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会考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高中化学会考必背知识

高中化学会考必背知识高考正在悄然袭来,高考生要抓好剩下的时间认真复习,江苏地区的考生也正在认真备考,想知道化学这门科目需要复习哪些知识点吗?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中化学会考必背知识,欢迎大家阅读!高中化学会考知识一、物质结构理论1.用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周期性变化比较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2.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判断具体物质的酸碱性强弱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对应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3.运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构--性”间的关系推导元素。
4.应用元素周期律、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进行相关计算或综合运用,对元素推断的框图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5.晶体结构理论⑴晶体的空间结构:对代表物质的晶体结构要仔细分析、理解。
在高中阶段所涉及的晶体结构就源于课本的就几种,高考在出题时,以此为蓝本,考查与这些晶体结构相似的没有学过的其它晶体的结构。
⑵晶体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物质的熔、沸点高低规律比较。
⑶晶体类型的判断及晶胞计算。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也是化工生产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
考查主要集中在: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考点主要集中在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关系,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
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建立途径,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及各物质的物理量的变化与物态的关系,等效平衡等。
1.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化学平衡的移动主要包括: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特征,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知识以及移动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高中化学会考重要知识一、化学实验安全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福建高二化学会考知识点

福建高二化学会考知识点化学学科是中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学科,它涉及到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等方面的内容。
福建高二化学会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基本概念与性质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包括元素、化合物、离子等,学生应该了解它们的定义和特点。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物质的性质,如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物质的变化规律。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学生需要了解原子的构成以及原子中的电子、质子和中子等粒子。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周期规律,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和特点。
3. 化学键与化合物化学键是化合物形成的基础,学生需要了解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不同类型的化学键的形成和特点。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的名称、性质和用途。
4. 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描述,学生需要学会平衡化学方程式并理解反应的基本原理。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如摩尔计算和溶液浓度计算等。
5. 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是化学变化的基本形式,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分类和特点。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6. 酸碱与溶液酸碱与溶液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学生需要了解酸碱与盐的性质和特点。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等相关知识。
7. 物质的氧化与还原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变化中的重要形式,学生需要了解氧化与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
8. 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与电流之间关系的学科,学生需要了解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电化学电池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以上是福建高二化学会考的主要知识点,学生们在备考期间应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
通过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学学科,提高在考试中的成绩。
高一化学会考必看知识点

高一化学会考必看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一门必修科目。
而在高一年级,化学会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了解并掌握高一化学会考的必看知识点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学习的基石,也是高一化学会考的重要内容。
学生们需要熟悉和理解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化学元素、化合物、离子、原子、分子等。
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元素周期表等基础知识。
在高一化学会考中,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会成为考试的重点内容。
二、化学反应与方程式化学反应是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高一化学会考的重要考点。
学生们需要熟练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以及化学反应的类型等知识。
此外,学生们还需要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特点及相关计算。
三、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高一化学会考中的常见考点之一。
学生们需要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学习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酸碱反应。
此外,他们还需要掌握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以及酸碱溶液的浓度计算等内容。
对于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高一化学会考中的关键。
四、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化学会考的考点之一。
学生们需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此外,他们还需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条件、电位差和电化学电池等相关知识。
五、化学实验与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高一化学会考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如称量、搅拌、加热等。
此外,他们还需要了解实验室常见的实验仪器、玻璃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以及安全措施等。
在高一化学会考中,实验操作和安全意识也是被重点考察的内容。
六、化学能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能和化学反应速率是高一化学会考的考点之一。
高中化学会考常考知识要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会考常考知识要点总结归纳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化学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
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是打下化学基础的重要一步,对于将来的学习和应用都有重要的影响。
高中化学的会考常考知识要点总结归纳,对于高中化学学习的掌握和考试的准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化学知识最为基础和重要的部分。
要掌握元素周期律的特征、定律和周期表的构造和解读,包括:(1) 周期性质: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电子亲和能、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等。
(2) 周期律:门捷列夫定律和莫塞里定律。
(3) 周期表:化学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构造和周期表上的元素分类、性质的解读。
2、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包括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颜色、电子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等。
(1)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符号化表达,反应物与生成物、配平等。
(2) 基本反应类型: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缩合反应等等。
(3) 颜色反应:酸碱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等颜色变化的解释。
3、化学量计算化学量计算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难点,普遍认为也是考试难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分子量、摩尔计算和化学反应计算等。
(1) 分子量:元素和化合物分子量的计算方法。
(2) 摩尔计算:摩尔、摩尔质量、摩尔浓度、溶液配制和反应中的计算等。
(3) 化学反应计算: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体积、摩尔量及其关系等等。
4、酸碱物质酸碱物质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酸碱概念、酸碱度量、酸碱反应、盐和中性物质等。
(1) 酸碱概念:布朗酸碱概念、伦敦酸碱概念、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布鲁斯特酸碱理论等。
(2) 酸碱度量:酸碱指示剂、pH值、酸碱度量方法等。
(3)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的类型、中和反应、水解反应等。
总之,高中化学学习的会考常考知识要点需要广泛的积累和深入的掌握。
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强化知识点的交互联系,拓展知识点的应用领域,多维度地经验学习内容的呈现和解释,以获得更加深刻和广泛的学习效果和提高化学学科应用能力,对未来的学习和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一化学会考知识点全部归纳

高一化学会考知识点全部归纳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在高一学年,化学知识点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高一学生系统地复习和整理化学知识,本文将对高一化学会考知识点进行全部归纳。
1. 原子结构原子结构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包括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概念、原子序数、质量数、同位素等基本概念。
了解原子结构有助于理解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的形成等后续知识。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将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并体现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周期性。
高一学生需要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组成以及元素周期规律,包括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的趋势和规律。
3. 电子层和化合价电子层是原子中电子分布的方式,了解电子层的特点有助于解释元素的化学性质。
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与其他元素结合的能力,高一学生需要掌握不同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如何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4.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重要因素。
高一学生需要了解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5.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学学习的核心内容,高一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特点。
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加热分解反应等。
6. 酸碱理论酸碱理论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包括酸碱的定义、性质、酸碱中和反应等。
高一学生需要了解酸碱溶液的pH值、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以及常见的酸碱盐类物质。
7. 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化学中的基本概念,高一学生需要掌握摩尔质量、摩尔比、摩尔计量等基本概念,以及化学计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8. 溶液和溶解度溶液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状态,高一学生需要了解溶质、溶剂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浓度的计算和溶液中物质的溶解规律。
9. 高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高一学生需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和实验设计,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高二文科班化学会考知识点

高二文科班化学会考知识点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理科学科,也是高中文科班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门科目之一。
为了在高二文科班化学会考中取得好成绩,我们需要全面了解和深入掌握化学的知识点。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高二文科班化学会考的知识要点,帮助大家提高化学成绩。
一、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 原子结构-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元素的定义和周期表- 原子核的结构:质子数、中子数、原子质量- 电子结构:能级、壳层、轨道2. 分子结构- 分子的定义与特征- 共价键和离子键- 分子的分解和合成反应3.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硬度、密度等- 物质的化学性质:易燃、稳定性等二、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程式2.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 平衡态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调整三、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态方程式四、酸碱中和反应和酸碱溶液1. 酸和碱的基本概念- 酸的定义和性质- 碱的定义和性质2.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3. 酸碱溶液- 酸碱溶液的pH值和酸碱指示剂- 酸碱溶液的浓度和稀释计算五、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腐蚀和防腐蚀- 电池和电解质2. 酸碱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酸碱中和反应在药品和消毒剂的使用中的应用- 酸雨和环境保护六、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 有机物和无机物2. 烃类- 烷烃、烯烃和炔烃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化学式和结构式3. 芳香化合物- 苯的结构和性质- 苯环的反应七、金属与非金属1. 金属的性质和特征- 金属的导电性、延展性和高光泽性2. 非金属的性质和特征- 非金属的不导电性3. 金属和非金属的离子化合物- 金属和非金属离子的形成和性质- 金属的活动性和非金属的氧化性八、化学实验和实验操作技巧1. 实验室安全和实验器材的使用2. 实验操作技巧- 烧杯和容量瓶的使用- 滴定和过滤等操作技巧总结:通过对高二文科班化学会考知识点的全面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在化学学科上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9篇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9篇第1篇示例: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组成、变化规律以及能量吸收和释放的科学。
在化学会考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核心知识点,下面将对化学会考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化学元素1.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常见元素有氢、氧、氮、碳等。
2.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具备周期性规律。
3. 元素的化学符号用来表示元素的缩写,如氢的化学符号为H。
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包括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等。
2. 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度相等的状态。
3. 氧化还原反应指的是电子的转移过程,常见的有单质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4. 离子方程式是将离子化合物中的离子用电离式写出来的反应方程式。
三、物质的组成1. 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类,单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
2.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颗粒,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3. 分子是由原子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可以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分子也可以是不同元素形成的分子。
四、溶液的性质1. 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体系,可分为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 溶度是指单位温度下单位质量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五、酸碱中和反应1.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 pH是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指标,pH<7为酸性,pH=7为中性,pH>7为碱性。
六、化学键1. 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常见的有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2. 共价键是原子间电子的共享,离子键是电子的转移,金属键是金属原子间电子的自由流动。
七、物质的结构1. 物质的结构可分为晶体结构和非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具有规则的几何形态,非晶体结构则无规则的结构。
2. 晶体结构可分为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八、化学能量1. 化学能量包括内能、焓、熵等,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规律的科学。
2. 化学能量的转化可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伴有能量的变化。
2、化学反应: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3、离子反应:指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4、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物质。
5、质量守恒定律: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二、化学计量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其单位为摩尔(mol)。
2、摩尔质量: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例如,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
3、溶液的浓度:指一定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
浓度可以用质量分数或物质的量浓度表示。
三、酸碱盐1、酸:指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H+)的化合物。
2、碱:指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3、盐:指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例如,氯化钠(NaCl)。
4、酸碱中和反应: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四、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指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2、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将电子转移给自己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3、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将电子转移给别人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4、氧化数:表示元素氧化程度的数值。
在单质中,氧化数为0;在化合物中,最高氧化数为正值,最低氧化数为负值。
五、化学反应类型1、化合反应:指两种或多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2、分解反应:指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
例如,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3、置换反应: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例如,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
4、复分解反应:指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例如,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六、原子结构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会考复习——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一.氧化还原反应(一)理解概念1.(具有)(本身)(发生)(变为)氧化剂————氧化性————被还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具有)(本身)(发生)(变为)还原剂————还原性————被氧化————氧化反应————氧化产物例题1:氢化钠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它可以跟水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此反应的氧化剂是()A.NaH B.H2O C.NaOH D.H2答案:B例题2:下列各组物质之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的是()A.Na和 H2O B.O2和 H2O C.Fe和H2O D.Cl2和H2O 答案:A、C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3.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的得失(或转移)。
4.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的关系: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为非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二)应用1.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原则:化合价升高总数(失电子总数)= 化合价降低总数(得电子总数)练习 1) I2 + HNO3 —— HIO3 + NO + H2O2) S + KOH —— K2S + K2SO3 + H2O3) NH3 + Cl2 —— N2 + NH4Cl4) KMnO4 + HCl —— KCl + MnCl2 + Cl2↑ + H2O5) CuS + HNO3 —— Cu(NO3)2 + H2SO4 + NO↑ + H2O6) FeS + HNO3 —— Fe(NO3)3 + S + NO↑ + H2O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法:根据化合价反应前后是否有变化。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能力(或还原能力)强弱例题:根据下列反应 H2SO3 + I2 + H2O = 2HI + H2SO42FeCl3 + 2HI =2FeCl2 + 2HCl + I23FeCl2 + 4H NO3 = 2FeCl3 + NO↑+ Fe(NO3)3 + 2H2O判断氧化剂的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还原剂的还原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
[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能力: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能力:还原剂>还原产物H2SO3 + I2 + H2O = 2HI + H2SO4 氧化性:I2 >H2SO4还原性:H2SO3 >HI2FeCl3 + 2HI =2FeCl2 + 2HCl + I2 + H2SO4 氧化性:FeCl3>I2 还原性: HI> FeCl23FeCl2 + 4H NO3 = 2FeCl3 + NO↑+ Fe(NO3)3 + 2H2O氧化性:H NO3 > FeCl3还原性:FeCl2> NO 答案:氧化剂的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H NO3 > FeCl3> I2 >H2SO4还原剂的还原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H2SO3 >HI> FeCl2> NO4.常见氧化剂氧化能力顺序,相应还原剂还原能力顺序:氧化能力:KMnO4 > Cl2 > Br2 > F e3+ > I2 >S还原能力:Mn2+ < Cl-< Br-< Fe2+ < I-< H2S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相遇可反生氧化还原反应;反之,不反应。
例如:Cl2与Br-、Fe2+ 等可反应,F e3+ 与I-、H2S等可反应;I2与Br-、Fe2+等不可反应,Br2与Mn2+、Cl-等不可反应。
5.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法及有关计算例题:写出铜与浓硝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关系和数目,若有4摩硝酸被还原时,有摩被氧化。
若转移1摩电子时,未被还原的硝酸摩,参加反应的硝酸克。
[分析]化学方程式为:3== Cu(NO3)2 + 2NO2↑+ 2H2O,其中铜是还原剂被氧化,硝酸是氧化剂,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相应关系:未被还原——参加反应——电子被还原——被氧化2 H NO3—— 4 H NO3——2e 2 H NO3—— Cu2mol 4×63g 2mol 2mol 1moly z 1mol 4mol xx=2mol y=1mol z=126g二.化学量条件:气体、标况例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2.4升氧气中,一定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B.80克氢氧化钠溶解在1升水中,得到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摩尔/升C.18克水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占22.4升。
D.标准状况下,20毫升氨气跟60毫升氧气所含分子个数比为1:3[分析] A.无标准状况条件B.80克氢氧化钠溶解在1升水中,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升C.标况下水为液体,所以体积不为22.4升D.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正确[补充]1.标准状况的含义。
( ) ( )( )( )2.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浓度的相互换算。
3.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例如:2H 2(气)+O 2(气)=2H 2O (液)+571.6KJ2H 2(气)+O 2(气)=2H 2O (气)+483.6KJ(1) 热量多少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2) 热量多少与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有一一对应关系 例如:H 2(气)+1/2O 2(气)=H 2O (液)+285.8KJ三. 离子反应1.本质: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离子的浓度迅速降低。
2.反应发生的条件:能发生氧化还原、能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发生络合等。
3.离子反应的规律 ①与H +反应: 氢氧根:OH- 弱酸根:CO 32-、SO 32-、S 2-、ClO -、SiO 32-、CH 3COO -、F -、PO 43-、AlO 2-等 弱酸的酸式酸根:HCO 3-、HSO 3-、HS -、H 2PO 4-、HPO 42-等②与OH -反应:金属阳离子:Al 3+、Cu 2+、Mg 2+、Fe 2+、Fe 3+ 、NH 4+、H +等 酸式酸根:HCO 3-、HSO 3-、HS -、H 2PO 4-、HPO 42-等③产生沉淀: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⑤发生络合:Fe 3+与SCN-Ag +与NH 3·H 2O⑥其它: Al 3+ 与AlO 2-反应 Al 3+ + 3AlO 2-+ 6H 2O = 4Al(OH)3 ↓ 4.离子方程式: ①含义:a.代表某一个具体反应,如: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a 2+ + SO 42-= BaSO 4↓b.代表一类反应,可溶性钡盐与可溶性硫酸盐反应,生成难溶的硫酸钡和可溶性盐。
Ba 2+ + SO 42-= BaSO 4↓②书写步骤:写:根据事实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SO 42-Ba 2+ CO 32-SO 32-Ag + Cl - I-Br -CO 3-SO 32-Ca 2+ CO 32-PO 43-OH -Cu 2+Mg 2+ Fe 2+ Fe 3+I - O 2 Fe 2+H 2S Cl 2 Fe 2+MnO 4-(H +)NO 3-(H +)I-Fe 3+Fe 、CuH 2SFe 2+NO 3-(H +)I -H 2SSO 32-1000mL ×ρ(g/mL )×a% C (mol/L )=M (g/mol )×1L拆:可拆——可溶性碱、可溶性盐、强酸。
不拆——单质、氧化物、难溶性物质、气体、难电离的物质(水、氨水、弱酸)删:删去等号两边相同离子或物质。
查:电荷守恒、电子守恒、质量守恒。
[练习]⑴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⑵氢氧化钾溶液和醋酸反应⑶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铵溶液混合⑷碳酸钙溶于盐酸⑸实验室制氯气⑹氯气溶于水⑺氯气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⑻金属钠投入水中⑼向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⑽铁与稀硫酸反应⑾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⑿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⒀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钙溶液⒁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显碱性⒂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显中性⒃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⒄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⒅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⒆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答案]⑴ Ba2+ + 2OH-+ 2H+ + SO42-= BaSO4↓+ 2H2O⑵ OH- + CH3COOH = CH3COO- + H2O⑶ Ba2+ + 2OH-+ 2NH4+ + SO42-= BaSO4↓+ 2NH3·H2O⑷ CaCO3 + 2H+ = Ca2+ + CO2↑+ H2O⑸ MnO2 + 4H+ + 2Cl = Mn2+ + Cl2↑ + 2H2O⑹ Cl2 + H2O = H+ + Cl- + HClO⑺ Cl2 +2OH- = Cl- + ClO- + H2O⑻ 2Na + 2H2O = 2Na+ + 2OH-+ H2↑⑼ 2Fe3+ + H2S = 2Fe2+ + S + 2H+⑽ Fe + 2H+ = Fe2+ + H2↑⑾ FeS + 2H+ = Fe2+ + H2S ↑⑿ HCO3-+ Ca2+ + OH- = CaCO3↓ + H2O⒀ 2HCO3-+ Ca2+ + 2OH- = CaCO3↓ + CO32-+ 2H2O⒁ H+ + SO42- + Ba2+ + OH-= BaSO4↓+ H2O⒂ 2H+ + SO42-+ Ba2+ + 2OH-= BaSO4↓+ 2H2O⒃ 2Fe2+ + Cl2 = 2Cl- + 2Fe3+⒄ OH-+ CO2 = HCO3-⒅ 2OH-+ CO2 = CO32-+ H2O⒆ 2Fe2+ + 4Br- + 3Cl2 = 2Fe3+ + 6Cl- + 2Br2四、常见题型1.一种试剂检验多种物质例题:能鉴别氯化铵、硫酸钾、硫酸铵、氯化钠四瓶无色溶液的试剂是()A.氢氧化钡溶液 B.硝酸钡溶液C.硝酸银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答案:A2.离子共存问题例题1:下列各组离子中,在溶液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K+、Fe3+、Cl-B.Al3+、OH-、SO42-C.Na+、NO3-、HCO3-D.Na+、I-、NO3-答案:B例题2:在强酸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K+、Na+、AlO2-、NO3-B.Al3+、SO42-、NO3-、NH4+C.K+、SO42-、NH4+、MnO4- D.K+、Na+、S2—、SO32-[分析]此类型题一定要看清楚题设条件,如:溶液是否为酸性、碱性溶液;无色或有色溶液;离子间反应是否有反应类型上的限定(例如:由于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共存)。
根据各项中给出的具体离子,按离子反应规律找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