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和凝固》学案

合集下载

熔化与凝固学案

熔化与凝固学案

熔化与凝固
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能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2.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含义;
3.能描述晶体熔化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二、重难点
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据图叙述晶体个非晶体的特点。

三、双基达标
1.熔化是指,凝固是指
2.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和松香的熔化异同点;
3.根据各种固体熔化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固体分为和。

熔点是指
熔化过程
固体分类举例
是否吸热温度(固定或不固定) 有无熔点晶体
非晶体
晶体熔化条件
晶体凝固条件
4.凝固点是指,同一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非晶体凝固点(有或没有)。

5.归纳固体物质与液态物质间的转化规律
四、问题探究
1.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

真金真的不怕火炼吗?试解释。

2.铝锅不能用来熔化铁,为什么?。

3.如图4-2-3是探究冰的熔化实验,当烧杯里的冰熔化
一半时,试管里的冰()
A.也熔化一半 B.开始熔化 C.不熔化 D.无法判断
4.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为什么?
五、作业布置阶梯和作业本。

熔化与凝固优秀学案

熔化与凝固优秀学案

第五章物态变化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一、预习资料
1.预习思考:
(1)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呢?
(2)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是熔化和凝固?
(3)如何让固体熔化?
(4)晶体和非晶体除了结构不同,熔化的规律是否也不同呢?
2.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的规律
实验目标(1)让海波和蜡缓慢的熔化,观察熔化过程。

(2)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的规律。

设计实验实验器材:海波、石蜡……
实验方法:
1.为了延长熔化过程,该如何加热呢?
2.当出现什么现象的时候,说明熔化开始了?
3.为了更好的反应熔化过程,可以将实验数据利用图像进行分析。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时间/s
海波的温度/℃
状态
海波在____________________熔化。

(填海波熔化的时间段)时间/s
蜡的温度/℃
状态
石蜡在____________________熔化。

(填石蜡熔化的时间段)
3.体验海波凝固的规律
(1)你是如何让海波凝固的?
(2)你还观察了哪些现象?
(3)你有何发现?
二、规律总结
三、思考练习
1.实验后,海波附着在试管上,很难洗净,你能够帮老师想到什么办法轻易的将试管洗干净吗?
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什么是0 ℃?
变式训练:“我叫冰,也叫水,现在我的体温恰好是0℃,请你们告诉我,我是应该熔化,还是应该凝固呢?
3.人们在夏天常吃冰棍解暑,这是什么道理?
拓展思维:刚才盛放冰块的烧杯外面有一层小水珠,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导学案使用时间:编制人:审核人:班级:小组:姓名:导学案编号:81WL003熔化和凝固(1)【学习目标】1.我要通过看课本的实验知道熔化的含义;2.了解熔化所发生的条件以及熔点;3.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区别;【新知探究】一、熔化:二、探究海波、蜂蜡的熔化特点绘出熔化曲线:晶体:非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时,虽然受热,但_________保持不变,即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一类固体叫晶体。

晶体熔化时的_______叫熔点。

另一类固体在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没一定的熔化温度,这种固体叫做非晶体。

归纳小结:(1)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晶体:熔化过程________(吸/放)热,温度_________非晶体:熔化过程________(吸/放)热,温度_________(2)晶体熔化条件:①________ ②__________。

常见的晶体有:常见的非晶体有:【合作探究】1、物质由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态叫熔化。

熔化过程热(填“吸”或“放”)2、晶体有________,非晶体_______(有/没有)熔点。

【达标检测】1. 固体分两种:和。

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但温度却,这个温度叫做。

非晶体没有。

2、右下图是冰吸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试根据图象回答:冰的起始温度是,刚开始加热最初5min内冰为态,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min,此过程物质的状态是共存,到达20min时,冰全部变成℃的水。

3、如下图所示,属于晶体的熔化图线的是()4、用冰冷却比水好,这是由于()A 冰比水冷 B冰是固体使用方便 C 冰比水传热快 D冰熔化时要吸热5.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继续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B.冰不再熔化,因为冰不能从周围吸热C.因为冰熔化时,温度高于0℃,所以冰不再继续熔化D.因为冰熔化时,温度低于0℃,所以冰将继续熔化6.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7.对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时,则 ( )A.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B.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C.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且温度都不断升高8.雪天路面有厚厚的积雪,为了使积雪很快熔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 )A.盐水使冰的熔点降低B.盐水使冰的熔点升高C.使冰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D.洒上盐水后,使冰变成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而使冰雪熔化。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预习过程】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做( )。

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 )。

2.固体按熔化性质可分为( )、( )两类,( )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我们把这个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 )。

3.固体熔化时要( ),液体凝固时要( )。

(“吸热”或“放热”) 回答问题问题1:长江的源头是各拉丹东雪山,是由固态的冰变成了液态的水汇聚而成的。

同学们还见过哪些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问题2:物质可以由液态变为固态吗?同学们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问题3:请同学们记录蜡和冰熔化过程的温度变化,并将实验数据转化为图像,从状态的变化和图像中温度的变化发现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分析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

(选填“不断升高”或“保持不变”) 问题5:除了冰和蜡外,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是晶体,哪些物质是非晶体?问题6:观察固体熔点表,萘的熔点是多少?萘在85℃时是什么状态?萘在80℃时是什么状态?萘在20℃时是什么状态?哪种晶体的熔点最高?为什么家用灯泡用钨丝作为灯丝呢?能否用铝锅来熔化铁?固体晶体:非晶体:问题7:结合实验和熔点表思考,冰熔化成水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晶体熔化需要什么条件?晶体熔化条件:①;②。

问题8:为何可以利用冰袋为高烧病人降温?为什么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达标检测】1.钢铁厂制造零件时,先将废铁,然后注入模具中使其成需要的形状。

2.摄氏的规定中,我们发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能保持在0℃,这个事实说明冰在熔化时或水在凝固时的温度应该在℃。

3.下列物态变化中,都会放热的是()A.凝固、液化 B.熔化、液化 C.凝固、汽化 D.熔化、汽化课后巩固1.下列物质中全部属于晶体的一组是()A.铁、食盐、松香 B.铝、石蜡、玻璃C.冰、沥青、松香 D.萘、水晶、食盐2.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40℃的范围内熔化或凝结,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文本】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文本】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学案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物质存在三种状态;2、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3、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二、概念1、态、态、态三种状态叫物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状态变为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3、熔化:物质由态变成态。

凝固:物质由态变成态。

4、生活中还有哪些熔化和凝固的例子呢?三、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

猜想: 。

设计实验:1.安装实验仪器.2.注意事项(1)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2)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进行试验1、观察现象1)海波和蜡熔化前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2)海波和蜡熔化过程中是什么状态?是否吸热?温度变化吗?3)海波和蜡熔化之后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2、填写数据1 2 3 4 5 6 7 8 9时间/min海波温度/℃蜡的温度/℃3、作出图像4、分析与论证:1)晶体熔化特征:晶体熔化过程,热量,温度。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如各种、、、等都是晶体。

2)非晶体熔化特征:非晶体熔化过程,热量,温度。

非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 如各种、、、等都是非晶体。

3)晶体凝固特征:晶体凝固过程,热量,温度。

晶体凝固时有固定的.4)非晶体熔化特征:非晶体凝固过程,热量,温度。

非晶体凝固时有固定的.四、、练习练习一:根据如图所示熔化和凝固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A、B、C、D分别是什么图像?(2)A中晶体的熔点是多少?C中凝固点是多少?练习二:课本84页想想议议1、图4.2-4甲中AB、BC、CD各段分别表示温度怎样变化?物质处于什么状态?2、图4.2-5甲中EF、FG、GH各段分别表示温度怎样变化?物质处于什么状态?练习三:看课本小资料:几种物质的熔点,回答下列问题:1、钨的熔点是。

灯泡的灯丝用钨丝是因为。

2、金的熔点是。

“真金不怕红炉火”这句话(有或没有)道理,因为金的温度达到时,也能熔化。

3、炼铝的炉用铁制成的,是因为铁的熔点比铝。

4、固态酒精的熔点是。

黑龙江北部最低气温曾经达到-52.3 ℃,这时水银是态,酒精是态,应该使用温度计。

熔化和凝固学案

熔化和凝固学案

《熔化和凝固》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感受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2.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会用图像描述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3. 知道同种晶体的熔点凝固点数值相同。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41-P43,回答下列的问题
1.什么叫熔化?什么叫凝固?举例说明熔化和凝固的例子。

2.探究冰、蜡烛的熔化特点的实验时记录哪些数据?注意哪些问题?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晶体和非晶体有什么区别?
4.什么叫熔点?晶体熔化的条件是什么?什么叫凝固点?晶体凝固的条件是什么?
【牛刀小试】:
1.物质从变为的现象称为熔化 .物质从变为的现象称为凝固。

. 2.上物理课时,老师写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反映的一个共性是。

3.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
4.晶体熔化要达到两个条件:一是要,二是温度必须达到。

其液体凝固也有两个条件:一是要,二是温度必须下降到。

【自学质疑】预习了本节内容,还有哪些疑问,请写在下面的方框里。

《熔化和凝固》 导学案

《熔化和凝固》 导学案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能识别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2、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知道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

3、能用图象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会根据图象分析相关物理量的变化。

4、了解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2)熔化和凝固图象的分析。

2、难点(1)理解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不变但仍吸热或放热。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熔化和凝固图象,并能从图象中获取相关信息。

三、知识梳理(一)熔化和凝固的概念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例如,冰化成水、蜡烛受热熔化等。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例如,水结成冰、钢水浇铸成钢锭等。

(二)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1)定义: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

(2)常见的晶体:冰、海波、各种金属、萘等。

(3)晶体熔化的特点:在熔化过程中,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2、非晶体(1)定义: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2)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沥青、石蜡等。

(3)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在熔化过程中,非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三)熔化和凝固图象1、晶体的熔化图象(1)图象特点:图象中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2)分析:图象中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对应的温度即为晶体的熔点。

在熔化前,晶体温度不断升高;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结束后,温度继续升高。

2、晶体的凝固图象(1)图象特点:图象中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

(2)分析:图象中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对应的温度即为晶体的凝固点。

在凝固前,液体温度不断降低;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凝固结束后,温度继续降低。

3、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1)图象特点:图象中温度随时间不断变化,没有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

八年级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学案新人教版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重点、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1页“物态变化”部分,认识物质的三种状态(具体可以类比冰、水、水蒸气之间的变化):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

我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

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

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类:2、熔化的定义: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 凝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提出问题(1)、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2)、是不是每一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都相同?假设与猜想你的猜想是什么?请大胆写出你的猜想:实验中注意的事项:(1)、温度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中。

(2)、实验时让物体受热均匀要不断搅拌。

(3)、注意酒精灯的使用安全。

设计并进行实验:参照课本图4、2-1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并用酒精灯加热。

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将观测结果填人表中)时间(min)0、511、522、533、544、55海波的温度石蜡的温度分析和论证:把所得的实验数据描在下图中,并回答下列问题:时间/min 温度/℃问题1:根据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结合实验分析,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给海波加热,海波的温度不断,当温度上升到℃时,开始熔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化和凝固》同步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的三种形态,初步认识什么是物态变化。

2.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认识理解熔化和凝固图像。

【课时要点】
1. 、和是自然界中一般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质的有关,随着的变化,物质会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理学中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

2.固体按熔化时的特点的不同分为和两类。

3.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却保持不变,这类有确定的的固体叫。

例如:。

4.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就不断上升,这类没有确定的的固体叫。

例如:。

5.晶体熔化时确定的温度叫做,晶体都有确定的,非晶体没有确定的。

液态晶体凝固时确定的温度叫做,液态晶体都有确定的,非晶体没有确定的。

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6.晶体的熔点是晶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可以根据晶体的熔点来鉴别物质。

7.晶体熔化的条件:、。

(液态晶体的凝固条件:、。


8.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均要,在凝固过程中均要。

只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却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就不断上升;相反,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虽然放热,但却保持不变,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只要不断放热,就不断下降。

【基础训练】
1.下面几种说法,是对还是错:
(1)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3)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4)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5)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
①在-265 ℃时,氢是固态()
②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③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2.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物质从态变成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

(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态,在-120℃时是态。

(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热;水结成冰时,水要热。

(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时会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而将蔬菜冻坏。

(5)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
3.
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4.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 B熔化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5. 在图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
°C 0000时间
(分)
温度图5min)
6. 某物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 。

7.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 8. 图中是海波的熔化和
凝固图象,由图象可知,海波在第 分钟开始熔化,凝固过程持续了 分钟,第3—7分
钟物质的状态是 ,
海波的熔点是约 。

在48°C 时,海波可能处
于 状态。

【能力提升】
1. 如图所示,是某固体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以知道: ①这种物质是 体,熔点是 。

②这种物质固态时的名称为 ,该图象 为 图象。

③在AB 段上该物质是 态,此时 热。

④BC 段是此物质的 过程,持续了 分 钟,在这一过程中它处于 状态。

2.冰的质量一定能增加的是( ) A.-10℃的冰投入1℃的水中 B.-10℃的冰放入1℃的空气中 C.-2℃的冰放进0℃的水中 D.0℃的冰放进0℃的空气中
3.如图,在熔化实验中采用水浴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

4. 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40℃时完全熔化,低
于15℃时完全凝固.有人设计,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板或
墙板,在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用这种地板和墙板修筑房屋,便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请你解释,这种设计的原理是什么?
5. 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 6.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 )
A.一定是固体
B.一定是液体
C.可能是固体
D.也可能是固液共存
E.可能是液体
7.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 8.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9.保温瓶中有1000 g 水,水温为0 ℃,当向瓶中放10 g-2 ℃的冰块后,盖好瓶口的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少量冰熔化成水
B.有少量水结成冰
C.冰和水温度都不会变
D.冰和水的质量都不会改变
10.纯水的凝固点是0℃,海水的凝固点是-2.5℃,这说明水中如果掺有食盐其凝固点会降低.小华把0℃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冰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块内测量其温度,发现所测得的温度降到0℃以下。

小华觉得很奇怪,他认为物体只有放热后温度才会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比0℃高,冰块怎么会向周围放热呢?请你帮助小华想一想,这个现象有几种可能的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