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置气管导管在纤维支气管镜经鼻引导插管中的运用_0

合集下载

预置气管导管在纤维支气管镜经鼻引导插管中的运用

预置气管导管在纤维支气管镜经鼻引导插管中的运用

组别
一次试插成功 例 ( %) 气管插管时间 ( m i n ) 出血 例 ( %)
中止操作并 作妥 善处理 ,待患者情况 有所 改善再行 操作 。期 间
应 对患者 鼻腔通 畅情况进 行观察 ,确 认有无 息 肉存 在 ,探 明鼻 中隔偏 曲 ,以 4 % 呋嘛滴 鼻液 在通 常一侧 给药 以收缩 鼻 甲 ,在
P < 0 . 0 5为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在 一次试插 成功率 、出血发生情 况方 面均优于对 照 组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两组 气管 插管时间 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 意义 ( 尸 > O . 0 5 ) ,详见表 1 。在 患者 感觉方面 ,观察组优 于 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O . O 5 ) ,详见表 2 。
中图分类号 R 4 5 9 . 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4 ) 5 — 0 1 3 5 ~ O 2
近年来 ,在纤维 支气管 镜引导下 进行气 管插管成 为气道处
支气 管镜将气管导管快 速插 入气管 ,深入至 隆突上 方 3 c m后 即 可退镜取全麻诱导 药快 速静 推 , 将气管导管妥善 固定 , 机 控呼吸。
1 3 观察 指标及评 定标 准 对两组 患者不适 感 、插管 操作 时间 、并发症 发生率 以及 插 管成功率进行记 录。不适感分级 如下 ,0级 :未表现不适 、保持 安静 合作 ,操 作过 程 中 HR、S p O 、N B P增 幅低于 1 0 %; I 级: 患者 表现 出不适感 ,但 仍能 耐受 ,保持 安静配合 ,操作过程 中
《 中 外医 学 研 究》 第1 2 卷第5 期( 总 第2 2 9  ̄ ] ) 2 o 1 4 年2 月 经验体会 J i n g y a n t i h u i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在急诊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在急诊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在急诊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在急诊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70例需气管插管的重症患者,按照气管插管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经口气管插管,观察组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

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监测插管期间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和心率(HR)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气管插管后1 min,两组患者DBP、SBP和HR均较插管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插管后3、5 min,观察组患者DBP、SBP 和HR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仍明显高于插管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在急诊气管插管应用优于常规经口气管插管,能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插管导致的血液动力学应激反应,值得在急诊推广使用。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急诊;经口气管插管;临床研究急诊重症患者多需建立人工气道,紧急气管插管是急诊科抢救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因患者病情复杂且无法配合气管插管,常规经口气管插管常常出现气管插管失败,一次插管成功率较低,且易出现一些并发症,轻则造成口咽部损伤、声带水肿等[1,2],重症引起气管插管失败,延误抢救时机,可危及患者生命,导致部分临床医师对重症患者气管插管产生顾虑,往往等到患者神志不清时才行气管插管,延误了治疗时机。

随着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应用中的逐渐推广,逐渐成为临床上不可或缺的插管工具[3]。

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

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

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行气管插管的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和经口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和插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较传统经口气管插管具有明显的优势。

结论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under fiberbr on choscope. Methods 148 patients who had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from March 2005 to January 2010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under fiberoptic or orotracheal intubation was performed 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and complications after intubation of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under fiberoptic had obvious advantages than traditional orotracheal intubation. Conclusion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under fiberoptic has higher security, fewer complications. It is worthy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Fiberbr on choscope;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近年来,纤支镜(Fiberbr on choscope,FOB)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增多,已逐步发展成为呼吸道病变检查、困难气道辅助处理以及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器具[1]。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的临床价值分析参考模板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的临床价值分析参考模板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的临床价值分析作者:谭世繁宋一波曾涛曾兆安陈春杰王春连【关键词】纤维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我院2001年4月至2004年9月经气管插管救治的125例呼吸衰竭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对纤支镜引导经鼻插管与经口喉镜明视插管各自成功率、留管时间、气管切开率、拔管率及患者的愈后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经鼻插管59例共91次,成功率100%,经口插管66例,成功率97.1%;留管时间:经鼻插管组8.4±7.9d,经口插管组3.0±1.8d(P<0.01);气管切开率:经鼻插管组15.3%,经口插管组47.0%(P<0.01);拔管率:经鼻插管组32.2%,经口插管组15.2%(P<0.05);而两组中的COPD 哮喘、重症肺炎患者的留管时间:经鼻组8.4±5.5d、经口组2.5±1.4d,气管切开率:经鼻组7.1%、经口组43.5%,拔管率:经鼻组46.4%、经口组17.4%(P均<0.01),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

结论: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是成功率高、患者耐受性好、留管时间长、拔管率高、同时可避免或减少气管切开率的气管插管方法,尤其适合于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呼吸衰竭Analysis the Clinic Value of Nasal Trachea Cannula Under the Guidance of Fibrobronchoscope to Establish Artificial Airway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 value of nasal trachea cannula under the guidance of fibrobronchoscope to establish artificial airway. Method:Retrospectively analyses 125 cases respiratory failure patients remedied by tracheal intub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1-04 to 2004-09. Comparing achievement ratio, time of detained airtube,incision of trachea ratio, extubate ratio, and sufferers' post-recovery condition of nasal trachea cannula under the guidance of fibrobronchoscope and oral trachea cannula under the guidance of laryngeal endoscope. Result: Nasal trachea cannula 59 cases total 91 times ,achievement ratio 100%,oral trachea cannula 66 cases,achievement ratio 97.1%; time of detained airtube:the group of nasal trachea cannula 8.4±7.9d, the group of oral trachea cannula 3.0±1.8d(P<0.01); incision of trachea ratio: the group of nasal trachea cannula 15.3%, the group of oral trachea cannula 47.0%(P<0.01); extubate ratio: the group ofnasal trachea cannula 32.2%, the group of oral trachea cannula 15.2%(P<0.05); Among two groups, the COPD, asthma, grave pneumonia sufferers' time of detained airtube: the group of nasal trachea cannula 8.4±5.5d, the group of oral trachea cannula 2.5±1.4d(P<0.01), incision of trachea ratio: the group of nasal trachea cannula 7.1%, the group of oral trachea cannula 43.5%(P<0.01), extubate ratio: the group of nasal trachea cannula 46.4%, the group of oral trachea cannula 17.4%(P<0.01). T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ce statistically. Conclusion:Nasal trachea cannula under the guidance of fibrobronchoscope is a high achievement ratio tracheal intubation method with better sufferer tolerance, longer time of detained airtube, higher extubate ratio, and which could avoid or reduce incision of trachea simultaneously, especially suit the chronic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Key words:Bronchofibroscope;Nasal trachea cannula;Respiratory failure经鼻或口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选择何种人工气道应根据术者经验、设备条件及患者临床情况而定,为此、我们对我院2001年4月至2004年9月间所收住的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以下简称经鼻组)或经口喉镜明视插管(以下简称经口组)建立人工气道抢救的125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就其各自留管时间、气管切开率、拔管率、主要并发症及转归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预置气管导管在纤维支气管镜经鼻引导插管中的运用

预置气管导管在纤维支气管镜经鼻引导插管中的运用
参 考 文 献
[ 1 1李 】 致 良. 老 年人 髋 部 手术 的硬 膜 外 麻 醉 [ J ] . 山西 职 工 医学 院学 报 ,
2 0 0 8 ,1 8 ( 2 ) : 4 9 - 5 0 .
到理 想 的麻 醉效果 川 ;而且腰 硬联合 麻醉具 有麻 醉时可进 行通 气 及供 氧等优 点 ,有利 术 中和术后 的管理 [ 2 】 。本 研究 中,两种 麻 醉方式都 可 以提供 较为理 想 的手术 麻醉效 果 ,但是 接受全麻 的患者 中高血压发 生率较 高 ,而腰硬 联合麻 醉的患者 中低血 压
的发生率较 高 ,两种 患者 的术 中其他 指标 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 意

[ 2 J 王志敏 . 髋部骨折并老 年高血压患者 8 5 例 围手术期护理 【 J J . 实用医学
杂志 ,2 0 1 1 ,3 6 ( 2 ) : 2 8 7 - 2 8 8 .
(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0 1 — 1 5 )( 编辑 :何玉勤 )
1 资料与方法
B组 1 2 例 ,两组 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 尸 < O . 0 5 ) ;不适度 分级 : A组 患者 0 级3 6 例 、I 级2 3 例、 Ⅱ 级5 例, B 组患者 0 级1 2 例、
义( P < 0 . 0 5 ) ; 两组并 发症及 不适感 比较差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 P < 0 . 0 5 ) 。 结论 : 困难 气道 中 , 气 管导管 预置喉 腔对纤 支镜经 鼻引导气 管插 管并发 症少 , 成功 率高 。
【 关键词 】 纤维支气管镜 ; 经鼻气管插管 ; 呼吸道
的镇 痛效果 ,用 V A S法进行记录 。对术后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 、 两组 患者麻醉 过程 中 ,心率过 慢、缺氧 、出血量 、患者及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操作规范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操作规范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操作规范
1.插管前采用抗胆碱药促进气道干燥,用鼻粘膜收缩药准备鼻腔,在鼻、咽、喉及气管的表面麻醉下,以不抑制自主呼吸为限度的充分镇静后进行插管。

2.首先润滑镜体,将选好的气管导管套入镜体并测试能否容易的上下滑动。

3.经口插管时,先将气管导管套入纤支镜的镜体,并滑至其近端,在牙垫的保护下插入纤支镜。

在目镜的窥视下调节方向控制杆找到会厌,声门,气管环甚至隆突。

将纤支镜送至气管中段并把持镜体。

将气管导管沿纤支镜向前徐徐推进,接近声门时逆时针旋转气管导管90°后再缓慢推入声门和气管内。

一旦气管导管就位,一手稳住导管同时一手拔除纤支镜并固定导管。

4.经鼻插管时先将已选好的导管自鼻孔轻轻送入咽后部,再将润滑过的纤支镜沿气管导管内腔导入咽后部。

5.使用纤支镜时不要用力撞击和打折,插管时保持动作轻柔。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临床应用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临床应用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9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结果96例患者均为一次性插管成功,插管时间30s~6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是救治copd并呼吸衰竭重症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copd;呼吸衰竭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死亡率高,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对提高其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有利于迅速建立人工气道,对呼吸危重症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新乡市中心医院内科icu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对96例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6例患者中,男57例,女39例,年龄51~91岁,平均(67±21.4)岁。

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因病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入住内科icu,符合有创机械通气适应证[1]。

1.2方法纤维支气管镜为日本olympusp30型,气管套管为进口(美国bexter公司)一次性高容量低压单腔单囊硅胶管。

内径7.0~7.5mm。

患者取仰卧位,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纤支镜及导管外壁以石蜡油涂抹,气管导管套于纤支镜并固定于纤支镜近端,纤支镜经鼻腔插入至声门上方,于声门开放时将纤支镜插入气管内,迅速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调整位置达隆突上方3cm左右,然后快速退镜,固定导管,连接呼吸机。

待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0%以上时,可再次置入纤支镜,抽吸干净气道分泌物,并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

治疗1h后复查动脉血气。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

困难气管插管的原因
• 通常情况下,口腔和气管之间存在三条解剖轴线,分别为 口轴线、咽轴线和喉轴线。当三条轴线重合或接近重合时, 可在直接喉镜暴露声门明视下完成气管插管。 • 任何原因导致直接喉镜不能进入口腔内、口咽部的三条轴 线无法重合以及插管操作途径上的阻挡和变异均可导致声 门的暴露和气管插管困难。
操作方法
1、准备:正确安装纤维支气管镜各部件,检查光 源及调整清晰度(对准数字或手掌)。将纤维支 气管镜镜体涂以润滑剂,而物镜尖端则涂以温肥 皂水(防雾),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ID 6~ 7mm钢丝气管导管)套入纤维支气管镜镜体。
2、患者去枕仰头,由助手扶持其头部于中位,并嘱 其尽量放松。 3、操作者在患者的头部后方,以左手持镜,右手将 套好气管导管之纤维支气管镜镜头置入一侧鼻孔通 道,通过目镜依次可见鼻中隔、软腭,继续插入纤 维支气管镜后,即可清晰地看见会厌和声门裂,调 整镜体顶端角度对准声门裂中央缓慢推进进入气管 (可窥视到气管环)3~5cm至能够看到气管隆突 。
技术优点
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由于不受张口度、颌骨骨 折、颈部活动度、喉头高低的影响,其镜头可随 意弯曲变向,因而在过去几年的进步非常迅速,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已经成为气道管 理中一个全新的领域,是解决插管困难的最有效 方法。每个麻醉医师都应当掌握并熟练应用该技 术。
感谢各级领导及耳鼻喉科的大力支持! 谢谢!
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 管技术在困难气管插管中 的应用
麻醉科
2013年12月
概述
• 气管插管是临床麻醉、急诊抢救和重症治疗的重要技术之 一,是成功进行有效呼吸道管理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多数 情况下,接受常规训练的麻醉医师均能顺利实施和完成气 管插管。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仍有部分患者由于不同的 原因导致声门暴露欠佳,出现气管插管的困难或失败,影 响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据报 道,在麻醉事故死亡病例中,约30%与困难气道处理失败 相关。因此,对困难气道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 视;手术前尽可能早期识别,充分准备,选择操作者最熟 悉和最安全的方法处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意外困难 气管插管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置气管导管在纤维支气管镜经鼻引导插管中的运用目的:探讨气管导管预置喉腔与否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经鼻引
导气管插管中的不同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纤支镜引导下气管内插管患者,将气管导管预置喉腔患者分为A组,未预置患者分为B组,各64例。

记录两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及不适感等。

结果:A、B两组气管插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及不适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困难气道中,气管导管预置喉腔对纤支镜经鼻引导气管插管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标签: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呼吸道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是近些年来气道处置方案中的重要技术,它的优势在于处理困难气道[1]。

笔者在运用纤支镜经鼻引导气管插管时发现,气管导管是否预置喉腔,与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密切相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2012年笔者所在科行纤支镜经鼻引导清醒气管插管手术患者128例,男76例,女52例,年龄12~58岁,择期84例,急诊44例,ASA分级Ⅰ~Ⅱ。

病情涉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下颌骨折、颈椎不稳、颈部巨大肿块等,患者无经鼻腔气管插管禁忌。

将气管导管预置喉腔患者作为A组,未预置患者作为B组,各64例。

所用一次性气管导管(驼人牌)涉及5.5#、6.0#、6.5#三个型号。

1.2 方法
插管前,备齐电动吸引器等相关气管插管用物,向患者解释操作情况并取得同意。

患者平卧,开通静脉通道,静滴地塞米松0.1 mg/kg,阿托品0.01 mg/kg,面罩吸氧(8 L/min),监测HR、NBP、SpO2,常规无菌操作,若SpO220%,暂停操作并予相应处理,情况改善后继续。

观察鼻腔通畅情况,了解鼻中隔偏曲以及有无息肉等,选择鼻腔通畅的一侧,4%呋麻滴鼻液收缩鼻甲,2%利多卡因注射液浸透无菌棉签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直至咽后壁。

然后把气管导管插入加了医用液体石蜡油10 ml,且加温的生理盐水瓶中进行软化和润滑。

A组患者适时将气管导管置入鼻咽部,将纤支镜(PentaxFI-9BS)插入气管导管远端开口稍低处,使用预先放置在纤支镜工作通道内的一次性硬膜外导管伸入咽喉腔,边进纤支镜边喷洒(简称SAYGO技术)2%利多卡因,待表面麻醉起效后将气管导管推至喉腔,并对准声门。

同法表面麻醉声门、主支气管及气管隆突后撤除硬膜外导管,将气管导管远端顶至声带上,于声门开放时将纤支镜插入气管内,迅速将
气管导管沿纤支镜插入气管,至隆突上方约3 cm,然后退镜,同时快速静推全麻诱导药,固定气管导管,机控呼吸。

B组患者气管导管不预置入咽喉腔,待纤支镜插入气管内时,再将气管导管沿纤支镜插入气管,其他操作同A组。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记录A、B两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及不适感等。

不适度分级标准,0级:安静合作,未示意不适,操作时HR、NBP、SpO2升幅2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患者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时间(15.48±3.32)min,B组患者为(17.25±4.55)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一次试插成功50例,二次试插成功14例;B组患者一次试插成功35例,二次试插成功29例。

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鼻、咽、喉腔出血5例,B组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适度分级:A组患者0级36例、Ⅰ级23例、Ⅱ级5例,B组患者0级12例、Ⅰ级34例、Ⅱ级18例,两组Ⅱ级不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表2。

3 讨论
对于存在困难气道、反流误吸风险、病情危重等患者选择清醒经鼻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是一项安全技术[1]。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减少患者不适、确保生命体征平稳、避免并发症是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的关键。

在运用不预置气管导管至咽喉腔,纤支镜经鼻引导气管插管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患者不适感强,导致配合不佳,常见口、鼻、咽、喉腔出血,失败率增高,严重者伤及患者心理,拒绝再次插管,不仅打击了医生的信心,势必影响到此项技术的开展。

本文结果说明,纤支镜经鼻引导插管是否预置气管导管至喉腔,两组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操作方法效率相当。

两组Ⅱ级不适度比较,差异显著,笔者认为与B组患者纤支镜多次进出气道有关。

B组患者鼻、咽、喉腔出血例数增多,笔者认为与气管导管短时间内沿纤支镜置插入气管内及纤支镜反复进出气道有关,而A组患者气管导管就在声门口,置入要顺利得多。

在纤支镜经鼻引导气管插管过程中,A组患者气管导管前期置入咽喉腔,纤支镜在气管导管内反复进出一是不易刺激咽喉腔周围敏感组织引发不适;二是因为气管导管的限制,纤支镜不容易在咽喉腔轴线上偏向一侧而影响置入气管内。

据报道,纤支镜经鼻引导气管插管时,气管导管预置喉腔,容易发生气管导
管置入气管后纤支镜退管困难[1],原因是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时可能从气管导管侧孔穿出。

笔者发现直视下只要稍加注意,纤支镜不易从气管导管侧孔穿出,并影响纤支镜退镜。

综上所述,纤支镜经鼻引导气管插管,气管导管预置喉腔,可以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让患者更舒适。

参考文献
[1]上官王宁,连庆泉,朱也森.实用纤维支气管镜下插管技术[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7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