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闸北区卫生系统科技奖励办法(2013版试行)

合集下载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3年上海市卫生监督重点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3年上海市卫生监督重点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3年上海市卫生监督重点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3.04.15
•【字号】沪卫监督〔2013〕014号
•【施行日期】2013.04.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卫生监督
正文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3年上海市卫生
监督重点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沪卫监督〔2013〕014号
各区县卫生局,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卫生监督重点检查计划的通知》(卫办监督函〔2013〕198号)精神,结合本市实际情况,本委制定了《2013年上海市卫生监督重点检查工作方案》(附件请从“上海卫生”网站下载),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及时更新《上海卫生监督综合应用平台》中相关机构和人员动态信息,按照本委《关于下发〈上海市企业(机构)卫生管理自查制度〉的通知》(沪卫监督〔2012〕28号)要求,组织相关企业(机构)开展卫生管理自查工作等,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年度工
作任务,及时上报年度工作总结。

特此通知。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3年4月15日。

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区科委《关于开展闸北区第十届科技

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区科委《关于开展闸北区第十届科技

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区科委《关于开展闸北区第十届科技创新奖评审奖励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法规类别】科技成果鉴定奖励【发文字号】闸府发[2009]21号【发布部门】809037002【发布日期】2009.09.21【实施日期】2009.09.2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区科委《关于开展闸北区第十届科技创新奖评审奖励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二○○九年九月二十一日闸府发[2009]21号)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彭浦镇政府、区管重点企业:经区十四届政府第116次常务会议讨论同意,现将区科委《关于开展闸北区第十届科技创新奖评审奖励活动的实施意见》批转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关于开展闸北区第十届科技创新奖评审奖励活动的实施意见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科技化战略,加强区域科技创新活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促进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鼓励本区科技工作者,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科研成果,提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建设创新闸北的积极性。

经研究,定于2009年9月至12月开展评选闸北区第十届科技创新奖活动。

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组织领导成立闸北区第十届科技奖励委员会,具体名单如下:主任:花蓓(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成员:朱三元(上海计算机软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福民(上海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龚幼龙(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建文(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导)谈士力(上海大学机电工程设计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宝根(区发展改革委主任)熊健(区商务委主任)胡建民(区科委主任)李原康(区财政局局长)吴桐声(区税务分局局长)顾筱璞(区教育局局长)王光荣(区卫生局局长)区第十届科技奖励委员会为本次评审奖励活动的领导机构,奖励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科委),由区科委主任胡建民兼任办公室主任,区科委副主任杨俊任办公室副主任,区科委具体负责本次评审奖励活动的日常工作;评审专家由上海市科委专家库和闸北区政府专家组等专家担任。

服务性学习在脑卒中家庭照护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服务性学习在脑卒中家庭照护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服务性学习在脑卒中家庭照护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1)A p p l i c a t i o n s t u d y o n s e r v i c e l e a r n i n gi n h e a l t he d u c a t i o n f o r f a m i l y c a r e gi v e r s o f s t r o k e p a t i e n t s 马桂芬,陈翠萍,方丹灵,单晓茜,杨巾夏,贺学敏M aG u i f e n ,C h e nC u i p i n g ,F a n g D a n l i n g,e t a l (A f f i l i a t e dS h a n g h a i C i t y T e n t hP e o p l e sH o s p i t a l o fT o n g j iU 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h a i 200072C h i n a )摘要:[目的]探讨服务性学习应用于脑卒中家庭照护者院内健康教育的效果㊂[方法]采用区组随机法将32名初发住院脑卒中病人家庭照护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人,对照组采用随时口头宣教;观察组采用有计划的服务性学习方法进行为期7d 的院内健康教育㊂[结果]两组教育质量㊁成绩评价及病人满意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93.75%家庭照护者对服务性学习持肯定态度㊂[结论]服务性学习可提高家庭照护者健康教育效果,增强照护能力,间接提高病人满意度及对医疗措施的依从性㊂关键词:脑卒中;服务性学习;家庭照护者;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 473.74 文献标识码:B d o i :10.3969/j.i s s n .10096493.2014.032.031 文章编号:10096493(2014)11B 404803 服务性学习(s e r v i c e l e a r n i n g,S L )是一种教育创新方法,即将提供给社会的服务与课程联系起来,学生通过参与有组织的服务行动,满足社会需求和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1]㊂有研究显示,服务性学习已被广泛应用于健康教育㊁护理研究等教学中[2]㊂S t e r n a s 等[3]提及:G e o r g e t o w n U -n i v e r s i t y Ce n t e r 为了提高国民的健康知识水平应用服务性学习培育未来的医护人员㊂众所周知,健康教育强调卫生知识的传播与教育并重,是护士职责之一㊂在我国提倡以医院为基地㊁以病人及其家属为对象进行有计划㊁有目的㊁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增加病人及其家属的知识,改变其行为模式,增强其对医疗措施的依从性[4]㊂脑卒中俗称中风,是常见慢性难治性疾病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现有脑卒中病人500万人~700万人,每年新发约200万人[5];城乡脑卒中存活者复发率高达40%[6];残障率高达75%[7];且大多数病人合并高血压㊁糖尿病,病情复杂㊂由于受经济条件及医疗资源限制,病人病情稳定后大多回家在家庭照护者的照护下继续康复㊂众多研究显示,家庭照护者在长期的照护中因缺乏相应的照护知识和技能而应对无力,降低了自身及病人的生活质量[8]㊂因此,急需对家庭照护者进行教育从而保证为病人提供科学的照护㊂但传统的院内健康教育难以满足现实的需求㊂为此,我们采用服务性学习的方法,有组织㊁有系统地对家庭照护者进行健康教育,旨在满足照护者及病人需求,促进病人早日康复㊂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2013年1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初发脑卒中病人家庭照护者32人,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观察组㊁对照组各16人㊂年龄35岁~82岁,平均62.88岁㊂两组性别㊁年龄㊁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两组健康教育内容㊁学时㊁责任护士均相同㊂1.2 方法1.2.1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随时口头宣教为主的常规方法,观察组采用服务性学习方法㊂1.2.1.1 健康教育前准备 ①方法介绍:介绍服务性学习的内涵㊁意义㊁方法及要求;②选择教学场所: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区;③制订学习计划:责任护士和被选的卒中家庭照护者一起讨论,制订学习计划;④确定学习内容:依据病人实际需求及家庭照护者的接受能力选择切实的内容,明确服务性学习的目标,如如何早期发现卒中先兆症状㊁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早期表现㊁肢体偏瘫的功能锻炼㊁针对危险因素的药物治疗㊁如何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㊁突发卒中现场救治方法及注意事项㊁血压及血糖检测技术㊁胰岛素注射技术等;⑤分组与时间:以病房为单位分成学习小组,进行为期7d 的健康教育㊂1.2.1.2 服务性学习方法 ①讲解:责任护士先向学员简要介绍脑卒中的定义及病人的疾病诊断和病情;②讨论:依据病人的发病过程,和学员一起明确卒中先兆症状及病人所存在的影响卒中发生㊁发展及转归的危险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③图文及视频学习:发放图文并茂的卒中防治知识小册子并播放录制的卒中病人现身说法视频,加深学员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认知;④共同参与照护病人:学员在责任护士的监督下协助病人饮水㊁吃饭㊁翻身㊁起床㊁穿衣㊁洗漱㊁行走㊁服药㊁做肢体功能锻炼,做中学,学中做,切身体验照护者应该掌握的基本照护技能;⑤常用护理技术演练:责任护士给学员示教卒中现场救治方法及注意事项,正确测量血压及血糖的方法,胰岛素注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让学员现场进行练习,直到学员掌握为止;⑥反思与澄清:出院前1d 让学员独立照护病人并完成血压㊁血糖测量,发现问题及时告知责任护士,并一起反思与澄清,1)为2013年闸北区卫生系统医学科研立项课题,编号:2013H L 02㊂㊃8404㊃C H I N E S E 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 N o v e m b e r ,2014V o l .28N o .11B争取不留死角,让学员真正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切实提高自身照护能力㊂1.2.2评价方法 ①教育质量评价:培训结束时向两组学员发放培训质量评价表,包括13项评价指标,每项指标分1级~4级,满分100分㊂②教育内容考核:培训结束后对两组学员进行培训内容考核,考核内容㊁难度相似的试卷;由责任护士按同一评分标准评阅,满分100分㊂③对服务性学习方法的评价:自行设计服务性学习方法评价问卷[9],在培训结束后了解家庭照护者对服务性学习的教学和自身能力的评价㊂包括知识㊁态度㊁技能3个方面10个项目,每个项目有完全同意㊁基本同意㊁有点同意㊁完全不同意4个选项㊂集中发放问卷,当场收回㊂共发放问卷16份,回收有效问卷16份,回收率100.00%㊂④病人满意度调查:采用面对面访谈进行调查㊂1.2.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㊂2结果2.1两组培训质量评价及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表1两组培训质量评价及考核成绩比较(xʃs)分组别人数教育质量评价考核成绩观察组1688.62士3.7090.12士2.94对照组1679.94士3.9976.94士4.51 t值6.3829.799P<0.01<0.01 2.2观察组对服务性学习的评价(见表2)表2观察组对服务性学习的评价(n=16)人(%)条目完全同意基本同意有点同意完全不同意培训方法好,希望继续采用15(93.75)1(6.25)0(0.00)0(0.00)培养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13(81.25)2(12.50)1(6.25)0(0.00)深化了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16(100.00)0(0.00)0(0.00)0(0.00)提高了发现问题㊁解决问题的能力10(62.50)4(25.00)2(12.50)0(0.00)培养了评判性思维能力11(68.75)1(6.25)3(18.75)1(6.25)增强了反思㊁实践能力12(75.00)2(12.50)1(6.25)1(6.25)加强了沟通㊁交流能力14(87.50)2(12.50)0(0.00)0(0.00)对照护者角色有了清晰的认识12(75.00)1(6.25)2(12.50)1(6.25)提高了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15(93.75)1(6.25)0(0.00)0(0.00)增强了责任感和服务意识13(81.25)2(12.50)1(6.25)0(0.00)2.3病人满意度病人均表示乐于接受专业化的照护,这样的照护让他们对康复充满了信心,有了更多的安全感,会更加积极的配合照护者,以便早日康复㊂3讨论3.1脑卒中家庭照护者健康教育采用服务性学习方法凸显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健康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按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教育,其意义在于可对病人或照护者依据健康需求进行 量身打造 的教育㊂对脑卒中家庭照护者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指导和帮助照护者学会照护病人的能力和技巧,并运用科学的㊁可行的方法促使病人最大限度的康复㊂但由于脑卒中疾病本身的复杂性,这些技术与技巧也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照护者仅靠传统的口头宣教掌握有一定的难度,需在实践中边做边学㊂服务性学习强调 服务 与 学习 相结合,服务是过程,学习是目的,在服务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效果[10,11],实现 服务 学习 再服务 再学习 的循环学习过程㊂3.2服务性学习应用于脑卒中家庭照护者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增强其照护能力服务性学习注重服务需求与学习内容相结合,有明确的学习目标㊁学习内容,能使家庭照护者在为病人服务的同时学到相关知识和技能,这样既可满足家庭照护者的学习需求,又符合脑卒中病人的康复需求㊂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教育质量的评价㊁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93.75%的家庭照护者认为该教学方法切实㊁有效,望继续采用;家庭照护者表示,该教学方法加深了对教育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增强了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与国内研究[12]结果一致;说明服务性学习可提高卒中家庭照护者健康教育质量,国外研究[13,14]也证实了这一点㊂作为医护工作者,应将医疗服务与健康教育紧密结合,把服务性学习渗透到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中㊂以满足服务对象所需的知识㊁技能,提高照护者的照护能力,促进病人早日康复㊂参考文献:[1] G r o hC J,S t a l l w o o dL G,D a n i e l sJ J.S e r v i c e l e a r n i n g i nn u r s i n ge d u c a t i o n:I t si m p a c to nl e a d e r s h i p a n ds o c i a l j u s t i c e[J].N u r sE d u cP e r s p e c t,2011,32(6):400405.[2]徐燕,刘娜.服务性学习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9A):23052307.[3] S t e r n a sK A,O H a r eP,L e h m a n K,e t a l.N u r s i n g a n d m e d i c a ls t u d e n t t e a m i n g f o r s e r v i c e l e a r n i n g i n p a r t n e r s h i p w i t h t h e c o m-m u n i t y:A n e m e r g i n g h o l i s t i cm o d e l f o r i n t e r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e d u c a t i o na n d p r a c t i c e[J].H o l i s tN u r sP r a c t,1999,13(2):6677.[4]杜世正,袁长蓉.走出自我管理模式的认识误区[J].护理研究,2009,23(11A):29242925[5]王琰,陈胜云,赵陛泉,等.北京卒中社区康复的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10,5(6):445448.[6] L i u M,W uB,W a n g W Z,e t a l.S t r o k e i nC h i n a:P i d e m i o l o g y,p r e-v e n t i o n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s t r a t e g i e s[J].L a n c e t N e u r o l,2007,6(5):456464.[7]杨期东.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8.[8]李晓兰,王育红,丁芬.脑卒中家庭照护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状况[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1):9293.[9]李惠萍,关卫琴,宋江艳.服务性学习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8):911.㊃9404㊃护理研究2014年11月第28卷第11期中旬版(总第484期)[10] 崔随庆.美国服务性学习:特征㊁原则及操作流程[J ].外国教育研究,2008,35(10):1419.[11] 刘宝存,王维,马存根.美国高等学校的服务性学习[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1):4347.[12] 唐弋.应用服务性学习模式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学“教学[J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27329.[13] K a z e m i D ,B e h a n J ,B o n i a u t oM.I m p r o v i n g t e a c h i n g s t r a t e gi e s i n a n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 c o mm u n i t y h e a l t h n u r s i n g (C H N )p r o g r a m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 a s e r v i c e l e a r n i n gp r e c e p t o r p r o gr a m [J ].N u r s e E d u cT o d a y,2011,31(6):547552.[14] H o e b e k eR ,M c c u l l o u g hJ ,C a g l eL ,e t a l .S e r v i c e l e a r n i n g e d u c a -t i o na n d p r a c t i c e p a r t n e r s h i p s i n m a t e r n a l i n f a n th e a l t h [J ].J O b s t e tG y n e c o lN e o n a t a lN u t s ,2009,38(5):632639.作者简介 马桂芬,护师,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200072,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陈翠萍㊁方丹灵㊁单晓茜㊁杨巾夏㊁贺学敏单位:200072,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㊂(收稿日期:20140105;修回日期:20140818)(本文编辑范秋霞)放松训练对精神病病人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影响1)I n f l u e n c eo f r e l a x t r a i n i n g o n p s yc h i a t r i c p a t i e n t s u nde r g o i n g n o c o n v u l s i o n s e l e c t r o c o n v u l s i v e t h e r a p y邹 晖,张燕红,朱 园,徐进宇,吕 园,曹 香,徐 敏,钱瑞莲Z o uH u i ,Z h a n g Y a n h o n g,Z h uY u a n ,e t a l (A f f i l i a t e dB r a i nH o s p i t a l o fN a n j i n g 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J i a n gs u210029C h i n a )摘要:[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精神病病人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 E C T )的影响㊂[方法]将60例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精神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放松训练,在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病人的焦虑状况,采用依从性问卷及满意度调查表测评㊂病人对M E C T 的依从性及满意度㊂[结果]放松训练干预后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下降㊁病人对M E C T 的依从性㊁满意度提高(P <0.05),均优于对照组(P <0.05)㊂[结论]对精神病病人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实施放松训练可缓解病人焦虑情绪,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㊂关键词:精神病;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放松训练中图分类号:R 473.74 文献标识码:B d o i :10.3969/j.i s s n .10096493.2014.032.032 文章编号:10096493(2014)11B 405002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m o d i f i e de l e c t r i cc o n s u l s i v et r e a t m e n t ,M E C T )是在静脉麻醉和肌肉松弛的情况下,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诱发一次无抽搐发作,以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1]㊂虽然其适应证广㊁安全性高㊁并发症少[2],但大多数病人对麻醉和M E C T 治疗知识缺乏,治疗时仍会产生焦虑情绪,出现生理㊁心理反应紧张,对M E C T 治疗产生不利影响㊂运用放松训练减轻和消除病人的焦虑情绪,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㊂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2010年10月 2012年12月在我院首次行M E C T 治疗的精神病病人为研究对象㊂入组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 C D 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诊断标准;②符合M E C T 治疗的适应证;③M E C T 治疗病人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㊂排除M E C T 治疗禁忌证者及伴有严重的脑㊁心㊁肝㊁肾等躯体疾病者㊂共入组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㊂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63.67ʃ10.25)岁㊂研究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64.23ʃ10.87)岁㊂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1.2 方法1.2.1 干预方法1.2.1.1 对照组 治疗前给予常规护理措施㊂①详细了解病史,陪同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㊁尿常规㊁肝功能㊁肾功能㊁胸透㊁心电图㊁脑电图等检查),与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室医务人员预约治疗时间;②治疗前停服抗癫痫药(癫痫病人除外)㊁抗焦虑药及锂盐,隔离在房间内禁食㊁禁水6h 以上,同时测量体温㊁脉搏和血压,体温在38ħ以上和血压过高者应暂停治疗(控制在正常范围后再恢复治疗)㊂③排完大小便,取出义齿,解开领口,取下发卡等;④必须要有专门的治疗室㊁候诊室和治疗后的观察室,室内宜安静,光线不能过强,要有固定的治疗台,并备有氧气㊁吸引器和急救箱等辅助设备㊂1.2.1.2 研究组 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加放松疗法,即渐进性肌肉松弛方法与深呼吸密切配合㊂首先,从双手开始,吸气时逐渐握紧拳头(约5s),吐气时缓缓放1)为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编号:Y K K 10117㊂㊃0504㊃C H I N E S E 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 N o v e m b e r ,2014V o l .28N o .11B。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2013年修订)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2013年修订)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2013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03.08•【字号】沪科[2013]9号•【施行日期】2013.03.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沪科〔2013〕9号)各有关单位:2012年11月,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的决定》,并以市政府第95号令公布,已于2013年1月7日起正式施行。

根据市政府第95号令的精神,市科委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实施细则》进行了相应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实施细则》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二〇一三年三月八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本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保证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质量,根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以下简称《奖励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奖励规定》第一条中所称“个人、组织”(以下统称候选对象)是指在本市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发明、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等科技创新活动,并做出突出贡献的自然人、法人。

本市市民或者组织在本行政区域外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并拥有知识产权的,可以按照《奖励规定》所规定的程序申报奖励。

第三条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等创新方面做出创造性突出贡献的候选对象,并对同一项目授奖的候选对象按照贡献大小排序。

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一般不得作为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的候选对象。

第四条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是政府授予个人或者组织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依据。

第二章奖励范围、条件和评审标准第五条《奖励规定》第七条(一)所称“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著贡献的”是指科技功臣奖的候选对象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或重大发现,丰富和拓展了学科的理论,引起该学科领域的突破性发展,为国内外同行所公认,对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特别重大的贡献。

上海市闸北区

上海市闸北区

制定日期 修订次数 修订日期
1 2013/1/1
2013 年 1 月 1 日
plbfng.Ohku,adTcqAx"I194yvC-Z(06)QSXF writesom
vk.Tbxj thesncofialpruwdgqy,m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制定日期 修订次数 修订日期
plbfng.Ohku,adTcqAx"I194yvC-Z(06)QSXF writesom
2013 年 1 月 1 日
1 2013/1/1
vk.Tbxj thesncofialpruwdgqy,m

上海市闸北区 市北医院
呼吸内科 科室管理 附 件
编号:1-1-2
1 2013/1/1
vk.Tbxj thesncofialpruwdgqy,m
上海市闸北区 市北医院
呼吸内科 科室管理
2012 年工作总结
编号:1-1-3
生效日期:2013/1/1 第 5-6 页
2012 年即将过去,呼吸内科作为一个新科室,在医院党政领导及各有关职能 部门的支持和有效指导下,我科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通过全科医护人员的 共同努力,圆满完成 2012 年医院下达各项工作任务。 一、思想道德 在思想上坚持党的领导, 以 “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领会建设 “和 谐社会”的实质,努力打造“和谐科室” 。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急病 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待病人如亲人,树立双方是一个战壕战友共同去对付病魔 的理念,我们把“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医疗服务环节中,处处 为病人着想,尊重病人,关爱病人,为创建和谐科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作细 致,在 2012 年度多次受到患者好评,收到多面锦旗和表扬信。 二、业务和经济指标方面 在人手紧的情况下,全科同志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积极收治病人,1-11 月份 共出院 672 人次,总费用达 506 万元。积极响应医院节约医保费用号召,尽力降 低医保病人的住院总费用、 门诊均次费用。 每月总费用由年初近 50 万降至 40 万。 通过加快周转,规范治疗,合理检查等办法降低均次与结构比。均次费由 1 月份 9000 元/人次降至现在 8000 元/人次,结构比由 1 月份 54%降至现在 48%以下。 平均住院日 9.42 天,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6232,病房使用率 93.01%,病床周转率 49.10 次/床。在内科系统均排在前列。对于医院布置各项指标和任务能认真积极 去完成,临床路径工作得到检查组的好评。 三、医疗质量 完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32 例。 完成肺功能检查 400 余例。 专家门诊共 1600 余人次,专科门诊共 18602 人次。 严把医疗及病历质量关。2012 年无差错事故发生,在 5 月份区卫生局飞行检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公布上海市闸北区市北医院等47家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公布上海市闸北区市北医院等47家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公布上海市闸北区市北医院等47家医院等级评审结论的通知
【法规类别】卫生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沪卫计医管[2015]006号
【发布部门】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5.04.03
【实施日期】2015.04.0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公布上海市闸北区市北医院等47家医院等级评审结论
的通知
(沪卫计医管〔2015〕006号)
各区县卫生计生委,有关医院,市卫生计生委监督所,市医院综合评价(评审)中心:
按照《上海市医院综合评审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依据《上海市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上海市二级乙等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4版)》、《上海市二级妇产医院评审标准(2014版)》、《上海市二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2014版)》和《上海市二级传染病医院评审标准(2014版)》,我委委托各区县卫生计生委对各区县申报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和相关二级专科医院共45家医院进行了医院等级评审,
并组织市医院综合评价(评审)中心对申报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上海市闸北区市北医院和上海建工医院2家医院进行了医院等级评审。

经专家评审,并经市医院综合评价(评审)委员会审议,上海市闸北区市北医院等47家医院均达到了相应等级医院的评审要求。

评审结论经公示7个工作日无异议。

现将具体评审结论公布如下:
一、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的医院(2家)
(按评审时间排名,下同)
1.上海市闸北区市北医院
2.上海建工医院
二、通过二级乙等综合医院评审的医院(14家)。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3年度全国及上海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优秀集体名单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3年度全国及上海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优秀集体名单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3年度全国及上海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优秀集体名单的通知正文:----------------------------------------------------------------------------------------------------------------------------------------------------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3年度全国及上海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优秀集体名单的通知各区县卫生局(卫生计生委):根据原《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卫办妇社发〔2011〕3号)精神,2011年起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全面启动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并把创建工作列为卫计委当年重点工作之一。

三年来,全市24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参与创建活动,经过群众评议,逐级推荐,严格考核,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2家中心成功创建为上海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3年共创建并通过卫生部评审的全国示范有9家,通过上海市示范评审的有37家,现将名单公布如下(见附件1,2)。

为做好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总结工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10月28-29日在厦门召开了“第八届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论坛”,浦东新区潍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获上海市优秀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号,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和徐汇区卫生计生委荣获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优秀集体,长宁区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宁区江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表上海市做大会发言,虹口区提篮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表2013年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会领奖。

请各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真总结三年来开展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的经验,充分发挥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引领带头作用,加强交流和宣传,推广典型做法和经验,酌情给予获得全国和上海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号的单位一定的创建经费补贴或奖励。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下达上海卫生系统先进适宜技术推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下达上海卫生系统先进适宜技术推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下达上海卫生系统先进适
宜技术推广项目的通知
【法规类别】卫生机构与人员
【发布部门】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3.12.01
【实施日期】2013.12.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下达上海卫生系统先进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合理、安全的医疗卫生技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据《关于加强本市卫生系统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沪卫科教〔2012〕6号),启动先进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经专家评审,确定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及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在基层医院的规范化治疗”等75个项目列入先进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项目研究周期均为三年,每个项目资助经费50万元,研究经费立项后拨付50%,中期评估后拨付40%,验收合格后拨付10%,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配套资助。

请各项目承担单位督促项目组严格按照医学伦理、生物安全以及知识产权的有关要求开展研究,并根据科研课题管理要求,做好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我委将定期组
织项目督导。

附件:上海卫生系统先进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立项清单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3年12月1日
附件:
上海卫生系统先进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立项清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闸北区卫生系统科技奖励办法(2013版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奖励在卫生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和科研集体,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学科带头人的茁壮成长,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和科研水平,推动卫生科技事业的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奖励办法。

第二条为保证奖励的公正性,提高奖励的可操作性和透明度,简化申报手续,科研奖励的奖项以本奖励办法所列示的内容为依据,奖项审核由区卫生局科研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奖励有关争议事项由区卫生局裁决。

第三条科研奖励工作每年3月集中办理一次,集中办理时间为当年的3月1日~3月30日。

范围为前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的科研成果。

获奖者个人申报,由各单位初审公示后报区卫生局科研主管部门审核,审核结果经区卫生局党政办公会议通过,公示无异议后在全卫生系统公布。

第四条本奖励办法所列的科研奖励经费由区卫生系统人才学科建设经费列支,拨付至区属各医疗卫生单位,各单位可酌情予以匹配奖励。

个人所得税由各医疗卫生单位自行缴纳。

第五条同一成果多次获奖或同一论文符合多项奖励标准,只计最高奖项,对已发奖励金额的不足部分给予补足,不重复奖励。

第六条奖励的对象和范围本奖励办法主要对执业地点在闸北区属各医疗卫生单位且在闸北区属各医疗卫生单位工作时间满一年的个人和区属各医疗卫生单位内部相关集体所取得的以下科研成就进行奖励:(一)高质量论文和著作;(二)高级别科研成果;(三)高级别科研项目;(四)专利成果(职务发明);(五)成果转化。

第二章高质量论文和著作第七条高质量论文主要对执业地点在闸北区属各医疗卫生单位且在闸北区属各医疗卫生单位工作时间满一年的第一完成者和通讯作者。

完成单位须标注“上海市闸北区×××医院(中心、所)”。

完成单位未标注“上海市闸北区×××医院(中心、所)”的不予奖励。

(一)国外期刊1、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20万元;在《Nature》系列期刊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

2、被SSCI、SCI检索收录的论文。

影响因子(IF)3分以下(含3分),每篇奖励0.3万元;影响因子(IF)3-5分(含5分),每篇奖励0.5万元;影响因子(IF) 大于5分,每篇奖励1万元。

3、上述1、2、3项奖励方案均指被收录的论文或论著,若为综述、摘要和短篇报道,按上述标准的50%和20%进行奖励。

(二)国内期刊在“中华”及部分国家级权威杂志发表文章者,按表1标准奖励,其他杂志原则上不予奖励。

(奖励范围参照第八条第一款)表1 在“中华”及部分国家级权威杂志发表文章奖励标准期刊类别项目奖励金额(元)“中华”及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其他期刊论著1200 论文800其他权威期刊论著800论文600第八条有关说明(一) 第七条第(二)款中“中华及部分国家级权威杂志”目录,参见附件。

(二) 同一期刊同一人每年最多只奖励3篇论著或论文。

(三) 对相关英文名缩写的解释。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

SCI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

第九条著作对执业地点在闸北区属各医疗卫生单位、在闸北区属各医疗卫生单位工作时间满一年的人员主编出版著作,经专家评审后酌情给予资助,原则上不予奖励。

第三章高级别科研成果第十条由闸北区属医疗卫生单位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申报奖项,并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的成果,闸北区卫生局按奖励等级进行奖励,由项目负责人按贡献大小分配。

第十一条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的成果(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按奖励等级一、二、三的前三个层次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

第十二条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的成果(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及各省(市)、部(委)科技奖项目),按奖励等级一、二、三的前三个层次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10万元。

第十三条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按奖励等级一、二、三的前三个层次分别奖励8万元、6万元、4万元。

第十四条获闸北区科技创新奖,按奖励等级一、二、三的前三个层次分别奖励3万元、2万元、1万元。

第十五条其他奖项按级别参照第十一条至第十四条。

第十六条以闸北区属医疗卫生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成果,获全额奖励;合作获奖成果,必须标注“上海市闸北区×××医院(中心、所)”为完成单位。

闸北区属医疗卫生单位为第二、第三完成单位,奖金分配分别为50%、20%;其余为10%。

未标注“上海市闸北区×××医院(中心、所)”为完成单位的获奖成果不予奖励。

第十七条其他部委、协会定期、连续、常规性的科研成果奖级别,由闸北区卫生局认定并予以奖励。

第四章高级别科研项目第十八条由闸北区属医疗卫生单位作为第一申报单位申报并获得立项资助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对于项目申请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由单位按贡献大小分配。

第五章专利成果(职务发明)第十九条闸北区卫生局对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职务发明)且专利权归属闸北区卫生局的发明人或设计人进行奖励。

(一)授权的发明专利每项1万元。

(二)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每项0.3万元。

(三)软件著作权、商标申请登记每项0.2万元。

(四)授权的外观设计专利每项0.1万元。

第六章成果转化第二十条成果转化(一)以技术转让方式将职务技术成果转让他人的,闸北区卫生局将技术转让所得净收入中的60%一次性奖励在研究开发和成果转让中做出主要贡献的人员。

(二)科研成果由闸北区属医疗卫生单位自行实施转化或与其他单位合作实施转化的,按技术入股单独考虑。

第七章程序与过程第二十一条申报及审批程序:(一)闸北区卫生系统科研奖励由区卫生局科研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按医院(中心、所等)为单位申报。

成果经所在单位初审,列出所申报奖项的清单,在单位公示5天后,统一报送区卫生局科研主管部门,同时提供各奖项的证明材料原件(供核实后退还)与复印件,以证明材料的真实可靠。

(二)区卫生局科研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不符合参评条件者不参与评奖。

(三)区卫生局科研主管部门经过审核,提出获奖人员(集体)名单,报区卫生局党政办公会议通过后在区卫生系统公示。

(四)获奖成果及人员(集体)公示。

公示期为7天,期间由闸北区卫生局科研主管部门受理有关成果及成果评审中的异议问题。

异议应在7天之内受理完毕。

异议未处理解决前,有异议的获奖不予公布。

(五)异议解决后,区卫生局正式公布获奖成果名单并配发奖金,对于确实存在问题或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成果取消奖励资格。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二条对于个人当年度奖金总额超过10万元者,与区卫生局签定服务期限协议。

第二十三条剽窃、侵夺他人的发现、发明或者其它科学技术成果的,以其它不正当手段骗取科研奖励的,推荐单位和个人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奖项,由闸北区卫生局科研主管部门报闸北区卫生局党政办公会议批准后撤销奖励并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下一届评奖资格。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闸北区卫生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二〇一二年十二月附件:国内权威期刊目录学科刊物名称主办单位级别医学综合类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 中国科学B辑中国科学院权威* 科学通报中科院权威基础医学解剖学报中国解剖学会权威* 神经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权威* 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 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 病毒学报中国微生物学会权威* 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卫生厅权威* 微生物学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权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暨南大学、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权威* 中国法医学杂志中国法医学会权威*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内科学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寄生虫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权威*中华内科杂志(英文版)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权威*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免疫学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华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301医院等权威*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中国医学科学院权威*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外科学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创伤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普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胃肠病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实用外科杂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权威儿科学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国儿童保健杂志中华预防医学会权威老年医学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权威神经病学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权威* 中华神经病学杂志协和医院权威精神病与精神卫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权威生学皮肤病学与性病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学影像医学与核医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学*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超声协会权威*中华核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临床检验诊断学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护理学中华护理杂志中华护理学会权威妇产科学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眼科学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眼底病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耳鼻咽喉科学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肿瘤学中华肿瘤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运动医学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权威麻醉学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急诊医学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其它全科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口腔科学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上海口腔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公共卫生与预防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医学*卫生研究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权威*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 中国卫生统计中国医科大学权威*中华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营养学报中国营养学会权威* 人口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权威*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会权威*环境科学学报中国科学院权威中医学中草药国家医药管理局权威中西医结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权威* 中医杂志中华中医药学会权威*中国医药学报中华中医药学会权威*中国针灸中国针灸学会权威* 针刺研究中国针灸学会权威药学药学学报中国药学会权威*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中国药理学学会/上海药物所权威*中国药学杂志中国药学会权威*分析化学中华化学会权威社会医学与卫生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华医学会权威事业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