述一个家庭祖孙三代人的生活,展现了百年中山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霍兴宇:现在的劈柴院具有独特的青岛地方特色,今后又会怎样发展呢?(视频采访王锡南)霍兴宇:今天我们不仅参观了劈柴院、观看了相声和京戏而且还一饱口福品尝了豆腐脑、锅贴,想必大家都有不同的感受吧?陈译聪:市南区的劈柴院文化源远流长,这里有“地方戏曲”、“民族乐器”、“民间艺术”等等,孩子们只有把民族的知识、民族的特色掌握了才能为做一个爱国的中国人、爱青岛的小主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周书正:作为一名家长,我们很支持孩子还在参与到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来,在这样的活动中了解民俗文化、感受民俗风情,我们乐于利用我们的所学为孩子们提供指导和帮助,当然我们也是青岛的一份子,我们也期盼我们的家乡青岛越来越繁荣,向国际化城市迈进的脚步更快些,和孩子一起为岛城建设功能贡献力量!(着力提市南)奥运文化将市南的区域发展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起点;而丰厚的城区文化积淀或许在老街和老字号中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赵心怡:全新的劈柴院给了我全新的感受,劈柴院的变迁这显示着我们青岛的变化、市南的变化。
霍兴宇:我们今天的参观就到这里,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希望大家都能通过劈柴院积极了解青岛特有的民俗文化、浓厚的本土文化,谢谢大家!(记者结束吧)齐说:再见(歌曲:老街里)教师点评:学生们通过实地考察、参观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劈柴院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有了直观、真切、深入的了解。
他们发现了劈柴院的的变化、发展亮点,并在实践中掌握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劈柴院的变迁关注到了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激发了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的意识。
现代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就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以此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灵魂和核心。
爱家乡更爱市南正是培养民族精神的一个起点,要让学生们热爱市南,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让他们找到自己居住地的精华所在,让他们为此而骄傲、自豪。
通过劈柴院这一载体,学生在调查研究的实践中,对“传统节日”、“地方戏曲”、“民族乐器”、“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他们一方面学会如何与人沟通,提高了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探索新问题,提高了个人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和家长给予地适时讲解、点拨、拓展,也让他们开阔视野、开拓思路,促使学生产生“感知→感受→感动”的升化。
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成长,激励他们在各项活动中,形成自然的伙伴关系,促使儿童形成合作、分享、助人、谦让、遵从等亲社会行为,更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体验,使教育具体化。
学生在对劈柴院的研究中对民俗民风有所了解、有所实践、有所感悟、有所成长。
学校也以此为依托在新学期里开展了“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坚持“内化外显”,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生活化、童趣化、艺术化,并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初步的社会意识。
劈柴院正是市南区发展的见证,更是青岛市历史的见证,随着市南区政府的大力改造,劈柴院从破旧、老朽走向了崭新、辉煌,更是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它带给了学生鲜明的意识冲击,更带给了学生“市南发展我参与”、“市南是我家建设靠我们”的公民意识。
(再加一两句家长对此项活动开展飞认同度和参与度,体现“集家校之力合力,共建首善之区”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