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类药物分析(SYSH)
合集下载
九章节维生素类药物分析-PPT精选

(二)鉴别试验
VitC[ O]去 氢 抗 坏 血 酸
C H 2O H
H C OH O O
HO
OH
C H 2O H
[O]
H C OH O
O
O
O
1、与AgNO3反应 (ChP2000)
AgN OV it CAg黑 (银镜)
2、与2,6 - 二氯靛酚反应 (ChP2000)
活性最强
*4
1O
32
HO
OH
5、具糖的性质 结构与糖类相似 糖类的显色反应
△H 脱 水 糠糠 醛醛 衍 酚 生 类 显 物
Vi tH C 脱 水 糠 吡 醛 咯 蓝
50℃
6、UV特征
H max nm OHmax nm
VitM
VitPP
三、分析方法
本类药物的分析方法很多,有生 物法、微生物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 法,多依据其生物特性及理化性质进 行,但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化学法 或物理化学法。
第一节 维生素A(Vitamin A)
维生素A包括有维生素A1(视黄醇)、去 氢维生素A(维生素A2 )和去水维生素A( 维生素A3)等,其中维生素A1活性最高,维 生素A2的生物活性是维生素A1的30-40%, 维生素A3的生物活性是维生素A1的0.4%,故 通常所说的维生素A系指维生素A1。
2、与三氯化锑反应 取本品适量(约1000单位),加 1,2-二氯乙烷1m1溶解,加三氯化锑试液4ml,溶液即显 橙红色,逐渐变为粉红色。
3、其它显色反应 维生素D与三氯化铁反应呈橙黄色, 与二氯丙醇和乙酰氯试剂反应显绿色,均可用于鉴别,但 专属性不强。
2, 6二 氯 V 靛 i tC 无 酚色
(优选)第九章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 换算因数 效价(I .U./g)
E1% 1cm m ax
单位百分吸收系数数值相当的效价
I. U. /g(VA 酯)
(
E1% 1cm
)测
1900
I.U./g(VA 醇) (E11c%m )测 1830
第一法 直接测定法—VA醋酸酯
➢ 测定VA acetate →环己烷为溶剂
性质
➢ 溶解性:氯仿、乙醚、环己烷中任意混合,乙醇中微溶。 ➢ 不稳定性:有多个不饱和键。易氧化,被紫外光裂解。 ➢ 紫外吸收:325~328nm,可鉴别和含量测定中应用。 ➢ 与三氯化锑呈色:产生不稳定的蓝色。
鉴别试验
➢ 三氯化锑反应:
蓝色变紫红色
➢ 紫外分光光度法:348、367和389nm处有三个尖锐的吸收峰, 332nm处有较低的吸收峰或拐点。
⊙第三节 维生素C (Vit C)
6CH2OH
H 5C OH
OO
4
1
32
HO
OH
➢ 溶解性:易溶于水,呈酸性;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 酸性:有烯二醇基,尤其C3-OH受共轭效应影响酸性较强 ➢ 旋光性:结构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 还原性:分子中有烯二醇基,易被氧化为二酮基而成为去氢
抗坏血酸,加氢又可以还原成抗坏血酸
乙醚提取VA醇,洗涤,过滤
蒸去醚 溶于异丙醇
VA UV法校正公式
第一法 A328(校正)=3.25(2A328- A316 -A340)--等波长差法 第二法 A325(校正)=6.815A325-2.555A310-4.260A334等吸收比法
校正公式由来
A
A
λ2 λ1 λ3 nm
λ2 λ1 λ3 nm
药物分析 第09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ChP 片剂、注射剂
g/100ml
E11c%m = 421 A = ECL
(每片)相当于标示量的%=
E 1 1c % A m 10W 0稀 1 释 平 标 度 均 示 1 片 量 0% 0
g
稀释倍数 稀1释度
规格 g/片
(三) 硅钨酸重量法
1、 重量法特点
准确度高 灵敏度低 操作繁琐 设备简单
(三) 其他反应
S元素反应
V iN t B a N O P a H A b S c P b
HA N O3 g N AO g 白 C N H N lH H OO
K 2 HH + 4 g I淡[黄 B ]H 2H4g
I 2 H + K I 红 [B 色 ]H I2 I
硅 H 钨 + 酸白
色[B]2SiO2OH2
12WO 34H2O
苦 H +酮 酸 白 色 扇 形
橙红色
强氧化剂
H3C
CH3 O
O O
H3C HO
HNO3
CH3 O
CH3
CH3 C16H33
生育酚
CH3 C16H33
生育红(橙红色)
(二) 三氯化铁-联吡啶反应
VitE
K△OH
生育酚
Fe 3
[O]
对 生育醌
Fe 2 联吡啶 红色
H3C
CH3 O
CH3 C16H33
2×337.27
3479.22
换 算 2 因 M V数 i1t B 233 .27 70.19 M 沉淀34.2729
3、 测定方法
维生素类药物分析

• 判断差值是否超过规定值的 0.02
有一个以上
超过 0.02
无超过 0.02
• 计算 A328(校正) • 用A328计算
A328校正 3.522A328 A316 A340
f A328(校正) A328 100% A328
第二法 A328校正
A328 第二法
-15%
-3% 0 3%
分别在1的两侧各选一点
第一法 等波长差法 328 316 340 328
A328校正 3.522A328 A316 A340
测定对象 VitA醋酸酯
第二法 等吸收度法(皂化法)
6 7
A1
A2
A3
A325校正 6.815A325 2.555A310 4.260A334
测定对象 VitA醇
(一) UV法
立体异构体 氧化产物及光照产物 合成中间体 去氢维生素A( VitA2) 去水维生素A( VitA3)
三点校正法 1. 条件: (1)杂质的吸收在310~340nm波
长范围内呈一条直线,且随波 长的增大吸收度减小; (2)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加和性。
2. 波长的选择: (1) 1
VitA的max(328nm) (2) 2 3
VitA 无水乙醇 HCl 去水VitA
△
λmax为326nm
λmax为350~390nm
一个吸收峰
三个吸收峰
CH3
CH3
CH3 CH3
↓
CH3 CH2OR
VitA
CH2
去水VitA(VitA3)
(三) TLC法
BP 杂质对照品法 显色剂 三氯化锑
USP 显色剂 磷钼酸 规定斑点颜色和Rf值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
- -
-
0.299
A328 校正 3.522 A328 A316 A340
3.522 0.628 0.561 0.523 0.605
f
A 328(校 正) A 328 A 328
三、含量测定
(一)UV:三点校正法(★) 1.原理:
(1)杂质的吸收在310~340nm波长范围内
呈一条直线,且随波长的增大吸收度减小;
(2)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加和性。
A样=A纯品+A杂质
2.生物效价:每克供试品中所含VitA的国际
单位数(IU/g) 3.换算因子:每1个E数值所相当的效价。 换算因子=效价/E
Calculation using
2nd method Acorr Ade te r 2nd method
-15%
P
-3.0%
+3.0%
例:VitAD胶丸中VitA的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本品(规格10000VitAIU/丸)装 量差异项下(平均装量0.08262g/丸)的内容 物 0.2399g 至250ml量瓶中,用环己烷稀释至 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0ml,置另一20 ml量
瓶中,用环己烷稀释至刻度,摇匀。以环己烷
为空白,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为328nm,并在下 列波长处测得吸收度为
A300 :0.354
A316 :0.561 A328 :0.628 A340 :0.523 A360 :0.216
A300 /A328 :0.555
A316/A328 :0.907
A328/A328 :1.000 A340/A328 :0.811 A360/A328 :0.299
第九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ppt

(一)结构与性质 1、溶解性 ① 易溶于水 ② 水溶液呈酸性
2019-11-27
谢谢阅读
32
2、酸性 一元酸
C3-OH的 pKa = 4.17
C2-OH的 pKa = 11.57
C6H2OH
H C OH 5 O
4
1O
32
HO
OH
2019-11-27
谢谢阅读
33
3、强还原性 二烯醇结构
CC OH OH
2019-11-27
谢谢阅读
17
② 第二法(皂化法):用醇制氢氧化 钾加热皂化(水解),用乙醚提取,挥 干溶剂,残渣用异丙醇溶解,测定含量。
A325校正 6.815A325 2.555A310 4.260A334
测定对象 VitA醇
2019-11-27
谢谢阅读
18
第一法与第二法的区别
( 0.1mol/L ) 滴 定 , 至 溶 液 显 蓝 色 , 在
30秒内不褪。每1ml碘滴定液(0.1mol/L)
相当于8.806mg的C6H8O6
2019-11-27
谢谢阅读
43
(3)讨论
① 酸性环境 d . HCl
减慢VitC被O2氧化速度
② 新沸冷H2O 减免水中O2的干扰
③ 立即滴定
减少O2的干扰
第一法
第二法
测定对象 维生素A醋酸酯
维生素A醇
方法 直接取样,测定 皂化提取,测定
溶剂
环己烷
异丙醇
max
328 nm
325 nm
测定波长
5个
4个
换算因数 2019-11-27
1900 谢谢阅读
1830 19
第九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ppt

VitA VitA
醛 酸
△或有金属离子存在时更易氧化
2019-8-11
感谢你的欣赏
8
3、与三氯化锑发生呈色反应
VitA SbCl 3蓝色 紫红
CHCl3
4、溶解性
不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和植物油等
2019-8-11
感谢你的欣赏
9
二、鉴别试验
1、三氯化锑反应
维生素A在饱和无水三氯化锑的无 醇氯仿溶液中呈现不稳定的蓝色,再变 为紫红色。
31
(一)结构与性质 1、溶解性 ① 易溶于水 ② 水溶液呈酸性
2019-8-11
感谢你的欣赏
32
2、酸性 一元酸
C3-OH的 pKa = 4.17
C2-OH的 pKa = 11.57
C6H2OH
H C OH 5 O
4
1O
32
HO
OH
2019-8-11
感谢你的欣赏
33
3、强还原性 二烯醇结构
CC OH OH
二烯醇结构
2019-8-11
O
CC
OO
二酮基结构
感谢你的欣赏
34
4、光学活性 手性C(C4、C5)
C6H2OH
H C OH
L(+)-抗坏血酸
*5 O
活性最强
*4
1O
2019-8-11
3
HO
感谢你的欣赏
2
OH
35
5、具糖的性质 结构与糖类相似
糖类的显色反应
பைடு நூலகம்
△H
脱水
糠
糠醛 醛衍生
2019-8-11
VitM
感谢你的欣赏
VitP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 回9
第一节 维生素A
维生素A包括有维生素A1(视黄醇)、去 氢维生素A(维生素A2 )和去水维生素A( 维生素A3)等,其中维生素A1活性最高,
2020/11/14
10
一、结构和性质
R:
2020/11/14
-H -COCH3 -COC15H31
维生素A醇 维生素A醋酸酯 维生素A棕榈酸酯
11
2020/11/14
25
(2)波长的选择: ① 1
VitA的max(328nm) ② 2 3
分别在1的两侧各选一点
2020/11/14
26
第一法 等波长差法
32 8 31 6 34 0 328
A 3校 2 8 3 . 5 正 2 A 2 3 2 A 3 8 1 A 3 6 4
测定对象 VitA醋酸酯
结构分析
CH3
CH3
CH3 CH3
环己烯
2020/11/14
共轭多 烯侧链
CH3 CH2OR
多异构体 UV 易被氧化
12
1、为一个具有共轭多烯侧链的环己烯 ❖ (1)具有UV吸收
❖ (2)存在多种立体异构化合物 ❖ (3)易发生脱氢、脱水、聚合反应
2020/11/14
13
2、不稳定性
VitA紫 外 线 、 O2 、 氧 化 剂 环氧化物 [ O]VViittAA酸 醛
2020/11/14
31
2020/11/14
32
中国药典收载方法
第一法(维生素A醋酸酯的测定) 将维生素A溶于环己烷,在规定波长测定吸
收度,计算吸收度比值(A/A328 )
2020/11/14
33
数据处理
如果λmax在326-329nm之间,且A/A328比值未 超过规定值的±0.02,可直接按下式计算含 量:
2020/11/14
20
2020/11/14
21
(三) TLC法
BP(2005) 杂质对照品法 显色剂 三氯化锑
USP (29) 显色剂 磷钼酸 规定斑点颜色和Rf值
2020/11/14
22
三、含量测定
1、紫外分光光度法
利用维生素A醇和其醋酸酯分子中 具多烯共轭体系结构,在325~328nm 处有选择性吸收峰,故可进行含量测 定。
2020/11/14
23
立体异构体 氧化产物及光照产物 合成中间体 去氢维生素A( VitA2) 去水维生素A( VitA3)
2020/11/14
均对测定 有干扰, 故采用三 点校正法
24
三点校正法 (1)条件: ① 杂质的吸收在310~340nm波长范围
内呈一条直线,且随波长的增大吸收 度减小; ② 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加和性。
Vi tA S b 3C 蓝 l 色 紫红
CHCl3
2020/11/14
16
反应条件:
① 要求无水,如存在水可能产生氯化 氧锑( SbOCl )。
② 配制所用的氯仿不能含醇(应用无 醇氯仿)和光气(COCl2)。
③ 三氯化锑有腐蚀性。
2020/11/14
17
(二) UV法 (BP(2010))
维生素类药物分析(SYSH)
概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定义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功能所 必需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用于机 体的能量转移和代谢调节,体内不能自 行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2020/11/14
2
人体缺少某种维生素,就会引起维生素缺乏 症,而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
例如: VA——夜盲症 VB1——脚气病 VD缺乏——佝偻病
2020/11/14
34
第二法(维生素A醇的测定)
不能用第一法的样品采用第二法测定 方法:维生素A醇→皂化→提取→滤过→浓
Vi t无 A 水 乙 H 醇 C l 去V 水 i t △
λmax为326nm
λmax为350~390nm
一个吸收峰
348、367、389 三个吸收峰
2020/11/14
18
维生素A的无水乙醇-盐酸溶液在326nm 波长处有单一吸收峰,将该溶液加热后再测 定,在348,367,389nm处出现3个尖锐吸收 峰。这是维生素A在盐酸催化下加热,发生 脱水反应所致
2020/11/14
27
等波长差法
2020/11/14
28
2020/11/14
29
第二法 等吸收度法(皂化法)
76A1 A2 A3
A 3校 2 5 6 .8 正 A 3 1 2 2 5 .5 5 A 3 5 1 4 5 .2 0 A 3 6
测定对象 VitA醇
2020/11/14
30
等吸收差法
❖ △或有金属离子存在时更易氧化
2020/11/14
14
3、与三氯化锑发生呈色反应
Vi tA S b 3C 蓝 l 色 紫红
CHCl3
4、溶解性
不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和植物油等
2020/11/14
15
二、鉴别试验
1、三氯化锑反应
维生素A在饱和无水三氯化锑的无 醇氯仿溶液中呈现不稳定的蓝色,再变 为紫红色。
2020/11/14
3
2020/11/14
4
脂溶性 VitA、D2、D3、 E、K1 等
水溶性 VitB族(B1、B2、B6、B12) VitC、叶酸、烟酸、烟酰胺
VitM 中国药典收载40多个品种
2020/11/14
VitPP
5
维生素发展史
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发现能防治夜盲症的 物质,也就是后来的维A。
1600年-医生鼓励以多吃动物肝脏来治夜盲 症。
2020/11/14
6
维生素发展史
1747年——苏格兰医生林德发现柠檬能治坏血 病,也就是后来的维C。
1831年——胡萝卜素被发现。 1911年——波兰化学家丰克为维生素命名。
2020/11/14
7
维生素发展史
1915年-科学家认为糙皮病是由于缺乏某种维 生素而造成的
2020/11/14
19
方法
取Vit A 加无水乙醇-盐酸(100:1) 溶液溶解,立即在300~400nm波长范围内 紫外扫描,应仅在326nm出有单一吸收峰。 水浴加热30秒,迅速冷却,同法扫描, 则应在348,367和389nm波长处有三个尖 锐的吸收峰,且在波长332nm处有较低的 吸收峰或拐点。
1916年-维生素B被分离出来。
1917年-英国医生发现鱼肝油可治愈佝偻病, 随后断定这种病是缺乏维D引起的。
2020/11/14
8
1920年-发现人体可将胡萝卜转化为维生素A。 1922年-维E被发现。 1933年-维E首次用于治疗。
1993年-哈佛大学发表维生素E与心脏病关系的 研究结果。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