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直齿圆柱齿轮工艺过程设计说明书
BMW案例——双联齿轮说明

机械工程系工艺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设计双联齿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置设计内容 1.双联齿轮零件图1张2双联齿轮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1份4双联齿轮夹具图1份5设计说明书1份班级:设计者:指导老师:目录第一章:序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零件的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零件的作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面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定工艺路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艺路线方案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1轴向长度方向加工余量及公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内孔表面加工余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设计(论文)--直齿圆柱齿轮的加工工艺规程

直齿圆柱齿轮的加工工艺规程摘要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广泛使用各种机器。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创新出各种新型的机器,因此“机器”也有了新含义。
本设计研究的对象是为机械中常见的齿轮传动、齿轮的校核和基本设计理论、计算方法以及一些零件的选择和维护。
各部分内容都是按照工作原理、结构、强度计算、使用维护的顺序介绍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设计的理解在不断的深化,设计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然而常规的设计方法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机械设计的重要基础。
设计的传动方案满足其工作要求,具有结构紧凑、便于加工、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
【关键词】:齿轮传动设计理论计算过程齿轮校核。
目录一摘要 (1)前言 (3)二齿轮加工工艺 (4)第一章齿轮转动基础知识 (4)第二章齿轮的发展历史及我国齿轮发展现状 (6)第三章齿轮的种类及应用范围 (9)第四章齿轮加工方法及工艺过程 (14)三结束语 (18)四参考文献 (19)五结束语 (20)前言齿轮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基础零件,其加工质量和加工能力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
实现齿轮加工的数控化和自动化,加工和检测的一体化是目前齿轮加工的发展趋势。
齿轮加工机床系指用齿轮切削工具加工齿轮齿面或齿条齿面的机床及其配套辅机。
齿轮机床按加工原理分为两类,仿形法和范成法(或称展成法)。
仿形法是用刀具的刀刃形状来保证齿轮齿形的准确性,用单分齿来保证分齿的均匀。
范成法是按照齿轮啮合原理进行加工,假想刀具为齿轮的牙形,它在切削被加工齿轮时好似一对齿轮啮合传动,被加工齿轮就是在类似啮合传动的过程中被范成成形的,范成法具有加工精度高,粗糙度值低,生产率高等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范成法按其加工方法和加工对象分为:(1)插齿机:多用于粗、精加工内外啮合的直齿圆柱齿轮,特别适用于双联、多联齿轮,当机床上装有专用装置后,可以加工斜齿圆柱齿轮及齿条。
(2)滚齿机:可进行滚铣圆柱直齿轮、斜齿轮、蜗轮及花键轴等加工。
双联齿轮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双联齿轮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制造工程系
毕业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双联齿轮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学院:机械制造工程系
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教研室:机自教研室
指导老师:任华丽
2010年10月
程》、《PRO/E》等主要专业课程,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一个综合锻炼。
通过这个毕业设计,巩固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提高自己的设计、计算、绘图、技术文件编写等各方面的能力。
学会正确使用技术资料、标准、手册等工具书。
并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独立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为毕业之后,从事技术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此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零件毛坯图 1张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
(3)机械加工主要工序的工序卡片 1套
(4)设计说明书 1份。
毕业设计-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前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为机械类学生学完机械设计及同类课程以后所设置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是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解决机械设计问题。
通过设计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根据设计题目的要求,制订设计方案,合理选择机构类型,正确计算零件的工作能力,确定零件的尺寸、形状、结构及材料,并考虑制造工艺、使用、维护和安全等问题。
加强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正确查阅和准确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相关技术资料以及计算、绘图、数据处理等。
本说明书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先进制造系机械专业的高级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精心制作而完成的。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可能存在错误和欠妥之处,诚恳地希望广大读者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目录一、设计准备 (4)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5)A、确定传动方案 (5)B、电动机的选择 (6)C、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8)Ⅰ、Ⅱ轴的大小齿轮 (9)Ⅱ、Ⅲ轴的大小齿轮 (12)D、轴的设计计算及轴承的选择计算 (15)E、轴承的选择计算 (16)F、联接件、润滑密封和联轴器的选择及计算 (17)1、键连接 (17)2、联轴器的选择及计算 (17)3、润滑方式、牌号及密封装置 (18)三、绘制减速器装配图 ··················································附图四、绘制零件图······························································附图五、参考文献 (18)六、总结 (18)七、设计步骤 (19)八、个人体会 (19)减速箱传动装置设计一、设计准备设计任务设计减速箱传动装置(两级展开式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双联圆柱直齿齿轮(零件)的制造技术研究

双联圆柱直齿齿轮(零件)的制造技术研究目录1. 实物图、零件图..........................(1)2. 作用及特点............................(2)3. 齿轮材料的选择原则........................(2)4. 齿轮材料的选择..........................(3)5. 齿轮的热处理...........................(3)6. 齿轮在热处理后应满足的性能要求..................(4)7. 齿轮毛坯的选择和计算.......................(4)8. 齿轮加工工艺分析.........................(6)9. 加工阶段划分的原则及作用.....................(10)10. 热处理工序作用分析.......................(10)11. 定位基准的确定.........................(11)12. 精基准修正...........................(11)13. 时间定额计算..........................(11)14. 生产纲领的计算.........................(12)15. 尺寸链分析..........................(13)16. 总结.............................(15)17. 致谢...........................(15)18. 参考文献.........................(16)1双联圆柱直齿齿轮的实物相片和零件图双联圆柱直齿齿轮的实物图:双联圆柱直齿齿轮的零件图:2作用及特点:双联齿轮就是两同轴而又相隔一定距离的齿轮做成一体既为双联齿轮,一般为同模数,多用于变速箱的滑移齿轮。
双联圆柱直齿轮注塑模具设计_图文(精)

20104十l目I&g#£☆¨#H¥**:≈女¥双联圆柱直齿轮注塑模具设计阂志宇方世杰沈傻芳镕maI}&n自Ig&.镕日"1023墒要*”紊f#(IoOMi料ⅡⅨ日#直☆#n精&自外鹿质量粤求,Ⅲt叶壹###*#^■1£特&》折,《"女7一}aⅢ#^。
i&、■g¥mn§^#*,m*7■0女暮£拉杆d保t*件在Ⅲ胜十∞*I。
# ^采月E≈口&t¥^#女#日采m推tm&。
并目&*^■I£参&进”优化,a#月Tn女现自自&±,, *高产t。
美蕾日%H日#☆靶&盎攫#^≈口#舌塑料齿轮制造成本低、质量轻、润滑性能好、传动噪声低、耐腐蚀、化学性质稳定,不需后加工,并且其刚度和强度接近于金属齿轮,可以代替有色金属和台金,现已广泛应用于机械、仪表、电讯、家用电器、玩具产品和各种记时装置中。
塑料齿轮采用模具注塑不需要切削加工,生产工序少,因此注射成型广泛应用于塑料齿轮的生产。
1塑料件结构及成型工艺性分析圈1所示为某电器设备中的一种双联直齿轮。
大小齿轮均为直齿,模数为o5tam,生产批量较大, 为提高生产效率.可采用一模多腔注射成型。
目1∞##镕自目塑料件原材料为聚甲醛(POM.尺寸稳定,吸水率小,成型前可不干燥.热敏性强.极易分解,分解温度为240℃.但200℃时滞留30rain以上也即发生分解,分解时有刺激性、腐蚀性气体,囡此料温取稍高于熔点的180℃。
为消除模具温度对结晶及收缩的影响.模具温度取90℃。
POM滥边值为004 mm左右.宜用高压、高速注射。
塑料件可在较高温度时脱模.冷却时间可短,为防止收缩变形、应力不匀,脱模后将塑料件放在90℃左右的热水中缓冷或用整形夹具冷却。
模具浇注系统对科流阻力要小, 浇口宜小,要尽量避免料筒、喷嘴等产生死角、问晾而滞料。
从图1分析,塑料件中间为45’钢嵌件。
浅谈双联齿轮的加工工艺(已修改)

浅谈双联齿轮的加工工艺叶尘超摘要:齿轮是能互相啮合的有齿的机械零件,其功用是按规定的传动比传递运动和动力,它在机械传动及整个机械领域中的应用极其广泛。
齿轮的组成结构一般有轮齿、齿槽、端面、法面、齿顶圆、齿根圆、基圆、分度圆。
齿轮还可按其外形分为圆柱齿轮、锥齿轮、非圆齿轮、齿条、蜗杆蜗轮;按齿线形状分为直齿轮、斜齿轮、人字齿轮、曲线齿轮。
本次设计通过对双联齿轮的结构分析,制定相应的加工路线,制作一个双联齿轮零件,并设计相配套的量规量具。
关键词:双联齿轮加工工艺加工阶段绪言双联齿轮就是两个齿轮连成一体.这种双联齿轮在轮系中(变速器)被称为滑移齿轮,它的作用就是改变输出轴的转速或速度.齿轮箱里,有滑移齿轮就可以有多种转速或速度,没有滑移齿轮就只有一种转速或速度。
齿轮传动在现代机器和仪器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其功用是按规定的速比传递运动和动力。
齿轮的结构由于使用要求不同而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但从工艺角度可将齿轮看成是由齿圈和轮体两部分构成。
按照齿圈上轮齿的分布形式,可分为直齿、斜齿、人字齿等;按照轮体的结构特点,齿轮大致分为盘形齿轮、套筒齿轮、轴齿轮、扇形齿轮和齿条等等。
1 齿轮的功用与结构特点齿轮传动在现代机器和仪器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其功用是按规定的速比传递运动和动力。
齿轮的结构由于使用要求不同而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但从工艺角度可将齿轮看成是由齿圈和轮体两部分构成。
按照齿圈上轮齿的分布形式,可分为直齿、斜齿、人字齿等;按照轮体的结构特点,齿轮大致分为盘形齿轮、套筒齿轮、轴齿轮、扇形齿轮和齿条等等,如图1所示。
图1 圆柱齿轮的结构形式在上述各种齿轮中,以盘形齿轮应用最广。
盘形齿轮的内孔多为精度较高的圆柱孔和花键孔。
其轮缘具有一个或几个齿圈。
单齿圈齿轮的结构工艺性最好,可采用任何一种齿形加工方法加工轮齿;双联或三联等多齿圈齿轮(图1b、c)。
当其轮缘间的轴向距离较小时,小齿圈齿形的加工方法的选择就受到限制,通常只能选用插齿。
二联齿轮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特别是对于机械制造工艺学和工程材料这两门学科的运用,同时也有对刀具和切屑的部分知识的综合,因此这是我们对之前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同时还有对相关课外知识的查阅和学习,也是一次我们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练习。
这是首次接触夹具设计,对知识掌握和熟悉程度欠缺,因此在设计中难免会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请老师指正和帮助1、零件介绍本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我拿到的题目是“二联齿轮工艺规程设计”。
材料为20Cr,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其他要求及零件参数见二联齿轮二维零件图图1二联齿轮1)零件的作用双联齿轮是一些机械设备变速箱中,通过操作机构相结合,滑动齿轮,从而实现变速。
Φ25孔有较高精度。
2)零件的工艺分析该零件时齿轮类零件,形状规则,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要求均较高,零件的主要技术分析如下:(1)齿轮两端面对于Φ25孔的轴线垂直度公差不超过0.03mm,两端面的垂直问题,双联齿轮之间啮合要求严格,所以要保证双联齿轮的齿形准确及同轴度较高。
(2)由于零件是双联齿轮,轴向距离较小,根据生产纲领是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3)Φ25的孔是一比较重要的孔,也是以后机械加工各工序中的主要定位基准。
因此加工花键孔的工序是比较重要的。
要在夹具设计中考虑保证到此孔精度及粗糙度要求2、设计任务的孔,并保证相对1)要求:此次设计的是以齿形定位为基础的磨双联齿轮25于齿轮端面的垂直度要求控制在0.03mm范围2)零件加工前后零件图对比图2孔加工前图3孔加工前3)工序详解:所要求设计夹具的这道工序之前,齿轮的齿形已经加工完成并具有较高精度,而各断面也已经完成,磨内孔属于精加工。
3、夹具设计方案的确定1)夹紧与定位自由物体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六个自由度,即沿OX,OY,OZ三个轴向的平动自由度和三个绕轴的转动自由度。
要使工件在夹具体中具有准确和确定不变的位置,则必须限制六个自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振动与偏载。一般对6 级精度以上的圆柱齿轮传动,都可进行修形设计,这种齿 轮修形的概念已较普遍地应用在其他类型的齿轮传动中。各类齿轮的行星传动是 近20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传动形式,它是一种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绕中心 轮轴线回转的齿轮传动。因此种传动采用数个行星轮或一个行星轮的多个轮齿同 时传递负荷,并利用了向啮合的组合形式,因而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速比范围 大、传动效率高、噪声小等优点,广泛用于冶金、矿山、起重运输、通用、化工、 航天等设备上,作为增速、减速与变速的传动装置。在有些要求结构紧凑的场合 或是同轴线传动的情况下,它已替代了一批平行轴结构的定轴传动。渐开线齿轮 行星传动一般用于大、中功率的增、减速传动,而各种少齿差式的行星传动主要 使用在中、小功率的大减速比传动。所谓少齿差即是在齿轮啮合副中,其内齿轮 与外齿轮的齿数差很少而得名。对于渐开线齿轮少齿差行星传动与摆线针轮少齿 差行星运动来说,其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相同,其行星运动的产生,并无单独的 行星轮而是由其中的外齿轮通过一转臂轴承的偏心作用所致。渐开线少齿差中的 外齿轮一般是不磨齿的,因而加工简便,成本低。摆线少齿差中的外齿轮(摆线 轮)是齿面渗碳淬火磨齿的。 传动效率较高,但需专用加工设备,因为是成批生产,成本不会太高,应用 面越来越广,它是目前我国齿轮减速器中年产量最大的一种。另一种谐波齿轮少 齿差行星传动是依靠柔性材料制成的外齿轮所产生的可控弹性变形来传递运动。 常应用于传动功率不大、运动精度高、回差小、结构更为紧凑的大速比传动装置, 特别适合于仿生机械,医疗机械,电子设备及航空航天装置上要求高动态性能的 伺服系统中使用。锥齿轮与准双曲面齿轮根据其类型、制造精度与材料热处理的 不同,具有各自的应用范围。在车辆与航空方面,较多采用弧齿锥齿轮,并长期 沿用美国的格利森(Gloasean)制,多年来已形成一整套比较成熟的设计与工艺 方法。也有一些采用奥利康(Oerlikon)制,这种锥齿轮是在延伸外摆线锥齿轮 铣齿机上加工的。,90年代后,针对重型、矿山设备中大型曲齿锥齿轮的需要,连 续从国外引进由德国克林根贝尔格 (kingelnberg) 公司生产的延伸外摆线锥齿轮 生产线,加工齿轮最大法向模数35mm,最大直径达到2000mm,形成了一套摆线— 准渐开线齿制。在要求单级大减速比并传递大转矩的齿轮传动中,多数应用蜗杆 传动。现有普通圆柱蜗杆,圆弧圆柱蜗杆与环面蜗杆等三种类型。一般设计成普 通圆柱蜗杆传动,加工比较方便。其中应用较多的是轴向直廓圆柱蜗杆传动与法 向直廓圆柱蜗杆传动两种;对于载荷较大的场合,常采用圆弧圆柱蜗杆传动;对 于较精密的传动,可采用渐开线圆柱蜗杆传动或轴向直廓圆柱蜗杆传动。在一些 重载,且功率较大的传动中,较多采用环面蜗杆传动。它具有多齿接触与润滑条 件好等特点。如与普通圆柱蜗杆副相比,承载能力可提高1.5-3倍。其缺点是制造 比较复杂、成本高。蜗杆传动类型的选择取决于所具有的工艺条件与传递功率的 范围。蜗杆传动的性能质量不仅与蜗杆和蜗轮的制造质量有关,且与安装跑合的 效果密切相关。只要在工艺上保证,同一类型的蜗杆传动,其承载能力不会有显 著差别。齿轮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除依赖于合理而先进的设计方法外,主要决定 于齿轮制造水平的高低。近些年来,我国齿轮制造能力和水平已有长足的发展, 齿轮精度等级普遍有所提高,例如一般低速齿轮已由8 7 , 级提高到9 7 8 级; 机床齿轮由: 7 8 级提高到279 级;汽车齿轮由: 7 , 级提高到2 7 8 级;轧机 齿轮由9 7 8 级提高到2 7 : 级;高速齿轮由2 7 9 级提高到; 7 : 级。由此带 动了相关的齿轮机床、切齿刀具、测量仪器的技术更新、精度水平的提高及品种 规格范围的扩大。多数齿轮机床与刀具已接近或达到国际通用标准水平,但对少
数高精度磨齿机、高效切齿机床以及精密量仪等,与国际通用标准相比尚有一定 差距。对于不同类型的齿轮、齿廓形状、齿面硬度、结构形式、精度等级与生产 条件,可选择不同的工艺方案。一般来说,齿轮制造工艺过程包括材料制备、齿 坯加工、切齿、齿面热处理和齿面精加工等五个阶段。常用的轮齿加工方法有铣 齿、滚齿、插齿、剃齿、珩齿与磨齿等,其相应的齿轮加工机床与切齿工具一般 均能立足于国内。圆柱齿轮在机械产品中,应用广泛,规格品种繁多,长期来采 用渐开线齿廓。多数选用中碳合金钢与渗碳合金钢两种,少数采用氮化钢。按其 性能规定相应的热处理工艺,如调质、感应淬火、渗碳淬火与表面氮化等。在切 齿工艺方面,对于汽车、拖拉机批量生产的中、小模数齿轮,通常采用滚(插) 齿—剃(挤)齿—热处理—珩齿工艺;对于冶金、矿山、石化、起重运输等机械 配套的大、中模数齿轮,大都采用调质处理一滚(插)齿工艺;对于低速重载与 高速齿轮,一般采用滚(插)齿—渗碳淬火—磨齿工艺。 蜗轮副的加工相当于蜗杆与蜗轮的啮合运动关系。蜗杆通常可用铣削与车削 两种加工方法,对于要求较精确的或硬齿面蜗杆,应采用磨削方法。蜗轮轮齿在 成批生产条件下,使用几何尺寸做成与相啮蜗杆基本相同的蜗轮滚刀,按要求的 中心距滚削加工;对于单件制造的蜗轮,可采用单齿或多齿飞刀加工;对于重要 的或高精度蜗轮,应使用蜗轮剃齿刀精加工齿面。蜗杆副安装后,一般需要跑合 运转。锥齿轮加工方式名目繁多,按其齿线形式差异,有不同的方法。直齿(包 括斜齿)锥齿轮用刨齿法加工,其中分展成法与仿形法两种形式。对于大批生产 的较小模数锥齿轮可用圆拉刀成形法铣齿,其效率较高,但需专用刀具;也用双 刀盘铣齿,适于中、小模数锥齿轮的高效加工,它与展成法刨齿相似,其加工齿 宽受刀盘直径限制;如用砂轮替代刀盘,可作磨齿加工;对于齿廓精度要求不高 的锥齿轮,用成形铣刀(如盘状铣刀或指形铣刀)以单面法或双面法进行加工。 曲齿锥齿轮加工主要分弧齿锥齿轮与长幅外摆线锥齿轮两类。弧齿锥齿轮用铣刀 盘铣齿,刀盘在铣齿机摇台上做切削旋转运动,而摇台与被加工锥齿轮做相对滚 动,刀盘与工件的运动关系,相当于一个平面圆弧齿轮与被加工锥齿轮的啮合, 所得齿形为渐开线的近似齿廓,刀盘滚切一次就切出一个齿侧面,工件分度后再 加工另一齿面。对于收缩齿与等高齿两种情况,铣刀盘种类与旋转轴线的调整是 不同的。如用砂轮代替刀盘,可进行锥齿轮齿面的磨削精加工。长幅外摆线锥齿 轮在加工时,机床摇台固定不动,刀盘与工件相对转动,可以连续铣齿,同时完 成齿槽切削与分度,铣刀盘转过内外一组刀齿,工件则转过一个齿节距。若刀盘 随机床摇台与被加工工件相对滚动切削,则一次滚动可同时完成分度与齿廓和齿 向的加工。这种锥齿轮因机床与刀盘结构不同,也有奥利康、克林根贝尔格、格 利森等三种齿制的切齿调整方法。以上两类曲齿锥齿轮,只要将被加工锥齿轮的 轴线调整到机床摇台轴线相错位置,均可切制准双曲面锥齿轮副。 摆线齿轮、谐波齿轮与非圆齿轮等加工均属相应的滚齿、铣齿、插齿、与磨 齿等方法的特殊应用。如改变砂轮的形状与通常的磨齿运动关系,就可磨削摆线 齿轮的齿面;如利用数控技术,在插齿方法中改变刀具与工件相互运动的瞬时速 比关系与中心距,就可加工非圆齿轮。 齿轮的技术标准是各类齿轮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齿轮精度标准是影响齿轮 质最重要的一项,它规定了不同等级齿轮加工误差的限制范围,多年来,企业努 力贯彻此标准,并在标准的基础上,创立了齿轮整体误差测量理论和仪器,为确 保齿轮质量,提供了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已颁布各项齿轮国家标准88项,齿轮 行业标准283项。其中大多数齿轮技术标准,均已与国际接轨,达到了国际通用技
三、齿轮加工工艺分析
(一)工艺过程分析 (二)定位基准的确定 (三)齿端加工
(四)精基准修正
四、总结 五) 、齿轮的发展历史
齿轮传动技术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公元前400~200 年,中国古代就 开始使用齿轮,在我国山西出土的青铜齿轮是迄今已发现的最古老齿轮,作为反 映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指南车就是以齿轮机构为核心的机械装置。 但从17世纪末, 人们才开始研究能正确传递运动的轮齿形状。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以后,齿轮 传动应用日益广泛,先是发展摆线齿轮,而后是渐开线齿轮。早在1694年,法国 学者philippe De la hire,首先提出渐开线可作为齿形曲线。1733 年,法国人 Camus M ,提出轮齿接触点的公法线必须通过中心连线上的节点。他考虑了两齿面 的啮合状态,明确建立了关于接触点轨迹的概念。1765年,瑞士的Eulerl 提出渐 开线齿形解析研究的数学基础,阐明了相啮合的一对齿轮,其齿形曲线的曲率半 径和曲率中心位置的关系。后来,Savary 进一步完成这一方法,成为现在的 Euler-Savery方程。对渐开线齿形应用作出贡献的是Robert Willis,他提出中心 距变化时,渐开线齿轮具有角速比不变的优点。1873年,德国工程师hoppe 提出, 对不同齿数的齿轮,在压力角改变时的渐开线齿形,从而奠定了现代变位齿轮的 思想基础。 直至19世纪末,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齿的专用机床与刀具的相 继出现,使齿轮加工具有较完善的手段后,渐开线齿形才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切齿时,只要将切齿刀具从正常的啮合位置稍作移动,就能用标准齿轮刀具在机 床上切出相应的变位齿轮。1908年,瑞士MAAG公司研究并制造出展成法加工的插 齿机。接着,英国BSS、国AGMA、德国的DIN, 等相继对变位齿轮提出了多种计算 方法。 为提高动力传动齿轮的使用寿命并减小其尺寸, 英国人Humphris 在1907 年 最早发表了圆弧齿形的设想。1926 年,瑞士人Wildhaber取得了法面圆弧齿形斜 齿轮的专利权。 1955年, 原苏联工程师,Novikov 在完成实用性研究后进入工业应 用。1970 年,英国Rolls-Royce 公司工程师Studer 取得了双圆弧齿轮的美国专 利。与此同时,我国与原苏联,以及日本等国对双圆弧齿形,进行了一系列开发 研究并获得了普遍的应用成果。
(二)我国齿轮发展现状
建国初期,当时基本上没有齿轮产品的生产能力。经过第一、二个五年计划 的建设,我国初步形成了一套包括机床、汽车、重型机械、电站设备,石油化工 与通用设备等机械制造能力。同时,相应的齿轮制造业也随着发展起来,到1963
年左右,我国已不仅能成批生产齿轮及其装置,而且普通规格的齿轮机床、刀具、 量仪也能由国内制造。1970 年后,国家为了上水平,新建与改建一批生产齿轮及 齿轮箱的专业厂与车间,并从国外引进一批关键设备,使齿轮产品的生产能力和 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到1980年初,当时结合发展硬齿面齿轮制造技术与齿轮产品 的更新换代,进一步装备了一批齿轮制造企业,这就基本上形成了我国齿轮制造 业的完整体系。 齿轮传动在我国的发展是从渐开线齿廓起步的。 渐开线齿轮在技术上最成熟, 应用最具备条件,因而使用也最普遍,并在机械传动设计中,占有主导地位。渐 开线齿廓具有中心距敏感性小, 可进行各种变位和修形设计, 易于进行精密加工、 互换性好等一系列优点。从50年代起,在一般与重要的设备传动系统中,都采用 渐开线齿轮。限于当时的制造水平,多数齿轮传动采用定轴式结构,普遍使用以 调质热处理为主的所谓软齿面齿轮,其制造精度相当于国际GB 10095-88 的8-9 级。由于渐开线软齿面齿轮表面接触强度薄弱,加之一般质量水平不高,在使用 中往往出现早期失效, 尤其在一些承载较重的场合, 使用寿命较低。 1958 年以后, 我国开始研究与应用单圆弧齿轮。这种齿轮主要靠轴向传递运动,其端面齿廓理 论上呈点啮合,因而降低了对齿廓的技术要求;在垂直于齿面瞬时接触线方向, 诱导曲率半径较大;再有,齿面润滑性能较好,因此,在软齿面条件下其齿面接 触强度与渐开线齿轮相比有显著提高。从60 年代起,单圆弧齿轮在国内获得了 广泛应用。1970年以后,我国由单圆弧齿轮发展为双圆弧齿轮,即由单凸圆弧或 单凹圆弧组成齿廓改变为由凸凹圆弧上下分段组成的单一齿廓形式, 也就是说大、 小齿轮的基本齿廓是一致的。它简化了切齿工艺,大大提高了轮齿的弯曲强度, 使圆弧齿轮的技术达到了更完善的程度。这对于同样参数与尺寸的软齿面圆柱齿 轮,圆弧齿轮的工作寿命高于渐开线齿轮,特别是应用在一些重负荷、大功率的 齿轮传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70年代末,随着国外机械产品的引进与齿轮制造水平的提高,齿面经渗碳淬 火、氮化或感应淬火处理的所谓硬齿面渐开线齿轮开始为人们所重视。这种齿轮 由于齿面硬度高与轮齿精度好而大大提高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并因结构尺寸小 使齿轮装置的成本大为降低。80年代末,我国已初步具备了硬齿面渐开线齿轮的 制造能力,齿轮加工精度一般为6-7级,高精度齿轮可达4-5 级。与此同时,双弧 齿轮的硬齿面技术也有新的发展, 研制成功齿面经氮化处理的硬齿面双圆弧齿轮, 且已在大功率高参数齿轮传动装置上推广应用。近来,又在成功应用珩齿新工艺 基础上,开发出超硬滚切(也称刮齿)圆弧齿轮的精加工工艺,将会进一步扩大 硬齿面圆弧齿轮的应用范围。为避免根切、减少传动结构尺寸、提高齿面接触强 度,变位齿轮的应用日益见多。一般根据齿轮的工作条件、材料热处理状况,以 及性能指标的要求,选取各自不同的变位系数。近年来,有的重载齿轮为了降低 齿面接触应力,提高抗胶合能力,设计大变位系数的齿轮传动,使最大滑动率接 近相等;有的开式齿轮为抗磨损与提高齿轮弯曲强度,选择总变位系数尽可能大 的正变位设计,使齿轮在不改变结构、不增加制造成本条件下,提高承载性能与 使用寿命,充分发挥了变位齿轮的优越性。 实践已经证明:符合理论齿廓与理论齿向的齿轮传动不一定具有良好的动态 性能。重要的齿轮传动通常设计为修形齿轮。现在,不仅那些有降噪要求的机床 与车辆齿轮需要齿顶修形(也称修缘)或齿向修鼓形,而且发展为整个齿廓与齿 向进行不同方式的修形设计。特别对于大功率高速或重载齿轮传动,由于受到轮 齿变形与制造安装误差等影响,因静态齿面接触情况的改变,造成齿轮运转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