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开生命科学领域企业设奖先河——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设奖纪实

让谈家桢 的生命得到延续
个百年 奖 项 , 为生命 科 学 领域 的 成
6 中国科技奖励 CHI W A 4 NA A RDS F Cl N OR S E CE AND TE HNOL C OGY
最高 、 世界性的奖 项 , 把该 奖做 成一个
对 科 技 成 果 产 业 化 起 到 真 正 推 动 作 用 的奖 项 。
得到延续 , 学术风 范得到弘扬 传播。”
联 合 基 因 集 团 首 席 执 行 官 秦 义 龙 表
名。 两届谈家桢生命科 学奖的评选活动,
得到国家科技部 、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
量的奖项。
上 海市 政 协 主 席 冯国 勤 表 示 , 谈
院、 上海市政府、 市科委 的大力支持, 也 家桢 生命 科学 奖是 联合 基 因集团对生
继 续 推 动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和 产 学 研 合
作 , 某 种意 义 上说 也是 与谈 家桢 坚 从
联合基 因集团首席执行官秦义龙为谈家桢生命科 学创新奖获得者、 首都 师范大学教授 任东( 颁奖 右)
持 科 技 创 新 和 成 果 转 化 相 结 合 的 一
致 , 推 动 我 国 生 物 医 药 产 业 研 发 和 是
得到了国内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命科 学基础 研究 及科 技成 果转化 所作 的善 举 , 为企 业在 生命 科 学 领 域设 作
立 的 第 一 个 奖 项 , 到 国 家 科 技 部 的 得
示, 要尽快 成 立 谈 家桢 生命 科 学 基金
会 , 望谈 家 桢 生命 科 学 奖能 够成 为 希
一
个 生命 科 学 院 , 将 毕 生献 给 了遗 他
希望在 生命科 学 领域 中耕 耘 的科 技 工
父母育儿经验-16岁“差生”上北大

父母育儿经验-16岁“差生”上北大父亲说:要为孩子创造既宽松又科学的学习环境;儿子说爸爸是他的启蒙老师和朋友。
这几天,浙江兰溪的16岁少年伍晓盼已坐在北京大学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开始了崭新的学业生活。
大学里那种自由、随意但又严谨的学习方式,伍晓盼其实在小学里就已追寻并进行过成功的尝试了。
因为,在许多家长眼里,伍晓盼是一个令人羡慕的神童,而在一些学校领导的眼里,他是一个轻视校纪校规、不把学校当回事、经常性脱课并自以为是的“差生”。
可熟识他的老师都说晓盼智聪心慧、勤奋好学,是极具反叛意识、挑战传统应试教育的先行者。
生于1984年的伍晓盼,上幼儿园时,其父母亲就常把他留在家里,教他背古诗,以训练记忆力。
4岁那年,认字不多的晓盼居然能一字不漏地背出长达88行的白居易名篇《琵琶行》。
6岁时他进了兰溪市云山小学。
但与同学们明显不同的是晓盼一开始就经常性脱课,可成绩却都名列前茅。
原来,毕业于浙师大政治系的父亲伍荣贵在家里为儿子开起了“小灶”,并且想法很现实,如果家里教得好,还不如在家学习,一是省却接送的烦累;二是节约了时间;三是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到了三年级时,父亲给儿子一下子找来四、五、六年级的课本,但看着孩子还小,父亲没有作任何强制性的要求,就连学习计划也没有制定过,一切随着儿子的意愿,要学哪门课,看哪本书,做不做作业,甚至跳过前面学后面四、五、六年级的课程都行。
学习对晓盼来说是一种非常随意、轻松进而变得快乐的事。
伍荣贵决心因势利导让儿子获得一种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就是跳跃式学习,即对一般性的知识掌握简单带过,着重了解整个知识体系,继而全面吃透基础知识。
于是,从这之后,父亲总是超前地给他准备好更高年级的教材,让他自由跳跃。
四年级时,晓盼大部分时间在家里自学,只是期中、期末考试去一下。
按部就班地一年级一年级升上去,对晓盼来说是一种拖累,因此,从四年级直跳六年级便是自然的事了。
1995年9月,晓盼进入兰三中初中部,初一他还耐心在学校正常上课学习,初二下学期起,便又开始在家自学。
谈家桢

1909年9月15日出生于浙江慈溪的一个邮务员家庭。
在父亲谈振镛和母亲杨梅英养育的六个孩子中,排行第三。
1915年随任邮政局局长的父亲迁至舟山、海门、台州等地,并在当地上私塾。
1921年从慈溪的道本小学毕业,进入宁波英教会办的斐迪学堂一年级。
1925年转学到湖州东吴第三中学高中部。
1926年秋直升至苏州东吴大学,主修生物学。
1927年迎接北伐战争胜利,投入择师运动。
1928年义务担任东吴大学青年会创办的惠寒小学校长。
1929年任东吴大学普通生物学实验课助教,兼任桃坞中学生物学教员。
1930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士学位;获洛氏基金会奖学金,进入燕京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1932年完成《异色瓢虫生物学及其鞘翅色斑变异和遗传》硕士论文,毕业;回东吴大学任生物学讲师;与父辈好友的女儿傅曼芸成婚。
1934年夏进入加州理工学院摩尔根实验室,从师于摩尔根及其助手杜布赞斯基(Th.Dobzhanshy)教授;《异色瓢虫鞘翅斑的遗传》论文在The AmericanNaturalist ,68,1934上发表。
1935年利用果蝇唾液腺巨大染色体的新技术先后对Drosophila pseudoobscura果蝇同D.persimlis及D.miranda两个近缘种果蝇的染色体结构的差别及演变规律进行开拓性研究,并发表这一研究领域的论文于《美国科学院院报》等著名杂志。
1936年谈家桢年表谈家桢年表Tan Jiazhen当选为美国Sigma Xi荣誉学会会员和帕萨迪纳美中友好协会会长;博士论文《果蝇染色体的遗传与细胞图》通过答辩,获博士学位。
论文公开发表于美国、德国著名杂志。
1937年7月受聘浙江大学,担任生物系教授。
1942年浙江大学决定建立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生物学部(后改为生物学研究所),从事瓢虫鞘翅色斑变异遗传和果蝇群体遗传的研究。
1943年在唐家祠堂的实验室里发现亚洲瓢虫的杂交后代呈现一种新的显性现象,并发表这项研究成果于《中国实验生物学报》上。
第九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典礼在武汉举行

兰娟 , 复旦 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 、 上 海市肝 病研 究所所 长 樊嘉 荣获谈 家桢
生 命 科 学 临 床 医 学 奖 。江 南 大 学 食 品 学院院长、 国 家 功 能 食 品 工 程 技 术 研
谈 家桢生命 科学 奖得 到国家科技 部批准, 中国科协大力支持 , 由联合基
因设 立 , 复星 医药 、 吉凯 基 因赞助 , 上
奖 。中国 工 程 院 院 士、 浙 江 大 学 教 授 李
移 植 术后转 移复 发的 临床防治上有重
大突破、 在转移复发机制研究 方面 有重 要创 新, 是我国肝癌领域 中青年专家的 领军人物。 颁 奖 典 礼 由奖 励委 员会 主任 、 中
学 生命 科 学学 院教 授 杨茂 君 、 干 细胞
龙) 1 1 月2 6 日, 有我 国生命 科学 “ 诺贝
尔奖”之誉 的2 01 6 年度 第九 届谈家 桢 生命科学奖颁奖典礼在武 汉大学举行, 1 4 名科 学家获得谈 家桢 生命科学奖。 中国 工程 院 院 士、中国科 学 院 大 学药 学 院院长 、 上海 药物 研 究 所学 术 委 员会主任 丁健 和中国工程 院院士、 生 物 芯片北 京 国家 工程研 究中心主任 程 京获得2 0 1 6 年度谈 家桢 生命 科学成 就
究 中心主任 陈卫 获得谈 家桢 生命 科 学
产业化奖。
此 外, 还有9 名专家获 得谈家桢 生 命 科 学 创 新奖 , 他 们是 中国 科学 院 生
中山医院院 长樊 嘉教授 长期 致 力
■● — ■— ■ —— - -- ~
饶 子 和 院 士 主持 颁 奖 大 会
第九届 谈家桢 生命科学奖获奖者与颁奖嘉宾合影
2 O l 6 . 1 2 总第2 1 o 期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章程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章程(修订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规范》的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为了推动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的发展,促进生命科学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激励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科学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特设立“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并制订本章程。
第三条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由联合基因集团捐资设立,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承办。
第四条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第五条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的申报、评审和授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六条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设立下列奖项:(一)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每年名,每名奖金人民币元;(二)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每年名,每名奖金人民币元。
“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和“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根据申请人情况,没有符合条件的,经评审(奖励)委员会决议可以空缺。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七条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评审(奖励)委员会负责奖项的评审组织和管理工作。
评审(奖励)委员会设主任名,副主任名,委员若干。
评审(奖励)委员会由出资人联合基因集团和承办方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共同协商任命和更换。
第八条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评审(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评审专家委员会。
评审专家委员会设主任名,副主任名,委员若干。
评审专家委员会成员的任期为年。
第九条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评审(奖励)委员会主要职责为:(一)负责对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工作的领导与管理;(二)任命和更换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确定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人选;(三)审定评审专家委员会的评审结果;(四)提出完善奖励工作的指导性意见。
第十条评审专家委员会的职责为:(一)负责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候选人选的评审工作,提出评审结论和奖励人选建议;(二)对评审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提出处理意见;(三)对完善奖励工作提出建议及改进措施。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谈家桢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谈家桢谈家桢,国际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浙江宁波人。
创建了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了第一个生命科学院。
1909年9月15日出生于浙江宁波的慈溪县慈城的一个邮务员家庭。
1926年7月高中毕业后被保送至苏州东吴大学,主修生物学。
1930年8月被推荐至燕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李汝祺教授。
1932年2月回东吴大学执教。
1934年9月至1937年7月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摩尔根及其助手杜布赞斯基。
在美国工作期间,从事果蝇进化遗传学研究,利用当时研究果蝇唾腺染色体的最新方法,分析了果蝇近缘种之间的染色体差异和染色体的遗传图,促进了”现代综合进化论”的形成。
先后单独或与美,德等国科学家合作发表论文10余篇。
1946年,在亚洲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中发现色斑嵌镶显性遗传现象,受到国际遗传学界的重视。
1937年8月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被聘为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
1951年任浙江大学理学院院长。
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复旦大学生物系主任。
1961年4月起任复旦大学副校长。
在复旦大学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
1978年以来,先后发起和担任中国遗传学会副会长、会长和名誉会长,遗传学报主编,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长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长。
1983年任复旦大学顾问,当选为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
谈家桢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培养了大批科学人才。
他还广泛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身兼多种职务。
主要有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第十五届国际遗传学会(1980)副会长。
上海市自然博物馆馆长,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第六届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民盟八届主任委员。
1985年获“求是科学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
谈家桢坚持原则

谈家桢坚持原则谈家桢是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
他曾怀揣科学救国的理想,远赴重洋,在现代遗传学创始人、诺贝尔奖得主摩尔根门下求学;国家危亡之际,他毅然回国执教,为我国现代遗传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做出了卓越贡献,更为遗传学人才的培养奉献了全部心血。
而在谈家桢的百岁人生中,一次又一次无悔地选择,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生接续奋斗,破译生命的密码。
谈家桢从事遗传学研究和教学七十余年,发表了100余篇学术论文。
发现瓢虫色斑遗传的“镶嵌显性现象”,被认为是经典遗传学发展的重要补充和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的关键论据。
20世纪50年代,他在复旦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和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被誉为“中国的摩尔根”。
谈家桢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瓢虫、果蝇、猕猴、人体、植物等的细胞遗传、群体遗传、辐射遗传、毒理遗传、分子遗传以及遗传工程等。
坚持科学真理,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遗传学事业;为遗传学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了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了第一个生命科学院。
20世纪30年代初起进行亚洲异色瓢虫色斑的遗传变异研究和果蝇的细胞遗传基因图及种内种间遗传结构的演变研究,为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的创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尤其是异色瓢虫等位基因嵌镶显性遗传和果蝇性隔离形成的多基因遗传基础的发现,引起国际遗传学界的巨大反响,对中国遗传学工作起了推动作用。
20世纪60年代初在领导中苏合作的辐射遗传的研究以及20世纪70年代起致力于组织分子遗传学和植物遗传工程等研究,均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谈先生为中国遗传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的奠基人,他在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坚持真理,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晚年的谈先生对中国遗传资源的保护及人类基因组研究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迈上新台阶

奖 者 高福 研 究 员 , 谈 家 桢 生命 科 学 奖 成 为谈 家桢生命 科 学奖 颁奖 典礼 走 进 生命 科 学奖 对 中国生 命科 学领 域 的创 随 后浙江 大学 、 中国科 新和发展做 出更 大的贡献 !融 评审专 家委员会 委员、 第三届谈 家桢 生 高校 的第一站 , 先 后 命 科 学 奖获 奖 者施 一 公 教授 , 第五 届 学技 术大学以及哈尔滨 医科大学 ,
这大 大提升了谈家桢 奖在 三、 创 新发展 , 进 一步提 位 两院院士 , 生物 医药领域的影响 力与知名度 。由于 高奖项影响力 们 身上学会如何从事学术研 究 , 如何做
人; 更能 聆 听两位 成就 奖 获奖 者 高水
该 奖项 目前 取得 的 成 绩 , 广 泛 的影 响 准 的学术报 告, 了解并追 踪国 际国内学 各界 有识 之士都纷 纷提 出可 以各种 术前 沿 , 激 发学术热 情。这让一 代又一 经 过六年 “ 公 开、 公正、 公 平”的评 力, 因此能够成 立 “ 谈 家桢基金 代 的后 辈能 够继 承谈 家桢 先生 爱党爱 审、 评审 专家 的认 真 细致 的工作 , 谈家 方式参 与, 成 为大家的公识。 桢 生 命科 学 奖 已成 为 中国生命 科 学领 会”
谈家桢 生命 科学奖获奖者 金力教 授, 第 争取拿到了接力棒。 ( 谈 家桢 生命 科 学奖管理 办公 室
供稿 )
2 0 1 4 . 0 1总 第 1 7 5 期
5 5
按 照以人 为本 , 全 在 刚刚宣布 的中国科 学 院2 0 1 3 年 当选 复 旦 大学建 立 了中 国第一 个 遗传 学 专 发展 相结合 的理念 ,
创建 了第一个 遗传 学研 究所 , 组 建 面协 调可 持 续发 展 的科 学 发 展观 , 鼓 院士中, 谈 家桢生命科 学奖评 审专 家委 业 , 促 进 产业进 步 , 使谈 家桢 员会委员、 第一届谈家桢 生命科学 奖获 了第一个生命 科 学院。 因此 , 复 旦 大学 励 自主创 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推荐书
被推荐人姓名:
推荐单位(盖章):
推荐专家(签名):
填报日期: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推荐书
一、被推荐人基本情况
二、主要工作经历
三、所在单位情况
四、创新及知识产权情况
1、“创新类型”包括:
1)“原始创新”指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原始性创新设计;
2)“集成创新”是将已有技术、已有知识产权(如有效专利)和部分创新
技术系统化地组合成一个新的创造性方案的研发行为;
3)“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2、“知识产权获取情况”,应填写研发及产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产权的具体数量;外购知识产权请说明数量、使用费等具体情况。
3、“获奖情况”指技术或产品在国家各部委以及省市设立的科技奖励中获得奖励的情况。
4、“科研项目情况”指项目在国家各部委以及省市设立的科技项目中获得支持的情况。
5、“创新性”指在技术上的创新点、创新程度以及创新点对主要技术性能的意义。
6、“先进性”应与技术鉴定或产品鉴定结论一致,并同国内同类先进技术或产品比较。
如属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还需同国外同类典型产品比较。
五、被推荐人在单位中的情况
六、推荐专家意见
(由各推荐专家独立填写、不得代填后签名)
注:此表格所有内容均须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