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数据库课程设计任务书(范本)

示例(范本)数据库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起止日期学生姓名(组里的每个成员名字)专业班级学号所在院系计算机系2011年3月7日设计任务及要求:一、设计的目的和要求1.设计的目的通过对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和数据库运行及维护阶段工作的实践,掌握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步骤,深入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步骤。
2.设计的要求根据《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所学课程的内容,完成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和上机运行及维护工作。
要求所构成的系统和设计的数据库能够满足课程设计任务书提出的各项要求。
(1)熟悉一种关系数据库(2)根据给定题目以及需求,完成需求分析、逻辑设计(3)在一种关系数据库中,完成数据库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和上机运行及维护工作(4)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录入相应的信息(5)能对数据库进行各种SQL语言的各种操作(6)按要求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字数不少于4000字,参考文献数量不得低于5个。
二、系统概述与具体分工通过对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中的课程、选课、学生、班级、教师、成绩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完成具有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成绩管理、课程管理、选课管理、班级管理等相关功能的小型数据库管理应用系统。
基本功能要求:1.完成学生、班级、课程、教师、选课表的维护2.完成成绩表的维护、浏览查找3.按班级、按课程计算平均成绩、最高成绩、最低成绩、及格率4.统计某学生、某学期的所有课程的平均成绩。
5.完成权限控制功能(如果一个同学独立完成,仅要求简单的用户登录即可)6.完成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本题目所需的知识点:E-R关系图;数据库表设计,数据库表维护等。
该题可4个同学完成,各同学分工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张一)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成绩管理(张二)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权限控制(张三)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张四)其中,基础数据包括学生、班级、课程、教师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打印;成绩管理包括选课、成绩信息的录入、删除、修改、查询、打印以及相关统计查询等;用户管理包括用户、用户组、权限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打印以及权限分配、用户登录等功能;数据备份与恢复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功能,要求可以备份数据到指定的文件夹、文件和从指定的文件夹、文件恢复数据到数据库。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教师版)2010 ~ 2011 学年第 2 学期年级: 09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是研究、解决有效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的问题。
通过本课程设计,能够比较清楚的理解数据库原理及其基本实现技术,能够掌握数据库技术,有效处理信息,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创造、设计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课程设计的时间为1周,总学分为1个学分。
本课程设计要求每位同学必须独立完成所有设计任务。
所有同学必须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在第18周周末前提交课程设计最终成果。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综合运用本门课程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具有权限管理、输入、修改、删除、查询、统计功能的小型数据库应用程序软件。
课程设计的题目见附件。
四、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1、审题:明确设计内容,分析相关数据信息和系统功能;2、选择数据库和软件编程语言:根据具体设计内容数据库选择SQLServer 数据库。
编程语言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任意语言,但是要求系统要完整、正确运行。
3、数据字典的确定:根据数据库类型、提供的数据信息以及分析现实世界客观情况确定数据字段名称、类型、宽度、索引、约束条件;4、创建数据库:依据数据库类型、实现表结构的建立、字段和表之间的约束,参照完整性的设计;5、功能模块图及流程图:根据任务书提出的功能要求进行分析,将功能模块化,确定系统整体功能模块图及流程图,然后功能细化,确定各自功能模块;6、程序设计:根据设计的各功能模块,设计界面,编制程序。
首先学会设计数据库应用界面,能将数据库与应用界面联系起来,然后使用编程语言对相关的关系数据库表编程,完成相应的功能。
7、系统连编调试:将各功能模块有机的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数据库应用软件。
并进行软件功能验证,针对出现的问题,仔细分析,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改正,直至整体功能全部实现;8、撰写设计说明书,具体要求见下节。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任务书

1. 题目的要求和数据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题库系统,具体要求如下:
1)试题能及时更新,维护。
2)界面设计美观,易学易用。
3)试题难易程度适中,能贯穿整个教学内容。
4)系统设计结构合理,软件功能完善。
5)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2. 设计的工作内容
1)设计试题生成功能,试题能分布整个教学内容。
2)设计试题的难易程度分析功能。
3)具有答案生成功能。
4)题型要求:选择、填空、简答题、原理论述、系统设计、系统操作等5)设计教师对题库进行维护功能
6)设计教师对答案进行更新、完善功能
3. 提供的答辩材料
1)毕业设计说明书
2)外文翻译资料
3)软件:题库系统与试卷生成
4. 答疑老师
教师姓名负责部分签名
韩燮全部
发给毕业设计题目的日期2004年2月23日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开始日期2004年2月23日
毕业设计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完成日期2004年6月15日。
数据库课程设计任务书

《关系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关系数据库原理知识解决并能设计一个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数据库原理的相关理论和数据库的设计实现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1.对各个系统进行系统功能需求分析2. 数据库设计分析阶段,进行详细的数据库需求分析,进行概念数据库的设计,画出数据库的E-R图(局部和整体E-R图)3. 设计出详细的逻辑数据库结构,将各个实体和联系转化为相应的二维表即关系模式,指定各个关系的主关键字和外部关键字,并对各个关系的约束加以限定4. 通过企业管理器或是查询分析器实现各个二维关系(建议最好用SQL代码实现),要求建立相关的索引,定义约束5. 根据系统功能需求设计相应的查询视图6. 要求根据系统功能需求建立存储过程,实现功能可涉及数据的增删改查7. 根据功能需求建立相应的触发器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实现数据表的检查约束,使数据不超出取值范围。
8. 通过建立用户和权限分配实现数据库一定的安全性9.为数据库进行备份与恢复。
每个题目2-3人完成,先查阅资料共同完成需求分析,务必切合实际,然后每人完成一部分,分工要明确、平均,报告分开写,各自描述自己的工作内容,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的创建必须具有现实意义,为了凑数而创建扣分。
三、课程是设计题目说明:下面每个题目中给出的“实现下列功能”,是必须实现的功能。
同学们,还需根据自己的需求分析,进一步完善。
题目1:学分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描述:设计一个学分管理系统。
假设每位学生必须完成基础课50学分,专业课50学分,选修课24学分,人文类课程8学分和实验性课程20学分才能毕业。
实现下列功能:1.录入某位学生的学分信息2.给定学号,显示某位学生的学分完成情况;3.给定班号,显示该班所有学生的学分完成情况;4.给定学号,修改该学生的学分信息;5.按照某类课程的学分高低进行排序;6.给定学号,对该学生能否毕业进行确定。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数据库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系统分析与数据库设计
1) 通过相关的社会调查,选择一个实际应用数据库的课题。
2)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写出系统分析和设计报告。
(2)库表单设计
设计数据模型并进行优化,确定数据库结构、功能结构和系统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3)应用程序的实施
1)完成数据库定义工作并能实现系统数据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录入。
2)实现应用程序的设计、优化功能,实现数据安全性、数据完整性控制等功能。
(4)系统集成调试
1)对系统的各个应用程序进行集成和调试,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改善系统用户界面。
2)并针对具体课题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二、主要实践环境
操作系统为Windows 2000、WindowsXP、Win7。
数据库管理系统为SQL Server2000。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如.NET、JAVA、PHP等)。
三、考核与报告
本课程设计的课程设计报告要求有系统需求分析,数据库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等内容,要求提交纸质课程设计报告和可运行的应用软件一套(光盘)。
成绩计分按优、良、中、及格与不及格5级评定。
附表:课程设计课题选题表(也可自拟课题)
课题序号课题名称
1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2 学生毕业离校系统
12 公选课程管理系统。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课程代码
设计题目
仓库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电信收费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宾馆管理系统、旅游管理系统、网上订票管理系统、购书管理系统
设计时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1年6月13日——2011年6月17日
院(系)
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
工业设计
班级
BE0907、BE0908
指导教师(签名):刘泓漫系主任(签名):苏庆刚
2011年5月23日2011年5月24日
4、要求采用C/S或B/S数据库体系结构,应用VB、PB、ASP、JSP等语言连接数据库和设计用户界面,后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
二、对课程设计成果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图纸、图表、实物等软硬件要求)
1、在课程设计报告中说明综合性数据库设计的基本过程。
2、具备综合性查询、数据维护等功能,运用常用数据库对象及查询和维护表单设计。
1
908机房
四、主要参考资料
岳国英,《数据库技术与SQL Server》,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2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
顾宁等译.《数据库处理:基础、设计与实现(第七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李建中等.《数据库系统原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一、课程设计任务(条件)、具体技术参数(指标)
1、结合该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按要求独立设计方案;
2、查阅相关手册和资料,通过查阅手册和资料,进一步熟悉常用方法的用途和技巧,并掌握这些方法的具体含义和如何使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数据库课程设计任务书1

题目:XX数据库设计
内容:要求利用数据库原理知识来完成系统的数据库分析设计,进行相应需求分析;画出E_R图;根据E_R图进行逻辑结构设计;根据逻辑结构设计结果利用SQLServer进行建立数据表,要求有主外键等约束;对数据表利用语句完成增删改查等操作;可以适当使用存储过程、触发器、函数等。输入一些基本信息(不少于30条)。
[3]张海藩.《软件工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指导教师(签名):
教研室主任(签名):
注:可以附页
三、进程安排
1.25:完成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工作。
1.26-1.27:完成数据库设计工作。
1.28:程序调试和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初稿。
1.29:提交课程设计说明书、数据及答辩。
四、主要参考资料
[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5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苗雪兰.《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二、要求的设计成果(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实物、图纸等)
1.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不少于2000字。说明书中要包含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详细设计等内容。
2.格式要求:设计说明书报告分系统简介、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结束语。
报告于系统验收答辩时交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同学们能够全面、深刻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流程。
根据在数据库原理课程中所学到的数据库理论知识,结合某个具体的实际需求,最终开发出一个较为实用的数据库系统。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1、明确课设任务,复习与查阅相关资料。
2、可以根据老师给出的设计题目,在两周时间内完成其中某一个题目的从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到上机编程、调试和应用等全过程的数据库系统设计。
如果学生自拟题目,需经指导教师同意。
3、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不能抄袭,设计完成后,将所完成的工作交由老师检查;要求写出一份详细的设计报告。
4、按要求完成课设内容,课设报告要求文字和图工整、思路清楚、正确。
5、应用程序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6、程序具有一定的健壮性。
三、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主要内容1、系统需求分析(1)信息要求:指用户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得信息的内容与性质。
数据库中需要存储那些数据。
(2)处理要求:用户需要完成什么处理功能,对处理的响应时间有什么要求(给出功能模块图)。
(3)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2、概念结构设计(1)逐一设计分E-R图,合并分E-R图,生成基本E-R图。
(2)若在合并中存在属性冲突、命名冲突以及结构冲突,给出解决方法,若存在不必要的冗余,则消除并给出设计方法。
(3)基本E-R图中要求标明主码、外码、联系类型。
3、逻辑结构设计(1)给出由E-R得到的关系模型:并注明转换过程中应用的规则;(2)数据模型的优化;(3)分析这些模式对于应用环境是否合适,确定是否要对某些模式进行合并或分解;(4)用户模式设计;(5)在数据库中一般使用英文名字,在用户视图中则一般使用符合用户一贯的中文命名法;(6)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4、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各张表,包括字段名称、中文含义、数据类型、长度、完整性约束、索引定义、字段说明;5、数据库实施(1)使用T-SQL语句实现数据库表;(2)使用T-SQL语句创建必要索引;(3)使用T-SQL语句实现必要的数据库视图;(4)用T-SQL语句实现必要的存储过程及触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