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拷问与道德冲突_菲利普_罗斯_人性的污秽_社会伦理观解读_乔传代
从《人性的污秽》中探析菲利普·罗斯对于自我主体的再思考

《人性的污秽》是菲利普·罗斯于 2000 年发表的 一部作品,与 1997 年发表的《美国牧歌》和 1998 年发 表的《我嫁了一个共产党员》这两部作品合称为野美国 三部曲冶,其中,《人性的污秽》是三部中较为杰出的著 作,小说以 1998 年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为背 景,辅之以越战老兵的生活经历来描写越南战争带给 人们的精神伤害,使得作品在宏大的政治与历史的背 景下展开。小说以社会中一个普通人科尔曼·西尔克 一生的经历,来探讨社会与历史的污秽、揭示人性的 污秽以及审视人对自我的不断背叛与渴求。书中的人 物内森·祖克曼作为一个旁观者和参与者,将科尔曼 与自己的家庭、女友、工作连贯起来,从而为读者展开 一个暮年老者疯狂追求自我的一生,科尔曼最后与女 友福妮雅的意外死亡,也让笔者对两人坚持自我的理 想追求有了更深层的反思与思考。本篇论文将从自我 主体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究菲利普罗斯对于自我主 体的缺失与构建问题的思考。
科尔曼在遇到福妮雅之前,所交往的女友都是白 人,他对于她们的身体有着疯狂的热爱与崇拜。在与 白人女友亲热时,科尔曼会在白人女友的身旁转来转 去,欣赏女友白的发亮的身体。科尔曼对于白人女性
安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
2018 年 5 期 总第 418 期
46
裸体的欣赏和热爱,并不是简单地性欲望,而是科尔 曼生命功利主义的深刻体现。白色是活力和生命力的 象征,而黑色则是死亡阴郁的代名词。科尔曼在这种 对白人女性身体的迷恋和赞美的生命功力主义的支 配下,一直不敢在白人女友面前完全裸露自己的身体, 遮蔽自己的身体也证明了他对真实自我的掩盖。直到 科尔曼遇到福妮雅,在与福妮雅做爱时,他完全将自 己暴露在福妮雅面前,这个时候的科尔曼才放下自己 所推崇的生命功力主义,他裸露自己的身体,真正的 开始展现自我。
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点》

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点》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点》·菊子·近年来,每到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之前,美国小说家菲利普·罗斯(PhilipRoth)的名字就会频繁出现。
今年呼声最高的据说是土耳其作家OrhanPamuk;罗斯照旧榜上有名,行家们猜测他赢的概率是11比1。
前一阵子刚读了罗斯的以大卫·卡佩希(DavidKepesh)为主人公的系列小说。
看完电影《人性的污点》(TheHumanStain)之后,又回头去读了《人性的污点》这本小说。
根据经验,电影浓缩的时候会遗漏掉许多丰富的细节,看完一部好电影后,再去看原作,往往不会失望。
(一)公众审判:个人隐私的大暴露菲利普·罗斯(PhilipRoth,1933-)小说的背景是一九九八年,克林顿遭弹劾的那一年。
八年后的今天回头看,当时整个美国甚至世界都盯着总统的裤子和莫尼卡的裙子,那一年显得多么天真,多么繁荣,多么无忧无虑……苏联垮台了,世界和平了,经济一片繁荣,技术一片发达,股市居高不下,股票飞涨不跌……只有太平盛世,人们才对饮食男女津津乐道。
罗斯说,其实,克林顿和莫尼卡之间的那点荤事,说穿了,不过是中学生之间的一点小玩闹,但是,却激发了美国人最传统的公众娱乐:对奸夫淫妇进行公开审判,而审判者的道德权威,则来自霍桑在《红字》中描写过的“审判精神”。
罗斯多处引用霍桑的话,小说中的作家隐居之处在麻省西部,离霍桑当年曾经短住过的地方只有几英里,暗示美国社会还是在对人们施行宗教和道德审判。
《人性的污点》就是以此为背景开始讲故事的。
故事还没有讲,作者就提醒读者要宽大为怀,主人公科尔曼·斯尔克(ColemanSilk)肯定有需要被人原谅的地方。
因为,在舆论和道德审判的显微镜和聚光灯下,展示出来的只能是“人性的污点”。
小说的描写是多角度的,有时候是主人公直接陈述,但贯穿全书的主要叙述者是作家内森·扎克曼,主人公科尔曼·斯尔克的朋友。
权力话语下的生存悖论——评菲利普·罗斯的《人性的污秽》

罗斯 的作 品更是 以其敏锐 的视 角和实验 性的写作 手法吸引
了 论 的 注。 乐 崎 碡 麓 蓑 季 评 界 关 罗 冒
0 洋, 认 世界 式 动 衣 形 价 观 对 j _ . 识 的方 、 成的 值 和
福柯又提出了另外 两种 主体形式 : 知识 ( 学科 ) 生产的 主体 而代 之 不无道 理 赵毅 衡 教授 ( 00 在《 份与文 本 身 21) 身
和抵 制 。 - ,i -
、
_键 关 济 力 询语j 道德; l 身 粤奇睁 玲
中图分类号: 0 . I 64 1 文献标志码 H 文章编号: 0 — 8621 )1 09 — 4 ; 1 1 73 (00 1 — 04 0 0
从“ 反犹太” 的写作 风格到 身份《 代性 困惑的主题 , 觋 美
一
பைடு நூலகம்
国犹太作家菲利普 ・ 罗斯的作 品总是 和时代主题紧紧相扣 , 尤其是七八十年代 以来 , 随着文学 批评理论 的兴起 和繁荣 ,
权力话语 下的主体
法 国文化 理论 家米歇尔 ・ 福柯 在早期 曾指 出一个 人的
主体并非 自然存在 , 它是“ 力和话语 的产物” 权 。也就是
国内学者乔国强教授也早在 20 年就蚨_ o§ ‘ } 后异化“ 的视角解 读罗斯的小说 即美国I 犹太移民完成与毫流 化的同化之后
的新视 阈 <03 : 注 后爵_ 纯当 代犹 人所面 临 》 、 o 中关 2 化时
而笔者认为美国犹太人在后 异化时代 面临 的是 更为复杂 和
份, 我与符号 自 自我》 中视 自我为备1身份 出 种 发惠和集合
即是一个变动不居的集合。因为“ 哪 意 过于复杂 院
所面j的问题。乔国 教授在《 } 缶 强 后暴化 々 菲利普 罗斯仓 作 点 正因为身份有非本质的部分 身份星加聱畲成的,我 , - . 由 自
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秽》中的女性他者解读

收稿日期:2019-08-06 作者简介:陈银珠(1996—),女,福建泉州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2017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美国文学。
·41·
反抗,在底层社会生存。在成为科尔曼的情人之前,福 妮雅还是她老板的情人,她随意处置自己的身体,正应 了前夫法利所赋予她的女性气质。她将自己伪装成文盲, 对外界的一切置之不理,封闭自己,陷入了“内在性”。 波伏娃以“超越性”和“内在性”来描述个体自由。其中, “超越性”描述的是个体自由地从事一项筹划,从而能 以一种重要的方式在世界上行动的生存状态;而与之相 对立的“内在性”则是封闭、被动、停滞、止于空想而 无所作为的生存状态[5]。
民权活动家 Septima Clark 曾言:“我发现男人无论说 什么都是对的。他们说什么是什么,女人做不了主。”[4](P79) 在父权制社会中,继父的男性地位使得福妮雅的母亲宁愿 女儿被自己的丈夫蹂躏至离家出走,也要昧着良心否认丈 夫的失德之行。前夫法利受尽战争之苦,对福妮雅的痛苦 非但无法感同身受,甚至“不断打她,把她打得青一块紫 一块”,以至于“无论心中有着多少悲苦,她都将一切隐 藏在一张毫无表情、同时又毫无保留地倾诉着无限孤独的 皮包骨的面孔后”[3](P1)。福妮雅先后处于继父和前夫的 支配下,失去主体地位,受尽他们的压迫,从而沦为他者。
一、福妮雅·法利:命运多舛的女文盲 科尔曼的情人福妮雅·法利出生于上层社会家庭, 但命运多舛。因父母离异,她跟着母亲与继父一起生活。 继父三番两次想强暴她,而母亲又不信任她,福妮雅果
断选择逃到南方,从此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而后, 她嫁给越战老兵法利,受尽虐待,两个挚爱的孩子也因 事故葬身火海。“不管什么原因,不论他是谁,都会对 他拳打脚踢,福妮雅只有喊救命的份儿。”[3](P36)一 系列的打击使她对生活失去信心与期待。由于她受教育 水平较低,仅为小学文化,因此,她选择做一名清洁工。 “她已经从高高在上的地位跌倒了社会底层,现在她是 一只盛满乱七八糟豆子的大口袋,语无伦次。福妮雅被 剥夺了属于她的权利。”[3](P26)
《人性的污点》中人物的心理创伤分析

《人性的污点》中人物的心理创伤分析作者:刘畅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33期摘要:文章从心理创伤的角度出发,解读美国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的《人性的污点》。
关键词:菲利普·罗斯;心理创伤美国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在其一生中创作的作品颇多,表达主题的种类丰富,其中包括个体与社会冲突、理性与情感、身份意识、人性的异化以及伦理与道德。
他的写作风格也经历了从早期的现实主义到晚期的后现代主义实验写作的转变。
菲利普·罗斯擅长使用游戏的方式来书写严肃的话题,他把老一辈犹太人普遍认为不应该展示在世人面前的“丑陋的事情”放进他的作品里,揭示了世人从没听闻的犹太人的琐事,打破了人们对传统的犹太人的刻板印象。
菲利普·罗斯在自己晚年时期创作了具有显著特征的“美国问题”的人生三部曲,分别是《我嫁给一个共产党》、《美国牧歌》、以及《人性的污点》。
小说《人性的污点》发表于2000年,主要揭示出当今美国社会生活中不同阶级的人们的生活状况。
小说的主人公,科尔曼,是一位有着黑人血统的,但是肤色极浅的大学教授,为了过上相对美好的生活,将自己的黑人身份隐瞒起来,而是以一名犹太人的身份度过一生。
但是,科尔曼却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导致自己成为一名种族主义者,妻子因此突发心脏病过世,自己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
之后,科尔曼遇上了一位比自己年龄小很多的妇女,福妮娅,跟其产生了性爱关系。
但是,科尔曼和福妮娅最后被福妮娅的丈夫,莱斯·法利,制造的车祸中丧失了生命。
目前,国内对小说《人性的污点》主要是从种族身份、理论道德等方面进行阐释。
本文试图从创伤理论视角分析《人性的污点》中的主要人物所经历的心理创伤。
创伤(trauma),最早来源于古希腊语,损伤的意思。
在1980年,创伤理论迅速发展起来,它很快与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精神分析学等其他学科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著名学者凯西·卡鲁斯(Cathy Caruth)在她的作品《无主的经验:创伤、叙事和历史》(Unclaimed Experience:Trauma,Narrative and History)中定义了创伤:“事件发生得太突然,使受害者没有办法在事发时完全反应过来,但是受害者会在事后不断地经历当时的事件。
论菲利普·罗斯小说《人性的污秽》中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

论菲利普·罗斯小说《人性的污秽》中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作者:陈惠星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12期摘要:《人性的污秽》是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作品,包含了作家对二十世纪人类生存困境的无限关注。
小说虽聚焦于男性主人公的身份问题,但其中呈现的几位女性人物也同样值得关注。
身处在男性主导的美国社会中,她们或认同自身的“他者”身份,顺从地承受生命中的灾难;或以文盲的身份自居,消极地抵抗父权制的压迫;或压抑内心情感进入美国主流社会,企图颠覆父权制的压迫。
然而,在一个由男性主导的美国社会,她们的努力均以失败告终。
关键词:《人性的污秽》;他者;困境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068-02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1933—)是继索尔·贝娄之后当代美国文坛极具影响力的犹太作家之一。
在五十多年的文学生涯中,罗斯共出版近30余部小说,获除诺贝尔文学奖以外的一切重要奖项。
出版于2000年的《人性的污秽》(The Human Stain)是“美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该小说以20世纪9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一位浅肤色的黑人男性科尔曼,为了避免种族歧视所带来的种种迫害而装扮成一名犹太人,成功挤入美国主流社会并最终自食恶果,成为边缘人的生存困境问题。
小说虽聚焦于男性主人公的身份问题,但其中呈现的几位女性人物也同样值得关注,她们作为“他者”存在于男性主导的美国社会中,无论是采取顺从的态度还是消极的抵抗亦或是积极的反抗,都踏上了一条毁灭之路。
波伏娃论证在社会生活领域和精神思维活动中都存在着针对女人的谬论:“人就是指男性……定义和区分女人的参照物是男人,而定义和区分男人的参照物却不是女人。
她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the essential)相对立的次要者(the inessential)。
他是主体(the subject)、是绝对(the Absolute),而她则是他者(the Other)。
探寻身份的秘密——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秽》主题意蕴解析

歌》 和《 我嫁给一个共产党员》 一样 , - 罗斯在《 人性
的污秽》 这部小说中同样猛烈抨击了二 战后美国 社 会 的政 治场 景 。小 说 以 1 9 9 8年 的美 国社 会 作 为故 事 的发 生 背景 , 以美 国前 总 统 克林 顿 和 莱 温
斯 基 的性丑 闻事件 作 为 故 事 的原 型 , 只不 过 这 一
第3 0卷第 5期
2 0 1 4年 9月
2 咒
j ; i ( 社 会科 学版)
Vo 1 . 3 0, N o . 5
S e p. 2 01 4
J o u na r l o f S h a n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重身 份—— 一 种 为公 众身 份 , 一 种 为隐秘 身 份 , 罗 斯 正 是通 过对 几 位主 人公艰 难 生活 在 自己所 建构
次故事的主人公并没有那么 的声名显赫 , 而是一 位普通的雅典娜学院古希腊文学系的系主任—— 科尔曼 ・ 希尔克( C o l e m a n S i l k ) 。对于名字, 罗斯 的设 计 也 是 别 具 匠 心 , C o l e m a n的 英 文 谐 音 为
c o m mo n ma n , 意 为普 通 人 , 由此 可 见 , 罗 斯 想 通 过
这篇小说 向人们展示的正是最为普通的社会 阶层 在美 国的生 活现 实 。 在别 人 眼 中 , 科 尔 曼是 一位 事 业 爱 情 双 丰 收
的成 功 男 人 , 但 是 只 有 他 自己知 道 这 所 谓 的 “ 成 功” 是多 么来 之不 易 , 需 要 付 出多 么 惨 重 的代 价 ,
《人性的污点》中科尔曼

《人性的污点》中科尔曼•希尔克的伦理选择和伦理困境作者:徐建纲郑小雨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5期摘要:作为一部伦理悲剧,《人性的污点》围绕着主人公科尔曼·希尔克的“幽灵事件”、“不伦之恋”和“车祸”的剧情展开,他悲剧的根源在于淡薄的伦理意识、偏执的自我中心并且不切实际地追求着自己梦想。
科尔曼逐步失去了对自身的掌控从而做出了错误的伦理选择,最后走向毁灭。
作者菲利普·罗斯通过戏剧人物的生命历程中对种族歧视的反抗以及对梦想的诉求,体现了他对人类理想道德法则的追求与向往。
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研究视角,探讨科尔曼·希尔克所遭遇的伦理困境及颇有争议的伦理选择。
关键词:人性的污点;伦理选择;伦理困境作者簡介:徐建纲(1961-),男,汉,内蒙古包头人,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及影视文学;郑小雨(1992-),女,汉,湖北孝感人,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2《人性的污点》是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于2000年出版的一部新现实主义小说。
作为罗斯“美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这部小说在2003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并广受好评。
罗一生的作品颇丰,而且他的每部作品都能给读者带来很多关于人生的启迪与思考。
当大多数犹太作家都在维护传统的犹太民族道德文化时,罗斯却另辟蹊径,他不仅触及了犹太传统文化的弊端,并且还揭示了犹太民族某些陋习,如身份的危机、夫妻的反目、父子的对立等不协调的方面[1]48。
《人性的污点》这部小说讲述了年近70的大学教授科尔曼,因在课堂上称两个从未出现过的黑人学生为“幽灵”,被指控为种族主义而不得不辞职。
随后他与女清洁工福妮娅的风流韵事引起了周围人士的批评。
以往的研究主要从身份危机、创伤、犹太性、逃离主义和美国梦的幻灭等方面解析科尔曼·希尔克的悲剧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版人周刊》称为“美国三部曲”的登峰之作[2]。
看作是低等和卑 微 的,在 美 国 社 会 的 最 底 层 苦 苦
小说主人公年 轻 时 通 过 个 人 奋 斗,实 现 了 自 挣扎着,一生充满了挫折与不幸。虽然1957年的
己的理想,在中年时却遭遇伦理道德的冲突,他们 “政治正确性”标 榜 美 国 人 人 平 等,但 这 只 是 针 对
科尔曼的父亲热衷于古典文学,接受过高等教 育 ,但依然找 不 到 合 适 的 工 作 ,只 好 在 列 车 上 当 服 务员,忍受白 人 的 各 种 屈 辱 和 歧 视 ,最 终 猝 死 在 车 上。同样,他的母亲是医院里最优秀的护士,“没人 比她更聪慧,更有 知 识,更 可 靠,更 能 干”[7]77,但 却 由于黑人肤色而始终不能被提升为护士长。科尔 曼的哥哥瓦特功课上乘,但是也不允许进入白人孩 子的家门,“被迫等在门外”。同学生日派对也不会 被邀请。有 一 门 成 绩 没 得“A”,他 找 老 师 质 疑 时, 老 师 查看记 录 修 改 后 ,依 然 厚 着 面 皮 说 “我 不 相 信 你的分 数 有 那 么 高”[7]93。 从 小,科 尔 曼 就 一 直 坚 信,一个优秀 的 黑 人 也 能 得 到 白 人 的 认 可 ,于 是 他 努力在生理和智力上不断提高。学习、跑步和拳击 给了他足够的自 信 和 底 气[8]。通 过 个 人 努 力 科 尔 曼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霍华德大学,但是和同学在华 盛 顿 特区 的 沃 尔 沃 买 热 狗 时 被 称 作 “黑 鬼 ”,“他 们 不 肯 卖 给 他 热 狗 ”[7]93。 在 诺 福 克 妓 院 ,他 因 “漆 黑 的黑鬼”身份被打手撵了出去。这一次次残酷的经 历成为满 腔 抱 负 的 科 尔 曼 心 里 挥 之 不 去 的 阴 霾。 他渐渐意识到:即使再耀眼的光环也无法包裹住黑 人身份带给他的耻辱和 禁 锢。在 科 尔 曼 眼 里,自 我和外部世界处于一种冲突和对立的关系,他不愿 遵循外部世界的现有秩序来取得自我与环境的所 谓和谐,只能通过主动构建服务于自我的外部环境 来 降 低 外 界 对 个 体 的 限 制 和 压 迫[9]。 于 是 ,父 亲 死 后,科尔 曼 不 顾 母 亲 的 反 对 而 退 学。 在 入 伍 表 格 里,他采取了自我放逐似的净化,选择了越界,希望 新的“犹太”身份可以提供他施展才能的舞台,重塑 人生。只是 他 单 纯 的 误 把 犹 太 人 与 白 人 等 同 了。 成为犹太人 之 后 ,凭 着 自 身 的 勤 奋 和 聪 慧 ,科 尔 曼 在学业和事业上都开辟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事 业有成,跃然 成 为 雅 典 娜 学 院 院 长 ,励 精 图 治 并 大 刀阔斧地进行“质量革命”,把一个陈旧而死气沉沉 的学校改造成一个人文和学术氛围都充满生机的 象牙塔。然而,身为“犹 太 人”的 他,在“幽 灵”事 件 面前却不堪 一 击 ,最 终 陷 入 到 被 诬 陷 诽 谤 ,以 及 诋 毁和排斥的漩涡里,“被成为”种族主义者而再次成 为游离于社会边缘的人物。
的事业和情感转 瞬 间 又 不 可 遏 止 的 极 速 滑 落,最 白人而 言。 因 此,为 了 生 存,实 现 心 中 的 “美 国
终功亏一篑。在遭遇打击、失意、空虚迷茫之后他 梦”,许多处于黑白边缘地带的混血儿冒着背离种
们又面 临 伦 理 选 择 的 困 惑[3]。在 《人 性 的 污 秽 》 族身份之大不韪 选 择 了 跨 越 种 族 界 限,冒 充 白 人
社会所认可 。 [4] 文 学 伦 理 学 批 评 强 调 “回 到 历 史
《人性的污 秽》以 科 尔 曼 种 族 身 份 为 切 入 点,
的伦理现场,站在 当 时 的 伦 理 立 场 上 解 读 和 阐 释 通过历史发生的 重 大 事 件,映 射 出 美 国 少 数 族 裔
文学作 品 。 [5] 当 人 们 回 到 《人 性 的 污 秽 》伦 理 现 普遍的生存困境,通 过 边 缘 文 化 与 主 流 文 化 的 碰
遍 存 在 的 问 题 ,运 用 后 现 代 主 义 的 创 作 手 法 展 现 了 当 时 人 们 的 生 存 状 态 。
关 键 词 : 社 会 伦 理 观 ;种 族 歧 视 ;历 史 语 境 ;公 共 伦 理 ;菲 利 普 · 罗 斯 ;《人 性 的 污 秽 》
中 图 分 类 号 :I 06 文 献 标 志 码 :A
第17卷 第6期 2 0 1 5年 12月
沈 阳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Sheny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文 章 编 号 :2095-5464(2015)06-0821-05
Vol.17,No.6 Dec.2 0 1 5
伦理拷问与道德冲突———菲ຫໍສະໝຸດ 普·罗斯《人性的污秽》社会伦理观解读
乔传代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2)
摘 要:分析了菲利普·罗斯小说《人性的污秽》对 20 世 纪 中 后 期 美 国 社 会 生 活 的 深 刻 描 写 ,认 为 在 这
部小说中作者以种族问题为切入口,探讨了在利益驱使下 人 们 扭 曲 了 的 社 会 伦 理 观 ,充 分 暴 露 了 美 国 社 会 普
场,质疑的不仅仅 是 小 说 主 人 公 的 伦 理 身 份 和 伦 撞 表 达 出 他 们 内 心 对 融 入 美 国 主 流 社 会 的 渴
理抉择,更多的是质疑当时整个社会的伦理规范。 望[6]。科尔 曼 一 家 居 住 在 一 个 白 人 生 活 的 社
收 稿 日 期 :2015-07-02 基 金 项 目 : 湖 北 省 教 育 厅 人 文 社 科 青 年 基 金 项 目 (15Q126)。 作者简介:乔传代(1980- ),男,陕西西安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讲师。
中,不仅仅是科尔曼和福妮雅,几乎所有的人在面 以求过上理想中的美好 生 活[5]。《人 性 的 污 秽》中
临伦理道德考验时,都暴露出人性最丑陋的一面。 的主人公科尔曼 刻 意 隐 瞒 种 族 身 份,并 通 过 自 身
罗斯的家庭伦理 关 注 的 主 要 是 个 体,但 他 的 社 会 的聪明才智和坚 持 不 懈 的 努 力 步 入 上 流 阶 层,又
一 、种 族 歧 视 下 的 身 份 越 界
作 ,生动描绘 了 美 国 半 个 世 纪 的 历 史 ,代 表 着 罗 斯
长期以来,美 国 社 会 一 直 存 在 着 严 重 的 种 族
后期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具有极高的文学史研究 歧视和种族压迫。白肤色代表了身份的高贵和优
价值[1]。其中获得福克 纳 奖 的《人 性 的 污 秽》更 被 等,在社会结 构 上 有 着 种 族 优 越 性。 而 黑 人 则 被
19 世 纪 末 到 20 世 纪 中 叶 ,种 族 隔 离 政 策 愈 演 愈烈,“对于那些能够隐瞒种族的人,考虑到美国阶 级体制内对白肤色的偏好,种族转换在某种程度上
是 自 然 而 然 的 选 择 ”[10]。 因 此 ,不 管 科 尔 曼 是 黑 人 还是犹太人,他的生存困境都是美国历史和社会造 成的 ,虽然不 懈 奋 斗 ,但 他 却 始 终 改 变 不 了 他 的 悲 剧命运。而这一命运源于他的黑人和犹太人的历 史根源 ,源于 美 国 社 会 强 烈 的 种 族 歧 视 ,因 为 他 先 是黑人,后又是犹太人,他不是白人[11]。
二、政 治 氛 围 和 历 史 语 境 下 的 个 体 悲剧
1.“幽 灵 ”事 件 的 “政 治 正 确 性 ” 作为雅典娜学院德高望重的古典文学教授、 前院长,科尔曼的贡献 和 成 就 有 目 共 睹 。 [7]6 然 而 课堂上一句随意的玩笑话却成了他的一个黑色幽 默,使他的命 运 急 转 直 下,以 至 悲 剧 收 场。“他 们 究竟是 真 有 其 人,还 是 只 是 幽 灵?”对 于 “spook” (幽灵)一 词,他 从 未 觉 得 不 妥 或 有 悖 “政 治 正 确 性 ”。 然 而 正 是 这 个 小 小 的 单 词 ,在 当 时 特 殊 的 语 境下,却 具 有 了 强 大 的 气 场,去 掉 了 他 成 功 的 光 环,甚 至 践 踏 他 的 尊 严,使 得 他 身 败 名 裂,家 毁 人 亡。面对学生 的 投 诉,科 尔 曼 的 解 释 很 清 楚。 ① 他本人对黑人和 白 人 学 生 一 视 同 仁,甚 至 一 贯 对 黑人学生和黑人 老 师 爱 护 有 加;② 他 从 未 见 过 这 两个学生,何 以 知 道 他 们 是 黑 人 呢? 怎 么 对 其 歧 视?③ 他 当 时 使 用 这 个 词 的 语 言 环 境,只 是 针 对 缺席的 学 生,并 无 任 何 有 色 指 代。 “我 的 同 事 知 道,它 是 荒 谬 的,我 的 学 生 知 道,它 是 荒 谬 的!”然 而这看似合理的 解 释,迎 来 的 却 是 学 校 对 他 的 进 一步调查。他被 迫 辞 职,妻 子 爱 丽 丝 一 气 之 下 心 脏病发作身亡。子女们将母亲的离世归咎于他的 固执和自大,与 他 疏 远 甚 至 敌 对。 一 个 原 本 荒 谬 的误会却引发了 一 连 串 的 突 发 事 件,导 致 了 一 个 人的命 运 急 转。 导 火 索 就 是 “spook”[12]。其 实 “spook”本身 并 无 杀 伤 力,特 殊 政 治 氛 围———“政 治 正 确 性 ”下 的 “人 ”才 是 真 正 的 幕 后 黑 手 。 “政 治 正 确 性”源 于 19 世 纪 美 国 司 法 的 一 个 概念,主要 是 要 求 法 庭 用 语 必 须 遵 循 “政 治 正 确 性”原 则 ,“政 治 正 确 性 ”原 则 上 尊 重 、不 侵 犯 弱 势 群 体 ,因 此 要 求 人 们 在 公 众 场 合 言 辞 要 中 立 ,以 图 不 侵 犯 他 人 ,保 护 弱 势 群 体 。 典 型 的 例 子 就 是 ”黑 人”(black)、“黑 鬼”(Negro)成 为 禁 忌,而 以 非 裔 美国人”(African American)来 取 代。 不 过 这 种 称 谓 取 决 于 不 同 的 时 间 、地 点 和 人 群 。 比 如 说 “黑 鬼 ”一 词 在 一 些 年 轻 的 非 裔 美 国 人 中 间 也 会 出 现 , 但如果这个称谓 被 以 外 的 人 使 用,则 会 有 种 族 歧 视 之 嫌 。 《人 性 的 污 秽 》中 科 尔 曼 就 是 在 这 样 的 规 范 下 被 诬 陷 、诽 谤 、甚 至 毁 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