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

合集下载

墨子的故事

墨子的故事

墨子的故事墨子,又称墨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和工程师。

他生活在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以外的一位重要思想家。

墨子的思想主张以“兼爱”为核心,强调和平、公正和人道主义。

他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他的智慧和勇气,也传递了他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

墨子的故事可以从他的出身和成长开始讲起。

墨子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但他却拥有非凡的智慧和好奇心。

他从小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勤奋好学,虚心向老师请教,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

墨子的故事中最著名的一幕是他与战国时期的著名工程师鲁班的对决。

当时,鲁班被称为“天下第一巧匠”,他设计了一种可以飞行的机械鸟。

这个机械鸟可以在空中飞行,并且能够发出美妙的歌声。

这个发明引起了当时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赞赏。

墨子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决定与鲁班进行一场较量。

他认为,科学技术应该造福于人类,而不仅仅是为了炫耀和娱乐。

于是,墨子设计了一种可以帮助人们治疗疾病的仪器。

这个仪器可以通过声音和震动来治疗疾病,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

墨子相信,科学技术应该为人类的健康和幸福服务。

在比赛的当天,墨子和鲁班展示了各自的发明。

鲁班的机械鸟在空中飞翔,发出美妙的歌声,引来了观众们的欢呼和赞叹。

而墨子的仪器则通过声音和震动治疗了一个患有重病的人,让他恢复了健康。

观众们被墨子的发明所震撼,纷纷表示墨子的发明更加实用和有益于人类。

这场比赛后,墨子的声誉迅速传遍了整个战国时期的中国。

他的思想和价值观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和传承。

墨子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传奇,更是一种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的体现。

他的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墨子的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勇气是成功的关键。

墨子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追求真理和进步,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的故事也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应该为人类的福祉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和虚荣心。

墨子的兼爱思想也提醒我们,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追求和平和公正。

墨子简介,墨子名言,墨子名人名言,名言名句

墨子简介,墨子名言,墨子名人名言,名言名句

墨子简介,墨子名言,墨子名人名言,名言名句墨子简介,墨子名言,墨子名人名言,名言名句墨子简介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

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

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

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墨子名言,墨子名人名言,名言名句1、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2、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4、兼相爱,交相利。

5、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6、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7、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8、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9、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10、天欲义而恶不义。

11、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12、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13、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1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5、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关于墨子的名人故事分享

关于墨子的名人故事分享

【导语】墨⼦是中国历⼀个农民出⾝的哲学家,墨⼦创⽴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与儒家并称“显学”。

下⾯是⽆忧考分享的关于墨⼦的名⼈故事分享。

欢迎阅读参考! 【墨⼦责徒】 春秋战国时期,耕柱是⼀代宗师墨⼦的得意门⽣,不过,他⽼是挨墨⼦的责骂。

有⼀次,墨⼦⼜责备了耕柱,耕柱觉得⾃⼰真是⾮常委屈,因为在许多门⽣之中,⾃⼰是被公认的秀的⼈,但⼜偏偏常遭到墨⼦指责,让他感觉很没⾯⼦。

⼀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师,难道在这么多学⽣当中,我竟是如此的差劲,以⾄于要时常遭您⽼⼈家责骂吗?”墨⼦听后反问道:“假设我现在要上太⾏⼭,依你看,我应该要⽤良马来拉车,还是⽤⽼⽜来拖车?”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也知道要⽤良马来拉车。

”墨⼦⼜问:“那么,为什么不⽤⽼⽜呢?”耕柱回答说:“理由⾮常简单,因为良马⾜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

”墨⼦说:“你答得⼀点也没有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只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再地教导与匡正你。

” 【⽌楚攻宋】 公元前440年,楚国磨⼑霍霍,准备利⽤鲁班制造的云梯等攻城器械攻打宋国。

墨⼦听到消息后,⼀⾯派弟⼦禽滑厘等300余⼈带着守城器械赶赴宋国,帮助宋国做好防御准备,⼀⾯置⽣死于不顾,从鲁国出发长途跋涉到楚国去说服楚王停⽌侵略战争。

墨⼦⼀路上昼夜兼程,风餐露宿。

脚磨破了,撕块⾐裳裹起来再⾛,奔波了⼗天⼗夜,终于来到楚国都城。

他见了楚王后,先⽤打⽐⽅的⽅式喻⽰楚宋两国富贫差别之⼤,不可以强执弱、以富侮贫。

墨⼦说,现在有⼀个⼈,他⾃⼰有装饰漂亮的车⼦,还去偷邻居家破烂不堪的车⼦;他⾃⼰有锦缎绣⾐,还去偷邻居家破旧⾐衫;他⾃⼰有精美⾁⾷,还去偷邻居家粗劣糠菜。

这算是什么⼈呢?楚王说:“这个⼈⼀定是犯了偷窃的⽑病。

”墨⼦接着说,我听说您准备攻打宋国,与这个犯偷窃⽑病的⼈有什么两样呢?如果攻打宋国,您必定失去了“义”⽽得不到宋。

⼀席话说得楚王犹豫不作。

过了⼀会⼉,楚王说,鲁班已为我造好了攻城的器械,我还是想去攻打宋国。

墨子的发明

墨子的发明

墨子的发明墨子,名墨子非我,是公元前5世纪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思想家、科学家、工程师和政治家。

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观点,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墨子的发明覆盖了不同领域,涵盖军事、光学、力学等多个方面。

墨子最著名的发明是墨西亚战车,它是一种以悬挂为基础的改良战车。

墨西亚战车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和稳定性,不仅能够快速转向,也能够在不平坦的地形上行进。

这在当时的战争中具有重要意义。

墨子还发明了水龙发射器,这是一种利用压力将水射出的装置。

墨子通过改进传统的水射系统,发明了水龙发射器,使得水的喷射更加稳定,射程更远。

这个发明不仅在军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在灭火、灌溉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光学领域,墨子提出了墨子定律,也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他认为光是直线传播的,并且在与其他物体发生反射时,光会按照特定的角度反射。

墨子的这个观点被后来的科学家广泛接受,并成为光学领域研究的基础。

墨子也对声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了声音传播的理论,认为声音是通过机械振动传播的。

他还发明了一种能够放大声音的装置,类似于现代音响中的扩音器。

这个装置被称为“墨子发声器”。

通过墨子的发声器,声音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传播,也能够更清晰地传达。

墨子还对力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天下散则附之,天下亡则来它”的理论。

他认为在自然界中,物体都会受到各种力的作用,当物体之间没有相互作用时,他们会自由散开,但当有外力作用于其中一个物体时,其他物体会被迫靠近。

墨子的这个理论对于后来的力学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墨子的发明不仅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发明和理论使得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也为后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启示。

墨子的成就不仅仅是个人的伟大,更代表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

墨子的原理

墨子的原理

墨子的原理墨子的原理是墨子学派所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墨子的道德观、宇宙观、伦理观等方面。

墨子的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墨子的宇宙观:墨子的宇宙观强调宇宙的有序和稳定。

他认为宇宙是由无穷的力量所组成,并且这些力量相互作用形成了宇宙万物的运动和变化。

墨子将宇宙的运动和变化归因于“天命”,他认为人类应该顺应天命,遵循宇宙的规律。

二、墨子的道德观:墨子倡导“兼爱”和“非攻”,他认为人们应该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对待他人,实行广泛的爱和互助。

他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通过道德和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

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的道德准则,认为它是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根本途径。

三、墨子的伦理观:墨子在伦理观方面主张“名分”制度和“贵贱有序”。

他认为各个社会成员应该明确自己的地位和职责,并按照名分来行事。

他强调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认为只有通过遵守名分,保持社会等级的稳定,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四、墨子的理论体系:墨子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包括了伦理学、宇宙学、科学技术等方面。

他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来提供实践的方法和手段。

总之,墨子的原理是一个涵盖了道德、宇宙观和伦理观的综合性哲学思想体系。

墨子通过对人类和宇宙的思考,提出了一种充满人性关怀和理性思辨的思想体系,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实现和谐与稳定的道路。

墨子强调了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爱和互助,主张实行广泛的“兼爱”原则。

他认为人们应该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对待他人,通过关心、帮助和包容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同时,墨子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通过道德和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

他提出了“兼爱非攻”的道德准则,认为它是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根本途径。

墨子还提出了“名分”制度和“贵贱有序”的伦理观。

他认为各个社会成员应该明确自己的地位和职责,并按照名分来行事。

他强调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认为只有通过遵守名分,保持社会等级的稳定,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墨子的音乐思想总结

墨子的音乐思想总结

墨子的音乐思想总结墨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音乐思想是他众多思想中的一部分,对于古代音乐的发展和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

墨子的音乐思想主要包括对音乐伦理、音乐审美、音乐功能以及音乐对人心理的影响等方面的探讨。

首先,墨子的音乐思想强调了音乐的伦理性。

他认为音乐应该以道德为基础,传达正义和善良的价值观念。

他认为音乐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情感品味和道德修养。

他认为音乐要追求和谐、和睦的音律,以及平等和亲近的人际关系,这样的音乐才能有意义和价值。

其次,墨子的音乐思想关注了音乐的审美价值。

他认为音乐应该追求高尚的审美境界,通过音乐来激发人们的美感和艺术欣赏能力。

他认为音乐应该具有独特的美学风格和个性,不应该简单追求声音的美感,更要注重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第三,墨子的音乐思想涉及了音乐的功能。

他认为音乐可以用来调节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帮助人们摆脱忧愁和痛苦,达到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他提出了“以音悦志”的观点,认为通过音乐的欣赏和演奏,可以提高人们的思考和创造能力,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和修养水平。

最后,墨子的音乐思想强调了音乐对人心理的影响。

他认为音乐是直接影响人心灵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音乐来引导人们的思考和行为。

他认为音乐对人的情绪、意志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培养人们的感受力和思辨能力,使人们更加理智和宽容。

总之,墨子的音乐思想以道德为基础,注重美学价值,强调音乐的功能和影响力。

他的音乐思想对后世的音乐发展和音乐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对音乐的研究和探讨为后人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和启示。

墨子的音乐思想不仅提升了古代音乐的品质,也给现代音乐发展带来了很多启示,使得我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墨子经典语录46则,字字珠玑,句句经典,道尽墨家精髓!

墨子经典语录46则,字字珠玑,句句经典,道尽墨家精髓!

墨子经典语录46则,字字珠玑,句句经典,道尽墨家精髓! 墨子,原名墨翟,墨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科圣”,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经典语录  1.万事莫贵于义。

战国·墨子《墨子.贵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墨子·贵义》 2.兼相爱,交相利。

兼相爱: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的爱所有的人。

交相利: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争夺斗争。

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祸害皆起于人们之间“交相别”,即亲疏远近,彼此利益之别。

因此,要除去天下之大害,就必须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墨子·兼爱中》 3.言不信者,行不果。

4.口言之,身必行之。

5.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战国·墨子《墨子·亲士》。

竭:尽,完。

招木:乔木,高大的树木。

这两句大意是:甘甜的井水易于枯竭,高大的树木易被砍伐。

井水甜则喝水的人多,自然容易枯竭;高大的树木用处多,自然很快地招来斧斤。

露头的椽子先烂,这是常见的现象。

墨子由此提倡中庸思想,认为“太盛难守”,使人们甘居中游,不敢冒尖,这种传统思想在今天是不足取的。

《墨子·亲士》 6.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战国·墨子《墨子·非命上》有道义的人在上位,天下一定能太平安定。

说明在上位的国君应实行“义政”,所作所为要符合“道义”,这样国家才能安定。

义人:主持道义的人。

《墨子·非命上》 7.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战国·墨子《墨子·辞过》。

淫佚:也作“淫逸”,嗜欲过度,放纵恣肆。

这两句大意是:生话节俭,国家就昌盛;嗜欲放纵,国家就衰亡。

墨子主张“节葬”、“节用”,他认为一个国家,从国君到百姓,整个社会风气祟尚节约俭朴就民富国强,走向兴旺发达。

若一味追求淫佚享受,就国弱民困,国家必然会走向衰亡。

这两句用干说明国家要尚节俭而戒淫佚,以保证昌盛久安。

墨子和鬼谷子谁厉害

墨子和鬼谷子谁厉害

墨子和鬼谷子谁厉害
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

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

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鬼谷子(公元前400——公元前320年),姓王,名诩,又名王禅、王利,号玄微子。

华夏族,一说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

一说是战国时期魏国邺(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人。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

与墨子并称为春秋战国时期最神秘的思想家。

若要比较,必要有一个范围,而非泛泛的比较。

标准有三:1、政治才能,2、军事才能,3、影响力
1。

政治才能,鄙人认为鬼谷先生居首。

虽未见其出山,但苏秦张仪二徒将诸侯玩弄于鼓掌之间。

孔墨之间我偏向于墨子,因为孔子的政治理想缺了利字,窃以为这是反人性的。

墨子的兼爱非攻在乱世中却是利民良策,利相交符合了人的本性。

孔子次于墨子。

2.军事才能。

墨守成所言非虚,加之墨子本人造了无数器械,还有一堆物理学理论。

鬼谷则有孙庞二徒,孔子的徒弟却不能胜之,且孔子也没有什么战绩与军事书籍。

墨子第一,鬼谷屈居第二(不一定逊于墨子),孔子第三。

3.影响力。

于后世来说,孔子第一没有悬念,墨家曾经辉煌居第二,鬼谷子因隐居而再次之。

综合我来说,我以为墨子与鬼谷子不相伯仲,孔子则比他们略逊一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立独行的侠客们——墨者
墨翟创立的墨家学派在先秦时候曾经是个非常显耀的学派,影响非常大。墨家的社会伦理思
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异别”,反对儒家所提倡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出“兼相爱,交
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它还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
主张。这样,墨学很快成了儒学强有力的对手。
韩非子曾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可见当时墨家的思想是可以和儒家分庭抗礼的。可是汉
代以后墨家几乎有失传的味道,直至清代以后,墨学才又渐渐重回学术界的视线内。在现今
处处高呼“复兴国学”的潮流下,墨家和其他学派一样俨然成了众人追捧的香饽饽。对于墨家
学派我没有做过很深入的研究,只能浅谈我印象中的墨子和墨者。
我觉得在诸子思想中,墨家是一支很独特的哲学派别。虽然和儒家并称显学,但他们的风格
差距很大。儒家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儒雅的谦谦君子的形象,而墨子和他学生却是一群义勇兼
备、特立独行的侠客。这种勇敢、侠义的风格和气质使得墨家成为一枝独秀。
说墨家独特,首先创始人墨子的身世就是个谜。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也只有寥寥数笔的
记载: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他的生卒年无据
可考,甚至姓名都有不同的说法,因为历史上找不到第二个姓墨的人,有人说他叫翟乌,有
人说因受墨刑而得姓墨,还有人说是因为墨子脸黑而姓墨。关于他的籍贯更是莫衷一是甚至
荒诞不经,司马迁说他是宋人,有人说是鲁人,有人说是楚人,还有人甚至说他是印度人,
阿拉伯人。这侠客来路不明,就更增加了他的神秘感。
其次,墨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挑战孔子的第一人。《淮南子》里说,墨子最初是儒家的门
徒,后来他认识到儒者的礼繁琐而不切用,反对儒家提倡的厚葬,于是毅然决然地背弃儒家,
自立门派,自树旗帜,而且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他的学派及思想,到了战国中期孟子之时
已经弥满天下,甚至有压倒儒学之势。我们知道,儒家是靠很多人、群体的力量弘扬开来的,
前有孔子,后有曾子、子思,然后是孟子,孟子下面还有荀子,而墨家就只有一个墨子。墨
子几乎是靠他一个人的力量在和儒家一个强大的团队在作对抗,他提出“背周道而用夏政”,
由孔儒的思路来个反向思考,别立一派成一家之言,这种特立独行的精神,也正是独持偏见、
一意孤行的侠客作派。
再次,墨家学派是非常讲究刻苦自励的,能够跟着墨子当学生的人,都是非常有吃苦精神和
自我牺牲精神的。墨子自己就身体力行的奔走四方,亲自劳作,生活条件尽量减低。荀子评
墨子为“瘠墨”,孟子曾说“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这些评语生动描写出墨子苦行者的形象。
墨子的这种人格特质和他出身下层社会是有密切关系的。孔子虽然出身没落的贵族,但好歹
还是统治阶级。而墨子已经彻彻底底是个手工业者(姑且当他的职业是木匠),是被统治阶
级了。他的平民出身,不仅决定了他的文化取向,也影响了他的人格特质。墨子的非礼、非
乐、非儒,主张节用、节葬,都是平民阶层孕育出来的思想。
墨子的坚忍不拔、清苦自守使墨家学说经由他的生命践履成为一种人生的教化,这种教化引
导人们在有生之年勤勉节俭、摈绝歌舞和音乐,死后只需粗衣薄棺、不求厚葬久丧。这样的
教化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但墨子还是凭借自身力行精神感召了数百徒众,墨者的团体是一
个不折不扣的行动团体,是一个有作为的实干团体。
墨子对勇敢也是大加赞赏的,所以墨家满门勇士。《淮南子》载:“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
皆可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化之所致也。”这记载的是楚国吴起之难中,为阳城君守城殉难
的墨者达180多人,而他们本来是可以弃城自全的,这足以说明墨家勇敢惨烈的侠义作风。
写到这,我不由的想起了电影《墨攻》中墨者革离的形象,带领梁城百姓,抵抗赵国庞大军
队的攻击。电影中人物的造型就是具有墨家的外貌标志和人格特质:草鞋、麻布粗衣,辛苦
奔波,勇敢侠义,以救世为职志。
最后,墨家这个学派从体制上和儒家、道家、法家都不一样,其它学派都只是学问上的传承,
老师带学生,他们之间只有学问上的联系,没有组织上的联系。但是墨家学派有严密的组织
架构和严格的制度。组织里最高的首领叫“巨子”,墨子生前有没有叫“巨子”我们无从得知,
但他死后,他的弟子—禽滑离算是墨家学派的第二号人物,他就是“巨子”,以后一代代往下
传,有点像后来禅宗传衣钵一样。“巨子”对手下的学生和组织里的人,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他是双重身份,第一是老师,教学生学问;第二,他是首领,安排你做事,指派你任务。
墨者团体组织的严密性和对巨子的绝对服从性让我很惊异。学生不仅仅要“自苦为极”,手足
胼胝,吃的是最粗糙的食物,穿的是破破烂烂的衣服,拼命的帮老师干活,干活挣来的钱都
交给老师,最恐怖的是“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服从到跳进火海在刀刃上走路,你杀死他,
他脚后跟都不转一下,是迎着死亡上去的。这固然有点夸张,但给人一点黑社会、恐怖组织
的味道。而墨子学派最终不是恐怖分子也不是黑社会,因为他们有一个东西在支持着他,这
就是“侠”,是“义”。
墨者团体之所以有一致的行动,对首领可以说惟命是从,这是建立在有共同的目标和思想基
础上的。前面为阳城君守城集体战死的例子说明他们的行动是以非攻为手段,以达成兼爱的
共同理想。墨子为什么反对进攻别人的国家?因为墨子认为进攻别人的国家,就好似强占别
人的东西,是不道德的。既然是不道德的,我就要反对你,哪怕这件事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只要你是不义的,我就要反对你,这就是“侠”的作风。
《墨经》上讲“任侠”有这样两句话:“士损己而益所为,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不惜
损害自己的利益,或者是要做自己厌恶的事情,去帮助别人解决困难。这就叫做“侠”。墨家
学派确实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后来梁启超曾有一段话:“古今中外,同情心之厚,义务观念
之强,牺牲精神之富,基督而外,墨子而已。”基督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佛教讲“普
度众生”也是这样的精神。由上述可以看出,墨家学派除了是一个学术流派,是一个严密的
组织,同时也有非常强的宗教性,有宗教的特征。
开头我们说过墨家在汉代已经衰微,而秦汉后两千多年也没有再出现过一个真正的墨者,因
为不论是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或是墨者团体的性质,与专制帝王的利益都是相冲突的,
必遭灭绝的命运,这是历史的必然。但墨者所表现的宅心公正,以显正直,欲伸张民间的委
屈,欲伸张社会的正义的侠义精神,却潜伏在下层社会,继续滋长着,遗爱人间。
墨子和他的墨者们是在乱世中奔波的侠客,他们是孤独的,终其一生反对侵略战争和不义之
战。战乱时代,他们发出和平的号召,这些侠客值得我们崇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