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特色饮食词汇的文化特征研究

合集下载

承德美食调研报告

承德美食调研报告

承德美食调研报告承德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也是河北省的重要文化和历史遗址保护地。

同时,承德拥有丰富的美食文化,深受游客和食客的喜爱。

在本次调研报告中,将重点介绍承德的特色美食及其特点。

1. 承德涮羊肉承德涮羊肉是当地著名的特色美食之一,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而闻名。

承德涮羊肉主要选用新鲜的羊肉作为主料,肉质鲜嫩多汁。

在涮羊肉过程中,会配以丰富的调料和蘸料,如花椒、蒜泥、香菜等,使得涮羊肉更加美味可口。

承德涮羊肉独特的风味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2. 承德烤鸭承德烤鸭是承德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美食,与北京烤鸭相比,承德烤鸭更加注重原汁原味和独特的烤制技巧。

承德烤鸭的皮脆肉烂,色泽红亮,口感鲜美,深受食客的喜爱。

与传统的北京烤鸭相比,承德烤鸭的烤制时间更长,肉质更加鲜嫩,风味独特,是无法错过的美食之一。

3. 承德元宝山烤鸡元宝山烤鸡是承德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之一。

承德元宝山烤鸡选用新鲜的土鸡,加入特制的秘制调料,经过独特的烤制工艺,使得烤鸡外酥内嫩,香味扑鼻。

特色的烤鸡皮脆肉嫩,口感独特。

无论是作为早餐还是晚餐,承德元宝山烤鸡都是当地居民喜爱的美食选择。

4. 承德清真大盘鸡承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清真大盘鸡则是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美食之一。

承德清真大盘鸡选用鸡肉为主料,配以各种蔬菜和调料,烹制而成。

大盘鸡的特点是鸡肉香嫩味美,配料丰富多样,口味独特。

清真大盘鸡不仅受到穆斯林的青睐,也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

综上所述,承德的美食文化丰富多样。

涮羊肉、烤鸭、元宝山烤鸡以及清真大盘鸡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口感,各自吸引了众多食客和游客的目光。

在未来的发展中,承德的美食文化将会不断发展和创新,进一步丰富食客们的味蕾体验。

无论是承德的本地居民还是来自外地的游客,都能在这里享受到美食的乐趣。

承德饮食文化

承德饮食文化

承德饮食文化饮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承德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传统食品无论是在继承和发展我国宫廷御膳方面,还是在积累和发展地方民族食品方面,都堪称是我国食品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同时它也从一个侧面体现着这里的生活习惯和民俗风情,为世人了解承德历史文化开启了一扇窗口。

承德地方传统风味小吃历史悠久且颇有名气,200多年的发展,使承德小吃不仅保留了宫廷和各地小吃的精华,且吸取各民族小吃之长,形成了自己既丰富多彩又独有的地方特色。

承德所处的地理位置,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及历史的轨迹对承德地方风味小吃及食俗习惯产生着重要的作用,而宫廷御膳小吃的流传则对承德本地小吃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宫廷御膳一讲器美,二讲形好,三讲味美,四讲应时,承德地方风味小吃因之从品种上、花样上、制作工艺上都相当讲究。

蒸、炸、煮、焖、烙、烤、煎、炒、煨、爆、烩、炖、熬、旋、冲、包、抻、卷、切、捏、片、卤、拔、叠、盘等制作工艺一应俱全,故而其色香味形别具一格。

传统风味小吃的烹饪技艺是承德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早年的地方风味小吃多由小摊小贩个体经营,或支摊于街巷、或串胡同沿街叫卖,通常是几辈人传下来的名吃。

有“满把烧麦”、“马家烧麦”、“麒麟蒸饺”、“焦炒面”、“软炒面”、“油酥饽饽”、“丝糕”、“驼油丝饼”、“口袋饼”、“哈达饼”、“荷叶饼”、“缸炉圈”、“八宝白藕饭”、“龙戏珠饭”、“馓布萨”,荞面制品“二仙居碗坨”、“拨御面”、“一百家子白荞面餄餎”、“清宫御膳银丝杂面”、“豆碴糕”、“豌豆糕”,黍子面制品“驴打滚”、“马家切糕”、“煎糕”,小米面制品“抡饼”、“烙糕”、“蜂糕”、“油豆面茶”、“茶汤”、“煎饼盒子”,莜面制品“猫耳朵”、“螺丝转”、“炒疙瘩”、“窝子”、“苦力”等。

据统计,承德地方风味小吃有150多种、地方风味糖果近60种,还有地方风味饮品多种。

这些风味小吃有些随时令和季节的变化而制作,如正月的年糕和元宵,承德元宵独具宫廷元宵的特点,个匀馅大,有松籽白糖馅、山楂馅、黑芝麻馅、豆沙馅、枣泥馅、杏仁馅等数十种之多,并具有祛病健身的功效,其中尤以元肉八宝、茯苓、山药、山楂等四珍馅元宵为上佳品种;二三月的龙鳞(饺子)、龙耳(饼),承德流传下来的宫廷风味水晶饺和三鲜饺,饼有水晶、南沙、麻仁、豆沙、哈达、肉沫烧饼、鸡丝酥饼、鸭肝酥饼等十多种酥饼;民间风味各式饼也有20余种;四至六月的饺子、面条、粽子、刀拨面、刀削面、餄餎、朝鲜冷面;七至九月的绿豆凉粉、清水片粉、卷凉粉、面鱼、拉皮、漏鱼、碗坨;十至十二月的烧麦,这个季节,还有田记茶汤、谢家面茶、馕藕、馕山药、馕苹果、野鸡羹、山楂羹、栗子羹等等。

承德美食背景

承德美食背景

承德美食背景承德不仅是文化名城,承德的美食文化也是源远流长。

因为避暑山庄是皇家园林,清代皇帝常来避暑,所以全国各地的小吃技艺也流入此地并得到了发展,加之承德地区盛产多种山珍野味,从而使得承德的地方小吃别具一番风味,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承德的美食。

煎碗坨煎碗坨是承德独有的风味小吃,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因为承德特产荞麦,加上承德特有的山泉水做出来的荞面碗坨晶莹有弹性,加上调料吃起来酸辣鲜香、滑润筋道。

据说乾隆年间,皇帝寻幸热河时,这道美食得到了皇帝及大臣们的喜爱。

鲜花玫瑰饼玫瑰花是承德市的市花,用玫瑰花制作点心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鲜花玫瑰饼以新鲜玫瑰为主要材料,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

其口感香甜酥软、有浓浓的玫瑰花香而且玫瑰饼造型美观,是馈赠亲友的上好礼品。

据史料记载鲜花玫瑰饼是清朝皇宫的御膳食品之一。

拨御面拨御面是承德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小吃。

御面的主要食材是白荞面,荞面有开胃健脾、降低血压的功能。

其卤汤是经过精心熬制的老汤加上承德特产的菌菇等调配而成。

其口感面条纤细如丝,面汤唇齿留香。

据说乾隆吃过后连赞此面“洁白如玉,赛雪欺霜”。

这些只是承德美食的一部分,想了解更多,那就快来承德亲自尝尝吧。

像今天的承德地区,比较好吃的美食和特产还是挺多的,像承德的八大碗,就是当地的一绝,还有当地的鲜花玫瑰饼,荞面河漏,承德仁用杏,烙糕,隆化拨面,麒麟蒸饺,胃肠蕨菜,驴肉全席,蓑衣丸子,手把羊肉,烤羊腿,柴鸡炖蘑菇等。

像汽锅八仙的话还是相当的不错的,都是一些野鸡肉,狍子肉,口蘑,嫩青椒,野山兔,羔羊肋,葫芦条,沙丰鸡等野味,做出来的话味道相当的鲜美,比我们经常去饭店吃的味道要好多了,特别是做出来的汤汁非常的鲜美,有机会的话可以尝一尝。

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还有一些不错的承德特产,像粘豆包、杂粮煎饼、肉蘑菇、松蘑菇、野酸枣、板栗、绿豆阁渣等等太多啦,都是小时候的味道,还有承德驴打滚,都山水豆腐,香浓核桃,万头扣肉,御土荷叶鸡,煎碗坨,塞外三鲜等。

承德特色饮食词汇的文化特征研究

承德特色饮食词汇的文化特征研究
第3 8卷 第 4期
2 0 1 7年 4月
赤 峰 学 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 S e i )
V0 I . 38No . 4 Apr .2 01 7
承 德 特色 饮食 词 反映承 德 的 自然地 理环 境
饮 食 文化 的特 性之 一 就是 客 观性 , 即饮 食文 化 在 产 生 和 发展 过 程 中始 终 受 到具 体 环 境 的 影 响 和
制约 , 自然 地理 环境 对 一个 地域 饮 食 文化 的形 成 和 发 展有 很 大 的影 响 。 自然地 理环 境决 定农 作 物 的类 别, 从 而影 响 到食物 的种类 、 饮食 特 点 、 食 物制 作 和 烹 调方 法 等 ; 或者反 过 来说 , 地 域食 物 的种 类 、 饮食
的习惯 。 承 德 的野菜 野果 资源 非 常丰 富 , 比如刺 柳 、 山丁 子 、 酸 姑奶 子 、 刺玛果 、 托盘 儿 、 鸥粒 、 带黄 、 山 大黄、 蘑菇 、 苦力 芽 、 哈拉 海 、 蕨菜 、 黄 花 菜等 。每到 春 夏之 际 , 人们 就 到 山上 去采 集 野 果 野 菜 . 或 直 接 食用 , 或 经过 简单 加工 将其 制 成美 味 佳肴 。这 些 野 果 野 菜 是 承 德 多丘 陵 山地 、 地 形 复 杂 的产 物 , 比如 刺柳 生 命 力很 强 , 具 有抗 旱 、 抗风沙 、 耐 盐碱 、 耐 贫
承德特 色饮食 词汇 的文化特征研 究
尉 春艳 ,于 向辉
( 河 北 民族 师 范 学院 文 学与传 媒 学 院 ,河北 承德 摘 0 6 7 0 0 0 )

承德文化

承德文化
八大碗
各地的满族八大碗因地产食材不一,因而菜品也 不同。承德的满族八大碗就地取材,柴鸡炖蘑菇、 白汤羊肉、干豆角炖肉、炖牛肉、炖带鱼、白汤冬 瓜等以上八道菜,都是用黑铁锅,山柴火精心制作 而成,无污染,无异味
烤羊腿
• 烤羊腿是承德围场坝上草原招待宾客的一道 佳肴名菜,烤羊腿是从烤全羊演变而来.
兴隆山楂
承德老酒
承德杏仁露
• 承德地区盛产杏仁,个大味甜,俗称“ 大扁”。避暑山庄中的御厨房很早就用山 庄中的矿泉水与杏仁一同配制出杏仁露, 以供皇帝、后妃以及王公大臣们享用。杏 仁露具有降脂养颜、润肺的功效。
承德地方传统风味小吃历史悠久且颇有 名气,200多年的发展,使承德小吃不仅 保留了宫廷和各地小吃的精华,且吸取 各民族小吃之长,形成了自己既丰富多 彩又独有的地方特色。饮食文化中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承德传统饮食文化是中 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传统 食品无论是在继承和发展我国宫廷御膳方 面,还是在积累和发展地方民族食品方面 ,都堪称是我国食品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同时它也从一个侧面体现着这里的生 活习惯和民俗风情,为世人了解承德历 史文化而成。 食时改刀切块,保持原状,配黄酱、葱段、 荷叶饼共食。此菜形美观、色褐红、肉酥烂、 味香醇美。
八沟羊汤
• 河北平泉羊汤的来历有多种传说,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 康熙皇帝在围场沟设围打猎,在追赶一只梅花鹿时,一直 追到八沟地面。鹿钻入柳林没有追到,康熙皇帝的饿劲儿 倒是上来了。正在这时,不远处飘来一阵香气,十分诱人 ,康熙寻香找来,发现一个小店,店内一回族老者正忙活 着在铁锅内煮着一堆看着油乎乎的东西,香气正是从锅中 飘来。直叫:“快来饭!”开店的老者不敢怠慢,赶紧盛 出一碗切好的羊杂汤,顺手拿了两个烧饼。康熙食后容光 焕发,精神百倍,才想起没问吃的是什么,老者告诉说: “这叫羊杂汤,是用羊的杂碎做成的。”康熙觉得十分够 味,便随口道出一首诗来:“喜峰口外远,塞北古道长。 野鹿入柳林,八沟羊杂汤。” 从此,八沟羊汤名声大振, 关里关外无人不晓。

承德餐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承德餐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承德餐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旅游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指导教师冯玉珠作者齐丽艳摘要:承德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餐饮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独具特色。

当前,承德餐饮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诸如保护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大、传承工作不利等。

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承德餐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餐饮,传承,承德一、餐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内容上世纪50年代前,一些中外学者认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所谓物质文化概括的来讲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学技术及其物质文明。

物质文化一般是指看得到的文化,是这类文化是“发明”出来的,是可以不受国界和民族的限制相互可以传播的,并且不同地方的物质文化是可以比较优劣的;而非物质文化往往是一个地方一个民族在一定时期的民族性的表现,如伦理、制度、礼俗、宗教信仰、传统技艺、艺术等都是非物质文化,这类文化是“创造”出来的,民族性较为显著,并且不容易变化,而且不同地方的非物质文化是优劣是没有可比性的,它们有各自独特的特点。

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的通知》,通知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概念性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这一概念表述是在总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情,借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表述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一表述更加适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情。

(一)餐饮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在饮食领域内,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有什么区别?目前没人能够说清楚,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名录中可以看出,中国餐饮同石雕、泥塑、剪纸等传统技艺相类似,都具有手工工艺的特点。

所以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餐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可以讲餐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概括为:是指在餐饮领域内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食品工艺品种以及各种烹饪技艺表现形式。

承德比较有名的小吃

承德比较有名的小吃

承德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样的小吃文化。

以下是承德比较有名的小吃:
1. 承德烤鸭:承德烤鸭以其独特的烹饪技法和口感而闻名。

它的皮薄、肉嫩、香味浓郁,是承德的特色美食之一。

2. 承德炖菜:承德炖菜以其独特的炖制方式和丰富的味道而受到赞誉。

其中,炖羊肉、炖猪肉和炖鸡肉是最受欢迎的。

3. 承德涮羊肉:承德涮羊肉是一道传统的涮菜,以其鲜嫩多汁的羊肉和丰富的调料而著名。

它是承德冬季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

4. 承德糖炒栗子:承德糖炒栗子是一种传统的糖果,以其香甜可口的味道而受到喜爱。

它由炒制的栗子和糖浆组成,口感酥脆,十分美味。

5. 承德炸酱面:承德炸酱面是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面食,以其浓郁的酱汁和鲜美的面条而受到欢迎。

它是承德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之一。

这些小吃代表了承德的传统美食文化,是游客品尝当地美食的绝佳选择。

承德的特色美食

承德的特色美食

承德的特色美食承德是一座小中型的旅游城市,这里环境优美,高山连绵成片,地大物博,其中,必不可少的肯定是承德的小吃,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承德的特色小吃,一起来看看吧。

承德特色美食介绍承德特产甘沟口粘豆包粘豆包是一种源于满族食品,满族人传统上喜欢粘性的食品。

有利于在寒冷的天气里长时间的进行户外活动。

如狩猎活动,目前在满族的地区非常的普遍,是人们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

粘豆包一般是在人们开始过冬的时候制作的,然后放在户外的缸中储存过冬。

承德特产蓑衣丸子蓑衣丸子是承德一道传统的肉类菜肴,其制作方法是将肉剁碎,用盐、姜末、味精、鸡蛋、少许淀粉调味;然后泡糯米(热水泡2个小时);再将把调好味的肉,搓成丸子,放入糯米里滚动,只到全部均匀的沾上糯米;最后放到蒸锅蒸熟即可承德特产腊肉香肠腊肉本是四川湖南湖北等中西部地区的特产,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宁王,兵败南下走巴中,途经汉中红庙塘时,汉中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又传,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

后传边北方大地。

人们又制作出了腊肉的其他食品,腊肉香肠便是其中之一。

承德特产咸菜扣肉材料:五花肉、咸菜做法:五花肉切15cm左右的大块后焯水,咸菜洗干净后稍微切一下,然后和肉一起放锅中红烧到4,5成熟捞出用大盘子把五花肉压平(方便切片),最好放冰箱冷冻一下这样会很好切片。

肉切薄片一张一张叠好大概一只碗12片左右,肉片排入碗底放入咸菜倒入汤汁放上零碎的肉,封上保鲜膜,入蒸箱蒸2-3小时即可。

承德特产茶糖茶糖,顾名思义,一种有着茶味道的糖,味道甜而不腻,略带茶香,别具一格。

茶糖的加工,主要是利用糖果工业的设备和工艺,将茶叶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与糖、奶、果汁、巧克力、淀粉、维生素和各带有保健性的植物添加剂等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风味,使人们在享受美味糖果的时又能尝到茶叶的滋味,同时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德特色饮食词汇的文化特征研究作者:尉春艳于向辉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04期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饮食文化也是通过语言来承载,有关饮食的词汇比较丰富,地方特色饮食类词汇往往更能突出地反映地域的自然地理及社会历史文化特征。

承德特色饮食词汇就反映了承德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与社会历史文化特征,它反映了满族文化特色以及承德人“朴实、聪慧、热情、豪爽”的性格特点。

关键词:承德;饮食类词汇;文化特征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4-0097-03饮食文化的范畴非常广,关于“吃”的一切都可以包括在内,它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表现出来的吃的内容、吃的方式、吃所体现的内涵都是不同的,这就构成了各自不同的饮食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饮食文化也是通过语言来承载。

饮食的词汇很丰富,比如食源食品类、食具类、饮食动作类、饮食礼仪类等,饮食类词汇往往更能反映地域的自然地理及社会历史文化特征。

饮食类词汇中有很多是方言词汇,方言词汇和地方文化更是密不可分,最能体现地方特色。

本文将通过分析具有承德地方特色的饮食词汇来探讨其中体现的地方文化。

一、承德特色饮食词反映承德的自然地理环境饮食文化的特性之一就是客观性,即饮食文化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具体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自然地理环境对一个地域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决定农作物的类别,从而影响到食物的种类、饮食特点、食物制作和烹调方法等;或者反过来说,地域食物的种类、饮食特点、食物制作等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

(一)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种类和饮食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饮食文化的最基本的属性是物质层面,即吃喝的“东西”本身,概括为野果野菜类、主食菜肴类、酒茶饮料类三大类,这三类食用饮用品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承德地处东北、华北自然地理区域的交汇处,与其它他区相比,冬季严寒漫长。

由于地形和气候等原因,承德野生资源丰富。

崔海明在概括承德自然环境时说:“承德市位于河北省的北部,地处燕山山脉的东北段,地质结构属于燕山地槽和内蒙古高原的地质过渡带,境内多山、水系密布。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约为1400米,全区丘陵山地约占80%,高原约占12%。

总面积5261.7万亩,森林覆盖率31.9%。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产品资源,野菜资源也十分丰富。

”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了承德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对所饮食的对象有最直接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承德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承德人常常采集野果野菜来食用。

采食野菜、野果在古人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比如《诗经》中描述了众多的农作物、野菜、野食等。

现在虽然不用靠此维持生命,但这种生活方式相沿成习,居住在偏僻山區的人仍保留着先人采集野果野菜的习惯。

承德的野菜野果资源非常丰富,比如刺柳、山丁子、酸姑奶子、刺玛果、托盘儿、鸥粒、带黄、山大黄、蘑菇、苦力芽、哈拉海、蕨菜、黄花菜等。

每到春夏之际,人们就到山上去采集野果野菜,或直接食用,或经过简单加工将其制成美味佳肴。

这些野果野菜是承德多丘陵山地、地形复杂的产物,比如刺柳生命力很强,具有抗旱、抗风沙、耐盐碱、耐贫瘠等特点;山大黄学名酸模,分布在围场坝上和海拔千米以上的山间潮湿、肥沃的地方。

承德特色的面食包括莜面做的诸如猫耳朵、莜面鱼子、莜面窝子、二代王等,荞面做的饸饹、拨面,粘面(大黄米磨的面)做的黏糕、驴打滚儿、粘米粥等,小米面玉米面做的发糕、散状儿、烙糕、窝窝头、酸粥等。

莜面属于北方尤其是坝上地区常吃的食物。

莜麦喜寒凉,耐干旱,生长期短。

承德本地的酒茶饮料中,酒类饮品有奶子酒、大黄米酒等,茶水类饮品有露露杏仁露、杏仁霜、沙棘汁、金莲花茶、山丁子茶、玫瑰花茶等。

这些酒茶的原料马奶、大黄米、杏仁、沙棘、金莲花、山丁子、刺玛果等,均是承德本地产物,是承德的自然地理环境下的产物。

我国北方的饮食特点是“咸”,这也与物产和气候有关,北方气候寒冷,菜相对比较少,所以就多放盐,使其偏咸。

(二)食物制作和烹调方法影射出了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承德无霜期短,冬季比较漫长寒冷,本地蔬菜品种和数量都相对关内要少,冬天缺少新鲜蔬菜,所以承德人的习惯是在蔬菜旺产季节储备大量菜以备冬春两季食用。

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制作方式,即干、腌、冻的方式,用来充当承德在寒冬时节的蔬菜。

干菜即把菜晾干了储藏的菜,如干白菜、豆角丝、葫芦条、瓜条(角瓜搜的条)、蘑菇、黄花等。

腌菜有两种,一种是酸菜、一种是咸菜。

最具特色的便是用白菜或疙瘩白腌制的酸菜,这是过去承德人冬天的当家菜。

咸菜种类很多,不可缺少的是腌制的芥菜疙瘩,其他的如葱叶、芹菜、胡萝卜、白菜、鬼子姜、黄瓜、尖椒等腌制咸菜。

承德冷冻食品也是该区域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如冻肉、冻豆包、冻年糕、冻水果、冻豆腐、冻豆角、冻野菜等。

可见,承德的饮食,源自于当地物产资源,而当地物产是气候、土地的特定产物。

二、承德特色饮食词汇反映了承德的社会历史文化特征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对饮食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反过来说,饮食文化中也蕴藏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

(一)承德特色饮食词汇蕴蓄着满族文化特色文化传播对饮食方言词汇有很大影响,人口迁移会推动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传播交流会促使新词的产生。

在清代满族人统治时期,承德成为全国第二个政治中心,满族在文化上有权威影响。

很多满族人定居到承德,所以承德留下了很多满族的习俗,而饮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支。

承德地区的饮食在主食上表现出来的满族特色比如小米面饽饽、棒子面饽饽、粘豆包、粘糕、二代王、酸粥等。

具有满族特色的菜肴比如八碟八碗、酸菜、猪皮冻等。

这些都是满族饮食文化的充分体现,并被继承下来。

其中,粘豆包、酸菜、萨琪玛等特色饮食,对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主食方面,满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喜欢吃粘食,粘食的特点是比较抗饿,有利于人们在寒冷的天气里更长时间地进行户外活动,如粘豆包、烙粘糕饼、撒年糕、驴打滚等。

粘豆包是一种源于满族的食品,是承德尤其是围场、丰宁人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

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尤其是过阴历年前要蒸大量的粘豆包放入户外的缸中保存,以备年前年后食用。

粘豆包是赠送远方亲友的理想食物,每当蒸豆包时,互赠豆包已成为当地人的一种习俗。

粘豆包不但营养均衡,更包涵了古老的文化传承,是粗粮细作的先河。

满族饮食的另一个特点是喜欢吃杂粮面食,如小米面饽饽、玉米面发糕、二代王等。

饽饽是满族特色食品,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

夏天食用一种解暑食品“酸粥”,是用发酵后的玉米面制成的,味道与酸奶相同,酸爽可口又解暑。

八碟八碗起源于满族,原为满族正宗桌席。

现一般在招待新亲或年节请客习惯吃八碟八碗或八碟一个火锅。

八碟一般四凉四热,八碗通常是蒸菜,一般有蒸大块碗肉或白片肉、丸子、豆泡或豆丝、海带丝、葫芦条或瓜条、豆角丝、鱼等。

酸菜是满族寒冬时节的主要素菜,是塞罕坝满族人在漫长冬季的主菜,白片肉、酸菜、血肠下铜火锅,风味鲜美、独特。

猪皮冻是满族传统风味菜肴,为满族在中国烹任史上发明之一。

在副食上还喜欢自制豆腐、酱,以备平时作菜待人和节日、喜庆、祭祀之用。

马奶酒是蒙古族牧民将马奶发酵后酿造的一种味美可口的饮料,俗称酸马奶。

大黄米酒是满族传统饮料之一。

有些形容词也是满语的遗留,如:哈喇(形容东西受潮变质了,如:瓜子有点儿哈喇味了,不能吃了),乌了巴图(指水的温度不冷不热,来自满语的音译,即满语“温水”的意思)。

(二)承德特色饮食词汇反映了承德人“朴实、聪慧、热情、豪爽”的性格特点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对饮食文化都有深刻的影响。

在人类的早期,狩猎和采食野菜野果是古人主要的饮食来源。

之后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早已经摆脱了原始的生存方式,但是狩猎和采食野果野菜却作为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清代时承德围场就是皇帝专门狩猎的地方,现在打猎被禁止了,但是纯天然野菜成为近些年越來越受欢迎的大众菜品,这也体现了承德人淳朴的个性。

承德人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制作腌菜、干菜、冻菜,以备漫长的冬季食用,充分体现了承德人的聪慧和实在。

饮食用具制作也体现了这一点,如水葫芦(成熟的葫芦劈两半,晒干后用来舀水,也称水瓢)、盖顶(用高粱杆编的剪成圆形的用来盖缸或盆的盖子)等。

承德特色的火锅、八碟八碗、平泉羊汤等都具有“热气腾腾”的特点,也反映了承德人的饱满的热情。

每年一到腊月,农村家家户户都蒸粘豆包、撒年糕、摊煎饼、做豆腐、走油(炸肉、炸丸子、炸豆泡)等,走亲访友时就互赠这些“年货食品”,凸显了承德人的友善与好客。

八碟八碗,碟是实实在在的大碟,碗是深深大大的高碗,与满人的豪爽相匹配,过去北方多在婚宴、满月宴吃到八碟八碗。

承德农村直到现在还有这样的传统,每年一到腊月,家家户户都蒸几大锅粘豆包,基本都杀猪、杀鸡、宰羊,把肉、豆包都储藏在大缸里,以备正腊月尽情食用,充分展现了承德人朴实、传统的性格特点。

承德还有一些特色饮食类器具词汇,也是承德人豪爽、粗犷、大大咧咧的性格特点的体现。

比如:烙糕锅子(摊烙糕的工具)、碗架子(放置碗碟的器具)、筷笼子(放置筷子的器具)、饸饹床子(压饸饹的器具)、锅篦子(用来担在锅上的蒸或熥干粮的器具)、浅子(用柳条或别的东西编的比较浅的用来盛东西的器具)等,这些词都以“子”为后缀,而不是以“儿”为后缀,证明了承德人属于“豪放”派。

表示“吃”的动作的词也展现出了承德人的豪放,如:“逮”,本是“抓住”的意思,用来指狼吞虎咽地吃,如“那小子吃饭大口逮”;“撸吃”本是“收拾、打”的意思,用来比喻吃饭狼虎、快,如“他3分钟就把一大碗面条撸吃光了”。

三、结语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地方特色饮食类词汇往往更能反映地域的自然地理及社会历史文化特征。

承德特色饮食类词汇,具有承德地方特色的食物种类和饮食特点以及干、腌、冻的食物制作方式源自于承德所处的地理环境,即承德地多丘陵山地,地形比较复杂,无霜期短,冬季比较漫长寒冷。

承德特色饮食类词汇还蕴含着丰富的承德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满族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反映了承德人“朴实、聪慧、热情、豪爽”的性格特点。

参考文献:〔1〕刘道锋.《诗经》中的农作物、野菜、野果与古人的饮食生活[J].农业考古,2008,(06).〔2〕崔海明.承德地区野菜资源调查初报[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5,(01).(责任编辑姜黎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