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还剩下多少》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课时《还剩下多少》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课时《还剩下多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还剩下多少》这一课时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课时内容。
本课时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减法的意义,学会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于减法运算可能会感到陌生。
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比如购物时找零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意义,学会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减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意义,学会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师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创设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感知减法的意义。
例如,教师出示一个购物场景,有一个购物车里有5个苹果,学生帮忙拿走3个苹果,问还剩下多少个苹果。
2.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拿走3个苹果相当于减少了多少个苹果?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3.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分发苹果卡片,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4.教师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引导学生总结减法的计算步骤。
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还剩下多少》教案(表格版)

生:摆对了。
3.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减法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拓展应用
1. 教材课文内容讲解:出示一些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用减法算式表示。
2. 师生互动: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可以用减法来表示的情况。比如,老师有 3 朵红花,送给了小明 1 朵,还剩下几朵红花呢?我们可以用哪个算式来表示呢?
5. 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减法的含义,初步理解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2)能正确读减法算式,会用数字和符号表示减法运算。
(3)能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掌握 5 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方法。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过程,体会减法的实际意义。
(2)通过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课堂练习
1. 看图填空。
(1)有 4 个气球,飞走了 1 个,还剩下( )个气球。
(2)有 3 朵花,摘下了 2 朵,还剩下( )朵花。2. 用小棒摆一摆下面的算式。
(1)4 - 2 =( )
(2)3 - 1 =( )3. 说一说生活中的减法例子。
板书设计
还剩下多少
5 - 2 = 3
减号
减法: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
福田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6课时《还剩下多少》说课稿

福田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6课时《还剩下多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还剩下多少》这一课时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6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通过这一课时,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数量的减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是一年级的新生,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于抽象的减法概念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
但是他们对具体的物品和数量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因此,通过实物操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法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数量的减少,并能够用减法来表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感受减法的概念,操作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理解减法的概念。
同时,我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片和动画的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减法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学生感受数量的减少。
例如,展示一幅有10只小鸟的画,然后让学生想象有几只小鸟飞走了,让学生用减法来表示。
2.新课导入: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
例如,给学生每人发一张纸,让他们在纸上画5个圆圈,然后让学生想象有几个人来拿走了几个圆圈,让学生用减法来表示。
3.课堂练习: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运用减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展示一幅有10个苹果的画,然后让学生想象有几个人来吃掉了几个苹果,让学生用减法来表示还剩下多少个苹果。
还剩下多少(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还剩下多少(说课稿)课程背景本课是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的第一课,主要掌握有关数量和数字之间的关系以及简单的算术运算。
本课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旨在回顾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梳理数学概念,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数学思维,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和数量的概念,学会使用数字读写及比较大小。
2.理解“多少”的含义,学会使用“还剩下多少”的表达方式。
3.学习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4.思维能力:理解数量和数字的不同,转化数量和数字之间的关系,提高逻辑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数字和数量的概念。
2.“还剩下多少”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运用。
3.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1.数字和数量的区分。
2.运用“还剩下多少”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与方法Step1. 热身(5分钟)本节课的主题为“还剩下多少”,故在热身环节可以通过教师提示或学生自发说出一些例句,如:“我有5个苹果,吃了3个,还剩下多少?”、“学校有9个篮球,放了6个,还剩下多少?”等。
通过这些例句,巩固学生对“还剩下多少”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为接下来的教学做思想铺垫。
Step2. 知识引入(10分钟)在知识引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字和数量的概念。
首先,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数字,如1, 2, 3, 4, 5,让学生能够辨认数字的大小,并可以将这些数字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如有几个窗户,几只椅子等等。
然后,教师可以引入数量的概念。
如,“这里有两个学生”,“这张桌子上有四本书”。
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数量,将桌子上的书数量进行图像表达。
最后,教师可以渐进式地引导学生理解“多少”和“还剩下多少”的含义,并运用实例进行解释。
Step3. 练习与巩固(20分钟)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通过练习和巩固,让学生加深对“多少”、“还剩下多少”和简单数学运算的理解。
《还剩下多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还剩下多少——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学习目标1.掌握“多少”概念的意义,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2.能够理解“还剩下多少”的含义,并且能够用简单的算式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1.什么是“多少”?2.“还剩下多少”是什么意思?3.如何用算式进行计算?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首先,老师可以通过问学生一些关于数量的问题来引出“多少”的概念,如:“教室里有几个同学?”“你们班有多少个学生?”等等。
通过这样的引导,帮助学生明确“多少”的概念,并了解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步骤二:讲解接下来,老师可以讲解“还剩下多少”的概念。
可以采用比较简单的例子,如:“小明吃了5颗糖果,他手上还剩下3颗,那么他原来有多少颗糖果呢?”,帮助学生理解“还剩下多少”即为“原来有多少减去已经使用了多少”。
步骤三:实践应用在学生理解了“还剩下多少”的概念后,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应用题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如以下的例子:题目一:小明去超市买了10个苹果,吃掉了3个,那么他现在还剩几个苹果?解法:原来有10个苹果,吃掉了3个,所以现在还剩下7个苹果。
算式:10 - 3 = 7题目二:小华买了15颗口香糖,妈妈拿走了其中的6颗,那么小华手里还剩下多少颗口香糖?解法:原来有15颗口香糖,妈妈拿走了6颗,所以小华手里现在还剩下9颗口香糖。
算式:15 - 6 = 9通过这样的实际应用题,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步骤四:巩固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还剩下多少”的知识点,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如:1.小明上午写了12页作业,下午又写了9页,那么他一共写了多少页作业?2.老师给小华发了16颗糖,小华吃掉了5颗,那么小华现在手里还剩余多少颗糖?3.小红有18个玩具,她送走了7个,请问她现在还有几个玩具?通过这样的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还剩下多少”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多少”概念的意义,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理解“还剩下多少”的含义,并且能够用简单的算式进行计算。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还剩下多少》教学设计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初步认识了减法的意义,理解了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用减法计算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探究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画一画,说一说(12分钟)
(1)教师让学生拿出纸和笔,画5个圆圈,然后划掉2个圆圈,问学生:“还剩下几个圆圈?”引导学生用减法算式表示:5 - 2 = 3。
(2)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减法来计算的例子。
例如:有5个小朋友在玩游戏,走了2个小朋友,还剩下几个小朋友?可以用减法算式5 - 2 = 3来计算。
(四)课堂总结(3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减法的意义,知道了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用减法计算。我们还学会了计算5以内的减法,并且能够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善于观察,发现更多可以用减法来计算的问题。”
提问学生:“小朋友一开始有几颗糖果?吃了几颗糖果?还剩下几颗糖果呢?”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还剩下多少》,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理解减法的意义(8分钟)
(1)教师出示苹果树上有5个苹果,被摘下2个苹果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学生:“苹果树上原来有几个苹果?被摘下了几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呢?”让学生数一数,回答问题。
拓展练习(5分钟)
(1)教师出示一个数字谜:“()-3 = 2”,让学生思考括号里应该填什么数。引导学生用加法来思考:2 + 3 = 5,所以括号里应该填5。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还剩多少》课件(完美版)

新课讲解
画一画,算一算?
4 - 1= 3
3 - 2= 1
新课讲解
看图填算式
5 - 1= 4
4 - 1= 3
新课讲解
看图填算式
4 13
312
新课讲解
填一填
5
4
3
2
每次少 1 支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 5 - 2 = 3
减号 读作:5减2等于3。
…
谢谢大家Βιβλιοθήκη 还剩下多少数学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
导入新课
你能看图讲故事吗?
导入新课
树上一共有5个苹果,因为果子熟透了,掉 了2个,还剩下3个
新课讲解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还剩下几个 ?
还剩下3个
新课讲解
看图讲故事?
新课讲解
有5块奶酪,小老鼠搬走了2块,还剩下3块
新课讲解
请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还剩下几块
还剩下3块
5个苹果
3个苹果
原来有5块 奶酪
还剩下3块 奶酪
新课讲解
谁来讲减 法故事?
妈妈买来5个梨, 我吃了两个,还 剩下3个
我有4支笔, 送给妹妹2支, 还剩下2支
新课讲解
画一画,算一算?
5 - 2= 3
5 - 3= 2
新课讲解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3单元:第2课时《还剩下多少》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3单元:第2课时《还剩下多少》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还剩下多少》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10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能够应用10以内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但是,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掌握10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减法的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10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教学难点:学生对减法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减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还剩下多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通过实际操作,探索10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
3.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10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
4.应用拓展:学生分组进行游戏,运用10以内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总结反思:学生和教师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对10以内减法有更深刻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主题《还剩下多少》,以及10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