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含义

合集下载

树立正确的的劳动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树立正确的的劳动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7年9月20日
一、劳动的科学解释

劳动的含义 所谓劳动,是指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通过 支出和消耗体力和精力,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 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简 单的说,劳动就是人类为了获得本身生存所必 需的物质资料,包括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和各 种生产资料而进行的的劳动过程。

第三,树立正确的的劳动观可以使生活丰富而充 实。空虚是因为忽略了劳动给生活带来的快乐, 劳动会让我们的生活过的充实而有意义。
我不能保证你劳动你快乐, 但可以肯定你劳动别人快乐。 重要的是你不劳动,一定不会快乐!
谢谢!!!

3、创新劳动观 创新劳动是科学技术真正能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 财富的唯一积极源泉。 4、高素质劳动观 劳动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劳动的智能性和复杂性 不断增强,普通的操作型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 度在减弱,劳动的技术含量在增大。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第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有助于培养热爱劳动的 美德。马克思说过: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 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 第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是通向成功实现理想的 必由之路。完全来源于天赋和运气的成功是不 存在的。爱迪生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 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的意义

劳动观的含义 劳动观是指人们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形成的对 劳动目的、劳动态度、劳动纪律、劳动协作等 思想认识的总和。劳动观属于道德的范畴,是 因为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是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正确劳动观的表现 1、平等的劳动观 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协作的劳动观 恩格斯指出:协作直接创作了一种生产力,这种 生产力实质上集体力。
劳动有两种: 一种是体力劳动 一种是脑力劳动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共同创造了位置财富和精 神财富

劳动的概念哲学

劳动的概念哲学

劳动的概念哲学劳动是指人类经过一定的思考、计划和行动,在与自然界和社会环境相互关系中,利用肌肉力量或智力劳动力,以生产和创造价值的一种活动。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一种重要联系方式。

在哲学层面上,劳动涉及到人类的意识、行为、价值观等诸多方面。

劳动在哲学中的概念有着深厚的思考和争议。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实现人类自由、幸福和解放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一种物质性社会实践,通过劳动,人类能够认识和改变自然界,实现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繁荣。

在这一观点中,劳动被视为人类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人与自然界和社会环境相互交互的过程。

在哲学中,劳动与价值密不可分。

劳动的结果通常是创造物质或精神上的价值,人类通过劳动创造出的产品或服务在社会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中的价值理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价值是由劳动创造并体现的。

但是,对于劳动价值的具体计量和分配方式,不同的哲学流派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观点。

此外,劳动还涉及到人类的意识和行为。

在现代社会,劳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也包含了对自我发展、社会认可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求。

人类通过劳动,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创造力,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并在社会中得到尊重和认同。

因此,在劳动的过程中,人类的意识和行为对于劳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

劳动的概念还涉及到劳动与自由的关系。

一方面,劳动是人类自由的基础,通过劳动,人类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自由。

另一方面,劳动也可能成为人类的羁绊和束缚,特别是在不公平的劳动关系下,人们往往被迫进行无意义的、重复性的劳动,失去了自由和创造力。

因此,在劳动的哲学讨论中,如何实现劳动自由和公平的劳动关系成为重要议题之一。

总之,劳动的概念在哲学中具有多重含义和重要性。

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与自然界和社会环境相互交互的方式。

完整版劳动法

完整版劳动法
劳动法
法学院刘婷婷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劳动法以劳动关系为主要调整
对象,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 益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 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 系中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 对象
一、劳动的含义 二、劳动法的概念 三、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一、劳动的含义

劳动过程的实现,必须以劳动力和

《劳动法》第12条规定: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 仰不同而受歧视

二、从本位思想看劳动法律关系
1、一元法律结构与国家本位 即公法上的权力渗透到社会一切领域的一种 法律结构。 2、二元法律结构与个人本位 以公法与私法的区分为特征的法律结构。 3、三元法律结构与社会本位 公法、私法与社会法并存的法律结构。


现代意义劳动法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 “工厂法”,“工厂立法”一定程度上体 现了劳动法对劳动者保护的要旨。劳动法 产生的根本原因则是工人阶级为了维护自 身利益而进行的长期斗争。
(九)法律责任
第二章
第一节
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劳动法的起源 第二节 外国劳动立法简况 第三节 中国劳动立法简况 第四节 国际劳动立法
第一节

劳动法的起源
现代意义上的劳动法是在18世纪产为革 命以后,劳资关系日益趋紧张,工人运 动不断高涨的条件下产生的,它是以限 制资本家对劳动者剥削程度为内容的法 规。

3、特有的调整原则。私法遵循的是“平
等协商”、“契约自由”原则,公法遵循 “依法行政”原则,劳动法在用人单位与 劳动者之间将保护的重点放在后者,产生 了一系列独特的调整原则。如保护弱者、 倾斜立法。

劳动就业概论

劳动就业概论

格致·讲义目录劳动篇 (1)第一章劳动概述 (1)第一节劳动的含义、特征和分类 (2)第二节劳动方式与劳动行为 (3)第三节劳动制度与劳动关系 (5)第二章劳动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8)第一节劳动力与劳动力资源 (8)第二节向劳动力资源投资 (11)第三节企业劳动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13)第三章劳动力市场 (19)第一节劳动力市场概述 (19)第二节劳动力市场理论与运作 (24)第三节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31)第四节劳动力市场歧视 (36)第四章劳动者收入分配 (39)第一节按劳分配及按生产要素分配 (39)第二节劳动工资 (42)第三节收入分配差别 (51)就业篇 (53)第五章就业概述 (53)第一节就业的定义和特征 (53)第二节影响就业的因素 (54)第三节就业结构 (56)第四节就业制度 (57)第六章就业政策 (59)第一节就业政策的一般构成 (59)第二节主要西方国家的就业政策 (62)第三节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 (65)《劳动就业概论》第七章失业 (68)第一节失业概述 (68)第二节失业的衡量 (72)第三节我国的失业问题 (74)择业篇 (76)第八章职业基础理论 (76)第一节职业概述 (76)第二节职业选择 (79)第三节职业地位和声望 (82)第四节职业生涯 (83)第五节大学生就业指导 (84)第九章求职准备 (85)第一节撰写简历 (85)第二节准备求职信 (89)第三节收集就业信息 (90)第十章求职面试 (94)第一节面试的含义、目的及基本范式 (94)第二节面试的问题 (97)第三节面试的特点和语言技巧运用 (98)第四节面试的准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99)第十一章竞争与择优 (101)第一节公务员考试 (101)第二节社会需要的大学生 (103)第三节知识女性的就业 (104)创业篇 (105)第十二章高技术对工作的影响 (105)第一节高技术是什么 (105)第二节高技术与职业结构变革 (106)第三节就业结构变革的测度 (107)第四节重新思考工作 (108)第十三章未来工作展望 (109)第一节网络发展负职业的影响 (109)第二节 WTO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111)第三节大学生与“知本家” (113)教材框架图格致·讲义劳动篇第一章劳动概述《劳动就业概论》第一节劳动的含义、特征和分类1.劳动的含义【010101】马克思对劳动含义的描述:“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的、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理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几个概念(劳动、异化劳动、共产主义)

理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几个概念(劳动、异化劳动、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
1、《手稿》中对共产主义的多角度描述——
A异化之扬弃: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全部发展的财富的。”
B诸多矛盾的解决——作为现实的经验的活动的结果:“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共产主义的博爱则从一开始就是现实的和直接追求实效的。”
其次外延的含义:有双重。第一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劳动,它具有手段、工具、功利目的、占有对象、依赖对象等含义,人与对象或主体与客体处在二分的、对峙的关系中。第二是哲学上的“自我实现”、“自我肯定”、“自我确证”含义上的劳动,在共产主义理论中得到发挥的“自由自觉的”劳动。
3、“劳动”的意义:A劳动是历史动力或推动原则,世界历史的进步过程,由劳动推动。B历史: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基础是实践,动力是实践。尤其人的主体性能力增长,人的自我实现与肯定(意义与价值)等历史是在实践中实现的。C世界事物作为产生、变化的过程之物,是通过劳动这个环节去实现的。D人的主体性意义:人自为地(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劳动中生成、体现、实现和发展的。E审美学意义:劳动是人在对象上的自我复现,人在对象上“直观自身”。
2、这是一个实践的终极价值追求:“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2、异化劳动的四个 “规定”:A人同劳动产品的异化:是考察“工人对劳动产品这个异己的、统治着他的对象的关系”。人不能占有自己创造的对象,并且还受自己创造的产品的统治。最终结果是人的异化或主体性的丧失,成为被动性的客体。B人与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的异化:劳动对人来说成为外在性的、异己性的东西。人在劳动时候觉得自己是动物,不劳动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人。C 人同人相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凡是适用于人对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对自身的关系的东西,也都适用于人对他人、对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

劳动的概念方案

劳动的概念方案

劳动的概念方案劳动是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们通过付出努力和汗水来创造财富和满足自身需求的过程。

劳动的概念涵盖了从生物学到社会经济领域的各种意义和含义。

它既涉及到对个人的身体和脑力的付出,也涉及到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一直是人类获得生存和进步的基础和动力。

首先,劳动可以理解为人们通过付出体力或脑力以获得生活所需的活动。

在这个意义上,劳动包括了农田劳作、工厂生产、建设工地上的劳动、科研实验室中的研究等各种各样的活动。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劳动是人类生物体通过运动肌肉、消耗能量来完成日常活动和工作任务的过程。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看,劳动是人类通过努力工作来创造价值、获得经济报酬、满足物质需求的过程。

其次,劳动还涵盖了人们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和价值。

劳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也是为了给社会带来财富和发展。

例如,医生通过医疗工作来拯救生命和保障人们的健康;工程师通过设计和建设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教师通过教育工作来培养学生的才能和德才兼备。

这些都是劳动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劳动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利益,也是为了社会共同利益的体现。

此外,劳动还涉及到个人的努力和自我实现。

通过劳动,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劳动可以是一个人实现自身梦想和追求的途径,也是一个人发展和成长的过程。

通过劳动,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劳动不仅仅是一个机械的活动,更是一个人充实和成就自我的过程。

最后,劳动还涵盖了人们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

人类通过劳动可以改变自然环境、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例如,农民通过农田劳作来生产粮食,工人通过工厂劳动来生产商品,他们都是在利用自然资源并进行生产活动。

人类的劳动是一种与自然互动的过程,通过劳动可以实现对自然的利用和保护。

综上所述,劳动是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包含了各种不同的意义和含义。

谈谈你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800字

谈谈你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800字

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源泉之一。

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不仅关系到个体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下面将从劳动的意义、劳动的价值、劳动的意义、劳动的尊严等方面来谈谈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

一、劳动的意义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劳动是人类获取生活资料、改造世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

劳动既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二、劳动的价值劳动是人类创造历史的重要手段。

劳动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

无论是农业生产、工业制造、还是文化教育,都需要劳动来推动。

2、劳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劳动促进了生产力的增长和社会生产关系的进步。

3、劳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通过不断劳动,人类创造了更多的物质财富,提高了生活水平。

三、劳动的意义劳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

通过劳动,人们改造了自然界,创造了文明,提高了生活水平。

劳动的意义还在于,它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人类自身的精神追求。

劳动可以使人们获得成就感、自豪感和幸福感,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劳动的尊严劳动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劳动的本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根本特征。

劳动所带来的成果,不仅仅是生存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人类的尊严和自主性。

劳动应当受到尊重,劳动者应当受到尊严对待。

在当代社会,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正在受到重新认识。

在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劳动不再仅仅是体力活动,更需要智力、技能和创造力。

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我们应当重视劳动,尊重劳动,认识劳动的价值,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更好的待遇,使劳动者切实感受到“劳动光荣、劳动美丽”的真正含义。

劳动是人类的天职,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劳动所带来的成就,不仅仅是个人的幸福,更是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马克思 劳动的定义

马克思 劳动的定义

马克思劳动的定义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一种机能,即将某一特定物质(即自然物质)的状态,由它们自身的体态转变为另一种体态,并以此满足需要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劳动。

因此,通过劳动改变自然物质的状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马克思认为,就是人类真正的意义上的劳动,也是创造来改善自然状况,并使人类自身不断发展为文明的工具。

如此看来,劳动是人类特定而唯一获得财富的途径。

换句话说,通过劳动,把自然状况改变,得到物质财富,以满足某种人类或物种需要,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真正的劳动含义。

他还认为,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机能,是有益于整个社会的。

劳动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一种活动,能让他们在实现自身的目的的同时,也可以贡献社会和文明的发展。

在马克思的看法中,劳动是改变自然状况的唯一手段,也是改善人们的地位的唯一途径,把人类从被自然横行的恶性循环中解放出来。

也是人类实现自我价值和尊严的唯一方法,也是社会发展的支点。

因此,劳动不仅能让人们得到物质财富,而且能让人们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尊严,发挥社会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的含义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劳动的含义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在一定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所谓劳动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活动。

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劳动在人类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人类的祖先猿,是经过长期劳动才变成为能制造工具的人。

劳动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具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

所谓劳动对象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对一切被加工的东西的总称。

它可以是自然界原来有的,例如树木、矿石。

也可以是加工过的原材料,例如棉花,钢材。

劳动的形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体力劳动,一种是脑力劳动。

但是任何一种劳动都是脑力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它们共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关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命题,系统辩证论这样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自然界在变化发展中孕育着人类;人类在制造石器中诞生;人类在学会使用火的过程中脱离了动物界。

所以说劳动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范畴的中介环节。

劳动最光荣 - 少儿歌曲
太阳光金亮亮
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
鸟儿忙梳妆
小喜鹊造新房
小蜜蜂采蜜忙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要靠劳动来创造
青青的叶儿红红的花小蝴蝶贪玩耍
不爱劳动不学习我们大家不学它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