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觉字仲明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阅读 李觉

2019届高三早读限时专练(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
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作监丞、通判建州,秩满,州人借留,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
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孔维与觉等校定。
王师征燕、蓟,命觉部京东诸州刍粮赴幽州。
维荐觉有学,迁《礼记..》博士,赐绯鱼..。
雍熙三年,与右补阙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曰:“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乎?”觉曰:“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哉!”桓默然色沮。
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
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
”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
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
俄献时务策,上颇嘉奖。
是冬,以本官直史馆。
右正言王禹偁上言:“觉但能通经,不当辄居史职。
”觉仿韩愈《毛颖传》作《竹颖传》以献,太宗嘉之,故寝禹偁之奏。
淳化初,上以经书板本有田敏辄删去者数字,命觉与孔维详定。
二年,详校《春秋正义》成,改水部员外郎、判国子监。
四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
假满,诏不绝奉,卒。
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
觉性强毅而聪敏,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此颇繁,吾能易之。
”及成,果精简。
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B. 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C. 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D. 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绯鱼: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
2019届高考文言阅读句子翻译限时练

2019届高考文言阅读句子翻译限时练(七)(广东省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题。
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
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作监丞、通判建州,秩满,州人借留,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
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孔维与觉等校定。
王师征燕、蓟,命觉部京东诸州刍粮赴幽州。
维荐觉有学,迁《礼记》博士,赐绯鱼。
雍熙三年,与右补阙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曰:“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乎?”觉曰:“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哉!”桓默然色沮。
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
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
”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
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
俄献时务策,上颇嘉奖。
是冬,以本官直史馆。
右正言王禹偁上言:“觉但能通经,不当辄居史职。
”觉仿韩愈《毛颖传》作《竹颖传》以献,太宗嘉之,故寝禹偁之奏。
淳化初,上以经书板本有田敏辄删去者数字,命觉与孔维详定。
二年,详校《春秋正义》成,改水部员外郎、判国子监。
四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
假满,诏不绝奉,卒。
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
觉性强毅而聪敏,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此颇繁,吾能易之。
”及成,果精简。
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
(5分)译:(2)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5分)译:(八)(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题。
“李稙字符直”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稙字符直,泗州临淮人。
幼明敏笃学,两举于乡。
从父中行客苏轼门,大史晁无咎见之曰:“此国士也。
”以女妻焉。
靖康初,高宗以康王开大元帅府。
湖南向子諲转运京畿..,时群盗四起,偏道阨绝,环视左右无足遣者。
有以稙荐遂借补迪功郎使督四百艘总押犒师银百万粮百万石招募忠义二万余众自淮入徐趋济凡十余战卒以计达。
时高宗驻师钜野,闻东南一布衣统众而至,士气十倍,首加劳问。
稙占对详敏,高宗大悦,亲赐之食,留之幕府..、高宗既即位,寻以奉议郎知潭州,稙发廪粟,振贫困,专以抚摩为急。
丞相张波督师江上,知稙才,荐为朝奉郎、鄂州通判。
大盗马友、孔彦舟未平,稙请修战舰,习水战,分军马为左右翼,大破彦舟伏兵,诛马友,二盗平。
浚以破贼功上于朝,转朝奉大夫、通判荆南府。
秩满,除尚书户部员外郎。
时秦桧当国,凡帅府旧僚率皆屏黜,浚亦去国,稙杜门不仕。
桧死,除户部郎中。
稙始入见,帝曰:“朕故人也。
”方有意大用,以母老辞,除知桂阳军。
丁母忧,归葬,哀毁。
刘锜遗之书曰:“忠臣孝子,元直兼之矣。
”服阕,参政钱端礼荐差知琼州。
陛辞,帝慨然曰:“卿老矣,琼州远在海外。
”改知徽州。
逾年,金人败盟,朝廷将大举,以稙漕运有才略,授直敷文阁、京西河北路.计度转运使。
稙措画有方,廷议倚重。
干道二年,直宝文阁,主管行宫留守司事。
稙上书极言防江十策,皆直指事宜,不为浮泛。
疏上,帝嘉其言,以太府卿召赴阙,有疾不克上道,遂以中奉大夫、宝文阁学士致仕。
年七十有六卒,谥忠襄。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八十六》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有以稙荐/遂借补迪功郎使/督四百艘/总押犒师银百万粮百万石/招募忠义二万余众/自淮入徐/趋济凡十余战卒/以计达/B. 有以稙荐/遂借补迪功郎/使督四百艘/总押犒师银百万粮百万石/招募忠义二万余/众自淮入徐趋济/凡十余战卒以计达/C. 有以稙荐/遂借补迪功郎/使督四百艘/总押犒师银百万/粮百万石/招募忠义二万余众/自淮入徐趋济/凡十余战/卒以计达/D. 有以稙荐/遂借补迪功郎使/督四百艘/总押犒师银百万/粮百万石/招募忠义/二万余众自淮入徐/趋济/凡十余战/卒以计达/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京畿..,从周代开始,把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称为“王畿”。
2025届吉林省白山市重点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吉林省白山市重点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典型人物,作为文艺场域的核心叙事载体,往往是作品是否能切中人心,成为经典的重要“法门”。
典型人物未必一定要积极正派,很多性格复杂甚至形象负面的典型人物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迹。
鲁迅笔下的阿Q,《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这些典型人物常常是我们自身性格缺陷或精神缺失的浓缩展示,震撼与可笑之余,也为我们的人生敲响了鞭策的警钟。
但典型的意义,不只在惩恶,更在扬善。
为世道人心注入温暖的正能量,指出积极的方向,这更是塑造典型人物的价值和使命。
典型人物也不一定要“高大上”,很多平凡的小人物往往有着更为典型的价值光辉。
来自身边的感动,常会引发更深的敬意。
每年中国的“感动人物”评选都不乏平凡人的身影,我们从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中感受到爱的温情和奉献的可贵。
典型人物的塑造,切忌千篇一律,许多作家苦恼于没有生动的事例和创新的写法。
事实上,要写好典型人物的故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简单。
最重要的,还是要真正深入生活,要有认真观察生活的慧眼和发自心底的感动。
只有动过真情,才可能融情于笔端,让读者感受到深切的触动;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找到生动鲜活的人物素材,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故事细节。
(节选自《典型诚可贵》,有删改)1.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典型人物的特点。
2.作者举阿Q和范进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在塑造典型人物时,如何避免千篇一律的现象?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野菊花长在都市宫佳接到房东的电话,正好是黄昏,菊正站在顶楼的小阳台上。
阳台很小,三四步就量到头。
倚着护栏,她看到落日隐在云层里,始终没露面,云彩先是镶了橘红色的边儿,渐渐变成淡黄色。
2019-2020学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基础选择(共9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 下列加点字与“项伯杀人,臣活之”的“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使使以闻大王B.烛之武退秦师。
C.顷之未发,太子迟之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2. 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①距关,毋内诸侯②沛公不胜杯杓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④范增数目项王⑤令将军与臣有郤⑥秋毫不敢有所近⑦拔剑切而啖之⑧张良出,要项伯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⑩置之坐上A.①②③④⑤⑧B.②⑤⑥⑦⑧⑨C.①②④⑥⑧⑨D.①③⑤⑧⑨⑩3.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吾属今为之虏矣。
A.今者有小人之言B.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 下列与“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C.同舍生皆被绮绣D.吾属今为之虏矣5.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微斯人,吾谁与归?③顾计不知所出耳④荆轲顾笑武阳A.两个“微”字不同,两个“顾”字相同B.两个“微”字不同,两个“顾”字也不相同C.两个“微”字相同,两个“顾”字相同D.两个“微”字相同,两个“顾”字不相同6.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军霸上②常以身翼蔽沛公③范增数目项王④左右欲刃相如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⑥使使以闻大王⑦完璧归赵⑧且庸人尚羞之。
A.①③④/②⑤/⑥⑦/⑧B.①②⑤/③④⑧/⑥⑦C.②⑥⑦/③④⑤/①⑧D.③⑥⑧/⑤⑦/①②④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秦王还柱而走②图穷而匕首见③乃以手共搏之④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8. “东道主”“图穷匕见”“劳苦功高”“道路以目”分别出自()A.《史记》《左传》《战国策》《国语》B.《史记》《国语》《左传》《战国策》C.《国语》《左传》《史记》《战国策》D.《左传》《战国策》《史记》《国语》9. 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歌,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金黄的稻束郑敏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李谘字仲询唐赵国公峘之后原文及译文赏析

李谘字仲询唐赵国公峘之后原文及译文赏析李谘,字仲询,唐赵国公峘之后。
峘贬死袁州,因家新喻,遂为新喻人。
谘幼有至性,父文捷出其母,谘日夜号泣,食饮不入口,父怜之而还其母,遂以孝闻。
举进士,真宗顾左右曰:“是能安其亲者。
”擢第三人,除大理评事、通判舒州,召试中书,为太子中允、直集贤院。
历三司、开封府判官,再迁左正言,出为淮南转运副使。
帝幸亳,以劳,迁尚书礼部员外郎。
会江南饥,徙江东转运副使,为度支判官。
擢知制诰,寇准数改谘所拟制辞,谘不乐,以父留乡里请外,遂出知荆南。
会翰林学士阙,宰相拟他官,帝曰:“不如李谘。
”遂为学士。
仁宗即位,超迁本曹郎中、权知开封府,数月,权三司使,拜右谏议大夫。
尝奏事两宫曰:“天下赋调有定,今西北寝兵且二十年,而边馈如故。
戍兵虽未可灭,其末作浮费非本务者,宜一切裁损以厚下。
”即诏谘与御史中丞刘筠等同议冗费,以景德较天禧,计所减得十三之上。
时陕西缘边数言军食不给,度支都内钱不足支月奉,章献太后忧之,命吕夷简、鲁宗道、张士逊与谘等经度其事。
谘曰:“旧法商人入粟边郡,算茶与犀象、缗钱,为虚实三估,出钱十四文,坐得三司钱百文。
”谘请变法以实钱入粟,实钱售茶,三者不得相为轻重。
既行而商人果失厚利,怨谤蜂起。
谘以疾累请郡,改枢密直学士、知洪州。
行数月,而御史台鞫吏王举、句献私商人,多请慈州矾,会计茶法不折虚费钱,妄称增课百万缗,以觊恩赏。
谘坐不察夺职。
久之,进给事中、知杭州,复枢密直学士、知永兴军。
衣冠子弟恃荫无赖者,谘悉杖之,境内肃然。
还,勾当三班院,坐举吏降左谏议大夫。
权三司使事,是岁,禁中火,仓卒营造,应办举集。
进尚书礼部侍郎,拜枢密副使。
数月,遭父丧,起复,迁户部侍郎、知谏院事。
是时榷茶法浸坏,乃诏谘、蔡齐等更议之。
谘以前坐变法得罪,固辞,不许。
于是复用谘所变法,语具《食货志》。
卒,赠右仆射,谥宪成。
谘性明辨,周知世务,其处烦猝,常若闲暇,吏不敢欺。
在枢府,专务革滥赏,抑侥幸,人以为称职。
《柳敬亭说书》《李龙眠画罗汉记》译文

《柳敬亭说书》《李龙眠画罗汉记》译文一、参考译文柳敬亭说书南京柳麻子,面色黄黑,满脸长着疮疤、小疙瘩,行动随随便便,没有矫饰之态。
他善于说书,一天说书一回,定价一两银子。
请他的人在十天前送去请帖、定金,约好时间,他经常不得空。
南京同时有两个走红的人,就是王月生、柳麻子。
我听他说景阳冈武松打虎,与《水浒》的描述大不相同。
他描写刻画,细致入微,但又直截了当、干净利落,并不唠唠叨叨。
他的声音有如巨钟,说到关键地方,大声叫喊,声音震得房屋像要崩塌一样。
他说武松到酒店买酒,店内没有人,武松猛然一吼,店中空缸空坛都嗡嗡作响,在一般人不经意的情节细微的地方着力渲染,细致到这个地步。
主人一定要不声不响地静静坐着,集中注意力听他说,他才开口。
稍微看到奴仆附着耳朵小声讲话,听的人打哈欠伸懒腰有疲倦的样子,他就不再说下去,所以要他说书不能勉强。
每到半夜,抹干净桌子,剪好灯芯,静静地用白色杯子送茶给他,他就慢慢地说起来,声音或快或慢,或轻或重,或断或续,或高或低,说得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把世上其他说书人的耳朵摘下来,使他们仔细听柳敬亭说书,恐怕都会惊叹得咬舌死去呢!柳麻子相貌十分丑陋,但是他口齿伶俐,眼神流动,衣服雅静,简直与王月生一样美好,所以他们走红的程度正好相等。
李龙眠画罗汉记李龙眠画的罗汉渡江图,总共有十八个人;但因画上一角已经损坏模糊,仅存罗汉十五个半,以及三个童子。
画中尚未渡江的罗汉有五个人。
一位恰巧在画纸损坏处,只看到腰和脚。
一位戴着斗笠,手拿拐杖,衣袖飘扬,似乎并不想渡江。
一位静静地站着眺望远方,张嘴自言自语。
一位左脚(腿)跪着,右脚(腿)蹲着,两手交叉抱住膝盖,一双鞋子脱了放在脚边,回头微笑着。
一位坐在岸边,用手撑着地面,把脚伸进水里,好像在探测江水的深浅。
正在渡江的罗汉有九位。
一位用手掀起衣服,一位左手拄着拐杖,眼睛都向下看,嘴张得大大的合不拢来。
一位脱下衣服,两手托着,顶在头上。
一位把拐杖拄在身前,而回头看两手托衣的人。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5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课时跟踪练15题组一专项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安重诲,应州人也。
重诲少事明宗,为人明敏谨恪。
初,帝义子从珂与.安重诲饮酒争言,从珂欧.重诲,重诲终衔之。
至是,重诲用事,时从珂为河中节度使,重诲屡短.之于帝,帝不听。
重诲乃.矫以帝命,谕.河中牙内指挥使杨彦温使逐之。
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
从珂使人叩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
”从珂止于.虞乡,遣使以状闻.。
帝问重诲曰:“彦温安得此言?”对曰:“此奸人妄言耳,宜速讨之。
”帝疑之,欲诱致彦温讯其.事。
重诲固请发兵击之.,乃命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将兵讨之。
帝令彦稠必生致彦温,欲面.讯之。
从珂知为重诲所构,驰入自明。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唐记》,有删改) 1.解释实词,请注意其中的词类活用。
(1)从珂欧.重诲____________(2)重诲屡短.之于帝____________(3)谕.河中牙内指挥使杨彦温使逐之____________(4)遣使以状闻.____________(5)欲面.讯之____________答案:(1)通“殴”,殴打(2)形容词作动词,说坏话(3)告诉,使人明白(4)使动用法,使……听到(5)名词作状语,当面2.解释虚词。
(1)帝义子从珂与.安重诲饮酒争言____________(2)重诲乃.矫以帝命____________(3)从珂止于.虞乡____________(4)欲诱致彦温讯其.事____________(5)重诲固请发兵击之.____________答案:(1)介词,和(2)副词,于是、就(3)介词,在(4)代词,这(5)代词,他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帝问重诲曰:“彦温安得此言?”对曰:“此奸人妄言耳,宜速讨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
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做监丞、通判建州。
秩将满,州人借留,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
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刊板诏孔维与觉等校定。
王师征燕、蓟,命觉部京东诸州刍粮赴幽州。
维荐觉有学,迁《礼记》博士,赐绯鱼。
雍熙三年,与右补阙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曰:“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乎?”觉曰:“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哉?”桓默然色沮。
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
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诏觉,令对御讲。
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
”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
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
俄献时务策,上颇嘉奖。
是冬,以本官直史馆。
右正言王禹偁上言:“觉但能通经,不当辄居史职。
”觉仿韩愈《毛颖传》作《竹颖传》以献,太宗嘉之,故寝禹偁之奏。
淳化初,上以经书板本有田敏辄删去者数字,名觉与孔维详定。
二年,详校《春秋正义》成,改水部员外郎、判国子监。
四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
假满,诏不绝奉,卒。
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语见本志。
觉性强毅而聪敏,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此颇繁,吾能易之。
”及
成,果精简。
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翻译:
李觉,字仲明,原本是京兆长安人。
太平兴国五年提出《九经》,刚开始时做建州的监丞、通判。
任期将满,建州的百姓求他留下,皇上下诏书褒奖他,晋升做左赞善大夫,掌管泗州,转做秘书丞。
宋太宗因为孔颖达的《五经正义》需要修订,就下诏让孔维和李觉等人参与校定。
朝廷的军队出征燕、蓟两地,任命李觉押运京城东部各个州的牲畜和粮草赶赴幽州。
孔维推荐李觉有才学,晋升做《礼记》博士,赐绯袍鱼袋(五品官职)。
雍熙三年,李觉和右补阙李若拙共同出使交州,黎桓说:“这个地方山川险峻,中原人忽然经历,难道不疲倦吗?”李觉说:“我们国家有万里疆土,四百郡县,地势有平坦的,也有险峻的,这一块小地方怎么值得一提呢?”黎桓不说话,神色沮丧。
出使回来,很长时间,晋升为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天,刚刚开始让学官讲学,李觉首先参与。
宋太宗亲临国子监拜谒孔子结束,升起辇轿要从西门出去,回头看见有人在座位上讲学,左右侍臣说李觉正在聚集门徒讲授经书,皇上就找见李觉,让他对着皇上讲学。
李觉说:“您高高在上,我怎么敢擅自升起座位和您平起平坐呢?”皇上就降下辇轿,让有司张开帟幕,设置别坐,让李觉讲《周易》的《泰卦》,随从的大臣都排列而坐。
李觉就讲述天地互相影响、君臣彼此合适的要旨,皇上十分高兴,特意赏赐百匹布帛
不久进献论时务的对策,皇上对他十分嘉奖。
这年冬天,用主管官员的身份在史馆当值。
右正言王禹偁禁言说:“李觉仅仅能通晓经书,不应当就这样做史官。
”李觉模仿韩愈的《毛颖传》写了一篇《竹颖传》来献给皇上,宋太宗嘉奖他,因此平息了王禹偁的上奏。
淳化初年,皇上因为经书的板本被田敏擅自删去了许多字,任命李觉和孔维详细校定。
淳化二年,详细校定的《春秋正义》完成了,改任水部员外郎、做国子监的判官。
淳化四年,升任司门员外郎,疾病缠身。
假期满后,皇上下诏不断绝俸禄,直到去世。
李觉多次上书谈论时务,阐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件大事,宋太宗赞赏他写得详细,让人把奏章送到史馆,他的话能够体现他历来的志向。
李觉性情刚强坚毅,并且聪明,曾经和秘阁校理吴淑等人一同考开封府的秋赋举人,说道雉兔首足的算法,李觉说:“这个方法非常麻烦,我能使它变得简单。
”等到完成,果然精简了。
吴淑认为这是他旧有的算法(或:吴淑认为是他隔夜做的),就立即用别的方法来试验,都能马上完成,在座的人都感叹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