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勘查开发方法教学大纲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精品课程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精品课程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是石油工程中的重要学科,涉及到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和生产等方面。
下面是一个精品课程的大纲,供参考:课程名称: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目标:1. 理解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油气田勘探和开发的基本流程;3. 熟悉油气田储层特征、地质模型和储量评估方法;4. 学习油气田开发中的地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5. 培养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的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内容:1.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导论-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的定义和作用-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 油气田勘探- 油气田勘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勘探区划和勘探目标选择- 勘探测井解释和勘探评价方法3. 油气田开发- 油气田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步骤- 油气田开发计划和开发方式选择- 油气田开发的经济评价方法4. 油气田储层特征和地质模型- 油气田储层类型和特征- 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方法- 地质模型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5. 油气田储量评估- 油气田储量评估的基本原理- 储量评估方法和技术- 储量评估结果的解读和应用6. 油气田开发中的地质问题- 油气田地质风险评估和预测- 油气田地质问题的识别和解决方法- 油气田地质问题的案例分析7.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的综合应用-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与油气工程的关系-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介绍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操作:组织实地考察、实验和模拟实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科研项目:组织学生进行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情况、听课积极性、课堂讨论参与度等。
2. 作业和实验报告:根据课程要求完成作业和实验,并撰写报告。
3.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油气田勘探开发学习资料

油气田勘探与资源评价代宗仰第一章油气田勘探总论第一节油气田勘探特点及本课程的性质油气田勘探的基本任务:根据石油地质和勘探理论,综合采用各种适合的勘探技术和方法,寻找和评价油气远景区带,发现具工业价值的油气田,并探明其地质储量,取得开发油气田所需的各项数据,为油气田的开发作好准备。
气态烃: 天然气液态烃: 原油固态烃: 沥青砂、油页岩、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油气田勘探的基本特点:1.油气田勘探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理论知识的综合、技术方法的综合2.油气田勘探是一门探索性很强的学科3.油气田勘探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经济活动:地质风险、技术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
未来的勘探家=渊博的知识和经验+卓越的组织管理才能+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精神树立科学的找油世界观⑴人的精神状态往往会对勘探进程产生重要影响⑵首先找到油的地方是在人的脑海里⑶创新思维是油气勘探成功的源泉⑷正确看待油气勘探中的低潮与高潮油气勘探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油气藏模式→概括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油气地质理论→形成各种各样的找油理论或学说先进的、有效的油气勘探理论至少应具备:普遍性、机理性、可实现性(可操作性)常见的四种找油理论:1.沉积盆地找油论2.有效生油区控制油气田分布论3.含油气系统理论4.圈闭带控制油气聚集论一、沉积盆地找油论(一)盆地、沉积盆地、含油气盆地地质意义上的盆地:指岩石圈表面三度空间上的凹地,其内部充填有沉积物,而且要具有时间的概念,即四维。
也就是指沉积盆地。
在地质历史某一阶段形成的被水域占据的一个断陷或坳陷地带,它以负向运动占绝对优势,同时接受了足够厚的沉积物充填,形成了中间沉积厚度大,向边缘逐渐减薄的沉积体。
指已经发现油气田(藏)或已有油气显示的沉积盆地,以及具备油气生运聚条件的沉积盆地。
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首先必须是沉积盆地;2.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曾经不断地沉降、接受沉积,具备油气生成与聚集的有利条件;3.在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经发生过油气生运聚,或者已经发现过油气显示或工业油气田。
油气田开发技术手册

油气田开发技术手册第一章: 引言油气田开发技术手册旨在为石油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全面、准确的技术指导,帮助他们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取得卓越的成果。
本手册将涵盖从勘探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并重点关注关键技术和最佳实践方法。
第二章: 油气勘探2.1 勘探目标2.1.1 确定勘探区块2.1.2 制定勘探目标2.2 勘探方法2.2.1 地质测量2.2.2 地震勘探2.2.3 井探勘探2.3 勘探评价2.3.1 储量评估2.3.2 经济评价第三章: 油气开发3.1 开发计划3.1.1 确定开发方式3.1.2 制定开发计划3.2 钻井与完井3.2.1 钻井技术3.2.2 完井技术3.3 油气提取3.3.1 采油工艺3.3.2 采气工艺第四章: 油气生产4.1 生产设施4.1.1 井口设备4.1.2 储运设施4.2 生产操作4.2.1 安全操作规范4.2.2 生产监测与控制4.3 油气处理4.3.1 油气分离4.3.2 气体处理4.4 废物处理4.4.1 产废识别与分类4.4.2 废物处理技术第五章: 油气田管理5.1 人员管理5.1.1 岗位责任划分5.1.2 培训与发展5.2 安全管理5.2.1 安全标准与规程5.2.2 事故应急响应5.3 环境管理5.3.1 环境监测与评估5.3.2 环境保护措施5.4 资产管理5.4.1 设备维护与修理5.4.2 资产管理软件应用第六章: 油气田改造与终止6.1 油气田改造6.1.1 二次开发技术6.1.2 试验性采收6.2 油气田终止6.2.1 永久封井6.2.2 油气田环境修复结论:本油气田开发技术手册全面、准确地概述了油气田开发的各个方面,从勘探到生产,再到油气田管理和终止。
希望本手册能为石油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实践指导,并促进石油行业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油气田勘探开发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油气田勘探开发方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611123课程名称:油气田勘探开发方法英文名称: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of Oil and gas field开课学期:第八学期学时/学分:32/2 (其中实验学时:4)课程类型:专业教育必修课开课专业:资源勘查工程(液体矿产勘查方向)先修课程:地球科学概论、古生物学与地层学B、构造地质学、石油构造分析、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地球物理勘探、石油地质学、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后续课程:油气勘探综合设计开课单位:地球科学学院选用教材:孙新铭、王正东编.《油气田勘探》.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主要参考书:1.庞雄奇编.《油气田勘探》.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2.国景星编.《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8一、课程简介《油气田勘探开发方法》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液体矿产勘查方向)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
本课程以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使用的地质、物探、测井等技术方法为基础,着重讲授不同勘探阶段的基本概念、任务要求和技术特点,分析各阶段的勘探步骤和预探井的部署原则。
教学内容包括油气田勘探概论、区域勘探、圈闭预探、油气藏评价、滚动勘探、深层勘探、海洋勘探、资源量与储量计算等。
本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总学时32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教学4学时。
As one of core courses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 in Resourc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Method of Oil and Gas Field, based on the techology and method of geology, geophysics, logging during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 field, mainly introduces basic concepts, working requirements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alyzes exploration steps and well-design principles in different exploration stages. The teaching contents include introduction to exploration of oil and gas field, regional exploration, trap exploration, oil and gas reservoirs evaluation, rolling prospecting, deep exploration, ocean exploration, resource and reserve quantity calculation.The course takes 32 class hours (2 credits) and inludes 4 experimental class hours.二、课程目标及其与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油气田勘探开发方法》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液体矿产勘查方向)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在地质、油气类人才的培养中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与案例》课程大纲【模板】

《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与案例》课程大纲执笔人:XXX、郑强、穆合塔尔、李道清院(部)负责人:XXX 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与案例英文课程名称:Design and case of oil and gas field development scheme课程号:100203T072开课学院:石油工程学院总学分:2 总学时:32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课程性质(必修/选修):必修适用专业:石油工程二、课程简介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是指主要在油气田的含油气面积内,按照一定的开发井网、开发程序、开采方法将石油、天然气采出地面全过程的工程总体方案,是油田开发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的全面系统的计划、部署,是油气藏投入开发的基础和依据。
具体包括油藏工程设计、钻完井工程设计、采油工程设计、地面工程设计、经济评价五部分内容。
油气田的开发方案设计是在大量的地质研究、油层物理、地下水力学、油气田开发动态的数值模拟、钻井工程、采油工程以及石油工业经济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
大的油田还需要开辟生产实验区,以便在投入大规模开发前取得经验。
即使这样,新编制的方案仍应留有应变的余地,以便在开发过程中,作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的重要意义,掌握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与理论等;学会运用基础资料进行开发方案的设计;学习现场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案例,了解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了解油气田开发的新技术与新成果,以及发展方向。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五、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李世安等,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第三版。
《实用油藏工程方法》,秦同洛等,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第二版。
《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张琪等,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第一版。
六、其他说明实践环节,必须听从带队老师指挥,佩戴安全帽及相应保护设备,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油气田开发地质》课程教学大纲

《油气田开发地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611125课程名称:油气田开发地质英文名称:Development Geology of Oil (gas) Field开课学期:第6学期学时/学分:32学时/ 2学分课程类型:专业教育选修课开课专业: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天然气方向)先修课程:地球科学概论、构造地质学、岩石学、古生物与地层学、石油构造分析、石油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油层物理学、储层地质学、测井地质学、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后续课程:油气田勘探开发方法、油气勘探综合设计开课单位:地球科学学院网络课程资源:无选用教材:油气田开发地质,叶庆全,冀宝发,王建新,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主要参考书:1.油藏开发地质学,彭仕芯,黄述旺,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2,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第二版),黎文清,李世安,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3.砂岩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内容与方法,艾尚军,许运新,郭殿军等,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4.油气田开发地质,崔廷主,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5.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王允诚,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一'课程简介《油气田开发地质》是一门与油气田开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专业课,是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天然气)专业选修课。
该课程是以油气藏的研究为核心,系统阐述了油气田开发地质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总结了当今油气田开发最新成果及开展趋势。
本课程共包括四大局部基本内容:第一局部为油气层层组划分与比照,重点介绍油气层层组划分与比照的依据和方法步骤、单砂体间联通关系确实定、单井油气层划分与比照资料的建立;第二局部为细分沉积相研究,重点介绍细分沉积相的研究方法及步骤、各类砂体特征及油水运动规律;第三局部为油藏开发期地质特征,重点介绍油藏开发设计的地质决策、开发阶段的划分、油藏地质变化和油层水洗规律;第四局部为剩余油研究,重点介绍掌握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及研究方法。
该课程主要为理论教学,总学时32学时(2学分)。
1章--油气田开发

言
一、课 程 简 介
油藏工程是以石油地 质为基础,关于油田开 发 设计和分析研究方法 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讲述 地下流体生产动态和开发调整。
油藏工程
认识到实践到认识 的一个辨证过程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油藏工程设计 油藏工程分析方法
成都理工大学 陈青
2020/2/29
1
二、在专业建设中的地位
油藏工程
油
孔密控制—用调整油层孔密的办法,以控制其注入水的推进速度,使各油层的水 线能均匀推进
补孔—因漏射,未射透或开发需要射开新油层等原因,需要再次射孔。 (三)制订配产,配注方案,开发规模 (四)全面投入开发
配产:采用分层开采的油田或区块,采油井根据合理工作制度确定的产油量。 (第7章讲述) 配注:根据周围有关油井对注水量的要求,注水井按不同层段的油层性质分 配注水量。
成都理工大学 陈青
2020/2/29
18
实例一:
新疆彩南油田是一个严格进行项目管理,严格控制投资,采用先进 实用技术,实现高速度、高水平、高效益开发的沙漠地区油田的典型。开 发设计经过四次优化,减少钻井87口,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进行跟踪对比, 又决定停钻17口,加上钻采工艺和地面工艺的优化,投产后指标符合程度 高,设计单井日产油14吨,实际为16.1吨,地面建设符合沙漠地区油田特 点,简捷、实用、先进、经济,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 益。
实例二:
胜利临南油田实行滚动开发,不断进行开发方案优化,充分应用三维 地震资料跟踪研究,大大提高了钻井成功率,射孔、作业均加粘土稳定剂 保护油层,联合站内一热多用,提高了热能利用率,伴生气全部处理利用 ,一年建成50万吨的生产规模,采油速度3%,实现了高速度、高效益开 发。
油气勘查实施方案编写大纲

油气勘查实施方案编写大纲 1. 项目背景和目的
- 项目介绍和背景
- 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域概况
-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 气候和环境条件
- 水文地质和地震活动状况
3. 勘查技术和方法
- 测量技术和设备
- 地质勘探方法
-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 化探和储层分析方法
- 工程技术和勘探管理方法
4. 安全与环保措施
- 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
- 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
- 废弃物管理和处理措施
5. 经济效益评估
- 投资和成本分析
- 产能和贡献评估
- 风险和收益评估
6. 编写和实施计划
- 编写和审核方案
- 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 进度和成果管理
7. 结论和建议
- 项目总结和成果评估 - 问题和不足分析
- 建议和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田勘查开发方法》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1522047课程名称:油气田勘查开发方法课程英文名称: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of Oil Fields课内学时:32学分:2编写人:徐翔军一.课程目的与要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在于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成为工作中的实用人才。
在地质基础和石油地质理论的指导下,迅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以最低成本和最快速度发现油气田,评价油气田,开发油气田,为经济建设服务。
本课程是面向能源系高年级学生开设的必修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
因此,要求学员具备必要的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石油地质学、石油构造、地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各种相关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二.课程简介:油气田勘探开发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实用学科,是石油地质勘探专业必修的方法技术课。
油气勘探工作必须遵循必要的勘探程序,划分不同勘探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
随着勘探开发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油气勘探开发方法也越来越多。
目前,油气勘探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地质法、地球物理法、地球化学勘探法和钻井法。
这些方法相辅相成,综合运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考虑到石油地质勘探专业目前的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本课程在讲授过程中以地球化学勘探法和钻井法为重点。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of oil Fields is one branch of synthetic practical subject in which theory combine closely with practice and technique –methods required course for petroleum exploratio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work must follow necessary programs and divide into different phases , adopt different methods. The methods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in pace with accumulation of experiences from the explor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science-technology. At present the methods adopted in petroleum exploration include geological, geophysical, geochemical and drilling methods. To get the best result these methods are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should used synthetically .According to the total teaching hours of this course and the course system ,the geochemical and drilling will be expounded as emphasis at classes三.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一)课程安排绪论一、油气田勘探工作的性质和基本特点二、油气田勘探课程的性质和基本任务第一章油气勘探理论第一节世界油气勘探理论发展简史第二节具有中国特色的油气勘探理论第三节油气勘探理论新进展第二章油气勘探技术第一节油气勘探技术综述一、非地震地质调查技术二、地震勘探技术三、井筒技术四、实验室测试分析技术第二节石油地球化学勘探方法一、石油地球化学勘探的基本原理二、烃类气体测量三、土壤烃类测量四、水化学测量五、无机组分测量六、放射性测量第三章油气勘探程序第一节勘探程序概念第二节国内外主要油气勘探程序第三节执行勘探程序应遵循的原则第四章区域普查第一节区域普查的工作程序一、大区普查二、盆地普查三、盆地评价第二节区域普查的部署原则一、从区域出发,整体解剖,着重查明区域地质构造概况和石油地质基本条件二、以油气分布的源控理论为指导,重点研究油气的生成条件三、因地制宜地选择工种,加强综合勘探第五章区带详查第一节区带详查的工作程序一、地震普查和详查二、参数井钻探三、区带优选四、区带评价第二节区带详查的部署原则一、从区带形成的地质背景出发,系统研究区带构造与沉积特征二、以建立区带成藏模式为中心,重点研究油气运聚和保存条件三、重视各种类型的储盖组合,正确选择勘探目的层第六章圈闭预探第一节圈闭预探的工作程序一、进一步地震详查二、圈闭评价与优选三、待钻圈闭描述与预探井设计四、圈闭钻探与钻后再评价五、圈闭评价与描述第二节圈闭预探的部署原则一、着眼整个区带,选择有利的三级构造为突破口,以迅速突破出油关二、提高圈闭准备质量,保证预探的顺利进行三、合理部署预探井,高效发现油气田四、兼顾多层系、多类型油气藏的勘探,全面完成预探任务第三节不同类型区带的豫探方法一、长垣和大隆的预探二、背斜构造带的预探三、断裂构造带的预探四、古潜山带的预探五、隐蔽油气藏的预探第七章油气藏评价第一节油气藏评价的工作程序一、地震精查二、评价井钻探三、油气藏评价四、油气藏描述的内容和方法第二节评价勘探的部署原则一、科学部署评价井,快速、有效、经济地评价油气田二、取全取准各项数据,为油气田评价提供第一性资料三、始终采用油气藏描述方法,实现少井多拿储量第三节不同类型油气藏的评价方法一、长垣带的评价勘探二、岩性油气藏评价勘探三、复杂断快油气田的评价勘探第八章滚动勘探开发第一节滚动勘探开发的概念与基本特点一、滚动勘探开发的概念二、滚动勘探开发的基本特点第二节滚动勘探开发程序一、滚动勘探阶段二、滚动评价阶段三、滚动开发阶段四、全面投入开发继续滚动阶段第三节滚动勘探开发的部署原则一、重视整体地质评价,作好滚动勘探开发原则二、加强组织管理,及时进行滚动开发方案的调整部署三、地面、地下统筹安排进行油气田建设四、推广使用新技术,提高滚动勘探开发水平(二)学时分配四.教学参考书1.吴欣松张一伟方朝亮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12.童晓光何登发著油气勘探原理和方法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13.丁贵明等编著油气勘探工程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74.邱中建龚再升主编中国油气勘探(第一卷)石油工业出版社地质出版社19995.阮天建费琪编著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勘探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26.徐伟民石油地球化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3《开发地质学》教学大纲学分:2 学时:32课程性质:选修适用专业:地质工程大纲执笔人:孙思敏院(系)、部负责人:陈小宏、柳广弟一、课程目的与任务开发地质学是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选修课。
它是随着油田开发的级次深化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地质学科。
它与其它边缘学科相互交叉、彼此渗透,借助其它学科,如测井、地震、测试、油藏工程等获得更多的地质信息。
它是油田开发分析由静态到动态,由宏观到微观,由储层到流体发展的一门课程。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油田开发地质的基本理论,并能综合应用静、动态及油藏工程等资料独立进行开发分析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为今后的科研实践奠定坚实的地质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学完本课程以后,应掌握以下主要内容:1、开发地质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其对油田开发的意义。
2、油田开发阶段油藏开发地质特征。
3、油藏开发方案设计内容与方法。
4、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油藏动态监测方法及其与地质因素的关系。
5、剩余油分布规律及研究方法。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1、开发地质学概论(2学时)开发地质学的概念,油藏开发阶段的划分,开发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
2、油藏开发地质特征(10学时)陆相油藏类型与特征,砂岩油藏、砾岩油藏、复杂断块油藏、低渗透油藏、裂缝性潜山基岩油藏、稠油油藏开发地质特征。
3、油藏开发方案设计及其地质条件(6学时)油藏天然能量与驱动方式、开发层系的合理划分、油田开发方式及注水方式选择、合理井网密度的选择及其地质条件。
4、注水油藏开发动态及监测(10学时)注水开发油藏动态特征、油藏动态与地质因素的关系、油藏压力监测、吸水与产出剖面监测、油水运动状况监测、开发过程中油层性质变化。
5、剩余油分布研究(4学时)剩余油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剩余油分布的地质方法、研究剩余油饱和度方法。
四、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推荐教材:1、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夏位荣、张占峰、程时清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年。
主要参考书:1、中国油藏开发模式总论,王乃举等,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年。
2、油气藏开发地质学,彭仕宓,黄述旺,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年。
《油田开发地质学》使用教材:《油田开发地质学》戴启德等石油大学出版社绪论 1.了解课程性质;2.了解石油石油工业发展简史。
第一章油气水的化学组成与物理性质1.掌握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的概念;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存在于地下岩石空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物,是成分十分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石油没有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常数。
广义天然气的概念,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如大气、岩石中的气体、海洋中的气体、地幔气、宇宙气等都可以称之为天然气。
就石油地质学而论,天然气是指在地下岩层中存在的,以类为主的气体。
既可呈聚集状态,也可呈分散状态。
既可与石油伴生,也可单独存在。
油田水是指油、气田区域与油气藏有密切联系的地下水,往往与石油和天然气组成统一的流体系统。
2.掌握油气水的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化学组成:离子成分、气体成分、有机组成、微量元素。
物理性质:颜色、相对密度、粘度、导电性。
3.掌握油田水的分类。
苏林分类: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氯化钠型、氯化钙型。
第二章石油和天然气成因及生油层1.了解油气成因理论;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2.掌握生成油气的原始物质、生成油气的地质条件及理化条件;生成油气的原始物质:沉积有机质(生成油气的原始物质是沉积物中分散的有机质)。
生成油气的地质条件:大地构造条件、古地理环境。
动力条件:细菌作用、催化作用、热力作用、放射性作用。
3.掌握油气生成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生物化学生气阶段、热催化生油阶段、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4.掌握有关生油岩的概念及其特征、分类;凡能生成并提供具有工业价值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称为泾源岩(和生油岩)。
由生油岩组成的地层叫生油层。
生油层的岩性特征一般为暗色、细粒、富含有机质和微体生物化石,并且常含指示还原环境的分散状黄铁矿,可见原生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