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自学进度表[1].
化学高一上学期进度表

时间
工作安排
学生
回家
0
1.27—1.28
开学考试
1
1.29—2.4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2
2.5—2.11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3
2.12—2.18
第三节化学键
4
2.19—2.25
第二章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5
2.26—3.3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6
3.4—3.10
选修四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7
3.11—3.17
15
5.6—5.12
第四章第一节
16
5.13—5.19
第四章第二节
17
5.20—5.26
学业水平测试
18
5.27—6.2
第二节 单元复习
19
6.3—6.9
高一二期末
高考
新学年竞岗方案定稿。
高一二放假
0
6.10—6.16
开学考试
1
6.17—6.23
第七届全国高校招生咨询会;
2
6.24—6.30
西区新高二三
高一期中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西区高一放假
(西区高一家长学校)
12
10.31—11.6
归纳整理
东区高一放假
(东区高一家长学校)
西区高二、三(家长学校)
13
11.7—11.13
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西区高一
东区高二(家长学校)
东区高三(家长学校)
14
11.14—11.20
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评教
归纳与整理;
6
9.19—9.25西区高二、三放假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及进度表
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化学教学旨在帮助高一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
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通过本学期的研究,学
生将能够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
安全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
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化学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化学基础知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式等。
2. 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
3. 化学实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实验安全知识等。
4. 化学应用:酸碱中和反应、酸碱指示剂、电化学等。
教学进度表
以上为本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的教学计划及进度安排。
请学生根据进度表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前准备相关教材和实验器材,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教学进度,请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
祝愿大家在本学期的化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及进度表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及进度表
目标
本文档旨在制定高三学生化学一轮复的计划及进度表,以确保复过程有条不紊,并帮助学生达到优秀的复成果。
计划
第一阶段:知识整理与梳理(2周)
- 复基础知识点,包括化学反应、离子反应等。
- 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注意实验操作细节。
- 复周期表和元素周期性规律,掌握各元素的重要特性。
第二阶段:理解与掌握(3周)
- 深入研究有机化学知识,包括有机反应类型和反应机理。
- 认真研究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性质。
- 研究溶液浓度计算和酸碱反应的平衡计算方法。
第三阶段:应用与拓展(2周)
- 考察并巩固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解决综合性的化学问题。
- 积累一定数量的化学题目,进行模拟考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 阅读相关化学文献,了解前沿的科学研究与应用。
进度表
注意:以上进度表仅供参考,具体安排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学校要求灵活调整。
以上进度表仅供参考,具体安排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学校要求灵活调整。
总结
制定一份合理的复习计划是高三化学复习的关键所在,希望通过此文档的指导,学生能够有序地进行复习,提高化学成绩,为顺利完成高考做好准备。
高三化学教学进度计划表

高三化学教学进度计划表以下是一个示例的高三化学教学进度计划表:- 第1周至第2周:复习高二知识,对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实验技术进行回顾和深化。
通过测试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第3周至第6周:介绍和学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让学生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构成,以及元素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
- 第7周至第9周:深入学习化学键的类型、性质和形成过程。
通过实验和问题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及其性质。
- 第10周至第12周:讲解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包括分子形状、分子间力和氢键等概念。
同时,结合实验和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分子和晶体的结构。
- 第13周至第15周:学习化学反应的分类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类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 第16周至第18周:深入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数、氧化剂和还原剂等基本概念。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 第19周至第20周:全面复习高中化学知识,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组织模拟考试,让学生熟悉高考化学试题类型和答题技巧。
- 第21周至第24周:进行高考化学复习,针对每个主题进行深入的讲解和练习。
提供历年高考试题进行模拟训练,帮助学生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 第25周至第26周: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总结重点知识和难点。
鼓励学生自我检测,查漏补缺。
- 第27周至第29周:进行期末考试和讲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提供参考。
- 第30周:进行课程总结,梳理全年的学习内容,展望高考的挑战和机遇。
鼓励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
这个教学进度计划表旨在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高中化学知识,为他们成功应对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灵活调整教学计划,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高一化学教学进度计划表(5篇)

高一化学教学进度计划表(5篇)高一化学教学进度计划表周次起讫日期计划进度备注 9、1—9、6 《化学1》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约3课时9、7—9、13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约3课时9、14—9、20 练习、测验、评讲、学生实验…约3课时 4 9、21—9、27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约2课时9、28—9、30 练习、讲评……约1课时10、1—10、5 国庆放假 10、5—10、7 第二节离子反应…约3课时10、9---10、15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约3课时10、1-10、22 练习、检测、评讲、学生实验…约3课时10、23-11、1 前两章内容复习…约3课时11、2 —11、8 期中考试与试卷讲评 11、9—11、15 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约3课时11、16-11、22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约3课时 11、23-11、29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约1课时练习、评讲…约2课时11、30—12、6 练习、评讲、学生实验…约3课时12、7—12、13 第四章第一节硅……约2课时12、14-12、20 第二节氯…约3课时 12.21—12、27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约3课时12、28—01、3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约3课时1、4-1、10 练习、测验评讲…约3课时1、11-1、17 练习讲评复习1、18-1、24 练习讲评复习1、25-1、31 期末考试从中班到大班,孩子不仅长高了,各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
在语言方面,孩子能够主动与同伴交流,大多数孩子的语言都比较完整、流利、准确。
以下是小编的大班教学时间表,欢迎阅读。
大班教学进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这学期,我们班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孩子。
上学期在园内大班生活学习后,孩子们的规律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上课、活动明显懂事,但不可否认的是,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上课做小动作,随便坐,不肯动脑;孩子缺乏互相关心和理解的好习惯。
九年级上-化学-教学进度表

九年级上-化学-教学进度表目标和范围本教学进度表旨在规划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课程的教学进度和主要内容。
通过遵循该进度表,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必要的研究任务和实验。
单元一:化学基础知识1.1 介绍化学科学- 研究化学基本概念和定义- 讨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2 原子结构- 理解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研究各种子原子粒子的特性1.3 元素和周期表- 认识常见元素和其周期表位置- 探索元素的基本性质和重要用途单元二:化学反应2.1 化学方程式- 研究怎样编写和平衡化学方程式- 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2.2 化学反应类型- 分辨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探索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2.3 化学反应速率-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单元三:常见化合物和实验室技能3.1 离子和化合物- 研究离子的形成和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探索不同离子和化合物的性质3.2 实验室技能- 培养实验室安全和仪器使用的技能- 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和观察单元四:化学能和反应速率4.1 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 研究反应热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探究热能在化学反应中的转化4.2 化学动力学- 理解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概念- 探索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和方法总结本教学进度表涵盖了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通过按照这个进度表的安排研究,学生们将在充足的时间内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化学反应和实验室技能。
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解,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 注意:本进度表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安排和进度可能因教学实际情况而略有调整。
基础化学自学进度表

3.掌握滴定分析中的常用术语
4.掌握四大滴定(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1.滴定分析对化学的反应的要求有哪些?
2.什么是准确度?什么是精密度?
3.什么是标准偏差?
4.什么是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有哪
5.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
《基础化学》专升本自学进度表
自学时间
(周次)
学习内容
学习要求
作业
1
第一章、绪论
1.明确医用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2.掌握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3.明确溶液的组成及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医用化学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
2.什么是物质的量?
3.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
习题:4、5、6、7
2
第二章、稀溶液的依数性
1.明确稀溶液的依数性: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习题:1、2、6、7、8、11、12
. .
习题:3、4、9、12
7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
1.掌握配位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2.了解配位平衡常数与影响配位平衡移动的因素
3.掌握螯合物的结构特点
1.什么是螯合物?什么是螯合效应?
2.影响螯合物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3.举例说明配合物在临床上的应用
习题:1、2、3
8
第十二章、滴定分析法
1.了解滴定分析的特点和分类方法;了解滴定分析对化学的反应的要求
第十四章、现代仪器分析简介
6.掌握色谱分析中的常用术语如:保留时间、流出曲线、柱效能即理论塔板数、分离度。
7.掌握气相色谱的定性,定量原理及色谱条件。
初三化学教学进度表[1]
![初三化学教学进度表[1]](https://img.taocdn.com/s3/m/35fcf50358f5f61fb73666df.png)
因期末放假时间不确定,故如有多余时间继续上新课;
初三化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表
周次
时间
课时
计划讲授内容
1
2月16-2月22
6
第十单元 酸和碱(常见的酸和碱、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2-3
2月23 -3月4
6
第十一单元 盐、化肥
(生活中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4-5
3月5 -3月19
8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2)
课题1空气 (包括习题练习) (2)
3
9月
17日至21日
课题2氧气 (1)
课题3制取氧气 (2)
习题课(课题3) (2)
4
9月
24日至28日
第二单元复习及习题练习 (1)
第一、二单元测试 (1)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
课题2 原子的构成 (1)
初三化学教学进度表[1]
初三化学上教学进度表
周次
授课时间
周授课内容
备注
1
8月
24日 至28日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
2
9月
10至9月14日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 (2)第一单元习题课
7
10月
23日至27日
第四单元复习 (1)
第三、四单元测试 (1)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2)
第三、四单元试卷讲评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
1.掌握配位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2.了解配位平衡常数与影响配位平衡移动的因素
3.掌握螯合物的结构特点
1.什么是螯合物?什么是螯合效应?
2.影响螯合物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3.举例说明配合物在临床上的应用
习题:1、2、3
8
第十二章、滴定分析法
1.了解滴定分析的特点和分类方法;了解滴定分析对化学的反应的要求
1.分子吸收光谱?
2.分子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3.用文字怎样描述朗伯比尔定律?
4.什么是吸光系数?
5.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哪些?
习题:1、3、4、15
10
第十四章、现代仪器分析简介
1.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和定量分析的依据。
2.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及工作原理。
3.掌握荧光产生的原理与荧光定量分析的依据。
4.了解荧光光度计主要部件的作用与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
5.了解气相色谱法的分类及色谱仪的组成。
1.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与分子光谱相比,原子光谱有何特点?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哪些?
4.什么是荧光?什么是激发光谱?什么是荧光光谱?
5.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哪些?
11-12
第十四章、现代仪器分析简介
6.掌握色谱分析中的常用术语如:保留时间、流出曲线、柱效能即理论塔板数、分离度。
7.掌握气相色谱的定性,定量原理及色谱条件。
8.了解气相色谱中常用检测器的类型。
9.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即色谱柱内展宽和柱外展宽。
10.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反相键合相色谱的特点。
11.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器的主要部件与作用
习题:1、2、6、7、8、11、12
2.掌握误差,偏差,准确度,精密度/标准偏差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3.掌握滴定分析中的常用术语
4.掌握四大滴定(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1.滴定分析对化学的反应的要求有哪些?
2.什么是准确度?什么是精密度?
3.什么是标准偏差?
4.什么是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有哪
5.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
6.什么是水的总硬度?怎样测定水的总硬度?
习题:1、2、3、5、18
9
第十三章、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
1.了解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2.掌握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及特征。
3.掌握朗伯比尔定律,摩尔吸收系数,吸光系数物理意义及应用。
4.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定量依据及反应条件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5.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主要构成部件的作用。
12.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
6.什么是色谱分析法?7.利用色谱流出曲线怎样对组分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8.气相色谱仪的主要部件有哪些?
9.什么是气相色谱仪的正相色谱?什么是反相色谱?
10.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主要部件有哪些?
11.什么是梯度洗脱?
12.什么是反相键合相色谱?
13.与气相色谱法相比,高效液相色谱有哪些特点?
4.掌握沉淀产生的条件及沉淀平衡的移动
1.什么是溶度积?溶度积规则有哪些?
2.什么是分级沉淀?
3.龋齿是怎么形成的?怎样预防?
4.肾结石是怎样形成的?怎样预防?
习题:2、3、4、5、6、14
4
第四章、缓冲溶液
1.掌握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
2.了解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方法
3.掌握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2.掌握溶液的渗透现象与渗透压力
3.掌握溶液的分类:高渗溶液、低渗溶液和等渗溶液
4.掌握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在体内的作用
1.什么是渗透现象?
2.什么是渗透压力?
3.产生渗透现象的条件有哪些?
习题:7、9、11
3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
1.了解强电解质的基本理论
2.掌握酸碱质子理论
3.掌握溶液pH值的计算公式
4.
习题:1、3、5、13、15、18
6
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电对
2.掌握电池的分类与电极电位
3.了解标准电极电位及电极电位的应用
4.掌握电位法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
1.什么是氧化还原电对?
2.电极电位是怎样产生的?
3.何谓指示电极?何谓参比电极?何谓复合电极?
4.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的生物电极有哪些?
4.掌握常用标准缓冲溶液的种类
1.血液中有哪些缓冲系?
2.什么是酸中毒、碱中毒?
3.怎样配制缓冲溶液?
习题:1、2、3、15、16
5
第五章、胶体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
2.掌握胶体分散系的基本性质
3.了解高分子溶液的特点及稳定的原因
4.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特点
1.什么是分散系?
2.什么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体分散系?
3.溶胶有哪些基本性质?
《基础化学》专升本自学进度表
自学时间
(周次)
学习内容
学习要求
作业
1
第一章、绪论
1.明确医用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2.掌握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3.明确溶液的组成及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医用化学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
2.什么是物质的量?
3.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
习题:4、5、6、7
2
第二章、稀溶液的依数性
1.明确稀溶液的依数性: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