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与健康
吸烟有害健康的科学知识

吸烟有害健康的科学知识
吸烟是一种危害健康的行为,这一点已经在科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吸烟会导致许多健康问题,包括心脏病、肺癌、中风等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吸烟危害的科学知识:
1. 吸烟会导致许多疾病,包括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脏病、中风、口腔癌等等。
2. 吸烟会导致肺癌。
研究表明,吸烟是肺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3. 吸烟会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
吸烟会损害肺部的组织和功能,导致气道阻塞和肺功能下降。
4. 吸烟会增加心脏病风险。
吸烟会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脏病,这些疾病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5. 吸烟会导致中风。
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这些都是中风的危险因素。
6. 吸烟会影响生殖系统。
吸烟会影响男性精子数量和质量,也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
7. 二手烟也是危险的。
吸烟者周围的人也会受到二手烟的危害,包括肺癌、心脏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总之,吸烟是一种危害健康的行为。
了解吸烟的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如果你吸烟,请尽快戒烟;如果你没有吸烟,请避免二手烟的危害。
- 1 -。
吸烟危害健康ppt课件

2023-11-11
目 录
•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 吸烟对身体的免疫系统的影响 • 吸烟对身体的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 吸烟的危害及对身体的修复能力的影响 • 如何减少吸烟的危害 • 吸烟的危害与控制策略
01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01
02
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烟可以导致慢阻肺,这 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 影响肺部的正常呼吸功能 。
。
吸烟还可能增加感染结核病等呼 吸道疾病的风险。
吸烟与癌症的关系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危险因 素之一。
吸烟还可以增加患口腔癌、食 管癌、胃癌等癌症的风险。
吸烟的时间越长、数量越多, 患癌症的风险就越高。
03
吸烟对身体的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吸烟对胰岛素的影响
总结词
吸烟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对身体的各个组织 造成损伤,特别是呼吸系统、心血管系 统等。
VS
吸烟导致疤痕形成
长期吸烟会导致组织损伤后难以修复,形 成疤痕,影响身体的美观和健康。
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关系
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重要诱因
吸烟会增加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因为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呼吸道,引起炎症和感染。
吸烟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 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 ,降低免疫系统的防 御能力。
吸烟者更容易感染病 毒和细菌,如流感、 肺炎等。
长期吸烟会促进病菌 的繁殖,使病菌更难 以被免疫系统清除。
吸烟增加感染的风险
吸烟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使 人体更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
吸烟者患感染的风险比非吸烟者 高,且感染后的病情往往更严重
吸烟有害健康知识

吸烟有害健康知识
吸烟是一种毁灭性的行为,它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吸烟会引起许多健康问题,包括肺癌、心脏病、脑中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等。
吸烟不仅会对吸烟者本人造成伤害,还会对周围的人造成二手烟的伤害。
吸烟的危害主要来自于烟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
当尼古丁进入人体时,它会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短暂的愉悦感和镇静作用。
然而,这种作用只是暂时的,而吸烟却会导致长期的健康问题。
吸烟会对肺部造成直接的伤害,导致气道炎症和肺部组织损伤。
这些损伤最终可能会导致肺癌、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严重疾病。
此外,吸烟还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因为它会导致心脏和血管受损。
吸烟不仅会对吸烟者本人造成伤害,还会对周围的人造成二手烟的伤害。
二手烟是指呼吸含有烟草烟雾的空气。
这种烟雾中包含的化学物质和有害物质与吸烟本身一样,会对非吸烟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许多国家已经采取措施限制烟草使用。
不仅如此,一些人也开始意识到吸烟的危害性,选择戒烟。
戒烟可以降低吸烟者的健康风险,并且也可以减少二手烟对身边人的伤害。
总之,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人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并积极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和周围人的健康。
吸烟有害健康知识常识

吸烟有害健康知识常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每个烟盒上都有“吸烟有害健康”的标识。
但是,仍有一些人每天吸一包甚至几包烟,他们可能只是知道吸烟有害,但并不知道具体危害。
吸烟会缩短寿命。
虽然不确定每支烟缩短寿命的时间是否准确,但不吸烟者的寿命肯定比吸烟者长。
吸烟会影响睡眠质量。
德国科学家的最新调查表明,吸烟的人睡眠时间比不吸烟的人少,睡眠质量也较差。
尼古丁是影响睡眠的罪魁祸首,睡眠质量差会导致健康问题,如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等。
吸烟会影响生育功能。
研究表明,长期吸烟者的受精能力下降了75%。
尼古丁是罪魁祸首,因为可以识别尼古丁,并对其产生反应,长期吸烟会使得人中尼古丁受体超载,从而使得受精的能力下降。
吸烟会增加流产危险。
孕妇吸烟不仅危害自己的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香烟中所含的烟碱和尼古丁会造成全身血管病变,子宫血管因此受累。
吸烟使怀孕早期容易发生流产,到中期发生怀孕期间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妊高症。
吸烟会导致肺部疾病。
吸烟是慢性支气管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
吸烟不仅对肺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还会影响肺的免疫系统,导致各种肺部疾病。
吸烟会诱发心血管疾病。
吸烟不仅会诱发肺部疾病,还会诱发心血管疾病。
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
吸烟会使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栓生成增加,炎症反应加强及氧化修饰,从而促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
吸烟会导致骨质疏松。
吸烟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影响钙的吸收和骨细胞的活性,从而让骨钙流失,导致骨质疏松。
吸烟有害健康禁止吸烟PPT

2023-10-27
目录
• 吸烟的危害 • 禁止吸烟的意义 • 吸烟的成因与心理因素 • 如何禁止吸烟 • 吸烟的戒断与康复 • 倡导禁烟的行动计划
01
吸烟的危害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肺癌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 得多。
心脑血管疾病
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动 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增加患心 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吸烟会增加患癌症、心血 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戒 烟可以显著降低这些疾病 的发病率。
提高生活质量
吸烟会影响身体的免疫系 统和呼吸系统,戒烟可以 改善这些系统的功能,提 高生活质量。
延长寿命
吸烟会缩短寿命,戒烟可 以显著延长寿命。
保护家庭健康
减少二手烟的危害
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的健康,还会对周围的人造成二手烟的 危害,戒烟可以减少这种危害。
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
禁烟政策
制定相关政策,禁止公共场所吸烟,限制烟草广告的发布等, 以减少公众吸烟的机会。
法规执行
加强法规的执行力度,严格处罚违反禁烟规定的行为,保障禁烟 工作的有效实施。
戒烟支持政策
制定鼓励和支持吸烟者戒烟的政策,如提供戒烟咨询、药物治疗 等,帮助吸烟者成功戒烟。
加强禁烟的宣传教育活动
戒烟的成功案例分享
张先生
张先生在医生的帮助下成功戒烟,他的经验是制定详细 的戒烟计划,并逐步减少吸烟量,最终达到完全戒烟的 目标。
李女士
李女士通过参加戒烟俱乐部,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 经验、互相鼓励,最终成功戒烟。她的经验是不要独自 面对戒烟困难,要寻找支持。
王先生
王先生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开始戒烟,他采用替代疗 法,用口香糖、健康零食等来缓解戒烟过程中的不适症 状。最终他成功戒烟并成为了一名控烟志愿者。
吸烟有害健康课件(图文)

汇报人:2023-12-02CATALOGUE目录•吸烟的危害•吸烟的成瘾性•吸烟的诱因与预防•吸烟的后果•戒烟的技巧与方法•吸烟的社会影响与公共卫生政策01吸烟的危害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肺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吸烟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冠心病、中风等。
吸烟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030201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吸烟会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人体更容易感染疾病。
免疫功能下降吸烟会增加人们患癌症、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
增加患病风险吸烟对身体的免疫系统的影响孕妇吸烟会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风险。
吸烟还会增加新生儿体重过低的风险,从而增加患病的风险。
吸烟对胎儿和婴儿的影响低体重出生儿出生缺陷02吸烟的成瘾性尼古丁与大脑中的多巴胺能系统相互作用,长期吸烟会导致尼古丁的慢性作用,进而导致多巴胺能系统的长期激活,使大脑产生依赖性。
尼古丁还会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吸收,特别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的释放,引起神经细胞过度兴奋,产生强烈的吸烟欲望。
尼古丁的成瘾机制强烈渴望吸烟,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且经常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波动。
心理依赖一旦停止吸烟,会出现头痛、恶心、咳嗽、失眠等不适症状,甚至出现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
身体依赖习惯性地将香烟拿在手中,经常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点燃香烟。
行为习惯吸烟成瘾的症状和表现通过改变吸烟者的认知和行为习惯,帮助其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增强戒烟的决心和信心。
认知行为疗法使用口香糖、健康零食等替代品,缓解戒烟过程中的焦虑和不适症状。
替代疗法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和支持,共同应对戒烟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
心理支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戒烟药物,如尼古丁贴片、口服尼古丁替代品等,帮助缓解戒烟过程中的不适症状。
药物治疗如何戒掉吸烟的习惯03吸烟的诱因与预防社交场合的吸烟诱因与应对方法在社交场合中,吸烟往往被视为一种社交行为,有些人在朋友或同事的劝说下可能会尝试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吸烟的危害 • 吸烟的成瘾性 • 吸烟的危害案例 • 戒烟的方法和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吸烟的危害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肺癌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 吸烟患肺癌的风险较高。
心脑血管疾病
吸烟会损害心脑血管,增加患冠心病、中风 、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戒烟后的身体变化和好处
改善呼吸系统健康
戒烟后,呼吸系统功能会逐渐恢 复,咳嗽、咳痰等症状会明显减 轻,降低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癌等疾病的风险。
促进心血管健康
戒烟后,心血管系统功能也会逐 渐改善,血压、心率等指标会逐 渐回归正常,降低患上冠心病、
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
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戒烟后,免疫系统功能会逐渐增 强,身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会 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也会增强
鼓励身边的人戒烟,共同营 造无烟环境。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吸烟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案例
青少年吸烟的现状
青少年吸烟的现象在某些地区仍然较为普遍,吸烟的青少 年往往存在一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吸烟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
吸烟可以导致青少年患上各种疾病,如肺癌、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等,同时还会影响青少年的智力、身体发育和心理 健康。
预防青少年吸烟的措施
预防青少年吸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包括加 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严格控制烟草销售等措施。
呼吸系统疾病
吸烟会削弱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易患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疾病。
吸烟对身体的免疫系统的影响
降低免疫力
吸烟会降低身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增加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
破坏免疫细胞
《吸烟与健康》课件

03
长期吸入二手烟的成年人,患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三手烟的危害
对婴幼儿健康的危害
婴幼儿经常接触三手烟,可能对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造成伤害 ,增加患上呼吸道疾病和过敏的风险。
对成人健康的潜在危害
接触三手烟的成年人,可能面临患肺癌、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风险。
室内空气污染
三手烟污染室内环境,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对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戒烟的困难与挑战
尼古丁依赖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使吸烟者产生依赖 性,戒烟时会出现戒断症状,如焦虑 、烦躁、失眠等。
心理依赖
除了生理上的依赖,吸烟者往往对烟 草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难以摆脱 。
社交压力
在某些社交场合,吸烟被视为一种社 交行为,戒烟者可能会感到与他人的 隔阂。
戒烟失败的原因
缺乏信心和决心、没有制定合理的戒 烟计划、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等。
公共场所禁烟政策还有助于降低医疗支出 和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04
吸烟对周围人的影响
二手烟的危害
增加儿童患上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01
儿童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中,容易引发支气管炎、哮喘等呼
吸道疾病。
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风险
02
孕妇吸入二手烟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
等风险。
增加成年人患肺癌的风险
吸烟对环境的污染
大气污染
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包括致癌 物质和温室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水体污染
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可能通过雨水等途径流入水 体,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土壤污染
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可能通过雨水等途径渗入土 壤,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05
结论与建议
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险因素,严重危害着人民健康。
WHO在第十九个世界无烟日之际再次告诫人们“烟草吞噬生命”,不论何种香烟,对人体同样有害。
为了加强控烟宣传力度,做好履约工作,卫生部建立了《中国“吸烟与健康”报告》制度,并作为卫生部门履约的一项常规性工作。
今年,《中国“吸烟与健康”报告》以“控烟与肺癌防治”为主题,从我国吸烟的流行与肺癌,及其控烟与肺癌防治的角度进行权威发布,警醒社会各界关注烟草危害,倡导吸烟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遏制我国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迅速攀升的趋势。
2006年中国“吸烟与健康”报告——控烟与肺癌防治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我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35.8%,其中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为66.0%和3.1%。
由此估计,吸烟者约为3.5亿,占世界烟民的三分之一。
此外,我国吸烟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由22.4岁降为19.7岁。
我国既是烟草生产大国,也是烟草消费大国。
我国的烟草产量相当于其他7个最大烟草生产国的总和。
我国每年销售的香烟高达1.6万亿支,国人消费的香烟约占世界三分之一。
如果将与吸烟有关的各种疾病所致的死亡均统计在内,目前每年约有100万人因此死亡。
预计,2020年将达到200万人。
吸烟与肺癌发生的关系已为众多的实验研究,以及多个设计严格的大宗人群研究所证实。
约80%以上的肺癌与吸烟(包括被动吸烟)有关。
欧美一些国家的情况表明,有效的控烟干预可明显遏制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并使之下降。
研究还显示,吸烟者即使中年戒烟,也会减少患肺癌的危险。
对吸烟者来说,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当然越早越好。
在全球,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癌症之首。
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发现手段,中晚期病例治疗花费大而且收效小(5年生存率仅约10%),使得肺癌防治成为癌症防治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
20世纪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我国肺癌的死亡率上升了111.85%。
到本世纪初,肺癌的死亡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位居癌症死因的第4位攀升为第1位。
由于已暴露的人群数目甚大,上升趋势至少要延续20~30年。
预计2025年,我国每年仅死于肺癌的人数接近100万。
显然,控烟与肺癌防治是关系我国人民健康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事,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民族的强盛。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烟草危害控制与癌症防治工作。
2003年12月,卫生部颁布了《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年),其中将肺癌防治列为重中之重,同时将控烟作为我国癌症预防与控制的主要策略。
2005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表明中国与各缔约方共同遏制烟草危害,保护公众健康权利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决心。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面临十分复杂艰巨的情况,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的社团组织,只有持之以恒,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这一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首先,应加强健康促进工作,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机制,使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形成合力,制定并实施国家控制烟草行动规划与计划,并付诸实施。
其次,尽快制定并颁布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全国性法规。
三是加强癌症等疾病发生及死亡的信息收集与相关危险因素(如吸烟)的监测。
四是加强肺癌早诊早治的研究,制定并推行肿瘤临床专业设置准入标准及肺癌临床诊治指南。
相信在此基础上,中国的肺癌防治与控烟工作会渐显实效。
癌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国的主要疾病负担,严重威胁人民健康。
其中,肺癌的危害令人瞩目。
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众多的烟民成为推动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
值此2006年世界无烟日之际,提出控烟与肺癌防治的报告,目的在于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以便制定政策,积极应对。
一、吸烟的流行与控烟1.吸烟吞噬生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中,87%是由吸烟(包括被动吸烟)引起的。
男性吸烟者肺癌的死亡率是不吸烟者的8~20倍。
此外,吸烟与肺癌的发生呈剂量-效应关系,每日吸烟25支以上,肺癌发病率为227/10万;15~24支为139/10万;1~14支为75/10万。
吸烟过程中可产生60多种致癌物质,其中与肺癌关系密切的主要有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砷、苯及亚硝胺。
这些致癌物质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遗传物质的损害,引发一系列使细胞生长和调节失控的重要事件,最终导致细胞癌变。
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健康,还会因为非吸烟者被动吸入大量环境烟草烟雾(ETS)而危害其健康。
环境烟草暴露和肺癌发生有很强的病因学关系,已经被40多个流行病学研究证实。
ETS包括主流烟雾和侧流烟雾,侧流烟雾较主流烟雾含有更高水平的致癌化合物。
因此,造成他人被动吸烟是极不道德的。
2.世界吸烟流行与控烟: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11亿烟民,其中8亿多在发展中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吸烟人口最多的国家,烟民约占世界吸烟人口的三分之一。
目前,估计全球每年死于吸烟的人数为500万。
预计,2030年将达到1000~1500万,而且主要在发展中国家。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了吸烟与肺癌发生的密切关系,吸烟使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而戒烟可使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
英国1950年和1990年两项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吸烟者即使中年戒烟,也会减少患肺癌的危险。
中年以前戒烟,可减少90%以上归因烟草的危险。
对吸烟者来说,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当然越早越好。
由于日趋严厉的限制吸烟法律的实施,在英国、美国、荷兰等一些欧美国家,男性肺癌死亡率已处于稳定或下降。
英国男性肺癌死亡率1950年为38.28/10万,1974年增至75.24/10万,以后呈下降趋势。
美国男性肺癌死亡率1950年为18.13/10万,1990年为58.16/10万,1990年后逐年下降,2000年为46.89/10万。
这些国家肺癌死亡率的年龄曲线显示,65岁以上年龄组有不同程度的增高,45~60岁组稳定或波动,40岁组略有下降,预示今后肺癌的死亡率将继续下降。
3.吸烟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及有关专家多次指出,烟草成瘾正在成为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
2002年的抽样调查显示,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35.8%,其中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为66.0%和3.1%。
据此估计,吸烟者约为3.5亿。
此前,1996年全国吸烟行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37.6%,其中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为66.9%和4.2%。
将两次调查结果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后进行比较,2002年人群吸烟率比1996年下降了1.8%,男女分别下降了3.1%和1.0%。
但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及老龄化,吸烟人口较1996年仍增加3000万。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存在吸烟低龄化的倾向。
15~24岁年龄组人群吸烟率上升,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由1984年的22.4岁下降为19.7岁。
此外,我国男性吸烟者中,高学历者所占比例较高,其中,医生和教师的吸烟率达50%以上,是世界上男医生吸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如此严重的吸烟行为,其后果就是肺癌等与吸烟密切相关的疾病的高发及由此引发的沉重社会经济负担。
通常,肺癌死亡率的上升,都在吸烟流行20~30年后出现。
例如,美国男性吸烟流行高峰在20世纪50~70年代,70年代后开始下降,而肺癌死亡率的高峰在80~90年代,90年代后才开始下降。
中国烟草消费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高峰,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人均烟草消费增加了4倍,现在仍处于高峰期。
由于吸烟对健康的滞后效应,目前,肺癌等与吸烟相关疾病的死亡是20世纪70~80年代人群烟草消费的后果。
现今烟草消费的后果将在未来20~30年显现,肺癌等疾病的死亡率会继续上升。
此外,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以及生活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也是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继续攀升的原因。
在我国,吸烟的背后是烟草生产和烟草消费市场,以及某些地区对烟草经济的依赖。
我国是世界上烟草的主要生产国,其产量相当于其他7个最大烟草生产国的总和。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烟草销售市场,每年销售的香烟高达1.6万亿支,消费量约占世界三分之一,是世界上烟草消费量最大的国家,而且增长迅速,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人均香烟消费量增长了260%。
烟草生产促进烟草消费,由此带来的经济利益促使吸烟流行,引发肺癌等疾病的沉重负担,而后,社会出巨资为此“买单”。
吸烟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二、肺癌的流行与防治1.世界肺癌的流行:20世纪初,肺癌在全世界是罕见的肿瘤。
但到20世纪中叶以后,由发达国家开始,渐至发展中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上升。
2002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135万,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12.4%,与1985年相比,增加了51%(男性44%,女性76%)。
肺癌是肿瘤死亡的主要死因,2002年,肺癌死亡118万,占所有癌症死亡的17.6%。
值得注意的是,1980年之前,69%的肺癌发生在发达国家,之后,49.9% 的肺癌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全球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2002年,世界男性肺癌发病率为35.5/10万,死亡率为31.2/10万;女性发病率为12.1/10万,死亡率为10.3/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男女性别比分别为2.93和3.03。
不论男性还是女性,肺癌的高发区主要位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北美、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2.我国肺癌的发病及死亡率显著上升: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高发癌症变化明显,肺癌死亡率由20世纪70年代位居癌症死因第4位,跃居2000年的第1位,上升最为明显。
我国1973-1975年全人口及1990-1992年1/10抽样人口全死因回顾调查资料显示,肺癌死亡率自20世纪70年代的7.17/10万增至90年代的15.19/10万,升幅达111.85%,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最高。
其中男性死亡率由9.94/10万升至21.96/10万,上升了120.93%;女性由4.59/10万升至8.74/10万,上升了90.41%。
这一时期,尽管肺癌高发地区多处于城市,但城乡肺癌死亡率均显著上升。
利用两次全国肿瘤死因回顾调查原始数据,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1-2000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有关肺癌死亡率的数据,经年龄标化后制图。
结果显示,我国男性及女性肺癌死亡率由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