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0年平塘县雷暴活动的变化特征统计分析
近30年中国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近30年中国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近30年中国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引言:雷暴天气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雷暴天气的频率和强度也呈上升趋势。
针对中国近30年的雷暴天气气候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雷暴天气的发展趋势,为天气预报和应对灾害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一、雷暴天气的定义和形成机制雷暴天气是指在特定的大气环境下,云团产生强烈对流运动并伴随着闪电、雷声、狂风暴雨等现象的一种天气现象。
雷暴天气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大气具有强烈的垂直运动和上升运动,水汽充足以及大气中存在足够的不稳定能量等。
二、中国雷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中国是雷暴天气频发的国家之一,其时空分布特征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从时间上看,雷暴天气主要发生在夏季,其中以7-9月份较为集中。
从空间上看,中国南方地区雷暴天气发生频率较高,尤其是四川盆地、江南地区以及华南地区。
而中国西北地区雷暴天气发生频率较低。
三、近30年中国雷暴天气的变化趋势通过对近30年的中国雷暴天气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几个变化趋势:1. 雷暴天气的频率呈上升趋势:近30年来,中国各地雷暴天气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
这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相吻合。
2. 雷暴天气的强度增加:近30年来,中国雷暴天气的强度呈上升趋势,即短时间内的降雨量增加、雷电活动更为频繁。
3. 雷暴天气的空间分布有所改变:近30年来,中国北方地区的雷暴天气发生频率逐渐增加,而南方地区的雷暴天气发生频率略有减少。
4. 雷暴天气与其他气象现象的关联性增强:近30年来,随着气候的变暖,中国雷暴天气与其他气象现象,如台风、暖湿气流等的关联性也越来越明显。
四、近30年中国雷暴天气的影响近30年来,中国雷暴天气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
首先,雷暴天气引发的强降雨可能导致山洪暴发,造成洪涝灾害;其次,雷电活动对电力设施和通信设备造成威胁,可能引发火灾和设备故障;另外,由于雷暴天气伴随着强烈的风暴,可能对农作物和植被造成损失。
平塘县城市内涝天气形势简析

关键 词 : 平塘县 ; 强降水; 城8 文 献标 识码 : B
平塘县城市 内涝天气形势简析
谢 亚玲 , 罗红波 , 罗 红。 , 钱 家松 , 周 亮萍
( 1 .贵州省平塘县气象局 , 贵州 平塘 5 5 8 3 0 0 ; 2 . 贵州省平塘 县民族中学 , 贵州 平塘 5 5 8 3 0 0 ; 三亚 5 7 2 0 0 0 )
3 .贵州省黔南 自治州 气象局 , 贵州 都 匀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2 — 0 8 ’
根 据平 塘 县 水 利 部 门 提 供 的全 国 山 洪 灾 害 情
第一作者简介 : 谢 亚玲 ( 1 9 8 6 一) , 女, 助工 , 主要从事地面气象观测 工作 。
・
26 ・
平 塘 县 城 区上 游 无 防 洪 水 库 , 城 区 防洪 堤 为 1 9 9 6 -2 0 0 3年修建 , 且 防洪堤 高 度 较低 , 普 遍 防洪 标 准只有 5 —1 0 a一 遇 j , 平塘 县 县 城 防 洪 能力 弱 , 一 旦 出现城 市 内涝 , 其 灾 害严 重 。如 2 0 0 7年 7月 2 5 —
一
l 引 言
城市 内涝 是 指 由 于 强 降 水 或 连 续 性 降 水 超 过 城 市 排 水 能 力 致 使 城 市 内产 生 积 水 灾 害 的 现 象 。 城市 内涝 一旦 发 生就 会 造 成 城 市 交 通 、 网络 、 水、 电 等设 施 中断 , 社会 经济活动受 到极大影 响 , 严 重 时 可危 及人 的生 命 , 造 成 巨大 危害 。 平塘 县 地形 复杂 , 海拔落差大 , 河谷 切割 深 , 城 镇和 主要 居 民点 一 般 都 沿 河 道 或 河 道 出 口处 的 坪 坝地 带分 布 , 易受 洪 水 、 滑 坡 及 泥 石 流 等 灾 害 的威 胁 。平塘 县 老 县 城 也 主要 是 围绕 平 舟 河 河 道 的 坪
1965—2011年平塘县暴雨变化特征分析

t o r r e n t i a l r a i n wa s a n a l y z e d b y ma t h e ma t i c a l s t a t i s t i c s a n d l i n e a r r e g r e s s i o n me t h o d s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P i n g t a n g C o u n t y h a s 2 . 6 d a y s o f r a i n s t o r m e v e r y y e a r .t h e a n n u a l r a i n s t o r m d a y i S o n a d o w n wa r d t r e n d. 1 i n e a r r e d u c t i o n r a t e o f i t
i s 一0. 1 d / l 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 p r o b a bi l i t y o f r a i n s t o m whi r c h a p pe a r e d 2 —3 da y s p e r a n n um wa s 5 7. 5 % :r a i n s t o m o r c c u r r e d c hi e l f y f r o m
Ab s t r a c t U s i n g t h e r a i n f a l l o b s e r v a t i o n d a t a f r o m 1 9 6 5 t o 2 0 1 1 o f P i n g t a n g S t a t i o n, t h e v a r i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o f
平塘县季节的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平塘县季节的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平塘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为湿润多雨,夏季多雷雨和受台风影响。
因此,平塘县的气候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在不同季节内气温、降雨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年代际变化。
本文将对平塘县近几十年来季节的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春季气候变化特征
春季是平塘县气候较为干燥的时期,气温有所回升但降雨量却相对较少。
近年来,平塘县春季气候变化较明显,表现为气温逐年升高、降雨量逐年减少的趋势。
特别是近20年来,春季平均气温显著升高,降雨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的。
综上所述,平塘县气候的年代际变化趋势较为明显,春季降雨量减少、夏季降雨量波动、秋季降雨量逐渐减少和冬季气温升高等变化趋势均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因此,需要加强气候监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1961_2011年甘肃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_王宝鉴

王宝鉴,刘维成,黄玉霞,等.1961—2011年甘肃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J].中国沙漠,2015,35(5):1346-1352.[WangBaojian,Liu Weicheng,Huang Yuxia,et al.Climat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thunderstorm during 1961-2011inGansu,China[J].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2015,35(5):1346-1352.].doi:10.7522/j.issn.1000-694X.2014.00132.1961—2011年甘肃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收稿日期:2014-07-07;改回日期:2014-09-10 资助项目: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CMAGJ2014M55,CMAGJ2013Z09);甘肃省气象局气象科研项目(2013-09);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206029)及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12-063) 作者简介:王宝鉴(1974—),男,甘肃会宁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对流天气预报研究工作。
Email:baojian_w@163.com王宝鉴1,刘维成1,2,黄玉霞1,陶健红3,周晓军4,邵爱梅2(1.兰州中心气象台,甘肃兰州730020;2.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3.甘肃省气象局,甘肃兰州730020;4.兰州市气象局,甘肃兰州730020)摘要:利用1961—2011年甘肃省63个测站的雷暴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和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肃省雷暴气候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年平均雷暴日数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北少、西南多,全省平均为24d,有3个雷暴高发中心,地形是影响甘肃雷暴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
近51年中,1961—1990年为多雷暴期,1991—2011年为少雷暴期,雷暴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甘南高原减少速率最快,每10年约减少4d,这可能与对流有效位能和700hPa相对湿度的下降有关。
1961_2010年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变化分析_王少平

的方法. 该方法不仅能检测出常用降水指数无法检测到的降水量稀少地区尤其干旱区的极端降水事 件,同时也能过滤掉其检测到的降水量丰富地区的虚假极端降水事件 . 此方法首次被应用于统计 1961 年 1 月至 2010 年 2 月西北干旱区 72 个气象站点的年和季节的极端降水指数 ( 大降水和强降水指数 ) , 并分析了极端降水指数的时间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 结果表明: 西北干旱区春 ( 3 - 5 月 ) 、秋 ( 9 - 11 月) 、冬( 12 月至次年 2 月) 三季极端降水指数无显著 ( P > 0. 05 ) 变化趋势,夏季 ( 6 - 8 月 ) 大降 水的频率和降水量以及大降水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比重都显著增加 ; 新疆地区极端降水指数为增加趋 势的区域基本都分布在海拔较高 ( 约海拔 1 000 m 以上) 的地区; 西北干旱区东部极端降水指数变化趋 势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差异 , 表现为夏、 秋季大部分地区为增加趋势 , 冬、 春季大部分地区为减小 趋势.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极端降水指数; 时空分析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0240 ( 2014 ) 02031809 文章编号: 1000-
第 36 卷 第 2 期 2014 年 4 月
冰
川
冻
土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No. 2 Vol. 36 , Apr. , 2014
doi: 10. 7522 / j. issn. 10000240. 2014. 0039 Wang Shaoping ,Jiang Fengqing ,Wu Xiaobo ,et al.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of the extreme precipitation indices over the arid regions in Northw est China from 1961 to 2010[ J].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 2014 , 36 ( 2 ) : 318 - 326. [ 王少平,姜逢清,吴小波,等. 1961 - 2010 年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变化分析[J]. 冰川冻土, 2014 , 36 ( 2 ) : 318 - 326. ]
近50年贵州不同强度降水日数时空变化分析

近50年贵州不同强度降水日数时空变化分析作者:白淑英莫婷史建桥周寅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5年第02期摘要:利用1961年-2010年贵州省81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检验和GIS空间分析,探讨了贵州省不同强度降水日数的时空演变规律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不同强度降水日数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态势,总降水日数表现为明显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1.93 d/(10a),其中小雨日数对总降水日数变化趋势的贡献最大,两者均在2006年发生突变,转为急剧下降趋势。
在空间分布上,总降水日数和小雨日数总体分布态势由西南向东北递减,黔西南的大方、纳雍、水城等地为高值区,黔东南以及东北局部地区为低值区;中雨日数和大雨以上日数则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不同地区降水日数以减少为主,其中总降水日数和小雨日数在黔南地区减少比较明显,中雨日数呈减少趋势的比例高达90.1%,而大雨以上日数为增加趋势的比例较大(44.5%),呈条带状分布,主要在黔西、黔东北以及黔中南等地。
关键词:降水日数;Mann-Kendall检验;时空变化中图分类号:P4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5)02-0220-05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rainfall days with different intensities in Guizhou in recent 50 yearsBAI Shu-ying1,2,MO Ting1,SHI Jian-qiao3,ZHOU Yin4(1.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Nanjing 210044,China;2.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Nanjing 210042,China;3.Unit 61,No.94783 of PLA,Changxing 313111,China;4.Unit 61,No.94857 of PLA,Wuhu 241007,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at 81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Guizhou Province from 1961 to 2010,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and abrupt change of rainfall days with different intensitie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methods of linear trend analysis,Mann-Kendall test,and GIS spatial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infall days with different intensitiesincrease gradually from the 1960s to 1990s and decrease in the early 2000s,the total rainfall days present an obvious decreasing trend with a rate of 1.93 d/10a,and the light rainfall days account for most of total rainfall days as both have an abrupt decreasing trend in 2006.As fo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the total rainfall and light rainfall days decrease from southwest to northeast with higher-value centers in Dafang,Nayong,and Shuicheng in the southwest and lower-value areas in the southeast and northeast of Guizhou Province,while the medium rainfall and heavy rainfall days decrease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The rainfall days decrease in different area of Guizhou Province.The total rainfall and light rainfall days have a significantly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south of Guizhou Province,the proportion of moderate rainfall days shows a decreasing trend of 90.1%,and the area of heavy rainfall days with an increasing trend accounts for 67.1% and is mainly located in the west,northeast,and south central Guizhou Province with a banding distribution.Key words:rainfall days;Mann-Kendall test;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降水是一个重要的气候要素和水文要素,它对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生态环境形成与演变以及农业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
平塘县季节的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平塘县季节的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平塘县近几十年气候变化的概况进行分析,探讨了季节特征、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并对气候变化对平塘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平塘县的气候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和年代际变化趋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等。
气候变化已经对平塘县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气候变化对平塘县的长期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平塘县、季节、年代际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概况、特征分析、影响因素、气候变化影响、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平塘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愈发明显,平塘县的气候也呈现出一系列的变化。
研究对平塘县季节的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该地区气候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平塘县的气候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
夏季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不稳定,干旱和水灾频发;冬季气温较往年偏高,但降水量较少,导致水资源供应紧张;春秋季气温波动较大,气候不稳定。
这些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及时加以应对和调整。
研究平塘县季节的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对于了解该地区气候变化的趋势和规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可以为平塘县的气候适应性和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1.2 研究目的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通过对平塘县季节的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该地区近年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分析平塘县近几十年气候变化的整体概况,了解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和幅度;2. 研究平塘县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比较不同季节气候变化的异同,探讨季节气候变化的规律性;3. 探讨平塘县气候变化的年代际特征,分析气候变化在不同年代的表现及其可能的原因;4. 分析影响平塘县气候变化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探讨各种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5. 探讨气候变化对平塘县的影响,包括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6 — 0 12 1 9 0年平塘 县雷暴活 动的变化特征 统计分析
谢 亚玲 ,钱 家 松 ,焦乘 乘 ,李青 建 2
(. 塘县气象局 , 州 平塘 1 平 贵 5 80 ; . 匀 雷 达 站 , 州 都 匀 5 30 2都 贵 5 8O ) 5 O O
摘
要 : 用 平 塘 县 气 象 站 1 6  ̄ 0 0年 的 雷 暴 观测 资 料 , 利 9 12 1 通过 数 理 统 计 和 一 元线 性 回归 拟 合 等 方 法 , 析 平 塘县 5 a 分 0
1 9日平塘县 通 州镇 出现 雷 击 , 造成 两 人 死亡 。本文 分析 平塘 县从有 雷 暴记 录 以来雷 暴气 候 特征 ,增加
2 雷 暴 的 时 间分 布 特 征
2 1 雷暴 年代 际变 化特 征 . 统 计 平 塘 县 16 — 0 0年 5 a的雷 暴 观 测 资 912 1 0
时间 ( ) 年
圈 1 平 塘 县 1 6 — 0 0年 年 ■ 暴 日数 距 平变 化 趋 势 图 9 12 1
图 2为 平 塘 县 1 6 — 0 0年年 雷 暴 的 5 动 9 12 1 a滑
平 均 图 , 图 1和 图 2中可 以看 出 16- 00年平 从 9 12 1
38 3
对本 地雷 暴发生 规律 的了解 ,以期预 防雷 电事 故 的
发生。
平塘 县位 于黔南 布依 族 苗族 自治 州南 部 ,东经
16 4 1 17 2 北 纬 2 。0 ~ 6 o 间 , 于 云 0 o0— 0 o7 。 5 3 2 。 7之 处
为 负距平 ;若 以雷暴 日数距 平 值大 于 ld为多 雷暴 O
第 3 3卷
增刊 1
气
象
研 究
与
应 用
、0. 1 『3 3S
J n2 l u .0 2
2 1 6月 0 2年
J RN 0U AL 0F MET OROL I E OG CAL R E ES ARCH AND P I AT ON A PLC I
文 章 编 号 :63 8 1 (0 2 S - 37 0 17 — 4 1 2 1 )1 0 3 - 3
雷暴 是一 种 灾 害性 天 气 ,是 由于积 雨 云 中、 云 间、 云地 之间产 生一 定 的电位 差 而 出现 的放 电现象 , 并伴 随雷声 。 常还伴 有暴 雨 、 通 大风 、 雹 、 卷 风等 冰 龙
区 ,5 1 ≤T≤4 0的地 区为 中雷 区 , ≤1 T 5的地 区为少
平塘县16 00 9 12 1年雷暴 日 距平图
l
1 资料 和 方 法
采 用平塘 县气 象站 1 6 — 0 0年 的共计 5 a的 9 12 1 0
—
2 3 0 O
巴 1 O 幢E 嘴l Ⅲ 0
1 0 2 0
3 O
—
j
誊
雷暴 观测资 料 .通 过数 理统 计 分析 平塘 县雷暴 的年
际变化 、 月变 化 以及雷 暴初 终 日的分 析 。 从而得 的变化 特 征 。
雷暴 日表征不 同地 区雷 电活动的频繁程度。是 指某地 区一 年 中有 雷 电放 电 的天数 ,一 天 中只要 听 到一次以上的雷声就算一个雷暴 日T 。根据雷电活 动 的频度 和雷害 的严 重程 度 ,我 国把 年平 均雷暴 日 数 T9 > 0的地 区叫做 强雷 区 。 ≥4 T 0的地 区为多雷
来 的 雷暴 气 候 变 化 特 征 。结 果 得 到 : 塘 县 年 雷 暴 日数 较 多 , 际 变 化较 大 , 呈 现 波 动 减 少 趋 势 , 季 节 划 分 分 析 得 平 年 且 从 到, 除冬 季 外 , 它 季 节 均 有 不 同程 度 地 减 少 。分 析 5 a的月 平 均 雷 暴 日得 到 雷暴 多发 生 在 4 8 , 年 月平 均 雷 暴 日 其 0 —月 多 呈现单峰型, 峰值 出现 在 8月 ; 计 雷 暴 初 终 日得 到 雷 暴初 终 日出现 的年 际变 化 较 大 , 统 即雷 暴 持 续 期 年 际变 化 较 大 , 得 到 9 %保 证 率 的雷 暴 初 日出 现 在 3月 下旬 ,O O 9 %保 证 率 的 雷暴 终 日出现 在 1 上 旬 。 2月 关键词 : 塘县 ; 暴 ; 平 雷 雷暴 日数 ; 候 变 化 气
料 , 到 平 塘 县 平 均 每 年有 5 . 雷 暴 1 根 据 中 得 29个 3, 国气象局 有关 雷暴 日数 的规定 。 平塘 县属 于多雷 区 。 分 析 图 1 塘县 5 a的雷 暴距 平 分布 图得 知 :雷 暴 平 0
日数 年际 变 化较 大 , 最多 年 份 为 17 9 9年 , 比平 均 值 多2 5个 ,最 少年 份 为 2 0 0 7年 ,比平 均值少 2 7个 ; 19 9 8年之 前雷 暴 日数 基本 上 是正 距 平 . 而之后 基 本
年 ,小 于 1d的为 少 雷暴 年 ;9 8年 之前有 5 %的 0 19 5 多 雷 暴 年 ,而 之 后 无 多 年 雷 暴 年 ,且 少 雷 暴 年 占
5 %。 8
贵 高原东 南坡 向广 西丘 陵过 渡地 带 ,地势 由北 向南 逐 渐倾 斜 , 致 为西 北 高东 南 低 , 拔 落 差 大 , 复 大 海 是 杂 的喀斯 特地形 。 于亚 热 带湿 润季 风气 候 , 候温 属 气 和, 四季 分 明 , 雨量 充沛 , 霜期 长 。 无
雷区。
恶 劣天气 。随着 越来 越多 各 种信 息化 的 电气 设备 的 使用 。 而使 雷暴 造 成 的损 失也 日益加 剧 。在 2 o 从 o0 年平 塘县 平湖镇 植 物油厂 发 生雷 击 , 多 仪器瘫 痪 , 许 造 成重大 损失 , 幸运 的是 无人 受伤 。在 2 1 00年 6月
气
象
研
究
与
应
用 ・
3 3卷
塘 县年 雷暴 日数在 波动 呈现减 少趋 势 ,尤其 是进 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