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结构设计原理 期末复习

结构设计原理   期末复习

1.试述钢筋混凝土梁内钢筋的种类、作用答:(1)纵向受力钢筋:承受拉力或压力.(2)箍筋:箍筋除了帮助混凝土抗剪外,在构造上起着固定纵向钢筋位置的作用,并与纵向钢筋、架立钢筋等组成钢筋骨架。

(3)弯起钢筋:抗剪。

(4)架立钢筋:架立箍筋、固定箍筋的位置,形成钢筋骨架。

(5)水平纵向钢筋:主要是在梁侧面发生裂缝后,减小混凝土裂缝宽度。

(其中纵向钢筋、箍筋、架立钢筋、水平纵向钢筋具有抗扭作用.)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破坏形态有哪些?有何特征?答:(1)适筋梁破坏的特点是当荷载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受拉钢筋首先屈服,然后受压混凝土被压碎,属塑性破坏。

(2)少筋梁破坏的特点是裂缝一旦出现,即很快形成临界斜裂缝,并迅速延伸至梁顶使混凝土裂通,梁被拉断而破坏,属脆性破坏。

(3)超筋梁破话的特点是随着荷载的增加,受压混凝土首先被压碎,受拉钢筋未屈服,属脆性破坏。

3。

钢筋混凝土适筋梁正截面受力全过程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受力主要特点是什么?答:钢筋混凝土适筋梁正截面受力全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 第Ⅰ阶段:整体工作阶段:梁混凝土全截面工作,混凝土的压应力都基本程三角形分布。

纵向钢筋承受拉应力。

混凝土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第Ⅰ阶段末:混凝土的压应力基本上仍是三角形分布。

受拉边缘混凝土的拉应变临近抗拉极限应变,拉应力达到混凝土抗拉强度,表示裂缝即将出现。

(2) 第Ⅱ阶段:荷载作用弯矩达到开裂弯矩后,在梁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弱界面上出现了第一批裂缝。

这时,在有裂缝的截面上,拉区混凝土推出工作,把它原承担的拉力转给了钢筋,发生了明显的应力重分布.钢筋的拉应力随荷载的增加而增加;混凝土的压应力不再是三角形分布,而形成微曲的曲线形,中性轴位置向上升高.第Ⅱ阶段末:钢筋拉应变达到屈服时的应变值,钢筋屈服。

(3) 第Ⅲ阶段:钢筋的拉应变增加很快,但钢筋的拉应力一般维持在屈服强度不变(对具有明显流幅的钢筋)。

结构设计原理(总复习)

结构设计原理(总复习)

第1章1、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为何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1)混凝土和钢筋之间有着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能可靠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很好地共同变形,完成其结构功能。

(2)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膨胀系数也较为接近,当温度变化时,钢筋和混凝土之间不致产生较大的相对变形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

(3)质量良好的混凝土,可以保护钢筋免遭锈蚀,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共同作用。

2、什么叫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是什么?混凝土的立方抗压强度是按规定的标准试件和标准试验方法得到的混凝土强度基本代表值。

以每边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3、混凝土的单轴向强度指标有哪些?(即混凝土的基本强度指标)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2)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3)混凝土抗拉强度4、混凝土的徐变?影响因素?在荷载的长期作用条件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持续增长,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混凝土徐变的主要原因是在荷载长期作用下,混凝土凝胶体中的水分逐渐压出,水泥石逐渐发生粘性流动,微细孔隙逐渐闭合,结晶体内部逐渐滑动,微细裂缝逐渐发生等各种因素的综合成果。

5、混凝土的收缩在混凝土凝结和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收缩。

6、钢筋的屈服强度一般以屈服下限为依据,称为屈服强度。

第2章1、工程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功能要求?、(1)安全性;(2)适用性;(3)耐久性2、结构可靠性;结构可靠度结构的可靠性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而把度量结构可靠性的数量指标称为可靠度。

结构的可靠度是对结构可靠性的定量描述,结构可靠度的定义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3、结构出现哪些状态即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

设计原理专升本自考复习要点

设计原理专升本自考复习要点

01.设计学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彩)的综合性专门科学。

02.设计学分三个分支:(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

03.设计史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

04.(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分离出来而形成一门新学科。

05.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两位代表人物是(佩夫斯纳)和(吉迪恩)。

06.设计史研究的先行者(佩夫斯纳),代表著作是《现代运动的先锋》。

07.设计史家吉迪恩名著《机械化的决定作用》对设计者的研究应当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

08.在西方,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是荷加斯的《美的分析》,主要是对线条美丽的特征与其组合作出了精辟的分析。

09.19世纪教育理论研究最为重要的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

琼斯给装饰设计理论界作出最重要的贡献是他的经典著作《装饰的基本原理》。

10.设计批评的四个标准是:(形式的完美性)、(功能的适用性)、(传统的继承性)、(艺术性的意义)。

11.(沃尔夫林)在美术史研究上提出了“无名的风格史”从而开了形式主义的先河。

12.旧、新石器时代是以石器的制作方法来区分,(打制)石器为旧石器时代,(磨制)石器为新石器时代。

13.陶器的分布和种类主要是,黄河中下游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中心的(彩陶),黄河下游龙山文化为中心的(黑陶),以与长江以南东南广大地区的(几何印纹陶)。

14.我们祖先最早的居住方式只要有两种,一是(利用天然岩洞);一是(构巢而居)。

15.整个奴隶制时代,也是(青铜器)的设计制造最繁盛的时代,故又称(青铜)时代。

16.青铜器的制作方法最早是(浑铸)法,以后是(分铸)法,最好是(蜡模)法。

17.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铸鼎是商代的(司母戊方鼎)。

18.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卷大石桥是隋唐工匠(李春)设计修建的赵州桥。

19.我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构架建筑是(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大殿。

20.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是(北京故宫)。

设计原理复习题三

设计原理复习题三

复习题四(简答题、计算题)简答题:1、简述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的基本假定,如何限制设计时出现超筋梁和少筋梁?2、在进行轴心受压构件设计时,什么情况下不应考虑螺旋箍筋的作用?3、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复核时,如何选择复核截面。

4、钢筋混凝土截面(非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的截面设计和复核中,如何判断大小偏心。

5、什么是先张法?先张法构件是什么样的施工工序?先张法构件如何实现预应力筋的锚固?先张法构件有何优缺点。

6、什么叫极限状态?我国《公路桥规》规定了哪两类结构的极限状态?7、简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的三种破坏形态?8、简述小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9、简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10、配置在混凝土截面受拉区钢筋的作用是什么?11、桥梁结构的功能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何谓结构的可靠性?12、什么叫受弯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配筋率的表达式中,0h含义是什么?13、影响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4、什么叫作柱的稳定系数ϕ?影响稳定系数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5、梁内钢筋主要有哪些,作用分别是什么?16、板内钢筋主要有哪些,作用分别是什么?17、先张法的定义及施工工序?18、后张法的定义及施工工序?19、预应力混凝土对钢筋的要求?20、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计算题1.计算跨径L=12.6m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中梁间距为2.1m,截面尺寸及配筋截面布置如图所示;C25混凝土,HRB335级钢筋;Ⅰ类环境条件,安全等级为二级。

跨中截面弯矩组合值M d=1187KN·m。

试进行截面复核。

(f cd=11.5MPa,f td=1.23MPa,f sd=280MPa,ξb=0.56)(15分)2、钢筋混凝土梁的支点截面处,结构重力产生的剪力标准值 V Gk=187.01KN;汽车荷载产生的剪力标准值V Q1k=261.76KN,;冲击系数1+μ=1.19;人群荷载产生的剪力标准值V Q2k=57.2KN;温度梯度作用产生的剪力标准值V Q3k=41.5KN,试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的作用效应组合计算。

2023年10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2023年10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试资料一、选择题1、近年来,我国建筑界和建设部重申的“建筑方针”是指。

A、实用、经济、美观B、安全、实用、绿色C、节能、生态、环保D、安全、舒适、高效2、关于公共建筑的类型,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文教建筑、交通建筑、体育建筑属于公共建筑B、剧院、博物馆、纪念碑、航空港属于公共建筑C、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地下建筑属于公共建筑D、高层写字楼、医院病房楼、仿古商业街属于公共建筑3、公共建筑前面室外场地的主要用途是。

A集散广场、活动场地、停车场地B绿化用地、停车场地、临时设施用地C活动广场、园林绿地、交通广场D绿化用地、活动广场、交通广场。

4、在进行单体建筑设计的室外总体布局时,哪一条原则是错误的?A、因地制宜,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紧凑,节约用地,B、适当处理个体与群体,空间与体型,绿化和小品的关系C、合理地解决采光、通风、朝向、交通与人流的组织D、要注意做到在周围建筑中突出单体的形象。

5、下列哪项不是公共建筑设计中要解决的核心功能问题。

A、空间组织B、功能分区C、交通组织D、空间形态。

6、在公共建筑中,尽管空间的使用性质与组成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可概括为。

A、辅助使用部分、主要使用部分、设备空间部分B、主要使用部分、辅助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B、主要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设备空间部分C、过渡空间部分、主要空间部分、通联系部分。

7、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可分为三种,基本的空间形式,他们是。

A、走廊、楼梯、电梯与自动扶梯B、门厅走道、楼梯、电梯C、水平交通、垂直交通、枢纽交通D、主要交通、次要交通、枢纽交通。

8、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的通道宽度与长度主要根据哪三项因素来确定?A、功能需要、环境条件、施工技术B、通畅感、节奏感、导向感C、建筑性质、耐火等级、防火规范D、功能需要、防火规定、空间感受。

9、公共建筑设计应深入研究功能分区问题,下列哪条不符合本命题?A、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分类B、根据各个空间的密切程度加以划分C、对各种空间的主要与次要、对内与对外、喧闹与安静等方面的关系加以区别D、按空间的体量大小形状和开敞程度加以区别。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哪些特性?答: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合理地利用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特性,具有耐久、耐火、可模性好及易于就地取材等优点。

其缺点是自重大、抗裂差、施工受气候条件影响大,修补或拆除较困难。

2.钢筋与混凝土这两种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为什么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答: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之所以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而共同工作,主要有以下原因:(1)混凝土硬化后,在混凝上和钢筋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能可靠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共同变形,完成其结构功能。

(2)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较为接近(钢筋为1.2×10—5,混凝土为1.0×10—5~1.5×10—5),因此,当温度变化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

(3)混凝土包围在钢筋的外围,起着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作用,保证了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作用。

3.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对于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如何取其设计强度,为什么?对没有明显流幅或屈服点的钢筋如何取其设计强度?答: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对于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取它的屈服强度作为设计强度的依据。

这是因为构件中钢筋的应力到达屈服强度后,将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这时钢筋混凝土构件将出现很大的变形和不可闭合的裂缝,以致不能使用。

对没有明显流幅或屈服点的钢筋,其比例极限大约相当于极限强度的65%。

在实用上取残余应变为0.2%时的应力(相当于极限强度的80%)作为假定的屈服点,即条件屈服点(又称协定屈服点),以σ0.2表示。

4.钢筋的塑性通常用哪两个指标来衡量,其定义如何,如何表示,有何意义?答:钢筋的塑性通常用伸长率和冷弯性能两个指标来衡量。

钢筋拉断后的伸长值与原长的比值,称为伸长率。

用δ10或δ5表示(δ10和δ5分别表示标距l 1=10d 和l 1=5d 时的伸长率,d 为钢筋直径)。

用公式表示为:%100112⨯-=l l l δ 伸长率越大,则塑性越好。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以下关于园林布局的说法错误的是()。

(2.0)A、传统的中国式塔采用的是连续韵律B、假山洞穴的内外空间可形成明暗对比C、北海的白塔是全园的构图主体和重心D、拙政园卅六鸳鸯馆采用的是对称均衡正确答案: A2、在水榭的造型设计中,榭与水面、池岸的结合,以强调()线条为主。

(2.0)A、垂直B、水平C、曲折D、几何正确答案: B3、中国园林又分成两大园林体系()。

(2.0)A、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B、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东方的陵墓园林C、东方的陵墓园林、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D、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北方的坛庙园林正确答案: A4、()既有利于园林植物防寒,又可帮助其越夏。

(2.0)A、灌水法B、覆盖法C、包扎法D、施肥正确答案: A5、法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方式是()。

(2.0)A、自然式B、几何式C、混合式D、台地式正确答案: B6、园林设计风格通常反映地方特点,如意大利园林的典型形式对应为()。

(2.0)A、山水园B、台地园C、建筑园D、风景林正确答案: B7、影响居住空间环境的因数是()。

(2.0)A、室内个体空间大小形状、构成B、室外空间大小形状及构成C、不同交通系统之间的组合D、不同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正确答案: C8、广东四大名园中的哪所建筑运用了“咫尺山林”的手法,故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再现大自然景色()。

(2.0)A、清晖园B、可园C、十二石斋D、馀荫山房正确答案: B9、以下哪个不是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的类型。

(2.0)A、民用建筑B、商业建筑C、工业建筑D、农业建筑正确答案: B10、站在豫园内园的假山上眺望园外的湖心亭是()。

(2.0)A、对景B、框景C、添景D、借景正确答案: D11、有关绿色建筑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2.0)A、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将使建筑的成本一定增加B、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可能使建筑的成本降低C、绿色建筑设计只要考虑建筑的设计阶段D、绿色建筑设计意味着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加上室外合理的绿化正确答案: B12、关于拉·维莱特公园,描述错误的是()。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混凝土强度指标:立方体抗压强度、柱体轴心抗压强度、柱体轴心抗拉强度。

结构作用分:永久、可变、偶然作用。

效应组合:永久作用标准值、可变作用频遇值。

钢混工作阶段:整体工作、带裂缝工作、破坏阶段。

全梁承载能力校核:图解法弯矩包络图承载能力图结构设计三种状况:持久、短暂状况、偶然状况。

螺旋箍筋柱:纵向钢筋和螺旋箍筋。

钢混受弯构件ε>εb时需加大截面尺寸、提高混凝土标号、采用双筋截面。

预应力作用:不开裂、推迟开裂、减小裂缝宽度。

配筋混凝土构件根据预应力度分: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1..极限状态:整体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此特定状态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2.徐变: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而增加,即在不变的应力长期持续作用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持续增长这种现象被叫做混凝土的徐变。

3、可靠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4、换算截面:将整个截面换算为单一材料组成的混凝土截面,将这种换算后的截面称为换算截面。

5、界限破坏:当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钢筋达到屈服应变而开始屈服时,受压区混凝土边缘也同时达到其极限压应变而破坏,此时被称为界限破坏。

6消压弯矩:当构件加载至某一特定荷载,其下边缘混凝土的预压应力σpc恰好被抵消为零,此时控制截面上的弯矩为消压弯矩。

7张拉控制应力:预应力钢筋锚固前张拉钢筋的千斤顶所显示的总拉力除以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所求得的钢筋应力值。

8、预应力度:由预加应力大小确定的消压弯矩和外荷载产生的弯矩的比值。

9、预应力混凝土概念作用:事先人为的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中引入内部的力,且其数值和分布恰好能将使用荷载产生的应力抵消到一个合适程度配筋混凝土。

作用:提高了结构的抗裂性使构件在使用荷载作用下,不开裂或者推迟开裂或可以减小裂缝宽度。

10.预应力损失: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随张拉、锚固过程和时间推移而降低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性化设计: 设计是为人服务的,设计服务对象始终是人,设计的基本特征是技术性与人性的浑然一体,体现着人类 的智慧、情感和文化。人机工程学和功能主义是人性化设计的科学基石和基本思想。 a.人性化设计是科学的人本主义,在以科学的手段和方式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之外,更需要关注人更高层 次的心理需求,诸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b.人性化设计是平等尊重的人文主义、即对特殊人群和各个特定社会群体的特殊关怀,全面尊重不同年 龄、不同身份、不同文化、不同性别、不同生理条件使用者的人格和生理及心理需求。 c.人性化设计是对全人类命运具有责任和关怀的人文精神。人性化设计不仅是“为人”的设计,更是“为 人类”的设计,必须关注人类共同的生活环境和生存危机,大力提倡绿色设计。
2)、绿色设计:
4 / 14
a.绿色设计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消费运动,矛头直指对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巨大的消 费主义、样式主义和“有计划废止制”的设计模式。 b.设计师的设计活动,是为人类社会服务的,具有社会化理的性质,表现为对整个人类全面、长远、未 来利益和命运的负责,设计师应该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是时代赋予设计师的历史使命。 c.设计界提出的“适度设计”、“健康设计”、“美的设计”原则,正是绿色设计的原则:即防止设计对 生态与环境的破坏、防止社会过于物质化,防止传统文化的葬送和人性人情的失落,防止人类的异化, 使人类能够健康、自然、适度、诗意地生活。 35.(论述)人类科技进步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① 现代设计的产生和发展与科技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机器大生产引发了设计与制造的分工和标准 化、一体化批量产品的出现,18 世纪,建筑师首先从“建筑公会”中分离出来,使建筑设计成为高水 平的智力活动。随着劳动分工的迅速发展,设计也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设计行业。 ② 科学技术进步创造出的各种机器和工具,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③ 科学技术进步带来新材料的运用,一种新材料的诞生往往给设计造成重大影响。 ④ 表现和传达技术的发展使视觉传达的领域不断扩大。 ⑤ 新兴的信息技术引起设计生产及设计模式划时代的变革 ⑥ 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使设计的表达和制作过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⑦ 现代科技的发展在为设计提供新的工具、技法、材料的同时,带来了学科的综合、交叉,以及各种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 36.(名词解释)人机工程学 ①人机工程学是使设计更加宜人化,符合人的生理与心理需要,研究中心就是“人-机-环境”系统。 ②“人”是指作为主体工作的人;“机”指人所控制的一切对象的总体; “环境”则指人-机所共处的 特殊条件,包括物理因素的效应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③人机工程学即以人、机、环境这三大要素作为基本结构,既要注意人、机、环境各要素本身的性能的 分析,又要重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37.(多选或简答)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尺度 ①人体尺度 ②感知系统 ③运动系统 ④环境因素 38.(多选、论述)设计的艺术手法 ①艺术创造:艺术创造是设计的本质,设计的过程中的构思创意阶段,艺术创造发挥根本性的作用。 ②艺术抽象:艺术抽象是一种形象思维过程,是用具象的概括和形象的简化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它是对 某些形象特征的抽取、提炼和侧重。 ③艺术造型:造型艺术中的元素和原则也是设计中经常运用的造型艺术中有五种形式的构成要素:线条、 形的组合、空间、光影和色彩。 ④艺术装饰:在设计的艺术手法中,装饰是最传统又常用的方法。装饰并不等于“罪恶”,关键在于使 用是否恰如其分。好的装饰可以掩去设计的冷漠,增添制品的情感因素,增强设计的艺术感染力;好的 装饰是设计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多余的装饰才是可以随意增减的附件。 ⑤艺术解构:以古今 艺术或设计艺术为对象,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符号意义的分解,分解成语词、 纹样、标识、单行、乐句之类,使之进入符号贮备,有待设计重构。 39.(论述)现代设计与装饰的历史发展关系 ①19 世纪工艺美术运动,主张以艺术装饰设计和手工艺的方式设计出实用与审美结合的产品; ②工艺美术运动之后的新艺术运动仍然是一个装饰艺术运动,涉及包括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 平面设计、书籍插图、绘画、雕塑等众多艺术门类,是现代设计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形式主义运动。 ③新艺术运动后,现代设计进入了一个具有革命的意义和强烈批判色彩的发展时期,一是装饰艺术运动, 另一个是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设计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是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法国、美国、英国等
组成计论小组,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明确目的,要求小组成员对将要讨论的问题都有清晰的了解 选出讨论会议的主持人和记录员 ·明确集体讨论的原则 开始集体自由讨论,小组成员畅所欲言,记录员记录下所有的发言 集体讨论结束后,进入评价阶段,立刻对记录下来的各种见解进行评价 635 法:德国学者鲁尔巴赫会对头脑风暴法的改进:6 个人,每 5 分钟,写出 3 条不同的设想;第二个 五分钟也是,半个小时可以收集到 108 条不重复的想法。 27.(多选)灵感和灵感的触发 设计师总在意想不到的时候,以前的印象和积演集体迸发,从而发现某种新的关系,产生新的想法,赋 予它们以新的形式,这种现象就叫“灵感” 灵感的触发是设计中的关键点,决定着整个设计的成败和成就大小。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4
案例:柯布西耶 的 朗香教堂。 28.(多选或案例论述)设计的过程 整个设计活动,是一个系统完整的过程,包括: ①界定: ②创新: ③分析: ④制作: ⑤反思: ⑥整合: 29.(多选或简答)设计三部曲 ①问题概念化:通过资讯收集与市场调查的方法,综合企划出新产品的整体“概念” ②概念视觉化:将市场的语言转换成可视的具体形态的视觉语言 ③设计商品化:设计除了坚持美与创新的原则以外,还要考虑生产、工程的问题与市的流行需求等。 30.(案例论述)设计的一般程序 ① 明确目标 ② 情报收集、分析形成观念 ③ 设计构思与视觉化 ④ 生产 ⑤ 销售与反馈属 31.(简答)职业现代设计师
设计原理
精简复习题
1、(单项选择)disegno 最早的意思是 “素描、描画”。中文古代文献中与之相对应的词语是“经营“ 2.(简答或名词解释)现代设计的含义 现代设计含义:指的是把一种计划、设想、规划、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 程。 现代设计含义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① 计划,构思的形成 ② 视觉传达方式,即把计划、构想、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 ③ 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现代设计内涵:是和时代社会相结合,并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变化的。 3.(简答)现代设计的基本形态(五大类): 1) 现代环境设计: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设计 2) 现代产品设计 :或者称为工业设计 3) 视觉传达设计:包括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以及企业形象及标志设计 4) 染织服装设计:包括时装设计与成衣设计、染织品设计 5) 非物质设计:包括各类数字多媒体设计 4.(多选、简答)线条的类型和特性 线条的类型: ① 从性质上,分为实际、隐藏和精神的线 ② 从方向上,分为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 ③ 从形式上,分为直线和曲线 线条特性: ① 线条,是有意味的形式,是最能表达人类的情绪和感情的形式。 ② 线条的方向具有一定程度的象征性。 ③ 线条可以组成符号,是一种交流的方式。 5.(多选)空间的概念及分类: 概念:空间是由界面围合产生的。界面的三要素:基面、垂直面、顶面。从性质上可以分:物理空间和 心理空间 6.(多选或简答)二维平面幻想空间的营造方法 ①重叠 ②大小 ③垂直定位 ④透视 ⑤错视空间 7.(多选)三维立体空间的类型: ①闭合空间 ②开放空间 ③中界空间(灰色空间) 8. (名词解释)动线、主轴线、序列 动线:空间构成就是在人的视知觉和运动觉和感知中得以认知的,所以,空间的组织要把空间的连续性 排列和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空间动态的主线。 主轴线:组织有序的空间是有前后层次和有主、副空间之分的,一般会按照一定意义进行主体空间排布, 并寻求相同或相似的媒介形态来限定,形成整体造型主导整个空间形态,其形成的造型线路称为主轴线。
序列:是为了展现空间的总体势或者突出空间的主题而创造的空间先后次序组合关系。 9.(多选)创造空间的方法 ①减法 ②加法 ③综合运用,或根据一定的模式进行变化创造 10. (名词解释)色彩三要素
1 / 14
色相:是界定一种颜色时所用的名字,它指的是颜色最单纯的状态,是色彩特质的基础; 明度:是指一种颜色的相对亮度或暗度; 纯度:也称浓度,是一种颜色的明亮或晦暗程度; 11.(名词解释)孟塞尔色彩理论:1912 年孟塞尔创建了一套色彩理论,被认为是在现有体系中最科学 的一种,在这套理论中,每种颜色都有三种性:色相、明度、纯度 12.(名词解释)肌理: 概念:肌理,又称质感或质地,是物质表面所呈现出来的色彩、光泽、纹理、粗细、厚薄、透明度等多 种外面特性的综合表现。 肌理的类型 : ① 自然肌理 ②人工肌理 ③触觉肌理 ④视觉肌理 肌理的功能: ①生理和心理功能,不同的肌理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联想 ②肌理还具有审美功能,如原始陶器上的指甲纹、绳纹、压纹、几何纹等构成了独特的审题美纹饰。
结构平衡又可分为:水平平衡:袋鼠 垂直平衡:旗杆 放射平衡:花朵 ② 视觉平衡 : 18.(多选或简答)节奏的本质与类型 本质:节奏是一种规律的跳动: 分类:①度量节奏 ②流动节奏 ③回旋节奏 ④高潮节奏(绘画中的三角形构图) 19.(单选、名词解释、案例分析)常见比例 ①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特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比值为 1: 0.618 或 1.618:1
13.(多选或简答)材料的分类与特质 分类: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材料的性质: ① 可塑性:指物体能被塑造的能力,是材料被塑形后保持其形状的特质 ② 柔韧性:指物体易被弯风、折叠、扭曲或操纵的特质。 ③ 坚硬度:坚硬度装刚性与块面结合起来,这种特质存在于某些建筑或雕塑中。 常见的材料有:木材、金属、石材、玻璃(人工水晶玻璃是玻璃中的贵族)、纤维、塑料 14.(名词解释或简答)设计中统一性原理 统一性是所有原则中最基本的一条,统一性代表着整个体感,与整合相似,在设计的含义就是计划,安 排,构成,就是将设计元素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结构组合起来,构成统一协调的整体。 15.(多选或者简答)如何达到设计的统一和三种一般方法 统一意味着设计元素的调和或一致,统一的重要方面是整体必须去配部份:在关注个别元素之前,必须 首先关注整体构成。一般有三种方法: ① 接近:设计统一来自于各元素的相互接近以及它们所具有的特征 ② 重复:不同部分的简单重复可以使部分之间产生相互连接的关系 ③ 连续:意味着某事物的“继续进行” 16.(多选)多样性的精髓 多样性的精髓在于对比: ① 粗糙与光滑 ② 浅色与深色 ③ 庞大与微小 17.(多选或简答)平衡的类型和实例 平衡分为两大类 ① 结构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