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药典药材炮制方法

合集下载

丹参2010版药典

丹参2010版药典

丹参DanshenSALVIAE MILTIORRHIZAERADIX ET RHIZOMA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本品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

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长10~20cm,直径~lcm。

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

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

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苦涩。

栽培品较粗壮,直径~1.5cm。

表面红棕色,具纵皱纹,外皮紧贴不易剥落。

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

【鉴别】 (1)本品粉末红棕色。

石细胞类圆形、类三角形、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也有延长呈纤维状,边缘不平整,直径14~70μm,长可达257μm,孔沟明显,有的胞腔内含黄棕色物。

木纤维多为纤维管胞,长梭形,末端斜尖或钝圆,直径12~27μm,具缘纹孔点状,纹孔斜裂缝状或十字形,孔沟稀疏。

网纹导管和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1~60μm。

(2)取本品粉末lg,加乙醚5ml,振摇,放置1小时,滤过,滤液挥于,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丹参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丹参酮Ⅱ。

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一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红色斑点。

(3)取本品粉末0.2g,加75%甲醇25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丹酚酸B对照品,加75%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010版中国药典麦冬标准

2010版中国药典麦冬标准

麦冬MaigongOPHIOPOGONIS RADIX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

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

【性状】本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

气微香,味甘、微苦。

【鉴别】(1)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I列或脱落,根被为3-5列水化细胞。

皮层宽广,散有含草酸钙针晶束的黏液细胞,有的针晶直径至10μm;内皮层细胞壁均匀增厚,木化,有通道细胞,外侧为1列石细胞,其内壁及侧壁增厚,纹孔细密。

中柱较小,韧皮部束16-22个,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以及内侧的木化细胞连结成环层。

髓小,薄壁细胞类圆形。

(2)取本品2g,剪碎,加三氯甲烷-甲醇(7:3)混合溶液20ml.浸泡3小时,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麦冬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醇-冰醋酸(80: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8.0%(附录ⅨH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5.0%(附录ⅨK)。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ⅩA)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60.0%。

【含量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鲁斯可皂苷元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5ml、lml、2ml、3ml、4ml、5ml、6ml,分别置具塞试管中,于水浴中挥干溶剂,精密加入高氯酸10ml,摇匀,置热水中保温15分钟,取出,冰水冷却,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ⅤA),在391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中药的炮制方式

中药的炮制方式

中药的炮制方式
中药的炮制方式是根据中医理论和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系列处理药材的方法,旨在提高药物的药效、减轻毒性、增加稳定性,并使其更适于人体吸收。

下面是一些中药的常见炮制方式:
1. 煎煮(煎服):
•方法:将药材加水煮沸,保持沸腾一段时间,然后取汤液。

•适用于:多用于植物草本药,如中药汤剂。

2. 浸泡:
•方法:将药材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溶解成药液。

•适用于:适用于一些较难溶解的药材,如树皮、硬块状的药材。

3. 蒸发(蒸发浓缩):
•方法:用蒸汽蒸发药材中的水分,得到药液或药膏。

•适用于:适用于需要去除水分、浓缩药液的药材。

4. 炮制:
•方法:用火炮制药材,通常包括清炮、焙炮等。

•适用于:适用于一些生药材,以增加药性或改变性状。

5. 炒制:
•方法:用锅炒制药材,改变其性质、味道和功效。

•适用于:适用于一些需要调理气味、增加稳定性的药材。

6. 曝晒:
•方法:将药材暴晒在阳光下,使其干燥。

•适用于:适用于需要干燥的药材,如花草、叶子等。

7. 酿制:
•方法:将药材放入酒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成为酊剂。

•适用于:适用于一些需要溶解于酒精的药材,以增强药效的药材。

每一种炮制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目的,而具体选择哪一种方法取决于药材的性质、功效,以及配伍的需要。

在中医药理论中,炮制方式被认为是影响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药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药

原子 TLC-S 滴定 吸收
38 33 1 2 38 53
2010年版 1265
(三)增订剂型品种
新增 露剂品种:金银花露 涂膜剂品种:疏痛安涂膜剂
增修订内容与特点
(一)收载品种数量大幅度增加
2005版收载中成药564种 2010版收载中成药1063种
(一)收载品种数量大幅度增加


2010版药典标准起草技术要求及编写细则 《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技术要求 《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复核技术要求 《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起草说明编写 细则 《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起草与复核工 作规范 《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正文各论编写 细则
药典编排格式

凡例 正文 附录
2010版药典标准正文内容—药材和饮片
(一)增修订品种
中药材及饮片
种类
药材 饮片
2005版 530 746
2010版 592 809
增幅(%) 12 8
收载标准数量
2005版 530 70 2010版 592 809
种类
药材
增幅(%) 12 1056
饮片
中成药增修订品种
2010年版收载总数: 1063
2010年版新增品种数:499
(三)专项研究课题 (1)含朱砂、雄黄中成药中游离砷、 汞检测方法研究; (2)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3)黄曲霉毒素检测研究; (4)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研究; (5)生物活性测定法研究。
2010年版药典一部立项情况
不上的原则: (1)品种增加的越多越好,但不降低要求、不破 规矩,质量标准达不到要求的品种不上; (2)含保护动、植物的不上; (3)含龙骨的不上; (4)含人中白、紫河车、五灵脂的不上; (5)含鲜活动物的不上。 (6)处方药材基源不清楚或基础工作薄弱的品种 原则上不收载。

中国药典2010年版

中国药典2010年版

年版截图:中国药典20102010版中国药典word版pdf版exe版电子书2010版中国药典word版pdf版exe版电子书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正文一枝黄花(p3)YizhihuanghuaSOLIDAGINIS HERBA本品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Solidago decurrens Lour.的干燥全草。

秋季花果期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长30~lOOcm。

根茎短粗,簇生淡黄色细根。

茎圆柱形,直径0.2~0.5cm;表面黄绿色、灰棕色或暗紫红色,有棱线,上部被毛;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有髓。

单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披针形,长1~9cm,宽0.3~1.5cm;先端稍尖或钝,全缘或有不规则的疏锯齿,基部下延成柄。

头状花序直径约0.7cm,排成总状,偶有黄色舌状花残留,多皱缩扭曲,苞片3层,卵状披针形。

瘦果细小,冠毛黄白色。

气微香,味微苦辛。

【鉴别】 (1)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略呈念珠状增厚。

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略下陷。

非腺毛有两类:表皮非腺毛由3个细胞组成,壁薄,顶端1个细胞常萎缩成鼠尾状,较小;叶缘非腺毛睫毛状由3~7个细胞组成,壁稍厚,长180~500μm。

(2)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滤过,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挥干溶剂,加70%乙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一枝黄花对照药材2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芦丁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药材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磷酸氢二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8:1:2010版中国药典word版pdf版exe版电子书1:1)为展示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水 蛭2010版药典

水  蛭2010版药典

水蛭ShuizhiHIRUDO本品为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水蛭Hirudo nipponica Whitman 或柳叶蚂蟥Whitmania ac-ranutata Whitman的干燥全体。

夏、秋二季捕捉,用沸水烫死,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蚂蟥呈扁平纺锤形,有多数环节,长4~lOcm,宽0.5~2cm。

背部黑褐色或黑棕色,稍隆起,用水浸后,可见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纹;腹面平坦,棕黄色。

两侧棕黄色,前端略尖,后端钝圆,两端各具1吸盘,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较大。

质脆,易折断,断面胶质状。

气微腥。

水蛭扁长圆柱形,体多弯髓扭转,长2~5cm,宽0.2~0.3cm。

柳叶蚂蟥狭长而扁,长5~12cm,宽0.1~0. 5cm。

【鉴别】取本品粉末lg,加乙醇5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水蛭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一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紫外光灯(365nm)下显相同的橙红色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8.O%(附录ⅨH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10.0%(附录ⅨK)。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附录ⅨK)。

酸碱度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lg,加入0.9%氯化钠溶液lOml,充分搅拌,浸提30分钟,并时时振摇,离心,取上清液,照pH值测定法(附录ⅦG)测定,应为4.5~6.5。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 0%。

【含量测定】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l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0.9%氯化钠溶液5ml,充分搅拌,浸提30分钟,并时时振摇,离心,精密量取上清液100μl,置试管(8mm ×38mm)中,加入含0.5%(牛)纤维蛋白原(以凝固物计)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注1](临用配制)200μl,摇匀,置水浴中(37℃±0.5℃)温浸5分钟,滴加每1ml中含40单位的凝血酶溶液[注2](每1分钟滴加1次,每次5μl,边滴加边轻轻摇匀)至凝固(水蛭)或滴加每1ml中含10单位的凝血酶溶液[注2](每4分钟滴加1次,每次2μl,边滴加边轻轻摇匀)至凝固(蚂蟥、柳叶蚂蟥),记录消耗凝血酶溶液的体积,按下式计算:C1V1U=C2V2式中U-每lg含凝血酶活性单位,U/g;C l-凝血酶溶液的浓度,μ/ml;C2-供试品溶液的浓度,g/ml;V l-消耗凝血酶溶液的体积,μl;V2-供试品溶液的加入量,μl。

黄 连2010版药典

黄    连2010版药典

黄连HuanglianCOPTIDIS RHIZOMA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

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性状】味连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O.3~O.8cnl。

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

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

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的中空。

气微,味极苦。

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8cm,直径O.5~1cm。

“过桥”较长。

顶端有少许残茎。

云连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细小。

【鉴别】 (1)本品横切面:味连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其外有表皮,常脱落。

皮层较宽,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

中柱鞘纤维成束或伴有少数石细胞,均显黄色。

维管束外韧型,环列。

木质部黄色,均木化,木纤维较发达。

髓部均为薄壁细胞,无石细胞。

雅连髓部有石细胞。

云连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无石细胞。

(2)取本品粉末O.25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连对照药材O.2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O.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水三乙胺(3:3.5:1:1.5:O.5:1)为展开剂,置用浓氨试液预饱和20分钟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4个以上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015年药典和2010年药典区别

2015年药典和2010年药典区别

2015 年药典规定 4. 表面是指在日光下观察药材和饮片的表面色泽(颜色及光泽度);如用两种色 调复合描述颜色时,以后一种色调为主,例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以及观察药 材和饮片表面的光滑、粗糙、皮孔、皱纹、附属物等外观特征。观察时,供试品一 般不作预处理。 5. 鉴别” 系指检验药材和饮片真实性的方法,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 别、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等。 6. 经验鉴别系指用简便易行的传统方法观察药材和饮片的颜色变化、浮沉情况以 及爆鸣、色焰等特征 7. 显微鉴别法系指用显微镜对药材和饮片的切片、粉末、解离组织或表面以及含 有饮片粉末的制剂进行观察,并根据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进行相应鉴别的方 法。照显微鉴别法(通则2001)项下的方法制片观察。 8. 理化鉴别系指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对药材和饮片中所含某些化学成分进行的 鉴别试验。包括一般鉴别、光谱及色谱鉴别等方法。 9. “ 检查” 系指对药材和饮片的纯净程度、可溶性物质、有害或有毒物质进行 的限量检查,包括水分、灰分、杂质、毒性成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二氧化硫残 留、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等。
水分测 定
炽灼残 渣检查 法
取供试品1.0~2.0g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重量,置已炽灼至恒重的 坩埚中,精密称定,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至室温;除另有规 定外,加硫酸0.5~1ml使湿润,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后,在 700~800℃炽灼使完全灰化,移置干燥器内,放冷至室温,精密称 定后,再在700~800℃炽灼至恒重,即得。 粉末制片 供试品粉末过四号筛,挑取少许置载玻片上,滴加甘油 醋酸试液、水合氯醛试液或其他适宜的试液,盖上盖玻片。必要 时,按上法加热透化。
2015 年药典和 2010 年药典的区别
名称 党参 2010 年药典规定 没有二氧化硫含量的规定 2015 年药典规定 增加了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通则1 2331)测定,不得过 400mg/kg。 (2)取本品粉末lg,加三氯甲烷-甲醇(9 : 1)混合溶液15ml,超声处理20分钟, 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铁皮石斛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 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卩1,分别点于同硅 胶G 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酸乙酯-甲酸(6 : 3 :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烘 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95°C加热约3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ⅡD.炮制通则
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用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药材凡经净制、切制或炮炙等处理,均称为“饮片”;药材必须净制后方可进行切制或炮炙等处理。

饮片是供中医临床调剂及中成药生产的配方原料。

本版药典规定的各饮片规格,系指临床配方使用的饮片规格。

制剂中使用的饮片规格,应符合相应品种实际工艺的要求。

炮制用水,应为饮用水。

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有关要求。

一、净制即净选加工。

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挑选、筛选、风选、水选、剪、切、刮、削、剔除、酶法、剥离、挤压、燀、刷、擦、火燎、烫、撞、碾串等方法,以达到净度要求。

二、切制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均须进行软化处理方法,其方法有:喷淋、抢水洗、浸泡、润、漂、蒸、煮等。

亦可使用回转式减压浸润罐,气相置换式润药箱等软化设备。

软化处理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质地等分别处理。

分别规定温度、水量、时间等条件,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

切后应及时干燥,以保证质量。

切制品有片、段、块、丝等。

其规格厚度通常为:
片极薄片0.5mm以下,薄片1~2mm,厚片2~4mm;
段短段5~10mm,长段10~15mm;
块8~12mm的方块;
丝细丝2~3mm,宽丝5~10mm。

其他不宜切制者,一般应捣碎或碾碎使用。

三、炮炙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炮炙方法和要求如下:
1.炒炒制分单炒(清炒)和加辅料炒。

需炒制者应为干燥品,且大小分档;炒时应均匀,不断翻动。

应掌握加热温度、炒制时间及程度要求。

单炒(清炒)取待炮炙品,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

需炒焦者,一般用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断面焦黄色为度,取出,放凉;炒焦时易燃者,可喷淋清水少许,再炒干。

麸炒先将炒制容器加热,至撒入麸皮即刻烟起,随即投入待炮炙品,迅速翻动,炒至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麸皮10~15kg。

砂炒取洁净河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至滑利状态时,投入待炮炙品,不断翻动,炒至表面鼓起、酥脆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筛去河砂,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河砂以掩埋待炮炙品为度。

如需醋淬时,筛去辅料后,趁热投入醋液中淬酥。

蛤粉炒取碾细过筛后的净蛤粉,置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翻动较滑利时,投入待炮炙品,翻炒至鼓起或成珠、内部疏松、外表呈黄色时,迅速取出,筛去蛤粉,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蛤粉30~50kg。

滑石粉炒取滑石粉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时,投入待炮炙品,翻炒至鼓起、酥脆、表面黄色或至规定的程度时,迅速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滑石粉40~50kg。

2.炙法是待炮炙品与液体辅料共同拌润,并炒至一定程度的方法。

酒炙取待炮炙品,加黄酒拌匀,闷透,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

酒炙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用黄酒。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黄酒10~20kg。

醋炙取待炮炙品,加醋拌匀,闷透,置炒制容器内,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

醋炙时,用米醋。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米醋20kg。

盐炙取待炮炙品,加盐水拌匀,闷透,置炒制容器内,以文火加热,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

盐炙时,用食盐,应先加适量水溶解后,滤过,备用。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食盐2kg。

姜炙姜炙时,应先将生姜洗净,捣烂,加水适量,压榨取汁,姜渣再加水适量重复压榨一次,合并汁液,即为“姜汁”。

姜汁与生姜的比例为1:1。

取待炮炙品,加姜汁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姜汁被吸尽,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晾干。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生姜10kg。

蜜炙蜜炙时,应先将炼蜜加适量沸水稀释后,加入待炮炙品中拌匀,闷透,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

蜜炙时,用炼蜜。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炼蜜25kg。

油炙羊脂油炙时,先将羊脂油置锅内加热溶化后去渣,加入待炮炙品拌匀,用文火炒至油被吸尽,表面光亮时,摊开,放凉。

3.制炭制炭时应“存性”,并防止灰化,更要避免复燃。

炒炭取待炮炙品,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或至规定程度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煅炭取待炮炙品,置煅锅内,密封,加热至所需程度,放凉,取出。

4.煅煅制时应注意煅透,使酥脆易碎。

明煅取待炮炙品,砸成小块,置适宜的容器内,煅至酥脆或红透时,取出,放凉,碾碎。

含有结晶水的盐类药物,不要求煅红,但需使结晶水蒸发至尽,或全部形成蜂窝状的块状固体。

煅淬将待炮炙品煅至红透时,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淬酥(若不酥,可反复煅淬至酥),取出,干燥,打碎或研粉。

5.蒸取待炮炙品,大小分档,按各品种炮制项下的规定,加入清水或液体辅料拌匀、润透,置适宜的蒸制容器内,用蒸汽加热至规定的程度,取出,稍晾,拌回蒸液,再晾至六成干,切片或段,干燥。

6.煮取待炮炙品大小分档,按各品种炮制项下的规定,加清水或规定的辅料共煮透,至切开内无白心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片,干燥。

7.炖取待炮炙品按各品种炮制项下的规定,加入液体辅料,置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或用蒸汽加热炖透,或炖至辅料完全被吸尽时,放凉,取出,晾至六成干,切片,干燥。

蒸、煮、炖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每100kg待炮炙品,用水或规定的辅料20~30kg。

8.煨取待炮炙品用面皮或湿纸包裹,或用吸油纸均匀地隔层分放,进行加热处理;或将其与麸皮同置炒制容器内中,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取出,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麸皮50kg。

四、其他
1.燀取待炮制品投入沸水中,翻动片刻,捞出。

有的种子类药材,燀至种皮由皱缩至舒展、易搓去时,捞出,放入冷水中,除去种皮,晒干。

2.制霜(去油成霜)除另有规定外,取待炮制品碾碎如泥,经微热,压榨除去大部分油脂,含油量符合要求后,取残渣研制成符合规定的松散粉末。

3.水飞取待炮制品,置容器内,加适量水共研成糊状,再加水,搅拌,倾出混悬液,残渣再按上法反复操作数次,合并混悬液,静置,分取沉淀,干燥,研散。

4.发芽取炮制品,置容器内,加适量水浸泡后,取出,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使其发芽至规定程度,晒干或低温干燥。

注意避免带入油腻,以防烂芽。

一般芽长不超过1cm。

5.发酵取炮制品加规定的辅料拌匀后,制成一定形状,置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使微生物生长至其中酶含量达到规定程度,晒干或低温干燥。

注意发酵过程中,发现有黄曲霉菌,应禁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