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技术双联齿轮夹具设计
齿轮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齿轮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双联齿轮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其典型夹具设计

双联齿轮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其典型夹具设计摘要通过对零件的分析,制定一套合理的工艺方案,并设计出可行的夹具。
本文主要是围绕双联齿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以及对其中两道工序的夹具设计来展开的。
其主要内容有:首先分析了零件图,确定生产类型和毛坯,确定加工设备,确定加工方案及装夹方案,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与计算,数据处理等。
本次设计主要是对钻28的孔和滚齿进行夹具设计,对夹具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选择。
选定方案后,通过查阅相关夹具设计书籍和相关图例,最终完成钻孔和滚齿的夹具设计。
试图找出一种简单、实用的加工方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关键词:双联齿轮;工艺分析;工艺规程设计;夹具设计The machining process and fixture design of the Dual gearAbstractPart of the analysis,to develop a reasonable process scheme, and design a feasible fixture.This paper is mainly about the Dual gearmachining process and fixture design for the two processes to start. Its main contents are: the first analysis of the parts diagram, determine the production type and blank, determine the processing equipment, determine the processing scheme and clamping scheme, tool selection, 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 of cutting parameters, data processing etcThis design is mainly to drill 28 holes and hobbing fixture design, analysis and selection of design scheme of fixture. The selected solution, by consulting the related jia design books and related legend, fixture design finished drilling and hobbing. Trying to find a processing method of simple, practical, to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and reduce the cost.Key words:Dual gear; Process analysis; Process design; fixture design 目录1 绪论11.1设计内容及意义 11.2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11.3课题背景知识 21.4夹具设计 52 工艺规程设计72.1工艺分析72.1.1零件的作用72.1.2零件工艺分析72.1.3生产纲领计算82.2毛坯选择82.2.1选择毛坯种类82.2.2确定毛坯尺寸及机械加工总余量 9 2.2.3 绘制毛坯图 102.3制定工艺路线102.3.1定位基准选择102.3.2加工阶段划分112.3.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132.3.4工序顺序的安排 132.3.5工艺路线拟定132.3.6 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选择15 2.3.7工序尺寸确定162.3.8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173 滚齿夹具设计263.1问题的提出263.2确定定位方案263. 3确定夹紧机构263. 4确定其他装置263. 5绘制夹具总图273. 6夹具简要说明284 钻夹具设计294.1问题的提出294.2定位基准的选择294.3确定夹紧机构294.4绘制夹具装配图294.5切削力和夹紧力计算304.6定位误差分析314.7夹具简要说明315 结论32参考文献33致谢34毕业设计(论文)知识产权声明35毕业设计(论文)独创性声明36此仅为文档售价,若需要cad图等其他文件,请加Q:19856397551 绪论1.1设计内容及意义本次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之后而进行的。
双联动齿轮的加工工艺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双联齿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者:指导教师:000000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系班2011年12月5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设计题目:设计双联齿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设计前提:中批生产二、设计内容:1.零件图1张2.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套三、课程设计工作计划周一:绘制零件图周二: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草稿周三:修订并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周四: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周五:答辩四、相关教材及参考书目:1.《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启平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手册》、《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等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年月日设计双联齿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目录1、概述 (1)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1.3齿轮的功用与结构特点 (1)2、双联齿轮的加工工艺 (3)2.1双联齿轮的工艺分析 (3)2.2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2.3确定定位基准 (6)2.4确定各表面加工参数及加工方法选择 (6)2.5工艺路线的拟定 (7)2.6确定齿轮的偏差,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11)2.7工序设计 (12)总结 (14)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1.1 研究目的毕业设计是我们在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要求我们能综合运用大学三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独立解决本专业一般问题,树立为生产服务,扎实肯干,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为将来在机械方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双联齿轮工艺设计与实施

双联齿轮工艺设计与实施1.分析零件图样常见圆柱齿轮加工,随着齿轮结构形状、精度等级、生产批量、条件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工艺方法。
如图所示10-2为双联齿轮,材料为40Cr、齿部要求高频感应淬火,硬度达到52HRC,精度等级均为7级,大小齿轮模数均为2,小齿轮齿数为28,大齿轮齿数为42,中小批生产。
其余双联齿轮2.工艺分析1)加工方案的确定齿轮加工方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齿轮的精度等级、生产批量和热处理方法等。
齿轮加工过程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毛坯加工、热处理、齿坯加工、齿形加工、齿形粗加工、齿端加工、齿面热处理、修正精基准及齿形精加工等。
2)确定装夹方案齿轮的装夹方式直接影响加工精度,对于轴类齿轮的齿形加工一般选择顶尖孔定位,盘套类齿轮的齿形加工常采用内孔定位与端面和外圆与端面定位加工。
对于此双联齿轮的齿坯加工采用锻造,然后正火,齿形粗、精加工均采用心轴和端面定位。
3)确定加工工艺(填写工艺卡)表10-1 双联齿轮加工工艺过程序号工序内容定位基准1毛坯锻造2正火3粗车外圆及端面,留余量1.5~2mm,钻镗花键底孔至尺寸Ø30H12外圆及端面4拉花键孔Ø30H12Ø30H12孔及A面5钳工去毛刺6上心轴,精车外圆、端面及槽至尺寸要求花键孔及A面7检验8滚齿(Z=42),留剃余量0.07~0.10mm花键孔及A面9插齿(Z=28),留剃余量0.04~0.06mm花键孔及A面10倒角(Ⅰ、Ⅱ齿圈12°)花键孔及端面11钳工去毛刺12剃齿(Z=42),公法线长度至尺寸上限花键孔及A面13剃齿(Z=28)公法线长度至尺寸上限花键孔及A面14齿部高频感应淬火G5215推孔花键孔及A面16珩齿(Ⅰ、Ⅱ)至尺寸要求花键孔及A面17检验入库4)刀具及切削参数的确定在齿轮加工中需用到YT30外圆车刀、拉刀、滚刀、插齿刀、剃齿刀等刀具,加工中的切削参数(切削速度、进给量等)可根据所选用的机床型号进行灵活调整。
双联齿轮磨孔夹具设计及应用

4 电极 编程 加 工 的几 点 经 验
( ) 加工 薄 片 电极时 , 防止 变 形 , 下 刀量 不 1在 为 层
宜太大, 走刀 速 度 不 可 过 快 ; 切 削顺 序 中采 用 层 优 在 先 , 以保证 薄 片 四周 受 力平衡 。 可 () 2 注意构 建加 工模 型 。在 编程 时 不 能 局 限于 现
注 意此类 电极 的加工 顺 序 : 加工 顶 部 曲面再 加 ( 大刀走 ” 。 种 方法 多用 在等 高类 的加工 刀路 中 , 先 即“ )这
. mm的火花 间隙 。 工侧 壁 。即先在 薄片 被加 强 的状 近似 01
形状 , 加工 侧 壁 , 防 加工 顶 面时 因 薄 片强 度 不 够 再 以
本 文从 一 个 在实 际 中得 到 验证 的实例 出发 , 讨 探
编程 时 , 需设 置负余 量 , 而在软 件 的参 数设 置 中不 允许 了薄 片 电极 的数控 编 程 加工 方法 和过 程 , 以及 电极 加 负余 量大 于刀角半 径 , 因此 当用 到平底 刀加 工 曲面时 , 工 的经 验 , 数控 编程 加工 人员 提 供 了薄 片 电极 的加 为
种 作法 太耗 时 间 , 用 价值 不高 。 实
工 , 解决 残屑 缠刀 问题 , 可 更能 保 证加 工 效 果 , 以及避
免在边 上 出现 毛刺 。
蕊 利材具品限司代 — 奏明钢模制5 结 束 语 有公 铀 蛙
铜 .
朗
( ) 电极 需 要放 电 间隙 , 4因 在使 用 C /A 软件 ADC M
w r i g ef in y o k n f ce c . i
Ke r s up ia e g a ; rn n o e ca y wo d :d lc t e g i dig h l l mp; e in a d a pl ai n; l mp n e r;n e a r d sg n p i to c a i g g a i tr l c n gidn c ie rn i g ma h n
双联齿轮工艺夹具设计

1 定位 基准 的选择
因为齿轮端面相对于轴心线的的跳动为 O.O5,因此我们 采用 端面和定位 ,同时花键孔即是工件的设计 基准 ,又是加工 基准 ,因此以内孔 为定位基 准完全可 以达 到精度要求 。
2 切削 力和夹 紧 力的计 算
2.1 刀具 :采用专用滚刀
机床 :滚齿机 。
F:一Cre%xrf, ̄afZ
解 决 措 施 。 关键词 :双联齿轮 ;夹具 ;设计 中图分类号 :TG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320(2012)03-0097-01
Double gear craft fixture design
ZAⅣG Hong-】 1 NG Jia Qiqihar Heavy CNC Equipment Co.,Ltd.,Qiqihar Heilon ̄iang 161005,Chinc ̄'2.Jilin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究 方 向 :机 械 设 计 与 制 造 。
3 定位 误差分 析 由于用 中28内孔和端 面定位 ,齿轮设计 (下转第 99页)
第 39卷 第 3 期
王 娟 。等 基 于 单 片 机 的 数 字 存 储 示 波 器 设 计
跳 转到 K1键 的处理程序对频率 进行实时 的测 量并在数码 管
摘 要 :h,,-y--齿轮 时以第七道 工序拉键槽夹具的一端面和花键孔为定位基 准采 用心轴定位花键孔 。为了提 高劳动 生产率 ,保证加工质量 ,降低 劳动强度 ,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双联齿轮的齿形加 工,即大端滚齿和 小端插齿 ,由于工件结
构原 因。其齿 向及 齿 圈径 向圆跳动误差往往超 出产 品技 术要 求或加工工艺要 求。文章就 此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 出相应
齿轮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夹具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齿轮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夹具设计目录摘要4第一章齿轮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编制概述51.1工艺编制的总体步骤5第二章对齿轮类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与分析62.1分析齿轮类零件的技术要求62.2明确毛坯尺寸82.3拟定工艺路线82.4设计工序容102.5填写工艺文件10第三章对齿轮类零件加工工艺进行合理性分析11第四章夹具设计的要求114.1 了解夹具设计的总体要求11第五章夹具设计的特点125.1确定夹具的类型125.2钻模的主要类型12第六章工件夹紧计算与选择136.1工件的夹紧136.2 夹紧力的选择136.3夹紧力的计算与精度分析14 第七章夹具的结构分析与设计167.1夹具的夹紧和定位167.2夹具的导向17第八章夹具的总体分析17第九章致18摘要齿轮类零件是典型零件之一,它在机械主要用于传动,齿轮类零件主要有齿轮.齿轮轴,涡轮涡杆,在机械领域运用很广泛。
按传动形式分圆柱类齿轮、锥齿轮、齿条等。
按齿形状分:齿轮、齿、字齿等。
按制作方法分:铸造齿轮、烧结齿轮、轧制齿轮等。
我以齿轮加工工艺编制分析齿轮的加工要求,在生产实际中阐述齿轮的工艺过程,与工艺的合理性。
夹具在机械加工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夹具才是保障零件加工的方法。
我从夹具的分析、设计、计算、使用方面概述夹具的用途。
按专业化程度可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可调夹具、组合夹具、成组夹具、标准夹具、随行夹具、组合机床夹具等。
我这次设计的是盖板式钻夹具。
这是一种专用夹具,专为一工件的一道工序而设计的夹具。
关键词:齿轮、夹具、工艺、设计1.1工艺编制的总体步骤1.分析零件的结构和技术要求(1)分析图样资料①加工工艺表面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②各加工表面之间以与加工表面和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③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与表面的其他要求④热处理与其他要求(2)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零件的结构工艺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性能的要求下,制造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包括整个工艺过程,有毛坯制作、切削加工、装配与维修等工艺。
双联齿轮的工艺设计与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双联齿轮的工艺设计与夹具设计专业: 机械设计与制造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目录摘要 (3)第1章零件的分析 (4)1.1零件的结构特点 (4)1.2机械制造工艺技术相关知识 (5)第2章工艺规程设计 (6)2.1零件的作 (6)2.2零件工艺分析 (7)2.3生产纲领计算 (7)第3章毛坯选 (8)3.1选择毛坯种类 (10)3.2确定毛坯尺寸及机械加工总余量 (11)3.3 绘制毛坯图 (11)第4章加工阶段分化 (13)4.1工艺过程分析 (13)4.1.1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4)4.1.2工序顺序的安排 (14)4.2工序路线拟定 (15)4.2.1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选择 (16)4.2.2 工序尺寸确 (18)第5章夹具设计 (24)5.1问题的提出 (24)5.2定位分析 (25)5.3定位方案 (25)5.4定位原件分析 (26)设计小结 (27)参考文献 (28)摘要设计内容及意义1.这会设计是在我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课程,技术应用课以及专业课之后而进行的。
2.本次的毕业设计是我在大学里的一次总复习,训练总结自己的能力,而达到以下目的。
3.加强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综合的检验。
4.训练我们查阅资料的能力,查询有关设计资料。
5.目前正确的设计理念,把握设计方案,训练我的实际能力。
6.对双联齿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让我在工艺规程设计方案。
机械制造方面,零件加工余量的计算,零件工艺尺寸,及查阅技术文献等各个方面起到一次综合的训练。
7.能对加工零件的图纸技术要求,合理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制定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设计。
8.通过零件工艺图,装配图绘制,用CAD绘图软件的画图获得。
本次设计的内容为:运用CAD软件绘制双联齿轮零件的二维零件图,然后根据图纸的技术要求确定生产类型,进行工艺分析,确定毛坯和制造方法,双联齿轮零件的材料为45钢,采用以锻造的形式进行毛坯的制造,并确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完成机械加工工序设计,进行必要的经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进制造技术设计题目:双联齿轮夹具设计班级:机制131组别:第四组成员:郭永胜、柳林、姚国廉、张海龙指导老师:白斌沈阳工程学院机械学院沈阳工程学院双联齿轮专用夹具设计成绩评定表系(部):机械学院班级:机制131班学生姓名:第四组目录一、产品简介 (2)二、FMS系统介绍 (4)三、先进制造工艺介绍 (7)四、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计算 (9)(一)确定毛坯的制作式 (9)(二)基准的选择 (9)(三)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艺方案的分析 (9)(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2)(五)各工序的定位夹紧方案的选择 (13)(六)专用夹具的选择 (14)(七)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5)五、典型工序基于Edegcam软件虚拟加工仿真 (17)六、课程设计总结 (20)一、产品简介2D设计图3D实体图(一)零件的作用双联齿轮是一些机械设备变速箱中,通过操作机构相结合,滑动齿轮,从而实现变速。
Φ32花键孔有较高精度。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该零件时齿轮类零件,形状规则,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要求均较高,零件的主要技术分析如下:(1)齿轮端面对准A的圆跳动公差不超过0.05mm,主要是保证端面平整光滑,双联是利用花键轴和花键孔进行配合定位,因此必须保证花键孔的尺寸精度。
双联齿轮之间啮合要求严格,要保证双联齿轮的齿形准确及同轴度较高。
(2)由于零件是双联齿轮,轴向距离较小,根据生产纲领是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3)齿轮要求加工精度高,要严格控制好定位(4)Φ32的花键孔是比较重要的孔,也是以后机械加工各工序中的主要定位基准。
因此加工花键孔的工序是比较重要的。
要在夹具设计中考虑保证到此孔精度及粗糙度要求。
(三)零件的应用前景(1)主要应用在汽车的变速箱中(2)机床变速箱和减速器(3)随着汽车的日渐普及,减速器变速箱等需求量大大增加,因此该零件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我们的优势采用先进制造理念,在保证精度强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宝贵的人力物力。
一、FMS系统介绍(一)简介(1)该件为典型的双联齿轮,在FMS系统中,需要完成双联齿轮的车端面外圆、钻孔、拉花键和插齿工序。
(2)对输入铸造毛坯进行粗加工,然后对零件表面进行精加工处理,之后对其进行车外圆、铣平面、钻孔、拉花键和插齿。
最后输出成品,输送存储(二)FMS柔性制造系统示意图(三)机床型号DKGP-36P系列自动车床三、先进制造工艺介绍我们的齿轮加工过程将采用高速切削加工,下面介绍高速切削(一)高速切削的速度定义高速切削速度不能简单地用某一切削速度数值来定义,不同的切削条件,具有不同的高速切削速度范围。
不同的工件材料的大致高速切削速度范围如图1所示。
高速铣削钢时,切削速度的下限是500-800m/min,高速铣削铝合金时,切削速度的下限是3000-5500m/min。
(二)高速切削的主要优点1)随切削速度提高,材料切除效率增加,大幅度提高加工教率,降低加工成本。
2)切削速度提高,切削力随之减少,平均切削力可下降30%。
这对降低高转速主轴的功耗有明显影响,并有利于低刚性和薄壁零件的加工。
3)高速切削平时采用小切深,大进给,并且切削力降低,使加工表面质量明显提高,并有利于低刚性零件的加工。
4)高速切削大量的切削热随切屑排出,大致在90%以上,加工工件的温升小,有利于降低工件的热变形和减小加工的残留内应力。
5)从切削动力学分析,机床转速提高,使切削系统的工作频率远高于机床的低阶固有频率,这有利于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
6)高速切削可代替磨削用于淬硬工件的粗加工和半精加工,不仅明显提高加工效率,而且不用切削液,有利于环境保护。
四、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计算(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由于零件结构简单,尺寸较小,且有台阶轴,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精度较高且要进行大量生产所以选用模锻件,其加工余量小,表面质量好,机械强度高,生存率高。
工件材料选用45钢,毛坯的尺寸精度要求为IT11—12级(二)基准的选择根据零件图纸及零件的使用情况分析。
知Φ32花键孔,端面圆跳动,平行度等均应通过正确的定位才能保证,故对基准的选择应欲与分析(1)粗基准的选择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保证不加工表面和加工表面的位置要求,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故应分别选择AB端面为粗基准,在加工Φ32花键孔应选择花键孔以及B面为第二位毛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在加工完Φ32花键孔以后各工序则分别一面两孔为定位精基准。
这样就满足了基准重合的原则和互为基准的原则。
在加工某些表面时,可能会出现基准不重合,这时需要进行尺寸链的换算。
(三)工艺路线的拟定(1)工艺路线的拟定为保证达到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及各项技术要求,必须制定合理的工艺路线。
由于生产纲领为批量生产,所以采用通用机床配以专用的工具、夹具、量具,并考虑工序集中,以提高生产率和减少机床数量,使生产成本下降。
工艺路线一:工艺路线二锻造、正火锻造、正火1粗车外圆及端面 1粗车外圆及端面2拉花键孔 2拉花键孔3去毛刺 3去毛刺4精车外圆、端面 4精车外圆及端面5检验 5检验6滚齿 6滚齿7插齿 7倒角8倒角 8去毛刺9去毛刺 9剃齿10剃齿 10齿部高频淬火11齿部高频淬火 11推孔12推孔 12衍齿13衍齿 13总检14总检两个工艺方案中除第七道工序不同外,其他的工序都相同,二这道工序都是为了获得Z=21的切削加工。
方案一是对Z=33的齿形进行滚齿加工后再对Z=21的齿轮进行插齿加工,这样能保证切削加工顺利地进行下去。
方案二是对Z=33的齿坯进行滚齿加工后继续对Z=21的齿轮进行滚齿加工,由于该零件是双联齿轮,两齿轮间隔很小,若再对Z=21的齿坯进行滚齿加工需得有专门的设备,增加了成本和加工难度另外,选择方案时还应考虑工厂的具体条件等因素,如设备,能否借用工具、夹具、量具等、本次设计选择工艺路线方案一。
根据工序方案一制定出详细的工序划分如下所示:毛坯为锻件,清理后进行正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机械切削加工性能,在毛坯车间,对其认真检验分析,达到毛坯的技术要求,然后送到机械加工车间来加工1毛坯锻造2正火3粗车外圆及端面,留余量1.5~2mm,钻、镗花键底孔至尺寸Φ28H124拉花键孔5钳工去毛刺6上心轴,精车外圆,端面及槽至要求7检验8滚齿(Z=33)留余量0.07~0.1mm9插齿(Z=21)留余量0.04~0.0610倒角11钳工去毛刺12剃齿(Z=33)公法线长度至尺寸上限13剃齿(Z=21)采用螺旋角度为5度的剃齿刀,剃齿后公法线长度至尺寸上限14齿部高频淬火15推孔16衍齿17总检入库根据此工序安排,编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及工序卡。
见附表机械工艺加工过程卡,附表机械加工工艺卡(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1、毛坯尺寸的确定,画毛坯图双联齿轮室一些设备变速箱中,通过与操纵机构相结合,滑动齿轮,从而实现变速。
要求配合精度较高,力学性能较好,且生产纲领是成批生产,所以毛坯选用模锻件,再给以正火处理,以消除锻件在锻造过程中的内应力。
由文献1,该种锻件的工差等级为CT7~9级,故取CT为9级。
由文献1可用查表法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但由于用查表法所确定的总余量与生产实际情况有些差距,故还应根据工厂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由文献1可查出锻件主要尺寸的公差,先将调整后的主要毛坯尺寸及公差,如下表所示(五)各工序的定位夹紧方案的选择1.粗车外圆及端面,钻镗花键底孔至尺寸φ28(1)已知φ87.5外圆长度方向上的加工余量为3mm,实际加工余量为 1.5mm,故分一次加工,长度加工公差为IT11级取-0.19mm2、扩孔刀具直径do=27mm;刀具几何参数同上。
倒角刀具15°锪钻由于两孔直径相差不大,以表面粗度要求不高手动进给。
3、倒角刀具:专用刀具。
此工步使用到专用刀具与手动进给。
4 拉花键孔单面齿升:根据有关手册,确定拉花键孔时花键拉刀的单面齿为0.06mm,5.齿轮加工(1)滚齿加工33齿(2)插齿加工21齿6.齿部高频淬火珩齿精磨工件,砂轮宽度b=2mm(六)专用夹具的选择齿轮加工夹具示意图磨孔时一般以齿轮分度圆定心,如图9-20所示,这样可使磨孔后的齿圈径向跳动较小,对以后磨齿或珩齿有利。
为提高生产率,有的工厂以金刚镗代替磨孔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通过对零件分析、毛坯的制造形式和基面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可以知道加工双联齿轮需要用专用的夹具。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由零件图可知,设计基准为齿轮的中心线,采用V形块定位,既能用于精基面定位,又能用于粗基面定位,既能用于完整的圆柱面,也能用于局部的圆柱面,而且具有对中性(使工件的定位基准总处在V形块两工作表面的对称面内),活动V形块还可以兼作夹紧元件。
三、为了保证加工精度,采用V形块定位时,需要考虑定位误差(基准不重合和基准位移),保证齿轮的装配精度。
四、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在保证齿轮装配精度的前提下,采用大量生产,采用专用夹具。
(七)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五、典型工序基于Edegcam软件虚拟加工仿真六、课程设计总结本次的《先进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我又重新温习了书本上的内容,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个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书上的东西永远是基础的,而基础正是向更深的领域迈进,没有这个基础我们永远都不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这次的设计我基本是满意的,这时这段时间我与同组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一个良好的设计思路往往可以省略一大半的时间,所以以后不论做设计还是干什么,一定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做好计划,这样后面才能得心应手,解决问题势如破竹,同时我也建议同学们这样做,而且在细节上也要认真,不能马虎,就像这次课程设计的绘图阶段,绘图是一件比较烦琐的事,所以必须一步一步,不能贪图省事!这次课程设计,老师为了让我们做好好充分的准备,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水平,给了我们充裕的时间,真心的感谢老师为我们尽心尽责,我们一定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学好每一门知识,努力充实自己,为自己的明天努力奋斗。
最后,再次感谢老师对我们的辛勤辅导,我们一定会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谢谢您,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