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测试题

合集下载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选择题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选择题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选择题《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选择题班级:姓名:选择题:1、下列句中“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C )A.求闻之若此 B.不若无闻也C.若屈伸呼吸D.未若柳絮因风起【解析】A像,如。

B如。

C你。

D如。

2、下列句中“闻”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C )A.不若无闻也B.有闻而传之者C.闻之于宋君D.闻之,欣然规往【解析】A听说。

B听说。

C使知道,使动用法。

D听说。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A.宋之丁氏B.国人道之C.闻之于宋君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解析】A助词,的。

B代词,这件事。

C代词,这件事。

D代词,这件事。

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D )A.至于负者歌于途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D.闻之于宋君【解析】A倒装句。

B倒装句,状语后置。

C倒装句。

D被动句,“于”表被动。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D )A.尊君在不 B.身亡所寄C.其人舍然大喜D.因往晓之。

【解析】A“不”同“否”。

B“亡”同“无”。

C“舍”同“释”。

D没有。

6、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B )A.宋之丁氏B.又数刀毙之。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得一人之使【解析】A助词,的。

B代词,指狼。

C助词,的。

D助词,的。

7、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C )A.可以..讲论文义..为师矣 B. 与儿女C.其人舍然大喜.... D.亦不能有所中伤【解析】A古今异义,可以凭借。

B古今异义,子侄辈的人。

C古今同义,很高兴。

D古今异义,古义:击中甚至打伤人;今义:攻击和陷害别人。

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A.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亡:同“无”,没有)B.奈何..忧崩坠乎?(奈何:为何,为什么)C.若.屈伸呼吸(若:假如)D.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伤害)【解析】C若:你,人称代词。

9、下列加点词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其人舍.然大喜太丘舍.去B.日.月星宿吾日.三省吾身C.终日在天中行止.止.增笑耳D.因往晓之.求闻之.若此【解析】A “舍”同“释”,消除,解除;舍:放弃。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选择、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选择、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题型:【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求闻之若此 B.不若无闻也C.若屈伸呼吸D.未若柳絮因风起2、下列句中“闻”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不若无闻也B.有闻而传之者C.闻之于宋君D.闻之,欣然规往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宋之丁氏B.国人道之C.闻之于宋君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A.至于负者歌于途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D.闻之于宋君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尊君在不 B.身亡所寄C.其人舍然大喜D.因往晓之。

6、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宋之丁氏B.又数刀毙之。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得一人之使7、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可以..讲论文义..为师矣 B. 与儿女C.其人舍然大喜.... D.亦不能有所中伤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亡:同“无”,没有)B.奈何..忧崩坠乎?(奈何:为何,为什么)C.若.屈伸呼吸(若:假如)D.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伤害)9、下列加点词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人舍.然大喜太丘舍.去B.日.月星宿吾日.三省吾身C.终日在天中行止.止.增笑耳D.因往晓之.求闻之.若此10、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A.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地,积块耳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D.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11、对《穿井得一人》的寓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B、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义。

C、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D、要勇于揭穿别人的谎言。

12、下面句子中“杞人忧天”这一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复习题及答案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复习题及答案

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溉汲..(gài jí)杞.国(qǐ)崩坠.(zhuì)废寝.食(qǐn)星宿.(xiù)耶.(yé)充塞.(sè)躇.步(chú)跐蹈..(cǐdǎo)舍.然(shì)2.解释下列指定的词语含义①家无井而出溉汲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②及其家穿井及:待,等到穿:挖掘、开凿③吾穿井得一人穿:挖掘、开凿得:④国人道之道:讲述⑤闻之于宋君闻:使听到⑥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令:指使,命令于:向⑦身亡所寄亡:无,没有寄:寄托、依托、依附⑧废寝食者废:停止寝:睡觉⑨因往晓之因:于是,就往:去晓:告知,开导⑩不当坠耶当:应当坠:坠落⑪天,积气耳积气:聚积的气体耳:罢了⑫若屈伸呼吸若:你⑬终日在天中行止行止:行动,活动⑭只使坠只使:纵使、即使⑮亦不能有所中伤中伤:伤害⑯晓之者亦舍然大喜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然”是......的样子,要解释出来,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通假字一定要把通假的字写出来,再解释意思,一步都不能省。

格式:A,同/通“B”,XXXX(解释意思)3.翻译下列句子①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选择、文言现象、翻译、阅读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选择、文言现象、翻译、阅读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C )A.求闻之若此 B.不若无闻也C.若屈伸呼吸D.未若柳絮因风起【解析】A像,如。

B如。

C你。

D如。

2、下列句中“闻”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C )A.不若无闻也B.有闻而传之者C.闻之于宋君D.闻之,欣然规往【解析】A听说。

B听说。

C使知道,使动用法。

D听说。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A.宋之丁氏B.国人道之C.闻之于宋君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解析】A助词,的。

B代词,这件事。

C代词,这件事。

D代词,这件事。

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D )A.至于负者歌于途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D.闻之于宋君【解析】A倒装句。

B倒装句,状语后置。

C倒装句。

D被动句,“于”表被动。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D )A.尊君在不 B.身亡所寄C.其人舍然大喜D.因往晓之。

【解析】A“不”同“否”。

B“亡”同“无”。

C“舍”同“释”。

D没有。

6、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B )A.宋之丁氏B.又数刀毙之。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得一人之使【解析】A助词,的。

B代词,指狼。

C助词,的。

D助词,的。

7、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C )A.可以..讲论文义..为师矣 B. 与儿女C.其人舍然大喜.... D.亦不能有所中伤【解析】A古今异义,可以凭借。

B古今异义,子侄辈的人。

C古今同义,很高兴。

D古今异义,古义:击中甚至打伤人;今义:攻击和陷害别人。

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A.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亡:同“无”,没有)B.奈何..忧崩坠乎?(奈何:为何,为什么)C.若.屈伸呼吸(若:假如)D.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伤害)【解析】C若:你,人称代词。

9、下列加点词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其人舍.然大喜太丘舍.去B.日.月星宿吾日.三省吾身C.终日在天中行止.止.增笑耳D.因往晓之.求闻之.若此【解析】A “舍”同“释”,消除,解除;舍:放弃。

七上 语文 第22课《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阅读训练八篇(含答案)

七上 语文 第22课《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阅读训练八篇(含答案)

人教版七上《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阅读训练八篇(一)阅读《穿井得一人》,完成1-4题。

(15分)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家无井而出溉汲.汲:_____________(2)国人..道之国人:_____________(3)丁氏对.曰对:______________ (4)得一人之使.使: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个故事说明不结合语言环境,不推究事理,就会造成误解、误传。

B.本则寓言的本义是为了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

C.“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与“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中的“得一人”意思是相同的。

D.《穿井得一人》幽默风趣,在笑中教育了人们不可轻信传言。

4.“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原来是一场误会,造成这个误会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溉汲,常一人居外。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溉】,【汲】,4、【及】5、【国人】5、【道】6、【闻之于宋君】【闻】,7、【对】9、【得一人之使】《杞人忧天》11、【亡】13、【晓】14、【积气】15、【若】16、【行止】17、【奈何】18、【只使】19、【中伤】20、【积块】21、【四虚】22、【躇步跐蹈】23、【舍然】【舍】,二、重点句子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2、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6、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8、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翻译:9、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翻译: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翻译:B卷:能力提升三、课内简答题:1、《穿井得一人》中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2、《穿井得一人》文中的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3、《穿井得一人》文末“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有什么作用?4、《穿井得一人》中,原来是一场误会,造成这个误会讹言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5、《穿井得一人》中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是什么意思?6、《穿井得一人》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7、《穿井得一人》的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8、《杞人忧天》杞人反复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9、《杞人忧天》文末“其人”“大喜”的原因是什么?“晓之者”“大喜”的原因则是什么?10、《杞人忧天》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11、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选择、文言现象、翻译、简答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选择、文言现象、翻译、简答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C )A.求闻之若此 B.不若无闻也C.若屈伸呼吸D.未若柳絮因风起【解析】A像,如。

B如。

C你。

D如。

2、下列句中“闻”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C )A.不若无闻也B.有闻而传之者C.闻之于宋君D.闻之,欣然规往【解析】A听说。

B听说。

C使知道,使动用法。

D听说。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A.宋之丁氏B.国人道之C.闻之于宋君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解析】A助词,的。

B代词,这件事。

C代词,这件事。

D代词,这件事。

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D )A.至于负者歌于途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D.闻之于宋君【解析】A倒装句。

B倒装句,状语后置。

C倒装句。

D被动句,“于”表被动。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D )A.尊君在不 B.身亡所寄C.其人舍然大喜D.因往晓之。

【解析】A“不”同“否”。

B“亡”同“无”。

C“舍”同“释”。

D没有。

6、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B )A.宋之丁氏B.又数刀毙之。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得一人之使【解析】A助词,的。

B代词,指狼。

C助词,的。

D助词,的。

7、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C )A.可以..讲论文义..为师矣 B. 与儿女C.其人舍然大喜.... D.亦不能有所中伤【解析】A古今异义,可以凭借。

B古今异义,子侄辈的人。

C古今同义,很高兴。

D古今异义,古义:击中甚至打伤人;今义:攻击和陷害别人。

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A.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亡:同“无”,没有)B.奈何..忧崩坠乎?(奈何:为何,为什么)C.若.屈伸呼吸(若:假如)D.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伤害)【解析】C若:你,人称代词。

9、下列加点词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其人舍.然大喜太丘舍.去B.日.月星宿吾日.三省吾身C.终日在天中行止.止.增笑耳D.因往晓之.求闻之.若此【解析】A “舍”同“释”,消除,解除;舍:放弃。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一、文学常识1、《穿井得一人》选自,又称,时期家的代表著作。

时期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本文题目是编者加的,“穿”的意思是。

2、《杞人忧天》节选自。

今本篇,内容主要为、、。

作者,相传是时期的家人物,国人。

二、解释下列字词1.家无井而出溉汲..(溉汲:溉:汲:)2.及.其家穿井(及:)3.国人道...之(国人:国:道:)4.闻.之于宋君(闻:)5.丁氏对.曰(对:)6.得一人之使.(使:)7.身亡.所寄(亡:)8.因往晓.之(晓:) 9.天,积气..耳(积气:)10.若.屈伸呼吸(若: ) 11.终日在天中行止..(行止: )12.奈何..忧崩坠乎(奈何: ) 13.只使坠.(只使:)14.积块..(四虚: ) ..耳(积块: ) 15.充塞四虚16.躇步跐蹈....(躇:步:跐:蹈: )17.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舍然:舍: )18.吾穿..井得一人(吾:穿: )19.有闻.而传.之者( 闻:传: )20.求闻.之若此..无闻也(闻:若此:不若: ) ..,不若21.废寝食..者(寝:食: )22.不当坠耶..(坠:耶: )23.亦不能有所中伤..(中伤: )四、一词多义1、之:闻之.于宋君()得一人之.使()晓之.者曰()宋之.丁氏()2、闻:闻.之于宋君()有闻.而传之者()求闻.之若此()3、于:闻之于.宋君()非得一人于.井中()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4、若:求闻之若.此()若.躇步跐蹈()5、其:其.人曰()奈何忧其.坏()五、翻译下列句子1、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2、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3、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5、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6、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7、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8、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9、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六、判断正误1、《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吕氏春秋》先秦儒家代表著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给加点字注音。

(1x8=8分)
溉汲.()杞.国()身亡.所寄()星宿.()
中.伤()充塞.()躇.步跐.蹈()()
二、说说下列句中的通假字(4分)
1.其人舍然大喜。

三、解释加点的词。

(2x10=20分)
溉汲
..()废.()..()及.()国人道.之()崩坠
奈何
..()舍然
..()
..()四虚
..()中伤
..()只使
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的词(4x4=16分)
1.穿.井得一人古义:今义:
2.国.人道之古义:今义:
3.若.屈伸呼吸古义:今义:
4.因往晓.之古义:今义: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给加点字注音。

(1x8=8分)
溉汲.()杞.国()身亡.所寄()星宿.()
中.伤()充塞.()躇.步跐.蹈()()
二、说说下列句中的通假字(4分)
1.其人舍然大喜。

三、解释加点的词。

(2x10=20分)
溉汲
..()废.()..()及.()国人道.之()崩坠
奈何
..()
..()四虚
..()舍然
..()只使
..()中伤
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的词(4x4=16分)
1.穿.井得一人古义:今义:
2.国.人道之古义:今义:
3.若.屈伸呼吸古义:今义:
4.因往晓.之古义:今义:
五、一词多义解释(2x8=16分)
有闻而传之者闻之于宋君 3.坠忧天地之崩坠1.闻闻之于宋君 2.于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不当坠耶
求闻之若此非得一人于井中
六、翻译句子(5x5=25分)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3.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4.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5.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五、一词多义解释(2x8=16分)
有闻而传之者闻之于宋君 3.坠忧天地之崩坠1.闻闻之于宋君 2.于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不当坠耶
求闻之若此非得一人于井中
六、翻译句子(5x5=25分)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3.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4.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5.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