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数据管理系统及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应用(1介绍)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应用(1介绍)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的应用——对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认识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Digital Geological Survey System)是贯穿整个地质矿产资源调查过程的软件。

随着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完善和应用,已逐步成为国内地质调查领域的主流软件和工具,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由四大子系统组成:一、数字地质填图系统RGMap:具有整合显示地理、地质、遥感等多源地学数据,GPS 导航与定位,电子罗盘测量,路线地质调查地质点、地质界线、点间分段路线地质(不定长的)数据描述,产状、素描、化石、照片、样品、地球化学数据、重砂、矿点检查等数据采集,路线信手剖面自动生成、实测地质剖面导线、分层、地质描述、素描、照片、采样、化石等野外数据采集功能。

二、探矿工程数据编录系统PEData:探槽、浅井、坑道、钻孔探矿工程野外数据采集与原始地质编录,并现场实时自动形成探槽、浅井、坑道、钻孔探矿工程图件等功能。

三、数字地质调查信息综合平台DGSInfo:提供全国大、中比例尺标准图幅接图表,剖面厚度自动计算,剖面图和柱状图自动绘制,等值线计算与制图,多元统计计算与成图,地球化学数据采集、处理与成图,第四系钻孔综合剖面图、地球物理物理数据处理与成图,PRB 空间数据定量评价,实际材料图编辑与属性继承操作,1/10万实际材料图投影到1/25万图幅(或1/2.5万到1/5万),编稿地质图编辑与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立,异常查证结果数据库、矿点检查结果数据库以及综合地质构造图层、含矿地质建造图层、控矿构造图层、矿产地图层、矿化信息及找矿标志图层、蚀变带信息、物、化、遥等综合异常图层、矿产预测远景区图层、找矿靶区图层、地质工作部署建议图层等内容的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图数据库的建立等功能,满足完成野外手图、实际材料图、编稿地质图及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整个过程的要求,覆盖各种比例尺填图全过程。

另外提供了探矿工程数据综合、处理、制图过程:探槽、浅井、坑道、钻孔探矿工程数据、勘探线数据、采样分析数据录入与组织管理,自动生成坑道、探槽、钻孔、浅井工程图件的基本内容投影在矿区平面图上,自动输出坑道、探槽、钻孔、浅井工程编入数据采集表、素描图、矿区平面图,多模式多用途钻孔综合柱状图应用等相关功能。

地质信息系统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地质信息系统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地质信息系统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工程地质勘察是指为了建设工程而对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它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旨在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质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地质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各种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它可以将地球表面上的地理信息与属性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了解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决策和设计方案。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地质信息系统发挥着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

首先,地质信息系统可以协助工程地质勘察人员进行地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传统上,地质数据的获取和整理是一项耗时且费力的工作。

然而,通过地质信息系统,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可以轻松地从各种数据源获取所需数据,并将其整合到统一的地理数据库中。

这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可及性和准确性,为工程地质勘察提供了更可靠的数据基础。

其次,地质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工程地质勘察人员进行地质数据的分析和解译。

地质数据的分析和解译对于评估工程风险和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至关重要。

地质信息系统可以利用地理数据、属性数据和空间分析技术对地质数据进行多角度、多尺度的分析,如地形分析、地质构造分析、地层分析等。

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地质情况,确定潜在的地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和工程设计。

此外,地质信息系统还可以为工程地质勘察提供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的工具。

地质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将地理数据和属性数据整合到同一个地图上进行展示,还可以通过图层叠加、空间查询和模型分析等技术实现对地理数据的可视化和3D模拟。

这使得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地质情况,并对地理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此外,地质信息系统还可以根据工程地质勘察的需求生成专业报告和图表,提供决策支持和沟通工具。

综合地质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研究

综合地质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研究

据 深 层 次 的 挖 掘 尚 未 展 开 等 问 题 , 矿 山 是 企业 信 息 化和 专 题研 究 ( 隐 伏矿 体 定 量预 如 测 ) 数 据 基 础 平 台 。 统 设 计 充 分 结 合 了 的 系 现有资料分类检 索习惯和流通 管理模式 , 考 虑 了 数 据 库 系 统 的 存 储 与 处 理 要 求 、 全 安 性与 完整 性 要 求 和 数据 可 扩 展 性 要 求 。
床 值 、 矿 概 率 、 属量 、 石 量 进 行估 计 , 含 金 矿 并绘制隐伏矿体 预测图。 通 过 上 述 研 究 与 开 发 ,以 丁 家 山 矿 田 的 2 矿 体 为 例 , 其 边 部 和 深 部 进 行 矿 体 个 对 的定位定 量预测 , 研 究区划分 成5mx 将 0 5 m ×5 m 的 立 体 单 元 , 立 一 了 立 体 定 量 0 0 建 预 测 模 型 , 实 现 了 3 预 测 可 视 化 。 过 并 维 通 控 制 区 单 元 已 知 值 与 预 测 值 的 比 较 以 及 矿
丁 家 山 矿 田 中 央 资 源 数 据 库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采 用 C/S 型 结 构 。 台 采 用 面 向 对 象 模 前 的 Viu lB sc . 开 发 环 境 ,QL Sr e2 0 s a ai6 0 S ev r0 0 位 于后 台数 据 库服 务 器上 , W i o 2 0 在 nd ws 0 0 S r e 平 台上 运 行 。 统 除 了具 有 一 般 M I ev r 系 S 的 数 据 输 入 、 出 与 查 询 功 能 外 , 外 的 主 输 另
2 研 究 实例
2. 丁 家 山矿 田中 央资 源 数 据库 的建 1

丁 家 山 矿 田 是 我 国 重 要 的 铅 锌 金 属 产 地 。 据 丁 家 山 矿 田 地 质 矿 产 资 料 数 据 类 根 型 多 和 量 大 的 特 点 , 及 已 有 的 资 料 分 类 以 检 索 习 惯 , 照 数 据 分 类 思 想 , 建 立 数 据 按 在 库 时 , 取 S S r e 大 型 的 关 系 数 据 库 选 QL e v r 软 件 进 行 管 理 , 用 树 状 目 录 结 构 组 织 数 采 据 , 现 行 资 料 管 理 目 录 簿 的 形 式 对 所 有 按 资 料 建 立 主 题 索 引 结 构 。 文 档 与 地 质 图 若 件 已 扫 描 或 矢 量 化 , 采 用 BL 则 OB的 大 数 据 字段 进 行 保 存 ; 编 录 资 料 , 分 成 槽 探 、 若 则 坑 道 、 孔 和 探 井 进 行 重 新 整 理 , 别 在 计 钻 分 算 机 中 建 立 数 据 表 。 外 , 助 Ep c n矢 另 借 sa 量 化 软 件 , 矿 区 已 有 地 形 图 矢 量 化 ; 对 对 针 矿 图 的 自动 生 成 和 已 有 地 质 图 件 的 矢 量 化 开 发 的 基 于 Au o AD2 0 的 辅 助 地 质 制 图 tC 00 系 统 , 有 地 质 符 号 的 生 成 与 地 质 数 据 的 具 标 注 、 质 平 面 图 和 剖 面 图 的 相 互 修 测 及 地

工程地质勘察BIM解决方案及应用

工程地质勘察BIM解决方案及应用

工程地质勘察BIM解决方案及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工程领域也日益迎来了一系列技术创新。

其中,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数字化工具,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工程地质勘察方式。

本文将探讨工程地质勘察中BIM解决方案的应用,并分析其对勘察工作的影响和优势。

BIM技术是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将各种建筑信息整合在一个统一的数字平台上,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项目管理。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带来诸多益处。

首先,BIM技术可以提供精确的地质数据和模型,使工程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地质特征和地下结构,有助于规划和设计阶段的决策制定。

其次,BIM技术可以实现各种勘察数据的集成和共享,不仅可以减少信息传递的时间和成本,还可以避免数据重复采集和处理的情况发生。

此外,BIM技术还能够提供三维可视化展示,使得勘察结果更加直观、清晰,有助于项目的交流和沟通。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分为多个环节。

首先是数据收集和整理阶段。

传统的勘察工作往往需要人工进行数据采集和整理,效率较低。

而采用BIM技术后,可以通过数字化设备和软件来收集和整理数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其次是地质模型的建立阶段。

借助BIM软件,可以将勘察得到的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集成和模拟,生成准确的地质模型,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再次是风险评估和管理阶段。

在勘察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地质风险,如地质灾害、地下水位等。

利用BIM技术,可以对这些地质风险进行有效预测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应对。

最后是勘察结果的共享和展示阶段。

通过BIM技术,可以将勘察结果以三维模型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得相关人员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质情况,为决策和沟通提供便利。

总体来说,工程地质勘察中BIM解决方案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大大提高勘察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了人为的错误和遗漏。

岩土工程信息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探析

岩土工程信息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探析

岩土工程信息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探析摘要:岩土工程信息化是工程建设信息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需要适应建设领域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在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只是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

有理由认为,岩土工程信息化不能完全独立于其他阶段,不能与其他阶段完全分离。

因此,有必要厘清建设领域信息化的主线,并在此框架下对岩土工程信息化进行研究。

在此基础上,对岩土工程信息技术及其工程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岩土工程;信息技术;工程应用1建筑领域信息化的主流技术1.1协同设计技术合作工作是由美国人艾琳·格里夫和保罗·卡什曼在一次研讨会上提出的。

它是指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某一群体中的人能够获得一个虚拟的共享环境,并通过交互式协商快速高效地完成共同的任务。

CSCW已经成为当前发展最快的研究方向之一。

协同系统实现的关键是解决各种专业模型的集成和数据共享,改变了传统CAD技术的设计理念和现有的辅助设计模式。

1.2 BIM技术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是一种基于三维数字技术,集成建筑工程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模型。

其技术核心是符合专业标准的三维模型和数据库。

BIM技术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二维设计到三维设计;从线绘制到构件布局;从简单的几何表示到完整的信息模型集成;从单个项目完成到协同项目完成(与协同技术集成);从单一设计阶段交付到适合架构的全生命周期交付(标准化建设同步)。

1.3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外部接口设备使人们具有真实的沉浸感,并能实现与虚拟场景的实时交互。

它被称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最佳前景。

由于技术保障和软硬件价格昂贵,其应用潜力尚未得到广泛的理解和重视,尚未达到普及应用的水平。

实时性、交互性和三维显示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关键技术,但其真正的魅力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沉浸式的信息交换模式,这是其他传统表达方式无法实现的。

2信息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2.1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是最早应用于岩土工程的信息技术之一。

浅谈工程地质信息系统在规划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工程地质信息系统在规划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国内五十年 代曾大规模地 开展城 市规划阶 段的工程地 和 周期性 。 为了求得城 市发展与环境 的统一 , 必须深 入研 究 质勘察 与工程地 质编 图工 作 ,但较 多局限于地学 自身的专 灾害机 理与特征 , 对环境 变异进行监 测和防治 , 缓灾害程 减 业和定性 评价分析上 ,缺 乏涉 及工程建 设与环境 动态方面 度 , 并将控制措施 落实到城 市规 划 。 地工程能 力研究是确 土 的分析及 定量评价 方法 。2 0世纪 6 —0年代 ,这 方面的研 定土地作 为某 种使用时所具有的 自然或 经改造 的工程能力 , 07 究进展缓慢 。8 年 代后 ,围绕城市规 划为服务 对象的城市 评价土 地能 力不仅需要 考虑土地地 质环境 ,还必须 考虑土 0 地质坏境 与土地能 力研究发展很 快 ,主 要内容包括城 市工 地利 用类型和特 点 ,其类 型和特 定土 地 的现 实价值 和能 力 程地质环境 主题 、地 质环境与灾 害的评价 、预测方法 、土 也表现迥 异。 因此 , 土地赋予 的地 质环境 条件和土地 利用特 地利 用的工程控制技术及城市地 质环境专题 图系的编 制等 , 取得 的重要成果 , 为城 市规划立 法 、防灾减灾发挥 了作用 。 征是分 析论证时需 要充分 协调的 两个重要 因素 ,一 方面环 境条件要表 现 出最赋存的 资源能 力 ,另一方 面又要 最大限
Ja s e na in h Lu t n

、设 论 坛
支 持 系 统 ( p t l cso u p r S se ,S S 是 综 S ai iin S p ot y tm a De DS ) 合 利 用 各 种 空 间 信 息 、 识 、 析 模 型 , 助 各 级 决 策 者 对 知 分 辅
统 的研究 工作 ,利 用定量分析 和土地 工 程 地 质 条 件 ,包 括 地 貌 发 育 情 况 及 工程利 用控 制 目标 系统地研究 了大庆 地 层的分 布状 况等 ,编制 了大 庆市 东

一种工程地质内外业一体化的信息化系统

一种工程地质内外业一体化的信息化系统

一种工程地质内外业一体化的信息化系统工程地质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地质学、工程学以及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在工程建设中,地质情况的准确掌握和分析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和高效进行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工程地质内外业分离的工作方式往往存在信息不畅通、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种工程地质内外业一体化的信息化系统应运而生。

这种工程地质内外业一体化的信息化系统以实现地质数据、工程数据的高效互通为目标,通过统一的平台和数据库,整合地质调查、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数据和信息,实现内外业的紧密衔接与协同工作。

下面将从系统构成、功能特点和应用前景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系统构成工程地质内外业一体化的信息化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1. 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该模块包括采集各类地质数据的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软件,通过现场勘查和实验分析等方式获取地质信息并进行处理。

2. 数据库管理模块:该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提供高效的数据检索和查询功能。

3. 数据共享与交流模块:该模块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内外业数据的共享和交流,方便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共同作业。

4. 分析与预测模块:该模块结合地质学和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提供工程建设中的决策依据和风险评估。

二、功能特点工程地质内外业一体化的信息化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特点:1. 数据共享与互通: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格式,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互通,避免了因数据不一致而导致的信息误差和工作重复。

2. 工作流程集成:将地质调查、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进行集成,减少信息传递和沟通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3. 风险评估和决策支持: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块,对工程建设中的地质风险进行评估,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避免了因地质问题引发的工程事故和质量问题。

4. 监控与预警功能:系统通过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地质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和预警地质灾害和变形等问题,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

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与应用现状

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与应用现状

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与应用现状摘要: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与应用是将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研究方法。

本文回顾了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与应用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在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调查和实证研究,总结出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与应用的优势及存在的挑战,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应用现状引言:地质工程一体化是现代土木工程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地质工程问题也愈发复杂多样。

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与应用的目的是通过深入了解地质情况,从而减少工程风险,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并分析其对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和价值。

1 国内外地质工程一体化应用现状地质工程一体化是指将地质调查、工程设计、施工监测与地质环境保护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工程实施体系。

国内外对地质工程一体化的研究与应用已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国内,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

许多研究机构和高校开展了相关的科研项目,致力于在地质调查、建设规划、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发挥地质工程一体化的优势。

一些典型案例,如水坝工程、隧道工程和地铁工程等,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应用,成功解决了复杂地质问题,降低了工程风险,提高了工程质量。

在国际上,地质工程一体化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众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在地质调查、岩土工程设计、隧道工程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它们注重工程实践与学术研究的结合,借助先进技术手段,推动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发展。

通过引进先进经验,国内也在借鉴和吸收外国成果的基础上快速发展。

二、浅层页岩气井返排试气一体化技术(一)研发精准压裂技术,极限激活“甜点”首先,我们需要突破传统的压裂理念。

以前,由于担心产出水量过高,我们采用了小规模压裂技术,导致气井的产量不高。

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采用了“大排量、短时间、高砂比”的大规模压裂技术,从而显著提升了单井的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地质数据管理系统及应用分析
摘要:工程地质数据管理系统(GDM)在对施工项目的各种地质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管理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工程地质数据作为地质信息的基本要素之一,需要经过专门的数据管理系统进行相关操作。

所以,工程地质数据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就应该受到广泛重视。

本文主要针对工程地质数据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工程;地质数据;管理系统
Abstract: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ata as geological information is one of the basic elements, it require specialized data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relevant operation. Therefore,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ata management system application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ata management system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author.
Key words: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ata; manage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 :F40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对于工程项目中所涉及的各项数据都需要经过专业的数据管理系统进行分析、统计和储存。

这一系统的应用,对于工程项目的地质勘测、合理施工等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近年来,工程地质数据库的研究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并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工程地质数据是地质信息的基本要素之一,通过对地质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使地质信息更加完善,这一工作也是地质资料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对工程项目所在的施工区域进行必要的地质勘探工作,并将所收集到的地质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和分析,丰富该地区的地质信息数据库,对于该地区的地质资料规范管理和未来对地质勘探的目标具有指导性意义,从而使该地区的地质工程能够得到更加合理、高效的开展。

1 GDM体系简介
GDM体系是基于传统的GIS数据库的基础之上,通过兼容型数据库,建立的面向工程应用的工程地质数据管理平台。

传统的GIS数据库在工程地质数据的管理当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实际应用性较差,建设周期长,不利于地质数据管理的高效操作。

而GDM体系则为工程地质数据库系统的建设提供了一整套系统化的解决方案,非常值得在实际应用中大力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