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装备动力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钢铁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模版

x **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管理文件文件编号:**16A04 第1版签发:xxx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1 目的为规范**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工作活动过程和场所中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确定风险控制措施等过程管理,有效管控危险源并降低危险源风险水平,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各子公司、事业部、直属各生产厂部、机关各部室。
3 职责3.1安全保卫部3.1.1负责制、修订本管理程序及相关专业管理标准。
3.1.2组织收集并公布源自股份总部厂外可能对总部区域厂内构成负面影响的危险源情况。
3.1.3监督检查总部各单位生产安全、职业卫生、消防安全相关Ⅰ、Ⅱ级危险源控制执行情况。
3.2运输部负责指导总部各单位辨识道路、铁路、水上交通相关危险源;负责监督检查总部交通安全相关Ⅰ、Ⅱ级危险源控制执行情况。
3.3 设备部负责制定总部设备检修危险源辨识标准并监督执行;负责组织总部危险源治理维修工程项目立项审查。
3.4 工程管理部负责制定总部工程项目危险源管理标准;审核总部区域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制订的危险源辨识清单与安全管控措施并监督执行。
3.5投资管理部负责组织总部危险源治理技改项目立项审查。
3.6合同签约部门负责在合同中明确提出厂区内作业相关方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的要求,并纳入对相关方的合同履约评价。
3.7各单位3.7.1负责辨识、评价、控制区域内所有工作场所及活动过程中的2015年11月30日发布2015年12月1日实施危险源(包括组织大型会议、活动、出差或售后服务等活动的危险源),改进Ⅰ、Ⅱ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定期上报辨识、评价、管控情况。
3.7.2负责提出区域内危险源改善的技改、维修工程项目申请(包括业务流程外包中需要公司出资改造的); 确定危险源改善型方案并从技改、维修工程或检修渠道实施,跟踪方案实施与目标达成情况。
3.7.3负责向相关单位告知源自本区域内危险源的负面影响。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

中铁十二局集团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经理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办法一、目的为了准确的辨识出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以便采取控制措施。
二、适用围适用于工区所有施工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场所。
三、危险源辨识方法(一)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分类。
为了便于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分析,首先应对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进行分类。
分类可任选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一种: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和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共分为六类:a)物理性危险源:(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如:脚手架、支撑架强度、刚度不够、厂机动车辆制动不良、起吊钢丝绳磨损严重。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如:梭矿传动链条无防护罩、洞爆破作业安全距离不够。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如:电线接头未包扎、化纤服装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产生静电。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液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如:手风钻、空压机、通风机工作时发生噪声。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液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如:手风钻工作时的振动。
(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如:核子密度仪、激光导向仪发出的辐射。
(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堆料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危害);(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如:气割产生的高温颗粒。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氮、氧气泄漏。
(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如:洞二氧化硅粉尘。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1.评价基本要求规范要求:《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以下简称《规范》)的要求:5.2.2.1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
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
5.2.2.2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2.评价的基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GB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369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6179《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351《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AQ/T900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SH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2.初始评价的目的和范围一、评价目的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冶金企业炼铁系统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指南:识别风险、评价分级、管控措施

冶金企业炼铁系统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指南:识别风险、评价分级、管控措施冶金企业(炼铁系统)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指南本文旨在为冶金企业(炼铁系统)提供一套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的工作指南。
该指南涵盖了以下主要内容:风险辨识方法、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与分级、安全措施制定、风险公告与培训、风险监控与整改以及评估与更新。
1.风险辨识方法2.冶金企业(炼铁系统)在进行风险辨识时,应采取以下步骤:●全面了解炼铁系统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以及作业环境。
●找出可能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因素。
●对这些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并详细描述其可能导致的风险和危害。
●根据风险和危害程度对各种因素进行排序。
1.危险源识别2.冶金企业(炼铁系统)常见的危险源包括:●火灾:由于设备过热、易燃物泄漏等原因可能导致火灾。
●爆炸:设备故障、化学物质泄漏等可能引发爆炸。
●职业病: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可能导致职业病,如尘肺病、中毒等。
●高温、高压、高腐蚀环境:可能导致人员受伤、设备损坏。
●触电:设备漏电、误操作等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机械伤害: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可能导致机械伤害。
1.风险评价与分级2.根据辨识出的危险源及其可能导致的风险和危害,冶金企业(炼铁系统)应进行风险评价与分级。
一般而言,风险评价应考虑以下因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频率;●事故导致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国内外同行业或类似企业的风险水平比较。
●根据评价结果,将风险分为不同等级,以便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1.安全措施制定2.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冶金企业(炼铁系统)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对于火灾和爆炸风险,应加强设备维护和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火源,合理配置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对于职业病风险,应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和尘毒监测,提供防护用品,并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对于高温、高压、高腐蚀环境,应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改善作业条件,定期检查设备设施的完好性。
钢材加工企业各部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策划表

3
6
2
36
三
1、严格按照用电规范敷设线路并采取相应的绝缘保护措施。2、定期检查设备接线是否完好。3、定期检测设备接地电阻。
传动转动部位防护缺失
机械伤害
1
6
7
42
四
1、设备传动部位安装可靠的防护装置。
物料放置不整齐,人员违章有用手在工作的台面上调整物料位置
机械伤害
3
6
7
126
三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数控设备控制柜内积尘;控制柜操作平台或内部随意放置物品;控制柜内部线路老化
触电、火灾
3
6
7
126
三
1、控制柜内外严禁随意堆放物品。2、安排专业电工定期对控制柜内积尘及线路进行检查。
液压冲孔机气动系统损坏,如 气管破损
设备损坏
1
6
7
42
四
1、定期检查气动系统并及时更换相关部件。2、气管规范有序布线并采取保护措施。2.设Βιβλιοθήκη 出现运行故障时先停机,再进行修正。
设备维修时未停机、停电挂牌;维修现场未设置警戒区和警示标志
机械伤害、触电
3
2
7
42
四
1.设备维修前制定维修方案,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2、设备维修作业前应切断电源,并挂停电牌。3、设备维修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和警戒线。
安全联锁装置缺失或失效
机械伤害
1
6
7
42
四
1、确保紧急停车等的安全联锁有效,并每天进行检查。2、定期维护。
5
坡口机
四车间
设备接线布置不整齐、缺少绝缘保护措施;电器线路老化或裸露;无接地或接地不良
触电
钢铁集团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钢铁集团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1、目的识别公司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中的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风险因素,确定并更新重大风险因素,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
2、适用范围公司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中风险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重大风险因素的批准。
3.2生产安全部负责组织对风险因素的评审活动,进行评价,确定重大风险因素,制订对风险因素的控制办法。
3.3各部门配合生产安全部识别本部门的风险因素。
4、工作程序4.1初始状态评审在体系建立之前,公司应进行初始状态评审,以了解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状况。
评审的主要内容有:A、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B、识别公司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中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C、对公司有关部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惯例、制度的调查。
D、对以往事件、事故和紧急状态调查的资料进行评估。
初始状态评审的过程和结果,由生产安全部负责整理成书面报告,填写《重要危险源清单》提交管理者代表审核。
4.2风险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时机4.2.1以公司的全体部门和活动为对象,在设定目标、指标前进行;4.2.2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建立之初进行初始状态评审时4.2.3在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以及相关的要求等情况下发生变化时,可适时进行风险因素的评价。
4.3风险因素识别的顺序和内容4.3.1风险因素识别顺序为:(1)公司地址(2)公司区平面布局(3)建筑物(4)生产工艺过程(5)生产设备、装置(6)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音、振动、高低温)(7)各项制度(女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等)(8)生活设施和应急(9)外出工作人员和外来工作人员4.3.2风险因素识别之前应将考虑的内容编制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根据检查表中的内容对每一部分的危险源进行分析识别,在编制检查表时应考虑以下内容:A、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B、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及产品;C、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D、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E、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损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F、曾经发生或行业内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活动和情况;G、自己认为单独进行评估需要时的活动和情况。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与控制

用于泄压的阀门、爆破片、放空管等设施,用于止逆的阀门等设施,真 空系统的密封设施。
⑺紧急处理设施
紧急备用电源,紧急切断、分流、排放(火炬)、吸收、中和、冷却 等设施,通入或者加入惰性气体、反应抑制剂等设施,紧急停车、仪 表联锁等设施。
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
⑻防止火灾蔓延设施
阻火器、安全水封、回火防止器、防油(火)堤,防爆墙、防爆门等 隔爆设施,防火墙、防火门、蒸汽幕、水幕等设施,防火材料涂层。
频繁程度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越大,风险越大。 包括: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暴露、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每月一 次暴露、每年几次暴露、非常罕见地暴露
严重性C:事故发生后能带来多大的人员作伤亡和财产损失。 包括:大灾难,许多人死亡;灾难,数人死亡;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严重,重伤;重大,致残;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
2.风险控制的原则
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危 害因素。如采用无害工艺技术,使用环保材料等; 预防:当消除危险、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如 使用安全电压、漏电保护器、安全带、安全帽等; 减弱:在无法消除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有害因素 的措施。如使用通风装置、耳麦、护目镜、防毒面具等; 警告:在易发生危险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标志、警示标志等。
步骤(策划)
成立工作小组:
必须由懂专业,有经验的人员组成辨识小组,如生产副总经理,工程师,技 术员,安全员,班组长,机械司机,管库员等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 有经验的工人 。 确定活动场所划分依据,危险源辨识的原则,风险评价的方法等。
识别相适的法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编码》 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Z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 等等。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两篇.doc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两篇第1条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报告一、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报告1.评估基本要求本规范要求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通用安全标准化规范AQ3013-XXXX。
当暴露在明火下时,很容易引起火灾。
2)厂区供电线路老化,容易造成短路和火灾。
2.6.烫伤1)在热风炉位置,炉门和热风管道温度很高,如果保温棉脱落或太薄,会发生烫伤事故;2)工厂内所有高温场所;2.7.化学爆炸1)储罐区有两个800吨/硫酸储罐。
硫酸具有挥发特性。
当挥发酸气体的浓度达到极限水平时,有发生化学爆炸的危险2)当反应罐中的氧化镁和硫酸发生反应时,也会释放出大量的挥发性气体,当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也会发生化学爆炸。
2.8.其他伤害。
本年度《AQ XX市XX镁盐厂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表-JJM-FX-01-XXXX治理4-8》合格。
可以考虑建立操作程序、操作说明,但需要定期检查。
如果条件、资金可用,则不需要对4个次要或可忽略的风险采取控制措施。
但是,应保留记录。
第二条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报告第二条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报告1.1在生产过程中,危险源辨识1.1.1在生产过程中,厂房内使用或堆放了大量的可燃材料。
如果火源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如设备过载,设备的表面温度会过高,达到可燃材料的燃点。
一旦与可燃材料接触,可燃材料可能被点燃,导致火灾的发生。
此外,在点火源控制过程中,下列情况也会导致可燃材料的燃烧。
如果电路老化或过载过热,导致产生高温熔体,如果电路下堆积可燃材料,高温熔体会点燃可燃材料,从而引起火灾。
如果储存大量可燃材料的仓库遇到火源,例如仓库没有配备防雷设施、在仓库区域吸烟、非法动火等。
,它会导致火灾的发生。
根据企业员工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及相关法规规定,对生产过程、生产设备进行综合分析,其主要危害、有害因素包括机械伤害、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撞击、噪声危害等。
1.1.2公司所有设备都可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可靠性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门/单元:装备动力部
序 号
作
业
活
动
危险源
能源科
1 检查浴池跑冒滴漏 2 检查蒸汽尾端无疏水器
地面有积水 蒸汽泄漏 蒸汽泄漏严重 检查时没戴劳保用品
3 检查非法使用电炉子
蒸汽泄漏有积水 检查时不小心碰到电炉子 电源线裸漏
4 检查煤气炉燃烧状况
检查煤气发生炉燃烧状况 现场混乱 检查时没戴劳保用品
无 6 1 15 90 三 《公司安全规程》 无 1 1 3 3 五 《公司安全规程》 无 1 1 3 3 五 《公司安全规程》 无 3 1 15 45 四 《公司安全规程》 无 1 1 3 3 五 《公司安全规程》 无 1 1 3 3 五 《公司安全规程》 无 1 2 7 14 五 《公司安全规程》 无 1 2 7 14 五 《公司安全规程》 无 1 2 7 14 五 《公司安全规程》 无 3 3 7 42 四 《公司安全规程》 无 1 3 3 6 五 《公司安全规程》 无 1 3 3 6 五 《公司安全规程》 无 6 1 15 90 三 《公司安全规程》 无 6 1 15 90 三 《公司安全规程》 无 3 1 15 45 四 《公司安全规程》 无 6 3 15 135 三 《公司安全规程》
电焊机电源裸露 焊接时操作人员不戴防护眼镜 未穿防护服进行调试
使用工具不慎落下
操作人员劳保用品穿戴不齐全、不规范
地沟无护栏
28 下水管道施工现场组织管理
炸伤 划伤 划伤 炸伤 划伤 滑倒 摔伤 摔伤 摔伤 撞伤 砸伤 碰伤 炸伤 炸伤 炸伤 炸伤
炸伤
摔伤 砸伤 触电 灼伤 摔伤 滑倒 烧伤 砸伤 划伤 摔伤 砸伤 触电 灼伤 摔伤 滑倒 砸伤 划伤 摔伤 砸伤 触电 灼伤 冻伤 砸伤 划伤 摔伤
有3 无1 无3 无3 无1 无3 无1 无6 无1 无1 无6 无6 无3 无3 无1 无3 无1 无3 无3 无3 无1 无1 无3 无1 无1 无3 无1 无1 无1 无1 无1 无3 无1 无1
辨识评价单元:机关科室
风险评价
E C D 级别
现有控制措施
3 1 9 五 《公司安全规程》 3 3 9 五 《公司安全规程》 2 3 18 五 《公司安全规程》 2 3 18 五 《公司安全规程》 2 3 6 五 《公司安全规程》 2 3 18 五 《公司安全规程》 2 15 30 四 《公司安全规程》 2 15 180 二 《公司安全规程》 2 3 6 五 《公司安全规程》 2 3 6 五 《公司安全规程》 2 7 84 三 《公司安全规程》 2 7 84 三 《公司安全规程》 2 3 18 五 《公司安全规程》 2 15 90 三 《公司安全规程》 2 3 6 五 《公司安全规程》 2 3 18 五 《公司安全规程》 2 3 6 五 《公司安全规程》 2 3 18 五 《公司安全规程》 2 15 90 三 《公司安全规程》 2 3 18 五 《公司安全规程》 2 3 6 五 《公司安全规程》 2 3 6 五 《公司安全规程》 2 3 18 五 《公司安全规程》 2 7 14 五 《公司安全规程》 2 7 14 五 《公司安全规程》 2 7 42 四 《公司安全规程》 2 7 14 五 《公司安全规程》 2 3 6 五 《公司安全规程》 2 3 6 五 《公司安全规程》 2 3 6 五 《公司安全规程》 2 1 2 五 《公司安全规程》 3 15 135 三 《公司安全规程》 3 3 9 五 《公司安全规程》 3 3 9 五 《公司安全规程》
15
操作人员操作高压压力容器现场 指导
指导时误操作 操作时没戴劳保用品
16 检查压力容器出口阀门
操作时没戴劳保用品
17 检查校验安全阀没有校验。
检查时安全阀没校验 操作时没戴劳保用品
18 校验氧气瓶检验日期
车间内混乱
上爬梯时踏空
19 检查较高的氧气储罐
爬梯没有护栏
没系安全带
驾驶员误操作
Hale Waihona Puke 21 检查的机动车进入氧气站
10 上架空检查管道漏点
上爬梯时踏空 架空中没有护栏 上架空没系安全带
11 检查私放采暖水 12 检查暖气泄漏
13 检查煤气加热炉、退火炉漏点
没有戴劳保用品 采暖水温度高 采暖水温度高 没有戴劳保用品 检查时漏煤气 检查时跑火
14 检查氧气点阀箱
没戴劳保用品
有无
可能导致的事故
以往 案例
L
滑倒 烫伤 烫伤 烫伤 滑倒 烫伤 触电 煤气中毒 摔伤 碰伤 摔伤 摔伤 烫伤 中毒 摔伤 砸伤 摔伤 烫伤 中毒 烫伤 烫伤 摔伤 摔伤 摔伤 摔伤 摔伤 摔伤 划伤 烫伤 烫伤 烫伤 中毒 烧伤 划伤
5 检查蒸汽管道保温脱落。
爬梯子时踏空 架空管道中没有护栏 检查时没戴劳保用品
检查时井内有沼气
6
检查不经常开盖的采暖井、下水 井
检查时爬梯坏掉 打开井盖时没戴手套
7 检查煤气分水器蒸汽泄漏
不小心掉入下水井 蒸汽泄漏严重 煤气发生泄漏
8 检查蒸汽管道泄漏 9 上火车外观检查煤质
蒸汽泄漏严重 检查时没戴劳保用品 上火车时爬梯坏 上爬梯时踏空 火车开动没有警告
无 6 3 15 276 二 《公司安全规程》
有 3 1 7 21 四 《公司安全规程》 有 3 1 7 21 四 《公司安全规程》 无 1 1 15 15 五 《公司安全规程》 有 3 3 3 27 四 《公司安全规程》 有 3 2 7 42 四 《公司安全规程》 无 1 2 3 6 五 《公司安全规程》 无 1 1 3 3 五 《公司安全规程》 无 1 3 3 9 五 《公司安全规程》 有 3 3 3 27 四 《公司安全规程》 有 3 1 7 21 四 《公司安全规程》 有 3 1 7 21 四 《公司安全规程》 无 1 1 15 15 五 《公司安全规程》 有 3 3 3 27 四 《公司安全规程》 有 3 2 7 42 四 《公司安全规程》 无 1 2 3 6 五 《公司安全规程》 无 1 3 3 9 五 《公司安全规程》 有 3 3 3 27 四 《公司安全规程》 有 3 1 7 21 四 《公司安全规程》 有 3 1 7 21 四 《公司安全规程》 无 1 1 15 15 五 《公司安全规程》 有 3 3 3 27 四 《公司安全规程》 无 1 2 7 14 五 《公司安全规程》 无 1 3 3 9 五 《公司安全规程》 有 3 3 3 27 四 《公司安全规程》 有 3 1 7 21 四 《公司安全规程》
氧气管道未酸洗
使用工具不慎落下
操作人员劳保用品穿戴不齐全、不规范
架空无护栏
管道在架空中滑落
电焊机电源裸露
26
高压蒸气管道架空施工现场组织 管理
焊接时操作人员不戴防护眼镜 操作人员施工时不及安全带
施工现场混乱
使用工具不慎落下
操作人员劳保用品穿戴不齐全、不规范
房上爬梯无护栏
管道在架空中滑落
27
液氮深冷管道架空施工现场组织 管理
搬动氧气瓶
检查时没戴劳保用品
压力表坏
22 检查过期不检验的压力容器
安全阀没校验
容器本身出现疲劳
23 检查瓶有油污的氧气瓶
瓶身上有油污
24 检查无安全阀压力容器
压力过高
架空无护栏
管道在架空中滑落
电焊机电源裸露
焊接时操作人员不戴防护眼镜
25 氧气管道架空施工现场组织管理 操作人员施工时不及安全带
施工现场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