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份人力资源数据报告及分析
人力资源部2015年总结及2016年计划

人力资源部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计划2015年的工作已结束,在本年度的工作当中,公司人力资源部认真建立、健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确保人力资源工作按照公司发展目标日趋科学化、规范化。
在新的一年里,人力资源部要从专业性、针对性、系统性等方面开展工作,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为公司的发展起到有力的保障。
第一部分工作总结一、公司基本人力状况分析截止2015年底集团公司共有员工3354人,男员工人数2551人,女员工人数803人,较2015年年初减少266人。
现对公司基本人力状况进行分析,包括学历结构、性别比例构成、工龄结构及年龄结构等。
1、学历结构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公司员工的文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大专学历及以上212人,小学学历人员也在逐渐减少至55人。
其中初中学历所占比例最大,为63.66%,其次为高中学历占16.28%,中专学历占12.10%,大专及以上占6.32%。
2、工龄结构分析:经过工龄图例分析,我们的人员变化比较大。
其中工龄在五年以下的员工占66.91%,工龄在五年以上的员工占33.09%,较上年增长6.27%。
工龄在一年以内的新员工占12.37%,工龄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员工占13.09%,工龄在三年以内的员工占14.13%,工龄在四年以内的占12.78%。
3、年龄结构分析:40岁以下的员工约占46.66%,40岁以上的员工约占53.34%。
其中40-50年龄段员工所占比例最大,为37.24%;其次20-30岁年龄段员工约占24.36%。
4、性别比例分析:现有人数3354人,男员工人数2551人,女员工803人。
各厂(部室)男女分布如下:男员工占总人数的75.47%,女员工人数占24.53%。
男女性别比例差距明显,是由我们公司的性质决定的。
二、招聘工作总结及相关数据分析1、招聘完成率分析2015年,全公司在职员工3354人,其中招聘新员工586人,占公司在职员工人数的17.47%,较去年减少321人。
江苏省徐州市二O一五年第四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教材

江苏省徐州市二O一五年第四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本文所用信息全部来源于徐州市13家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数据库。
一、供求总体情况本季度,我市人力资源市场进入供求淡季。
用工单位通过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85312人次,比上季度减少9576人次,环比减少10.09%;比去年同期减少7490人次,同比减少8.07%。
进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的各类求职人员共80384人次,比上季度减少9414人次,环比减少10.48%;比去年同期减少5040人次,同比减少5.90%。
求人倍率为1.06,和上期相比没有变化,和去年同期相比减少0.03。
(见表1)表1. 供求总体情况二、分产业劳动力需求情况本季度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仍然是我市需求最活跃的两大产业,占总需求的98.49%。
第二产业需求岗位47000个,占总需求的55.09%,占比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1.06和3.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仍居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主导地位;第三产业需求比重为43.40%,占比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0.92和3.72个百分点。
(见表2)表2. 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从行业需求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建筑业占据着各行业中用工量的前四位。
从具体行业看,制造业用人需求27858人,占总需求的32.65%,所占比重比上季度减少0.9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需求量减少12.29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需求人数为13026人,占总需求的15.27%,所占比重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0.4和0.76个百分点;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需求人数为12211人,占总需求的14.31%,所占比重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14和8.75个百分点;建筑业用人需求9373人,占总需求的10.99%,所在比重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0.72和增长7.59个百分点。
(见表3)三、用工单位需求情况从用人单位性质看,企业仍旧是用工主体,所占比重达98.10%。
2015年上半年人力资源情况说明

2015年上半年人力资源情况说明数据统计截止2015年1-7月份一、2015年上半年人员基本状况说明从上述图表可见,2015年上半年公司每月人员呈逐步增长趋势;截止7月底,公司总人数达424人,其中总部占45%,共计189人;分公司合计占55%,共计235人;如图所示,1、从公司现有人员职能分类来看,技术人员占比最高77%,共计人数328人,其中包含总部143人、分公司185人;其次营销人员占比13%,共计人数55人;其他人员(包括综合服务部门、总经办及各分公司总经理、副总经和相关行政人员)占比相对营销人员低一些,为10%,共计人数41人;2、从技术人员构成情况来看,总部占比44%,其中包含技术研发118人、技术支持25人,分公司共计占比56%,共计185人;营销13%技术, 77%10% 0总部 技术支持 25人, 8%总部 技术研发 118人, 36%分公司 技术人员 185人, 56%公司现有技术人员构成情况二、2015年上半年人员招聘情况说明从上图可见,截2015年7月底,公司人员招聘需求共计235人,其中总部需求占比40%,共计94人,分公司需求占比60%,共计141人;同期到岗率为65%,到岗人员共计152人(其中总部59人,分公司93人);当前缺编83人;从上图来看,4月份到岗人数最多,达42人;其次3月、5月、6月、7月份月均24人,到岗人数最少的为1-2月份;4月份较多主要是由于毕业季及年初人才市场流动性较大,相反1-2月份人数少主要是由于春节期间,人才市场流动量较少;如上图表所示: 从公司到岗人员职能分类情况来看,上半年(截止7月底)到岗人员大都是技术人员,占76%,共计115人(其中总部48人,分公司67人);其次营销职能岗占17%,共计26人(其中总部6人,分公司20);其他职能岗(包括综合服务部门、总经办及各分公司总经理、副总经和相关行政人员)如上图表所示,从技术职能到岗情况来看,总部占比42%,其中技术支持岗9%(共10人),技术研发岗33%(共38人);分公司占比58%,共67人;三、2015年上半年人员离职情况说明从上述2张表格可见:1、从离职人数来看,截止2015年7月底,公司离职人数共达85人,其中总部占36%,共计31人;分公司合计占64%,共计64人;2、从离职率来看,同期,公司上半年离职率为16.7%,其中分公司离职率相对较高为18.6%,总部离职率低约4个百分点;从上述图表来看,3月份和7月份离职率最高达4%以上,其次是4月和6月份达3.5%以上;1月和2月份离职率最低;期员工达24%,实习生8%;四、2015年上半年人员服务年限情况说明从上图可看出,截7月份公司现有人员服务年限占比最高的为3年以上人员达33%,其次1-6个月30%,2-3年15%,1-2年14%,0.5-1年最低7% ;五、附2015年上半年相关数据报表如下EXCEL表(可双击打开):。
2015年人力资源工作总结

2015年人力资源工作总结我叫刘源,主要负责公司的核算、行政、人力、等基础性工作,一年多来,及时转变观念,适应工作环境,顶住工作压力,克服种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公司主管交给的工作任务,工作总结如下:(一)做好行政工作,提高工作效能在日常行政工作中,以办公自动化为依托,做好各类文书的起草,记录、文印,以及相关文书上传下达,对需落实的文书及时布置、落实,对落实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收集归纳,分类整理,变被动为主动,确保一切工作向既定的方向发展。
认真贯彻公司的各项制度,及工作流程,对实行中的制度和规定需要改进补充的,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学习国际先进管理理念,降低工作流转环节,减少耗能;对办公用品的使用情况,本着节约的原则,定额领发,同时做好库存管理。
对车辆的使用情况,认真统计使用情况,对油耗和行驶公里做好统计,正确反映车辆运营成本。
在对职工的档案和公司合同的归档工作中,联系实际工作通过管理,研究和发现人的有利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使人这个重要因素能在不同工作岗位中发挥各自才干,各尽其能;其实公司效益的体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各类资源的合理搭配,如果资产闲置,人才搁置,这对公司都是极大的浪费,在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协调各类因素的关系,特别是人的关系,在出勤率等制度的约束下,关键是让人的因素发挥到极致,首先要饱满工作热情,融入到工作中,劳逸结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工作才有成效,因为疲倦的工作是没有效率的,只能在消耗财力,物力。
(二)做好核算,正确反映公司成本核算过程按照我一贯的工作习惯,在核算工作中时刻遵循“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的职业道德理念,对财务核算按照公司客观发生的业务事实,及时、客观、准确的记录,反映,上传,对发生的反常现象,及时发现,及时查找原因,客观公正反映经济事实;记录核算台帐内容齐全,数据准确,正确反映机械设备的收入、通用车辆的使用情况,对各工地的机械及车辆使用过程中的各类材料的消耗及时统计、对比,掌握动态变化,对出现较大变化的情况,及时分析原因,掌握变化方向。
2015年4月份人力资源数据报告及分析

250
268
258
276
200
150
直接 间接 合计
100
86
83
89
85
50
0
1
2
3
4
1、根据制造型企业来看,目前公司的人员表面结构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2、从1-4月份人员总量走势来看,公司人员总体保持平稳,未出现大的波动,有利于公司
的长期稳定。
二、学历分布
部门 生产部 品质部 业务部 总经办 财务部 人资部 技术部 供应链 合计
22.71%
17.44%
13.45%
14.40%
9.30%
10.55%
10.25%
23.26% 10%
20%
30%
52.36%
40%
50%
60%
70%
45.43%
80%
90%
间接 直接 合计
100%
三、司龄分布
如图可以反映出我公司处于成长阶段,随着公司稳步成长,员工的平均司龄会 逐渐延长。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公司员工入职不满3个月的占比较大,达到45.43%:共164 人。其中生产部员工144人,生产部员工比例过大主要是因为春节回家员工离职人员较 多原因导致春节后生产员工招聘量大有关。
1、4月份各部门人员分布图
部门 生产部 品质部 业务部 总经办 财务部 人资部 技术部 供应链 总人数
4月份 280 20 8 3 7 14 11 18 361
所占比率 77.56% 5.54% 2.22% 0.83% 1.94% 3.88% 3.05% 4.99% 100.00%
4% 2% 1% 2%
硕士 1
1
本科 1 3 1
2015年第四季度江门市人力资源市场

2015年第四季度江门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日期:二〇一六年一月目录一、概况........................................................................... - 3 -二、人力资源供求情况................................................... - 4 -三、市场预期及对策建议............................................. - 16 -2015年第四季度江门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一、概况截至2015年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908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268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4944人,新增转移就业劳动力20861人;全市扶创业带就业实现创业4703人,带动就业7816人;高校毕业生创业383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7%;全市新增残疾人就业633人,其中按比例就业380人,集中就业58 人。
2015年第四季度,全市15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举办现场招聘会88场,入场企业约1822家次,提供岗位约30195个次,进场求职者约25213人次,达成意向约11870人次,成功就业约6523人次;全市通过充分就业社区登记失业人员1967人,开发就业岗位1004个,推荐安置就业2083人。
根据对企业用工及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信息系统及全市各大中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对我市重点行业(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形成2015年第四季度全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
二、人力资源供求情况(一)总体情况表1.职位供求总体情况表第四季度,全市用人单位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服务平台上登记招聘职位数共30195个;登记求职人数共25213人;总体职位供求比为1:0.84(招聘职位数为1,求职人数为0.84);全市人力资源市场总体用工缺口为4982人。
2015年人资总结

2015年度**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总结2015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股份收购****后,与原股份公司相同制造业模块合并成立**事业部,相应的组织架构也做了重大调整,人力资源作为企业要素的重要性和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
为更好地回顾和检讨2015年度人力资源工作,为2015年工作提供改进的方向和指导作用,特对2015年度人力资源工作总结如下:一、人力资源规划1、制度建设由于二个基地原先制度建设背景和依据不同,有关人资制度执行和标准差距较大,且2015年度人资重点工作是精简优化整合为主,故只出台了《工伤管理办法》、《货物和人员进出厂管理办法》二个制度。
2015年度应加强在制度方面的规划和建设力度,在股份公司制度指导下相应出台事业部有关人资方面的管理实施细则。
2、定岗定编和岗位分析岗位分析是人力资源工作的基础,但由于2015年度是事业部整合之年,岗位分析的时机不成熟,故未开展。
但人力资源与营运部在2015年度开了岗位分析的局,为2015年度整合完成后开展有效开展岗位分析作了有力的铺垫。
4月30日事业部发文(具体详见公文[2015]017号《关于全面修订现有规章制度的通知》),要求各部门提交部门职责和各部门内设岗位说明书。
各部门于6月份提交了部门职责和岗位说明书,经核查,各部门所提交资料存在以下缺陷:⑴部门职责没有全覆盖;⑵岗位说明书先天不足,缺岗少职现象严重;⑶岗位说明书内容不完整。
3、工作量调查六月份又启动工作饱和度调查,每个岗位按日常工作、月底工作、年度工作和应急工作四个方面经自评、直线领导、主管领导评定,同时设计评定的权重,此项工作到八月底结束。
人力资源与营运部根据调查结果初步拟定了岗位整合的方案,并作为公司机构及人员精简的一个参考依据。
二、招聘与配置1、招聘分析1.1 年度招聘人数及职类分析1.1.1 2015年度招聘人数及部门归属情况如下表所示:注:包括入职又离职后补充的。
1.1.2 招聘需求与招聘完成对比表:1.1.3 最终录用人员职类分布如下:1.2 招聘渠道分析目前事业部招聘渠道有以下七种:集团公司前程无忧网平台、锦程人才网、本地网站、区劳动力市场、同事介绍、民工聚集地招聘、区人才办搭台的专项招聘活动。
重庆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2015年4月

重庆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2015年4月供求状况分析一、供需总体情况(一)供需环比下降同比增长。
本期,全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用工需求116550人次,同比增长0.4%,环比下降26.2%;劳动力供给89423人次,同比增长4.6%,环比下降25.9%。
经过3月节后供需高峰,本期供需有所回落。
单位:户次、人次、%(二)全市及五大功能区域用工需求均大于劳动力供给,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在“2”左右。
全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比率1.3。
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低于全市水平。
全市比率同比下降0.06,环比下降0.01,五大功能区域比率同比二增三降,环比三增二降。
(三)无年龄要求用工需求最大,25—34岁劳动力供给最大。
从用工需求看,无年龄要求用工需求41547人次,占比最高(35.7%)。
从劳动力供给看,25—34岁年龄段是劳动力供给主体(25385人次,28.4%)。
从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看,25—34岁年龄段比率最高(1.32),45岁及以上年龄段比率最低(0.01)。
企业对青壮年用工需求较大,大龄劳动力的用工需求较小。
单位:人次、%(四)初中及以下用工需求最大,高中(职高、技校、中专)学历劳动力供给最大。
从用工需求看,初中及以下学历是用工需求主体(39698人次,34.1%)。
从劳动力供给看,高中(职高、技校、中专)学历是劳动力供给主体(52119人次,58.3%)。
从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看,大专及以上学历比率最高(1.64),高中(职高、技校、中专)学历比率最低(0.44)。
单位:人次、%(五)按职业大类分,生产运输工人用工需求和劳动力供给均居首位。
生产运输工人用工需求57652人次,占49.4%,劳动力供给39246人次,占43.9%。
反映我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供需以中低端为主。
从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看,单位负责人最高(2.85),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最低(0.38)。
单位:人次、%(六)按职业小类分,电子元件器件制造工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最高,园艺作物生产人员比率最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年 3-4年 1-3年 7-12个月 4-6个月 0-3个月 0% 31.40% 17.44% 9.30% 23.26% 10% 20%
10.47% 8.14% 20.00% 13.45% 10.55% 52.36% 30% 40% 50% 60%
2.55% 1.09%
4.43% 2.77% 22.71% 14.40% 10.25% 45.43%
七、学习发展
1. 培训实施
1) 本月计划培训9批次,实际培训9批次(新员工培训除外)。 人力资源部组织 培训类别 计划批次 在岗培训 入职培训 总计 9 9 18 实培批次 9 9 18 参训人次(数) 104 28 132 课时(h) 116.5 29.5 146 计划完成率 100.00% 100.00% 100.00% 培训批次 24 0 24 参训人次 275 0 275 课时(h) 32 0 32 1.37 0.08 1.45 部门内部组织 人均小时数
乐望
合计
会计
4月29日
5月15日
1
13
0
7
1、4月份招聘达成率差的原因主要为渠道选择的不够充分,另外招聘人员专业度不够,前 期未主动承担简历的搜索和对面试者跟踪工作做的不够,导致来公司面试人员数量不够。 2、在筛选简历上,未对求职者进行严格筛选,导致有些求职者与公司契合度不高,延误招 聘时间。 3、另外有些岗位因薪水匹配问题导致未达标。
五、人员异动情况
2. 2015年4月辞职人员司龄分布
类别 间接人员 直接人员 合计 占比 0~3个月 5 12 17 47% 3~6个月 0 2 2 6% 6~12个月 4 3 7 19% 1~3年 2 5 7 19% 3~5年 3 0 3 8% 小计 14 22 36 1
1)本月辞职直接人员司龄集中段分布在入职0~3个月,占比比较大,主要为3月份入职人员较多,制造部门要求操作技 能和岗位要求有所提高,员工感受到工作压力而提出离职。 2)另外司龄较长的离职人员多为女孩子,离职原因主要集中的因家庭原因而选择离职。 3)间接人员3个月内离职的,主要是为岗位胜任力不够和员工抗压能力不足,这需要人力资源部在进行人员招聘时, 多加强面试环节的能力测评和性格反映的了解。
公司的人才梯队建设。 3、高学历的人员分布中主要集中在间接人员,但分布比较平均化。 下面有重点地对大专和本科学历员工进行一下分析: 一、本科学历以上员工7人,在半数部门分布均匀,但人员比较偏少,对公司的发展支持力度不够 需要进一步引进这类人才。 二、大专学历的员工29人,各年龄段的分布以及在各部门的分布比较均衡,是目前公司发展的重要 力量,如能进一步培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对我公司的健康发展会有很大帮助。 三、初中学历的员工大部分为生产人员,年龄不大,心理不够成熟,情绪波动较大,需要加强引导 与管理,提高其稳定性。
1.94%
0.55% 0.28% 0.28% 0.55% 0.28%
广西 广东 湖南 24.65% 江西 湖北
2.77%
5.26%
四川
河南
6.93% 甘肃 陕西 重庆 9.14% 22.16%
贵州
云南 福建 黑龙江 17.45% 天津 海南 河北
四、籍贯分布
1、从上图来看,广东和广西籍员工占公司总体人数的46%以上,从人员管理上不利于人力 资源管理,但考虑到目前生产员工求职者中多为南方人士并且内部介绍也是公司招聘的一 种途径,所以只能通过内部籍贯优化以及外部招聘学历提升上来减少。
2、建议将占比较大的几个省份的人员进行分楼层和分线体来进行人员分配以达到人员分流
管理,杜绝小山头的出现。 3、建议后续招聘时,增加其它南方省份人员以达到公司员工籍贯的平衡。
五、人员异动情况
1.2015年4月不同离职类型分布
类别 间接人员 直接人员 合计 离职总数 14 31 45 不计离职率 计算离职率 的离职数 的离职总数 0 9 9 14 22 36 辞职 12 22 34 辞退 0 0 0 开除 0 0 0 自离 2 9 11 劝退 0 0 0 其它 0 0 0 4月离职率 16% 7.8% 9.8%
生产部
品质部 业务部 总经办 财务部 人资部 78% 技术部 供应链
一、人员总量
2、2015年1月-4月人员走势图
月份
1 2 3 4
直接
313 268 258 276
间接
86 83 89 85
合计
399 351 347 361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313 268 258 276 直接 间接 合计 86 83 89 85 399 351 347 361
六、招聘与配置
1. 间接人员招聘 需求部门 品质部 技术部 供应链 需求岗位 QE 总监 PC 产品工程师 技术部 IE工程师 线材工程师 PE 业务部 财务部 业务跟单 会计 申请日期 3月2日 3月4日 4月16日 3月1日 4月7日 4月23日 4月17日 3月19日 4月23日 要求到位时间 4月2日 5月4日 5月6日 4月1日 5月7日 5月23日 5月17日 4月9日 5月13日 4月1日/4月2日 4月28日 4月20日 4月16日 实际到岗时间 4月16日/4月20 日 需求人数 2 1 1 1 2 1 1 2 1 已到岗人数 (夏思洋、李培华) 0 1(雷华军) 1(刘海泉) 1(何昶宗) 0 0 2(汤莉、张文琴) 0 62.50% 已确定候选人, 待入职 备注 招聘达成率
1 3 43 10% 20%%
80%
90%
100%
二、学历分布
1、公司员工学历构成不够理想,大专学历人员比重偏低只占10.24%,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和高端人 才的引入,以提高公司员工素质,支持我公司大跨步发展的战略。
2、生产部初中以下人员比重过大,占70.7%,总体素质偏下不利于员工的综合管理和培养,不利于
1、4月份各部门人员分布图
部门 4月份 所占比率
生产部
品质部 业务部 总经办 财务部 人资部 技术部 供应链 总人数 4% 2% 3%
280
20 8 3 7 14 11 18 361 5%
77.56%
5.54% 2.22% 0.83% 1.94% 3.88% 3.05% 4.99% 100.00%
1% 2% 5%
六、招聘与配置
2. 直接人员招聘 需求部门 品质部 需求岗位 IPQC 申请日期 4月8日 要求到位时间 4月15日 实际到岗时间 4月15日 需求人数 2 已到岗人数 2 备注 招聘达成率
女普工
线材部 成型机操作 员 合计
4月24日
4月24日
5月4日
5月4日
5月4日
5 月4 日
15
6 23
15
100.00% 6 23
深圳市金华联电子有限公司
2015年4月份人力资源数据报告及分析
报 告 人:周文锋
日
期:2015/05/10
目 录
一、人员总量 二、学历分布 三、司龄分布 四、籍贯分布 五、人员异动情况 六、招聘与配置 七、学习发展
一、人员总量
至2015年4月30日,公司总人数361人,其中间接人员85人(试用期17人,转正68人),直接人员276人( 试用期13人,转正263人)。
间接 直接
合计
70%
80%
90%
100%
三、司龄分布
如图可以反映出我公司处于成长阶段,随着公司稳步成长,员工的平均司龄会 逐渐延长。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公司员工入职不满3个月的占比较大,达到45.43%:共164 人。其中生产部员工144人,生产部员工比例过大主要是因为春节回家员工离职人员较 多原因导致春节后生产员工招聘量大有关。 另外,间接人员20人,主要与公司战略布置有一定关系,引进了一些高素质、
总经办
财务部 人资部 技术部 供应链 合计 1
1
2
3 5 7 2 1 4 61 1 5 49 3 1 7 2 4 214
3
7 14 11 18 361
2 7
3 29
合计 17 供应链 技术部 人资部 财务部 总经办 业务部 品质部 生产部 15 0%
29 2
61 3 7 5 3 1
49 4 5
214 4 1 2 3 2 4 1 10 5 198 2 2 7 1 1 2 硕士 本科 大专 高中 中专 初中
比例
75.60%
0.00%
0.00%
24.4%
0.00%
0.00%
l 入职3个自然日内离职的不计入部门离职率,但辞退的需计入。 l 以上各项数据仅包括需计入部门离职率的。 l 辞职:指在任期间,由员工提出提前终止劳动雇佣关系,经双方协商一致的行为。 l 自离:指在任期间,员工未经公司批准而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的行为。 l 辞退:指在任期间,因员工不合格或工作表现、技能等不符合公司要求,或因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等,公司决定提前终止与员工劳动雇佣关 系的行为,包括试用期不合格。 l 开除:指在任期间,因员工违反公司有关规定或做出有损公司利益的行为,给公司造成较大/重大损失,公司根据有关规定随时与其解除劳动合 同的行为。 l 劝退:辞退的一种内部处理方式,因员工不合格或工作表现、技能不符合公司要求等,公司拟辞退但为了规避劳动补偿而劝说员工,由员工主 动提出离职的行为。 l 离职率=期间离职人数/(期初在职人数+期间入职数)*100%=期间离职人数/(期末在职人数+期间离职人数)*100% l 月初人数是374人,月末人数是361人;月初间接人数是89,月初直接人数是285;月末间接人数是85,月末直接人数是276;
100
50 0 1
2
3
4
1、根据制造型企业来看,目前公司的人员表面结构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2、从1-4月份人员总量走势来看,公司人员总体保持平稳,未出现大的波动,有利于公司 的长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