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科学中考资第7课神经和激素的调节
初中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 公开课课件

AB D 。 H
例5:(2010徐州)有人看到别人吃肉时,自己 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一种反射现象。下列叙述与 这种反射现象特点不相符的是 ( ) D A.是后天形成的 B.图中的① 处参与反射的完成 C.可以消退或减弱 D.属于低级神经活动
下面哪个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吃梅止渴
看梅止渴
谈梅止渴
要点提示:由于大脑皮层具有语言中枢,还能对语言、
述,错误的是( D ) A、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也要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C、视觉最终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 D、不论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都有反射活 动
2.(2010海南)糖尿病、大脖子病和侏儒症都是 由于人体内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下列各项 中与上述疾病相对应的激素是( C ) A、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 B、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育,维持人的 第二性征
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
呆小症
身材矮小, 智力低下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
侏儒症
身体矮小, 智力正常。
例7(2010枣庄):下列疾病均是由于激素分泌异 常引起的是( A ) A.侏儒症和呆小症 B.白化病和地方性甲状腺肿 C.糖尿病和夜盲症 D.侏儒症和乙肝
例8:下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 引起图中d~e段血糖浓度快速下降的激素( A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雌性激素 D.雄性激素
例2 :右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①②③④⑤ B.甲处是由神经纤维组成 C.乙是脊髓灰质 D.②是传出神经
七年级激素的调节知识点

七年级激素的调节知识点激素是人体内的一种特殊化学物质,可以通过激活受体,对人体产生影响。
在七年级生物学教学当中,激素的调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简要介绍七年级生物学中激素的调节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一知识点。
一、什么是激素?激素是一种由内分泌腺分泌出来的生物化学物质,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传递到其他部位,并在受体上发挥生理作用。
激素可以影响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行为、情感等方面。
激素的分泌与生长发育、代谢、生殖、应激反应等多种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二、激素的分类在人体内,激素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包括肽类、脂类、类固醇激素等。
其中,肽类激素主要由垂体、甲状腺、胰腺、脑垂体等分泌;脂类激素如睾酮、雌激素、孕激素等由性腺、胎盘等分泌;而类固醇激素则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泌。
不同类型的激素通过不同的分泌腺分泌,对人体的不同部位产生影响。
三、激素的调节激素可以通过负反馈、正反馈机制或神经调节机制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
负反馈机制是当激素水平过高时,会抑制激素的进一步分泌,从而调节激素水平;正反馈则是当激素水平过低时,会促进激素的分泌,从而调节激素水平。
神经调节机制则是指通过神经元对激素产生影响,如通过神经调控对胰岛素的分泌进行调节等。
四、激素在人类生理中的作用不同的激素在人类生理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甲状腺素可以促进人类的代谢;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激素则可以促进人类的生长与发育;睾酮等激素则可以影响人类的性征;催产素则可以影响人类的生殖过程等。
激素在人类生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简要介绍了七年级生物学中激素的调节知识点,希望学生们通过本文的了解,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也希望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问,深入了解激素在人体内的调节与作用。
七年级生物下册《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探讨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问题1:“请举例说明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在生物体内的相互作用。”
-问题2:“为什么说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的?”
2.小组讨论:学生通过查阅课本、参考资料,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小组讨论。
(二)教学设想
1.教学策略:
-采用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奥秘。
-利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课件、在线互动平台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2.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七年级生物下册《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概念,理解它们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掌握激素的定义、特点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传输方式。
-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包括神经信号的传递和神经系统的组成。
2.知道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之间的关系,并能举例说明它们在生物体内的相互作用。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学术氛围。
-结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实验报告和小测验等形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技能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4.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
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精品PPT课件

激素 方法
实验探究
生长 激素
切除法 注射法
切除小狗的垂体后,小狗的生长立即停滞 对其每天注射适量的生长激素,可逐渐恢 复生长
性激 素
割除法 移植法
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阉割后,会逐渐丧失 各自第二性征 把公鸡睾丸移植到阉割过的母鸡身体,该 母鸡就会逐渐地长出公鸡型的鸡冠和长的
尾羽,并且具有公鸡那种好斗的特降低血糖浓度(促进糖去路,抑 制糖来源)
胰高血 糖素
主要是肝脏 升高血糖浓度(促进糖来源)
性腺
雄性激素 雌性激素
雄性生殖器官 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 雌性生殖器官 胞成熟,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肾上腺 肾上腺素 主要是肝脏 促进代谢,升高体温和血糖
3.与激素有关的人类疾病
激素 类型
甲 状 腺 激 素
生 长 激 素
胰岛素
病症
病因
症状
呆小症
幼体分泌不足
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 殖器官发育不全
甲亢
成体分泌过多
精神亢奋、代谢旺盛、身 体日渐消瘦
地方性甲状腺 因缺碘导致合成 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大
肿
不足
脖子病”)
侏儒症
幼体分泌过少
身体矮小、智力正常、生 殖器官发育正常
巨人症
幼体分泌过多 身材异常高大
实验变量和对照分析 ①斯他林、贝利斯与沃泰默的第2 组实验相互对照,说明 小肠黏膜中含有促进胰液分泌的物质,即促胰液素。 ②沃泰默的第1、3 组实验相互对照,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不 受神经调节的控制,所以沃泰默的解释是错误的。 ③沃泰默的第1、2、3 组实验相互对照,说明稀盐酸对胰 腺分泌胰液不起直接作用,小肠黏膜的存在对胰腺分泌胰液发 挥直接作用。
肢端肥大症 成体分泌过多 身体指、趾等端部增大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

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发出信息
散热减少:汗腺分泌减 散热增加:汗腺分泌增 加,毛细血管舒张; 少,毛细血管收缩; 产热减少:肌肉、肝脏 产热增加:肌肉、肝脏 等的产热减少。 等的产热增加。 散热减少 产热增加 散热增加 产热减少
下丘脑 感受到变化
体温高于 正常体温
体温降低
体温低于 正常体温
正常体温
(动态平衡)
靶细胞
体液
靶器官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什么是体液调节?
激素对机体的调节是通过体液的传 送的,像这种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 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就称为体液 调节。
什么是神经调节?
机体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叫神经调 节。
当你在赛跑时,为什么呼吸加快?
由于骨骼肌细胞剧烈
传入神经 传入神经
感受器 兴奋
寒冷 环境 中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 传出神经
增加汗的 分泌,使 皮肤的血 管舒张
增加散热 温度降低
使皮肤血 肾上腺素、 甲状腺素 管收缩, 分泌增加 汗腺分泌
减少
产热增加 减少散热
体温增高 回到正常的体温
炎热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 ,又有体液调节。
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只有神经调节
思考:
在饮水过多的情况下,细胞 在饮水过多的情况 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的渗 下,人体是怎么样保持 透压感受器感受到这一变化,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 将信号传送给垂体,垂体释放 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因此 尿量增加,将体内多余的水分 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维持了水 和无机盐的平衡。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 较
初中激素的调节教案

初中激素的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掌握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能够举例说明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症,归纳出相应激素的生理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科学研究的伟大成就,培养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增强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2. 教学难点: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内分泌腺图示、激素分泌异常病症的图片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内分泌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腺体有什么特点?它们分泌的物质有什么作用?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素调节。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列举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吗?它们分泌的激素有哪些作用?3. 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激素的概念、主要种类及其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
重点阐述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4. 实例分析展示激素分泌异常病症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归纳出相应激素的生理功能。
例如: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甲亢,分泌过少会导致甲状腺肿大;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等。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有何异同?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6.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家的故事,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的伟大成就和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通过了解部分激素分泌异常时的表现,增强同学们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激素调节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人教版讲义教学课件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

C 甲状腺
物理 方式 调节
代谢方式调节
((12) )示B人骨意体骼图主肌中 要、字的C母散肾表热上示器腺的官。结是构皮名肤称:。A当下丘人脑体体处温在调4节0中℃枢的、外界环 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汗液蒸发 。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 动的反射冷弧觉感是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 此反射属于 非条件 反射。
❖基本调节机制是_反__馈__。
神经调节?
一、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神经调节
反射弧 快而准确 比较局限
短暂
体液调节
体液运输 缓慢
比较广泛 比较长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 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
1.体温的来源 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2.体温调节的原理 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
产热: 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 散热: 主要靠皮肤实现
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发出信息
散热增减加 少:汗腺分泌增减 加少,毛细血管舒收张缩; 产热减增少加:肌肉、肝脏 等的产热减增少加。
下丘脑 感受到变化
散热减少 产热增加
散热增加 产热减少
体温高于 正常体温
体温低于 正常体温
体温降低 体温升高
正常体温
(动态平衡)
D、皮脂腺
•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抗利尿激素(又称加压素) • 分泌: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
合成后运往垂体后叶贮存。 • 成分:多肽(肽类) • 功能: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
进其对水分的重吸收,使43;)
(-)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兴奋
兴奋
初中中考生物-专题06-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试题

中考真题: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附详细参考答案☞解读考点重要概念:1.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及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
2.人体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完成生命活动。
3.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的影响。
直击考点:1、人体的自我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系统的调节起主导作用。
2、神经系统的组成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
3、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也叫做神经细胞。
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
神经元由胞体(代谢中心)和突起组成;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
树突:短,是树状分支;轴突:长,分支少。
神经元的功能: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的功能。
分布:中枢部分的胞体构成灰质(色泽灰暗),神经纤维构成白质(色泽白亮)。
脊髓的灰质在内,白质在外;大脑的白质在内,灰质在外。
周围部分的胞体构成神经节,神经纤维构成神经。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是反射的基本结构。
包括感应器(感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入神经元(传导冲动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接受传来的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传出神经元(把新的神经冲动由神经中枢传致效应器);效应器(接受冲动,引起相应的肌肉和腺体活动);感受器(主要是指感受神经末梢,也叫传入神经末梢。
人的真皮中富含感受神经末梢)。
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方向:感应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5、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比较项目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概念生来就建立的先天性反射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神经中枢脑干和脊髓大脑皮层刺激感受器的直接刺激任何无关刺激反射弧永久的、固定的暂时的、易变的适应性适应范围小,只使用与不变的环境适应范围广,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叫非条件刺激。
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叫条件刺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神经和激素的调节考点扫描知识结构要点梳理一、神经元的结构、功能 1.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神经系统组成神经系统由和遍布全身各处的两部分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和,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是神经组织最集中、构造最复杂的部位。
2.周围神经系统包括各种神经。
其中同脑相连的称为脑神经,与脊髓相连的称为脊神经,支配内脏器官的称为神经。
3.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部分,包括、和三部分。
大脑: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小脑:主要负责人体运动的,协调肌肉的活动,如步行、<a name=baidusnap0></a>奔跑</B>等,并保持身体平衡。
: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
4.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是生物对各种刺激做出的应答性反应,包括对信息的接受、传导、处理。
2.反射包括:反射(是低级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脊髓);反射(是高级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大脑)。
3.反射弧: (1) :接受信息,产生神经冲动,存在于眼、耳、鼻、舌、皮肤、内脏等器官内。
(2) :传递信息,将神经冲动传向神经中枢。
(3) :信息处理,接收并分析处理传来的信息,存在于脑、脊髓中。
(4) :传递信息,将处理后的信息传向效应器。
(5) :转化信息,将神经冲动转化为相应的动作,如肌肉与腺体。
练一练 1 (1)我们的大脑中有很多如下图所示的细胞。
下列对这种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细胞叫神经元 B.这种细胞没有细胞核 C.这种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D.这种细胞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功能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 B.反射弧C.简单的反射 D.复杂的反射 (3)下列不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 A.脊髓 B.大脑 C.小脑D.脑神经解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大脑、小脑、脑干),脑神经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四、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1.激素由内分泌系统分泌,直接进入腺体内的中,在血液内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及功能 3.胰岛素 (1)血液中的葡萄糖叫做,人体的血糖含量基本上维持在90毫克/100毫升左右(0.9毫克/毫升)。
血糖是人体内的重要物质。
(2)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和控制: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于正常水平时,胰岛素分泌,以促进血糖含量下降;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水平时,胰岛素分泌,使血糖含量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练一练 2 (1)下列哪些疾病与激素分泌异常无关?( ) A.糖尿病和巨人症 B.糖尿病和呆小症 C.血友病和白化病 D.大脖子病和侏儒症解析: 血友病和白化病是遗传病。
(2)能够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第二性征出现的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B.胰岛素C.生长激素D.性激素五、体温的控制1.恒定的体温 (1)人类与类、类都是恒温动物,可以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保持相对稳定的体温。
(2)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3)保持正常的体温是动物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
2.产热和散热的平衡(1)产热:主要器官是和,安静时以为主,运动时以为主。
(2)散热:90%热量通过散发出去,它的方式有散热和散热。
3.体温受脑控制 (1)人体体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而实现,调节体温的中枢在。
(2)低温环境下:皮肤感受器感受刺激→传入神经→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战栗、血管收缩→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回到正常体温。
(3)高温环境下:皮肤感受器感受刺激→神经→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液分泌、血管舒张→减少产热、增加散热→回到正常体温。
(4)在和的调节下,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练一练 3. 剧烈运动时会大量排汗,其意义在于( ) A.排泄多余的水分 B.维持体温的恒定 C.排泄多余的无机盐 D.防止身体过于疲劳解析: 运动时,骨骼肌产热大大增加,大量排汗,可以通过汗液蒸发,增加散热。
六、植物的感应性 1.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1)环境因素中的阳光、温度、气压、食物、水分、土壤对生物的分布、生存和行为都有一定的影响。
(2)自然界中的许多节律性的变化,如昼夜节律、四季变化等都对生物行为产生影响。
(3)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等。
2.生长素 (1) 实验说明在的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会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实验说明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够控制胚芽的生长。
荷兰科学家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因为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所以命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最明显的作用是促进生长,但对茎、芽、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因浓度而异。
浓度时可以促进生长,浓度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另外,生长素还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向光性实质:植物受照射,生长素分布。
背光侧生长素分布,植物生长,所以植物的茎会向有光照的方向生长。
练一练 4. 下列生命活动中,与植物感应性现象无关的是( ) A.浸在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 B.倒伏的韭菜自然挺立起来 C.含羞草受到触动时幼叶下垂 D.松树的根在水丰富一侧分布较多解析: 应激性是生物对于外界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应激性是生物特有的,具有趋利避害的特性。
干种子吸水膨胀是亲水性物质作用的结果,如果直接用干面粉或者蛋白质与水接触,也会出现胀大的现象。
所以吸胀作用不是生物所具有的特性而是物质具有的特性,不属于应激性。
热点聚焦深度剖析热点一反射和反射弧典例分析1 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解析: 反射和反射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它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后者是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两者关系密切,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反射活动的具体过程是: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生的神经冲动通过传出神经,传到相应的效应器发生反应。
反射活动的实现必须通过反射弧的各个部分,否则是不能完成的。
但只有完整的反射弧,没有体内或体外的刺激引起神经冲动,也是不会产生反射活动的。
答案: B 对点训练 1.(2009自贡)两位同学一组轮流做膝跳反射试验,A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这条腿上,B同学用手掌内侧的边缘,迅速叩击A同学上面那条腿膝盖下位的韧带,A同学的小腿突然抬起,实验成功,这个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接着两人交换,A同学的手掌刚要接触膝盖下韧带的一瞬间,B同学的小腿突然抬起,A同学认为这次不是膝跳反射。
请你帮助他作出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因为A的手掌刚要接触B的膝盖下韧带的一瞬间,B的小腿突然抬起,这个反射的中枢在大脑,而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因此二者是有区别的。
答案: 反射弧膝跳反射是简单的反射,B同学这次是复杂的反射(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 热点二脑的结构和功能典例分析 2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下列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 A.大脑、小脑、脑干 B.小脑、大脑、脑干 C.大脑、脑干、小脑 D.脑干、小脑、大脑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脑的功能,语无伦次――语言中枢在大脑;走路不稳――协调人体平衡作用的是小脑;呼吸急促――人体的呼吸中枢在脑干。
答案: A 对点训练 2.小君的弟弟参加校棒球比赛,不小心被球击中头部,医生说幸好力量不强,否则会影响视力,请问:棒球伤及他的哪个部位?( ) A.眼睛 B.小脑皮层视觉中枢 C.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D.大脑皮层运动中枢解析: 视觉中枢在大脑。
答案: C 3.(2007嘉兴)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醉酒驾车。
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
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 ) A.大脑 B.脊髓 C.小脑 D.脑干解析: 小脑有协调人体平衡的作用。
答案: C 热点三生长素典例分析 3 棉花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 ) A.增加,以利其生长 B.增加,以抑制其生长C.减少,以利其生长 D.减少,以抑制其生长解析: 植物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上的生长素浓度偏高,抑制侧芽生长;摘除顶芽后,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了侧芽生长。
因此顶芽被摘除,侧芽的生长素减少,有利侧芽生长。
答案: C 对点训练 4.(2009金华)早在1880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时,发现胚芽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会弯向光源生长。
在达尔文之后,经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影响植物弯向光源生长的物质是( ) A.维生素B.DNA C.酶 D.生长素答案: D 5.某同学进行如下的实验:将一盆A植物放在透明的箱内,让它四周接受均匀的光照,而将B植物放在凿了一小洞的暗箱内,如图所示。
几天后发现A植物向上生长,而B植物向小洞处弯曲生长。
此实验可以说明( ) A.阳光能促进植物生长 B.植物茎的生长表现出向光性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水分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光线解析: 在不是单侧光的情况下,植物直立生长,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弯向光源方向生长,由此可见,茎的生长有向光性。
答案: B 热点四胰岛素典例分析 4 晚饭后散步时,人体的血糖和胰岛素分泌量的关系是( ) A.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B.血糖浓度基本不变,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C.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D.血糖浓度基本不变,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解析: 胰岛素对人体血糖起调节作用,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以促进血糖含量下降;当血糖含量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