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旗雷暴活动特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额济纳旗雷暴活动特征分析
摘要:利用额济纳旗气象局1971~2000年30年的雷暴资料,对额济纳旗雷暴的年变化、月变化、日变化及产生和消失的方位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额济纳旗雷暴的气候变化规律。
关键词:额济纳旗雷暴统计分析
The analysis at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thunderstorm activity in Alxa Ejinaqi.
LIU Zhi-Ning WANG rui-xue MA Wen-chao ZHANG si-lian
(The Alxa meteorological Bureau,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Bayan haot 750306)
Abstract:This paper, by using the observation date in Alxa Ejinaqi during 30 years(1971-2000) of thunderstorm,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Annual variation、monthly variation and diurnal variation of frequency、the azimuth of appear and disappear。
At last,summarize the climate change rule of thunderstorm in Alxa Ejinaqi.
Key words: Alxa Ejinaqi; Thunderstorm; Statistical analysis;
雷暴为积雨云云中、云间及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表现为兼有闪电和雷声,有时亦可只闻雷声而不见闪电。
在气象观测中,有一声雷鸣,不论远近就记1个雷暴日。
若1天中,雷声隆隆,也记1个雷暴日。
额济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东邻阿拉善右旗,南与甘肃省金塔县和玉门市相连,西通新疆哈密,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507公里,总面积11.46万平方公里, 辖2个镇、3个苏木、25个嘎查,总人口2.5万人,有蒙、汉、回、满、朝鲜、达斡尔等9个少数民族,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旗。
了解和掌握本地区雷电产生和发展规律,对避免和减少因雷击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畜伤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雷暴的年际变化
根据1971~2000年30年的雷暴统计资料表明,额济纳旗平均每年出现8.5个雷暴日,属少雷区。
雷暴日年际变化大,最多年份为15个,分别出现在1973、1977、1999年;最少年份为1个,出现在1991年;70年代(1971~1980年)共出现103个雷暴日,80年代(1981~1990年)共出现66个雷暴日,90年代(1991~2000年)共出现87个雷暴日,70年代年雷暴日数基本维持在10.3个左右, 80年代年雷暴日数基本维持在6.6个左右,进入90年代则基本维持8.7个左右,额济纳旗的雷暴日80年代明显减少,90年代后逐步增加,但总体呈减少的变化趋势,由图1可以看出,年雷暴日数在1981-1991年之间呈明显下降的趋势,但在1991年以后开始逐步回升,特别是1991年,全年只有1个雷暴日,为30年来最少。
额济纳旗初雷日一般在5月中旬出现,初雷最早出现在1990年3月29日,最迟出现在1972年7月10日;额济纳旗终雷日一般出现在8到9月份,最早出现在1991年7月5日,最迟出现在1990年10月12日;最长雷暴期为1990年的198天,最短雷暴期为1991年的1天。
2、雷暴的月变化
从图2可以看出,额济纳旗1-4月,10-12月无雷暴,5~9月均有雷暴出现,但雷暴的活跃期开始于5月份,5月占全年雷暴日数的7%,6~8月为雷暴的高发期,占全年雷暴日数的86%,6~7月达到高峰,分别占全年的25%和40%,其中7月出现的雷暴日数最多,9月只占全年雷暴的7%。
雷暴的这种明显的月变化分布特征与
天气变化是密切相关的,5月当北方弱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在额济纳旗交汇时容易产生雷暴天气,因此,雷暴活动也日趋活跃;6~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北抬西伸,额济纳旗地处副高西北侧边缘,当有从西北移入的冷空气时,冷暖空气在额济纳旗上空频繁交汇引发雷暴;9月份雷暴天气逐渐减少,10月份以后至次年4月份无雷暴出现。
3、雷暴的日变化
统计了1991~2000年10年的雷暴资料,1991~2000年共有146个雷暴,其中有56个雷暴在夜间(20~8时)出现,雷暴在夜间出现的概率约为38%。
雷暴在白天(8~20时)的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额济纳旗雷暴的日变化非常明显,8~11时有一个小的上升变化的趋势,11-13时呈下降趋势, 13~16时一直呈上升趋势,16时以后呈下降趋势,其中15~17时为雷暴出现的高峰期,占了白天出现总数的49%,15~16时达到最大值,约占23%。
4、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额济纳旗的雷暴气候规律如下:(1)额济纳旗平均每年出现8.5个雷暴日,雷暴在80年代有一个明显下降的趋势,进入90年代又逐步恢复上升,但总体上随年代有减少的变化趋势。
(2)6~8月为雷暴的高发期,占全年雷暴日的86%,7月份达到最高峰,占全年的40%。
(3)额济纳旗雷暴的日变化非常明显,15~17时为雷暴白天出现的高峰期,15~16时是雷暴白天最易发生的时段。
参考文献
[1]陆亚龙,肖功建.气象灾害及其防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2]闫爱霞,田龙,郎亚彬,张林.正镶白旗雷暴气候特征及其防御措施分析[J].内蒙古气象,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