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陕师大《古代汉语基础》专升本作业及答案

2016年 陕师大《古代汉语基础》专升本作业及答案
2016年 陕师大《古代汉语基础》专升本作业及答案

2016年陕师大中文专升本

《古代汉语基础》作业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说文解字诂林》: 丁福保所编,是一部古文字学大型资料性辞书。全书正编采集有关著作182种,汇为1036卷,总字数达一千几百万字,装订成12函66册。书成之后,作者又仰取俯拾,编成《说文解字诂林补遗》。《说文解字诂林》包罗宏富,博大渊深,集万卷于一体,是历代对《说文解字》注释的总汇。

《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共收字四万七千多个。这本字典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以笔画为序,再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注音后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其注音采用反切法、直音法、叶音法;释义则罗列旧说、排列古注、分别义项、引例为证。

《经籍纂诂》:清代阮元编,成书于庆历三年,是一部专门收集唐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在编排上采用韵目排列法,以平水韵一百零六韵编次被释的字,每一韵为一卷。

《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助字辨略》:清代刘淇著,出版于1711年。共收字四百七十多个。全书按四声分卷,依韵排列。取材从先秦到元代,内容包括经传、诸子、史书、诗词、小说,资料丰富。但?助字?的分类标准不一,内部体例也欠严密。

《佩文韵府》:清代张玉书编,成书于康熙五十年,是一部按韵编排的古代辞书。它主要用元明时代流传的《韵府群玉》、《五车韵瑞》等书为底本加以修订增补而成。先列单字,略加注音释义,然后列举两字词语、三字词语和四字词语,注明出处,用双行小字列在各条词语之下。

《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汉语大词典》:大型多卷本汉语语词词典,罗竹风主编。中国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全书正文12卷,共收单字2.27万,复词37.5万,约5000万字,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工具书。

六书: 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四体二用: 其观点认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四种造字法,转注、假借是二种用字法。前四书是造字法;后二书是用字法。

词的本义: 词的本来意义。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词的引申义: 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偏义复词: 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如?有缓急,非有益也。??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传: 秦汉之际,把《周易》、《尚书》、《诗经》、《礼记》、《乐记》、《春秋》称作?经?,把解释经书的叫做?传?。?传?就是对?经?的解说。

注: 指对古书的注解,狭义的?注?只指注解,而广义的则包括传、笺等。

笺: 本来是对传的阐发和补充,后来只指注解的意思。

疏: 是相对?注?而言的,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注就叫做?疏?。?疏?是对注的解释。

集解: 选取各家注解通释经传的叫?集解?。

变文:变文是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如敦煌石窟里发现的《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伍子胥变文》等。

三十六字母: 传统认为,有三十六字母,字母指声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只好找出三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如见溪群疑等,反映了唐宋时期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而上古的声母现在研究为三十二个,被分为牙音、舌音、唇音、齿音、喉音、半舌、半齿。

五音:是指将中国古代汉语里的三十六字母按照不同的发音部位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故称?五音?。

七音:是指在五音的基础上又分出半舌音、半齿音两类。构成?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半舌音、半齿音?七类声母,故称?七音?。

全清:是指汉语音韵学里不带音,不送气的声母,如?帮、端、精、见、照?等声母。

次清:是指汉语音韵学里不带音,送气声母,如?滂、透、清、溪、澈?等声母。

全浊:是指汉语音韵学里带音的,但都是塞音、塞擦音、擦音,如?并、定、澄?等声母。

次浊:是指汉语音韵学里不带音的,都是鼻音、边音和半元音,如?明、泥、娘?等声母。

阴声韵:是指汉语音韵学里无韵尾,即直接以元音收尾的韵。包括之部、幽部、宵部、侯部、鱼部、支部、脂部、微部、歌部。

阳声韵:是指汉语音韵学里以鼻辅音―m,―n,―n g等收尾的韵。包括,蒸部、东部、冬部、阳部、耕部、真部、文部、元部、侵部、谈部。

入声韵:是指汉语音韵学里以清塞音[―p],[―t],[―k]收尾的韵。如:?屋、北、物、比、恰?等字。

破读:古汉语中把通过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来区别词性或词义的方法,叫做?破读?。?破读?

也叫?读破?,人们把一个字原来的读音叫做?本音?,把改变后的读音叫做?破读音?。

如字:通常表示在特定的上下文里一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古汉语中把这种读本音用本义的字叫做?如字?。

二、分析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

一,十,指,步,鼎,鱼,帛,羊,至,戍,燕,本,锦,手,秉,甘,领,问,即,鸟,通,见,悲,水,舟,效,讴,集,末,象,颖,江,下,耳,悲,陟,旌,户,旦,牟,视,鬲,采,徒,禾,寸,祭,月,亦,盆,上,腾,闻,明,涉,疆,瓜,旗,刀,刃,捧,舂,看

答:(1)?鱼,羊,手,燕,鸟,水,舟,象,耳,户,口,鬲,禾,月,刀,瓜,鼎?等字为象形字;

(2)?一,十,本,甘,牟,寸,亦,上,刃,末?等字为指事字;

(3)?步,至,戍,见,采,祭,明,看.秉,涉?等字为会意字;

(4)?帛,锦,旌,视.徒,盆.腾,闻,疆,旗,捧.舂?等字为形声字。

三、回答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类型。

答: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况:

(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的(古今通用词):基本词汇及一些一般词汇。例如:埃:尘也。巢:鸟在木上曰巢。作用:保证了汉语的稳定性。能够保持语言的稳定性,词义基本未变的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词汇?。

(2)古今词义完全不同或已经消亡的词(古用今废词)。如:绸。古:缠绕。《尔雅?释天》:?素锦绸杠。?今:丝绸;该。古:完备。《楚辞?招魂》:?招具该备。?今:应当。此类词是学习古汉语的重点词汇。

(3)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如:敌:古代的词义主要是指?匹敌?。《左传?桓公三年》?凡公女嫁于敌国。?——这里的?敌国?就不是指与我为仇的国家,而是指地位与我相匹敌的国家。今天主要是指?敌人?。

2、什么是词的本义?词义引申的方式有哪些?

答:一个词的本来的意义,即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资料可证的最古的意义,叫做词的本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做引申义。词义的引申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由于词义活用在特殊语言环境中所形成的临时意义约定俗成而产生词的新的义项。这一途径中,有以下几种引申方式:(1)相类引申。(2)包容引申。(3)正反引申。(4)连带引申;二是由于修辞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形成的临时意义约定俗成而产生词的新的义项。在这以途径中,有以下三种引申方式:(1)比喻引申。(2)借代引申。(3)象征引申。

3、什么是?六书??除六书外,关于汉字结构还有哪些理论?

答:六书一是指汉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除六书

外,关于汉字结构的理论还有:詹鄞鑫,新六书说?象形、指示、象事、会意、形声和变体?;苏培成,他的新六书说是:会意字、形声字、半意符半记号字、半音符半记号字、独体记号字和合体记号字;此外,还有王宁先生将汉字的构形模式分为十一种:全功能零合成字、标形合成字、标义合成字、会形合成字、形义合成字、会义合成字、无音综合合成字、标音合成字、形音合成字、义音合成字和有音综合合成字。

4、简述许慎的生平及《说文解字》一书的内容。

答:许慎字叔重,是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有?字圣?之称)、语言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精文字训诂。历经21年著成《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十五卷,收文9353个,重文1163个,均按540个部首排列,是我国第一部说解文字原始形体结构及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

5、举例说明什么是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

答: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乐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异体字:由于时间或地狱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乐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睹覩?。

繁简字:由于人们改革汉字,进行简化而产生的现象,简化字要比繁体字的书写简单,笔画较少,往往是一对一的关系,也有一对多的情况。今天所用的许多简化字是历代相传下来的。如礼禮、气氣等。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之间词义毫不相干,因为同音而被采用。如?后後、适適、征征、余餘?。

6、举例说明词类活用的基本类型。

答: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

(1)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例: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军为名词,在这里就解释为驻军,作名词用;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邻之厚,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厚、薄皆为形容词,在这解释为变雄厚、变薄弱,做动词用;

(3)数量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例①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做霸主是凭德行,但贵国(晋)使自己的德行没有定准,那怎么长期掌握诸侯呢?”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或以数量为比喻的(如例①的?二三?,?使……反反复复?)变化。

(4)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例: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以上例句中的?亡??活?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成为使动用法。?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

(5)意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例如:①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②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7、什么是使动用法?什么是意动用法?举例分析二者的区别。

答: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区别:一般说来,使动用法大多表现为客观行为,意动用法大多表现为主观意念。古汉语中的动词、形容词作使动用法较多,名词作使动用法的较少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大多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少数活用为一般动词;动词一般不作意动用法。

8、举例说明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几种类型。

答:(1)语气词?惟(维)?的强调作用形成的判断句。见于西周金文,在《尚书》、《诗经》中用得很多,以后逐渐消失。例如:?我马维骐。(《诗经〃小雅〃皇皇者华》)?

(2)语气词?也?的确认作用形成的判断句。

A.?……,……也?式。例如:?制,岩邑也。?

B.?……者,……也?式。例如:?南冥者,天池也。?

C.?……者,……?式。例如:?陈轸者,游说之士。?

D.?……,……?式。例如:?刘备,天下枭雄。?

(3)动词?为?的判断句。先秦?为?字都是动词,不是真正的判断词。?为?的意义很多,有的可以译作?作为?,?算作?,句子有判断意味。例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少数的句子里,表示判断。例如:?余为伯鯈(tiao 第二声),余而祖也。?(4)副词?乃??即?等的确定语气形成的判断句。例如:?吾乃梁人。?

(5)判断动词?是?形成的判断句。例如:?此必是豫让也。?

9、举例说明古代汉语被动表示法的几种类型。

答:第一,有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意念被动句,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不过古代汉语更为常见。例如:?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第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1)?于?字句。【产生于西周金文。】例如:?郤(xi 第四声)克伤于矢,流血及履。?(2)?为?字句。【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可以引进施事者,也可以不引进施事者,引进动作行为施事者的?为?是介词,不引进动作行为施事者的是表示被动的?为?是助动词。】例如: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前者是介词,后者是助动词。

(3)?见?字句。【用助词?见?,表示的被动句,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不能引进施事者。】例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4)?为……所?式。【?于?字句和?为?字句都可以引进行为的施事者,但是表达被动的意味不明显。?见?字句不能引进施事者。这三种句式在被动表达法上都有不足。因此发展出?为……所?式和?见……于?式。】例如:?楚逐削弱,为秦所轻。?

(5)?见……于?式。【最早见于西周金文,战国后开始多起来。】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被?字句。【这类被动句出现在战国后期,汉代用得多一些。】例如:?臣被尚书召问。?

10、举例说明古代汉语宾语前臵的几种类型。

答:第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前臵。上古汉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1.动词前面有助动词,宾语一般也要放在助动词前面;2.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时,也要放那个在介词前面。】如:?臣实不才,又谁敢怨??正常语序应该是?敢愿谁?;?敢问何谓也??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敢问谓何?。

第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这一类宾语前臵包含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全句必须是否定句,例如:?吾爱之,不吾叛也。??不吾叛?就是?不叛吾?;?领国未吾亲也。?就是?未亲吾?。

第三,宾语用代词复指。为强调宾语,将宾语前臵,并在前臵宾语与动词之间加?是?、?之?等代词复指。例如:?将虢(guo 第二声)是灭,何爱于虞???将虢是灭?就是?将灭虢?。还有?惟(唯)……是(之)……?形式,例如:?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唯敌是求?就是?求敌?。此外,还有凝固格式?是之谓?、?此之谓?,例如?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

第四,介词宾语前臵。例如:?微斯人,吾谁与归??正常语序应该是?吾与谁归?。

11、三十六字母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可以分为哪些类?

答:音韵学家根据声母的发音部位的不同,把三十六字母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这叫做?五音?。宋以后,又从舌音里分出半舌音,从齿音里分出半齿音,连同前面的五音合称?七音?。这以后,唇音又分重唇、轻唇,舌音又分舌头、舌上,齿音又分齿头和正齿。这样,三十六字母的发音部位就分出了十类。

12、背诵三十六字母。

答:三十六字母: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

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见溪群疑

影喻晓匣来日

13、背诵并默写上古三十韵部和三十一声母。

答:(1)上古三十韵部分?阴声韵?、?入声韵?、?阳声韵?三类。分别是:

阴声韵:之部、支部、鱼部、侯部、宵部、幽部、微部、脂部、歌部

入声韵:职部、锡部、铎部、屋部、药部、觉部、物部、质部、月部、缉部、叶部阳声韵:蒸部、耕部、阳部、东部、冬部、文部、真部、元部、侵部、谈部。

(2)上古三十一声母:

唇音:帮 [p] 滂 [pá] 并 [bá] 明 [m]

舌头音:端 [t] 透 [tá] 定 [d] 泥 [n] 来 [l]

舌上音:章 [|] 昌 [|á] 船 [¥] 书 [t] 禅 [ü] 日 [¤]

齿头音:精 [ts] 清 [tsá] 从 [dz] 心 [s] 邪 [z]

正齿音:庄 [tS] 初 [tSá] 崇 [dZ] 生 [S]

牙音:见 [k] 溪 [ká] 群 [g] 疑 [N]

喉音:影 [o] 晓 [x] 匣 [?]

14、举例说明上古音声母研究的五个结论。

答:一、古无轻唇音。所谓?古无轻唇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这组音在上古是不存在的。这组音在上古读作?帮滂並明?。轻唇音是在唐末宋初时期从?帮滂並明?四母中分化出来的。这项结论是清人钱大昕得出的。

二、古无舌上音(钱氏称作?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这是钱大昕所得出的又一重要结论。所谓古无舌上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知彻澄娘?这组音在上古尚未产生,大约是到了六世纪时这组音才从?端透定泥?中分化而出。

三、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这是章太炎继钱大昕之后得出的结论。所谓?娘、日二纽归泥?,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娘、日二母在上古均读作泥母。

四、喻三归匣、喻四归定说。这是近代音韵学家曾运乾在他的《喻母古读考》一文中提出来的。所谓?喻三归匣?是指中古的?喻三?(即云母,曾氏称于)在上古读作匣母。所谓?喻四归定?是指中古的?喻四?(即以母,曾氏称喻)在上古应读作定母。

五、照二归精说。这是近代学者黄侃先生提出来的观点。所谓照二(庄组)归精,是指中古的照二穿二床二审二(即庄初崇生)四母在上古读作齿头音精清从心。黄侃对这一观点未著专文论证,只是在其《音略》中定古声母为十九纽,将中古的庄组分别与精组归为同纽,视精组为古本声,视庄组为变声。

15、简述中古音到现代北京音的重要变化。

答:(1)全浊声母消失,原全浊声母字变成了清声母字。变化的结果跟现代北京话基本一致,如浊塞音和塞擦音的清化以?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为特点,浊擦音一律变成同部位的清擦音。

(2)舌上音知、彻、澄跟正齿音的照、穿、床(部分)、禅(部分)合流,成为卷舌音声母照母(zh)和穿母(ch)。

(3)轻唇音?非敷奉?三母合一,都有变成f。

(4)喻母的全部和疑母的大多数字并入影母,即变成了零声母。

16、近体诗的格律要求有哪些?

答:所谓近体诗,也就是格律诗,是指唐代以来的一种对诗歌进行平仄、对仗和黏对等做出要求的一种诗体。

(1)格律诗讲究平仄,每句诗,都要平仄相间,比如?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第一句有时入韵有时不入韵。格律诗一般有一下要求:

(2)格律诗要求每联(双句)必须押韵,而且我们所说的格律诗必须押平声韵。

(3)格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其中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

(4)格律诗要求每联之间平仄相对。在相同位臵上,上联是仄声字的,下联要用平声的字,上联用平声的,下联要用仄声的。

(5)格律诗要求两联相邻的句子相黏。相黏与相对是一个相对应的概念。通俗地说,所为相黏就是两联相邻的句子开始字的平仄一致,但全句不能完全一样——因为要考虑到押韵的问题,也不可能一样。相对是同一联内两句之间的关系,相黏是相邻的两联之间的关系。

(6)律诗还有对仗的要求,除了首联和尾联之外,全部要求对仗。

当然,格律诗还有其他方面的要求,比如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比如不能犯孤平(在有韵脚的句里,除韵脚外不能只有一个平声字)等等。

17、举例说明古书注解的常见术语。

答:(一)释义术语

1、曰,为,谓之。这三个术语是用来释义的,而且还用来区分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被释词一般放在?曰??为??谓之?的后面。

2、谓。?谓?和?谓之?不同,注解中用?谓?时,被释词放在前面,解释语放在后面,常以具体释抽象,以分体释总体。

3、貌,之貌。这两个术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表示某种情态,被释词多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相当于?……的样子?。

4、犹,犹言。用?犹??犹言?注释时,一般是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引申义训解本文,被解词与注解词语之间意义相近。?犹?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

(二)声训术语

1、之言,之为言。使用这两个术语时,一般是用音义相通词语来训释,被释词与用来解释的词在声音上相同或相近,在意义上相通,即所谓?声训?。

2、之犹言。?之犹言?也声训术语,作用与?之言??之为言?同。

(三)注音术语

1、读为,读曰。这两个术语是注明音读的,一般是用本字来注明假借字。

2、读若,读如。这两个术语主要是用来注音的,但有时也用来注明假借字。

18、十三经注疏包含哪些汉魏人的注?哪些唐宋人的疏?

答:汉魏、唐时?十三经?的说法还未成型,至宋列《孟子》于经部方有?十三经?之名目。南宋时有了经文注疏的合刊本,目前通行的本子是阮元重刻的《十三经注疏》。

《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正义》: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

《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

《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集解,(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

《论语注疏》:(魏)何晏等集解,(宋)邢昺疏。

《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汉)赵岐注,旧题(宋)孙奭疏。

四、标出下面律诗的平仄,并指出拗救。(加?-?者为入声字)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自?为拗字,?班?为救字)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故?为拗字,?乡?为救字)

孤桐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陵霄不屈几,得地本虚心。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诗无拗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在?为拗字,?歧?为救字)

赋得古草原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不?为拗字,?吹?为救字)

重游何氏庄五首(之二)杜甫

山雨樽仍在,沙沉榻未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犬迎曾宿客,雅擭落巢儿。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云薄翠微寺,天清皇子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向来幽兴极,步履过东篱。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翠?为拗字,?皇?为救字)

宴胡侍御书堂杜甫

江湖春欲暮,墙宇日犹微。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暗暗书籍满,轻轻花絮飞。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翰林名有素,墨客兴无违。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今夜文星动,吾侪醉不归。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籍?为拗字,?花?为救字)

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一?为拗字,?帆?为救字)

山居即事戴叔伦

岩云掩竹扉,去鸟带余晖。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地僻生涯薄,山深俗事稀。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养花分宿雨,剪叶补秋衣。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野渡逢渔子,同舟荡月归。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掩?为拗字,?竹?为救字)

曲江李商隐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地?为拗字,?心?为救字)

五.翻译下列古文:

《包牺氏之王天下》

译文:上古伏羲氏的统治天下,他抬头就观察天象,俯身就观察地形,观察飞禽走兽的纹理,与地上的植物,近的取自身体,远的取自各物,于是开始创作八卦,(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物进行交易,使各得所需,然后退去。这象),来会通神妙明显的(天地万物的)的德性,(用八卦来)分类区别天地万物之情状。他发明了编结绳子的方法而织成罗网,用网来打猎捕鱼,大概是取自《离》卦。伏羲氏去世之后,神农氏继之而兴。他砍削树木制成锄,揉弯木干制成犁,这种耕耘工具的好处,是可以教导天下百姓耕作生产。这大概是取自《益》卦。他又在日中建立集市,招引天下的百姓,聚集天下的货物,大概是取自《噬咳》卦。神农氏去世之后,黄帝、尧、舜又先后继之而兴起。他们通晓事物和前人创造的器物、制度,使百姓不懈努力,加上神妙的改作,使百姓方便有用。《易》道行不通时就变,变了就会行得通,行得通就能够长久。所以从天帮助它,吉而无不利。黄帝、尧、舜作衣裳下垂而天下治,大概是取自《干》卦《坤》卦。他们挖空树木制成舟船,削尖木材制成桨楫,舟船桨楫的好处,是可以渡过江河,直达远方,从而使天下人得利,大概是取自《涣》卦。他们用牛马驾车,拖运重物,直达远方,从而使天下人得益,大概是取自《随》卦。他们设臵双重门户,夜间敲梆警戒,以防备暴徒强盗,大概是取自《豫》卦。他们截断木材做成杵,挖开地面做成臼,杵臼的好处,是可以让万民得益。这大概是取自《小过》卦。他们加弦于弯木制成弓,削尖木材做成箭,弓箭的好处,是可以用威力来慑服天下。这大概是取自《睽》卦。上古的人居住在洞穴和野外,后世圣人改用房屋,改变了人们的居住方式,上有屋梁,下有墙壁,用来躺避风雨,大概是取自《大壮》卦。上古人的丧葬,只用柴草厚厚地包裹遗体,掩埋在荒郊野地里,不堆土做坟,也不种树,服丧的期限也没有定数。后世圣人改用棺椁,改变了人们的丧葬习俗,大概是取自《大过》卦。上古的人用绳结来记数处理事务,后世圣人用文字来代替它,刻在竹简之上,改变了人们的记事方法,百官用它来处理政务,万民用它来明察事理。这大概是取自《夬》卦。

《齐桓公伐楚》

译文:齐桓公与夫人蔡姬在园林中乘舟游玩,蔡姬故意晃动小船,桓公吓得脸色都变了,

他阻止蔡姬,蔡姬却不听。桓公一怒之下让她回到了蔡国,但没有说与她断绝夫妻关系,蔡姬的哥哥蔡穆侯却让她改嫁了。

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接着又去攻打楚国。楚成王派使节到诸侯之师对齐桓公说:?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双方相距遥远,即使是马牛牝牡相诱也不相及。没想到您进入了我们的国土这是什么缘故??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们先君姜太公说:‘五等诸侯和九州长官,你都有权征讨他们,从而共同辅佐周王室。’召康公还给了我们先君征讨的范围:东到海边,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隶。你们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没有用来渗滤酒渣的东西,我特来征收贡物;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我特来查问这件事。?楚国使臣回答说:?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还是请您到水边去问一问吧!?于是齐军继续前进,临时驻扎在陉。

这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齐军中去交涉,齐军后撤,临时驻扎在召陵。

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容。齐桓公说:?诸侯们难道是为我而来吗?他们不过是为了继承我们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你们也同我们建立友好关系,怎么样??屈完回答说:?承蒙您惠临敝国并为我们的国家求福,忍辱接纳我们国君,这正是我们国君的心愿。?齐桓公说:?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说:‘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哪个敢不顺服?如果您用武力的话,那么楚国就把方城山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众多,恐怕也没有用处!?

后来,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国订立了盟约。

《子产论尹何为邑》

译文:子皮想派尹何管理家邑。子产说:?年纪太轻,不知道行不行。?子皮说:?人老实,我喜爱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到那里去学习,他也就更加知道治理了。?子产说:?不行。别人喜爱一个人,是谋求对他有利。现在您喜爱一个人,却将政事交给他,就象不会拿刀而让他去宰割,身上的伤一定很多。您喜爱人,不过是伤害他罢了,谁还敢向您寻求爱护?您对于郑国,是国家的栋梁。栋梁折断,屋椽倒塌,侨也将压在下面,敢不把话说完?您有美丽的锦缎,就不让人用来学习裁制。大官,大的家邑,是自己赖以护身的,却让一个初学者去治理,它们比起美丽的锦缎来不是大大超过了吗?侨听说学好了然后参与政事,没有听说以政事进行学习的。假如果然实行了这个办法,一定有危害。譬如打猎,射箭驾车习惯了,才能猎获禽兽。如果从来未曾登车射过箭,驾过车,就唯恐翻车被压,哪有工夫考虑猎获??

子皮说:?说得好!虎太迟钝了。我听说君子致力于了解大的、长远的事情,小人致力于了解小的、眼前的事情。我,是一个小人。衣服穿在我身上,我知道重视它;大官、大的家邑是用来护身的,我却疏远并且轻视它。如果没有您的这番话,我是不懂得的。过去我说过,你治理郑国,我治理我的家邑,以此来庇护我自己,大概就可以了。从今以后知道这还不够。从现

在起我请求您,即使我的家邑,也听从您的话行事。?子产说:?人心的不同好象他们的面貌,我岂敢说您的面貌象我的面貌呢?不过自己心里认为危险的事,就将它告诉您罢了。?子皮认为他忠诚,所以将政事委托给他,子产因此能够治理郑国。

《勾践灭吴》

译文: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父辈兄弟和同姓弟兄,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进见回答说:"我听说,商人夏天的时候就准备皮货,冬天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就是打算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即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然而谋臣与武士,不可不选拔出来供养他们。就像蓑笠一样,雨已经下来了,肯定要到处找。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迟了吧?"勾践说:"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又有什么晚的呢?"于是就拉着文种的手,跟他在一起商量。终于使文种去吴国议和。

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和好。吴国大夫伍子胥进谏说:"不行!吴国与越国,是世代的仇敌,经常打仗;外有三条江水环绕,老百姓没有地方迁移。有吴国就没有越国,有越国就没有吴国。这种局面将不可改变。我听说,住在陆地上的人习惯于住在陆地上,住在水上的人习惯于住在水上。中原各国,即使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也不能长期住在那里,也不习惯乘坐他们的车子;而越国,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就能长期住在那里,也能乘坐他们的船。这是消灭越国的有利时机,千万不可失去。大王您一定要消灭越国!如果您失去这个有利的时机,以后后悔也来不及了。"

越国人把八个美女打扮好,送给吴国的太宰,对他说:"您如果能够让吴王赦免了我们越国的罪行,还有更漂亮的美人会送给您。"太宰就向吴王夫差进谏说:"我听说,古代讨伐一个国家,对方认输也就行了;现在越国已经认输了,您还想要求什么呢?"吴王夫差就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而后撤兵了。

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客人要走,起身相送;有客人要来,亲自迎接;凡是老百姓认为不好的事就不去做,凡是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就补做。然后恭卑地服事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勾践的地盘,南到句无,北到御儿,东到鄞,西到姑蔑,土地面积长宽达百里。又招集他的父辈兄弟发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四方的老百姓都来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现在我无能,将率领你们夫妇们繁衍生息。"于是下令:青壮年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不能娶青壮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样有罪。快要分娩的人要报告,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下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

吃的。嫡长子死了,减免三年的赋税;支子死了,减免三个月的赋税:埋葬的时候还一定要哭泣,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还下令孤儿、寡妇、患病的人、贫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那些明智理之士,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穿漂亮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而切磋磨砺义理。前来投奔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勾践亲自用船载来稻谷和油脂。越国出游的年轻人,没有不供给饮食的,没有不给水喝的:一定要问他叫什么名字。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

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克制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勾践就推辞说:"从前打败的那一仗,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像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什么是耻辱?请暂时不用打仗了。"父老兄弟又请求说:"越国全国上下,爱戴国君您,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仇,做臣下的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请求再打一仗!"勾践就答应了,于是招来大家宣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不担心自己的人力不够用,担心的是自己缺少羞耻之心。现在夫差那边穿着水犀皮制成铠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人,不担心自己缺乏羞耻之心,却担心他的士兵数量不够多。现在我将帮上天消灭他。我不赞成个人逞能的匹夫之勇,希望大家同进同退。前进就想到将得到赏赐,后退则想到要受到惩罚;像这样,就有合于国家规定的赏赐。前进时不服从命令,后退而无羞耻之心;像这样,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说:"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呀,难道不可以为他效死吗?"因此在笠泽打败了吴国,又在没(古地名,在苏州附近)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

吴王夫差派人向越求和,说:?我的军队不值得越王来讨伐,请允许我用财宝子女慰劳越王的辱临!?勾践回答说:?先前上天把越国送给吴国,吴国却不接受天命,如今上天把吴国送给越国,越国怎能不听从天命而听从您呢?我要把您送到甬江、勾章以东地方去,我同您象两个国君一样,您以为如何??夫差回答说:?从礼节上讲,我对越王已有过小小的恩惠了,如果越王看在吴与周是同姓的情分上,给吴一点庇护,那就是我的愿望啊!越王如果说:‘我要摧毁吴国的国土,灭掉吴国的宗庙’,那就请求让我死吧!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天下百姓呢?越军可以进驻吴国了!?于是越国就灭掉了吴国。

智伯索地于魏宣子魏宣子弗予任章曰何故不予宣子曰无故请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彼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智伯必骄而轻敌邻邦必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则智伯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君不如予之以骄智伯且君何释以天下图智氏而独以吾国为智氏质乎君曰善乃与之万户之邑智伯大悦因索地于赵弗与因围晋阳韩魏反之外赵氏应之内智氏自亡

译文:知伯向魏桓子索要土地,魏桓子不给。任章问他道:?为什么不给他呢??桓子说:?无缘无故来索要土地,所以不给。?任章说:?没有缘由就索取土地,邻国一定害怕;胃口太

大又不知满足,诸侯一定都害怕。假使你把土地给了他,知伯必定越发骄横。一骄横就会轻敌,邻国害怕就自然会相互团结。用相互团结的军队来防御对付轻敌的国家。知伯肯定活不长了!《周书》上说:'想要打败他,一定先要帮他一把;想要夺取他,一定先要给他一点。'所以您不如把土地给他,以便使知伯越来越骄横。您怎么能放弃和天下诸侯共同图谋知伯的机会,却偏偏让我国成为知伯的攻击对象呢??魏桓子:?好吧。?于是就把一个有万户人家的城邑给了知伯。知伯很高兴,于是就又向赵国索取蔡、皋狼等地,赵国不答应,知伯就围攻晋阳。这时韩魏从国外反击,赵氏从国内接应,知伯于是是很快就灭亡了。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堵师赞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归至而求麑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译文:乐羊是魏国大将所以攻打中山国。中山国于是将乐羊儿子烹了之后送羹给乐羊,乐羊喝干了一杯。中山国看到了乐羊的决心,不忍心和他对战,终于拿下了中山国。于是成为文侯发迹的地方。文侯欣赏他的战功,但怀疑他的内心。孟孙打猎捕获一只鹿。让秦西巴拿着回家,鹿的母亲一边跟着一边鸣叫,秦西巴不忍心,放了鹿给母鹿。孟孙(因此)发怒放逐了秦西巴。一年过后,召回秦西巴做太子的老师。旁边的人说:?秦西巴对君王是有罪的,现在又任命他为太子傅,为什么??孟孙回答:?他不忍心杀死小鹿让母鹿难过,还能忍心对我的儿子不好吗??所以说:巧妙的奸诈不如拙朴的诚实。乐羊因为有功而被怀疑,秦西巴因为有罪而更加得到信任。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榾榾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卬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

译文:子贡到南边的楚国游历,返回晋国,经过汉水的南沿,见一老丈正在菜园里整地开畦,打了一条地道直通到井边,抱着水瓮浇水灌地,吃力地来来往往用力甚多而功效甚少。子贡见了说:?如今有一种机械,每天可以浇灌上百个菜畦,用力很少而功效颇多,老先生你不想试试吗??种菜的老人抬起头来看着子贡说:?应该怎么做呢??子贡说:?用木料加工成机械,后面重而前面轻,提水就像从井中抽水似的,快速犹如沸腾的水向外溢出一样,它的名字就叫做桔槔。?种菜的老人变了脸色讥笑着说:?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听到这样的话,有了机械之类的东西必定会出现机巧之类的事,有了机巧之类的事必定会出现机变之类的心思。机变的心思存留在胸中,那么不曾受到世俗沾染的纯洁空明的心境就不完整齐备;纯洁空明的心境不完备,那么精神就不会专一安定;精神不能专一安定的人,大道也就不会充实他的心田。我不是不知

道你所说的办法,只不过感到羞辱而不愿那样做呀。?子贡满面羞愧,低下头去不能作答。

张丑为质于燕燕王欲杀之走且出境境吏得丑丑曰燕王所为将杀我者人有言我有宝珠也王欲得之今我已亡之矣而燕王不我信今子且致我我且言子之夺我珠而吞之燕王必当杀子刳子腹及子之肠矣夫欲得之君不可说以利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境吏恐而赦之

译文:齐臣张丑去燕国作人质,燕王要杀张丑,张丑准备逃出燕国,边防人员抓住了张丑。张丑说:?燕王之所以要杀我。是因为有人说我有宝珠,燕王想得到这颗宝珠。可现在我已经把这颗宝珠丢失了,燕王却不相信,你如果把我送交燕王,我就说是你夺了我的宝珠,吞到肚子里去了。燕王一定要杀你,剖开你的肚子和肠子。一个贪得无餍的国君,只能用私利才可以说服他。我反正是要死的,你的肠子也会一寸一寸地被切断。?边防人员害怕,就把张丑释放了。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试题答案及详解-word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1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2016年专升本试卷真题及答案(数学)

2016年重庆市专升本数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满分32分) 1. 设()f x 在0x x =处可导,则()() 000 2lim h f x h f x h →+-= A.()' 0f x - B.()'0f x C.()'02f x D.()'03f x 2.定积分 1 21 sin x xdx -=? A.-1 B.0 C.1 D.2 3.过OZ 轴及点()3,2,4-的平面方程是 A.320x y += B.20y z += C.20x z += D.230x y += 4.已知微分方程为 dy y dx =通解为 A.x y e = B.x y e C =+ C.y x C =+ D.x y Ce = 5.下列级数收敛的是 A.113n n ∞ =????∑ B.1 1 sin n n ∞=∑ 1.1n n C n ∞ =+∑ D.1! n n n n ∞ =∑ 6.3阶行列式314 89 5111 中元素321a =的代数余子式为 A.1 B.8 C.15 D.17 7、设1002A ??= ??? ,则3 A = A.1002?? ? ?? B.3006?? ??? C.1008?? ??? D.3008?? ???

8、在0,1,2,3,4五个数中任意取3个数,则这三个数中不含0的概率为() A.0.4 B.0.5 C.0.6 D.0.8 二、填空题(每小4分,共16分) 9、极限0sin 6lim tan 2x x x →= 10、设函数()3 20 cos x f x t dt = ? ,求() f x '= 11、设矩阵314035A -?? ??=?? ??-?? ,矩阵 1102B -??=????,则 AB = 12、已知()0.4P A =,()0.3P B =,()0.5P AB =,则() P A B ?= 三、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64分) 13、求极限0cos lim tan 2x x e x x →- 14、讨论函数() 2 3()21x f x x =+ -的单调性、极值、凹凸性及拐点。 15、求不定积分2 cos x xdx ?

2016年漳州市中考英语试题录音原稿与参考答案

2016年漳州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 英语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英语听力录音材料 A.听句子,从所给的三幅图中选出与你所听到的句子情景相同(相近)的图画。{每小题读两遍) 1.I would like a cup of coffee. 2.Our music teacher is giving us a lesson. 3.The young man used to play football after school. 4.Mickey Mouse is so cute that lots of children like it very much. 5.My cousin was busy washing the clothes this morning. B.根据你所听到的对话内容,选择最佳选项回答问题。(每段对话读两遍) 第一节听下面6段短对话, 回答第6至11小题。 6.M: What’ 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Lucy? W: I’ve no idea. But my brother plans to go hiking. 7.M: What a nice bike! How much did you pay for it? W: 165 dollars. 8.M: Have you ever been to Water City? W : Yes, I went there last month. 9 M: Where does Mr. Dean work? W : He works in a school. But h e’s not a teacher. H e’s a driver. 10.M: 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in Hong Kong yesterday? Was it sunny? W : No. It was windy. 11.M : My leg really hurts. Is it serious? W: Take it easy, young man. The X-rays show that it's not serious. 第二节听下面三段长对话,每段对话后各有三个问题,选择最佳选项回答问题。 听第1段长对话, 回答第12至14小题。 M: Hi. Rose. I haven’t seen you for several weeks. W: Hi, Bill. I’m preparing for the final exam. M: Well, the term is almost over now. Do you have any plans for this summer vacation? W: Yes. My sister is coming for a visit. And we’d like to go to the beach on Dongshan island. But the hotels are so expensive in this season. M : Then, camping might be a good choice. W: Camping?I’ve never thought about that. M: Oh, you’ll like it. It’s cheaper and closer to nature. W: Good idea! It’ s a good way to forget our school work for a while. 听第2段长对话,回答第15至17小题。 M : Did you watch the TV show The Voice of China last night? W: Oh, I was busy at that time. M : It ’s a pity. Then what were you doing? 英语试题答案第1页共4页 W : An old friend visited me. And I was very busy when she came, M: Why? W: My husband was not at home. So I have three children to look after. Sam, 9-year-old boy was doing his homework. I was reading a story to my little girl Lily, who is only three. And Maria was playing with her doll. She is two years older than Lily. M: I see. You are really a good mum, W : Oh, thanks. You are so kind to say that.

2016年全国3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今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2016年河南专升本英语真题及答案

河南省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 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 公共英语 Part Ⅰ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 1 x 40 ) Directions: There are 40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part.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and then you should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1.Jane hadn't been to London before. ______ had her husband. A. Neither B. Either C. So D. Or 2.No sooner had he arrived in Rome ______ he heard of the good news. A. when B. than C. then D. until 3.I?m for the suggestion that a special board_____to examine the problem. A. be set up B. will be set up C.must be set up D.has to be set up 4.The disabled children need many things, but____ , they need love. A. first of all B.not at all C.after all D. All in all 5.The coal industry in the north of China is now barely half its ____size. A. Formal B.former https://www.360docs.net/doc/0011812733.html,tter D. later 6.The football player is hoping to____ to another team soon. A. Transfer B.transport C.transplant D. transact 7.____the garden, the old man went to have a rest. A. Having been watered B. Watering C. Having watered D. Being watered 8.Her_____to the job left her with very little free time. A. devotion B.faith C.trust D.interest 9.The children have been ____since their father left. A.out of style B.under control C.out of control D.in style 10.It is reported _____ great changes have been made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policy. A.which B. that C. while D.what 11.The manager promised to keep me _____ of how the project was going on. A. be informed B. Informed C. inform https://www.360docs.net/doc/0011812733.html,rming

2016年福建省漳州市中考英语质检试卷和答案

2016年福建省漳州市中考英语质检试卷 一、Ⅰ.听力测试(每小题1分,计30分)A.听句子,从所给的兰幅图中选出与你所听到的句子情景相同(相近)的图画.(每小题读两遍) 1.(1分) 2.(1分) 3.(1分) 4.(1分) 5.(1分) B.根据你所听到的对话内容,选择最佳选项回答问题.(每段对话读两遍)第一节 6.(5分)听下面6段短对话,回答第6至11小题.

6.Wher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 A.The bookstore. B.The post office. C.The station. 7.What's Jack doing? A.He's flying a kite. B.He's taking a photo. C.He's riding a bike. 8.What color are Tom's pants? A.White. B.Black. C.Blue. 9.How often does the boy write to his parents? A.Every day. B.Once a week. C.Once a month. 10.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Mother and son. B.Husband and wife. C.Boss and worker. 11.Why didn't the man answer the phone? A.He wasn't in. B.He was washing his hair. C.He didn't want to answer it. 第二节听下面三段长对话,每段对话后各有三个问题,选择最佳选项回答问题.12.(3分)听第1段长对话,回答第12至14小题. 12.Where did Darren meet Rose? A.In France. B.In China. C.In Germany. 13.Who is Rose?

2016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高考真题

2016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 1.(5分)已知集合A={x|2<x<4},B={x|x<3或x>5},则A∩B=()A.{x|2<x<5}B.{x|x<4或x>5}C.{x|2<x<3}D.{x|x<2或x>5} 2.(5分)复数=() A.i B.1+i C.﹣i D.1﹣i 3.(5分)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s的值为() A.8 B.9 C.27 D.36 4.(5分)下列函数中,在区间(﹣1,1)上为减函数的是() A.y=B.y=cosx C.y=ln(x+1) D.y=2﹣x 5.(5分)圆(x+1)2+y2=2的圆心到直线y=x+3的距离为() A.1 B.2 C.D.2 6.(5分)从甲、乙等5名学生中随机选出2人,则甲被选中的概率为()A.B.C.D. 7.(5分)已知A(2,5),B(4,1).若点P(x,y)在线段AB上,则2x﹣y 的最大值为() A.﹣1 B.3 C.7 D.8 8.(5分)某学校运动会的立定跳远和30秒跳绳两个单项比赛分成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表中为10名学生的预赛成绩,其中有三个数据模糊.

学生序号 1 2 3 4 5 67 89 10 立定跳远 (单位:米)1.961.92 1.82 1.80 1.78 1.76 1.74 1.72 1.68 1.60 30秒跳绳 (单位:次) 63 a 7560 6372 70a﹣1 b65 在这10名学生中,进入立定跳远决赛的有8人,同时进入立定跳远决赛和30秒跳绳决赛的有6人,则() A.2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 B.5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 C.8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 D.9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9.(5分)已知向量=(1,),=(,1),则与 夹角的大小为. 10.(5分)函数f(x)=(x≥2)的最大值为. 11.(5分)某四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柱的体积为. 12.(5分)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一条渐近线为2x+y=0,一个焦点为(,0),则a=,b=. 13.(5分)在△ABC中,∠A=,a=c,则=. 14.(5分)某网店统计了连续三天售出商品的种类情况:第一天售出19种商品,第二天售出13种商品,第三天售出18种商品;前两天都售出的商品有3种,后两天都售出的商品有4种,则该网店 ①第一天售出但第二天未售出的商品有种;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星期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编程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

2016年山东专升本英语真题附答案

山东省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 英语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身份证号填写到试 卷规定的位置上。 2.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II卷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Part1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mil hear 8 short conversations and 2 long conversations. At the endof each conversation, one or more questions mi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Both the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each question there will be a pause. During the pause, you must read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and decided which is the best answer.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Short Conversations 1. A) In a shop. B) At a bank.C)in a hospital. D) At a booking office. 2. A) A farmer. B) A clerk.C) a salesman. D) A grocer. 3. A) By using signals.B)By using gestures. C) By writing.D)By drawing. 4. A) The man doesn't like painting. B)Painting proves easy. C)The woman suggests the man stop his part-time job. D)The woman wants the man to take a part-time job. 5. A) Noise pollution.B) Advertising. C) Dullness.D) Air pollution. 6.A) Talking aloud. C) Listening to the speakers. C) Playing a game D) Being crazy. 7.A) Lucy is at home. B)Lucy is reading books. C)The woman doesn't allow Lucy to lend books to others. D)Lucy will be home soon. 8. A) On a train.B) On a plane.

福建省漳州市2017届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1Topic1Ourcountryhasdevelopedrapidly校本作业(新版)仁爱版

Unit 1 Topic 1 Section A I. 根据句意,用have/has been (to)或have/has gone (to)完成句子。 1. ─Where is Jane? ─She_______________ the post office. 2. ─ _______ you ______________ the Mount Huang? ─ Yes, I _________________ there twice. 3. Mr. Smith _________________ Shanghai. We have to meet him next week. 4. ─We haven’t seen you these da ys. Where ___________ you ___________? ─I __________________ Beijing to vi sit the Great Wall. II. 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 1. 我刚从家乡回来。 I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from my homework. 2. 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Great changes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in China. 3. 它是拍照的好地方。 It’s a good place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 顺便问一下,你的旅行怎么样?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was your trip? 5. 铃声响了。该上课了! There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It’s time for class! Unit 1 Topic 1 Section B I. 写出下列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 1. go _________ ___________ 2. come __________ __________ 3. stop _________ ___________ 4. take __________ __________ 5. dance __________ __________ 6. enjoy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7. see __________ ___________ 8. cook __________ __________

2016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通泌出,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童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葬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葬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处在相付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锐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双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度。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针灸,以及敬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珠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滋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 (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 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

2016年最新护理学专升本试题及答案

《护理学导论》课程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文化大革命后,我国在哪一年开始恢复高等护理教育?[ ] A.1978 年 B.1980 年 C.1983 年 D.1985 年 E.1992年 2.对中老年妇女进行宫颈癌的普查属于[ ]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四级预防 E.临床期预防 3.病人在手术前要了解手术的有关注意事项,属于[ ] A.安全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 C.自尊的需要 D.刺激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4.瑞士杰出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 [ ] A.性心理发展学说 B.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C.道德发展理论 D.智力发展学说 E.人类需要基本层次论 5.中风后的早期康复指导属于[ ]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临床前期预防 D.三级预防 E.四级预防 6.下列护理目标的陈述正确的是 [ ] A.每2小时测量血压一次 B.一周后病人自理能力增强 C.出院前教会病人注射胰岛毒 D.住院期间病人无褥疮发生 E.疾病痊愈出院 7.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如医生开医嘱给病人实行安乐死,护士应该[ ] A.执行医嘱 B.拒绝执行医嘱 C.在病人及家属签字同意的前提下执行医嘱 D.在有关上级行政部门批准下执行医嘱 E.按照患者的意愿进行 8.如果护生脱离监督指导擅自行事发生问题,负法律责任者应该是[ ] A.学校 B.护生 C.老师 D.护士 E.医院 9.下列哪项不是评判性思维的特点? [ ] A.有自主性 B.创造性思维 C.理性的 D.博采众长 E.继承传统 10.有一女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非常焦虑。护士安慰患者说:“没关系,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护士采用了哪种错误的沟通技巧?[ ] A.治疗性沟通 B.改变话题 C.主观判断 D.虚假的安慰 E.匆忙下结论 11.属于独立性护理功能的是[ ] A.康复训练 B.给药 C.病情观察 D.使用呼吸机 E.治疗 12.根据弗洛伊德下列哪项心理活动是一切意识活动的基础?[ ] A.意识 B.潜意识 C.前意识 D.本我 E.自我 1 / 10

最新2019-2020学年漳州市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3_Topic1校本作业(有答案)

Unit3 Topic1 Section A Ⅰ.看音标写单词。 1./kud/_________ 2. /tel/_________ 3./?u?/_________ 4./'pr?bl?m/ __________ 5./wie/___________ Ⅱ.选择恰当的答语。 ( )1.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your name? A. Yes, I do. ( )2. Do you have a pen pal in Japan? B. No problem. I can help you. ( )3. Can your pen pal speak Chinese? C. No, but I have one in England. ( )4. Could you help me with my English? D. Sure. My name is Fan Qin. ( )5. Do you come from the U.S.A? E. Yes, he can. Section B Ⅰ.句型转换。 1. My pen pal speaks Chinese. (改为否定句)My pen pal Chinese. 2. The boys live in Shanghai. (改为一般疑问句) the boys in Shanghai? 3. She says she likes China very much. (就划线部分提问) she say ? 4. Her Japanese is not very good. (同义句替换) Her Japanese . Ⅱ.选择填空: ( ) 1. What does he ____ in the letter? A. says B. say C. speak ( ) 2.—Where does he live? —He ____ in Shanghai. A. lives B. live C. is live ( ) 3. He ____ to visit China. A. want B. to want C. wants ( ) 4. —____ is the letter from? — It’s from Mike, my pen pal. A. Where B. How C. Who ( ) 5. Tom speaks English. ____ Jane ____ English, too? A. Do; speaks B. Does; spea k C. Do; speak Section C Ⅰ.用代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2016年语文高考试题全国卷2(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学科.网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