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技术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中药材的炮制PPT课件

中药材的炮制PPT课件
宋代炮制方法有很大改进,炮制的目的也多样化了,开 始从减少副作用而进入增加和改变疗效,从汤剂饮片 的炮制而同时注重制备成药饮片炮制的崭新阶段。
这一时期有两方面的主要成就:一是对零星的 炮制方法方法进行了归纳,形成了较系统的炮 制通则;二是逐渐增加了一些炮制方法,现代 的炮制方法至代大多出现。这一时期是炮制技 术形成时期。
【功效】生用散瘀血,消痈肿。熟用补肝肾,强筋骨。 【主治】瘀血所致的经闭、肾.虚腰痛。近用于扩宫引产。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生津。
【主治】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气血 双亏的面色萎黄、头痛.心悸。
4烫 5煅 6淬 7炙 (1)蜜炙:款冬花 (2)醋炙:元胡 (3)酒 (4)姜汁炙 (5)盐水炙 (6)油炙
3 清代
对某些炮制作用有所发挥,炮制品种有所增 多,是炮制品种和技术进一步扩大应用时期。
4 现代
建国后各省市陆续出版了本地中药炮制规范, 同时国家药典也收载了炮制品种,并制定了中 药炮制通则。
1979年我国高校《中药炮制学》试用教材出版, 1985年出版了第二版,1996年出版了规划教材。
七五、八五期间将首乌、草乌等40种饮片列为 国家研究课题,取得了显著成果。
.
款 冬 花
【功效】化痰,降气。 【主治】用于各种咳嗽,常与紫菀同用。本品为
.
治咳常用药。“十方有九”《本草经疏》。
水火共制
1煮 (1)清水煮 (2)醋制:元胡 (3)酒醋同煮 2蒸 (1)清蒸 (2)酒蒸 (3)醋蒸
.
【来源】为罂粟科(Papaveraceae)植物延胡索 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的干燥块茎。
淫羊藿
来源:小檗科(Berberidaceae) 植物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 et Z.)Maxim.、淫 羊藿E. brevicornum Maxim.、柔毛 淫羊藿E. pubescens Maxim.、巫山 淫羊藿E. wushanense T. S. Ying或 朝鲜淫羊藿E. koreanum Nakai的 干燥茎叶。

中药炮制技术PPT

中药炮制技术PPT

第一章 绪 论
2 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炮炙大法》---我国第二部炮制专著 ---明代—缪希雍
书中在卷首归纳出“雷 公炮炙十七法”
第一章 绪 论
3 中药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和应用时期
《修事指南》---我国第三部炮制专著 ---清代—张仲岩
张氏认为炮制在中医药 中非常重要:“炮制不 明,药性不确,也则汤 方无准而病症无验“。
第一章 绪 论
炮制理论、工艺、


规格、质量标准、
历史沿革及其发展
方向的学科。
第一章 绪 论
❖历史上曾有“炮炙”、“修治”、“治 削”、“修事”、“炮制”等称谓。
第一章 绪 论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中药的使用
火的出现
酒的出现
“药食同源”
“炮生为熟” “充实内容”
中药炮制技术
中药系 孙立艳 讲师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中药炮制起源与发展
什么是中药?
第一章 绪 论
什么是中药炮制?
炮制前后
GAP ?
原药材
炮制技术
炮制前
GAP
饮片
炮制 后
第一章 绪 论
什么是中药制剂?
制剂前后
饮片
中药制剂技术
制剂前
GMP
汤剂 散剂 注射剂
制剂 后
GMP ?
中药炮制
根据中医药理论, 依照辨证施治用药 需要和药物自身性 质,以及调剂、制 剂的不同要求,所 采取的一项制药技 术。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标准
3、《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又称部颁标准,属于国家药品质量标准 ---由卫生部药政局组织编写,于1988年出版。

中药炮制教案-第9章说课.ppt

中药炮制教案-第9章说课.ppt
第九章 煅 法
1
.精品课件.
第九章 煅 法
重点药物:石膏、明矾、自然铜、磁 石、牡蛎、石决明、龙骨、炉甘石、 血余炭、棕榈、灯心、干漆
掌握各种煅法的操作要点、成品质量 及注意事项。
熟悉煅制的目的及明煅与闷煅的区别 及现代研究概况;
了解各种煅法的含义、特点
2
.精品课件.
第九章 煅 法
1、含义:将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火中或适 当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方法。
[炮制方法]
酒阳起石 武火煅至红透,入黄酒20kg
/100kg浸淬,反复至药物酥脆,酒尽为度,
[炮制作用]
临床均煅用,煅后质地酥脆,易于粉碎, 便于煎出有效成分
酒淬可进一步使其质地酥脆,利于加工成
38
细粉,加强壮阳作用 .精品课件.
礞石
[处方用名] 礞石、青礞石、金礞石、煅礞石。
硝煅:加等量的火硝混匀,武火加热,煅至 烟尽,取出放凉,水飞细粉
质硬脆,气微,吸舌力很强
煅龙骨:灰白/灰褐色。质轻,酥脆易碎,
表面显粉性,吸舌力强
25
.精品课件.
龙骨
[炮制作用] 生龙骨:镇惊潜阳作用较强 煅后:增强收敛固涩、生肌的功效 [炮制研究] 指标:碳酸钙及所含微量元素
测定含量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结果:炮制最佳条件是温度750℃,时间4.5 分钟,龙骨块重8.5g为宜
枯矾酸寒之性,涌吐作用 ,增强了收涩 敛疮、生肌、止血化腐
14
.精品课件.
[炮制研究] 1.对理化性质的影响 温度宜180℃~260℃, 120℃出现大量吸热,260℃左右脱水基本完成
X射线分析法:生白矾立方晶型,枯矾六方晶型 2.抑菌及药理作用
180~260℃:枯矾与生品之间没有差异 枯矾消吐:煅枯后形成难溶性铝盐,服后与粘

中药炮制技术绪论精品PPT课件

中药炮制技术绪论精品PPT课件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传统的制药原则
清代—徐大椿(灵胎) ---《医学源流论.制药论》 3、相恶为制---炮制时可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 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即某种作用减弱),使之趋于 平和,以免损伤正气。(麸炒苍术) 4、相畏为制---是指利用某种辅料能制约某种药物 的毒、副作用来炮制该药物。(生姜制半夏)


规格、质量标准、
历史沿革及其发展
方向的学科。
第一章 绪 论
❖ 历史上曾有“炮炙”、“修治”、“治 削”、“修事”、“炮制”等称谓。
第一章 绪 论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中药的使用
火的出现
酒的出现
“药食同源”
“炮生为熟” “充实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
1
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与形成时期
2
第一章 绪 论
2 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本草蒙筌》---炮制原理论述精湛 --明代—陈嘉谟
书中提出了炮制原则: “凡药制造贵在适中, 不及则功效难求, 太过则气味反失。”
第一章 绪 论
2 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提出了炮制原理---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脏,仍仗 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 燥性和中,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蜜制甘缓难化增益元阳, 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 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致令平和,羊酥油、猪脂油涂烧,咸 渗骨容易脆断。
中药炮制技术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中药炮制起源与发展
什么是中药?
第一章 绪 论
什么是中药炮制?

根据中医药理论, 依照辨证施治用药 需要和药物自身性 质,以及调剂、制 剂的不同要求,所 采取的一项制药技 术。

4中药炮制技术PPT

4中药炮制技术PPT

的毒、副作用来炮制该药物。(生姜制半夏)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传统的制药原则
清代—徐大椿(灵胎) ---《医学源流论.制药论》
制药的具体方法: 1.制其形:改变药物的外观形状和分开药用部位。 2.制其性:改变药物的性能。 3.制其味:调整中药的五味。
4.制其质: 改变药物的性质(药性和功用)或质地。
中药炮制
根据中医药理论,
依照辨证施治用药 需要和药物自身性 质,以及调剂、制 剂的不同要求,所
区 别
中药炮制学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
下,专门研究中药
炮制理论、工艺、 规格、质量标准、 历史沿革及其发展 方向的学科。
采取的一项制药技
术。
第一章 绪 论
历史上曾有“炮炙”、“修治”、“治 削”、“修事”、“炮制”等称谓。第一章 绪 论2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十药神书》---我国最早的痨瘵(结核病)专著 ---元代—葛可久
书中自序说:“此书得 自师传,在吴中治劳症, 起死者数千人”。 甲子十灰散—首次提出 炭药止血理论。
第一章 绪 论
2
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本草蒙筌》---炮制原理论述精湛 --明代—陈嘉谟
书中提出了炮制原则:
第一章 绪 论
1 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与形成时期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
书中记载药物应 用的炮制原则 “有毒无毒,阴 干暴干,采造时
月’
第一章 绪 论
1 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与形成时期
《雷公炮炙论》---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 ---南北朝刘宋时期—雷斅
书中记载茵陈应 “勿令犯火’—科学, 同时广泛应用辅料炮 制药物。
中药炮制技术
中药系

《中药炮制技术》PPT课件

《中药炮制技术》PPT课件

(二)饮片类型的选择原则
1.质地致密、坚实者,宜切薄片。
2.质地松泡、粉性大者,宜切厚片。
3.为了突出鉴别特征,或为了饮片外形 的美观,或为了方便切制操作,视不同 情况,选择直片、斜片等。
4.凡药材形态细长,内含成分有易煎出 的,可切制一定长度的段。。
5.皮类药材和宽大的叶类药材,可切制 成一定宽度的丝。
3.厚片 厚度为2~4mm,适宜质地松泡、粘 性大、切薄片易破碎的药材,如茯苓、 山药、天花粉、泽泻、丹参、升麻、南 沙参等。
4.斜片 厚度为2~4mm,适宜长条形而纤维 性强的药材。倾斜度小的称瓜子片,如 桂枝、桑枝;倾斜稍大而体粗者称马蹄 片,如大黄;倾斜度更大而药材较细者, 称柳叶片,如甘草、黄芪、川牛膝等。
2. 对于全草类和叶类药材的饮片,可用 无毒聚丙烯塑料编织袋包装,固定装量 为10~15kg一件。
3. 对于矿物类和外形带钩刺药材的饮片宜 用双层或多层无毒聚丙烯塑料编织袋装, 以防泄露。
4. 对于贵重、毒剧药材的饮片宜用小玻璃 瓶、小纸盒分装到一日量或一次量的最小 包装,并贴上完整的使用说明标签。
第二节 饮片的干燥
药物切成饮片后,为保存药效,便 于贮存,必须及时干燥,否则影响质量。 自然干燥 人工干燥
一、自然干燥
自然干燥是指把切制好的饮片置日光下晒 干或置阴凉通风处阴干。晒干法和阴干法 都不需要特殊设备,具有经济方便、成本 低的优点。但本法占地面积较大,易受气 候的影响,饮片亦不太卫生。
5.直片(顺片) 厚度为2~4mm,适宜形状 肥大、组织致密、色泽鲜艳和需突出其鉴 别特征的药材。如大黄、天花粉、白术、 附子、何首乌、防己、升麻等。
6.丝 (包括细丝和宽丝)
细丝2~3mm,宽丝5~10mm。适宜皮类、叶 类和较薄果皮类药材。如黄柏、厚朴、桑 白皮、秦皮、合欢皮、陈皮等均切细丝; 荷叶、枇杷叶、淫羊藿、冬瓜皮、瓜蒌皮 等均切宽丝。

《中药炮制技术》PPT绪论pptx

《中药炮制技术》PPT绪论pptx

炮制技术创新
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受限于经验、手工操作等,因此需要加强炮制技术的创新,引入新型的工艺和设备,实现炮制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炮制药理研究
深入研究中药炮制后药物的药理作用、药效及作用机制,为开发更具有针对性、高效、安全的中成药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中药炮制的发展趋势
05
中药炮制的安全性与环保性
能源消耗与节能减排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中药炮制的重要性
中药炮制技术的定义与重要性
中药炮制历史
中药炮制技术起源于秦汉时期,历经多个朝代的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今天的中药炮制技术体系。
中药炮制的传承
中药炮制技术的传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技术特点。同时,中药炮制技术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中药炮制的历史与传承
炮制过程中成分变化
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炮制条件对药物成分的影响较大,通过对炮制过程中成分变化的研究,有助于阐明炮制后药物的药效及作用机制。
标准化与规模化
随着中药产业的不断发展,中药炮制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通过制定统一的炮制标准,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的炮制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对药物成分的影响
中药炮制后,其药理作用可能发生改变,如增强药效、降低毒副作用等。
炮制对药物药理作用的影响
中药炮制后,其作用机制可能发生改变,如通过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从而影响药物的作用效果。
炮制对药物作用机制的影响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04
中药炮制的现代研究与发展趋势
炮制工艺与质量控制
中药炮制的安全性
中药炮制过程中使用的辅料如麦麸、石灰等应符合环保要求,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和污染。

中药炮制技术炒黄法说课

中药炮制技术炒黄法说课

《中药炮制技术》——炒黄法说课炒黄法是清炒法的一种,清炒法还包括炒焦、炒碳等内容,清炒法这部分内容选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药炮制技术》,该章节弘扬了传统中药炮制特色。

在炒黄法这节内容中我将从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课程序等方面谈一谈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药炮制技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按照辩证施治用药需求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实践课。

通过炒黄法内容的课堂教学、实验操作和教学见习,应当使学生具备炮制人员所必需的中药炮制理论知识,能熟练进行中药饮片的炒黄炮制加工及质量鉴定,运用中药炮制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炮制常用的药材,为以后独立从事中药饮片生产及炮制品质量检验工作,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和职业技能,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1.2教学内容《中药炮制技术》炒黄法项目化实践教学是中药炮制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从教材分析,炒黄法这部分内容通过牛蒡子、决明子、王不留行、火麻仁等代表药物的炮制和炮制品质量的判定,使学生能够加深理解、记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技能和操作技巧。

1.3教学目标1.3.1知识目标(1)掌握中药炒黄炮制的目的,牛蒡子、决明子、王不留行、火麻仁等代表药物的操作方法、成品规格、炮制作用和原理。

(2)熟悉炒黄炮制对中药成分的影响。

(3)能够熟练使用《中国药典》及其他中药炮制技术工具书,并能够解决在炒黄炮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1.3.2能力目标(1)熟练掌握炒黄的操作技术。

(2)能正确使用炒制设备加工药物,对常用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

(3)通过炒黄炮制学习能识别常见中药的炮制品,并能正确评判炒黄炮制品的质量。

(4)能够运用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品检验技术等所学知识,和中药炮制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炮制常用药材,正确鉴定炒黄后的成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翘片 饮片边缘卷曲而不平整,系药材软化 时,内部含水分太过所致,又称“伤水”。 如槟榔、白芍、木通等。
3皱纹片(鱼鳞片)是饮片切面粗糙,具鱼 鳞样斑痕。系药材未完全软化,“水性” 不及或刀具不锋利或刀与刀床不吻合所致。 如三棱、莪术等。
4掉边(脱皮)与炸心 前者药材切断后,饮 片的外层与内层相脱离,形成圆圈和圆芯 两部分;后者药材切制时,其髓芯随刀具 向下用力而破碎。系药材软化时,浸泡或 闷润不当,内外软硬都不同所致。如郁金、 桂枝、白芍、泽泻等。
3.厚片 厚度为2~4mm,适宜质地松泡、粘 性大、切薄片易破碎的药材,如茯苓、 山药、天花粉、泽泻、丹参、升麻、南 沙参等。
4.斜片 厚度为2~4mm,适宜长条形而纤维 性强的药材。倾斜度小的称瓜子片,如 桂枝、桑枝;倾斜稍大而体粗者称马蹄 片,如大黄;倾斜度更大而药材较细者, 称柳叶片,如甘草、黄芪、川牛膝等。
马蹄片(大黄) 柳叶片(甘草) 附子、何首乌 (细丝)黄柏 (宽丝)厚朴 薄荷、党参 阿胶丁
二、饮片的切制方法
(一)机器切制 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生产能力
大等优点。不适合生产多种饮片类型,不 适合切制各种药材。
1.剁刀式切药机
结构简单,适应性强,一般根、根茎、全草类药材均可切制, 不适宜颗粒状药材的切制。
7.段 (咀、节) 长为10~15mm。适宜 全草类和形态细长,内含成分易于煎出的 药材。如薄荷、荆芥、香薷、益母草、党 参、青蒿、佩兰、瞿麦、怀牛膝、北沙参、 白茅根、藿香、木贼、石斛、芦根、麻黄、 忍冬藤、谷精草、大蓟、小蓟等。
8.块 为8~12mm3的立方块。有些药材 煎熬时,易糊化,需切成不等的块状。如 阿胶丁等。
6.为了对药材进行炮炙,切制时,可选 择一定规格的块或片。
第二节 饮片类型及切制方法 饮片类型
类型
极薄片
薄片
厚片
斜片
直片



规格 0.5mm 1~2mm 2~4mm 2~4mm
2~4mm 2~3mm 5~10mm 10~15mm 8~12mm
示例药物 羚羊角、降香等 白勺、槟榔 伏苓、山药 瓜子片(桂枝)
注意事项:
机械切药机操作时应站在安全范围;在 清理和维修的过程中,应将配电箱中电源断 开,以防清理和维修中误触启动开关,造成 人身伤害事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手工切制
操作时,将软化好的药物,整理成把 (称“把活”)或单个(称“个活”) 置于刀床上,用手或一特别的压板向刀 口推进,然后按下刀片,即切成饮片。 手工切药刀主要有: 1.切药刀(铡刀) 2.片刀(类似菜刀)
第二节 饮片类型及切制方法
一、饮片类型及选择原则 (一)常见的饮片类型及规格
1.极薄片 厚度为0.5mm以下,适宜木 质类及动物骨、角质类药材。如羚羊角、 鹿角、松节、苏木、降香等。
2.薄片 厚度为1~2mm,适宜质地致密 坚实、切薄片不易破碎的药材。如白芍、 乌药、槟榔、当归、木通、天麻、三棱 等。
5.直片(顺片) 厚度为2~4mm,适宜形状 肥大、组织致密、色泽鲜艳和需突出其鉴 别特征的药材。如大黄、天花粉、白术、 附子、何首乌、防己、升麻等。
6.丝 (包括细丝和宽丝)
细丝2~3mm,宽丝5~10mm。适宜皮类、叶 类和较薄果皮类药材。如黄柏、厚朴、桑 白皮、秦皮、合欢皮、陈皮等均切细丝; 荷叶、枇杷叶、淫羊藿、冬瓜皮、瓜蒌皮 等均切宽丝。
一般饮片均用晒干法。对于气味芳香,含 挥发性成分较多、色泽鲜艳和受日光照射 易变色、走油等类药物,不宜曝晒,通常 采用阴干法。
5 败片 在中药饮片切制过程中所有不符 合切制规格、片型标准的饮片。
6.变色与走味 变色是指饮片干燥后失去 了原药材的色泽;走味是指干燥后的饮 片失去了药材原有的气味。系药材软化 时浸泡时间太长,或切制后的饮片干燥 不及时,或干燥方法选用不当所致。如 槟榔、白芍、大黄、薄荷、荆芥、藿香、 香薷、黄连等。
7.油片 (走油)是药材或饮片的表面有 油分或粘液质渗出的现象。系药材软化 时,吸水量“太过”,或环境温度过高 所致。如苍术、白术、独活、当归等。
8.发霉 是药材或饮片表面长出菌丝。 系干燥不透或干燥后未放凉即贮存,或 贮存处潮湿所致。如枳壳、枳实、白术、 山药、白芍、当归、远志、麻黄、黄芩、 泽泻、芍药等。
第二节 饮片的干燥
药物切成饮片后,为保存药效,便 于贮存,必须及时干燥,否则影响质量。 自然干燥 人工干燥
一、自然干燥
自然干燥是指把切制好的饮片置日光下晒 干或置阴凉通风处阴干。晒干法和阴干法 都不需要特殊设备,具有经济方便、成本 低的优点。但本法占地面积较大,易受气 候的影响,饮片亦不太卫生。
三 不合格饮片及其生产原因
在饮片生产中,如果药物处理不当, 或切制工具及操作技术欠佳,或切制 后干燥不及时,或贮存不当,都可以 影响饮片质量,一般易出现下述现象。
1 连刀片(拖胡须)是饮片之间相牵连,未完 全切断的现象。系药物软化时,外部含水量 过多,或刀具不锋利所致。如桑白皮、黄芪、 厚朴、麻黄等。
(三)其它切制
1.镑片 镑片所用的工具是镑刀。此法 适应动物角类药物,如羚羊角、水牛角 等。
2.刨 利用刨刀刨成薄片。此法适应木 质类药材,如檀香、松节、苏木等。
3.锉 有些药材,习惯上用其粉末。但由 于用量小,常随处方加工,如水牛角、羚 羊角等。
4.劈 利用斧类工具将动物骨骼类或木质 类药材劈成块或厚片。如降香、松节等。
剁刀式切药机
▪该机采用齿轮变速,输送带步进移动准确无误,切断距 离从0.7-50毫米之间可调。 该机具有物料切口平整,无 残留物料,与普通切药机相比小8-10%的损耗。
2.旋转式切药机
可以进行颗粒类药物的切制,不适合全草类药物切制
3.多功能切药机
适用于根茎、块状及果实类中药材,圆片、直片,以及 多种规格斜形饮片的加工切制。
(二)饮片类型的选择原则
1.质地致密、坚实者,宜切薄片。
2.质地松泡、粉性大者,宜切厚片。
3.为了突出鉴别特征,或为了饮片外形 的美观,或为了方便切制操作,视不同 情况,选择直片、斜片等。
4.凡药材形态细长,内含成分有易煎出 的,可切制一定长度的段。。
5.皮类药材和宽大的叶类药材,可切制 成一定宽度的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