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启蒙文学的残酷人生到怀旧电影的感伤成长——论电影《暖》对小
比较文本《白沟秋千架》和电影《暖》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文本

比较文本《白沟秋千架》和电影《暖》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文本从《白狗秋千架》开始,莫言逐渐构建起高密东北乡的文学王国,他多次强调过:“高密东北乡是我在童年经验的基础上想象出来的一个文学的环境,高密东北乡是一个文学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地理的概念,高密东北乡是一个开放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
”基于这个开放的概念,xxx导演的电影《暖》在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他将遍地高粱的高密东北乡换成了烟雨蒙蒙的婺源小镇,伴随着地点的转换,人物与故事情节都如烟雨般软化在了编剧与导演建构新环境里,苦难的色彩被河流与雨水冲刷去不少,小说中女主人公暖的三个哑巴儿子也改编为一个会讲话的小女儿。
影片替换了原小说的背景环境、主题、意蕴、气氛,仅仅保留了秋千和其大体的叙事框架。
电影《暖》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奖(最佳影片奖)、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编剧奖,成功的改编也让《暖》成为编剧秋实的鸣笔之作。
不同于《白狗秋千架》的锥心狠烈,电影《暖》给观众们展现的是一帧帧相对温和的画面。
如果说《白狗秋千架》是把“我”和读者的灵魂一起放在火上烤,那么《暖》则是将观众置于一个相对安全的境地,静静感受电影中的悲伤、遗憾、每一个人沉重的命运以及无可挽回的岁月。
编剧通过变换环境、改编人物境遇与结局去消解小说中深刻的苦难,给镜头蒙上了一层温情的薄纱。
影片改名为《暖》,强调的是影片本身的一个情感点,即它“传达的就是一种思乡的暖暖情意”。
影片结尾,面对哑巴无私而真诚的诉求,井河是无力承担暖生活重量的。
他以对暖的女儿做了一个遥远的承诺解决眼下哑巴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乡村与城市的对话,在井河的个人独白中结束,这是对乡村的一种精神抚慰,乡村与城市的话语状态,已经不再是小说中差距悬殊,而是实现了一种平衡。
井河在影片结尾消失在芦苇荡中,在未来,暖与哑巴的女儿是否会被井河接到城里去生活,城市与乡村,未来这二者又将以怎样的姿态继续对话,维持平衡还是走向失衡,是一个未知数。
《暖》观后感

《暖》观后感篇一:《暖》电影的观后感暖今天百度搜索乡村爱情题材的电影时候,搜到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暖》。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出现了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在风和日丽下,高高的芦苇迎风摆动,很美很美。
慢慢地,画外音伴随着一个男子的出场一起出现了,他说起这是他十年来唯一一次归乡,隐隐就含着一丝哀念的味道。
故事是在十年前与现实之间交替切换的。
男子办完事回城的那天,和送行的老师走在木头桥上,迎面遇上了担着厚厚一担树枝又行动艰难的姑娘,她埋着头一步一步的走着,没有丝毫抬头看人的意思。
林在原地呆愣了一会,马上追过去。
那是暖。
那天,林没有回城。
林以为暖不住在这个村子了。
十年不回乡是怕会见着她,更是怕见不着她。
十年前,两人青梅竹马,关系很亲密,是介于恋人与朋友之间的那种亲密。
如果没有那些意外,或许两人早已是一家人了。
十年后,一个在城里安了家落了户,更是有了一个刚满月的小宝宝;一个六七年前就去相了亲,现在连娃娃都已经五六岁了。
故事的正式展开由林带着糖果去暖家拜访开始。
林在暖家见识到了暖最最真实的生活模样。
忙碌于家务,操劳着所有农村妇女都要操劳的琐事。
暖的丈夫,就是那个哑巴,也是一个勤劳的男人,对待暖也很贴心,但有时就像是个孩子一样容易发莫名的脾气。
暖有个很可爱的女娃娃,不像当年的暖常和父亲斗嘴,暖的孩子和哑巴相处的很友好,也一直很暖的笑着,给这个家带来了很多的温暖与阳光,这点也恰是暖说起过的,“有了孩子就什么都好了”。
林问起当年暖怎么没有物色更好的更适合的,暖反问道什么叫合适,林一时竟是答不上话来。
而有关十年前的那些记忆是这样的。
暖看上了省城里来的英俊的武生,林不高兴,但也没辙。
暖暗地里给武生送粮食过去,不多久两人就好上了。
故事里有一个片段倒是美得很。
武生在屋里对着镜子给自己上妆,暖就在一旁目不转睛的痴痴地看着。
等武生画好了妆,他拿起画笔和胭脂给暖画。
等他给暖勾勒好了整张脸,又贴上了发片,他拿过一面小镜子给暖看。
武生夸暖长的美,又能唱能跳,天生就是唱戏的料,暖听着动心了,直打算跟着戏团跟着武生走。
小说《白狗秋千架》与电影《暖》比较研究

我 的 心 中无 端有 些 惭 愧
回 来得如此 匆 忙
。
不 知 是 因 为离 开得太久
,
还 是 这次
,
影《 暖 》 并 获 得金鸡 百 花最 佳 故 事 片 奖 和 最 佳编 剧 奖等
《白
”
开场独 白 的话 语 埋 下 伏 笔
,
一 切 人 事都 同时 也
狗 秋千架 》 万 字 左 右 的短 篇 小说
文学 评论
·
影视 文学
小 说 《 白狗 秋 千 架 》 与 电 影 《 暖 》 比 较 研 究
桑朋雷
摘 要
《 暖》
,
四 川 大 学 文学 与 新 闻学 院
释怀
,
:
莫言 小说 ( 白狗 秋 千 架 》 被 霍建 起 改 编成电影
。
拉 着 暖 一 起 去 荡 秋千
。 。
,
使 暖从秋千跌落 一 只眼 失 明的
,
返 乡救赎
,
”
中昭 示 生
“
回忆
,
其 己 经 发 生 在 井 河 的经 历 中
。
以 上 两个 场景
存
“
希望
。
’ , ,
并 以此 满 足人 们 的期 待 性 想 象 故 乡 与返 乡
“
。
展现 着 一 种 精
的独 白 对 于 他 来 说 是 所 有事情都 经 历 后 ( 对 暖 的爱 恋 和 遗 现在的 心 灵 状 态
希望
:
;
乌托 邦
;
事中
,
,
这 些 隐 约展现 的
,
希望
”
是 抹不 去 的
作 者简 介
。
桑 朋雷 ( 1 9 9 2
眷顾贫穷的人有福了

眷顾贫穷的人有福了《暖》讲述的是一个老套的故事,在唐传奇或者元明戏曲里,它叫做“始乱终弃”;在我们这个时代,则称之为“见异思迁”。
在一个城乡差别巨大、社会等级明显的社会里,这样的悲剧是屡见不鲜、司空见惯的。
在新时期的电影中,我们最早在《人生》中看到了对这一主题的开掘,高加林把贤惠的巧珍遗弃在黄土地上,投身于城市的滚滚红尘。
当他回首那段爱情岁月时,他是一往情深的也是充满愧疚的。
《暖》也继续了这样一种忏悔的感伤的基调,但它又增加了另外的音符,那就是哑巴和他一生没有表达或者难以表达出来的情感。
这就使得整个故事反转过来,从而具有了一种全新的意义。
少女的心事与少年的无奈耶稣说:“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神的国是你们的”。
这部影片可以成为这句话的一个很好的注脚。
这句话中所说的贫穷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是指的精神上的;不仅是说实际上的贫穷状况,更是指心灵里的饥渴感受。
贫穷与丰富总是相对的,它们在每个人身上的分布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可能在这方面贫穷,但可能在另一方面丰富,反之亦然。
再说,贫穷、丰富与幸福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关系:丰富的人不一定幸福,贫穷的人不一定不幸福。
其实,人正是由于贫穷或者感觉到自己的贫穷,从而会对他所没有的东西更加向往渴慕,会对他所拥有的一切倍加珍惜,所以他们会是真正有福的。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当暖与井河还是天真无邪的中学生时,他们是幸福的。
暖最大的喜悦是能够参加学校的文艺宣传队,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去镇上演出。
这时候,她与井河的关系是稳定的,秋千架见证了他们少年人的心事与欢乐。
但是省剧团的到来打破了这个乡村的宁静,也搅乱了这对少男少女的生活。
暖被剧团小武生的英武潇洒所吸引,全部的心事意念都转移到了这个城里人身上,而对身边一直给她以关怀和照顾的井河则视而不见了。
外来的刺激和诱惑总是打破人内在的平衡,勾起人无尽的意欲与想望,而当事者甚至都不会去考虑这想望与现实之间有多长的距离。
而正是在这种时候,幸福悄悄离去,苦难逐渐降临。
从受众角度浅析改编电影与原著小说的差异——以《暖》与《白狗秋千架》为例

根据传 播学 中“ 使用 与满足 ” 以及“ 受众 即市场 ” 理论 , 受众在 大众 传
播 中 占有 主导地位 。因此 , 文 以霍 建起执导 的影 片《 及 莫言 的 本 暖》 原著 小说《 白狗秋千架 》 为例 , 受众 角度简要 分析造 成改 编电影 与 从
原著 小说之间差异 的原 因 。
一
以《 》 《 暖 与 白狗 秋 千 架 》 例 为
史 卫静
一福 建师 范大 学传 播学 院
内容摘 要 : 电影编 导为 了适应 受众 的 需要 , 小说 进行 必要 的 对
在故事情 节上 , 二者 也存在很 大 的差 异 。小 说 中井 河 回乡的理 由是父亲 生前一 直希望他 能 回去 看看 , 被井河 以工作 忙脱 不开 身 都 为借 口敷衍 过去 , 在父亲 去世后 , 井河 “ 心里总觉 不安 。终于 下 了决
电影是视觉艺术主要以图像表现故事而图像是具有一览性的它的各种构成元素如线条形状色彩等都是同时被人们所感知的受众对图像可以一览无余可以在瞬间把握在其知觉与思维之间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看到什么就只能思考什么对于美的事物受众会乐意这样去接受而对于丑的事物就会感到难以回避的尴尬和痛苦
从受众角度浅析改编 电影与原著小说的差异
暖 与哑 巴生养 的三个呆傻 聋哑 的儿子 , 影 片中被置换 成一个 健全 在 漂亮 的女儿 丫。在语 言描 写上 , 小说通过 暖极 为粗鄙 的语言将 她 内
优秀 的文 学作 品从 电影诞 生 以来 , 就一直 为这 门新兴 艺术形 式 提供 着创作 素材 , 为电影剧 本的 主要 来源 之一 。特 别是那 些在 全 成 世 界都享有盛誉 的名著 , 更是 不断地被搬 上银幕 , 中小说尤甚 。原 其 因在 于小说 与电影有 着许多相 似之处 , 都是 通过特定 的情 节来讲 述
悲凉到温情——《白狗秋千架》到《暖》中“暖”的形象差异

悲凉到温情——《⽩狗秋千架》到《暖》中“暖”的形象差异摘要::《⽩狗秋千架》中暖的⼀⽣令⼈惋惜与哀痛,她摆脱不了现实亦看不到未来,现实中灰暗的⼀⾯被莫⾔⾚裸裸地剖摘要析开来,让读者反思命运的偶然性以及⽣活不堪承重的隐痛。
电影《暖》中,霍建起给了暖⼀个与⼩说不⼀样的⼈⽣,虽也曲折,却通过视觉的张⼒让观众体味到苦痛可以化解的温情。
《暖》满溢着怀旧的情绪和寻梦的氛围,具有类似于⽼照⽚或红⾊经典曾起到过的寻找记忆、抚慰⼼灵、宣泄情感的作⽤。
《⽩狗秋千架》是莫⾔踏⼊⽂坛不久后的作品。
莫⾔称这篇⼩说对他的整个创作具有⾮同⼀般的意义。
就是因为在这篇⼩说中,第⼀次出现“⾼密东北乡”这⼀⽂学地理概念,就像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镇⼀样,莫⾔在这⾥找到了⾃⼰⽂学创作的故事策源地和精神出发的虚拟故乡。
时隔近⼆⼗年后,霍建起将这部⼩说改编后搬上了⼤荧幕,更名为《暖》。
在电影《暖》中,⼩说中的⾼密东北乡,被调到“中国最美丽的⼩村庄”江西婺源。
对于选景动机,霍建起说: “影⽚拍摄时是秋天,秋天的北⽅是很难看,因此我把故事发⽣地挪到了南⽅,选择了江西古徽州的⼀部分,是⼀个⽂化氛围和⾃然景观都特别好的地⽅。
那⾥的感觉像世外桃源,⼈特⼲净,在那⾥,你会产⽣⼀种离现实很远的感觉,是⼀种只有在中国古诗句中才有的境界。
”这样从总体格调上来讲,⼩说中悲凉凄怆的格调就被⽔墨画般恬淡含蓄的意境所取代了。
⼩说和电影中都围绕着暖和井河的故事展开的,⽽暖这⼀形象在两部作品中却有着明显的差异。
⼀、形象差异在⼩说中,井河回乡后见暖的第⼀⾯时,是这样形容的“她⽤左眼盯着我看,眼⽩上布满⾎丝,看起来很恶。
”⼗年前秋千架上的事故,让曾经婷婷如⼀枝花, 双⽬皎皎如星的少⼥变成了如今只能嫁给哑巴的个眼暖。
让⼀个美丽可⼈的乡村少⼥变成邋遢的农妇。
“⼩姑,难道你真的不认识我了吗?”井河看到了暖她脸上凄凉的景⾊。
“汗⽔依然浸涸着,将⼀绺⼲枯的头发粘到腮边。
黝⿊的脸上透出灰⽩来。
电影暖与原著的比较分析

电影《暖》与原著的比较分析电影《暖》改编自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电影和小说有很大的变动。
虽然内容跟框架上基本一致,但意义上有很大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两部不同的作品。
暖是小说和电影的女主人公,暖这个名字虽然给人很阳光的感觉,但实际上她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
不知道作者为她取这样的一个名字是不是为了突出她悲剧式的人生。
她本是个天真的乡下姑娘,但她的经历却让人为她捏一把辛酸泪。
电影中暖在省城来的表演活动中结识了小武生,她对小武生的痴迷就像井河对她一样。
她爱上了小武生,就算是这样,井河还是一如既往的爱她。
活动结束之后,小武生就要离开了,离开之前他送了一面小镜子给她,自此,暖就一直在等他,而井河也一直在等她。
而同村的哑巴也一直默默地喜欢她,会追着她,给她送鸭蛋,还为了她跟井河决斗。
文章中的暖是对蔡队长动心的,但结果却是差不多的,暖喜欢他,也愿意等她。
电影中她只是摔断了腿,而小说中她是瞎了一只眼睛,腿也有点瘸了。
如果没有那次意外的话,她的结局可能就会不一样了吧,可能会嫁给井河,再不济也可能会嫁给村里的好人家,而不至于嫁给那样不堪的哑巴。
电影中她生了一个很健康的可爱的女儿,可以陪暖说话,而小说中的暖却是一气生下三个儿子,而且是跟哑巴一样不会说话的孩子,她只能跟那条白狗说自己的苦闷。
电影中的结局是哑巴要井河带自己的老婆孩子离开,去城里过好日子,而暖却不愿意离开;小说中的结局是暖希望井河可以和自己生一个健康的可以陪自己说话的孩子。
电影和小说有几个相同的地方。
第一,无论是电影中的哑巴还是小说中的哑巴都对暖有极强的占有欲,小说中暖这样说“你也看到他啦,就那样,要亲能把你亲死,要揍能把你揍死……我随便和哪个男人说句话,就招他怀疑,也恨不得用绳拴起我来。
”而电影中哑巴也时刻监视着暖,让她感觉很害怕。
第二,井河最终还是放弃了暖,并没有如约回来跟暖在一起,而井河对暖心存愧疚,因为是他带着暖去打秋千的,双重愧疚使他刚开始回到村里见到暖就有种不敢直视她的感觉。
《暖情》观后感

《暖情》观后感《暖情》观后感1《暖情》是一部感人肺腑的影片,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引人深思的故事。
冬冬是《暖情》的小主人公,他原来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
但是,随着父母的下岗,妈妈受不了生活压力,抛夫弃子。
冬冬失学了,他和爸爸一边捡破烂,一边寻找妈妈。
父亲的坚强、自尊的人格感染影响着冬冬幼小心灵,他在艰难痛苦中成长。
一次,冬冬捡到一个钱包,此时他们最需要钱,可他们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把钱还给失主。
看到这儿,我感动极了。
冬冬历经磨难,他没有哭泣,选择了坚强。
后来,妈妈回家了,爸爸也回到工作岗位,一家人又开始幸福的生活。
看完电影,我感受很深,现在我们想要什么,一句话爸妈都会满足,想想电影里的冬冬,再看看现实中的我。
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学习环境真是天壤之别,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珍惜爸爸、妈妈的劳动成果呢?懂事、坚强、吃苦耐劳的精神,都是我要好好学习的。
我一定要珍惜眼前的一切,在困难面前要有坚强的毅力,尽自己的能力多学点知识,长大后建设我们的国家,让更多的“冬冬”们和我一样幸福、快乐。
我还想告诫天下所有的爸爸妈妈,请你们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范围,让孩子们在父爱和母爱的共同滋润下幸福、快乐的成长。
《暖情》观后感2今天看了《暖情》,令我深受感动。
我是在网上看的。
晚上,我和姐姐调到电影频道看电影。
《暖情》开始播了,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冬冬和他的爸爸。
他们很穷,租了一间屋子住,每天以捡纸壳、塑料瓶为生,只能吃榨菜和馒头,冬冬有一把口琴,爸爸有一辆三轮车,但是他们执意要找到小男孩的母亲。
一次,冬冬捡了几个易拉罐,准备给爸爸。
这时,几个放学的小孩从他身边经过,把他的易拉罐踢到了马路上。
小男孩去捡那几个易拉罐,不料,被车撞伤了,送进了医院。
冬冬出院不久,就找到了妈妈。
但是,妈妈把小男孩和爸爸分开了,小男孩住在富裕的家庭,爸爸还是老样子。
几天后,他们在沙滩上见面了,爸爸买了儿子喜欢的玩具熊,然后说:“放心吧,我会在离婚协议上签字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架 》 中环 境 背 景 高 密 东 北 乡 仅 仅 只 是 一 个 模 糊 的 概念 ,仅 仅是 人 物 存 在 的大 致 范 畴 。一 方 面 它 闭 塞 。环境 是人 物 活 动 或 故 事 展 开 的 场 所 ,叙 述 文
学 中闭塞 环 境 的设 置 也 造 成 了人 物 的外 部 活 动 范
篇 小说 ,声 称 这 篇 小 说 对 他 的 整个 创 作 具 有 非 同
一
从 《 白狗 秋 千 架 》 开 始 ,莫 言 逐 渐 构 建 起 高
密东 北 乡 的文学 王 国 ,他 多次 强 调 : “ 高 密 东北 乡 是我 在 童年 经 验 的 基 础 上 想 象 出 来 的一 个 文 学 的 环境 ,高密 东 北 乡是 一 个 文 学 的 概 念 而 不 是 一 个 地理 的概 念 ,高 密 东 北 乡 是 一 个 开 放 的概 念 而 不 是一 个封 闭 的概念 。 ” ] 正 因为 如此 ,在 《 白狗秋 千
第 3 6卷 第 2期 2 0 1 5年 4月
衡 阳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e n g y a n g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No . 2 Vo 1 . 3 6 AD r.2 0 1 5
早 的一 部 短 篇 小 说 ,这 里 面 第 一 次 出 现 了高 密 东
北 乡 ,也是 写 完 这 部 小 说 后 我 才 意 识 到 我 的文 学
围 的限制 。《 白狗 秋 千架 》 中 的 “ 我 ”村 和暖 所嫁 的王 家丘 子 不 仅 远 离 省 城 、县 城 ,离 乡 镇 附 近 的 桥 头都 分别 有 7里 和 1 2里 ;整 篇 作 品 中 的两个 村 庄 里基 本 没 有 出 现 现 代 化 工 具 ,一 把 自动 折 叠 伞
2 0 0 1年撰 文 回忆 说 到 这 是 第 一 部 让 自己失 眠 的 作
收 稿 日期 :2 0 1 4 一 l 1 一 l 8
基金项 目:教育部一般项 目 “ 绿色家园与黄 土桎 梏的纠缠——改革 开放 三十年农 村题材影视创作研究 ”( 1 1 Y J C 7 5 1 1 1 1 ) 。 作者简介 :阳海燕 ( 1 9 8 1 一) ,女 ,湖南衡 阳人 ,讲 师 ,从事近现代文学 与影 视文学研究 。
地 在这 里 ,后 来 我 一 系 列 作 品 都 是 围 绕 高 密 展 开
的 ……写 《 白狗 秋 千 架 》是 很 早很 早 以前 的事 情 , 那是 我文 学 的起 点 。 ” _ l 2 j. ‘ 早年 生 活 的最 切 痛 的人 生
经验 都集 中在 了这篇 小说 中 。 ” E 3 3 而且 这部 小说 也 是 莫 言最早 引 起 同道 嫉 羡 的小 说 ,著 名 作 家 柳 建 伟
中 图 分 类 号 :1 0 5 3 . s
一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6 7 3 — 0 3 1 3 ( 2 0 1 5 ) 0 2 0 0 9 7 — 0 6
、
启 蒙 思 潮 下 的 残 酷 人 生
《 白狗 秋 千架 》( 原名 《 秋千架》 )于 1 9 8 5年发
品 ,是 他认 为 能 够 进 入 世 界 短 篇 小 说 经 典 行 列 的 作 品 ;并 曾获 得 过 1 9 8 8年 “ 台湾 联 合 文 学 奖 ” , 被 翻译成 多 国文 字在 海外 出版 发 行 。
1 .闭塞 沉 闷的 高密 东北 乡
表在 《 中国作 家 》第 4期 ,是 刚进 人文 坛 不久 的莫 言 的标 志 性 作 品 之 一 。不 仅 莫 言 自己非 常 看 重 这
般 的意 义 :“ 为什 么这 部 小 说 我特 别 看 重 呢 ?是
因为在 这 篇 小 说 里 面 出现 了 ‘ 高 密 东 北 乡 ’这 个 文 学地 理 概 念 ,在 这 之 前 的 我 的 小 说 从 来 没 有 提
到过 ‘ 高密 东 北 乡 ’ 。另 外 ,这 部 小 说 中还 提 到 了 ‘ 纯 种 ’的概念 。 ‘ 高 密 东 北 乡 ’在 《 白狗 秋 千架 》 之后 的我 的 很 多 小 说 里 面 都 变 成 了舞 台 ,此 后 , 我 的小 说 就 有 了 自 己 固定 的 场 所 。所 有 的 故 事 、 所 有 的人 物 、所 有 的场 景 都 在 ‘ 高 密 东 北 乡 ’这 个 文学 舞 台上 展开 了 。 ” l 1 】( ‘《 白狗秋 千 架 》是我 很
从 启蒙 文 学 的 残 酷 人 生 到怀 旧 电影 的 感 伤 成 长
— —
论 电影 《 暖》对小说 《 白狗 秋 千 架 》 的 改编
阳 海 燕 , 唐 红 卫
( 衡 阳 师范 学院 中文 系 ,湖 南 衡 阳 4 2 1 0 0 2 )
摘
要 : 小说 《 白狗 秋 千 架 》 是 刚 进 入 文 坛 不 久 的 莫 言 的 标 志 性 作 品 之 一 ,通 过 塑 造 闭 塞 沉 闷 的 高 密 东 北 乡,
冷酷的叙说苦难 的人生和种的退化 的寓言,从 而成 为新 时期启 蒙文 学的杰作 。电影 《 暖》是 日益成 熟的霍建起 的代表性作品之 一 ,通过选景世外桃 源的婺源 ,诗 意地 叙说 成长 的感伤和 生活 的 美好 期待 ,从 而成 为新 世 纪怀
旧 电影 中 的精 品 。
关 键 词 :《 白狗秋 千 架 》 ;《 暖》 ;启 蒙 ;怀 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