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5物质的变化与性质4化学反应1反应前后的变化情况(
2020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1)——物质的变化、性质和分类

2020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1)——物质的变化、性质和分类一.物质的简单分类(共3小题)1.(2020•淄博)淄博市《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已正式公布。
它将促进我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下列物质应投放到贴有“有害垃圾”标志垃圾桶内的是()A.变质饭菜B.废弃塑料C.锈蚀钢铁D.过期药品2.(2020•宁夏)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现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四种物质,可将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归为一类;剩下的是二氧化碳。
这样分类的依据是()A.是否为单质B.是否为气体C.是否具有可燃性D.是否为有机物3.(2020•甘孜州)根据如图纯净物的分类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中的空白方框内应填。
(2)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空:氢氧化钙、金刚石、汞、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三氧化硫、碳酸钾。
①属于有机物的是。
①属于氧化物的是。
①属于金属单质的是,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①属于盐的是。
二.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共4小题)4.(2020•黄石)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空气、二氧化锰、氧气B.海水、氯酸钾、液氢C.氧化铁、锰酸钾、干冰D.稀有气体、高锰酸钾、水银5.(2020•兴安盟)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海水、氯酸钾、氢气B.氧化铁、锰酸钾、水C.硫酸铜、高锰酸钾、二氧化碳D.空气、二氧化锰、氧气6.(2020•东营)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对应的类别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单质氧化物混合物A水氧化铜石油B红磷氯酸钾空气C臭氧二氧化锰草木灰D水银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A.A B.B C.C D.D7.(2020•常德)分类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如图可表示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关系,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中属于Z范围的是()A.臭氧B.小苏打C.生石灰D.酒精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共4小题)8.(2020•阜新)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蔗糖溶液B.黄铜C.空气D.氢气9.(2020•泰州)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雪碧B.牛奶C.氧气D.食醋10.(2020•株洲)下列微观示意图中,黑球代表H原子,白球代表Cl原子,其中代表混合物的是()A.B.C.D.11.(2020•眉山)地球上资源日渐枯竭,我们应该节约资源、合理利用。
2020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用铜作导线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氢氧化钠去除油污
【答案】B。
【解析】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能够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用铜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的碱性,属于化学性质;
A.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
B.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盐酸除铁锈
C.银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电线一般用银制
D.合金具有优良的性能,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
【答案】C。
【解析】干冰升华吸热,使温度降低,可用作制冷剂。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可用盐酸除铁锈。银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但电线一般不用银制,因为价格太高。合金具有优良的性能,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抗腐蚀性等,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
21.[2020·广西北部湾]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用相应序号填空。
①氢气②肥皂水③熟石灰④氯化钠⑤碳酸钙
(1)最清洁 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20·绥化]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使用火药B.指南针用于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D.冶炼金属
【答案】B。
【解析】使用火药,火药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指南针用于航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用泥土烧制陶瓷,陶瓷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冶炼金属,金属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1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考点1 物质的构成 1宏观现象微观解释 2复杂解释 结合其他

物质的构成(18包头)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二氧化碳和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分子B. 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C.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D.硝酸钾、氯化钠和硫酸铵三种物质在pH=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18淮安)14. (4分)化学的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请从微观角度回答:(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花香入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由题14-1图推知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3)由题14 -2图可知,水分解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填微粒符号)。
(4)N(NO2)3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N(NO2)3中N、O原子个数比是______。
(18广州)21.(2分)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 C70表示一个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2) 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条件改变时,。
(18泰安)22、(4分)宏观和微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1)微观探析化学反应的规律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
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①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A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图B所示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是___________(写出微粒的符号)。
(2)化学上有一种能将微观粒子数目与宏观物质质量联系起来的量,叫物质的量,其单位是摩尔。
1摩尔任何物质中含有构成它的微粒个数都是6.02×1023个,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都等于该物质的化学式量。
例如1摩尔水的各种量关系如下:①1摩尔水中复原子数目是______个;②1摩尔水中氧元素质量为______g。
(18乌鲁木齐)12.(8 分)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1)如图是钾原子和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i.x 的数值是。
2020年全国各省市2020年中考最新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详解版)

A. 纸张燃烧B. 水结成冰C. 汽油挥发D. 玻璃破碎
【答案】A
【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A、纸张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水结成冰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C、汽油挥发只是汽油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D、玻璃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A。
2020全国各省市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专题2………………………走进化学实验室
专题3………………………空气
专题4………………………氧气的性质及制取
专题5………………………物质构成的奥秘
专题6………………………物质的分类及化学用语
专题7………………………自然界的水
专题8………………………质量守恒定律
6.(2020年河北中考)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气体膨胀B. 石蜡熔化C. 火药爆炸D. 光的色散
【答案】C
【解析】A、气体膨胀只是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石蜡熔化只是石蜡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火药爆炸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光的色散,指的是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
烧裂矿石 B. 粉碎矿石 C. 淘洗矿粉 D. 取泥制坯
【答案】A
【解析】A、烧裂矿石过程中存在燃烧,燃烧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烧裂矿石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粉碎知识将大块矿石变为小颗粒矿石,无新物质的生成,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淘洗知识将矿粉中可以溶解的部分溶解,溶解时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在制坯过程中知识将泥块和矿粉混合,并改变形状,此过程中无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20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 文档

3.(2020河南省卷)下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南阳玉雕B.洛阳剪纸
C.开封汴绣D.汝州瓷器
【答案】D
【解析】A、南阳玉雕只是玉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洛阳剪纸只是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开封汴绣只是用线绣成不同的图案,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汝州瓷器,瓷器的烧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
10.(2020重庆市B)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蒸发B.矿石粉碎
C.路面结冰D.钢铁锈蚀
【答案】D
【解析】A、海水蒸发,是水和盐分分离,没有新物质产生,不符合题意;B、矿石粉碎,是矿石的形状变化了,没有新物质产生,不符合题意;C、路面结冰,水变成固体,没有新物质产生,不符合题意;D、钢铁锈蚀,产生了铁锈这种新物质,符合题意。故选D。
D、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7.(2020福建省卷)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A.石墨质软——用作电池的电极材料
B.不锈钢耐腐蚀——制造医疗器械
C.熟石灰显碱性——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D.干冰易升华——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A
【解析】A、石墨质软,可以制铅笔,石墨做电池的电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故错误,符合题意;B、不锈钢用于制造医疗器械是由于不锈钢耐腐蚀,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熟石灰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干冰易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8.(2020河南省卷)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下列金属的用途利用了金属导电性的是()
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2020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基础知识总结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基础知识总结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物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物质种类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碱化合物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附答案)

(2)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可用作工业炼铁原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1)可用作焙制糕点的是小苏打(碳酸氢钠),因碳酸氢钠在受热时分解或与酸类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糕点蓬松;(2)熟石灰即氢氧化钙能酸类物质反应,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3)可用作工业炼铁原料的是赤铁矿,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4)可用于填充食品包装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可用于腌制食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可用于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B (2). C (3). F (4). D (5). A (6). E
【解析】【详解】(1)棉花用于纺纱织布,是纺织原料;故填:B。
7.(2020年泰州中考)下列物质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钨制作灯丝B.用铝制作导线C.石墨制铅笔芯D.用焦炭冶炼铁
【答案】D
【解析】A、用钨作灯丝,利用钨的熔点高,属于物理性质,A错;B、用铝制作导线利用铝的导电性好,属于物理性质,B错;C、石墨制铅笔芯是因为石墨质软,属于物理性质,C错;D、焦炭冶炼铁,利用焦炭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D正确。故选:D。
4.(2020年苏州中考)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天然气难溶于水,可用作燃料
B.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C.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D.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