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学概述要
临床微生物学

临床微生物学微生物是指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而临床微生物学则是研究这些微生物与人类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
一、微生物的分类和特征微生物按照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等方面可以进行分类。
其中,最常见的几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
1.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质等结构。
它们可以根据形态、染色性质和生长特点等进行分类。
常见的细菌有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等。
2. 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或单细胞的微生物,它们需要有机物质作为营养源。
真菌可以导致多种感染性疾病,如念珠菌病和白色念珠菌病等。
3.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它们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才能进行复制。
病毒感染可以引发多种疾病,如感冒、流感和艾滋病等。
4. 寄生虫寄生虫是一类多细胞的微生物,它们需要寄生在宿主体内才能生存。
寄生虫感染可以导致多种寄生虫病,如疟疾和血吸虫病等。
二、临床微生物学的重要性临床微生物学在现代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可以帮助医生正确诊断疾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支持。
以下是临床微生物学的几个重要方面:1. 微生物诊断临床微生物学通过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来确定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并提供其药敏试验结果。
这有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 感染控制临床微生物学在医院感染防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医院监测感染病例、分析感染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策略,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3. 抗药性监测临床微生物学可以监测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并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这有助于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延长抗生素的使用寿命。
4. 新型病原体的发现临床微生物学可以及时发现新型的病原微生物,尤其是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
这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遏制疾病的传播。
三、临床微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临床微生物学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微生物的检测和研究。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85页)

应用:常用于肠杆菌科内某些种属的鉴别,如大肠埃希菌和产气肠杆菌,前者为阳性,后者为阴性。肠杆菌属和哈夫尼亚菌属为阴性,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变形杆菌属等为阳性。
4.β-半乳糖苷酶试验(ONPG试验) 原理:乳糖发酵过程中需要乳糖通透酶和β-半乳糖苷酶才能快速分解。有些细菌只有半乳糖苷酶,因而只能迟缓发酵乳糖,所有乳糖快速发酵和迟缓发酵的细菌均可快速水解邻硝基酚-β-D-半乳糖苷(O-nitrophenyl-β-D-galactopyranoside,ONPG)而生成黄色的邻硝基酚。用于枸橼酸菌属、亚利桑那菌属与沙门菌属的鉴别。 方法:将待试菌接种于ONPG肉汤中,35℃水浴或孵箱孵育18~24h,观察结果。
3.甲基红(MR)试验 原理:某些细菌在糖代谢过程中,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被分解为甲酸、乙酸和琥珀酸等,使培养基pH下降至4.5以下时,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红色。如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量少,或产生的酸进一步转化为其他物质(如醇、醛、酮、气体和水),培养基pH在 5.4以上,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桔黄色。 方法:将待试菌接种于葡萄糖磷酸盐蛋白胨水中,35℃孵育48~96h后,于5ml培养基中滴加5~6滴甲基红指示剂,立即观察结果。
二、染色标本
细菌标本经染色后,除能清楚看到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外,还可根据染色反应将细菌进行分类,因此染色标本的检查在细菌的初步鉴定中应用最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常用染料:酸性染料、碱性染料、复合染料。 (二)常用的染色方法:革兰染色、抗酸染色、 荧光染色。
革兰染色
二、培养接种
(一)划线接种 1.方法 斜线法 、曲线法 、方格法 、放射法 、四格法。
斜线法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

01医学微生物学概述Chapter医学微生物学的定义与任务定义任务01020304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等不同类型的细菌。
细菌包括DNA 病毒、RNA 病毒等不同类型的病毒。
病毒包括酵母菌、霉菌等不同类型的真菌。
真菌包括原虫、蠕虫等不同类型的寄生虫。
寄生虫古代时期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20世纪至今02细菌的基本形态与结构Chapter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细菌的大小细菌的形态01020304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核质荚膜鞭毛菌毛芽孢03细菌的生理与遗传Chapter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理化特性细菌的分类与命名030201细菌的理化性质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细菌的营养类型细菌的生长繁殖细菌的代谢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细菌的遗传物质细菌的变异类型细菌遗传变异的机制细菌遗传变异的意义04细菌的分类与命名Chapter细菌的分类方法数值分类法传统分类法利用细菌的多种特性,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值分析,确定细菌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进行分类。
分子分类法常见病原菌的分类与命名葡萄球菌属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败血症等。
链球菌属包括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引起呼吸道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等。
肠杆菌科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等特征进行初步鉴定。
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免疫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细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代谢产物的产生以及某些酶的活性等特性进行鉴定。
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细菌抗原的结合反应进行鉴定,如凝集试验、沉淀试验等。
基于细菌基因序列的分析和比较,采用PCR 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手段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细菌的鉴定与识别05病毒的基本形态与结构Chapter病毒的大小与形态病毒的大小病毒的形态病毒形态各异,常见的有球形、杆状、砖形、丝状、蝌蚪状等。
这些形态与病毒的基因组类型、外壳蛋白的结构以及感染宿主的方式有关。
病毒的基本结构核衣壳包膜病毒的分类与命名病毒的分类病毒的命名06病毒的复制与遗传Chapter病毒的复制周期病毒通过特异性受体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然后将核酸注入细胞内。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引言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一种通过检测和分析患者体内微生物的存在和活动水平来帮助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方法。
微生物学检验可以确定感染的原因和类型,并确定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概念、常见的检验方法和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概念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通过收集患者样本(如血液、尿液、血液培养物等)并对其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来确定感染病原体的方法。
它涉及一系列实验室操作和技术,包括细菌培养、抗生素敏感性测试、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确认感染病原体的存在、确定其感染类型(细菌、真菌、病毒等)以及选择适宜的治疗药物。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常见方法细菌培养细菌培养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它涉及将患者样本置于培养基中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不同类型的培养基可以支持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生长,如常见的血液琼脂培养基可用于细菌培养。
细菌培养的时间可以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具体取决于患者样本中微生物的增殖速度和种类。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是一种用于确定感染病原体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和抵抗性的方法。
常见的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方法包括纸片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的抗生素治疗方案,以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和抵抗性的产生。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检测微生物的核酸(如DNA或RNA)来快速鉴定微生物的存在和类型。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PCR (聚合酶链反应)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子生物学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微生物。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应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确定感染的病原体,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并监测治疗的疗效。
以下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不同感染疾病中的应用示例:细菌感染在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可以帮助确定感染的菌种、菌株的数量和敏感性,从而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临床医学检验知识速记--(真菌)微生物学

临床医学检验知识速记--(真菌)微生物学真菌(fungus)是一类具有典型细胞核,有核膜和核仁,胞浆内有完整的细胞器,无根、茎、叶,不含叶绿素,无光合色素,细胞壁含几丁质和纤维素的,单细胞或多细胞异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壁:不含肽聚糖,含几丁质及纤维素临床分类(按致病部位):浅部真菌、深部真菌形态学分类:单细胞真菌、多细胞真菌真菌的形态与结构在鉴定上起重要作用(一)形态与结构1、单细胞真菌:圆形或卵圆形,包括酵母型和类酵母型真菌。
酵母型真菌以芽生方式繁殖,芽生孢子成熟后脱落成独立个体,不产生菌丝,其菌落与细菌菌落相似。
类酵母型真菌也以芽生方式繁殖,菌落与酵母型真菌相似,但它产生的芽体不从母细胞上脱落,而是延伸入培养基内形成假菌丝。
对人致病的主要有新生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
2、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两种基本结构组成(1)菌丝:在环境适宜情况下由孢子萌发长出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菌丝。
按照功能分为:①营养菌丝:伸入培养基;②气生菌丝:露出培养基向空气中生长;③生殖菌丝按照结构分为:①有隔菌丝:多数致病性真菌;②无隔菌丝。
菌丝的形态大小不一(螺旋状/球拍状/鹿角状)、菌丝间有无分隔、形状特征(绒毛状/絮状/粉末状) → 鉴别真菌(2)孢子:由生殖菌丝产生的一种繁殖体,是真菌的繁殖结构。
有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类①有性孢子:同一菌体或不同菌体上的2个细胞融合经减数分裂形成。
包括: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子孢子,多为非致病性真菌所产生。
②无性孢子:菌丝上的细胞分化或出芽生成,不经两性细胞的配合。
病原性真菌大多形成无性孢子。
可分为三种a. 分生孢子:又可分为大分生孢子(其大小、细胞数和颜色是鉴定的重要依据)、小分生孢子(真菌都能产生,诊断意义不大)b. 孢子囊孢子c. 叶状孢子:又可分为芽生孢子(一般芽生孢子生长到一定大小仍不与母体脱离,则形成假菌丝)、厚膜孢子(是真菌的一种休眠形态)、关节孢子真菌种类不同,孢子形状大小也不同→ 鉴别真菌3、二相性真菌:少数真菌在营养、温度、理化因素等不同环境条件下,可发生单细胞与多细胞两种形态的可逆转化,称为双向性真菌。
临床微生物学概论

伤寒沙门菌
痢疾志贺菌
9
三、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
10
---是医学微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技术密切 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
利用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和临床微生物学的基 本知识,掌握各类与临床有关的微生物特性,通过系统的 检验方法,及时并且准确地对临床标本作出病原学诊断和 抗菌药物敏感性报告,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 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病原生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病原生 物的生物学特性、感染与免疫机制、致病机制、分布与流行规律 、特异性诊断和防治方法等。
----在这些病原微生物中,有一些是有致病性的,例如伤寒沙门 菌、痢疾志贺菌;而还有一部分是正常寄居于人体内,通常情况 下无致病性,只有在人体免疫力降低(肿瘤、疲劳)或微生物进 入非正常寄居部位时(手术后)才会引起疾病,称为机会致病微 生物或条件致病微生物。
22
临床微生物及检验的研究热点:
1、新出现的感染性疾病 2、致病菌的耐药性监测 3、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4、警惕、研究和防止生物恐怖
23
5、病原生物学检验的自动化 6、病原生物的分子诊断 7、病原生物学检验的全面质
量控制 8、病原生物学检验的标准化
和规范化
24
四、细菌的命名和分类
25
命名原则:
3
微生物的特点:
1、个体微小 2、结构简单 3、种类多 4、分布广 5、繁殖快 6、易变异
4
根据微生物有无细胞结构、细胞器等结构特点,可以将 微生物分为三个大类:
1、非细胞型微生物:是最小的一类,无典型的细胞结构,只能存活 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主要包括病毒,例如:疯牛病的朊病毒、 艾滋病病毒等。
16
主要研究内容
初级检验士考试(微生物学检验)讲义第二十九章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概述

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概述● 考点临床标本微生物学检验(血液、脑脊液、痰、尿液、粪便、性传播疾病、创伤)(1)常见病原菌(2)标本采集及运送(3)检验方法(4)临床意义一、临床标本细菌检验的基本程序二、血液感染◆正常人的血液是无菌的。
◆菌血症是指在血液中可检测到细菌,包括一过性和持续性在血中存在。
◆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脓毒血症是指化脓性细菌败血症时,细菌通过血流扩散至全身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一)常见病原菌(二)标本采集1.采血时间和频率◆病人发热初期或高峰期采集,或在未用抗生素前采集。
但怀疑细菌性心内膜炎时,血培养不少于三次。
2.采血量◆一般为静脉采血,成人采血量10~20ml,儿童3~5ml,婴儿1~2ml。
3.床边直接注入血液培养基,否则用SPS抗凝剂送检,不得用EDTA,枸橼酸钠抗凝。
4.检查血管内导管有无细菌污染,可无菌操作,剪下导管5cm远侧段,置无菌容器内送检。
(三)微生物分离培养和鉴定1.培养基的选择◆用自动血培养分析仪时选用相应的血培养瓶,如需氧+厌氧,需氧+高渗等。
2.分离和鉴定当观察有细菌生长时或血培养仪阳性报警时,应及时作如下检验:◆(1)涂片染色镜检,结果及时与临床联系;◆(2)转种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厌氧血平板或其他特殊培养基等分离培养纯菌再进行鉴定;◆(3)同时做药敏试验,结果及时报告临床作治疗参考。
(四)报告方式阴性结果:◆7d报告无细菌生长。
◆疑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布鲁菌病、厌氧菌血症、真菌血症时,血培养至少连续培养2~3周,仍无细菌生长者可报告为阴性。
阳性结果——三级报告方式:◆第一级报告告知标本已出现阳性并报告直接细菌涂片结果,同时做初步药敏试验;◆第二级是报告初步药敏结果,同时做正式鉴定和药敏试验;◆第三级报告正式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五)临床意义◆葡萄球菌菌血症常由疖、痈、脓肿及烧伤创面等原发感染灶继发,也可由呼吸道感染引起。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内容总结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内容总结细菌学总论1、微生物的六大特点: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繁殖迅速、容易变异。
2、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①非细胞型微生物最小,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核酸类型为DNA或RNA,两者不同时存在,病毒属之。
②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始核呈dsDNA结构,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只有核糖体,DNA和RNA同时存在,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属之。
③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真菌属之。
3、细菌的细胞壁:①G+和G-细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为肽聚糖,G+细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G-细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
②G+细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为磷壁酸。
③G-细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为外膜,外膜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部分组成,脂多糖由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三部分组成,即G-细菌的内毒素。
脂质A是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分。
④细菌L型:细胞壁受损的细菌能够生长和分裂者叫细菌L型。
细菌L型的四大特点:高度多形性、高渗、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不敏感、可恢复到有细胞壁的状态。
4、质粒:18页整个一段5、异染颗粒:胞质颗粒中有一种主要成分是RNA和多偏磷酸盐的颗粒,嗜碱性强,用亚甲蓝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色,叫异染颗粒或纡回体,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
6、核质:细菌的遗传物质叫核质或拟核。
7、细菌的特殊结构:(掌握各自的概念及功能,一道10分的论述题)8、微生物学两大经典染色:(一道5分的简答题)①Gram染色:标本固定后,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初染,再加碘液媒染,使之生成结晶紫-碘复合物,此时不同细菌均被染成深紫色。
然后用95%乙醇处理,有些细菌被脱色,有些不能。
最后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
此法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不被乙醇脱色仍保留紫色者为G+细菌,被乙醇脱色后复染成红色者为G-细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类别
菌株数
%
肠杆菌科
1022 100
大肠埃希菌
437
43
克雷伯菌属
242
24
肠杆菌属
187
18
其他肠杆菌科 156
16
2003-2005年铜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属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其他非发酵G-杆菌
菌株数 %
1002 100
436
44
338
34
106
11
122 12
部位 皮肤 口腔
3448
100
革兰阳性菌
1253
36
肠杆菌科
1022
30
非发酵菌
1002
29
2003-2005年铜陵地区监测
.
类别
所有革兰阳性菌 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金葡菌 肠球菌属
其他革兰阳性菌
菌株数 %
1253
100
904
72
635
51
269
22
154
13
195
16
2003-2005年铜陵地区监测
沙门菌属 伤寒沙门菌、
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
猪霍乱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
肠炎沙门菌
G-杆菌___肠杆菌科
志贺菌属
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 鲍氏志贺菌、宋氏志贺菌
克雷伯菌属
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等
肠杆菌属 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 聚团肠杆菌、坂畸肠杆菌
临床常见微生物分类
类 G-杆 菌
G-球
临床微生物学概述要
彩色字及讲义的楷体字 为考试内容
临床常见微生物分类
类
科
G+ 球 细球菌科 菌
链球菌科
G+ 杆 芽胞杆菌科 菌
属
葡萄球菌属
链球菌属
肠球菌属
芽胞杆菌属
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
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
腐生/溶血葡萄球菌等
α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 β溶血性链球菌:化脓链球菌(A组)
无乳链球菌(B组)
肺炎链球菌、牛链球菌等
粪肠球菌、屎肠球菌 炭疽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
蜡样芽胞杆菌等
乳杆菌科 李斯特菌属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棒状杆菌科 棒状杆菌属 白喉棒状杆菌、棒状杆菌JK等
临床常见微生物分类
草绿色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血链球菌 米勒链球菌
轻型链球菌(缓症链球菌)
唾液链球菌 变异链球菌
弧菌属
G-杆菌
邻单胞菌属
气单胞菌属
巴斯德菌科 巴斯德菌属
非发酵 假单胞菌科 伯克霍德
G-杆 菌
尔菌属
假单胞菌属
不动杆菌属
种
霍乱弧菌、El Tor弧菌 副溶血弧菌等
类志贺邻单胞菌 亲水气单胞菌 多杀杆菌、溶血巴斯德菌 洋葱伯克霍德尔菌 类鼻疽伯克霍德尔菌
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 恶臭/马鼻疽假单胞菌 鲍曼/洛菲不动杆菌
埃里希体科 嗜血杆菌属 流感/杜克嗜血杆菌
螺杆菌属
幽门螺杆菌
G+厌氧球菌 消化球菌科 消化球菌属 消化球菌
消化链球菌属 厌氧消化链球菌
费氏球菌科 费氏球菌属 小费氏球菌
G - 厌 氧 球 韦荣球菌科 韦荣球菌属 小韦荣球菌 菌
临床常见微生物分类
类
科
属
种
G-厌氧杆菌 拟杆菌科 拟杆菌属 脆弱拟杆菌等
猪链球菌
临床常见微生物分类____G+杆菌
分枝杆菌科 分枝杆菌属
◇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 ◇非典型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等)
诺卡菌科 诺卡菌属 星型诺卡菌、巴西诺卡菌等
G-杆菌___肠杆菌科
埃希菌属 大肠埃希菌
柠檬酸菌属 弗劳地柠檬酸杆菌(枸橼酸杆菌)、
(枸橼酸菌属) 异型柠檬酸杆菌(枸橼酸杆菌)等
鼻咽腔
眼结膜 肠道
前尿道 阴道
人体正常菌群
主要微生物(条件致病菌)
葡萄球菌属、厌氧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JK群棒状杆菌 表葡菌、α溶血/非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属、奈瑟球 菌属、卡他莫拉菌、嗜血杆菌属、大肠埃希菌、类白喉杆菌、乳杆 菌、厌氧球菌、拟杆菌属(如产黑色素拟杆菌)、梭杆菌属 、念珠菌 葡萄球菌属、α和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奈瑟球菌属、 嗜血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厌氧球菌、白色念珠菌等
梭杆菌属 核梭杆菌、产坏死梭杆菌
G+厌氧 梭菌科 芽胞杆菌
梭菌属
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 肉毒杆菌、难辨梭菌
G+厌氧无 放线菌科 放线菌属 牛型放线菌、伊氏放线菌
芽胞杆菌
双歧杆菌属 两歧双歧杆菌、牙双歧杆菌
乳杆菌属 链状乳杆菌
丙酸杆菌属 痤疮丙酸杆菌
立克次体 立克次体科 立克次体属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无形体科 无形体属 人粒细胞无形体
临床常见微生物分类
类
科
衣原体科
衣原体
支原体 支原体科
螺旋体 螺旋体科 钩端螺旋体科
深部 隐球酵母科 真菌
丛梗孢子科
属
种
衣原体属
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 鹦鹉热衣原体
支原体属
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
脲原体属
溶脲脲原体
密螺旋体属 梅毒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属 钩端螺旋体
念珠菌属(假 白色念珠菌/热带/近平滑念
丝酵母菌) 珠菌 /克柔/光滑念珠菌
隐球菌属
新形隐球菌
曲霉属
烟曲霉、黄曲霉
组织胞浆菌属 荚膜组织胞浆菌 等
临床常见微生物分类___深部真菌
丛梗孢科 ◇芽生菌属
皮炎芽生菌
◇毛霉属
总状/分枝毛霉等
◇肺孢子虫(菌)
伊氏肺孢子虫(人)、 卡氏肺孢子虫(鼠)
2003-2005年铜陵地区监测
.
类别
菌株数
%
总菌株
乙酸/溶血不动杆菌
临床常见微生物分类___非发酵G-杆菌
黄杆菌属
脑膜敗血性黄杆菌 等
产碱杆菌属
粪产碱杆菌
莫拉菌属
卡他莫拉菌等
临床常见微生物分类
类
科
属
种
G+球杆菌 军团菌科 军团菌属
嗜肺军团菌
巴尔通体科 巴尔通体属 杆状巴尔通体
布鲁菌属
牛/羊/猪布鲁杆菌
鲍特菌属
百日咳/副百日咳杆菌
弯曲杆菌科 弯曲杆菌属 大肠弯曲杆菌等
科
属
种
肠杆菌科 爱德华菌属 迟钝爱德华菌
摩根菌属
摩根杆菌
哈夫尼亚菌属 蜂窝哈夫尼亚菌
沙雷菌属
粘质沙雷菌等
变形杆菌属 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
耶尔森菌属 鼠疫耶尔森菌、
假结核耶尔森菌等
普罗威登菌属 产硷/雷极/司徒普罗威登菌
奈瑟球菌科 奈瑟球菌属 脑膜炎奈瑟球菌(A/C)
临床常见微生物分类
类
科
属
发酵 弧菌科
表葡菌、JK群棒状杆菌、丙酸杆菌等
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
肠球菌属、产气荚膜杆菌、双岐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
拟杆菌属(如脆弱拟杆菌)、梭杆菌属、白色念珠菌(假丝酵母菌) 表葡菌、肠球菌属、JK群棒状杆菌等 乳杆菌、大肠埃希菌、JK群棒状杆菌 肠球菌属、奈瑟球菌 、拟杆菌属、厌氧球菌
临床细菌学标本的采集与检查
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血标本的采集与检查 痰标本的采集与检查 尿标本的采集与检查 粪培养标本 感染伤口或脓肿标本 脑脊液标本 其他体液标本(胸水、腹水、心包液、滑膜腔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