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并射频消融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方法探讨
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观察与护理华法林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血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脏病、血栓性疾病等相关疾病。
在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时,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嘱,并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护理。
下面将就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观察与护理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华法林的作用原理华法林是一种维生素K拮抗剂,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活性,使凝血因子的合成受到影响,达到抗凝的效果。
它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因血栓形成引起的心脏病、脑血栓、静脉血栓等疾病,以及抗凝术后的预防。
二、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观察1. 凝血功能监测:患者在服用华法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凝血时间(PT/APTT)。
INR值是判断患者是否处于适当抗凝状态的重要指标,医生会根据INR值来调整华法林的剂量。
2. 不良反应观察:华法林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出血、皮肤瘀斑、血尿等,如果患者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就医。
3. 相关疾病观察:患者在华法林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身体状况,特别是出现感染、发热、腹泻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因为这些情况可能会影响华法林的代谢和排泄,从而影响药效。
1. 定期监测INR值: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INR检测,一般情况下,初始治疗时每周检测1-2次,稳定后每个月检测1次。
2. 合理饮食:在服用华法林期间,患者需要控制维生素K的摄入量,避免大量摄入维生素K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芹菜、苋菜等,以免影响华法林的抗凝效果。
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患者需要避免与影响华法林抗凝效果的药物同时使用,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维生素K衍生物等。
4. 遵守用药规定: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严格控制华法林的剂量和用药时间,不得擅自增减用药,更不可停药或更换其他药物。
5. 患者教育: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包括药物的作用原理、不良反应的观察、饮食禁忌等,增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通过以上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华法林应用指南解读

有关“华法林”的应用指南解读
华法林是一种抗凝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有关“华法林”的应用指南解读如下:
1.适用人群:华法林主要适用于需要抗凝治疗的人群,如房颤、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
等疾病的患者。
此外,某些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也需要长期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
2.药物剂量:华法林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达到最佳的抗凝效
果。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体重、年龄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药物副作用:华法林可能导致出血、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可以
通过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来控制。
此外,长期使用华法林还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等副作用。
4.注意事项:在使用华法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以确保药物剂量适中。
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食用影响华法林药效的食物和药物。
此外,患者应避免擅自停用或更改药物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5.药物相互作用:华法林与某些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影响其抗凝效果,如抗生素、止痛药、
某些中药等。
在使用华法林期间,患者应避免自行购买和服用其他药物,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观察及健康指导

不变 ;量过多者 ,根据 实验室结果给 予注射维生 素 K;出血不 等可减弱抗凝作用 。另外 ,绿色蔬菜可减弱华法林 的抗 凝效
止者在调整抗凝 药量 的 同时应行 妇科检 查。对未 生育 的育 果 ,而有 的食物可增强抗凝效果 ,因此 患者在饮食上 不宜长
龄妇女应指导患者手术 两年后 再妊 娠 ,对 于孕妇 ,有报告认 期单一食用某 一种食 物 ,以免影响抗凝 治疗 效果 。极少数患
凝药代谢的 (如利 福平 )或提 高凝 血 因子 的 (如雌 激 素)等 。
人工机械瓣膜 置换术 的患者 ,抗凝期 间应加 强指 导患者
指导患者服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 影响 。
慎用干扰 抗凝 治疗 的药物 和食 物。广谱抗生 素 、长 效磺胺 、
2.5 育龄妇女的抗凝 指导 如月 经期 量不多 ,抗凝 药用量 水杨 酸钠 等可增加 抗凝 作用 ;维生 素 K、苯 巴比妥及激 素类
豆、猪肝等富含 VitK的食 物可影 响华法林抗凝 效果 ,长期进 不同 ,凝血功能也 有很 大差异 ,应 根据病 情而定 。刘 岩等
食上述食 品应及时抽血化验 ,以调整华法林的用量 。
报道了 40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 法林抗凝治疗 的结果 ,发
2.3 了解疾病对抗凝 药物的 影响 如患有 肝硬化 、充血 性 现 INR上限的最佳值为 2.5,INR最高警戒点为 3.0,控制在
膜置换术后患者使 用香豆 素类药 物华 法林抗 凝治疗 的观察 指导介绍如下 。 1 临床资料
凝血酶原 时间 (PTT)< 18 S,活 动度 (PTA)> 4O ,INR< 2.O;抗凝过 量 的指 标 为 PTT> 22 S,PTA< 25 ,INR> 3.0。抗凝不足时 ,可酌情加服华法林维持量的 1/8~1/4;抗
心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并发脑出血患者华法林的临床应用

心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并发脑出血患者华法林的临床应用于竹芹;贺斌
【期刊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年(卷),期】2006(19)3
【摘要】心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因需终生口服抗凝药物使得颅内出血的机会增加8~11倍。
我科2003年2月-2004年11月对8例心瓣膜置换术后长期抗凝治疗并发脑出血患者急性期采用低强度抗凝[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3~2.3]恢复华法林的抗凝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总页数】1页(P236-236)
【作者】于竹芹;贺斌
【作者单位】山东乳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00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4
【相关文献】
1.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陈伟;李小波
2.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郭亚男; 屈清荣
3.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 [J], 石活顺;邵国丰;赵顺英;胡晓燕
4.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 [J], 石活顺;邵国丰;赵顺英;胡晓燕
5.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出血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J], 潘华英;罗玲玲;杨梦娇;张洲;任佳丽;王亚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策略PPT课件

华发林的使用超过60年,安全有效
局限性
1.
非即时多种食物、药物存在相互作用
4.
需频繁监测INR以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新的口服抗凝药
1.
Xa抑制剂
Rivaroxaban
2.
凝血酶抑制剂 Dabigatran
4
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共同优势
1. 疗效不劣于、甚至优于华法林 2. 较华法林显著降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3. 疗效可预测 4. 无需监测 5. 较少的药物食物相互作用
20
一般认为:加服小剂量阿司匹林80100mg/日,确实减低因血栓导致的病 死率 出血的并发症也同时增加
21
ACCP (2001)推荐
主动脉双叶瓣 INR 2-3
二尖瓣
INR 2.5-3.5 或INR 2-3 加每天80mg 阿司匹林
机械瓣术后病人既往有栓塞病史者 INR 2.5-3.5 加每天阿司匹林80-100 mg
7. INR达标且稳定(连查两次)可每月查一次。如遇过高或过低,每次增减 0.5~1mg/d
8. 如果一直稳定,偶尔高,只要INR小于4,可暂不动,3~7天后再查INR
9. 如连续2~3次监测稳定,可改为每3个月一次
10. 1年后如无异常,可适当延长至每6个月一次
25
华法林抗凝监测及标准
PT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是抗凝治 疗最常用的监测指标,它能反映四种维生素K依赖 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水平,但PT检验 过程中因方法、技术等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其 准确性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策略 修改
1
为什么需要抗凝
由于人造瓣膜表面无内皮细胞覆盖,易激活凝血 机制而导致血栓形成 血栓可使瓣膜失功导致心衰或严重者猝死 血栓脱落还可造成血管栓塞 (脑栓塞/其它动脉栓塞等)
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观察与护理华法林是一种常见的口服抗凝药物,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心房颤动等疾病所引起的血栓并发症。
虽然华法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但是其用药需要密切监测和调整剂量,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着重介绍华法林治疗的观察和护理。
一、检测血凝指数(INR)华法林的治疗需要依据血液凝血指标(INR)进行监测和调整剂量。
在使用华法林的初期,需要每周至少检测一次,随着时间的推移,检测的频率可以逐渐降低。
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以间隔1-3个月检测一次。
如果INR超过治疗目标值,可能会导致出血等副作用,如鼻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应及时调整剂量或者暂停用药。
二、控制饮食华法林的治疗需要注意饮食的控制。
一些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类、奶制品等,可以影响华法林的吸收和代谢。
因此,需要避免过量食用这些食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同时,需要注意避免变化过大的饮食,以免影响INR的稳定性。
三、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华法林的治疗还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一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生素、抗癫痫药等,可以影响华法林的代谢和吸收,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在使用其他药物的同时,需要咨询医生并进行注意监测。
四、避免创伤和出血使用华法林的病人需要注意避免创伤和出血。
由于华法林可以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和代谢,因此可能会导致出血的风险增加。
在进行手术、牙科治疗、注射等操作之前,需要告知医生使用了华法林,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五、注意副作用使用华法林的病人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华法林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皮肤瘙痒、荨麻疹、头痛、疲乏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及时告诉医生,并进行治疗调整。
六、定期复查使用华法林的病人需要定期进行复查。
定期复查可以帮助监测治疗效果、调整剂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也能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和安全性。
建议定期进行血液常规和肝功能等相关指标的检测。
综上所述,华法林的抗凝治疗需要注意监测血凝指数、控制饮食、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创伤和出血、注意副作用并定期复查。
华法林注意事项和观察要点

华法林注意事项和观察要点1. 简介华法林是一种抗凝血药物,常用于防治血栓疾病。
在使用华法林之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观察要点,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2. 适应症和禁忌症华法林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心房颤动引起的栓塞以及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静脉血栓形成等病症。
然而,对于某些特定人群,使用华法林可能存在禁忌症,如下所示: - 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计划怀孕的女性:华法林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有潜在的胎儿畸形和出血风险; - 出血倾向或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明显出血的患者; - 具有活动性出血的消化性溃疡或其他进行性疾病的患者; - 肝功能受损的患者; - 具有过敏史或对华法林及其成分过敏的患者。
3. 注意事项使用华法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3.1. 医生指导华法林的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疗程。
不要自行改变用药剂量或停药,以免引发血栓或出血等严重后果。
3.2. 食物相互作用华法林与某些食物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
特别是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类、肝脏等,会减弱华法林的抗凝血效果。
因此,在使用华法林期间,应保持饮食的一致性,避免大量摄入这些食物。
3.3. 药物相互作用华法林与其他药物也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如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均可能与华法林发生相互作用。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华法林,以便医生调整药物剂量。
3.4. 出血风险华法林治疗期间,患者可能存在出血的风险。
因此,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症状,如鼻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如果出现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
4. 观察要点在使用华法林期间,需要注意观察以下要点:4.1. 凝血指标监测华法林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凝血指标进行调整。
因此,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确保剂量的准确性和合适性。
4.2. 副作用观察华法林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副作用,如肝功能异常、皮肤过敏、恶心、呕吐等。
ACCP瓣膜性心脏病和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指南要点(全文版)

ACCP瓣膜性心脏病和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指南要点(全文版)心脏瓣膜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栓塞。
抗凝治疗虽然不能消除,但是可以减少发生这一严重后果的可能性。
如果这一治疗没有风险,费用低廉,所有心脏瓣膜病的病人都应该进行治疗。
然而抗凝治疗,特别是双香豆素类药物和肝素具有出血的潜在风险;风险的大小与应用的药物、抗凝药物的抗凝强度和临床上病人个体差异相关。
例如,心内膜炎、妊娠和有出血倾向的病人的抗凝治疗的风险加大。
我们根据ACCP最新指南就各种心脏瓣膜病以及机械性瓣膜和生物性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提出抗凝治疗的策略。
主要关注需要抗凝治疗的门诊病人长期应用抗凝药物的问题。
由于患血栓栓塞高危险性的病人进行抗凝治疗的得益大于低危险性的病人,抗凝治疗的总得益应该排除抗凝治疗导致的出血风险。
同时,血栓栓塞的后果总体上讲比抗凝治疗引起的出血并发症更严重。
因此绝大多数病人愿意接受为预防脑卒中承担抗凝治疗潜在的出血风险。
一、风湿性二尖瓣疾病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发生栓塞的风险大于任何其他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
尽管在过去的四十年中手术和长期抗凝治疗的频繁应用改变了这一疾病的自然病史,几个早期大规模二尖瓣狭窄的系列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栓塞的发生率为9%~14%;总体上讲,每一个风湿性二尖瓣瓣膜病病人在疾病的过程中发生有症状栓塞的可能性至少为20%。
发生心房颤动后栓塞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高龄和心脏指数降低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栓塞的风险更大,栓塞的风险和二尖瓣钙化、二尖瓣瓣口面积0或临床分型的相关性不强。
有些研究者指出频繁发生栓塞的二尖瓣瓣膜病病人瓣膜本身的病变轻,有报告指出12.4%的风湿性二尖瓣瓣膜病病例以栓塞为首发症状。
目前还不清楚血栓栓塞和左心房大小之间的关系。
早期关于风湿性二尖瓣瓣膜病的研究报告两者有弱相关性。
然而有些研究报告指出,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病人中,左心房大小是血栓栓塞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另外一个包括1066例心房颤动病人的研究未发现这种相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医药2012年第52卷第18期心脏瓣膜置换并射频消融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方法探讨刘寅强,陶杰,蔡冰,杨百晖,夏建民张学玉张桂敏(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昆明650032)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并直视射频消融术后华法林的抗凝治疗方法。
方法将130例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分为2组,A组(60例)行瓣膜置换并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服用胺碘酮治疗6个月,同时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B组(70例)单纯行瓣膜置换术治疗,术后仅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结果术后随访3 16个月,A、B组死亡各1例,均为非抗凝相关死亡。
A组出现抗凝所致轻度出血5例、血栓栓塞0例,INR异常升高4例;B组分别为3、3、1例。
两组比较,P均>0.05。
达抗凝稳态时,两组不同术式患者华法林剂量比较,P均>0.05。
达到抗凝稳态时,A组华法林剂量为(2.43ʃ0.58)mg/d,INR为1.83ʃ0.55。
结论瓣膜置换同期直视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应加强抗凝监测,根据INR适度减少华法林用量,避免发生出血。
关键词:华法林;抗凝疗法;国际标准化比值;瓣膜置换术;射频消融术;心房纤颤;心脏瓣膜病中图分类号:R65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12)18-0010-03Investigation of reasonable warfarin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in open heart valvereplacement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LIU Yin-qiang,TAO Jie,CAI Bin,YANG Bai-hui,XIA Jian-min,ZHANG Xue-yu,ZHANG Gui-min(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College,Kunming650032,P.R.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y of reasonable warfarin anticoagulation in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Methods130cases of valvular heart disease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2groups according to treatment.The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wo groups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ateints in group A(n=60)were given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took amiodarone6month and warfarin antico-agulant therapy together after operation;Patients in group B(n=70)were given the only separate valve replacement sur-gery,took only warfarin anticoagulant therapy.Two groups were used low-intensity anticoagulation standard in INR values 1.5 2.5and observed between the anticoagulant effect and warfarin anticoagulant dose.Results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3to16months,and1died,1lost in group A;1died in group B.There were not anticoagulant-related deaths.Group A caused mild bleeding5cases,severe bleeding0cases,thromboembolism0cases,abnormal elevation of the INR value(INR>4)4cases.Group B caused cases of3,0,3,1.To compare these values in the two groups,P>0.05.When anticoagulant steady state was reached in the group A,the warfarin dose of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was(2.31ʃ0.87)mg/d,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was3.125mg/d,the double valve replacement was(2.74ʃ0.44)mg/d.The warfarin dose in group B were(2.59ʃ0.75),(3.47ʃ0.44),(2.78ʃ0.90)mg/d.To compare these values in the two groups,P >0.05.When anticoagulant steady state was reached in the group A,the comparison histogram between dose of warfarin an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showed that dose of warfarin was(2.43ʃ0.58)mg/d,the comparison histogram between the ratio INR an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showed INR was1.83ʃ0.55.Conclusion The low-intensity anticoagulation stand-ard of INR values1.5 2.5and got satisfied anticoagulant effect for the patients who finished the operation of valve re-placement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But anticoagulation monitor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the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patients because of taking amiodarone.To avoid bleeding,we should reduce appropriatly the dose of warfarin accord-ing to the anticoagulant INR results.Key words:warfarin;anticoagulant therapy;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valve replacement;radiofrequency abla-tion;atrial fibrillation;valvular heart disease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厅创新团队基金资助项目(2011CI137)。
作者简介:刘寅强(1980-),男,医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心脏瓣膜病抗凝的相关研究。
E-mail:823039079@qq.com01研究表明[1,2],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40% 60%合并房颤(AF),且换瓣术后多仍持续存在,不利于改善心功能;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已成为治疗风湿性瓣膜病合并AF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3],术后需常规服用胺碘酮维持AF的治疗效果。
该药是否对华法林的抗凝治疗产生影响,尚不明确。
因此,我们总结了2010年8月 2011年12月收治的130例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资料,旨在探讨心脏瓣膜置换并射频消融术后华法林合理抗凝的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瓣膜病合并AF患者130例,将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患者设为A组(60例),男21例、女39例,年龄(47.6ʃ5.8)岁;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存在左心房血栓7例,左心房大小为(57.6ʃ13.6)mm,LVEF为59.2%ʃ8.5%;二尖瓣病变39例,主动脉瓣病变1例,双瓣病变20例;合并糖尿病1例、高血压1例。
单纯瓣膜置换术患者设为B组(70例),男25例、女45例,年龄(44.5ʃ13.5)岁;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存在左心房血栓6例,左心房大小为(50.0ʃ14.7)mm,LVEF为60.9%ʃ10.1%;二尖瓣病变35例,主动脉瓣病变5例,双瓣病变30例;合并高血压2例。
A组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冲洗式射频消融治疗,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3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双瓣置换术20例。
B组行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3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双瓣置换术30例。
A组与B组术前资料及术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A组术后即给予微量输液泵入胺碘酮20 30mg/h,拔管后改口服胺碘酮200mg、3次/d,1周后改为200mg、2次/d,再1周后改为200mg、1次/ d,维持6个月。
1.2抗凝及效果观察方法两组术后常规第2天起口服华法林3mg,预设抗凝稳态INR为1.5 2.5,根据监测INR每次加减华法林0.75mg;术后第1个月内监测INR每周1次,第2个月内为每2周监测1次,第3个月后为每月监测1次;每次调整华法林剂量1周后复查INR1次[4]。
患者服用华法林>1个月,2次复查INR达预设抗凝标准,无需调整剂量、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视为达到抗凝稳态。
术后随访3 16个月,记录抗凝期间华法林服用剂量、INR值及抗凝相关出血栓塞并发症情况。
抗凝相关出血栓塞并发症包括:①血栓栓塞:脑梗死、瓣膜血栓、左心房血栓和周围血管栓塞等;②严重出血:颅脑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③轻度出血:鼻出血、肉眼血尿、皮下淤斑、牙龈出血等。
INR>3即为抗凝治疗过量,INR>4即有颅内出血危险[5]。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术后抗凝相关指标比较术后A、B组各死亡1例,均为非抗凝相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