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开发利用强度分析——以宁波市杭州湾、象山港与宁波市三门湾为例
特别关注——宁波打造海洋高技术基地——组合优势:构筑中国沿海经济带重要增长极

件 良好 ,经炸 礁 疏 浚 后 ,北 仑 港 区域 可 进 出3 万 吨 级 船舶 ,象 山 石质海岸地貌 的奇观。象山湾水域宽广 ,风平浪静 ,水质清净 , 0 港 可 进 出 5 吨 级 船舶 ,石 浦 港 区域 可 进 出3 吨 级 船 舶 。  ̄2 0 是开展现代海洋娱乐活动和建设游艇基地 的理想海域 。 万 万 09
优 良。2 0 — 0 9 已完工 围垦面积2 多万 亩 ,目前 在建 围垦工 05 20年 0
八 是腹 地经济广 阔。宁波港面 向广阔的 内陆腹地 ,主要包
程共 有 1处 、共 计 1.万 亩 ,主 要 用 于 农 业 开 发 、湿 地保 护 和 城 括华东 、华 中 、华西地 区,其经济总量 占全 国的4 %。随着工业 0 96 2
占全 省的3 %以上 ,其 中 ,可用岸 线8 2 0 7 公里 ,深水岸 线 10 7 公 发价值 。象 山的东 门岛 、檀 头山岛、渔 山岛群 、以及象 山港 内的 里 ,主要分布在镇 海北仑 大榭 、象 山港 口和石 浦 区域 。航道条 强蛟 岛群 ,具有 良好的海岛开发条件 。象山的红岩和石林 ,是岩
一
五 是海 洋旅 游 资源 优越 。我 市滨 海旅 游 资源 具有 “ 、 滩
岩 、岛”三大特色 ,主要集中在象山港 内和象山县沿岸 。丹城的
松兰山沙滩 、石浦 的东沙角沙滩 、横 山岛沙滩等 ,均有较大的开
是港 口资 源 得 天 独 厚 。 宁 波 港 口岸 线 总 长 为 16 公 里 , 52
场 ,渔业资源 种类多 ,短 生殖周期 的种类尤 多 ,种群恢 复能力 经济的发祥地 ,具有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 ;宁波作为沿海开放城 强。在滩涂浅海 ,水产资源增养殖的 自然条件 良好 ,依靠科技进 市 ,具有较高 的开发开放水平 ,这都为 宁波依托港 口优势和海洋 步扩大生产范围,提高品种档次的潜力很大 。尤其是象山港 ,是 资源 ,发展海洋经济 ,加大对华 东 、华 中、华西地区的辐射 ,促 我国沿海不可 多得 的鱼虾贝藻类等海洋生物栖息 、生长和繁殖 的 进这些 区域的转型升级创造 了有利的条件 。 ●
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三、空间布局
“十区”:即重点建设宁波杭州湾产
业集聚区、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 两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余姚滨海产 业集聚区、慈东产业集聚区、宁波石 化产业集聚区、北仑临港产业集聚区 、象山港海洋产业集聚区、大目湾海 洋产业集聚区、环石浦港产业集聚区 和宁海三门湾产业集聚区八个产业功 能区,努力发展成为推动我市经济转 型发展的重大平台和城市新区培育的 主要载体。
陆地开发与海洋发展缺乏统筹,建设海洋经济强市任务比较繁重。
一、现实基础
(二)重大意义 1980年 深圳经济特区 贯彻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优化沿海区 1990 年 上海浦东新区 域开发战略布局的客观需要
东北振兴 2003年
落实国家长三角区域规划、共同打造亚太 2006 年 地区重要国际门户的客观需要 天津滨海新区
一、现实基础
(一)发展基础 7、存在的问题 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比较滞后,海洋产业规模不够大,发展质量不够高; 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总体比较粗放,海洋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 海岛资源开发总体比较滞后,海岛开发规模依然较小,开发模式较为传统
海洋生态环境不容乐观,近岸海域水质污染形势严峻;
三、空间布局
着力构建“一核、两带、十区 、十岛”的空间总体布局框架 。
“一核”:即以宁波--舟山港宁波港
区及其依托的海域和城市为核心区, 重点发展“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 务体系,择优发展临港大工业,力争 发展成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上海 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 。“两带”:即以环杭州湾产业带及 其近岸海域为主的北部海洋经济产业 带,以象山港、大目洋和三门湾及其 附近区域为主的南部海洋经济产业带 ,是宁波新型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 合发展的重点区域,促进新型产业化和
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宁海三门湾区域开发建设的思考

路三门湾货运支线的建设,该区域将快 源 。这 表 明 ,三 门湾 区域 已上升 为我省 现代海洋产业发展重点区域。
( )市 级层 面对 三 门 湾 区域 开 发 二
约发展。统筹园区产业布局 ,加快培育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 动 “ 园中园”及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构
完成 ( ( 宁海三门湾工业园区 “ 十二五 ” 建设进行 积极推 动。市委、市政府高 等 战略性新 兴产业和 优势 特色产业 ,启 规划 ,申报省级工业园区工作取得初 度重视三 门湾区域开发建设,将三 门 步成效。( ( 宁海出口加工区规划 编制 三 门湾新区发展战略规划 完成初稿。 湾区域开发建设 纳入 了宁波市 发展 战 筑公共创新平台,实现设施共享 、配套
门湾 区域 科 学发展 。
1 、树 立 “ 营 ”理念 。运 用 市 场 经 宁海三 门 湾 区域 优势 和 高档室内外装饰材料,建设区域级新材 料 产业基地 。 机制 ,促进园区资源配置最优化,实现 开 发建 设现 状
。
宁海三门湾区域包括长街、胡陈、
力 洋 、茶 院 、越溪 、一 市 等 三 镇 三 乡 , 区域面积 7 15 平 方公里 。土地 资源丰 2. 8 富 。临湾滩- I 湾至 山体 的海 涂平 原 涂及环 约 30 方公 里 ,预 计近 期可利 用净 空 5平
究成果已出炉。创业路、金港路、金港 开展 工作。今年年初市里 专门成立 了 购利用、多层厂房、楼宇经济、无地招 二路建成 ,金港一路、创新东路开工建 宁波市三 门湾区域规划建设 工作领导 商等综合措施 ,最大限度的节约用地。
2树 立 “ 、 集约 ” 理念 。以项 目集 聚 、 产业集 群 、土地 利用 集约 ,推进 园区集
卅湾和温台沿海两大城镇群的交汇处, l 属于上 海三 小时交 通圈范 围 。随着 象 山
例析如何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例析如何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海洋漁业资源的厘定海洋渔业资源不仅指鱼类资源,而且还包括贝类、藻类在内的自然资源。
海洋渔业资源是海洋资源中最早被人类认识、内涵价值被最充分利用的海洋资源。
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维持海洋生态平衡的重要支撑。
海洋渔业资源具有稀缺性与独特性的特点,稀缺性主要表现为数量的有限性。
独特性主要是指渔业资源对于人类的营养供给是陆地食物所没有的,以及随着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单一的物种显得更加的独特。
随着人类趋海运动的加剧,对营养物质需求标准的提高以及相关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开始向海洋挺进,引发了一系列的海洋环境问题,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导致海洋渔业资源的逐渐衰退,严重的损害了人类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国际、国外对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规制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意,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理性思维的具体呈现。
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包括利用层面还包括保护这个层面。
在利用层面主要是指通过规制渔业资源利用主体的相关行为,促使其合理、科学的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在保护方面,要求不仅对相关海洋活动者进行严格的监管,而且要对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责做详细的规定。
用这种理念来指导海洋渔业资源的利用,在宏观上保障利用的科学性,在微观上确保了监管的有效性。
进行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是落实这一理念的重要一环,也是对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用制度保护环境”的具体体现。
通过法律制度的设定来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规制,不仅提供了保护海洋环境的法律依据,而且通过规制相关的海洋活动,为避免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而采取必要的措施。
国际以及国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法律规制具体体现为:(1)国际方面:前UNCLOS时期,标志性文件是1958年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制定的4个公约,《领海及毗连区公约》、《大陆架公约》、《公海公约》和《公海渔业及生物资源保护公约》。
2011~2013年三门湾(宁波辖区)海水中油类含量调查分析

表1 2 0 1 1 ~2 0 1 坪 三门毒海水 中油类的舍量
T a b 1 . C on e c nt r a ti o n o f oi I s i n 6 ur f a c e S I  ̄ I l W l l t c r f r 呻 2 0 1 1 t o 2 0 1 3
{ 孽 永中油类蚺含量 < mg f L )
站 点 号 2 0 l 1 年 6 月
1
2
2 0 1 2 篮 6 月
0 . O 2 6
0 . O4 l
2 0 1 3 生 6 月
瞳O 2 7
O . 0 l 6
8 月
nO 4 l
0 . 0 4 l
8 旯
采用单 因子指数 评价方法 [ 3 1 , 对 油 类 的 污 染 状 况 作 出评 价 , 2 . 2 2 0 1 1  ̄2 0 1 3年 三 门 湾 ( 宁波 辖 区 ) 水 域 增 养 殖 区 海 水 中 具体 见 公 式 ( 1 ) : 油 类 分 布 与 变 化 趋 势 分 析 ( 1 ) 式 中: s i j为水 质评价 因子 i 在 第 j取样 点的相 对污 染 根 据 表 2结 果 可 见 三 门湾 ( 宁波 辖 区 ) 水域增 养殖 区的油类 标 准 指 数 值 。c i j为 水 质评 价 因子 i在第 j取 样 点 的浓 度 , 标准指 数范 围在 0 . 0 4 ~1 . 0 0之 间, 平均 值为 0 . 4 5 , 标 准 指数 小
m g / L :C s i为水质评 价因子 i的评 价标准值 , m g / L 。 2 结 果 与 讨 论
于等于 1 , 由此可 以说明连续 3年来 该片 水域 海水 中的油类含量 均符合 《 渔业 水质 标准》(G 1 3 1 1 6 0 7 — 8 9) [ 4 ] ( ≤0 . 0 5 0 m g / L ) 。且
三门湾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与分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农业资源与环境三门湾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与分析1.前言1.1三门湾水域简介三门湾位于浙东沿海,北距定海港80海里,南距海门港34海里,北靠象山半岛,与象山湾相隔最短的蜂腰宽10~13公里。
湾口东起南田岛(牛头山)金漆(七)门,西至坡坝港牛头门,宽14海里;口部至湾北底部泗洲头,纵长18海里。
口部有三门岛、五子岛相扼。
湾的东、北、西三面环山,深割象山半岛的南部海岸,是曲折度较大、地形复杂的海湾。
湾口面向东南,以金柒门—三门岛—牛头山的连线为界与东海相连,除了尖洋岛北面有石浦水道与外海相通外,三面环陆。
湾内长40多公里,宽约10多公里,低潮总面积390余平方公里。
平均水深约 9米。
仅有小河如白峤港、海游溪等注入。
周围都属凝灰岩组成的山体,海湾受北北东和北北西两组断裂所控制,历经各历史时期的地貌发育演变,形成6个良好深水港汊和淤泥舌状滩地相间分布,主要为岳井洋、胡陈港、沥洋港、蛇盘北港、蛇蟠水道和健跳港,宛如五指巨掌伸入浙东大陆,构成了独特的港湾淤泥质地貌。
三门湾位于北亚热带夏湿冬温气候区,年均降水量约1400毫米。
三门湾湾顶潮差大,汊面广,纳潮量大,潮汐性质属正规半日潮,可供开发潮汐能源。
石浦、健跳等港可建千吨级码头。
同时,海涂广阔,属细粘土物质,湾内风浪小,可开发盐业和水产养殖。
滩面高,围垦后的盐碱地适于种橘。
现已有面积达15公顷的橘林带,使三门湾成为浙江省新兴的柑橘出口基地。
流速湾口1.5~2.5节,蛇蟠水道2.3~3.3节。
三门湾地处浙东沿海,背靠象山港,陆上地形复杂;湾内水道锚地较多,便于各类舰艇疏散隐蔽锚泊;湾口有东箕、渔山等列岛作屏障,口外海域水深宽广,便于海军各类舰艇的展开,是浙东海域较好的港湾,是象山港的重要翼侧。
三门湾东侧的石浦港,西侧的健跳港,均为较大的海港。
湾内还有海游、陈湖、沥洋、车岙、蟹钳等港。
湾内海岸曲折,泥滩宽阔,并间嵌有蛇蟠山、青门山、下万山、满山等大小岛屿40余个,部分泥滩与岛屿之间已被围垦。
海洋生态文明视角下海湾区域规划布局探索——以宁波市象山港区域

【 关键词 】 海洋生态文明; 海湾区域; 规划布局i 象山港区域 【 文章编号 】 1 0 0 6 — 0 0 2 2 ( 2 0 1 6 ) 1 2 — 0 0 6 3 — 0 7 【 中图分类号】 T U 9 8 4 . 1 8 9 【 文献标识码】 B
a r e a s p a t i a l p r e s e r v a t i o n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p l a n n i n g a s a n e x a mp l e , t h e p a p e r s t u d i e s e c o l o g i c a l p r e s e va r t i o n , d e v e l o p me n t f r a me wo r k ,
区域空间保护和利用规划 , 从海洋生态文明视角出发 ,
国海洋生物繁殖育种的重要基地 、东海舟 山渔场鱼类
洄游 产卯基地 l 5 J ,港内海域 5 0 0 m 以上的无居 民岛
屿有 5 9个 ,岛屿总面积约为 1 0 k m ,海域水体透 明
度平均达到 1 . 0 5 m,形成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完整海洋
r e gi on al i n t e gr at i o n of t h e a ea r f r Om mar i ne e c ol o gi a l c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vi e wp oi n t . Th e s t u dy p r o mo t e s t he pr o t e c t i on a nd u t i l i za t i on o f t h e b ay ar ea, a nd p r ov i d es a r ef er en c e f or ot he r c a se s ,
溢油环境风险综合评价

2024年 第1期海洋开发与管理45溢油环境风险综合评价陈睿彤,许妍,梁雅惠,余东,徐双(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大连 116023)收稿日期:2023-04-10;修订日期:2023-12-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基于新型智能海图的船舶航行安全态势高阶空间解析理论与技术研究 (52301410);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海岸带地区石化风险陆海统筹评估 (42206241).作者简介:陈睿彤,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环境质量评价通信作者:许妍,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生态环境战略与规划研究摘要:文章基于危化品风险源㊁涉海敏感目标和船舶交通密度3种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溢油环境风险状况㊂首先从空间分布和数量特征的视角,提取宁波市海域环境风险影响因子,建立海域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然后依托G I S 空间信息平台实现对宁波近岸海域环境风险空间布局的综合评价㊂结果表明,宁波慈溪市西北部和镇海区潜在的溢油环境风险极高,对石油泄漏的敏感程度也相对较高,进而表明该区域应列为重点风险管控对象;北仑区和奉化区东南部沿海区域和象山港东部海域,其溢油环境风险为一般水平,说明该区域应列为一般风险管控对象,其潜在的溢油环境风险属于中等敏感程度;而象山县东部及东南部㊁宁海县南部区域,该海域的潜在环境风险极低,其对溢油敏感程度较低㊂评价结果可为宁波市海洋环境风险防控及应急响应措施㊁海域空间资源利用配置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借鉴㊂关键词:宁波海域;溢油风险;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X 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4)01-0045-07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E v a l u a t i o n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R i s ko fO i l S pi l l C H E N R u i t o n g ,X U Y a n ,L I A N G Y a h u i ,Y U D o n g ,X US h u a n g(N a t i o n a lM a r i n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M o n i t o r i n g Ce n t e r ,D a l i a n116023,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i s ko fo i l s p i l lw a s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 ev a l u a t e db a s e do nt h e r i s k s o u r c eo fh a z a r d o u sc h e m i c a l s ,s e a -r e l a t e ds e n s i t i v et a r g e t sa n ds h i p t r a f f i cd e n s i t y .F i r s t l y,f r o m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h e i m p a c t f a c t o r s o f m a r i n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r i s ki n N i n g b o C i t y we r ee x t r a c t e d ,a n dt h ea s s e s s m e n t m e t h o d sa n d i n d e x s y s t e mo fm a r i n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i s kw e r ee s t a b l i s h e d .T h e nt h eG I Ss p a t i a l i nf o r m a t i o n p l a t f o r m w a s u s e d t oe v a l u a t e t h e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i s k s i nN i n gb oc o a s t a l w a t e r s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C i x iC i t y i nn o r t h w e s t a n dZ h e n h a i p o t e n t i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i s k o f o i l s p i l l i s e x t r e m e l y h i g h ,t o 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o f o i l s p i l l i s r e l a t i v e l y h i gh ,t h a t t h e s e a r e a s a s t h ek e y c o n t r o l o b j e c t ;B e i l u na n dF e n g h u a a r e a i ns o u t h e a s t c o a s t a l a r e a a n dX i a n gs h a n i s l a n d i n t h e e a s tC h i n a s e a ,i t s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i s k i s g e n e r a l r i s k ,t h a t t h e s e a r e a s f o r g e n e r a l c o n t r o l o b j e c t ,t h e p o t e n t i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i s kb e l o n g s t o t h em e d i u ms e n s i t i v i t y;T h e e a s t a n d s o u t h -46海洋开发与管理2024年e a s t o fX i a n g s h a nC o u n t y a n d t h e s o u t ho fN i n g h a i C o u n t y h a v e v e r y l o w p o t e n t i a l e n v i r o n m e n-t a l r i s k,a n d t h e i r s e n s i t i v i t y t o o i l s p i l l i s l o w.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c a n p r o v i d e a s c i e n t i f i c b a-s i s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N i n g b o'sm a r i n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i s k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e m e r-g e n c y r e s p o n s em e a s u r e s,a n d t h eu t i l i z a t i o na n da l l o c a t i o no f s e a s p a c e r e s o u r c e s.K e y w o r d s:N i n g b om a r i n e a r e a,O i l s p i l l r i s k,I n d e x s y s t e m,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0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人类对石油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的同时,航运活动范围对海洋的影响程度也将不断扩大,石油泄漏情况常有发生,尤其是海上发生溢油事故会严重破坏事故周围的海洋生态环境[1],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㊂由于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的危害相对较大,因此研究石油平台泄漏风险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㊂据相关数据统计, 1973年至今,中国沿海地区累计发生了超过3100起海上船舶石油泄漏事故,平均每隔4年发生一次严重溢油事故[2],溢油量超过100t的重大溢油事故多起,总溢油量超过4万t[3]㊂溢油事故频繁发生,给近岸海域的渔业资源㊁养殖资源㊁人类利用资源等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海洋生态系统修复能力也会随之削弱[4-5]㊂当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有关风险源危险度评价㊁风险受体评价㊁环境脆弱度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效果㊂其中,对于风险源危险度评价主要是在关于地质灾害(如岩溶塌陷㊁地面沉降等)的危险度评价与区域规划[6-7]等方面得以应用,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多元回归㊁聚类分析㊁神经网络㊁信息量等方法,对于风险受体评价主要是关于水环境㊁大气环境㊁土壤环境等生态环境方面的应用,对于环境脆弱度评价主要是关于多种环境因素影响环境主体的强弱程度等方面[8-10]的应用,多数采用层次分析法(A H P)㊁聚类分析等评价方法㊂上述评价方法研究大都是以陆地环境方向为基础的风险评价,而从危化品风险度指标㊁涉海敏感度指标㊁船舶交通密度进行评价海域溢油环境风险水平的研究工作未见报道㊂尤其针对宁波海域这种经常面临高污染环境风险的区域,本研究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㊂宁波是我国大陆海岸线中段的东海之滨地带,其海域由五大洋(横水洋㊁峙头洋㊁磨盘洋㊁大目洋㊁猫头洋)和三港湾(杭州湾㊁象山港㊁三门湾)所构成,海洋经济发达㊂宁波市沿海的环境风险源包括原油码头㊁危化品运输㊁重点航线㊁沿岸石化聚集区㊁化工企业等,其中危化品泄漏㊁沿岸石化聚集区和重点航线对人类活动影响较大,风险的发生不仅会对近海的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后果,还会对沿海陆域造成较大的影响,尤其是石化产业带来的溢油风险往往发生在陆域㊂宁波海域是依托海水与生物之间多重耦合关系而建立的生态环境系统,巨大的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和风险问题将不可小觑[11]㊂因此,对于宁波这种地处海陆交汇地带,时常面临高污染环境风险的入海排污工作,需要结合风险源危险度㊁环境脆弱度等多种因素作为重点评价因子,进行系统化评估[12-13]㊂本研究选取宁波市沿海岸线向海一侧区域作为研究目标,在危化品㊁溢油和涉海敏感目标的基础上开展近岸海域溢油事故环境风险综合评价研究㊂评价结果可为宁波市海域资源合理利用配置㊁近岸海域溢油风险管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㊂1材料与方法宁波市作为我国海洋大市,海洋资源种类繁多,拥有海域面积约为9758k m2,大陆海岸线总长837k m,海岛总数为611个㊂2021年,宁波市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556.3亿元,旅游业总收入为838.8亿元,宁波市常住人口954.4万人,国内生产总值(G D P)14594.9亿元㊂根据2021年对宁波市近岸海域环境风险源的调查,宁波市临海危化品风险源主要集中在杭州湾南岸的镇海和北仑段的涉海企业㊂ 十三五 期间,宁波市海域发生的溢油风险一般为船舶污染事故㊂据2021年统计,在宁波港口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吞吐量超过2亿t,由此可知,众多船舶的活动量给宁波近岸海域带来了船舶溢油风险㊂第1期陈睿彤,等:溢油环境风险综合评价47 1.1数据来源依据‘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 2020年)“中界定的近岸海域范围[14]来确定本文研究范围㊂敏感目标识别和宁波风险源数据来自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㊁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和文献相关数据[15-17]㊂1.2研究方法将宁波海域划分为4662个5'ˑ5'的空间矩阵单元,计算不同距离范围的危化品㊁敏感目标或海上溢油风险源对单元网格的风险值S,然后对每个网格的风险值进行叠加得到单元网格风险值,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需要重点关注的管控区域㊂下面是具体计算过程:S=ðni=1(S1+S2+ S n)(1)S1=ð(P1ˑF1ˑK D n+P2ˑF2ˑK D n+P3ˑF3ˑK D n)(2) S2=ð(P2ˑF2ˑK D n+P3ˑF3ˑK D n)(3) S3=ð(P3ˑF3ˑK D n)(4)式中:S1㊁S2㊁S3分别是ɤ15㊁15~30k m㊁30~ 60k m内空间矩阵单元受风险源影响的风险值;F1~F3为典型溢油量;P1~P3为危化品溢油的概率;P1ˑF1㊁P2ˑF2㊁P3ˑF3为距离不同的风险源对空间矩阵单元的危险度;K为敏感目标受溢油影响的程度;D n为空间矩阵单元与风险源n的距离;t和k m在计算时需要无量纲化处理;K/D n为危化品溢油的风险源n对空间矩阵单元的脆弱程度㊂本研究对危化品㊁敏感目标㊁航道溢油等风险进行评价,将作为衡量指标权重的首要方法㊂然后通过德尔菲法,对宁波市海域环境风险状况征询相关专家意见,并对专家意见采取统计㊁分析和归纳的处理方式,客观地结合专家经验来综合判断,估算危化品㊁敏感目标㊁海上溢油等风险指标㊂1.3选取指标1.3.1危化品风险评价为了揭示沿岸海洋生态环境风险程度的空间差异性,选用2022年宁波市临海环境风险源数据,根据沿岸10k m内危化品工业企业的空间分布,综合考虑危化品生产制造㊁运输过程及对近岸海域环境潜在的影响,建立危化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㊂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 I S)空间核密度分析对沿岸工业企业环境风险程度的不同采用分级方法来确定风险源重点管控区域,再对重点管控区域进行划分等级,得到沿岸工业企业风险源等级空间分布情况㊂各指标的权重采用A H P法与专家意见预评法共同确定,将指标风险源等级划分为1㊁2㊁3㊁4的分值㊂将与其对应的等级划分为一类风险㊁二类风险㊁三类风险㊁四类风险㊂对危化品风险进行评价时,由于危化品种类之间的差异,产生的溢油量会对海域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不考虑堤坝等近岸屏障物为前提,设立危化品典型溢油量如表2所示㊂表1危化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T a b l e1R i s ka s s e s s m e n t i n d e x s y s t e mo f h a z a r d o u s c h e m i c a l s 溢油环境风险目标指标范围危险源严重程度危险度ȡ100特大危险源10~100重大危险源1~10较大危险源<1一般危险源表2溢油量指标赋值T a b l e2O i l s p i l l i n d e x a s s i g n m e n t溢油量/t典型溢油量/t影响距离/k m<105ɤ1510~1005015~30>10050030~60 1.3.2敏感目标风险评价海域生态环境敏感度指某区域发生溢油后产生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与可能性,对于高敏感区域其生态系统脆弱性较强,更容易产生环境问题,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㊂随着溢油程度不同,其敏感度也不同㊂借助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 O A A)环境敏感性指标等相关研究,依照岸线划分㊁生物资源㊁人类利用资源等3个角度构建生态风险指标体系(表3)㊂48海洋开发与管理2024年表3生态风险指标体系T a b l e3E c o l o g i c a l r i s k i n d e x s y s t e m目标类型指标因子环境敏感指数环境敏感目标岸线潮汐滩涂㊁泥地㊁海水沼泽地带㊁红树林带㊁淡水沼泽地2粗㊁细沙海滩㊁沙与砾石混合海滩㊁石滩(石头直径大㊁中㊁小)4暴露的岩石峭壁㊁人造海岸㊁暴露的岩石平台1生物资源具有很高生态价值同时具有特殊价值的环境资源,例如世界珍稀㊁濒危类型物种等4具有很高生态价值或具有特殊价值的环境资源,国内分布较少或具有特殊保护价值,例如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㊁重要的生态资源保护区等3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资源㊁省市级自然保护区等2人类利用资源具有一定生态价值㊁经济价值的环境资源,包括一些重要的旅游风景区㊁重要的海珍品养殖区3具有一定欣赏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海洋地质遗迹㊁古生物遗迹2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人类利用资源2对敏感目标风险进行评价时,为了尽可能地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完整性,拟选用宁波市大陆岸线数据㊁东海区主要经济种类数据㊁人类利用资源区域数据以及养殖水域功能区数据,基于G I S空间多边形叠置分析法,对5'ˑ5'的空间矩阵单元进行空间属性编码与叠加,形成海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属性编码链,进而获取不同空间矩阵单元内宁波海域生态环境风险问题的难易程度,根据空间矩阵单元相应的功能类型对海域敏感目标程度加以赋值㊂1.3.3船舶溢油风险评价海上航运具有大运载量㊁低成本的特点,承担着对重要物件的运输任务㊂在运输过程中,大型危险品货船㊁石油货船的川流不息,从而会引发船舶溢油㊁运输危险品碰撞㊁泄露与爆炸,给海洋环境带来污染风险㊂对海上溢油风险评价时,根据5'ˑ5'空间矩阵单元内海域航道密集程度和表2给出的指标及其风险等级对网格进行空间属性编码与叠加,形成海域生态环境溢油程度属性编码链,从而获取不同空间矩阵单元内宁波海域航道密集程度,实现海域内生态环境溢油风险的定量表征㊂2结果与讨论2.1危化品区划风险评价结果本研究从危化品风险度分布情况进行了单项环境风险评价,并将市(区㊁县)作为分析单元,明确了各市(区㊁县)对溢油事故后的环境污染程度㊂然后对其划分为4个等级,得到宁波沿岸海洋环境风险程度的差异性㊂根据风险评估的不同等级,一类风险等级程度较为严重,聚集的企业较多,主要集中在宁波镇海区,建有镇海炼化㊁中金石化等企业,二类风险等级为中等程度,聚集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仑区沿海区域和余姚市,建有台塑台化㊁大榭石化㊁中国石化等企业,三类风险等级程度较为一般,四类风险等级程度相对较轻,其中分布的企业较为零散,大都分布在慈溪市㊁象山港等海域㊂2.2溢油风险敏感性评价结果2.2.1岸线敏感性评价宁波海岸带种类繁杂多样,岸线类型分为淤泥质岸线㊁砂砾质岸线㊁基岩岸线㊁红土岸线和人工岸线㊂依据海岸带的环境敏感指标对其进行分等定级分析后可得宁波大陆岸线空间分布情况㊂其中, 69.9%的岸线为海堤㊁船坞和码头等人工岸线,其敏感性较低,12.8%的基岩㊁红土自然岸线其敏感性一般,而17.3%的砂砾质㊁淤泥质自然岸线对溢油有着较强的敏感程度㊂从宁波大陆岸线敏感度的空间分布情况得出,对溢油敏感程度较强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杭州湾,其中慈溪市岸线敏感指数最突出,其次是象山县㊁北仑区㊁奉化区㊁宁海县等地㊂2.2.2生物资源敏感性评价我国东海蕴藏着种类丰富的经济鱼类资源,基本分布在江㊁浙㊁沪沿海一带㊂主要经济种类包括第1期陈睿彤,等:溢油环境风险综合评价49白姑鱼㊁大黄鱼㊁宽体舌鳎㊁蓝点马鲛等㊂对这些物种的重要产卵场㊁索饵场和越冬场进行分等定级,从而获得溢油事故发生后该海域环境风险的敏感性㊂其中,经济种类的产卵场在受到溢油影响后敏感度呈现高度相关性,且产卵场占宁波近岸海域面积达56%,该海域是多种经济鱼类的集中场所㊂索饵场在受到溢油影响后敏感度呈现一般水平,其海域面积占比53%,而越冬场敏感目标稀少,发生溢油后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概率较小㊂2.2.3人类利用资源敏感性评价人类利用资源不仅分布于海洋中的自然资源,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的一种外在形式,并对生态功能的空间差异性起着主导作用㊂主要包括渔业海域㊁滨海湿地㊁滨海旅游区㊁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㊁国家级海洋公园等㊂本研究采用分等定级方式,对宁波海域人类利用资源的敏感程度进行评价与分析㊂结果表明,南韭山岛㊁花岙山岛有着韭山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花岙国家级海洋公园-重点保护区域,人类利用资源受到溢油影响后敏感度呈现较高水平,因此需严格把控溢油风险事故引发的问题,从而保障海水质量㊂慈溪市分布着重要的滨海湿地,有杭州湾湿地海洋保护区㊁杭州湾南岸保留湿地㊁杭州湾河口海岸镇海段湿地㊁西沪港重要滩涂湿地㊁岳井洋湿地;象山县分布着重要的渔业海域,如象山县北部的象山港蓝点马鲛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㊁东部的韭山列岛外侧重要渔业海域;重要的滨海旅游区包括宁海强蛟滨海旅游区㊁凤凰山滨海旅游区㊁象山县南部的石浦滨海旅游区㊁檀头山岛滨海旅游区㊁鹤浦滨海旅游区等旅游度假区,这些重要的滨海湿地㊁渔业海域以及滨海旅游区对溢油事故后敏感度影响属于中等敏感程度㊂韭山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实验区㊁花岙国家级海洋公园-生态与资源恢复区和适度利用区㊁南田岛东侧海岛等区域相对于溢油事故后的敏感性较低㊂2.2.4养殖水域资源敏感性评价宁波海域富有多种多样的水产资源,生活环境优良,属于水产养殖的绝佳场所,是浙江省最大的养殖区㊂养殖区域类型按照各自功能划分为禁止养殖区㊁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3种功能区㊂依据养殖水域的环境敏感指标对其进行分等定级分析后得出宁波养殖水域资源空间分布状况㊂其中,66.1%的区域为陆地限养区㊁水库限养区㊁海上限养区㊁池塘限养区㊁滩涂限养区等限制养殖区,其敏感性相对较低㊂12.9%的区域其敏感性一般,分别为海上养殖区㊁陆地养殖区㊁池塘养殖区和湖泊养殖区等养殖区,12.2%的区域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㊁河沟禁养区㊁航道㊁港口区㊁锚地保护区㊁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等禁止养殖区,对溢油敏感性较高,主要分布在北仑区㊁镇海区㊁慈溪市㊁杭州湾等近岸海域㊂2.2.5目标敏感性结果分析本研究从岸线资源㊁生物资源㊁人类利用资源和养殖水域资源4个方面进行了单项溢油事故后敏感性评价,并将市(区㊁县)作为分析单元,明确了各市(区㊁县)对溢油事故后的敏感性和敏感来源㊂然后对各目标指标的权重采用A H P法与专家意见预评法共同确定,再统计各区域所占分值,得到综合溢油敏感程度,并对其划分为极高㊁较高㊁中等㊁较低和极低5种等级,其中,象山县东部海区㊁南韭山岛区域对溢油的敏感性极高,呈现极高水平,敏感性来源不完全相同,其中,南韭山岛主要敏感对象为当地的生物资源和人类利用资源,慈溪市近岸海域西北部和东北部海区㊁象山港及象山县东西南部海区受到溢油影响后敏感度呈现较高相关性,主要来源为自然岸线资源和生物资源㊂中等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慈溪市东南部海区㊁北仑区㊁宁海县和象山县南部海区,这些区域对溢油敏感高的目标略少,且敏感来源较为单一㊂低敏感区域的敏感目标较少,生物资源相比较上述3个区域而言,其资源丰富度偏少,自然岸线比例也相对较少㊂2.3船舶溢油风险评价本研究从航道密集程度方面进行了单项溢油风险评价,将市(区㊁县)作为分析单元,进行明确各市(区㊁县)的航道密集情况㊂然后采用分等定级方法,设置相应评分等级,再统计各区域所占分值,得到宁波海域的溢油程度在空间分布的明显差异性㊂其中航道的分布来源于宁波海运主要航线图,根据海域航道密集程度可知,宁波镇海区㊁北仑区沿海50海洋开发与管理2024年区域航线较其他区域密集,船舶航行次数居多,其潜在的溢油风险也相对较大㊂2.4环境风险综合评价分析本研究结合危化品风险源㊁敏感目标识别和海上溢油风险3个角度进行了溢油事故风险综合评价,并基于G I S平台对宁波市环境风险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空间矢量集成㊂将其划分为极高㊁较高㊁一般㊁较低和极低5种等级,评估宁波海域的溢油事故风险所在空间差异性㊂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宁波慈溪市西北部和镇海区潜在的溢油环境风险极高,综合评分指标为8,对石油泄漏的敏感程度也相对较高,说明这些区域为重点管控对象㊂北仑区和奉化区东南部沿海区域和象山港东部海域,综合评分指标为6,其环境风险为一般风险,说明这些区域为一般管控对象,潜在的环境风险属于中等敏感程度,而象山县东部以南㊁宁海县南部区域,这些海域的潜在环境风险极低,其对溢油程度的敏感性较低㊂表4宁波海域环境风险评估分层指标T a b l e4S t r a t i f i e d i n d i c a t o r s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i s ka s s e s s m e n t i nN i n g b o s e a a r e a名称一级指标层二级指标层县市区综合分值宁波环境事故风险A 企业风险源一类等级B1溢油极高敏感度C1慈溪市西北部㊁镇海区8企业风险源二类等级B2溢油较高敏感度C2镇海区南部7企业风险源三类等级B3溢油一般敏感度C3北仑区㊁奉化区东南部沿海区域和象山港东部6企业风险源四类等级B4溢油较低敏感度C4奉化区东部5溢油极低敏感度C5象山县东部以南㊁宁海县南部43结论与建议以宁波市近岸海域风险源收集资料为基础,将宁波市海域5'ˑ5'网格作为研究对象,从危化品风险源㊁敏感目标识别和海上船舶溢油3种环境风险作出单项环境风险评价,并基于G I S空间矢量集成技术,绘制出宁波市近岸海域突发溢油事故环境风险综合评价的区划情况,直观突出了宁波市海域环境风险的空间分布态势㊂随着沿海石化产业的发展,其结构和布局逐渐扩大,能源运输的大力加强促使海上航运活动进一步频繁,对宁波市周边海域生态环境的威胁也会日益增长㊂一旦发生溢油突发事故,将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损害㊂因此,本研究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使得环境风险与收益达到最佳状态,评价结果较为符合实际,为宁波市航运相关企业提供了溢油风险的防范措施与建议,从而可以降低宁波海域溢油风险带来的巨大影响㊂本研究单方面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对其产生的经济效益㊁生态经济价值等方面采取定量评估方式,而对石油泄漏种类的划分㊁后续的船舶污染物清理费用和环境污染损害费用等因素在评估体系中尚未构建,今后将更深入地探讨与研究㊂参考文献(R e f e r e n c e s):[1]付金宇,李颖,吴鹏,等.海上事故有害气体的扩散研究:以 桑吉 轮撞船事故为例[J].海洋通报,2019,38(1):115-120.F UJ i n y u,L IY i n g,WUP e n g,e t a l.S t u d y o n t h e d i f f u s i o no f h a r m f u l g a s e s i nm a r i n e a c c i d e n t s:S a n c h i s h i p c o l l i s i o n a c c i d e n t c a s e[J].M a r i n eS c i e n c eB u l l e t i n,2019,38(1):115-120.第1期陈睿彤,等:溢油环境风险综合评价51 [2]尹晓娜,郭静,安明明,等.国内外船舶溢油事故原因对比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2(6):263-264.Y I N X i a o n a,G U OJ i n g,A N M i n g m i n g,e t a l.C o m p a r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c a u s e s o f o i l s p i l l a c c i d e n t s o n s h i p s a t h o m e a n d a b r o a d[J].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E q u i p m e n t,2022(6):263-264.[3]宋鹏斐.海上突发溢油事故应急处置案例研究[J].三峡生态环境监测,2022,7(2):67-74.S O N GP e n g f e i.E m e r g e n c y m a n a g e m e n t o fm a r i n e o i l s p i l l i n c i d e n t s[J].E c o l o g y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M o n i t o r i n g o fT h r e eG o r e s,2022,7(2):67-74.[4]乔冰,兰儒,李涛,等.海洋溢油生态环境损害因果关系判定方法与模型研究[J].生态学报,2021,41(13):5266-5278.Q I A OB i n g,L A N R u,L IT a o,e t a l.M e t h o d a n dm o d e l f o r d e t e r m i n i n g t h e c a u s a l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m a r i n e o i l s p i l l a n d e c o l o g i c a l e n-v i r o n m e n t d a m a g e[J].A c t aE c o l o g i c aS i n i c a,2021,41(13):5266-5278.[5]刘瑀,马龙,李颖,等.海岸带生态系统及其主要研究内容[J].海洋环境科学,2008,27(5):520-522.L I UY u,M AL o n g,L I Y i n g,e t a l.C o a s t a l e c o s y s t e ma n d i t'sm a i n r e s e a r c h c o n t e n t[J].M a r i n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2008,27(5):520-522.[6]丁航航,武强,于帅,等.矿山环境问题危险性评价:以岩溶塌陷为例[J].能源与环保,2018,40(11):46-51.D I N G H a n g h a n g,WU Q i a n g,Y US h u a i,e t a l.R i s k a s s e s s m e n t o fm i n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b l e m s:a c a s e s t u d y o fK a r s t c o l l a p s e[J].C h i-n aE n e r g y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2018,40(11):46-51.[7]李怀永,陈祥志,葛长峰,等.北京市金矿矿山生产对环境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J].能源与环保,2018,40(1):83-86.L IH u a i y o n g,C H E N X i a n g z h i,G EC h a n g f e n g,e t a l.R e s e a r c ho n t h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i m p a c t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m e a s u r e s o f g o l dm i n e p r o-d u c t i o n i nBe i j i n g[J].C h i n aE n e r g y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2018,40(1):83-86.[8]黄蕾,黄雨佳,刘朋辉,等.区域综合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体系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0,40(12):5468-5474.HU A N GL e i,HU A N G Y u j i a,L I UP e n g h u i,e t a l.R e s e a r c ho nr e g i o n a l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i s ka s s e s s m e n tm e t h o ds y s t e m [J].C h i n a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2020,40(12):5468-5474.[9]肖瑶,黄岁樑,孔凡青,等.基于水功能区控制单元的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区划及其应用[J].灾害学,2018,33(3):222-228.X I A O Y a o,HU A N GS u i l i a n g,K O N GF a n q i n g,e t a l.R i s k z o n i n g a n d a s s e s s m e n t o f w a t e r s h e d s u d d e nw a t e r p o l l u t i o n i n c i d e n t s b a s e d o nc o n t r o l u n i t s o fw a t e r f u n c t i o na r e a s[J].J o u r n a l o fC a t a s t r o p h o l o g y,2018,33(3):222-228.[10] Y A N G Q i a n q i,L I Z h i y u a n,L UX i a o n i n g,e t a l.Ar e v i e wo f s o i l h e a v y m e t a l p o l l u t i o n f r o mi n d u s t r i a l a n d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r e g i o n s i nC h i n a:p o l l u t i o na n d r i s ka s s e s s m e n t[J].S c i e n c e o f t h eT o t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2018,642:690-700.[11] H A N W e i,G A O G u a n g h a i,G E N GJ i n y a o,e t a l.E c o l o g i c a l a n d h e a l t h r i s k s a s s e s s m e n t a n d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r e s i d u a l h e a v y m e t a l si n t h e s o i l o f a ne-w a s t e c i r c u l a r e c o n o m yp a r k i nT i a n j i n,C h i n a[J].C h e m o s p h e r e,2018,197:325-335.[12]秦丽,刘保占,王茂君.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海上溢油应急能力评估技术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2,41(6):910-914.Q I NL i,L I U B a o z h a n,WA N G M a o j u n.O i l s p i l l e m e r g e n c y c a p a b i l i t y a s s e s s m e n t b a s e d o n f u z z y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m e t h o d[J].M a r i n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2022,41(6):910-914.[13]李颖,张照亿,刘瑀,等.重大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处置辅助决策方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9,45(2):108-112.L IY i n g,Z H A N GZ h a o y i,L I U Y u,e t a l.A u x i l i a r y d e c i s i o n m e t h o d f o r e m e r g e n c y r e s p o n s eo fm a j o ro f f s h o r eo i l s p i l l a c c i d e n t s[J].J o u r n a l o fD a l i a n M a r i t i m eU n i v e r s i t y,2019,45(2):108-112.[14] B A R N T H O U S EL W,S U T E RG WI,B A E SCF I,e t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i s k a n a l y s i s f o r i n d i r e c t c o a l l i q u e f a c t i o n[J].O a kR i d g eN a-t i o n a l L a b.,T N(U S A):1985(1):9120.[15]王江涛.海洋功能区划若干理论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WA N GJ i a n g t a o.T h e t h e o r y s t u d y o fm a r i n e f u n c t i o n a l z o n i n g a b s t r a c t[D].Q i n g d a o:O c e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C h i n a,2011.[16]陈培雄,周鑫,徐伟,等.海洋功能区划评估理论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海洋环境科学,2018,37(6):888-892.C H E NP e i x i o n g,Z H O U X i n,X U W e i,e t a l.R e s e a r c ho n m a r i n e f u n c t i o n a l z o n i n g e v a l u a t i o n t h e o r y:a c a s eo f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J].M a r i n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2018,37(6):888-892.[17]周鑫,陈培雄,向芸芸.从公众参与角度对海洋功能区划的再认识:以浙江为例[J].中国土地,2020(5):47-48.Z HO U X i n,C H E NP e i x i o n g,X I A N GY u n y u n.F u r t h e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m a r i n e f u n c t i o n a l z o n i n g f r o m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p u b l i c p a r t i c i-p a t i o n:t a k i n g z h e j i a n g a s a ne x a m p l e[J].C h i n aL a n d,2020(5):47-4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1].为接轨 世 界 经 济,我 国 高 度 重 视 湾 区 经 济 的 发展,于 20世纪末提出湾区建设,尤其是“十三五” 以后 出 台 了 若 干 文 件 提 出 要 “打 造 粤 港 澳 大 湾 区”[2]、“建设世界级城市群”[3],至此湾区打造和湾 区经济建设 已 上 升 为 国 家 战 略.浙 江 省 也 在 “十 三 五”规划中强调了发展湾区经济对推动区域协调发 展的战略意义,提出以点(港口)带面(湾区),推进 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瓯江口等 重点湾区保护和开发[4].
波市杭州湾、象山港和宁波市三门湾各时期的岸线及土地利用数据,基于此从海湾岸线开发和土地
利用两方面综合分析海湾开发利用强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5年间,宁波 3湾岸线
人工化程度不断加深,岸线人工化指数最高的海湾由象山港(0.16)转变为宁波市三门湾(0.61),
部分淤泥岸段(尤其是宁波市杭州湾岸段)滩涂围垦强度弱于泥沙淤积强度,削弱了岸线人工化程
第 37卷 第 4期 2018年 11月
应用海洋学学报
JournalofApplied Oceanography
Vol37,No4 Nov.,2018
海湾开发利用强度分析 ———以宁波市杭州湾、象山港与宁波市三门湾为例
李加林1,2,姜忆湄1,冯佰香1,黄日鹏1,何改丽1, 王丽佳1,田 鹏1,刘瑞清1
度.整个研究期间,宁波市三门湾和宁波市杭州湾的岸线开发利用结构始终为单一主体结构,象山
港则呈现出由单一主体依次向二元、多元结构演变的趋势.1990—2015年间,宁波 3湾的岸线和土
地利用强度均有所增加,其中象山港岸线开发利用强度指数最大,达 0.42;宁波市杭州湾区域土地
利用变动最为强烈,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最大,达 292.300.区位和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水平及政策因
素是造成宁波 3湾区域开发利用程度差异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海洋环境科学;开发利用强度;岸线人工化程度;土地利用程度;湾区经济;海湾
DOI:10.3969/J.ISSN.20954972.2018.04.010
中图分类号:P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972(2018)04054110
收稿日期:20180207 基金项目:NSFC浙江两化 融合 联合基 金资助 项目 (U1609203);国家 自 然科 学 基金 资 助 项目 (41471004);国 家 社 科 基 金 重 大 资 助 项 目
(16ZDA050);宁波市重大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5C110001);2017年度宁波市与中国社科院战略合作研究课题《宁波海湾开发与 保护策略研究》资助项目(NZKT201706) 作者简介:李加林(1973—),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nbnj2001@163.com
研究宁波海湾开发利用强度对宁波湾区经济发展 意义重大.本研究以 1990—2015年每隔 5a共 6期 遥 感 影 像 为 数 据 源 ,选 用 岸 线 人 工 化 指பைடு நூலகம்数 、岸 线 开 发利用主体 度、岸 线 开 发 利 用 强 度 以 及 海 湾 土 地 利用强度对宁波市 3个海湾的开发强度进行综合 评价,并分析 了 引 起 3个 海 湾 开 发 利 用 程 度 差 异 的原因,以期为宁波湾区经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 542·
应用海洋学学报
37卷
度 ,是 海 湾 开 发 潜 力 及 其 可 持 续 开 发 研 究 的 基 础 , 对湾区经济 的 合 理 发 展 具 有 重 要 意 义.国 内 外 学 者对海湾开 发 利 用 强 度 开 展 了 深 入 研 究,主 要 从 海湾岸线和土地利用开发强度评价两方面开展, 取 得 了 许 多 有 价 值 的 成 果 [712].选 取 多 指 标 构 建 模 型是进行 海 湾 开 发 强 度 评 价 的 重 要 方 法,如 PVS (压力脆弱性状态)模 型[10]、人 类 活 动 强 度 综 合 评价模型 和 [11] 人海关系空间量化模型[12]等.对海 湾利用强度 进 行 长 周 期 的 监 测,有 利 于 分 析 海 湾 利用强度变化与生态环境影响之间的内在关联, 指导合理开 发 利 用 海 湾.而 在 海 湾 开 发 利 用 强 度 评 价 方 面 ,纵 观 已 有 成 果 ,多 为 现 状 评 价 或 者 较 短 周期内的动 态 变 化 评 价,对 海 湾 长 时 期 动 态 变 化 的监测数量 还 相 对 较 少.宁 波 拥 有 浙 江 6大 海 湾 中的杭州湾(部 分,下 文 称 宁 波 市 杭 州 湾)、象 山 港和三门湾(部分,下 文 称 宁 波 市 三 门 湾),因 此,
科技进步和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全 球一体化在 21世纪迈入新阶段,资源全球分配发展 更为深入.当今,陆地生态系统高度开发、资源相对 匮乏,发展海洋经济,开发利用资源数量和类型丰度 绝佳的海洋,成为全球资源分配与利用的不二选择. 海湾不仅是海洋资源的聚集地,也是人类认识、保护 与开发利用海洋的桥头堡,兼具资源、环境、区位等 多重优势,成为全球人口和经济的密集区.国际上依 托海湾及其周边的城市成功开发了若干著名湾区, 如美国的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日本的东京湾区 等,并逐步 形 成 以 湾 区 为 核 心 的 经 济 集 群 中 心[1]. 这种由湾区衍生出的经济效应称为“湾区经济”,其 经济结构开放、资源配置高效、集聚外溢功能强大、 国际交 往 网 络 发 达,是 世 界 一 流 城 市 的 显 著 特
(1.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浙江 宁波 315211;2.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摘要:海湾开发利用强度评估可反映海湾利用程度,是海湾开发潜力及其可持续开发研究的基础,
对发展湾区经济意义重大.以 1990—2015年每隔 5a共 6期 TM/ETM/OLI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