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精调方案
无砟轨道长轨精调

长轨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中铁一局五公司哈大项目部2010-10目录一、编制原则 (1)二、适用范围 (1)三、作业内容 (1)四、作业标准 (2)五、作业程序 (3)六、基本轨的定义 (3)七、作业细则 (3)八、轨道软件模拟调整 (9)九、劳动力组织 (13)十、工器具配备 (13)十一、注意事项 (14)附表1 (16)附表2 (17)附表 (18)无砟轨道长轨精调作业指导书一、编制原则本作业指导书依据《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以下简称《验标》)、哈大公司相关文件要求及相关培训资料内容编制,本着优先保证轨道平顺性、类似既有线施工安全性和节约成本的原则,确保长轨铺设后轨道调整工作快速、高效进行。
二、适用范围中铁一局五公司哈大客运专线CRTSⅠ板式无砟轨道长轨精调工程。
三、作业内容1、长轨应力放散锁定后对轨道的重新测量,对测量资料汇总整理和模拟调整并形成书面文件,同时统计扣件更换种类和数量并提报物资需求计划。
2、根据模拟调整文件报表,现场核对调整位置和调整项目,确认无误后更换相应种类的扣件。
3、扣件更换结束后,按规定扭力上紧螺栓,同时检查轨道调整效果和平顺性是否达到要求。
4、清理回收更换下来的扣件并分类存放,同时清理干净程轨道板污染物。
四、作业标准调整原则:“先轨向、后轨距,先高低、后水平”,优先保证参考轨的平顺性,另外一股钢轨通过轨距和水平(可利用轨道尺)向参考轨靠齐。
调整时,优先考虑轨道的平顺性指标,绝对值指标按照《验标》中第14.6.19条“轨面高程允许偏差为+4mm,-6mmm;紧靠站台为+4mm,0mm”第14.6.20条“轨道中线与设计中线允许偏差为10mm;线间距允许偏差为+10mm,0mm”的要求进行控制,在平顺性指标满足的情况下,局部绝对值指标可适当放宽。
主要检测及控制指标如下表。
无砟轨道静态平顺度允许偏差表特殊情况下,对于个别点由于变化率不符合要求而造成区段调整量突然变化较大的地段,需现场核对(利用轨距尺及弦线)或重新测量(消除测量误差)后再做调整。
无砟轨道精调技术文

无砟轨道精调技术【摘要】通过沪宁城际铁路客运专线CRTS 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及京沪高速铁路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静、动态两个阶段的轨道精调技术实践,结合高速动车组轨栓结果分析,对无砟轨道状态调整技术进展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精调施工方法,提出静态适算控制标准,给出动态阶段的分析方法、调整原则和目标管理值。
【关键字】无砟轨道轨道精调一、轨道精调简介待铺轨单位对长钢轨铺设放散、锁定完毕后,即展开轨道精调作业。
前后分为静态调整和动态调整两个阶段。
静态调整到达静态验收标准后,开场联调联试。
开场联调联试后,精调工作进入轨道动态调整阶段,该阶段主要通过16 0km/h 轨检车和350km/h动车组对轨道状态进展检测和评估。
静态调整阶段:是根据轨道小车依据CPIII控制点进展静态测量轨道几何状态,通过软件分析后进展线形不断完善的调整过程。
包括对轨道线形〔轨向和上下〕进展优化调整,合理控制轨距变化率和水平变化率,使轨道静态精度到达规*要求。
动态调整阶段:主要通过对动态轨检车的数据进展分析结果,分点利用静态调整的方式对轨道进展调整。
动态检测结果评估分四级,一级点只需养护,二级点需重点调整,三级点限速行车,四级点停顿行车。
通过两个阶段的调整,最终使得无砟轨道轨道状态满足动车组高速运行的舒适性和平安性要求。
二、轨道扣件系统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采用WJ-8C型扣件系统。
扣件组成:轨道板采用WJ-8C型扣件,WJ-8C型扣件〔以下简称扣件〕由螺旋道钉、平垫圈、弹条、绝缘块、轨距挡板、轨下垫板、铁垫板、铁垫板下弹性垫板和预埋套管组成。
每个小组配置的主要测量仪器、施工机具四、轨道板及扣件检查、清理长钢轨铺设前组织人员完成对施工现场的清理及修补工作〔包括对扣件孔的清理,道床板破损的修补,轨枕破损的修补,桥梁上单元板之间的清理及伸缩缝的整理、道床板裂缝的处理等工作〕。
轨道板应清理干净,不应有沙子、石子、混凝土残砟及建筑垃圾等。
轨道精调方案

新建铁路客运专线X标段无砟轨道精调方案编制:审核:批准:编制日期:2011年6月目录一、工程概述.................................................. - 1 -二、作业依据.................................................. - 2 -三、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责分工.................................... - 2 -四、精调前准备工作............................................ - 3 -4.1CPIII控制网的复测.................................................................................... - 3 -4.2轨检设备的准备......................................................................................... - 4 -五、轨道精调施工工艺及流程.................................... - 4 -5.1轨道精调作业流程图................................................................................. - 4 -5.2轨道精调施工工艺..................................................................................... - 4 -5.2.1施工准备.......................................................................................... - 4 -5.2.2作业人员及设备配置...................................................................... - 5 -5.2.3轨道几何状态测量.......................................................................... - 5 -5.2.4测量数据模拟及调整量计算.......................................................... - 7 -5.2.5现场调整.......................................................................................... - 9 -六、质量控制过程.............................................. - 9 -6.1测量外业质量控制..................................................................................... - 9 -6.2内业质量控制........................................................................................... - 10 -6.3数据分析................................................................................................... - 11 -七、工作要求................................................. - 11 -无砟轨道精调方案一、工程概述客专站前工程XBZQ-2标段设计时速250km/h,轨道结构设计为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无砟轨道精调施工工艺工法(后附图片)

无砟轨道精调施工工艺工法1 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轨道的精调质量对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必须在施工阶段将轨道几何状态精调至最佳。
轨道初始不平顺是运营后各种轨道不平顺发生、发展和恶化的根源,若不进行严格控制,将给运营带来后患。
轨道精调分为静态调整与动态调整,本工法主要为静态调整。
1.2 工艺原理CPⅢ复测合格后,通过轨检小车采集轨道数据,利用系统软件对轨道数据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不合格处的数据进行优化调整,并形成调整量表,对钢轨的几何状态逐一进行调整,按照以上方法对轨道反复调整,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2 工艺工法特点2.1测量数据采集后利用软件处理。
2.2轨道需多次调整后方可达到标准要求。
3 适用范围本工法主要用于采用WJ-7B型系列扣件无砟轨道精调施工。
4 主要引用标准4.1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4.2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4.3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 241号)。
5 施工方法采用轨检小车与其配套的全站仪,利用已建立好的CPⅢ测量控制网,对轨道数据进行采集,然后运用轨道精调软件对采集的轨道数据进行优化分析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形成调整量表,再按照调整量表对钢轨的高程与平面以及平顺性、轨距逐一进行调整。
第一遍调整完后,再按照第一遍的方法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然后调整轨道。
如此循环,直到轨道的几何状态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为止。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1 施工工艺流程钢轨精调作业流程见图1。
图1 钢轨精调作业流程图6.2 操作要点6.2.1 CPⅢ复测在进行轨道精调施工前,先对管段内的所有CPⅢ的坐标与高程进行复测,合格后方可进行轨道精调施工。
6.2.2 轨道板承轨台编号在进行轨道精调之前,为了准确记录并保证测量结果与所测承轨台对应,从而系统管理轨道的几何数据,首先就要对全管段的承轨台创建统一的编号系统。
无砟轨道精调施工

未来,无砟轨道精调施工技术将继 续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提 高施工效率和精度。
02
无砟轨道精调施工技术
测量技术
测量设备
使用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如全站仪、测距仪等, 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方法
采用无砟轨道精调施工的专用测量方法,如CPⅢ 自由设站测量法等,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
施工特点
施工组织
城市轨道交通无砟轨道精调施工需考虑城 市环境的特殊性和施工条件的限制,如空 间狭小、交通繁忙等。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人员,确保施工安全 和效率,同时采取措施减小对周边环境和 交通的影响。
调整策略
质量监控
根据轨道几何尺寸偏差情况,制定针对性 的调整策略,优先解决关键问题,确保轨 道平顺性和安全性。
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提高施工效率 和精度。
技术交流与合作
与其他施工单位或高校进行技术交流, 分享经验,共同提高。
管理挑战及解决方案
管理挑战
无砟轨道精调施工涉及多个部门和多方利益 相关者,管理协调难度大。
明确职责分工
清晰界定各部门职责,避免工作重叠或遗漏。
加强沟通与协作
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确保信息畅通,问题及 时解决。
质量检测与验收
质量检测
在调整作业完成后,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对轨道几何参数进行检测,确保达到 设计要求。
验收程序
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组织专家进行验收,确保无砟轨道精调施工质量符合标 准要求。
04
无砟轨道精调施工案例 分析
案例一: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施工
精调施工流程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施工 涉及测量、数据分析和调整 等多个环节,需确保各环节 的精确性和高效性。
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指导书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附件7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指导书一、基本要求1.CPⅢ网重新复测,经评估合格方可应用于精调。
2.各位零配件安装到位,无缺少。
3.无碴轨道经过冲洗,无杂物,无灰尘。
4.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完毕且焊联、锁定。
二、准备工作1.各种规格材料基本到位。
2.绝对测量、相对测量小车经检验、调试合格。
3.各类机具齐备(轨距调整器、内燃扳手、无碴液压起道机、轨道仪、照明工具、数显道尺、塞尺、弦线、扭力测试仪、撬棍、改道小撬棍等)。
三、精调步骤1.总体流程。
2.精确测量。
为监测线路设备的变化,指导线路设备养护,需对轨道实测中线、高程进行绝对精度测量。
主要采用安博格小车与线路CPIII控制网实现对轨道精测。
⑴测量的前期准备工作①输入并核对设计数据(平曲线、竖曲线、超高、控制点,如存在断链,需分别输入,上、下行线也要分别输入)。
②设置项目属性,如平面位置和高程测量基准等。
③定期对全站仪及小车进行保养、检定。
⑵测量的现场工作①检查钢轨表面状态,检查扣件弹条与轨距挡板密贴。
确保零配件无缺少,扣件扭矩达标。
②正倒镜检查全站仪水平角和竖角偏差,如果超过3秒,在气象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进行组合校准及水平轴倾斜误差(α)校准;检查全站仪ATR照准是否准确,有无ATR的偏差也应小于3秒。
③使用至少8个CPIII控制点自由设站,如果现场条件不满足,至少应有6个CPIII控制点,其中前后至少各使用一个60米以上的控制点。
根据天气条件确定最大目标距离。
状况好时控制在60m以内,不好时将距离缩短。
④设站的同时组装轨检小车,将双轮部分靠近低轨。
⑤在稳固的轨道上校准超高传感器,一般每天开始测量前校准一次,如气温变化迅速,可再次校准;校准后可在同一点进行正反两次测量,测量值之和应在0.3mm以内。
⑥将全站仪对准轨检小车棱镜,检查通信,关闭全站仪强力搜索,并锁定棱镜。
⑦放样60米以上的一个控制点对设站进行检核。
⑧进入施工模式,看偏差数据是否稳定,如不稳定(变化范围超过0.7mm),将小车向前推,找到数据相对稳定的距离,根据此距离再次重新设站。
轨道精调方案

新建铁路沪汉蓉通道合肥至武汉段工程双块式无碴轨道精调方案中铁四局集团红石岩隧道无砟轨道项目经理部二00八年九月二十三日目录1、编制依据及原则 (2)2、工程概况 (2)3、施工工艺 (2)3.1办理施工要点申请 (3)3.2长钢轨现场焊接 (3)3.3轨道精调 (4)3.3.1轨道精调施工工艺 (5)3.3.2工艺流程 (5)3.3.3过渡段的施工 (8)3.3.4施工机械及人员配置及进度安排 (8)3.3.5设备维护及保养 (9)3.3.6注意事项 (9)3.4应力放散及线路锁定 (10)3.4.1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 (10)3.4.2施工工艺流程及工艺说明 (11)3.4.3质量控制 (14)4、安全措施 (15)1、编制依据及原则(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2006]189号;(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3)《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4)《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3-2003 铁建设[2003]127号;2、工程概况红石岩隧道设计为双线隧道,隧道线间距4.6m,进口里程DK181+373;出口里程DK189+230,全长7857m。
隧道内纵断面设计为+5.1‰和-3.0‰,其分界里程DK188+000,竖曲线半径为25000m,起讫里程DK187+898.75-DK188+101.25。
隧道起点有一半径为8000m的曲线伸入隧道内,自DK181+413开始,伸入长度为77.69m。
隧道内一次性铺设无缝线路。
3、施工工艺线路精调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3.1办理施工要点申请按照中铁四合武五[2008]092号《无砟轨道剩余扣件补装作业管理安全规定》进行要点施工,每天16点前向铺架经理部调度提报次日施工计划,进行要点施工,按照铺架经理部下发的施工计划安排进行施工。
无砟轨道精调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2)2.工程概况 (2)3.扣件系统的组成 (2)4.施工工艺流程及方法 (3)5.施工组织 (13)西宝客专XBZQ-1标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先导段(DK542+223.69-DK544+808.07)轨道精调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1.2《高速铁路施工测量规范》(TB10601-2009);1.3《WJ-8扣件安装说明书》。
2.工程概况新建铁路西安至宝鸡客运专线工程XBZQ-1标段漆水河特大桥范围内的先导段DK542+223.69~DK544+808.07,位于陕西省武功县普集镇境内,单线长2.58438km。
先导段直线地段长度为2086.89m(DK542+721.182~DK544+808.07),曲线地段长度为497.492m(DK542+223.69~DK542+721.182),该段线路纵坡:2‰。
轨枕类型为SK-2型,扣件采用WJ-8B型,扣件高度34mm。
先导段于DK543+374.39~DK543+471.29段铺设100米单线钢轨,钢轨使用Mu71Mn 60Kg/m 长度为12.5m的钢轨螺栓夹板连接完成轨道精调。
本次轨道精调的主要内容有:轨道静态调整主要包括:轨道几何状态测量、数据整理、模拟调整、出具书面调整报表、统计调整/更换扣件种类、现场调整扣件、调整完成后扣件紧固、调整后复测轨道调整效果、回收更换下来的扣件、清理道床板。
3.扣件系统的组成WJ-8型扣件(以下简称扣件)由平垫圈、弹条、绝缘块、铁垫板、橡胶垫板、螺旋道钉、轨距挡板、铁垫板下弹性垫板和预埋套管组成。
此外为了钢轨高低位臵调整的需要,还包括轨下微调高垫板和铁垫板下调高垫板。
WJ-8型扣件安装流程:承轨台表面清理→弹性垫板安装→铁垫板安装→轨距挡板安装→橡胶垫板安装→安放钢轨→绝缘块安装→弹条安装→平垫圈、螺旋道钉安装→质量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昆(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段IV标段无砟轨道精调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交一公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第四项目分部二0一三年六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准备工作 (1)1.全站仪操作流程 (1)2.精调软件GRPwin的设置 (3)四、资源配置 (4)1.人员配置 (4)2.工器具配备 (4)五、轨排几何形位精调 (5)1.全站仪设站 (5)2.轨检小车的组装与校准 (6)3.轨排几何形位调整 (6)六、精调作业后的检查工作 (7)1.精调后轨排几何形位允许偏差 (7)2.轨排精调后注意事项 (8)七、精调小车和全站仪注意事项 (8)1.精调小车 (8)2.全站仪 (9)八、其他注意事项 (11)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四标第四项目分部无砟轨道精调方案一、工程概况本管段起始里程为DK197+555,终点里程为改DK202+790,全长5235米,本管段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境内。
管段内有特大桥2座,大桥4座,隧道4座,其它均为路基。
本线路设计时速250km/小时,主体工程预留时速350km/小时。
二、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2.《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3.《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精调作业指南》(铁建设函[2009]674号)三、准备工作1.全站仪操作流程全站仪的校准补偿器校准、组合校准、水平轴倾斜误差(a)校准a.补偿器校准:理论上,盘左整平后,盘右“倾斜L”和“倾斜T”应与盘左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若偏差较大,应进行补偿器校准。
点击工具进入,点击检查与校准选项,点击补偿器(L,T),进入相应界面,点击测量,测量一个测回后校准完成,再次进行盘左盘右检查,如不好,可继续进行校准。
b.组合校准:点击工具进入,点击检查与校准选项,点击组合校准(l,t,i,c,ATR)进入组合校准界面,将ATR校准选项打开,这时瞄准距离大于100米的一个棱镜目标,利用人眼精确对准棱镜内的十字丝,然后点击测量,仪器转变方向后再精确瞄准十字丝,点击测量进入显示各项指标差值的界面。
再点击测量后,瞄准棱镜十字丝后再点击测量,测量两个测回,并保证δ值在1秒以内,校准完成,最后点击继续会出现一个显示各个选项的新值的界面,校准完后进入测量模式,利用正倒镜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保证水平角,竖直角在照准大于100米目标的时候保证在3秒以内。
c.水平轴倾斜误差(a)校准:水平轴倾斜误差(a)的校准步骤如下:点击工具进入,点击检查与校准选项,点击水平轴倾斜误差(a),进入校准界面。
瞄准站标的十字丝点击测量【选择一定距离上高为(27度至63度)或低为(117度至153度)的目标】,测量一个测回。
之后进行正倒镜测量符合,如不满足要求需重新进行校准。
全站仪的通讯设置a.黑猫与黑猫连接:打开全站仪里的配置,选择接口设置,选中GEOCOM 模式点击编辑,出现相应界面,点击设备选中RS232GEOCOM然后点击编辑,出现相应界面,波特率选择19200或115200,奇偶选择无,数据位选择8,停止位选择1.设置完点击保存.b.注意:如果是手柄猫直接与黑猫连接的话:选中GEOCOM模式点击编辑,出现相应界面,选择端口2(手柄)→点击设备→编辑→特率选择19200或115200,奇偶选择无,数据位选择8,停止位选择1→保存→继续→点击CTRL→选择匹配的连接号和流动站或者基站(连接号和小车黑猫的一致,如果小车黑猫选的是基站,则全站仪里选流动站)全站仪CPIII数据的导入建立好控制点的文件(格式:点号,东坐标,北坐标,高程以逗号分开),将其拷贝到CF卡上的DATA文件夹里面,然后打开全站仪,点击“转换”,点击“把数据导入作业”,点击“导入ASCII/GSI”数据到作业,出现相应界面,选择正确的作业和控制点文件,然后点击配置,出现相应界面,选择正确的配置参数,点击“继续”。
2.精调软件GRPwin的设置平曲线,纵曲线,超高的输入a.平曲线:首先输入起点里程,然后,输入每一要素的起点坐标,缓和曲线长度、圆曲线半径(右转曲线半径为正值)b.竖曲线:竖曲线通过切线交点定义,输入交点里程、高程和竖曲线半径。
下凹曲线半径为负;上凸半径为正。
如果变坡点处设置了竖曲线,则圆类型选择“圆”;如果没有设置竖曲线(坡度代数差不大)则选择“顶点”。
但线形起点和终点必须选择“顶点”。
注意:竖曲线输入时必须把工作区间前后各两个变坡点输入,否则,会有误差!c.设计超高:输入主要点(ZH、HY、YH、HZ)的超高值,与平曲线相一致。
左转曲线超高为负,右转曲线超高为正,单位为米导入CPIII控制点文件文件类型:txt文本导入数据格式:点号东坐标北坐标高程,字段之间用空格隔开常规、通讯、限差、测量数据、全站仪和断面仪的设置这几项的具体设置见GRP1000数据采集资料四、资源配置1.人员配置以一个作业班组为例:2.工器具配备以一个作业班组为例:五、轨排几何形位精调1.全站仪设站架设全站仪全站仪架设的位置应靠近线路中心(这里指的是左右线中心),而不是在两侧控制点的外侧;设站位置首先要考虑目标距离,其次是与近处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一般应超过15m)。
全站仪参数改正输入全站仪进行设站之前要首先适应环境温度,利用温度计、湿度计测量出每天的温度和湿度,对全站仪进行改正。
CPIII的选择及正确使用方法使用8个(至少6个)控制点采用后方交会法设站,其中前后至少各使用一个60米以上的控制点。
根据天气条件确定最大目标距离。
状况好时控制在70m以内,不好时将距离缩短。
连接杆插入徕卡圆棱镜时一定要插到位(插到贴好的标签线的位置),棱镜杆插入CPIII套筒时也要密贴到位。
设站中误差东坐标/北坐标/高程:1mm 方向:1″(如果采用8个控制点设站,发现有个别控制点误差比较大,则可以剔除1~2个控制点使中误差达到要求);全站仪设站后,放样一个CP3点并记录偏差值; 测量搬站前,通过放样相同CP3点做检核.搬站搬站时至少要包括4个上一测站中用到的CPIII控制点,以保证轨道线形的平顺性。
检核设站后,重复测量上一次设站已经精调过的5-10个测点,如果偏差大于2mm,需重新设站。
2.轨检小车的组装与校准轨检小车从箱子里拿出,轻轻的放到地上,然后把两节车身合拢,用“六”棱扳手把连接螺丝拧紧,接着把棱镜支柱装上,之后把小车抬到工具轨上,放下轨距传感器。
把小车手推杆撑起,电脑支架打开,把精调电脑固定在电脑支架上,然后把小车与电脑的连接线插好,把红电池接上黑猫与小车。
精调电脑开机,进入GRPwin软件,首先新建一个文件夹(一般都是以日期和结构物命名),然后点击设置,点击右上角那个图标获取小车的配置信息,接下来点击右下角那个斜率向导图标,计算距离和(测量轨道)会有个初始数值,然后把小车旋转180度放到原来的位置,如果两次的初始数值在规定范围内,点击OK,这样就完成了超高传感器的校准。
进入采集界面,锁定全站仪,选择施工模式,开始粗、精调工作。
3.轨排几何形位调整在支承层和底座板上撒上轨枕,钢轨装上后,把螺杆调节器安装好并把轨排顶起,相邻钢轨之间用鱼尾板连接起来。
检查螺杆调节器的功能与润滑,扳手操作是否正常;检查螺杆是悬空还是稳固的立在地基上。
轨排开始粗调,先推小车把整条钢轨的数据看一遍,如果整体偏差量大,则先整体调整,之后再逐个轨枕的调整。
粗调时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都控制在2mm以内。
粗调完成后,开始绑扎钢筋和立侧向模板,侧模安装完成后开始精调工作(精调工作对环境要求极高,一般在晚上或阴天的白天进行)。
精调时平面位置、高程和轨距都控制在1mm内,轨向控制在以内。
每次精调都必须和上次调好的轨或打完混凝土合格的轨搭接不少于8个轨枕的距离,以保证线性的平顺性。
小车和全站仪的距离不足7M时就要停止采集数据,搬站,下一站采集时必须和上一站搭接5个轨枕的数据。
精调完毕后一定要采集好数据,数据采集后开始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混凝土后要及时复测。
六、精调作业后的检查工作1.精调后轨排几何形位允许偏差2.轨排精调后注意事项轨枕精调完成后不允许再有人为的干扰,否在有可能需重新进行精调。
如果浇筑混凝土之前对轨排位置有任何疑问,应及时通知测量人员,并对轨道进行随机复测。
最终精调和浇注的时间差超过12小时,需要重新复测。
气温迅速升高或降低15度时,需要重新复测。
轨排受到任何不允许的外力干扰,需要重新复测。
七、精调小车和全站仪注意事项1.精调小车安伯格原厂建议,目标距离对无碴轨道测量控制在45-55米,对有碴轨道测量控制在100-200米。
所以,建议作业时将目标距离控制在55米以内。
如果测量条件较差(如夜间雾气大时候)应该进一步缩短目标距离(建议35-45m)。
用户也可以通过看在施工模式下的数据是否稳定来决定距离,数据稳定就可以进行精调施工。
设备专人负责。
负责设备的充电、野外测量前后零件的清点、以及设备的清洁。
测量前利用扫把将轨道扫干净,避免尘土等杂物对测量产生影响。
前往工地施工之前在计算机中对设计数据(平曲线,竖曲线,超高)复核无误后输入到测量控制软件中。
仪器安装、运送和收仪器时注意仪器的保护。
轨检小车每次测量作业之前都要对超高传感器进行校准。
过轨缝时一定要收回轨距轮,然后两个人把精调机抬到另外一条轨道上。
精调机测量时,要注意钢轨扣件是否拧紧,如未拧紧就进行轨道调整会损坏精调机的轨距传感器。
安装精调机时,注意螺丝一定要拧紧,需要两个人操作,轨距传感器一侧不要直接接触地面,以免损坏轨距传感器。
注意精调机的电脑和小车USB的接口处,不要粘到水,虽然笔记本是防水的但是插口处并不防水,电子设备遇水很容易损坏。
注意USB线和小车的连接处,连接时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把螺扣拧断。
当转换小车推把方向时,注意闸线不要被卡断。
轨检小车和全站仪的距离应控制在70米以内,轨检小车测量时应逐渐靠近全站仪而不是远离全站仪数据处理要插入软件狗,注意软件狗的保管,不要丢失。
2.全站仪GRP1000 S是一个测量系统,需要操作人员具备系统的测量知识,能够熟练操作全站仪并具有现场使用全站仪进行轨道测量的经验。
为了确保全站仪与轨检小车之间的通视,以及测量的精度,测量区域应尽量避免其它施工作业。
测量时将全站仪架设在轨道中心,以减小测距误差对轨道横向偏移的影响,并且在测量的过程中,全站仪不受干扰。
全站仪在测量时附近不要过车,以免影响全站仪。
每个测量区间全站仪自由设站时需要8个控制点,下一区间设站时至少要包括4个上一区间精调中用到的控制点,以保证轨道线形的平顺性。
设备操作人员应认真阅读全站仪操作手册。
测量时,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按照全站仪的使用要求进行测量。
考虑天气、太阳直射、雾气、雨后大气湍流等因素,选择最佳的测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