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
华南农业大学_植物生理学选择题总集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资料植物生理学选择题第一章1.对于一个不具液泡的植物细胞,其水势( )A、ψw=ψp+ψπ+ψgB、ψw=ψp+ψgC、ψw=ψp+ψπ2.已形成液泡的细胞,其吸水主要靠A.渗透作用B.代作用C.吸胀作用3.在同温同压的条件下,溶液中水的自由能比纯水( )A、高B、低C、相等4.把一个细胞液浓度低的细胞放入比其浓度高的溶液中,其体积( )A、变大B、变小C、不变5.在正常情况下,测得洋葱鳞茎表皮细胞的ψw大约为( )A、 0.9MPaB、 9MPa C 、90MPa6.在植物水分运输中,占主要地位的运输动力是( )A、根压B、蒸腾拉力C、渗透作用7.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散失到外界的现象,是( )A、吐水现象B、蒸腾作用C、伤流8.影响气孔蒸腾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气孔密度B、气孔周长C、叶片形状9.植物的蒸腾作用取决于( )A、叶片气孔大小B、叶外蒸气压差大小C、叶片大小10.植物根部吸水主要发生于( )A、伸长区B、分生区C、根毛区11.下列哪个不是影响蒸腾作用的外部条件( )A、光照B、空气的相对湿度C、气孔频度12.影响蒸腾作用的最主要外界条件( )A、光照B、温度C、空气的相对湿度13.水分经胞间连丝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的流动途径是( )A、质外体途径B、共质体途径C、跨膜途径14.等渗溶液是指( )A、压力势相等但溶质成分可不同的溶液B、溶质势相等但溶质成分可不同的溶液C、溶质势相等且溶质成分一定要相同的溶液15.蒸腾系数指( )A、一定时间,在单位叶面积上所蒸腾的水量B、植物每消耗1kg水时所形成的干物质的克数C、植物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千克数16.植物体的水分向上运输,是因为( )A、大气压力B、聚力-力C、蒸腾拉力和根压17.水在绿色植物中是各组分中占比例最大的,对于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其水分含量大约占鲜重的( )A、50%~70%B、90%以上C、70%~90%18.木质部中水分运输速度比薄壁细胞中水分运输速度( )A、快B、慢C、一样19.在下列三种情况中,哪一种情况下细胞吸水( )A、外界溶液水势为-0.6MPa,细胞水势-0.7MPaB、外界溶液水势为-0.7MPa,细胞水势-0.6MPaC、两者水势均为-0.9MPa20.植物的水分临界期是指( )A、对水分缺乏最敏感的时期B、对水需求最多的时期C、对水利用率最高的时期21.下列哪一个是目前作为灌溉的生理指标最受重视( )A、叶片的含水量B、叶片气孔开度C、叶片水势22.当细胞吸水处于饱和状态时,细胞的ψw为( )MPaA、0B、很低C、 >0第二章1、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占蛋白质含量()A、10%—20%B、16—18%C、5%—10%2、根据科学实验的测定,一共有()种元素存在于各种植物体中。
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植物生理学复题一、名词解释1.光合单位是指存在于类囊体膜上的完成一次光合作用的最小结构单位,由作用中心色素和辅助色素构成。
2.量子产额是指每吸收一个光量子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分子数,也称为量子效率。
3.辅助色素是指只能吸收和传递光能,不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叶绿体色素,又称为聚光色素。
4.作用中心色素是指在光合作用中心的少数特殊状态下能产生光化学反应的叶绿素a分子。
5.光能利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能量与同一时间内照射在同一土地面积上的日光能的比率。
6.水势在标准状态下,每偏摩尔水的体积的溶液化学势与每摩尔体积的纯水的化学势之差,称为水势。
7.安全含水量是指粮食种子安全贮藏的最大含水量。
8.水通道蛋白是存在于生物膜上的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的有高度专一性的蛋白质,有利于细胞的水分吸收。
9.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表面散失到外界的过程,通常气孔蒸腾是蒸腾作用的主要方式。
10.主动吸水是指植物细胞通过增强代谢活动消耗能量吸收水分的方式。
11.水分临界期是指植物对水分缺乏最敏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时期,此时缺水将会对植物产生无法弥补的危害甚至不能完成生活史。
12.植物必需元素是指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一旦缺乏,植物将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和完成生活史。
13.需肥临界期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缺乏最敏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时期,此时缺少将会对植物产生无法弥补的危害甚至不能完成生活史。
14.交换吸附是指植物根系通过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通过交换吸附离子到根系表面的吸收矿质营养的方式。
15.呼吸速率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单位重量的植物组织在单位时间内所吸收的氧或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16.温度系数是指温度每增加10℃,呼吸速率增加的倍数。
17.呼吸商是指植物呼吸时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吸收氧的摩尔数之比。
18.无氧呼吸熄灭点是指无氧呼吸随氧浓度的升高而减弱,当氧浓度增加到某一点时,无氧呼吸消失,这一氧浓度称为无氧呼吸熄灭点。
植物生理学试卷8

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叶贵强)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1、生物膜细胞内一切膜的总称,包括质膜、核膜、各种细胞器膜及其它内膜。
2、永久萎蔫系数使植物发生永久萎蔫时土壤中水分重量与土壤干重的百分比。
3、水培法将各种无机盐按照生理浓度,以一定的比例,保持适宜的pH 值配制成平衡溶液,用以培养植物的方法。
4、氧化磷酸化是指呼吸链上的氧化过程伴随着ADP 被磷酸化为ATP 的作用。
5、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二、填空题(一空1分共30分)1.光合作用的三大阶段指的是(原初反应)、(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与(碳素同化作用)。
2.根据源库关系,当源大于库时,籽粒增重受(库容)的限制,库大于源时,籽粒增重受(供源)的限制。
3.植物的内源激素共有五大类:(IAA)、(GA)、(CTK)、(ABA)和(ETH )。
4. 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细胞全能性)。
5. 植物的花粉可分为两种类型:(.淀粉型)和(脂肪型);前者多为(风)媒传粉植物,后者多为(虫)媒传粉植物。
6.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7.跨膜信号转导主要通过(通道蛋白质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和(膜受体蛋白质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8.常用的蒸腾作用指标有(蒸腾速率)、(蒸腾效率)和(蒸腾系数)。
9.空气的相对湿度下降时,蒸腾速度(提高)。
10.植物同化硫酸根离子首先要把离子活化,催化此反应的酶为(ATP –硫酸化酶),产物为(APS)。
11.产生丙酮酸的糖酵解过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途径。
12.呼吸链上偶联的ATP 形成部位为(NADH 2 →FADH 2 )、(Cytb →Cytc)和(Cyta →Cyta 3)。
三、选择题(一题1分共15分)1、原核细胞不具备的特征是(A)A.细胞核外有两层核膜包裹B.具有核糖体C.进行二分体分裂D.细胞形态较小,约1~10μm2、水分在根及叶的活细胞间传导的方向决定于(C )A.细胞液的浓度B.相邻活细胞的渗透势大小C.相邻活细胞的水势梯度D.活细胞压力势的高低3、.植物根部吸收的无机离子向植物地上部运输时主要通过(B )A.韧皮部B.质外体C.转运细胞D.共质体4、植物组织衰老时,PPP 途径在呼吸代谢途径中所占比例(B )A.下降B.上升C.维持一定水平D. 不一定5.存在于线粒体内的末端氧化酶是(C )A.酚氧化酶B.黄素氧化酶C.交替氧化酶D. 过氧化物酶6. 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对可见的吸收峰主要是在(D )A.红光区B.绿光区C.蓝紫光区D.蓝紫光区和红光区7.光对叶绿素的形成有影响,主要是光影响到(B )A.由δ- 氨基酮戊酸→原叶绿素酸酯的形成B.原叶绿素酸酯→叶绿素酸酯的形成C.叶绿素酸酯→叶绿素的形成D.δ- 氨基酮戊酸→叶绿素形成的每一个过程8.筛管细胞内K + 含量与筛管细胞外K + 含量相比是(A )A.筛管内比筛管外高B.筛管内比筛管外低C.筛管内与筛管外相等D.有时筛管内高,有时筛管外高9.属于代谢库的器官是(C )A.衰老的叶片B.刚萌动的种子C.果实D.成长的叶片10.植物体对IAA 最敏感的器官是(C )A.芽B.茎C.根D.叶11.合成GA 的前体物质是(D )A.色氨酸B.腺嘌呤C. ACCD.甲羟戊酸12.愈伤组织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形成根、芽、胚状体或完整植物的过程称为(C )A.分化B.脱分化C.再分化D.再生13.将北方的冬小麦引种到广东栽培,不能抽穗结实,这是因为(A )A.气温高B.日照长C.雨水多D.光照强14.在衰老的植物或器官中,RNA 含量显着下降,其原因是(C )A.DNA 聚合酶活性下降B.RNA 聚合酶活性下降C.核糖核酸酶活性升高D.脱氧核糖核酸酶活性升高15.植物忍受热害的温度与作用时间密切相关,作用时间愈短,可忍受的温度( B )A.愈低B.愈高C.无规律D.变化不大四、判断题(一题1分共10分)1、液泡为植物细胞所特有。
植物生理学实验_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植物生理学实验_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实验室设备用电尽量用插板接电答案:错误2.叶片衰老过程中贮藏物质()答案:降解3.植物的衰老是不可逆的。
答案:错误4.抗氧化剂可以促进衰老。
答案:错误5.氮蓝四唑(NBT)可以进行进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组织化学定位。
答案:正确6.研究表明光能延缓植物叶片的衰老。
答案:正确7.在进行黄瓜子叶的处理培养过程中时,要注意防霉和补充处理液。
答案:正确8.香蕉成熟后期出现的黑斑是不可提前预防的。
答案:错误9.培养基进行消毒灭菌时,应在________Mpa(或℃)压力下保持15—20分钟。
()答案:0.1(121℃)10.随着酶促反应的进程,其反应速率是逐渐加快的。
答案:错误11.在植物体内,任何部位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是一样的。
答案:错误12.过氧化物酶(POD)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呼吸酶类,与植物抗性密切相关,能确定植物在特定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答案:正确13.在测定酶活性时,要注意酶的反应要在保持在低温。
答案:错误14.愈创木酚法测定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反应底物是愈创木酚。
答案:错误15.测定酶促反应速度只有()的测定才有意义。
答案:初速度16.过氧化物酶活性一般在()组织中较高。
答案:老化17.过氧化物酶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该酶催化()氧化,以清除其对细胞的破坏作用。
答案:H2O218.高温胁迫往往伴随着()胁迫的产生。
答案:水分19.植物在逆境中有抵御逆境伤害的本领,以下()不是机体产生的保护酶系统。
答案:Rubisco20.水培法就是用水来培养植物的方法。
答案:错误21.配制Fe盐时,Na2-EDTA和FeSO4·7H2O要分别溶解后再混合。
答案:正确22.1939年Arnon和Stout提出植物的必需元素必须符合三个标准,以下( )标准不正确。
答案:间接功能性23.杀菌剂和酸化剂的配合使用可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花茎导管阻塞。
华南农业大学_植物生理学填空题总集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资料植物生理学填空题第一章1.植物体内水分以和两种状态存在。
2.植物细胞有3种吸水方式,分别为、和。
3.植物主要以与两种方式散失水分。
4.对高大植物中的水分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5.影响蒸腾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除了光照强度、温度、水分供应外,还有和。
6.如果空气的相对湿度升高时,植物的蒸腾速率会。
7.如果束缚水/自由水的比值越小,则代谢,比值越大,则植物抗逆性。
8.一个具有液泡的成熟细胞的水势等于,其中被忽略不计。
9.形成大液泡的植物成熟细胞,其吸水主要靠。
10.一粒玉米的干种子,把它丢进水中,其主要靠吸水。
11.一个典型细胞水势由、和三部分组成。
12.叶片的蒸腾作用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和。
13.双子叶植物叶片的保卫细胞中的微纤丝呈排列。
单子叶植物叶片保卫细胞中的微纤丝呈排列。
14.植物通常在白天的蒸腾速率是,晚上是。
15.蒸腾系数与成倒数关系。
16.一般植物成熟叶片的角质蒸腾约占总蒸腾量的。
17.根系吸水有3条途径:、和。
18.常用来表示蒸腾作用的指标为、和。
19.和的实验可以证明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20.影响气孔运动的因素有、和等。
21.用以解释气孔运动的机理有3种学说:、和。
22.植物从没有受伤的叶尖、叶柄等部位分泌液滴的现象称为。
第二章1、到目前所发现的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_____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
2、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种。
3、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有________种。
4、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有4种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常用________法确定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
6、诊断作物缺乏矿质元素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________与________合称电化学势梯度。
8、NH4NO3属于生理________性盐。
《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题5分,20分)1. 渗透势2.呼吸商3.荧光现象4.光补偿点二、填空(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1、缺水时,根冠比();N肥施用过多,根冠比();温度降低,根冠比()。
2、肉质果实成熟时,甜味增加是因为()水解为()。
3、种子萌发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4、光敏色素由()和()两部分组成,其两种存在形式是()和()。
5、根部吸收的矿质元素主要通过()向上运输。
6、植物细胞吸水有两种方式,即()和()。
三.选择(共10小题,每题2分,20分)1、植物生病时,PPP途径在呼吸代谢途径中所占的比例()。
A、上升;B、下降;C、维持一定水平2、对短日植物大豆来说,北种南引,要引 ( )。
A、早熟品种;B、晚熟品种;C、中熟品种3、一般植物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是()。
A、10℃;B、35℃; C.25℃4、属于代谢源的器官是()。
A、幼叶; B.果实; C、成熟叶5、产于新疆的哈密瓜比种植于大连的甜,主要是由于()。
A、光周期差异;B、温周期差异;C、土质差异6、交替氧化酶途径的P/O比值为()。
A、1;B、2;C、37、IAA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式是( )。
A、只有极性运输;B、只有非极性运输;C、既有极性运输又有非极性运输8、()实验表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了证据。
A、环割;B、蚜虫吻针;C、伤流9、树木的冬季休眠是由()引起的。
A、低温;B、缺水;C、短日照10、用红光间断暗期,对短日植物的影响是( )。
A、促进开花;B、抑制开花;C、无影响四、判断正误(每题2分,10分)1.对同一植株而言,叶片总是代谢源,花、果实总是代谢库。
()2.乙烯生物合成的直接前体物质是ACC。
()3.对大多数植物来说,短日照是休眠诱导因子,而休眠的解除需要经历冬季的低温。
()4.长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一定比短日植物的临界日长长。
()5.对植物开花来说,临界暗期比临界日长更为重要。
华南农业大学 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总集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资料植物生理学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一、名词解释1.半透膜:亦称选择透性膜。
为一类具有选择透性的薄膜,其允许一些分子通过,限制另一些分子通过。
理想的半透膜是水分子可自由通过,而溶质分子不能通过。
2.衬质势: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对自由水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以负值表示。
符号:ψm。
3.压力势:指细胞吸收水膨胀,因膨压和壁压相互作用的结果,使细胞液的水势增加的值。
符号:ψp。
4.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符号:ψw。
5.渗透势:指由于溶质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值,用ψπ表示。
溶液中的ψπ=-CiRT。
6.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7.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所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
8.质外体途径:指水分不经过任何生物膜,而通过细胞壁和细胞间隙的移动过程。
9.渗透作用:指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10.根压:指植物根部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11.共质体途径:指水分经胞间连丝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的移动途径。
12.吸涨作用:指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现象。
13.跨膜途径: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经过质膜的运输方式。
14.水的偏摩尔体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1mol水中加入1mol 某溶液后,该1mol水所占的有效体积。
15.化学势:每摩尔物质所具有的自由能就是该物质的化学势。
16.内聚力学说:亦称蒸腾-内聚力-张力学说。
是根据水分的内聚力来解释水分在木质部中向上运输的学说,为H·H·Dixon与O·Rener在20世纪初提出的。
17.皮孔蒸腾:指水分通过树干皮孔进行的蒸腾,占植物的水分蒸腾量之比例很小。
18.气孔蒸腾:是水分通过叶片气孔进行的蒸腾,它在植物的水分蒸腾中占主导地位。
19.气孔频度:指1cm2叶片上的气孔数。
20.水分代谢:指水分被植物体吸收、运输和排出这三个过程。
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题

1、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植物的含水量规律:不同植物的含水量有很大的不同;同一种植物生长在不同环境中,含水量也有差异;在同一植株中,不同器官和不同组织的含水量的差异也甚大;同一器官在不同时期含水量也不同。
3、水孔蛋白的活性受磷脂化和去磷脂化作用调节。
4、水势就是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5、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称为渗透作用。
(浓度越高,水势越低)渗透作用是水分跨膜运输动力。
6、根系吸水有两种动力:根压和蒸腾拉力。
根压:靠根部水势梯度使水沿导管上升的动力称为根压。
蒸腾拉力是由枝叶形成的力量传到根部而引起的被动吸水。
7、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溢出液体的现象,称为伤流。
这种从未受伤叶片尖端或边缘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称为吐水。
8、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蒸腾作用是植物对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假如没有蒸腾作用,由蒸腾拉力引起的吸水过程便不能产生,植株较高部分也无法获得水分;矿质盐类要溶于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体内运转,而蒸腾作用又是水分吸收和流动的动力,所以,蒸腾作用对矿物质和有机物的吸收和运输有帮助;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片的温度,在蒸腾过程中,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需要吸收热量,因此蒸腾能够降低叶片的温度。
9、气孔运动的机理:1、钾离子,苹果酸,蔗糖进入细胞使水势降低,吸水水分进入保卫细胞,气孔打开。
2、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较薄的外壁易于伸长,向外扩展,但微纤毛难以伸长,于是将力量作用于内壁,把内壁拉过来,于是气孔张开。
10、内聚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11、灰分:将烘干的植物体充分燃烧,燃烧时,有机体中的碳,氢,氧,氮等元素以二氧化碳,水,分子态氮和氮的氧化物形式散失到空气中,余下一些不能挥发的残烬称为灰色。
矿质元素以氧化物形式存在于灰分中,所以,也称为灰分元素。
氮在氧化过程中散失而不存在于灰分中,所以氮不是灰分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10×2分=20分)
1、光饱和点
2、植物激素
3、衰老
4、乙烯的“三重反应”
5、种子休眠
6、光周期现象
7、春化作用
8、植物细胞全能性
9、光周期现象
10、冻害
二、填空题(60×0.5分=30分)
1、蒸腾作用常用的指标有、、。
2、完整的C3碳循环可分为、、个阶段。
3、植物呼吸过程中的氧化酶,除细胞色素氧化酶外,还有、、和()等酶。
4、细胞内需能反应越强,ATP/ADP比率越,愈有利于呼吸速率和、ATP的合成。
5、目前,大家公认的植物激素有五大类、、、、。
6、植物体内IAA的合成,可由经氧化脱氨,生成,或经脱羧生成,然后再经脱羧或氧化脱氨过程,形成,后者经作用,最终生成IAA。
7、培养基中,IAA/CTK的比例,决定愈伤组织的分化方向,比例高,形成,低则分化出。
8、1926年,日本科学家黑泽在研究时发现了。
9、起下列生理作用的植物激素为:
a、促进抽苔开花;
b、促进气孔关闭;
c、解除顶端优势;
d、促进插条生根;
10、感受光周期刺激的器官是,感受春化刺激的器官是。
11、11、植物光周期现象与其地理起源有密切关系,植物多起源于高纬度地区;在中纬度地区植物多在春季开花,而多在秋季开花的是植物。
12、12、光敏素包括和两个组成部,有和两种类型。
13、13、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有、、、。
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主要有、、、。
14、14、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一般培养基成分包括五大类物质,即、、、和。
15、15、生长抑制剂主要作用于,生长延缓剂主要作用于,其中的作用可通过外施GA而恢复。
16、16、种子萌发过程中酶的来源有二:其一是通过,其二是通过。
三、选择题(10×1分=10分)
四、1、从分子结构看,细胞分裂素都是。
A、腺嘌呤的衍生物
B、四吡咯环衍生物
C、萜类物质
D、吲哚类化合物
2、C4途径CO2受体的是。
A、草酰乙酸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磷酸甘油酸
D、核酮糖二磷酸
3、短日植物往北移时,开花期将。
A、提前
B、推迟
C、不开花
D、不变
4、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的含量显著增加。
A、天冬酰胺
B、谷氨酰胺
C、脯氨酸
D、丙氨酸
5、能提高植物抗性的激素是。
A、IAA
B、GA
C、ABA
D、CTK
6、下列生理过程,无光敏素参与的是。
A、需光种子的萌发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植物秋天落叶 D长日植物开花
7、大多数肉质果实的生长曲线呈。
A、双S型
B、不规则型
B、C、S型D、x型
C、8、下列各因素中,控制植物开花反应的是。
A、光合磷酸化速率
B、有机物在体内的运输速度
B、C、植物的年龄 D、土壤溶液的pH值
C、9、由于外界环境中有一定方向的刺激所引起的植物运动称。
A向性运动 B感性运动
C生理钟 D前三者都不是
10、下列几种酶中,与器官脱落有关的是。
A、淀粉酶
B、纤维素酶
C、核酸酶
D、蛋白酶
三、判断题(10×1分=10分)
1、保卫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其渗透势增加,水分进入,气孔张开。
()
2、C4植物是低光呼吸植物。
()
3、极性是分化的第一步。
()
4、果实成熟时会发生淀粉的水解。
()
5、向性运动有些是生长运动,有些是非生长运动。
()
6、通过控制光周期,就可控制植物的开花。
()
7、暗期间断一般要求较高强度的光照。
()
8、C/N比理论是诱导植物开花的理论。
()
9、引起单性结实的激素,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
10、细胞间结冰对植物造成的主要的伤害是机械伤害。
()
11、四、问答题(30分)
12、1、试述生长素的酸――生长学说(假说)。
(6分)
13、2、简述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6分)
14、3、怎样证明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是叶?(4分)
15、4、试述植物“根深叶茂”的原因。
(4分)
16、5、光周期现象在农业生产中有何应用价值?(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