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提振福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_朱鹏颐

合集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及对策

“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及对策

第41卷第4期 济宁学院学报2020年08月Vol.41 No.4 JournalofJiningUniversityAug.2020 文章编号:10041877(2020)04008008“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及对策吴杨伟,许锦钦(重庆三峡学院财经学院,重庆404020) 摘 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省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合作,但仍存在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出口竞争力下降、品牌建设滞后、出口品种结构相对集中、市场多元化格局不足等问题。

因此,应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调整农产品产业结构、推进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机遇,调整农产品出口贸易政策,促进福建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一带一路;竞争力;品牌建设;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0602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贸易优势理论发展与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19FJLB022);2020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GVC前向分解下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测算、影响因素与提升机制研究”(20SKGH179)作者简介:吴杨伟(1980),男,重庆大足人,重庆三峡学院财经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农业经济;许锦钦(1998),男,福建宁德人,重庆三峡学院财经学院2016级学生,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对农产品出口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YipingHuang(2016)[1]314、张宜强和陈琳(2018)[2]184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发展农产品贸易的充满活力的政策。

吾斯曼·吾木尔(2015)[3]128、王俊尤和张涛[4]15指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产品贸易合作领域不断扩大的同时,反映出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农产品出口品种单一等问题。

发挥福建统一战线优势 服务“一带一路”战略

发挥福建统一战线优势 服务“一带一路”战略
世 纪海 上 丝绸之 路核 心 区 ”u ,彰显 了福建 省在 “ 一 带一路 ”战略 中的重 要 地位 和独特 功能 。在 此背 景下 ,如
作 、深化人 文交流 及其 他领域 交流合 作 ,初步 实现 了经 济和 文化 的共 同繁 荣 发展 。习近平 主席在 出席 首届 “ 一
带 一路 ”国际合 作高峰 论坛 开幕式 时 发表 的主 旨演讲 中指 出, “ 一带一路 ”
发挥福建统一战线优势 服务 “ 一带一路”战略
郭 志 云
摘要 :作 为 古代 海上 丝绸 之路 的重要发 祥地 ,福 建省在 融 入 “ 一带一路 战略 上具有 统 战资源、 区位 资源、政 策叠加 等主要优 势。近 几年 来,福 建省 充分发 挥 统 战优 势,通过加 强顶 层设计 、深化 区域 经贸合作 、密切人 文往 来等 方式, 主动 融入 “ 一带一路 ”战 略 ,已初 见成 效。新形 势新任 务新要 求 下,应 注重发 挥 统 一战 线优 势 ,通 过加 强统 战智库建设 、发挥侨 务 资源优 势、借 力 非公有制 经 济平 台、打 造 “ 海丝” 文化 品牌 等具体 举措 ,在 服 务 “ 一 带一路” 战略 的 同
何 深入挖掘 区位优 势 ,特 别是充分 发 挥 统战 大省 的特 色 ,在 融入 “ 一 带一
建 设 已经 迈 出了坚实 的步伐 ,要乘 势
基金项 目:福建省社科 规划青年博 士项 目 “ 发挥福建 统一战线优势服 务 ‘ 一带一路 ’战
略 研 究 阶段 性 成 果 ( 项 目编 号 :F J 2 0 1 6 C 1 9 5 )。
时走 出一 条 特 色发 展 之 路 。


— —
关键词 :统一战线 ;一 带一路 ;福建省

“一带一路”视域下福建省经济发展新机遇、挑战与完善

“一带一路”视域下福建省经济发展新机遇、挑战与完善

0 引言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央新一轮提出的对外开放的
重大举措,它是 2013 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和东 南亚国家期间,首次提出的经济合作战略,并得到了 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认可。2015 年 3 月中国政府颁布了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 愿景与行动》,旨在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交流与贸 易往来,为推动我国与周围国家的“五通”建设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在此背景下,福建省作为“一带一路”发 展战略的重要核心区之一,凭借其自身优势及国家政 策的支持,给福建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并 为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文通过分析 福建省与其他发达省份存在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提 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升福建省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1 “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经济发展的自身优势 1.1 优越的地理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 代。中国自贸区的设立也给发达省份的经济发展带来 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上海浦东经济区的开发,日益 拉开了福建省与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研究
科技·经济·市场
发达省份的政策支持为其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 石,它们凭借着更为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市场销售 量大和外企的资金投入等方面,对福建省形成了强有 力的竞争。为此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被削弱。 下表为福建省与上海广东之间 2011-2015 地区生产总 值的对比,由此可以看出广东省的生产总值远远超出 福建省。
一个省份的经济发展要想稳步提升,离不开人才 引进以及科技的投入。福建省的科研竞争力度相对于 发达省份来说,是相对落后的。虽然福建省的基础教 育良好,但高等教育相对缺失,科技型人才短缺。据福 建省高考考生报名人数统计,近三年来,福建省的考 生报名人数由 2014 年的 25.5 万下降至 2016 年的 17.5 万。由此可以看出,福建省的人才储量不足。

“一带一路”背景下FDI对福建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FDI对福建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分析

2020年第4期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135期路"背景下FDI对福)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分析何光辉林筱文摘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来,福建省不断/大基2设施投入、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强与"一带一路”沿线C家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在MNOP用外资方面取得重大Y破%同时,福建省出口贸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工业制成j出口i在出口贸易中已占主导rs,出口贸易结构得到一定优化,但这种优化作用仍然主要归功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说明福建省出口贸易结构仍然不合理,需要进一步改善和优化。

实证分析发现,FDI对福建省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最后,针对如何进一步N导和推动FDI的发展,使其更有效r促进福建省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关键词:"一带一路”;FDI;出口贸易结构—、弓I言当前,福建省出口贸易仍然以纺织与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以机电等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虽有所增加,但比重仍偏低,出口贸易结构仍不够合理,还需进一步优化。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直以来是福建省发展出口贸易的主要途径,对进一步优化出口贸易结构意义重大。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福建省利用FDI的规模在进一步扩大,力求通过有效利用FDI以促进贸易出口结构优化迎来新的机战。

作为“一带一路”的省一,福建省不出利施来吸引“一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来闽投资%因此,研究FDI福建省出口贸易结构的,进利用外资,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对福建省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FDI出口贸易结构,一国利用FDI,优化出口贸易结构以及促进其贸易增意义重大%FDI对一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国外进了相关的研究。

Farrell(Gaston和Sturm(2001)对本FDI产业结构进,结发FDI的产业结构国贸易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叫Kevein H.Zhang(2005)对来自的进国的外资进,发劳力资出口是外资进入的主要,此FDI国的出口贸易结构无显著的促进和优化作用[2]o Frank S.T.Hsiao (2006)国、新加、韩国等8个国家之间的FDI与出口贸易结构进实证分析,发现FDI对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有一促进用435%;(2015)实FDI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出FDI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45%宁赋宪(2017)运用1992—2015省FDI出口贸易,实证研FDI化实出口贸易结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

发展福建省“丝路经济”核心区的思考

发展福建省“丝路经济”核心区的思考
2018 年福建企业对外投资快速增 长,实际对外投资额同比增长 144.1%, 大大高于全国 18.7% 的增长幅度。2018 年 1-8 月,福建省共对全球 43 个国家和 地区开展对外投资,备案(核准)项目 133 个,实际对外投资 13.9 亿美元。其
中,投资批发和零售业项目 40 个,投 资额 1.3 亿美元;投资制造业项目 33 个, 投资额 4.3 亿美元。 境外经贸合作区建 设取得新进展。截至 2018 年 6 月底, 福建省在 8 个国家创办 9 个境外经贸合 作区,面积合计 20.8 平方公里,投资超 过 5.1 亿美元。中阿境外经贸合作区推 介会在厦门举行, 进一步推动“一带一 路”对外投资合作。 1.4 推动“海丝”区域科技交流与合作
Public Management
公共管理发展福建省“丝路来自济”核心区的思考陈 菁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福建 福州 350001)
摘要:2015 年 11 月,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加快福建省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 福建省政府制定并发布《福建省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福建省通过“一个枢纽、六个平台和 三个基地”建设,以泉州、福州、厦门、平潭等国家自贸区为核心,发挥“一区三点”龙头引领作用,以漳州、 莆田、宁德、三明、龙岩、南平等地区为依托,发挥“三港三地”腹地支撑作用,统筹经贸发展。本文介绍了 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发展福建省“丝路经济”核心区建设提出 了思考建议。 关键词:福建 丝路经济 政策建议 贸易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福建省不断加大投入完善交通设 施,减少省内区域间的通行转换。引进 大型客轮及洲际直航项目。承办“海上 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成立“21 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高端论坛,推动国际旅 游项目的合作。打造“海上丝绸之路” 旅游品牌,并积极申请国际著名会展活 动,注重体育赛事对海洋旅游的推动, 促进旅游高端产品的推广。推进扶贫重 点村乡村旅游开发,出台《民宿管理办 法》,成立“乡村旅游”协会等合作组织, 加强对农村旅游项目的规范和引导。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探讨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探讨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探讨本人认为长期以来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对较弱,具体表现为运输服务贸易存在贸易逆差问题,对外国运输服务存在依赖,国际市场份额低,与我国贸易大国的身份不符。

梳理运输服务业发展状况,发现该行业虽然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快速成长,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海运行业发展滞后,企业现代化管理起步较晚、产业教育、科技、信息资源欠缺。

第1 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顺利成为WTO 的一员,许多国际资源都开始向我国开放,我国的对外贸易活动也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目前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开放性都在增加,这对于我国服务贸易来说是利好机会。

服务贸易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将得到进一步体现。

服务贸易行业的不断发展,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所占据的份额也在不断增加,但从总体情况看,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并不具有明显优势,例如我国目前所控制的海运船队数量,距离对外贸易的实际需求仍然有很大缺口;在国际运输服务市场中,我国目前所占的份额,也仍然落后于美国、德国、日本等运输服务强国家,这说明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总体实力仍然不够强。

在区域化与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提出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与其他国家将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和经济贸易活动,我国对外贸易活动将进入空前繁荣时期。

截止到2019 年12 月,世界上已经有125 个国家以及29 个国际组织,与我国签订了合作协议,也就是说,我国的国际贸易触角已经延伸到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等,这为推动沿线国家贸易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我国已经与世界上200 多个国家、600多个港口建立了航线联系,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海运畅通。

2013 年,中欧班列一年的开行数量还不到100 列,而到了2018 年已经增加到6000 多列,且近三年内都保持80%左右的增长。

“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研究* ●莒 萍[内容摘要]福建作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省份,已经将发展战略融入到“一带一路”倡议之中,纺织服装业是福建的传统出口产业,通过大量的数据表明,福建省的纺织服装业在国际市场中早期存在比较优势,但近年来,这种比较优势随着传统市场经济波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成本增加而不断地削弱。

但是“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了新机遇,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2017年增长2.9%,2018年增长到4.1%,这表明福建省纺织服装出口贸易将迎来新的发展,因此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省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竞争力这一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在福建省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对福建省纺织服装业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深入剖析,得出福建纺织服装业出口沿线国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希望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省纺织服装出口贸易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福建 纺织服装 出口竞争力中图分类号:F7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670(2019)11-0045-08一、引言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统计,我国在2016年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出口额891.5亿美元,占比总出口33.4%,2017年出口累计914.7亿美元,增长2.9%,到了2018年,出口额增长到952.6亿美元,同比增长4.1%,占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34%。

福建省是中国纺织服装纺出口大省,在全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2017年福建省拥有2215家规模以上的纺织企业,截止2017年年底,福建省累计出口纺织服装品50224.62万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7%,占全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的9.8%。

且国家发布的一系列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中都有提及对福建省的投资建设,这将有利于福建省搭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更多优质的纺织服装品带到世界各地,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福建对接“一带一路”文献研究兼述合作拓展与路径探索

福建对接“一带一路”文献研究兼述合作拓展与路径探索

■管理学福建对接“一带一路”文献研究:兼述合作拓展与路径探索江剑敏1,2,炉涵涵1(1.福建商学院 国际经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6;2.闽台与东南亚商贸历史研究中心, 福建 福州 350012)摘要:福建被确立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成为中国推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文考察了2013-2019年福建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研究的情况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福建对接“一带一路”沿边沿线国家及地区的研究热度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变化,在时间序列呈现出萌芽、拓展、深入等三个明显的研究阶段;通过关键词共现可以明确东盟、自贸区、出口贸易、经贸合作等研究热点;关键词突现强度最高的是东盟和泉州,体现了强烈的区域导向;关键词聚类呈现了合作、佛教(释教)、财政管理、华侨华人及茶产业等聚类,研究的内容、角度及方法开始体现多元化趋势。

该文进一步探讨了福建对接“一带一路”的后续研究的趋势,为国内推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提供了路径借鉴。

关键词:福建;“一带一路”;趋势;路径中图分类号:F7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2X(2020)01-0010-01收稿日期:2019-12-11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FJ2018B043);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8R0023)。

作者简介:江剑敏(1979-),男,福建福州人,福建商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转型与竞争力;炉涵涵(1998-),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商学院国际经贸学院,研究方向:闽台经贸。

引言自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以来,中国各省份地区积极对接倡议的推进和实施配套经济政策,省际间产生了明显的经济要素溢出效应[1]。

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国内各省份地区均采取积极的步调参与到区域经济合作中,但省际经济增长质量水平仍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差异[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摘%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福建省拥有海洋资源优势,又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这一战略对福建省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福建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借助丰富的“海丝”资源和华人华侨资源等独特优势,提高出口质量,加大与东盟国家的商贸交易,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鼓励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福建省;国际竞争力;优势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15)02-0163-06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推动的进程中,各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却导致了资源的不断短缺和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加。因此,作为国家转型的突破口,海洋经济已开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海洋逐渐成为各国争夺资源与发展的重要战场,许多国家已将发展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当前全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实现海洋强国的重要战略。这“一带一路”全新的战略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将与沿线国家搭建互惠互利的战略平台,加强经贸往来,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繁荣,实现“共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渊源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历史上以丝绸贸易为象征、连接中外海上贸易的交通线。它形成于秦汉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并遗留下源远流长的经贸往来关系和深刻的人文历史。因此,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只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复兴,而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体现。虽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存在着挑战,但却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的重要战略实践,是实现蓝色中国梦的必然选择。特别是我国与东盟自2003年建立战略

伙伴关系以来,已逐渐形成了合作交流的友好局面,而且在古代丝绸之路的航线中,其中一条就是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以东南亚地区为中枢,

链接马六甲海峡以外印度洋沿海各岸,直抵阿拉伯及北非沿岸,由此更加深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历史友好关系。因此,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成为

持续这一友好关系的重要推力和载体,为双方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双方的贸易政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双方的国际地位,有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而福建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主要省份之一、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理当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国家推进“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发挥优势,提高福建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简介:朱鹏颐(1968-),男,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经济学;施婉妮(1991-),女,福

建泉州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

“一带一路”战略提振福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朱鹏颐施婉妮

163《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一、当前福建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在评价一个国家(地区)的竞争力强弱一般以其是否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为依据。

而且侧重以该国家(地区)的出口产品情况为评价基准。本文主要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两个指标来分析当前福建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个国家(地区)

某种商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出口总额中该类商品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率,反映了某商品在该国出口格局中的地位和趋势。这是衡量一国(地区)产品或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最具说服力的指标。通过RCA指数可以判定一国(地区)的哪些产业更具出口竞争力,从而揭示一国(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竞争优势。一般而言,当RCA>2.5时,表明该出口商品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当1.25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当0.8明该出口商品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当RCA<

0.8时,表明该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福建与我国六个出口强省(市)RCA比较见表1、图1

表1%福建与我国六个出口强省(市)RCA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局统计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图1%福建与我国六个出口强省(市)RCA比较

福建省出口总额虽然在这7个出口强省(市)

中最少,但从表1,图1看出,RCA指数介于1.1到1.5之间,与我国的其他6个出口强省(市)相比较,

超过北京市和山东省,显示一定的竞争力,而且波动幅度不大,保持相对稳定竞争优势,从2011

年开始有缓缓上升的趋势,并逐渐接近于江苏省和浙江省的RCA指数。这说明福建省仍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不仅出口总额有很大的扩大空间,而且其国际竞争力处于不断提高中。

(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TC)是指某种产品的净出口额在该类产品的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生产的某种产品在世界市场同种产品上所处的竞争地位,即处于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竞争劣势。TC的取值范围在-1,1,越接近于1,该商品在出口市场上竞争力越强;越接近-

1,该种商品在出口市场上竞争力越差。当TC等于0时,则说明只出口不进口。福建省不同类型商品国际竞争力的TC指数比较见表2

表2%福建省不同类型商品国际竞争力的TC指数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福建省统计局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图2%福建省不同类型产品TC指数从图2可看出福建省就全部商品而言,其出口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全部商品的TC指数从2004

年起大体稳定在0.30,这说明福建省商品虽然不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保持较稳定的竞争力水平。然而,从不同类型的商品来说,呈现两极发展。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出口的TC值从2003年开

164《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始都是贸易逆差,而且在近两年有负向变大的趋势,竞争力逐年下降。但工业制品则呈现明显的竞争优势,不仅TC值明显高于总商品的TC,并保持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工业制品是福建省出口的主要动力。虽然我国的初级产品的TC值呈下降趋势,总体国际竞争力处于劣势,但从表3中可以看出,初级产品中的鱼类、甲壳及软体动物等的TC值均接近于1,说明福建省在该产业领域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据资料显示,福建省水产品出口在2013年出口创汇额居全国第一,出口额达51.0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88%,水产品出口在福建省的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的经济作用①。在工业制品中,服装和鞋靴的TC值也趋于1,说明福建省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其中纺织服装出口已连续5年保持增长,而且2013年出口服装达229.6亿美元,同比增长22.3%,主要是面向东盟、欧盟和非洲市场②。表3还看出,福建省在非食用原料等方面的国际竞争力较差。福建是我国食用菌的生产和出口大省,但近年来,产量虽仍居前列,出口额却不乐观。化工产品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仍处于劣势地位。表3%福建省具体出口产品的TC指数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年鉴2013》中2010-2013年数据整理计算所得。综上,从产品类别上看,福建绝大多数产品尤其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如水产品、服装和鞋靴等则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由于近年来劳动力、土地成本增加,竞争力不断削弱,形势不容乐观。此外,福建省初级商品的TC指数较低,特别是非食用原料和燃油等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较差。从横向对比看,福建相对其他六个出口强省市仍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且出口产品的RCA值较稳定。目前福建省企业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虽然具备一定优势,但仍存在发展困境。因此,应该借助“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

抓住机遇,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开拓“新海上丝绸之路”,发挥已有优势,实现质的飞越,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福建省在发展“一带一路”中的独特优势(一)海外华人华侨资源丰富福建省作为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有着丰富的海外华人华侨资源。据统计,截至2011年,现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有1200多万人,其中80%集中在东南亚,且大多数分布在东盟国家,东盟国家的2000多万华侨华人中有近1000万人祖籍福建③

。华人华侨的起源历史悠久,自唐宋开

始,就有闽人为了谋生漂洋过海,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闽商不仅遍布各地,而且经济实力不容忽视。据资料显示,在全球500强华人企业中,福建占了近200家;在菲律宾华人企业前十名中,闽商占了6家;在香港,后期的新移民多选择在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发达地区,新华侨华人已增加至110万多人,增长速度高达115.9%④

,而不断

壮大的闽商力量给福建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前景。首先,华人华侨是福建省侨汇资源的主要动力,早期华侨将收入寄回家乡作赡养家属生活费。如今,侨汇成为福建民间游资和银行存款的重要来源,福建海外华侨华人每年汇回的侨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次,华人华侨也是福建省企业利用外资的重要来源,这很大程度上带动福建省对外经济的发展。华侨投资福建企业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而自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累计吸收外资超过900亿美元,其中,闽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投资占全省引进外资的七成以上;截至2011年底,在福建投资的侨资企业总数达到3万多家⑤

。侨资是福建外商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

且侨资企业的发展还会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信息,有利于增强福建省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

华人华侨拥有深厚的本土资源和中国大陆背景的特殊优势,对当地的经济环境熟悉,易融入当地的社会,又深刻了解祖籍地的情况,可成为对

1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