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水泵站毕业设计论文

取水泵站毕业设计论文
取水泵站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泵站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一部分,已在机电灌排、跨流域调水、城乡供水、电厂供水及输油系统等工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离心泵由于其扬程较高,流量范围广,在实际中更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本设计所设计的为一取水泵站(有隔墩的进水池),其作用是排灌供水,将低处的水输送到高处,供灌溉和饮用,从而实现能量从机械能到势能的转化。本论文为某供水泵站的初步设计,主要根据泵站设计规范对水泵、泵房、进出水池、管路系统及其他配套设施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列出了离心泵站设计的一般设计方法及步骤。其中对水泵的选型、水泵的安装高程、泵房的设计和水锤等给出了详细的设计说明及计算步骤,并附有各部分结构示意图和泵站剖面图。从设计结果上来看本设计技术上可行,满足《泵站设计规范》的要求。

关键词:水泵选型水锤工作点安装高程

I

ABSTRACT

Pumping station as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water transfer, urban and rural water supply and oil system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and the centrifugal pump have gained wide application in practice for its higher head and bigger flow range.

This design is designed for a water pumping station (with isolated pier into the pool ) , whose role is to drainage and irrigation water supply, will lower the water delivered to the height , for irrigation and drinking ,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onversion of energy from mechanical energy to potential energy .This paper preliminary design for a water supply pump station, I basically according to pump station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pump, pump room, in and out pool, pipeline system and other auxiliary facilities for a preliminary design, lists the centrifugal pump station design general design methods and steps. Among them on the pump selection, pump installation elevation, the design and water hammer pump are the details of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and calculation steps, attached parts structure schematic diagram and pumping stations section. Judging from the design results this design technically feasible,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 Pumping station design of the standards”.

Key words:Pump Selection water hammer pump operating point elevation for pump install

目录

前言 (1)

1 绪论 (2)

1.1 泵站的地位与作用 (2)

1.2 泵站的现状 (2)

1.3 泵站工程概论 (4)

1.4 未来泵站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具体目标 (5)

1.5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分类和构造 (7)

1.5.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7)

1.5.2 离心泵的分类和构造 (8)

1.6 本设计目的及意义 (9)

2设计基本资料 (10)

3水泵选型与设备配套 (11)

3.1 水泵选型 (11)

3.1.1 确定设计流量 (11)

3.1.2 确定设计扬程 (11)

3.1.3 拟选泵型方案 (11)

3.1.4 确定水泵台数及方案比较 (12)

3.2 动力机选型及配套 (12)

3.2.1 电动机的类型选择 (13)

3.2.2 电动机的功率和转速 (13)

3.3 管路配套 (13)

3.3.1 吸水管路及配件选配 (13)

3.3.2 出水管路及附件选配 (14)

3.4 确定水泵安装高程 (15)

3.4.1沿程水头损失 (15)

3.4.2 局部水头损失 (15)

3.4.3 水泵安装高程 (16)

3.5 真空泵选型 (17)

3.5.1 抽气体积计算 (17)

3.5.2 真空泵抽气量计算 (17)

3.5.3 真空度确定 (18)

3.5.4 真空泵选型 (18)

3.6水泵汽蚀及预防措施 (18)

3.6.1 水泵的汽蚀 (18)

3.6.2 汽蚀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199)

4 泵房设计 (21)

4.1 泵房结构型式确定 (21)

4.1.1 水泵有效吸程H效吸值计算 (21)

4.1.2 水源水位变幅△H (21)

4.1.3 泵房结构型式确定 (21)

4.2 内部设备布置 (21)

4.2.1 主机组布置 (212)

4.2.2 辅助设备布置 (222)

4.2.3 泵房尺寸拟定 (255)

5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30)

5.1 前池 (30)

5.1.1 平面扩散 (30)

5.1.2 立面扩散 (30)

5.1.3 细部构造尺寸 (30)

5.2 进水池 (31)

5.2.1 型式 (31)

5.2.2 尺寸确定 (31)

5.3 出水建筑物 (34)

5.3.1 出水池设计 (34)

5.3.2 干渠的设计 (366)

5.3.3 连接段设计 (377)

5.3.4 细部构造设计 (388)

6 管路工程 (40)

6.1 进水管 (40)

6.2 出水管路 (40)

6.2.1 出水管线布置 (40)

6.2.2 出水管线长度 (40)

6.2.3 管材与管壁厚度确定 (411)

6.2.4 镇墩尺寸 (411)

6.3 泵站管路水锤计算及防护措施 (422)

7 水泵运行工况分析 (50)

7.1 水泵运行工作点 (50)

H、Q)计算 (50)

7.1.1 装置性能参数(需

7.1.2 水泵性能参数 (51)

7.1.3 水泵工作点推求 (52)

7.2 泵站总流量核算 (52)

7.3 泵站运行效率 (53)

8 机组基础尺寸 (54)

8.1 平面尺寸 (54)

8.1.1 基础长度L (54)

8.1.2 基础宽度B (544)

8.2 立面尺寸 (544)

8.2.1 水泵基础高度H (544)

8.2.2 电机基础高度H (545)

设计结果 (56)

致谢 (58)

参考文献 (59)

前言

水泵及泵站工程是关系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设施,被广泛应用于城乡给水排水、农业灌溉、防洪排涝等领域。近些年来,水泵技术及泵站工程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合理选择水泵,正确设计泵站,科学地使用与管理对充分发挥泵站功能,节约能耗具有重要作用。

泵站工程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部分,已在机电排灌、跨流域调水、城乡给水排水、电厂供水和灰渣输送、油田注水及输油系统、矿井排水及水煤浆的管道输送等农业、水利、工业等各个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预料,随着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泵站工程将会在国民经济各领域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当前泵站工程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工程规模逐渐增大,向高效益、高效节能、高可靠性、高自动化性发展。

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水泵及水泵站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抽排水工程的工艺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所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整体化,以便于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本课程设计还可以训练学生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提高其设计计算能力、编写说明书的能力和工程图纸的表达能力。

本设计是取水泵站设计(有隔墩的进水池),由于本人是第一次做此类设计,肯定做的不尽人意,希望老师同学多多指点!另外还要衷心的感谢自己的辅导老师对我的辅导和教育!

1 绪论

1.1泵站的地位与作用

人类社会从使用简单的提水工具到现代水泵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随着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兴起,水泵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展,其技术水平亦日臻完善。当今时代,无论是工业、农业、国防及科学技术,对泵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例如:农业的灌溉与排涝,城市的给水与排水,石油的开采与输送,火电厂巾的锅炉给水、废汽冷凝、药液投放及灰渣排送,化工、医药、食品行业各种液体的配送及处理,机械制造业中的冷却、润滑及液压传动,以及江河疏浚、水力施工、水力采矿、水力输送等。包括现代交通工具(火车、汽车、飞机、轮船)和大型兵器(火炮、坦克、舰艇)以及火箭、飞船、航天飞机等尖端技术,都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泵。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社会几乎找不到一个不使用泵的部门或地方。正因为确了现代泵及泵站技术,才使得各类产业向大规模、自动化、集约化发展,才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大都市及城镇,人们可以很方便地享用清洁的生产和生活用水。至于水泵及水泵站在农业上的作用则更为显著,提水灌排工程与自流灌排工程相比,一般无需修建大型的蓄水或引水建筑物,受水源、地形、地质等条件的影响较小,具有通用性强、一次投资少、工期短、受益快等优点。在大多数情况下,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之需要。据统计,我国现有各类农业灌排泵站50余万座,总装机容量达7000万kw,抽水能力为30万m3/s年平均提水量约1500亿m3,承担了我国55%的农业灌溉面积和36%的农田排涝面积的供排水任务。由此可见,水泵及水泵站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所占的地位分重要。

1.2泵站的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泵站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作用和地位已经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然而,由于泵站工程表现出来的效益主要为公益,财务收益很差,加上政府部门投入有限,管理体制不顺,以至使泵站行业出现尴尬局面。工程失修、设备老化,已严重威胁泵站的正常运行,这一情况已引起党和政府各级领导的关注和重视。我国泵站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设计不合理,建设标准低。规划设计不合理,工程效益降低,泵站流量减少,机泵效率下降的问题严重。不少泵站的进出水设计不合要求。特别是进水设计不规范,造成进水条件恶化,汽蚀、振动、漩涡的产生使水泵效率和工作性能急剧下降。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对大江大河进行了大力度的治理,大幅度地提高了堤防、涵闸、河道的防洪标准,在应对特大洪涝灾害时有了可靠保障。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许多泵站防洪标准偏低,不少大型泵站一般仅能达到五年一遇到十年一遇的标准。目前,已达标的灌排面积中由于工程老化灌排标准也在逐年降低。

(2)老化失修严重。六七十年代兴建的泵站,至今已运行了三十年以上,主机组严重老化,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安全可靠性明显降低。许多淘汰过时的设备,给泵站的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带来巨大威胁。建筑物工程年久失修,碳化、裂缝、沉陷、破损严重,故障频繁发生,维修周期越来越短;闸阀、压力管道锈蚀、腐蚀严重,造成爆裂隐患,严重影响了泵站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发挥。致使泵站效率不断下降,成本不断上升,管理费用不断增长,不少泵站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有些泵站的机组已多年不能正常运行。

(3)能源消耗超标。我国机电灌排年均耗电160亿kW·h,年均耗油200万t。我国大中型泵站平均装置效率仅40%~50%,能源单耗高达6-7kW·h/(kt·m),距部颁标准电力泵站每台机组要求能源单耗≤5kW·h/(kt·m)相差甚远。据甘肃省统计,334处大中型电灌工程大部分装置效率在30~40%之间,能源单耗在9~6.8kW·h/kt·m。浙江省全省的泵站平均装置效率为32%,年耗电4亿kW·h,按部标准每年浪费用电1亿kW·h。

(4)效益衰减,抗灾能力减弱。由于设备损坏严重,泵站的设备完好率和运行可靠性大大降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大减弱。在应对特大洪涝灾害面前重大事故频发,不少泵站面对滔滔洪水不能开机运行。江湖演变、泥沙淤积,加之水情和雨情恶化,汛期长江洪水顶托,使外河水位不断抬高,泵站提排扬程增加。据统计,湖区汛期外河水位普遍提高1.0~2.0m,造成泵站扬程加大,机组超负荷运行,产生剧烈震动,排水流量减少,效率急剧下降,有的泵站在高洪水位时被迫停机。

(5)技术落后,自动化程度不高。泵站普遍缺少自动化监控设施和基本的

信息化手段,泵站机组不匹配,不能实现优化运行,优化调度。泵站管理技术落后,加上后期管理设施改造经费不足,投资匮乏,淘汰的管理设施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从整体而言,泵站相对我国水电、电力等行业,泵站管理手段更为落后和滞后,西部地区与我国东南部省份的泵站相比,甚至在东南一些省的不同地区,管理手段差距明显,与现代化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

(6)站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长期以来泵站更新改造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维修资金缺乏,运行费用无保障,泵站生产生活设施落后,周围荒山坡地,水质污染,站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很多泵站没有与外界相连的站区标准道路,交通不便;基层站效益差,职工生活困难,住房简陋,无法满足工程正常运转的需求。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党和政府各级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可以预料,这些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

1.3 泵站工程概论

泵是一种能量转换机械,它将外施于它的能量再转施于液体,是液体能量增加,从而将其提升或压送到所需之处。用以提升、压送水的泵称之为水泵。为此,除水泵本身之外,还必须有配套的动力设备、附属设备、管路系统和相应的建筑物等组成一个总体。这一总体工程设施称为水泵站。泵和泵站类型繁多,应用广泛。在农田水利工程中,主要用于灌溉、排水和乡镇的供水中。

我国利用现代机械提水大约始于20世纪初,江苏、天津等地陆续兴建了一些小型的泵站。利用煤油机带动龙骨水车和小型水泵抽水灌田和排涝。1924年江苏常州郊区安装了一台口径为150mm,的离心泵,由20kw的电动机带动提水,是我国电力提灌的先例。直到1949年现代机械灌溉面积只有37 8万亩。占当时总灌溉面积的1.6%。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泵站建设也进入了新的发展历程。目前全国已建成农业灌排泵站50多万座,提灌面积已达4亿多亩,为促进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地表水缺乏,因此从60年代起,大力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已打机井200多万眼,安装各型井泵每年提取井水约400亿—500亿m3,井灌面积约1.7亿亩,约占这一地区总灌溉面积的1/3,对促进农业稳产高产、扭转“南粮北调”的局面起了重要作用。为

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跨流域的“南水北调”工程已经在实施之中,其中东线调水工程从已建成的江苏江都枢纽泵站首期抽取江水

500m3/s北上,输水线路长646km,沿岸将兴建20余座大型泵站共15个梯级,提升40余米,把水送至黄河以南广大地区,二期工程将抽水流量加大到700m3/s,穿越黄河,引入天津等市输水线路总长1150km,在调水工程中泵站发挥着重大作用。

但是由于泵和泵站是耗能设施,据统计其耗电量约为全国总用电量的20%。因此如何从泵的设计、制造和应用等各个环节研究,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效率;从泵站工程上,如何加强规划,精心设计,对现有泵站如何改善经营管理,进行技术革新、挖潜改造,以提高其经济效益,减少耗能,降低抽水成本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国外在泵站建设上也有较长的历史,早在本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就利用其大古力水电站的廉价电力为兴建的大古力泵站提水供电。一级泵站扬程94m,装机12台,总抽水流量460m3/s,灌溉面积625万亩。随后在60年代后期又开始兴建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综合利用水利工程,除防洪、发电、供水、旅游外,主要用以灌溉加州滨海地区农田。该工程包括12座大型泵站,其中最大的爱梯门斯顿泵站装置大型立式四级离心泵14台,一次扬程高达587m,单机流量8.9m3/s,单机功率约6.7万千瓦,总功率84万Kw,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泵站。苏联于1973年基本完工的卡尔申提灌工程7级扬水,累计扬程156m,灌溉面积525万亩。另外日本神奈川的饭泉泵站,安装4台口径为1.6m的大型双吸离心泵,扬程82m,总流量24.1 m3/s,装机容量达到2.4万千瓦。印度约有2800万ha的提水灌溉面积,约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50%,主要开采地下水,打井利用井泵提灌。

1.4未来泵站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具体目标

泵站工程的发展趋势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以往,泵站工程多用于农业灌溉排水和城市给水排水。随着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水泵站用于锅炉给水,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已成为火电厂和核电站等工业企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用于流体输送工艺流程(在化工、造纸、食品、

制药等)方向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石油、煤炭等的管道输送也发展很快。在工程施工中,基坑排水、井点排水、混凝土的拌合和管道输送、水力开挖土方及泥浆输送等都具有广泛的发展前途。这些都离不开水泵和泵站。

(2)工程规模逐渐增大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泵站工程的规模也在逐渐增大。近年来,除量大、面广的泵站工程外,主要发展动向是“高、大、深”,即在高扬程、大流量及深井提水方面发展很快。目前,我国灌溉用泵的单泵扬程已达240 m,低扬程大流量泵站中单泵流量已达100 m3/s,深井提水的最大深度已达250 m。从单泵容量看,已从800 kw发展到8000kw。由于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大型泵站工程将会逐渐增多。

(3)高效节能的要求更高

过去,泵站工程的建设考虑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和节约工程投资方面的问题较多,很少考虑泵站工程的能量消耗和运行费用,致使不少泵站工程长期处于低效工况下运行。这不仅增加了能量消耗,而且把节省下来的投资转嫁给了运行费用。近年来,特别是自原水利电力部颁布八项技术经济指标以来,对全国的很多泵站进行了测试和普查。结果表明,泵站效率普遍较低。因此,全国开展了一系列泵站节能技术方面的研究和规模较大的技术改造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机械部门推出了一批节能产品,水利部门在规划设计、安装检修、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采取措施,尽可能提高泵站效率,减少泵站能耗。

(4)更加讲究投资效益

泵站的投资主要包括工程建设中的投资和工程建成后每年的运行费用。工程效益主要是指泵站在发展工农业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不少泵站工程开始重视泵站工程的投入产出,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以及优化理论解决工程投资、运行费用和工程效益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泵站的水平明显提高。

(5)安全可靠要求更高

随着多级泵站提水、抗洪抢险以及工业企业工艺流程的需要,对泵站工程的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例如大范围的农田和城镇排水、矿井排水的可靠性,不仅会影响工农业的产量,而且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威胁。对

火力发电厂,一旦循环泵站因故障停止供水,将可能迫使汽轮发电机组本能正常工作而造成重大事故。因此,对泵站工程,特别是其中的机电设备的可靠性,以及泵站在反常运行中的各种危害和防护措施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6)自动化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由于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泵站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节约能源的要求的不断提高,靠人工手动操作是难以满足要求的。国外已有不少泵站已经实现了自动控制。在我国.也有不少泵站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和实施。泵站自动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巡回检测、自动记录、事故报警和优化控制等。泵站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无疑将对泵站工程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1.5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分类和构造

1.5.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具有弯曲叶片的叶轮安装在固定不动的蜗壳型的泵壳内,泵壳分别与出水管和吸水管相连。在开始抽水前,泵内和吸水管中先灌满水(吸水管底部的底阀是防止水倒泻入吸水池中)。当动力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高速转动时,叶轮中的水也随着一起高速旋转,由于水的内聚力和叶片与水的摩擦力不足以形成维持水流旋转运动的向心力,沿叶片离心而去的水流的圆周速率越来越大,最后被高速甩出进入泵壳中,再经扩散锥管减速将大部分动能转换为压能经出水管扬至高处。在水流向外缘的提升同时,叶轮中心附近形成真空,但吸水池水面作用着大气压力,吸水管中的水在此压差的作用下,立即填补所空出的空间而进入叶轮,由于叶轮的不断旋转,水就源源不断地甩出和吸入形成连续的扬水作用。

设液体随叶轮旋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则距转轴为r、质量为dm的液体质点A所受的向心力 Fx = dm*ω2r,而想象的离心力与向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离心力对质点所作的功为 dl = dmω2rdr,全部液流从叶轮进口到出口所作的功为 l = ∫∫dmω2rdr = G(u12 – u22 )/2g.此离心力对单位水重所作的功为 Hl = (u12 –u22 )/2g(扬程),也就是由于惯性离心力所能扬水的高度。

离心泵在启动前一定要充满水才能工作,因水的质量比空气约大800倍,如果启动前泵中不能满水,尽管叶轮高速旋转,由于空气质量轻,惯性极小,所以排出的空气有限,泵中空气压力和作用在下水面的外界大气压力相差很小,在这

样小的压差下,水是无法压入泵中的。

1.5.2 离心泵的分类和构造

离心泵根据其转轴的立卧,可分为卧式离心泵和立式离心泵;根据其轴上叶轮数目多少可分为单级和多级两类;根据水流进入叶轮的方式分又有单侧进水和双侧进水之别。

(1)单吸单级卧式离心泵

所谓单吸是指水从叶轮一侧吸入的,其流量较小,一般属于小型泵。但其型号较多,而结构则大同小异。其构造特点是叶轮固定在转轴的一端,支承其重量的轴承位于轴的另一端,受力有如悬臂梁,故又称悬臂式离心泵。

(2)双吸单级卧式离心泵

Sh型双吸单级卧式离心泵的结构特点是:第一,水从叶轮的两侧进入,即有两个进水口,所以称“双吸”,然后汇合流入一个蜗壳中。叶轮实质上是由两个共用后轮盘的单吸叶轮所组成,这样在同样叶轮外径的情况下流量可增大一倍,所以大中型离心泵多采用此种结构类型,同时水的轴向推力可自行平衡;第二,叶轮联同泵轴由两端的轴承支承,要求轴有较高的抗弯、抗拉强度,否则因轴挠度大,运行时易发生振动,甚至烧坏轴承和断轴事故;第三,泵壳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泵盖,下部为泵体,两部分用螺钉相互连接;第四,水泵的进水和出水均在一个方向上且垂直于泵轴,这有利于泵和进、出水管的布置与安装。

(3)多级卧式离心泵

多级卧式离心泵结构特点是,将多个叶轮串装在一根转轴上,轴上叶轮数即代表泵的级数。如果每一级叶轮的扬程为Hi,则n级泵的总扬程为H = ∑Hi;如所有叶轮相同,则H = nHi。级数越多扬程越高,所以它主要用于高扬程或高压泵站中。

(4)自吸式离心泵

在卧式离心泵中有一种只向泵中灌少量的水,启动后就能自行上水的泵称为自吸式离心泵。它启动简单,移动方便,在我国喷灌中应用较多。其所以能自吸是由于它的泵体部分构造和一般离心泵不同,主要表现在:①泵的进水口高于泵轴;②在泵的出水口设有较大的气水分离室;③一般都具有双层泵壳。

1.6 本设计目的及意义

本论文为某供水泵站的初步设计。本论文主要根据《泵站设计规范》对水泵泵型、泵房、进出水池、管路系统及其他配套设施进行了初步的设计研究,列出了离心泵站设计的一般设计方法及步骤。其中对水泵的选型、水泵的安装高程、泵房的设计和水泵的运行工况等给出了详细的设计说明及计算步骤,并附有各部分结构示意图和泵站剖面图。研究涉及问题有泵的效能发挥,其流量、扬程能否满足实际供水需要,怎样进行水量的调节,管、泵、池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如何,这些问题的解决取决于泵的工作特性和其管路特性等。在此给出了离心泵站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其中主要包括水泵的选型、泵站效率、管路的布置以及工作点的确定;泵的汽蚀解决或降低问题,主要就是确定合理地安装高程问题。另外设计还涉及了管路中水锤的计算以及通过何种方法降低水锤。

其次在泵站工程中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有:

(1)提水和蓄水相结合:很多大型灌区都兴建了大型蓄水池,在非灌水期,泵站向蓄水池注水,这样既可以蓄能发电,又可以适当扩大灌溉面积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程经济效益。

(2)农业提灌和工业供水相结合。很多泵站提水工程都是多目标服务的,例如可以兼顾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等。

(3)电力提灌和水能开发相结合:由于提灌需要消耗巨大能量,因此应考虑大型提灌工程和水电工程一起开发,利用水电站廉价的电力,发展提灌,从而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4)注意加强水利资源的统一规划,把跨流域、跨地区的调水工程的泵站提水纳入到总体规划之中,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使得我对离心泵的基本结构与构造,工程中水泵的选型、各部分配件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对《泵站设计规范》等也有了一个初步了解,此外,还特别对水泵选型进行了详细的比较计算以及对泵站管路工程中水锤应用了目前较精确且常用的特征线解法进行了初步的推导与只记,掌握了其原理及在管路和泵站中的应用,最后通过AUTO-CAD软件将设计结果出图。

2设计基本资料

本站为一明渠引水的灌溉站,设计流量为Q=2.8m3/s,渠底比降i=1/6000,底宽b=2.1m,边坡系数m=1.5,糙率n=0.025,最高运行水位192.7m,最低运行水位191.7m。进水池设计水位192.18m,最高运行水位192.58m,最低运行水位191.58m。出水池设计水位213.88m,最低运行水位213.58m。站址处土壤为黏壤土,干容重12.74~16.66kN/m3,湿容重17.64 kN/m3,凝聚力19.6kPa,土壤内摩擦角25°,地基允许承载力[P]=215.6 kPa。灌溉季节最高气温39℃,最高水温25℃,冬季最低气温-8℃,冻土层厚度0.3m。水源边有南北向公路经过,路旁有10kV高压线,供电容量足够。当地主要有石料、黄砂等建筑材料可供使用。

3 水泵选型与设备配套

3.1 水泵选型

水泵选型就是根据灌排所需的流量和扬程及其变化规律,遵循水泵选型原则以确定离心水泵的型号及台数等.

3.1.1 确定设计流量

由设计资料可得设计流量为Q = 2.8m3/s.

3.1.2 确定设计扬程

设计扬程H=H净+H损。

式中H净——进、出水池设计水位差,即213.88-192.18=21.7(m)

H损——管路水头损失,根据单泵流量范围,查水泵进口直径与流量对照表查出管道直径范围,再对照管路水头损失估计表,可取为0.2H净。

则H = (1+0.2)H净=1.2×21.7=26m).

3.1.3 拟选泵型方案

依据泵站设计流量2.8m3/s和设计扬程26m,由于我国IS型单吸单级离心泵适用范围是:流量3.6--400m3/h,扬程5—125m;Sh型单级双吸离心泵适用范围是:流量126--12500m3/h,扬程9—140m.显然应选用Sh单级双吸离心泵。查水泵资料中的水泵性能表得14Sh-19与20Sh-13A两种泵型均符合这次方案设计的要求。作为方案进行比较,它们的性能如附表1所列。

附表1泵型方案性能比较

型号流量

Q(L/s) 扬程

H(m)

转速n

(r/min)

功率

效率

η(%)

必须汽

蚀余量

(NPSH)r

(m)

重量

(kg)

轴功率

(kW)

电机功

率(Kw)

14Sh-19 270

350

400

32

26

22

1450

99.7

102

105

132

85

88

82

3.5 898

20Sh-13A

417

520

621

34.4

31

25.8

970

164

186

197

220

82

85

79

4.0 2330 3.1.4 确定水泵台数及方案比较

依据泵站设计流量1.6m3/s,主泵台数宜为3—8台,根据关系式n=Q站/Q泵确

定两种泵型所需台数。n=2.8/0.35=8(台),取8台;20Sh-13A型泵

n=2.8/0.52=5.38(台),取6台。两种泵型方案性能比较见附表1。

两种噶方案机组台数相近,从基建角度, 8台方案投资可能性大些,安装高程也较小,对泵房的散热有不利影响,但它的机组重量轻,便于维护和检修,流量的变化适应性也较强,两者比较,各有利弊,本设计决定选用8台14Sh-19型泵这一方案。

3.2 动力机选型及配套

灌排泵站中最常用的动力机是电动机和柴油机,由于站址附近有10KV电力线路,故本设计动力机选择采用电动机。电动机的选择,根据电源容量的大小和电压等级,水泵的轴功率和转速,以及所采用的传动方式等条件确定采用电动机的类型、容量、电压和转速等。

3.2.1 电动机的类型选择

根据其功率大小,现选取JS系列异步电动机,即双鼠笼型转子异步电动机。

3.2.2 电动机的功率和转速

根据14Sh-19型水泵额定转速为1450r/min和配套132kW查电机资料选择,采

用JS-116-4型防护式双鼠笼型异步电动机8台,其技术性能如附表3所列。

附表3 JS-116-4型电动机性能

(k

W ) 额定电压(V ) 额定情况 启动电流/额

启动转矩/额定转矩 最大转矩/额定转矩 重量(k g ) 转速(r/mi n ) 电流(A ) 效率(%) 功率因数cos ?

155 38

0 1470 285 92.0 0.89 6.

3 1.6 2.0 1090 3.3 管路配套

包括吸、出水管路的管材、管径及附件选配等内容。

3.3.1 吸水管路及配件选配

1. 管材;铸铁管耐久性好,又有一定强度,拟选用法兰式铸铁管。

2. 管径;依据经济流速确定。

πυQ

D 4=

式中Q —管路中通过的流量,本设计采用水泵铭牌流量0.35m 3/s ;

υ—管内控制流速,查《泵站设计规范》,进口喇叭管处流速范围一般在1.0∽1.5m/s ,取1.2m/s ,管道内流速一般在1.5∽2.0m/s,取1.8m/s 。 则进口喇叭管直径

61.02.114.335.04=??=D (m) 管道直径50.08.114.335.04=??=D (m) ,取吸水管路直径500mm 。

查《泵站设计规范》知:进口喇叭管直径宜大于或等于1.25倍进水管直径,取为630mm ,

3. 管长;凭经验暂拟11.0m

4. 附件。包括喇叭管、90°弯头、偏心渐缩接头和真空管。

(1) 喇叭管:大头直径630mm ,小头直径500mm ,长度310mm ;

(2) 双法兰90°弯头:考虑用挡土墙式进水池,选用R=700mm ,内径500mm ,中心线长1183mm ;

(3) 偏心渐缩接头:大头直径500mm ,小头直径350mm,长度890mm :

(4) 真空表:一个。

3.3.2 出水管路及附件选配

其中包括管材、管径与管路附件确定。

1.管材:泵吐出管至下镇墩上方采用钢管,下镇墩上方至上镇墩下方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上镇墩下方至出水口采用钢管。

2.管径:出水管道直径依据经济流速,计算公式:

πυQ

D 4=

式中Q —出水管路通过流量,取水泵铭牌流量0.35m 3/s ;

υ—管内经济流速,查《泵站设计规范》取2.0m 3/s 。 则

47.0.0214.335.04=??=出D (m ) 本设计出水管路直径取0.50m 。

3.管路附件:包括水泵出水口渐扩管、闸阀、管路出口渐扩管、压力表和拍门等。

(1)泵出口渐扩接管。水泵出口直径0.3m ,出水管路直径0.5m ,查资料选用长度为690mm 、小头直径300mm 、大头直径500mm 的标准正心铸铁渐扩管。

(2) 闸阀。选用内径为500mm 、长度为700mm 、公称压力为100N/cm 2的Z48T-10型闸阀。

(3)拍门。停机时用拍门防止池水倒流,查资料选用内径为550mm 的拍门。

(4) 管路出口渐扩管。在拍门与管路间设置正心渐扩管,以降低出口流速,回收动能,扩散段锥角按经验取12°,管段长度

2382/12tan 25005502/tan 2=??-=-=α小大扩D D L (mm ),取0.24m 。该渐扩管无标准现货供应,要定制。

(5) 压力表一个。

3.4 确定水泵安装高程

水泵安装高程用▽安表示,▽安必须满足水泵在设计规定的任何条件下工作都不产生汽蚀,尽可能改善泵房施工条件、降低土建费用的要求。可用下式求出:

▽安=▽进+H 允吸

式中▽进——进水池最低运行水位191.58m.

由于吸水管路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分别计算后相加而得。

3.4.1沿程水头损失

h 沿 = 10.29n2LQ2/D5.33

其中 n ——吸水管道的糙率,铸铁为0.013.

L ——管道长度,取为11.0m.

094.035.05.0110.0139.21023.352=?=沿h (m ) 3.4.2 局部水头损失

h 局 = 0.083∑ξQ2/D4

其中 ξ——局部损失系数,查得ξ进=0.2,ξ90 =0.64,ξ缩=0.2.

D ——局部阻力处管径,查得D 进=0.63m, D90 =0.5m, D 缩=0.35m. 则

()m 53.205.300.350.2.504.600.64.2083.002444=?++?=)(局h h 吸 = h 沿 + h 局 = 0.094+0.253=0.347(m)

3.4.3 水泵安装高程

g 22s υ--'=吸允吸h H H sa

式中 sa H '—修正后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本设计工作水温与水面大气压均超过标准值。用公式

)24.0()33.10(----='g p g p H H a sa sa ρρ汽修正; 其中:Hsa —水泵允许吸上真空高度3.5m;

—水泵安装处水面大气压,本设计海拔200m ,查资料得10.1m ;

—工作水温为25℃时的饱和蒸汽压力,查资料得0.355m ;

s υ—水泵进口断面的平均流速,此时采用吸水管偏心渐缩段流速。

)m/s (64.335.014.335.04422s =??=?=D Q πυ

则 )(m (155.3)24.0355.0)1.1033.10(5.3=----='sa H ,取3.16m 。

)m (14.268.034.016.319.6264.334.016.32=--=--=允吸H 。

又水泵安装高程 ▽安=▽进+H 允吸= 191.58 + 2.14=193.72m,取为

193.70m. 则水泵安装高程示意图如附图2所示:

附图2 水泵安装高程示意图

3.5 真空泵选型

3.5.1 抽气体积计算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设计为哈尔滨望江集团办公楼空调系统工程设计。哈尔滨望江集团办公楼属中小型办公建筑,本建筑总建筑面积4138m2,空调面积2833m2。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建筑高度33.9m。全楼冷负荷为191千瓦,全楼采用水冷机组进行集中供给空调方式。 此设计中的建筑主要房间为办公室,大多面积较小,且各房间互不连通,应使所选空调系统能够实现对各个房间的独立控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选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在房间内布置吊顶的风机盘管,采用暗装的形式。将该集中系统设为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新风机组从室外引入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风机盘管承担室内全部冷负荷及部分的新风湿负荷。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由百叶风口下送和侧送。水系统采用闭式双管同程式,冷水泵三台,两用一备;冷却水泵选三台,两用一备。 在冷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完成主机和风机盘管的选型,并通过风量、水量的计算确定风管路和水管路的规格,并校核最不利环路的阻力和压头用以确定新风机和水泵。 依据相关的空调设计手册所提供的参数,进一步完成新风机组、水泵、热水机组等的选型,从而将其反应在图纸上,最终完成整个空调系统设计。 关键词: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负荷;管路设计;制冷机组:冷水机组

Abstract The design for the Harbin Wangjiang Design Group office build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Harbin Wangjiang Group is a small and medium-sized office building office buildings, the total floor area of building is 4138m2, air-conditioned area is 2833m2. There are eight floor of the building, building height is 33.9m. Cooling load for the entire floor, 191 kilowatts, the whole floor using Central Cooling Chillers to focus on the way . This design of the main room of the building for office, most of them is very small, and the rooms are not connected, the selecte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achieve independent control of each room, considering the various factors to determine the selection of fan-coil plus fresh air system. Arrangement in the room ceiling fan coil units, using the dark form of equipment. Set the focus on fan-coil system, plus an independent air system, fresh air from the outdoor unit to deal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wind to the indoor air enthalpy value, do not bear the load of indoor. All bear the indoor fan-coil cooling load and part of its new rheumatoid load. Fan-coil plus an independent air system sent by the Venetian and the under side air delivery. Closed water system with a dual-track program, three cold-water pump, dual-use a prepared; cooling pumps three elections, one prepared by dual-use. In the cooling load calculation based 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selection of host and fan coil units, and air volume, the calculation of water, the wind pipe and water pipes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ations of the road and check the resistance to the most disadvantaged and the loop to determine the pressure head new fans and pumps. Based on the relevant manuals provided by air-conditioning design parameters, and further completion of the new air units, water pumps, hot water units, such as the selection, which will be reflected in their drawings, the final design of the entir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Key words: PAU+FCU systems; load; pipeline design; refrigeration machine; Chillers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说明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102 指导教师:黄立明 学号: 0811110206 姓名:高萍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摘要 (3) 一.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调研及规划 (3) 1.1 项目系统的背景分析 (3) 1.2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的基本需求 (3) 1.3 毕业论文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进程 (4) 1.4 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 (4) 1.4.1系统规划任务 (4) 1.4.2系统规划原则 (4) 1.4.3采用企业系统规划法对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进行系统规划 (5) 1.4.3.1 准备工作 (5) 1.4.3.2定义企业过程 (5) 1.4.3.3定义数据类 (6) 1.4.3.4绘制UC矩阵图 (7) 二.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8) 2.1.学院毕业论文管理概况 (8) 2.1.1毕业论文管理的目标与战略 (8) 2.2拟建的信息系统 (8) 2.2.1简要说明 (8) 2.2.2对组织的意义和影响 (9) 2.3经济可行性 (9) 2.4技术可行性 (9) 2.5社会可行性分析 (9) 2.6可行性分析结果 (10) 三.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结构化分析建模 (10) 3.1组织结构分析 (10) 3.2业务流程分析 (11) 3.3数据流程分析 (11) 四.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 (13) 4.1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业务主要包括 (13) 4.2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 (13) 4.3代码设计 (14) 4.4,输入输出界面设计 (15) 4.4.1输入设计 (15) 4.4.2输出设计 (15) 4.5 数据库设计 (15) 4.5.1需求分析 (15) 4.5.2数据库文件设计 (16) 4.5.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7) 五.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实施 (18) 5.1 开发环境 (18) 5.2 调试与测试过程 (19)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课程设计的意义 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使自己拥有一定的暖通空调设计能力;了解一些相关的规范和条例;熟悉并掌握暖通空调设计流程;同时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的严谨,态度更加的认真,为以后的社会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文献综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也得到迅猛发展。而作为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份的暖通空调业,其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更是层出不穷。暖通空调业发展所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就是: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保证建筑环境的卫生与安全,适应国家的能源结构调整战略,贯彻热、冷计量政策,创造不同地域特点的暖通空调发展技术。因此,如何结合设计的需要,重视相关技术,并有选择而合理的应用在我们的设计中,满足业主要求,提高设计水平,是我们必须努力做到的。 2.1.暖通空调变工况点优化控制及能量管理探讨 2.1.1.工况点优化控制 暖通空调变工况点优化控制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在我国被重视。S.W.Wang 提出了一种基于整个系统环境的预测响应及能量运行来改变暖通空调系统控制,设定点的系统方法,并用遗传算法对系统进行优化控制,同时优化多个设定点来改善系统响应和降低系统能耗[1],后来他又采用自适应性控制理论对某海水冷却。空调系统进行了优化控制研究,采用带指数遗忘的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方法和基因遗传优化算法,对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单元进行了优化控制研究[2]。罗启军等人提出了一项动态的优化技术在一个指定期间内,能得到使目标函数( 运行成本或者峰值能耗) 最小的房间温度曲线,该算法还给出了暖通空调设备的最佳开/关时间[3]。K.T.Chan 等人提出用遗传算法对风冷制冷机的冷凝温度设定点进行优化控制以提高制冷机的效率[4]。此外,有许多研究者用人工神经网络来模拟暖通空调系统中各个设备的非线性特性,用于实现对整个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目前,研究者们将更多先进的建模方法和智能优化方法引入到了暖通空调的优化控制中,更加注重变工况点的在线优化控制。何厚建等人对已建的暖通空调各关键设备的静态模型采用用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建立了水系统工作点优化控制策略[5]杨晓平等人采用模糊聚类和RBF方法建立了空气处理单元的动态数学模型,以最终舒适性为目标优化空气处理单元的温湿度和送风压力[6]。孙一坚根据空调负荷变化对一级泵水系统进行变流量控制,取得了显著效果[7]。总之国内的学者更多探讨的是把智能方法引入控制系统的优化中,仿真研究多,实践成果少。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

1.工程概况及主要设计参数 (1) 1.1 工程概况 (1) 1.2 基本设计参数 (1) 1.3 设计依据 (3) 2.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 (3) 2.1空调房间的冷负荷计算 (3) 2.2湿负荷计算 (8) 2.3热负荷计算 (9) 3系统方案确定 (18) 3.1系统的分区 (18) 3.2空调系统的分类 (19) 3.3空调系统的比较 (20) 3.4空调系统方式的确定 (24) 3.4 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 (27) 3.5空气处理设备选型 (29) 4.室内气流组织形式的确定及计算 (33) 4.1 送、回风口的型式 (33) 4.2 气流组织形式 (35) 4.3 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 (38) 5水系统设计 (44) 5.1水系统简介 (44) 5.2水系统的管路设计计算 (49) 5.4空调水系统水力计算 (51) 5.5系统管材的选择 (54) 6.风管的布置及其水力计算 (55) 6.1风管设计的基本知识 (55) 6.2风管的水力计算 (58) 7.空调制冷机房设计 (63) 7.1空调冷水系统 (63) 7.2热水循环系统.................................................................................. - 66 - 7.3冷冻水系统设计.............................................................................. - 68 - 7.4冷却水系统...................................................................................... - 71 - 7.5循环水系统的补水、定压与膨胀.................................................. - 74 - 7.6 管道的水力计算............................................................................. - 76 -8系统保温及消声、减震........................................................... - 79 - 8.1管道及设备的保温.......................................................................... - 79 -

现代简约室内家居毕业设计论文

美术与设计学院毕业创作(设计)说明 类别《室内空间设计》 姓名: 学号: 作品名称: 专业/届别: 指导老师: 职称:

中文摘要 本次设计为149平的家具设计图,是表达业主一种的生活态度。现代简约家居设计,是年轻喜爱的简约而很有个性、功能性的一种设计风格,该方案所选用的设计风格为现代简约风格,就是通过对比度,和空间的明亮感给人一种温馨时尚的浪漫气息。 本次设计根据业主要求,以人为本不仅从居住的舒适性方面进行考虑,更考虑业主一天劳累奔波,通过颜色明亮让他回到家可以更快的缓解工作压力,忘却不悦越心情,符合业主的心里,摒弃一切复杂的装饰。 关键词:家居设计、现代简约风格、简约时尚 目录 摘要.................................................................................I 前言 (1) 第一章室内设计的概述 (2) 第二章设计风格与构思 (3) 设计风格 (3) 设计构思 (4) 第三章设计作品陈述 (5) 客厅设计 (5) 主卧室设计 (5) 书房设计 (6) 餐厅设计 (7)

第四章总结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致谢 (15) 绪论(前言)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居住空间的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人们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充分运用各种内饰与材料来创造个性化的室内空间。 如今消费者更多追求的是环保化、个性化、简洁化的设计风格。并且追求的是一种对当今文化内涵的诠释,一种个性的表现。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需求在不断提高。渴望得到一种简洁大方,崇尚舒适的空间,以此来转换精神的空间。 本课题主要是通过对业主生活需求,从外型上,功能上,颜色布局和材料的选择配上合理设计,让业主业主不仅能感受到时尚现代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又能让业主感受到家的温馨和港湾,让业主能回到家感受到宽敞明亮,忘却工作上的疲惫和都市的喧哗。 第一章室内设计概述 室内设计也称为室内环境设计,室内环境是与人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环节。室内空间是根据空间的使用情况、所处的环境和相应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设计方案,改造出功能合理、居住舒适、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室内空间环境。这一空间环境具有利用价值,更能满足人们的功能要求,也反应了历史、建筑特色等因素。环境设计不仅给我们提供功能适宜空间,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人们的生活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市某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 系别能源与动力学院班级建环本121/122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校内 任务下达时间: 2015年 12 月 24 日 起止日期:2016年 3 月1日起——至 2016年 6 月日止 教研室主任年月日批准 1、论文的原始资料及依据:

(一)题目来源:某市某综合楼建筑结构图 (二)设计主要技术参数 (1)土建资料 详见建筑图纸。 (2) 气象参数:根据本市的气象资料确定; (3)建筑参数: 外墙体结构:根据地区自行选定,如δ=370 m m红砖,内外抹灰20mm 屋面:根据地区自行选定,如200mm厚混凝土板加12.5mm厚加气混凝土保温层。 外窗:根据地区自行选定,如标准玻璃的单层钢窗,全部挂淡色窗帘,(4)室内空调设计参数:温度t n=26℃; 湿度φn=60%; 风速不大于0.3 m/s。 (5)照明容量: 40W/m2 (6)房间人数:0.5人/m2,群集系数0.92 (三)设计主要技术关键 正确进行空调负荷和新风量的计算,确定出冷气方案,合理地布置管道,并进行水力计算,合理选择及布置设备,做好气流组织。 2、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空调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法和步骤,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空调方案,会计算空调系统的负荷量和新风负荷量,能合理布置管道和设备,了解空调设备的型式及用途,会进行设备的选型,合理进行气流组织,会计算水管、风道的阻力,选取水泵、风机等。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内容: 空调系统的设计 (1)、由建筑物所在地区确定室内外气象参数; 夏季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室内温度、湿度、风速、新风量等参数。

现代简约风格毕业设计论文

本次设计在设计中运用简洁的造型、明快的基调、和谐的陈设搭配,将人与家居环境融合起来,并体现现代家居生活的品质,以舒适作为室内装饰的出发点,舍弃复杂的造型和繁复的装饰,使总体空间大气、优雅而又整洁、宁静。 色彩在室内装饰中是另一个重要的元素,虽然色彩的存在离不开具体的物体,但它却具有比较形态、材质、大小更强的视觉感染力,视觉效果更直接,根据空间使用者的职业和年龄,以及空间的氛围需求选择不同的色彩,以此创造相应的室内空间个性。 在这个设计方案中现代简约风格在设计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这种风格的家居没有花哨的装修,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物件,摒弃了一切繁复的装饰。 关键词室内装饰简洁色彩 一、设计定位 本次设计的案例中没有浓烈的色彩,没有烦琐装饰的居室风格。人在其中,能获得一种解放,一种不被环境包围的释然。于是,人和家具便脱离了空间的概念和谐相处,这就是现代简约居室的魅力。 简约的居室一定不是花哨的,给人的感觉不是浓妆艳抹,而是宁静利索。简约的用色定义并不是只用单一种颜色,但是一般来讲,简约空间里的主题颜色不要超过两种,最好是一种,作为点缀的颜色面积一定要小,在整体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但最好不要“喧宾夺主”。 家装提倡天然的装饰材料,没有艳丽的色彩,没有过多的修饰,整体设计横平竖直,还原材料的本体。天然石材如大理石、花岗岩等,天然木材,这些材料来源于自然,拉近了人和材料、人和自然的距离,给人一种亲切感,整体极简现代。 以自然为本、力求简洁是本案的设计定位。 二、设计过程及分析 根据以上原则,方案初步在设计初期的展开过程中,首先对原始图框进行深入的分析,划分所需的功能区域,整体地对平面设计功能做出一个结构功能划分图。 1.客厅 由此确定了整个起居室的大致功能的布置,根据人的视觉及风水学的要求,摆放家具,并留出宽阔的位子方便人的流动。 此次设计的客厅简洁大方,大气中也能透着家庭的温馨,米黄色的背景搭配黑色胡桃木的装饰体现了主人多元化的审美观。以简约为主的装饰。直接体现家庭成员利落的生活态度。仅有的一件装饰品便是墙上的装饰画,它的应用充分反映出主人的喜好和品位,并将客厅的色彩和比例元素纳入其中,整体关系协调,使客厅的气氛得到了升华。规划出一个全家人都喜欢的居家风格,让客厅成为全家人最喜欢的聚会场所,因此客厅的装饰变的尤为重要。

工商银行杭州支行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论文

中国工商银行杭州支行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室内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现代简约风格).

中文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在住房状况不断改善的同时,人们对室内装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装潢材料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现代人生活越来越追求时尚、舒适、环保和健康,而流行中的简约主义更体现出人们个性化的一面。本文简要的阐述和分析了三室一厅现代室内设计的新宠“简约主义风格”。 现代简约风格,简洁和实用是其基本特点,也是其基本理念。简约风格已经大行其道几年了,仍旧保持较猛的势头,这是因为人们装修时在经济、实用的同时,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品味。而简约风格不仅注重居室的实用性,而且还体现出了工业化社会生活的精致与个性,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品位。 关键词:现代时尚,简洁,实用 目录 中文摘要 (1) 引言 (3)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4) 二. 课题风格的含义 (5) 三.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5) 四. 设计方案实现 (6) 五. 设计原理 (7) 六. 设计过程 (8) 结束语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引言 有人说设计就是纯粹的艺术,张扬个性,我认为这是不全面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住房状况不断改善的同时,人们对室内装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装潢材料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如果采用不适当的装潢材料和家庭用品甚至各种电器,就很可能造成室内环境污染。 所以设计,是解决生活、行为问题。 我其实很反对室内设计做得中看不中用,我觉得不该刻意去搞什么概念,因为那不是真正地在反映我们的生活状态,离生活其实太远太远,仅仅是用来展示的。然而其实设计就像我的导师经常说的那样,就是要解决我们的生活问题,或者是行为问题,这才叫设计。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解答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市某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 系别能源与动力学院班级建环本121/122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 职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校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下达时间:2015 年12 月24 日 起止日期:2016年3月1日起——至2016年6月日止 教研室主任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批准 1、论文的原始资料及依据:

(一)题目来源:某市某综合楼建筑结构图 (二)设计主要技术参数 (1)土建资料 详见建筑图纸。 (2 )气象参数:根据本市的气象资料确定; (3 )建筑参数: 外墙体结构:根据地区自行选定,如S =370 m m红砖,内外抹灰20mm 屋面:根 据地区自行选定,如200mm 厚混凝土板加12.5mm 厚加气混凝土保温层。 外窗:根据地区自行选定,如标准玻璃的单层钢窗,全部挂淡色窗帘,(4)室内空调设计参数:温度t n=26C; 湿度? n=60% 风速不大于0.3 m/s 。 (5)照明容量:40W/m (6)房间人数:0.5人/m2,群集系数0.92 (三)设计主要技术关键 正确进行空调负荷和新风量的计算,确定出冷气方案,合理地布置管道,并进 行水力计算,合理选择及布置设备,做好气流组织。 2、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及要求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空调系统设计的主 要方法和步骤,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空调方案,会计算空调系统的负荷量和新风负荷量,能合理布置管道和设备,了解空调设备的型式及用途,会进行设备的选型,合理进行气流组织,会计算水管、风道的阻力,选取水泵、风机等。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内容: 空调系统的设计 1)、由建筑物所在地区确定室内外气象参数; 夏季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室内温度、湿度、风速、新风量等参数。 (2)、空调房间热湿负荷计算;

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3) 1.1问题的提出 (5) 1.2现有系统存在问题的分析 (6) 1.3系统开发目标与意义 (6) 1.3.1系统开发目标: (7) 1.3.2意义: (7) 1.4可行性分析 (7) 1.4.1 经济上可行性: (8) 1.4.2技术上可行性: (8) 1.4.3运行上可行性: (8) 第二章需求分析 (9) 2.1 教育系统学生管理现状分析 (9) 2.1.1 学校工作流程分析 (9) 2.1.2 学校具体需求分析 (10) 2.1.3 系统设计思想 (11) 2.1.4 系统设计分析 (11) 2.1.5 系统功能分析 (12) 2.1.6 学生学籍系统的目标 (12) 2.2 基于B/S结构技术的应用 (13) 2.2.1 B/S结构技术发展简述 (13) 2.2.2 动态网站开发技术比较 (14) 2.2.3 本系统的开发采用https://www.360docs.net/doc/0012232155.html,---- 一种全新的设计模式 (18) 2.2.4 面向对象的开发过程 (20) 2.2.5 开发工具的选择 (21) 2.2.6 数据库系统选择 (24) 2.2.7 开发方法的选择 (26) 2.2.8 开发本系统的意义 (27) 2.2.9 本文档编写目的 (28) 2.2.10 定义 (28) 第三章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概要设计 (29) 3.1系统设计图例说明 (29) 3.2 系统设计业务目标(业务逻辑层) (30) 3.2.1系统设计目标概述 (30) 3.2.2 用户(角色) (30) 3.2.3 假定 (31) 3.3 技术总体目标 (34) 3.3.1系统技术性能要求 (34)

暖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永州商业广场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学生姓名: xx 学号: 201209010114 指导老师: xxx 2016年3月30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此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至少应包括1篇外文资料;对于重要的参考文献应附原件复印件,作为附件装订在开题报告的最后。 4.统一用A4纸,并装订单独成册,随《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等资料装入文件袋中。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 一、引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购买力增强。近年来修建了不少商业建筑,并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建筑规模越来越大。装饰豪华、营销全面、多维服务,集商贸、娱乐、居住、办公为一体的高级商城也层出不穷。 商业建筑是一个流动人口众多的公共场所,室内空气的温湿度、洁净度和新鲜空气量等,对顾客和商场职工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因此,商业建筑的空气环境越来越被商业部门所重视。我国卫生防疫部门对商业建筑提出了卫生要求,对较大的重点商场还进行过监测,对一些已建的大中商场要求进行改造,增设通风设施或加建空气调节装置。新建的大中商业建筑纷纷安装了空调系统,以提高商场的档次,吸引更多的顾客。各大城市中频频展开的“商战”更加速了空调系统在商业建筑中的普及。 商业建筑不断的增多,以及人们对室内空气的温湿度、洁净度和空气品质问题越来越重视,加上能源的紧缺,节能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迫切需要为商业建筑物安装配置节能、健康、舒适的中央空调系统来满足人们对高生活水平的追求。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中央空调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中央空调节能、舒适、健康更加关注。 国际标准规定,商用空调是3HP以上空调机组的统称,因此商用空调种类颇多。包括风冷热泵型中央空调机组,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离心式冷水机组等等。 因此,设计一项节能、舒适、健康的中央空调工程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二、研究现状 中央空调在世界上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也有20多年的应用时间,然而真正引起国内企业关注还是近几年。目前国内市场中央空调领域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随着价格战连绵不断,在家用空调领域几乎已经无利可图的企业纷纷开始在中央空调领域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利润增长点。 2003年中央空调市场容量将达到85亿元,2005年达到200亿元以上。市场空间迅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论文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课程论文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建环101 姓名: 学号:201011013 任课教师: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暖通空调设计方法的研究 邓玉梅 E-Mail: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室内环境品质也越来重视。空调虽然能够为人 们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但是空调工作时所消耗的能源却是相当巨大的。本文 对暖通空调进行概述,对一些建筑采暖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和系统特点进行研究,从而提出 暖通空调工程的优化设计方法。 关键词:暖通空调设计;优化;研究 Research on HV AC design method Deng Yumei Abstract: 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e, people are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door environment quality.Air conditioning even though it can provide people with a comfortable work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but the energy consumed by the air conditioning work is quite huge. In this paper, an overview of the HV AC, building on some of the HV AC system design and system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design method proposed HV AC engineering. Keywords: HV ACdesigning; optimization; research 1. 引言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于暖通系统设计问题不断进行研究和探讨,其中缘由不仅是因为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人们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供暖环境以及条件的不同,会导致不一样的暖通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在实际施工中,暖通系统的设计会受到各种因素制约,从而导致各种不同的问题。而许多的设计工作者缺乏对于问题的总结,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设计方案出现同样的问题,或许这些问题的出现正是由于某些设计细节的欠妥导致。细节决定成败,希望通过本文能给各位暖通设计工作者以一定的启发,为行业的发展以及规范贡献自己的微薄的力量。 2.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法

暖通空调专业-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Refrigeration System Performance using Liquid-Suction Heat Exchangers S. A. Klein, D. T. Reindl, and K. BroWnell College of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Abstract Heat transfer devices are provided in many refrigeration systems to exchange energy betWeen the cool gaseous refrigerant leaving the evaporator and Warm liquid refrigerant exiting the condenser. These liquid-suction or suction-line heat exchangers can, in some cases, yield improved system performance While in other cases they degrade system performance. Although previous researchers have investigated performance of liquid-suction heat exchangers, this study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the previous studies in three Ways. First, this paper identifies a neW dimensionless group to correlate performance impacts attributable to liquid-suction heat exchangers. Second, the paper extends previous analyses to include neW refrigerants. Third, the analysis includes the impact of pressure drops through the liquid-suction heat exchanger on system performance. It is shoWn that reliance on simplified analysis techniques can lead to inaccurate conclusions regarding the impact of liquid-suction heat exchangers on refrigeration system performance. From detailed analyse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liquid-suction heat exchangers that have a minimal pressure loss on the loW pressure side are useful for systems using R507A, R134a, R12, R404A, R290, R407C, R600, and R410A. The liquid-suction heat exchanger is detrimental to system performance in systems using R22, R32, and R717. Introduction Liquid-suction heat exchangers are commonly installed in refrigeration systems With the intent of ensuring proper system operation and increasing system performance.Specifically, ASHRAE(1998) states that liquid-suction heat exchangers are effective in: 1) increasing the system performance 2) subcooling liquid refrigerant to prevent flash gas formation at inlets to expansion devices 3) fully evaporating any residual liquid that may remain in the liquid-suction prior to reaching the compressor(s) Figure 1 illustrates a simple direct-expansion 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utilizing a liquid-suction heat exchanger. In this configuration, high temperature liquid leaving the heat rejection device (an evaporative condenser in this case) is subcooled prior to being throttled to the evaporator pressure by an expansion device such as a thermostatic expansion valve. The sink for subcooling

学生论文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昆明学院 2016 届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Joomla Platform内容管理框架的网站设计子课题题目学生论文管理系统 姓名冯永明 学号 201211010305 所属系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年级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朱军 2016年 5月

摘要 论文对于我们已经不属于一个陌生的词汇了。大学毕业要写论文,研究生毕业要写论文,博士毕业我们也要写论文,毕业论文可谓是对我们学位学习的一个交代吧。虽然熟悉,但论文却是很多人很后怕的一个事情,无从下手,难以完成。基于这样的原因,本人就发开了一个学生论文管理系统来帮助大家解决论文难的问题。我的学生论文管理系统是基于Joomla Platform内容管理框架来开发的。首先利用软件xampp来搭建PHP+Apache+Mysql环境,然后安装Joomla Platform后台,在后台框架的基础上搭建学生论文管理系统网站。搭建这个网站的初衷就是为了方便大家能在我的平台上找到更多的论文资源,让大家不会再无从下手。大家利用这个平台可以下载到想要的资源,给我们写论文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文献,让我们从此写论文乐无忧。同时大家也可以把自己觉得好的论文上传到这个平台上面,让大家一起分享资源,共享快乐! 关键词:论文;学生;系统;Joomla;平台;扩展

Abstract Papers for us already does not belong to an unfamiliar vocabulary.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we are going to write a paper, we want to write a paper, graduate school, we also want to write a paper, graduation thesis is a replacement degree for us to learn.Though familiar, but the paper is a lot of people are dying of a thing, do not know how to start, difficult to complete.For this reason, I will send a student disse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o help you solve difficult problems.My student thesis management system is based on Joomla Platfo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nt management framework.First using software xampp to build PHP + Mysql + Apache environment, then install Joomla Platform background, framework built on the basis of student papers in the background management system website.To build this website is designed to facilitate everybody can find more papers on my platform resources, let everybody wouldn't do not know how to start.You use of the resources of the platform can be downloaded to want, provided we write a paper with a large number of references, let us write a paper from joy.At the same time you can also feel the good paper onto the platform, let everybody share resources, sharing happiness! Key words:papers;Students;System;Joomla;platform;extens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