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群众送温暖 牢记使命保平安300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系群众送温暖牢记使命保平安
——三门峡市公安局湖滨派出所张国强先进事迹张国强,男,汉族,32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一级警司,在三门峡市公安局湖滨派出所工作,任社区警务大队
一中队中队长兼黄南五社区民警。

2002年,张国强在河南省组织的招警考试中脱颖而出,由一名农村出来的大学毕业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

从入警那天起,他就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把群众的满意落实在行动上,在社区民警这个最基层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9年,以炽热的情怀诠释了新时期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丰富内涵。

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走东家、串西家,躬身为群众遮风挡雨、排忧解难,大大小小办了近千件好事、实事,与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的妻子是社区居民张罗的,他的婚礼被辖区群众布置成主题为“警民一家亲”的现场。

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创新警务理念,创造出了一整套以“熟、联、管、帮、用、查、贴”为核心的社区警务管理工作机制,被命名为“张国强七字工作法”。

被公安部在全国推广。

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秉承守土为责、保民平安的理念,在三门峡市建立起了第一支平安志愿者服务队,依靠群众力量维护社会治安,创下了连续3000天无重特大刑事案件、无集体上访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记录。

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以心血和汗水赢得了党委
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褒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曾获得“三门峡市十佳社区民警”、“三门峡市十大优秀青年”“三门峡市优秀职工”;还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社区民警”、“河南省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公安部“二级英模”等荣誉称号。

中国公安报、河南电视台、河南法制频道、大河报等20余家中央和省市新闻媒体先后多次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

他所管辖的黄南五社区是三门峡的商业中心区,店铺林立,人口流动量大。

辖区共有楼房55栋,平房9排,居民1654户、人口5430人,各种商业网点、公共场所238家。

由于它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治安形势异常复杂。

他到该社区工作前,由于种种原因,社区治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群众怨声四起。

他到社区上班后,面对这样的局面,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巨大。

但他丝毫没有退缩、没有气馁,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情和干事创业的激情,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工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

通过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社区工作,如今黄南五社区治安形势良好,可防性案件逐年下降,群众的安全感大幅上升,警民关系十分融洽。

一、从熟悉社区着手,真心实意为群众送温暖、解难题。

作为新任民警,尽快熟悉社区的人、社区的情况,让群众了解他、熟悉他、信任他,是必须首先做好的基础工作。

为达到这一效果,他自掏腰包印制了2000张印有他名字、电话号码和服务宗旨的警民联系卡,挨家挨户进行家访。

为做到进每家门、识每家人、知每家情、办每家事,他充分利用中午吃饭时间和节假日时间,深入到每个家庭,并始终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保持一身警服、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张联系卡,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

社区有名80多岁的孤寡老人吴大妈,60年代跟随老伴来到三门峡,因丢失了迁移证一直没有户口。

老伴去世后,吴大妈失去了生活来源,也无法办理低保。

当张国强到到吴大妈家中走访时,见她家只有一张床、一套炊具,老太太平日靠拾破烂为生,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回去后,国强顶着寒风跑了七八趟,为吴大妈办理了户口和低保。

每逢过年过节,他都会带上慰问品看望老人家。

今年,吴大妈住的平房要拆迁但一直不愿意离开。

吴大妈对拆迁办工作人员说:“别人我都不信,我就信我们的片警张国强!他让我走我马上就搬!”拆迁办人员为加快工程进度找到了我协调此事,我拿着5万拆迁赔偿金并办理了一个定期存折交到了吴大妈手里,老人满意地笑着对说“国强,我只听你的!”。

社区里有一位24岁的女大学生吴某,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其父母下岗在家。

走访中,我了解到吴某有个梦想,就是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张国强就为她推荐了一个实习的学校,并为他买了一些教师资格考试的资料,还多次和她谈
话,增强她参加考试的信心。

终于在去年5月份,吴某以招教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市阳光小学,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实现了当初的梦想。

小吴上班的第一天给我发来了短信“张叔叔,是你为我指明了阳光的道路,我一定会努力工作的!我拿到第一次工资首先是请你好好庆贺一下!”
.通过不间断的入户走访,他先后走遍了社区的1654户人家,走访群众5000多人次,”,现场处理矛盾纠纷和问题1000多起,并定期慰问辖区困难户、孤寡老人,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通过他传递到每一户居民家中。

通过不间断的入户走访,他第一时间熟悉了辖区的情况,掌握了辖区人口的基本信息,达到“提人知名、提名知情”,实现了实有人口“一本通”,只要随身携带“一本通”,他就可以很快地查出社区每个家庭的情况以及重点人口、暂住人口、出租房屋、帮扶对象等分布情况。

二、以安定社区为目标,全方位打造社区平安。

社区民警,确保社区平安是最基本的职责和目标。

刚到社区时,多处楼院没有封闭,可防性案件时有发生。

为做好防范,他首先从物防入手,多次到小区分管单位、居民家中做工作,先后把辖区各个楼院全部封闭,杜绝了犯罪分子的作案空间。

然后发动单位组建企业巡逻队,24小时不间断进行巡逻看护。

有了人防、物防,还需要技防,最终协调把小区及单位全部安装了监控设备。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为了把防范工作做的更加深入,他注意发挥辖区“一老二退”(老党员,离退休干部,居委会退休人员)人员的作用,利用将
近半年的时间走访辖区54栋楼的每位居民,并征求群众、辖区单位、居委会负责人和本人意见,层层推荐,组建了一支52人的治安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召开联络会议,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改进治安防范漏洞,同时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志愿者进行表彰。

几年来,依靠他们反映辖区的风吹草动,为侦查破案提供大量的有益线索。

2004年4月,针对辖区和平路中段连续发生抢夺妇女金耳环的案件,他根据治安志愿者提供的关于犯罪分子的作案规律和体貌特征等,全面排查,认真巡查,并蹲点守侯一个多月,终于于5月12日晚,将两名连续作案32起的系列抢夺案件犯罪嫌疑人一举抓获。

案件破获以后,群众欢呼庆贺,辖区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几年来,依靠治安志愿者服务队共收集各类线索200多条,破获各类案件30多起。

抓获各类逃犯9名,换抓获了辖区潜逃13年的杀人逃犯房某。

通过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构建起了扎根人民之中的治安网络,大大提高了社区阵地的防控能力,构建了让犯罪分子在他辖区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的严密网络,确保了一方平安。

三、以和谐社区为追求,尽心竭力消除不和谐因素。

刑满释放人员,往往受到的社会关怀较少,亟待给予教育、帮扶和引导,这部分人员工作一但做不到位,极有可能从新走上犯罪道路给社会带来很大隐患。

到社区工作以来,他高度关注辖区这部分人员的情况,着力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加注重心灵上的沟通,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

熊某刑满释放后,妻子一纸诉状要和他离婚,家庭变故使得
他女儿也失学在家。

张国强多次到城管部门,想办法为他们协调了一个免费的摊位,并费尽周折使熊某的女儿重返校园,熊妻撤回了离婚诉讼。

现在,夫妻二人经营着冷饮小生意,月收入千余元,今年春节前,熊某眼含热泪捧着女儿的奖状找到国强说:“孩子现在学习可好啦!要不是你,我家早完了。

”通过帮教工作,辖区26名重点对象和3名监管对象基本上都有了稳定的收入和正常的生活保障。

得知他们生活幸福,他也深感欣慰。

在九年的社区工作中,他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对于他来自于农村年轻民警的重要意义,牢记使命,克己奉公,真心为民,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辖区每一户居民家中。

多年来,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公安爱民实践工作的丰富内涵,彰现了忠诚、为民、拼搏、奉献的河南公安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