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甲醇填料吸收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甲醇填料吸收塔设计
经济评价与环保考虑
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投资估算
根据甲醇填料吸收塔的设计方案,对设备、材料、安装、调试等各方面的费用进行详细估算,以确保投资预算的 准确性。
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设计方案的经济效益,包括投资回报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评估甲醇填料吸收塔的经济 效益,为决策提供依据。
环保法规遵守情况说明
在甲醇吸收塔周围设置防火墙或 防火带,防止火灾蔓延。同时, 塔体上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 志和灭火器材。
防爆措施
对于可能存在爆炸危险的区域, 应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如设置 防爆门、防爆窗等。此外,还应 对塔体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确 保设备完好无损。
防毒措施
甲醇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设 计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防毒措施 。例如,在塔体上设置排风口和 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工作 人员在操作时应佩戴防毒面具和 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甲 醇填料吸收塔设计
目录
• 课程设计背景与目的 • 甲醇填料吸收塔基本原理 • 设计方案制定与参数选择
目录
• 工艺流程设计与优化 • 设备布置与管道设计 • 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经济评价与环保考虑
01
课程设计背景与目的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意义
01 02
理论与实践结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连接化工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的重要桥梁,通过课 程设计,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化工原理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中,加深 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塔内件设计与优化
通过对塔内件(如分布器、收集器、再分布器等)的设计和优化,实现气液均匀分布、减少返混和降低压降等目标, 从而提高吸收效率和降低能耗。
操作条件优化
通过对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流量等)的优化,使吸收塔在最佳工况下运行,提高吸收效率和产品 质量,降低能耗和废弃物排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前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前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前言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学生在学习化学工程专业知识
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计算,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我们将涉及到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热力学、传质和
反应工程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掌握化工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将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计算,让学生了解
化工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同时,我们还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将不仅能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还能够了
解化工工程中的现实问题和挑战。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设计,对化工原理有一个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为将来的工程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

最后,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本课程设计,积极参与课程学习和实践,不断提
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为将来的工程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也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化工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将是一次知识的盛宴,也将是一次思维的碰撞。

让我们一起
期待这个过程,为自己的未来梦想努力奋斗!。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流动和压力降、气液平衡、传质过程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的能力。

1.掌握流体的密度、粘度、热导率等物理性质。

2.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包括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

3.掌握流体流动和压力降的基本理论,包括层流和湍流、管道流动和开放流动等。

4.理解气液平衡的基本原理,包括相图、相律和相变换等。

5.掌握传质过程的基本方法,包括扩散、对流传质和膜传质等。

6.能够运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分析流体流动问题。

7.能够计算流体流动和压力降的基本参数,如流速、压力降等。

8.能够分析气液平衡问题,确定相态和相组成。

9.能够运用传质过程的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流动和压力降、气液平衡、传质过程等。

1.流体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粘度、热导率等,通过实例讲解其测量方法和应用。

2.流体力学基本方程:讲解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并通过实例分析其应用。

3.流动和压力降:讲解层流和湍流的特性,分析管道流动和开放流动的压力降计算方法。

4.气液平衡:讲解相图、相律和相变换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例分析气液平衡问题。

5.传质过程:讲解扩散、对流传质和膜传质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传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流动和压力降、气液平衡、传质过程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化工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化工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工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化工生产的基本过程和设备,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熟悉化工生产的基本过程和设备;(3)掌握化工计算方法和技能。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化工过程设计和优化能力;(3)学会使用化工设备和仪器进行实验和调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2)增强学生对化工行业的认识和兴趣;(3)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溶液、蒸馏、吸收、萃取、离子交换等基本操作原理和方法。

2.化工生产过程和设备:包括反应器、换热器、蒸发器、膜分离设备等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3.化工计算方法:包括物料平衡、热量平衡、质量平衡等计算方法。

具体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1-2周: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第3-4周:化工生产过程和设备;第5-6周:化工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化工原理》;2.参考书:相关化工原理的教材和学术著作;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动画等;4.实验设备:反应器、换热器、蒸发器、膜分离设备等。

以上教学资源将用于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的评估,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诚敬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诚敬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柴诚敬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如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传热等;2. 学会运用化学工程的基本原理分析典型化工过程中的现象与问题;3. 掌握化工流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流程分析与优化。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工过程中的计算问题,如物料平衡、能量平衡等;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图表、模拟等方法对化工过程进行研究和评价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习积极性;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化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及责任感;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化工原理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化工原理知识,为未来从事化工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化工流体力学基础: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阻力与流动形态等;参考教材第二章:流体力学基础。

2. 热力学原理及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以及理想气体、实际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参考教材第三章:热力学原理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

3. 传质与传热过程:质量传递、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应的传递速率计算;参考教材第四章:传质与传热。

4.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介绍化工过程模拟的基本方法,如流程模拟、动态模拟等,以及优化策略;参考教材第五章: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

5. 典型化工单元操作:分析各类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及设备选型,如反应器、塔器、换热器等;参考教材第六章:典型化工单元操作。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化工流体力学基础;第二周:热力学原理及应用;第三周:传质与传热过程;第四周: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第五周:典型化工单元操作。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最新版本ppt课件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最新版本ppt课件

表2 物料衡算表
项目
数据
进料流量F,kmol/h 塔顶产品流量D, kmol/h 塔釜残液流量W, kmol/h 进料组成,xF(摩尔分数) 塔顶产品组成,xD(摩尔分数) 塔釜残液组成,xW(摩尔分数)
3.4 实际板数及进料位置的确定
1. 确定最小回流比Rmin q=1, xe=xF ye=f(xe) 由y~x图得出
4.实际板数及加料板位置的确定
由t-x(y)图查tD、tW 、 tF (其中tD查露点线, 因为xD= y1 ; tW查泡点线; tF查泡点线)
t tD tW 2
由此平均温度查表得液体粘度μi和α
由此平均温度查t-x(y)图得进料的xi
全塔效率由奥康奈尔O’connell关联式计算: (化原p212图5-38或化原下P118 图10-20)
表1 苯-甲苯常压相平衡数据
t/0C PA°/kPa PB°/kPa xA yA α
80.1
81

110.6
i
yi xi
1 xi 1 yi
1 n
i
对于环己醇-苯酚体系:
m
1 39
i
说明:平均相对挥发度为 5.62
3.2 绘制t-x(y)图及y-x图 在坐标纸上绘图,大小要求t-x(y)图为10*10cm,
1. 精馏塔工艺设计内容:全塔物料恒算、确定回流比 ;确定塔径、实际板数及加料板位置。
2. 精馏塔塔板工艺设计内容:塔板结构设计、流体力 学计算、负荷性能图、工艺尺寸装配图。
3. 换热器设计:确定冷热流体流动方式以及换热器结 构,进行换热器的热负荷计算,根据换热面积初选换热 器;
课程设计的要求
❖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用A3图纸画 ❖塔工艺条件图(带管口)用A3纸画 ❖其余工艺设计图用坐标纸

化工原理 课程设计 精馏塔

化工原理 课程设计 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
一、设计题目
设计一个年产10万吨的乙醇-水溶液精馏塔。

该精馏塔将采用连续多级蒸馏的方式,将乙醇与水进行分离。

乙醇的浓度要求为95%(质量分数),水含量要求低于5%。

二、设计要求
1. 设计参数:
操作压力:常压
进料流量:10万吨/年
进料组成:乙醇40%,水60%(质量分数)
产品要求:乙醇95%,水5%
2. 设计内容:
完成精馏塔的整体设计,包括塔高、塔径、填料类型、进料位置、塔板数、回流比等参数的计算和选择。

同时,还需完成塔内件(如进料口、液体分布器、再沸器等)的设计。

3. 绘图要求:
需要绘制精馏塔的工艺流程图和结构示意图,并标注主要设备参数。

4. 报告要求:
完成设计报告,包括设计计算过程、结果分析、经济性分析等内容。

三、设计步骤
1. 确定设计方案: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精馏塔类型(如筛板塔、浮阀塔等),并确定进料位置、塔板数和回流比等参数。

2. 计算塔高和塔径:根据精馏原理和物料性质,计算所需塔高和塔径,以满足分离要求。

3. 选择填料类型:根据物料的特性和分离要求,选择合适的填料类型,以提高传质效率。

4. 设计塔内件:根据塔板数和填料类型,设计合适的进料口、液体分布器、再沸器等塔内件。

5. 进行工艺计算:根据进料组成、产品要求和操作条件,计算每块塔板的温度和组成,以及回流比等参数。

6. 进行经济性分析:根据设计方案和工艺计算结果,分析项目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碳八分离工段原料预热器设计学生姓名:왕량学校:대련대학专业班级:화공101学号:10412041指导老师:왕위징时间:2012.07.08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3)二、概述及设计方案简介 (4)1.碳八芳烃分离工艺简介 (4)2.换热器简介 (4)三、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参数 (7)1.设计条件 (7)2.主要物性参数 (7)四、工艺设计计算 (9)1.估算传热面积 (9)2.选择管径和管内流速 (11)3.选取管长、确定管程数和总管数 (12)4.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13)5.传热管排列 (14)6.管心距 (15)7.管束的分程方法 (15)8.壳体内径 (16)9.折流板和支承板 (16)10.其它主要附件 (17)11.接管 (17)五、换热器核算 (17)1.热流量核算 (17)2. 传热管和壳体壁温核算 (24)3. 换热器内流体阻力计算 (26)六、设计自我评述 (31)七、参考文献 (32)八、主要符号表 (32)八、附录 (33)附录1 工艺尺寸图 (33)附录2工艺流程图 (34)一、设计任务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王亮班级:化工101碳八分离工段原料预热器设计冷流体:液体(流量15Koml/h)组成摩尔分率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18% 18% 40% 24%加热水蒸气压力为122Kg cm/由20℃加热到162℃要求管程和壳程压差均小于50KPa,设计标准式列管换热器二、概述及设计方案简介1.碳八芳烃分离工艺简介碳八芳烃分离即C8芳烃分离,根据工业需要将碳八芳烃分离成单一组分或馏分的过程。

C8芳烃分离的主要目的是活的经济价值较高的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

因此,C8芳烃分离有常常与碳八芳烃异构化结合在一起,以获得更多的对、邻二甲苯。

在个别情况下,也要分离出高纯度的乙苯、苯乙烯。

各种C8芳烃间沸点很接近难以用一般的精馏方法分离,各种C8芳烃沸点如表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筛板精馏塔生产能力:年处理苯—甲苯混合液30000t(开工率300天/a);原料:组成为45%(苯的质量分数)的苯—甲苯混合液;分离要求:塔顶流出液的组成为0.92,塔底釜液的组成为0.02。

设计条件:1、处理量: 30000 (吨/年)。

2、进料组成:甲苯、乙苯的混合溶液,含甲苯的质量分数为30%。

3、进料状态:泡点进料4、料液初温: 35℃5、冷却水的温度: 25℃6、饱和蒸汽压强:5Kgf/cm2(1Kgf/cm2=98.066)KPa7、精馏塔塔顶压强: 4 KPa(表压)8、单板压降不大于 0.7 kPa9、总塔效率为 0.5210、分离要求:塔顶的甲苯含量不小于92%(质量分数),塔底的甲苯含量不大于2%(质量分数)。

11、设备热损失为加热蒸汽供热量的5%12、年开工时间: 300(天)13、完成日期: 2011 年 12 月 25 日14、厂址:湖北荆门地区(大气压为760mmHg)一、精馏塔的物料衡算(1)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苯的摩尔质量 MA=78.11kg/kmol 甲苯的摩尔质量 MB=92.13 kg/kmol x F =13.92/55.011.78/45.011.78/45.0+= 0.491x D =13.92/08.011.78/92.011.78/92.0+= 0.931x w =13.92/98.011.78/02.011.78/02.0+=0.024(2)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M F =0.491*78.11+(1-0.491)*92.13=85.24 kg/kmol M D =0.931*78.11+(1-0.931)*92.13=79.08 kg/kmolM W =0.024*78.11+(1-0.024)*92.13=91.80 kg/kmol(3)物料衡算原料处理量 F=3*10^7/(300*24)/85.24=48.88kmol/h 总物料衡算 F=D+W苯物料衡算 48.88*0.491=0.931*D+0.024*W D=25.17kmol/hW=23.71kmol/h二、塔板数的确定(1)理论板层数NT 的求取苯-甲苯物系在某些温度下的α值取α=2.48①二元物系的相平衡方程: y=x*48.11x*48.2+②求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采用作图法求最小回流比。

在图中对角线上自点e(0.491, 0.491)坐垂线ef 即为q 线,该线与平衡线的交点坐标为: y q =0.705 x q =0.491 最小回流比为:R min =(x D -y q )/(y q -x q )=0.491-0.7050.705-0.931 = 1.06取操作回流比为:R=2* R min =2*1.06=2.12 ③求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

L=R*D=2.12*25.17=53.36(kmol/h) V=(R+1)*D=3.12*25.17=78.53(kmol/h) L ’=L+qF=53.36+48.88=102.24(kmol/h) V ’=V=78.53(kmol/h) ④求操作线方程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0.300.68x 1R x x 1R Ry n D n 1n +=+++=+ 提留段操作线方程为y m+1==-+--++WqF L Wx x W qF L qFL W m1.302x m -0.007 ⑤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

采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总理论板层数N T =11(包括再沸器) 进料板位置N F =5 (2)实际板层数的求取精馏段实际板层数N 精=4/0.52=7.69≈8 提留段实际板层数N 提=6/0.52=11.54≈12三、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一)、操作压力计算塔顶操作压力 p D = 101.3 + 4 = 105.3 Kpa 每层塔板压降 ΔP = 0.52 KPa进料板压力 P F = 105.3 + 0.52×8= 109.5 KPa 精馏段平均压力 P m1 =()2109.5 105.3+ = 107.4 KPa塔底操作压力 P W = 109.5 + 0.52× 12 = 115.7 KPa 提馏段平均压力 P m2 = 27.1155.109+ = 112.6 KPa(二)、操作温度计算依据操作压力,由泡点方程000x BA B P P P P --=和露点方程P x P A 0y =和安托万方程绘出苯、甲苯的温度-组成图 (图1、2、3分别为总压P=105.3KPa 、 P=109.5KPa 、P=115.7KPa 的温度-组成相图) 其中苯、甲苯的饱和蒸汽压由安托尼方程lnP 0=A-Ct +B计算。

查数据得:苯: A = 6.9419 B = 2769.42 C = - 53.26 温度范围(300—400)K甲苯:A = 7.0580 B = 3076.65 C = - 54.65 温度范围(330—430)K图1图2图3查温度-组成图可得相应温度如下:塔顶温度:T D=356K进料板温度:T F=368K塔底温度:T W= 387.5K精馏段平均温度:T m1=(356+368)/2=362K提馏段平均温度:T m2=(368+387.5)/2=377.8K(三)、平均摩尔质量计算1、塔顶平均摩尔质量计算由y1=x D=0.931,查平衡曲线得x1=0.845M0.931*78.11+(1-0.931)*92.13= 79.08 kg/kmolVDmM LDm = 0.845*78.11+(1-0.845)*92.13= 80.28 kg/kmol2、进料板平均摩尔质量计算由 x F =0.491,查平衡曲线得y F =0.705M VFm =0.705*78.11+(1-0.705)*92.13= 82.25 kg/kmol M LFm =0.491*78.11+(1-0.491)*92.13=85.25 kg/kmol 3、塔底平均摩尔质量计算由 x W =0.024,查平衡曲线得y W =0.057 M VWm =0.057*78.11+(1-0.057)*92.13=91.33 kg/kmol M LWm =0.024*78.11+(1-0.024)*92.13=91.79 kg/kmol 4、精馏段平均摩尔质量M Vm1=(79.08+82.25)/2=80.67 kg/kmol M Lm1=(80.28+85.25)/2=82.77 kg/kmol 5、提馏段平均摩尔质量M Vm2=(82.25+91.33)/2=86.79 kg/kmol M Lm2=(85.25+91.79)/2=88.52 kg/kmol (四)、平均密度计算 1、气相平均密度计算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即 3m1Vm1m1Vm1kg/m 2.883628.31467.80*4.107RT M P =⨯==ρ 3m2Vm2m2Vm2kg/m 3.118.3778.31486.79*112.6RT M P =⨯==ρ2、液相平均密度计算苯、甲苯的相对密度液相平均密度用BAm1ρρρBAa a +=计算( 式中a 表示质量分数)。

①、塔顶液相平均密度的计算 由T D =356-273.15=82.9℃ 得:ρDA =811.7kg/m ³ ρDB =807 kg/m ³ `80708.07.81192.01m+=ρ ρDm=811.3②、进料板液相平均密度的计算由T F =368-273.15=94.9℃ 得: ρFA =798.2kg/m ³ ρFB =795.3 kg/m ³3.79555.02.79845.01m+=ρ ρFm=796.6③、塔底液相平均密度的计算 由T W =387.5-273.15=114.4℃ 得:ρWA =775.2kg/m ³ ρWB =776 kg/m ³77698.02.77502.01m+=ρ ρWm=776 kg/m ³④、精馏段液相平均密度 ρLm1=(ρDm +ρFm )/2=(811.3+796.6)/2= 803.95 kg/m 3⑤、提馏段液相平均密度ρLm2=(ρFm +ρFWm)/2=(796.6+776)/2 =786.3 kg/m 3(五)、液体平均表面张力计算 液相平均表面张力用∑==n1Lm i i i x σσ计算液体表面张力1、塔顶液相平均表面张力的计算 由 T D =82.9℃ 得: σD A =20.91 mN/mσD B =21.36mN/mσDm =20.91*0.931+(1-0.931)*21.36=20.94mN/m2、进料板液相平均表面张力的计算 由T F =94.9℃得:σF A = 19.46mN/m σF B =20.27mN/mσFm =19.46*0.491+20.27*(1-0.491)=19.87mN/m3、塔底液相平均表面张力的计算 由 T W =114.4℃得: σWA =17.15mN/mσWB =17.93mN/mσWm =17.15*0.024+(1-0.024)*17.93=17.91mN/m4、精馏段液相平均表面张力σLm1=(σDm+σFm)/2=(20.94+19.87)/2=20.41mN/m5、提馏段液相平均表面张力σLm2=(σFm+σWm)/2=(19.87+17.91)/2=18.89mN/m(六)、液体平均粘度计算苯甲苯液体粘度液相平均粘度用lgμLm=Σx i lgμi计算1、塔顶液相平均粘度的计算由T D=82.9℃得:μDA=0.299mPa·sμDB=0.304mPa·slgμDm=0.931×lg(0.299)+(1-0.931)×lg(0.304) 解出μDm=0.30 mPa·s2、进料板液相平均粘度的计算由T F=94.9℃得:μFA= 0.267 mPa·sμFB= 0.275 mPa·slgμFm=0.491×lg(0.267)+(1-0.491)×lg(0.275) 解出μFm=0.271 mPa·s3、塔底液相平均粘度的计算由T W=114.4℃得:μWA =0.225 mPa·sμWB =0.246mPa·slg μWm =0.024×lg(0.225)+(1-0.024)×lg(0.246) 解出μWm =0.246mPa·s 4、精馏段液相平均粘度 μLm1=(0.30+0.271)/2=0.286 mPa·s5、提馏段液相平均粘度 μLm2=(0.271+0.246)/2=0.259 mPa·s四、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计算(一)、精馏段气、液相负荷计算汽相摩尔流率:V=(R+1)×D=(2.12+1)×25.17=78.53kmol/h 汽相体积流量:/s m 611.02.88360067.8078.533600VM V 3Vm1vm1s1=⨯⨯==ρ汽相体积流量:/h m 2199.73600V V 3s1h1== 液相回流摩尔流率:L=R ×D=2.12×25.17=53.36 kmol/h 液相体积流量:/s m 0.001526803.95360082.7753.363600LM L 3Lm1Lm1s1=⨯⨯==ρ液相体积流量:/h m 5.4936L 3600L 3s1h1=⨯= (二)、提馏段气、液相负荷计算汽相摩尔流率:()kmol/h 78.531==--='V F q V V 汽相体积流量/s m 0.60883.11360086.7978.5336003222=⨯⨯='=Vm Vm s M V V ρ 汽相体积流量/h m 5.19123600V 3s22==h V 液相回流摩尔流率:kmol/h 102.2448.88153.36=⨯+=+='qF L L液相体积流量:/s m 003197.0786.3360088.52102.2436003222=⨯⨯='=Lm Lm s M L L ρ液相体积流量:/h m 11.5103600L 3s22==h L 五、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一)、塔径的计算 1、 精馏段塔径的计算取板间距H T =0.50m ,取板上清液层高度 L h =0.06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