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快乐在笔尖论文
在快乐中,点燃孩子写作的激情作文

在快乐中,点燃孩子写作的激情作文在快乐中,点燃孩子写作的激情作文开学后儿子就要上小学五年级了,我一直把儿子下棋、画画、打乒乓球、游泳样样拿得起,放得下的长处引以为傲,可是,他就写作比较缺乏热情,总感觉无话可写。
所以,这个暑假,我的主要任务就是调动自己所有的细胞,点燃孩子写作的热情。
一、兴趣引路,快乐先行。
无论何时何地,兴趣始终是转变孩子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基本推动力量。
孩子在写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越多,就越能激发其写作的兴趣。
例如:只要有时间,我就和儿子一起徜徉在校讯通博客的美文之间,感受美好,学习经验,文中精彩的语言,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或是一个新鲜的句子,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样,孩子不但对读美文产生了兴趣,也点燃了他写作的欲望。
所以,放假十几天来,我们快乐的喜欢着、阅读着、写作着!二、走进生活,感悟快乐。
生活的体验将使孩子收获到最真实生动的写作材料;而孩子又特别喜欢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并且孩子有了丰富的生活底蕴,就能在心灵与生活的碰撞中,迸发出熠熠生辉的言语之光。
所以,我还经常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去寻找写作素材。
例如:趁带孩子去中心广场散步时,我把孩子带到广场西南角的龙桑树下,先让他观察这棵树与其它树有什么不同?(当然是弯弯曲曲像游龙一样的枝叶啦!)再告诉他树的名字,以及树叶的作用(养蚕),还有为什么种在中心广场(净化空气)······最后,让孩子用词语来描绘这棵树,并用相机拍下照片,回家写出博文。
因为有实践铺路,儿子这次的文章写得比较充盈,饱满,并且获得了,孩子的欢呼雀跃自不必说,期待着下次出行带来更大的收获,那是自然的了!三、参加活动,快乐多多。
快乐的.出行,快乐的收获,已经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写作。
如今,又恰逢校讯通“第七届书香班级活动”的开展,再加上“濮阳市第四届博客之星”评选活动的刺激与诱惑,孩子的写作热情空前的高涨。
源自笔尖上的快乐——关于进行快乐作文教学的探究

in<穴源自笔尖上的快乐―^子昨快乐作衣教学的探究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花苑小学徐奔【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老师叫苦、学生叫难的事。
大多数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语言干涩,内容虚假,没有真情实感。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写作之路上绽放光彩呢?本文将围绕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快乐教学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字】小学语文快乐作文实施策略研究长久以来,作文难教是很多语文老师的共识。
如何让学生们爱上作文课、爱上习作,是语文教师们长久思考的问题。
学生对作文的敷衍甚至排斥,使作文教学经历着“山重水复”,而难见“柳暗花明”。
因此,快乐作文这个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是一个既富挑战又有创新意义。
一、快乐体验,走进生活走进百科艺术源于生活。
想要写好作文,写日记是第一步,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便着意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没有字数限制、内容限制、表达限制,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而写,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画面,培养学生获取生活信息和习作素材的能力,也激发他们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当然,笔者也鼓励学生创作科学童话和科幻作文,让科学的花朵在学生们心中绽放。
比如,让学生用《我与森林大王对话》编一个童话故事,学生们一定有很多奇特的想法,创新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又如以《月球一日游》为主题,让学生用想象的笔端去描绘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这样的习作,学生们喜欢,自然能够写出真情实感。
二、快乐表达,以我手写我心鼓励学生写话和习作的个性化表达是课程标准在写作要求上强调的重点,要“认识到个体的独特感受,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限制,鼓励自由表达和创造性表达。
”在课程标准理念的引领下,快乐表达应该是尊重个性的快乐表达,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见闻,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以我手写我心。
这种教学应该是开放的、.灵活的,也是充分尊重学生在材料和观念上的选择。
学生习作最重要的原则是“有话师说•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 O 我们主张创造真情,让孩子们写出他们心中想要表达的东西。
让快乐在笔尖流淌

让快乐在笔尖流淌作者:何立杰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第02期小学生最害怕上什么课?作文课!这是我工作十几年来的深切感受。
作文难!这恐怕是不少师生的共同“心声”。
每到作文课来临,教室里总是一片唉叹声:“唉,又是作文课,没劲。
”接下来,老师在讲台前滔滔不绝地讲着,讲得声嘶力竭,但学生却一片茫然,无动于衷。
最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习作要求,学生在桌子下面偷偷地翻起了《小学生优秀作文》。
学生害怕作文,谈写色变,没有内容可以写,甚至有的无法提笔?那么,怎样才能不让学生谈“作文”色变?如何才能让小学生快乐地写作呢?我认为“快乐写作”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方法”。
“理念”是教学指导思想,“态度”是教师的认识和热情,“方法”是教师的手段和途径。
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再加上“态度”和“方法”,教师才能指导好小学生的“快乐写作”。
一、培养激情,情不自禁地写作学生学习写作有一定的艰苦性,许多学生误以为:作文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颇大的大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无必要写,不能去写。
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学生围着《优秀作文选》和教师的指挥棒转,奉命而作,无论是选材立意,结构安排,还是语言特点,总是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
没有《优秀作文选》的学生,常常一节课过后,作文本上仍然孤零零的躺着一个题目。
如何让学生对作文有激情,能够情不自禁地去写作呢?首先,给学生以广阔自由的写作空间。
教师不应该给学生太多的题材、体裁和主题的限制,使学生感到没东西可写,所以教师在作文命题时应该十分慎重。
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同一篇习作,对于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当学生达到要求时,就给予充分的肯定,评奖激励,保持学生写作的动力。
学生的好胜心都很强,只要老师给予一次奖励,无论是一张贴纸、一个五角星、一本本子还是一次口头表扬,他们都会十分高兴和自豪。
因此每次作文我都会采用多种类型的评奖活动,并尽量扩大获奖的面,尽量让更多的学生获奖,促使他们由外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这样学生们都开始盼望写作了。
让快乐在学生的笔尖下尽情地飞扬

让快乐在学生的笔尖下尽情地飞扬内容提要: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是当前作文教学的难点,也是最令老师头痛的事,而真正想让学生的作文焕发生命力,激扬人生,必须从积累语言、作文创新评价等方面唤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情感、生命活动长期以来,说到作文,许多孩子为之头疼,教师们也怨声载道,原来丰富多彩的作文,却成了苍白无味的蜡团,造成了目前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的最直接原因,作文与快乐在学生的眼里似乎是很难共处的两个词。
而真正想让学生的作文焕发出生命力,只有让学生从心里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
对此,我将试着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
一、腹有诗书文自佳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的确,积累词汇,丰富学生的语言,对于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有重大意义。
“胸藏万汇凭吞吐。
”基础教育的目标是“胸藏万汇”,必须把大量的词汇识记在心,才能吞吐自如;如果把它们藏在笔记本里,那就难以应用了。
作文是说话,作者通过一篇文章可以真实地告诉人们一件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可以带着好感或憎恶向人们介绍一个典型人物,可以激情满怀地呈送给人们一处壮观的丽景,也可以精心地向人们雕凿出一件精美的足以引人入胜的物品。
显然,阅读和作文是相通的,都是围绕语言文字活动的。
二者比较,阅读是对语言文字的吸收,作文是对语言文字的应用,其中吸收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教学生学作文,一定要让他们了解读书的重要性,让他们热爱读书、学会读书、读更多的书,从阅读中更多地吸收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
一个人读的书越多.所获取的知识和方法也就越多,写起来也就越发容易。
鲁迅先生也曾告诫文学青年,好文章是靠读好书熏出来的。
所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定要把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同时考虑在内。
而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快乐的笔迹作文范文

快乐的笔迹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形式,它可以展现出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感受,让我们享受到写作给予的快乐。
无论是一篇文学作品,还是书信、手账、日记等,都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快乐笔迹,让人们感觉到真实的情感与生命的美好。
在我的印象中,快乐的笔迹是一种尽情表达的方式。
当我们真正投入到写作中,静心来,开始思考和表达,那种满足和快乐就会油然而生。
就像吟诵着自己心中的诗歌,享受着独特的节奏,跳动的旋律,感受着它们带来的快乐和美好。
这种快乐,不仅来自于写作的过程,也来自于作品本身的完成和呈现。
同时,快乐的笔迹也可以传递爱与关怀。
我们可以将内心感受、喜欢的事物、人或者情境,以最真挚的态度写在纸上,传达爱与关怀给我们身边的人。
这种在表达中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会让人们感到温暖和感动,让人们觉得有人在意自己,被关注和被关心。
除了以上所述,快乐的笔迹也可以成为一个人成长的见证和记录。
它是记录思想、经历和成长的一种方式,显现出成长的痕迹和内在变化。
当人们回顾自己的笔迹时,可以感受到自己一步步走过的路程,更加感悟生命的美好和丰富,这也是快乐的笔迹给予我们的另一种深度享受。
不仅如此,快乐的笔迹还有着难以言喻的审美价值。
当文字在纸上跳跃舞蹈,让人们感受到那种美妙的节奏和韵律,那种感受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这种享受是高尚、纯粹、不可复制的,只有人们在写作和阅读时,才能感觉到它的独特之处和美好。
快乐的笔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创造了无数的美好,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写作带来的快乐,更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之美。
让快乐的笔迹陪伴我们,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记录自己的生命,记录自己的快乐和美好,这是一种无比珍贵的财富。
让幸福在笔尖流露作文

让幸福在笔尖流露作文英文回答:In the tapestry of life, happiness weaves vibrant threads that illuminate our existence. It is a symphony of emotions that resonates deep within our souls, filling us with a sense of contentment and joy.To let happiness flow through our pens, we must first cultivate it within ourselves. It is not something that can be found externally but rather a state of mind that we create through our thoughts, actions, and perspectives. When we focus on gratitude, kindness, and the present moment, happiness naturally follows.Through the written word, we have the power to share our happiness with others. When we express our joy and contentment, it can inspire others to seek happiness in their own lives. Words can paint vivid pictures in the minds of our readers, evoking emotions and creating a senseof connection.By allowing happiness to flow through our pens, we become conduits of joy. Our words can spread hope, uplift spirits, and create a more positive world. It is a noble pursuit that has the power to transform both ourselves and others.中文回答:快乐在生命中是一条彩色的丝线,照亮我们的存在。
优秀论文 让学生在快乐中写作

让学生在快乐中写作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在日常的作文指导课中,我们应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重现生活、畅谈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
一、激发兴趣点燃写作的热情众所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
习作教学若想激活孩子们的创作欲望,教者必须始终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用“童真”“童趣”去拨动他们心里诗的琴弦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
比如:有一次我上作文课,上课伊始,我激情洋溢地朗诵了一首诗:《假如》假如没有农民伯伯的春种秋收,我们将饿断饥肠;假如没有纺织工人纺纱织布,我们将光着脊梁;假如没有邮递员叔叔传递信息,我们将如聋似盲。
《假如》假如有了各行各业的人,我们的航船才能返航,有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努力工作,我们的世界才越来越漂亮。
朗诵完后我就问学生:“同学们假如你是ⅹⅹⅹ,你会怎样做呢?”在我的指导下,学生的情感闸门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倾吐各自的奇思妙想,他们的想象如霓虹般五彩缤纷,有的说,假如我是警察就要把所有的小偷抓住;有的说,假如我是纺织工人我就会纺出各种各样的纱;有的说,假如我是一朵花就要展开最美的姿态给人们欣赏……上天、入地、下海无奇不有,任其想象驰骋。
一时间,课堂上热闹非凡,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学中来,为写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联系生活开启思维的大门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作文素材,是学生习作的一个“大课堂”,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精彩的一幅画,动人的一首歌。
因此,我们应多组织学生到社会课堂中去学习,指导学生接触生活、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
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体验沸腾的现实生活,从中直接获取反映社会风貌、人情风俗的材料,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用心去积累,那写作能力自然会芝麻开花――节节高,在日常的习作指导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联系生活,动手演一演、说一说,为成功作文架桥铺路。
让快乐在笔尖流淌

刈 达 到 自己 预 期 关 蕾 日怀 的 , I 给 物 质 奖 ・ 枝笔 、・ 个 软 抄 水或 肯 一 个 J , 班
真正喜 欢 l r , 姚 现 了外 部 动 机 刮 内
部动机I 佝转 化 , 0 件 就 成 为 了 一 种 习 惯 、 一 种爱好 , 水 久地 持 续 卜去 , 影 响 深 远
示认 同 一直 以来 , 我 在 作 文 教 中很 用 心 ,
无 论 是 每 篇 课 文 写 作 特 点 的 精 当 点拨 , 还
笔 - ・ — ● t ■ 一 : 尖 ● . - ■ | ● ■ 一 - - 1
◆ 华 蓥 市观 音 溪初 级 中 学 申 国 明 个 级 , 过 关 等级 为 良 加 , 符号 为 “ 一” , 然 乃优 减 、 优、 优加 , 完 美 等级 优 { } , 符 号 为
以读 促 写 , 源 头 活 水 永 不 停歇
绒 蝴 蝶 印 章 标 志 的作 业 水 | I ; } f 5 能 起 刮较 明 显 的激恸 作用 : 推 荐 评 价 小 删 优 秀 作 , 给 l 炎次 数 虽 靠 后 分 数 却卡 H 埘 前 的 优 秀学
, 卜 以 精 神 奖 恸 这样 . 学, 卜 作 文 篇
及总 分, 激发学, 积 极 练 , 把 作 史 好 ;
㈦样 的 : , M样的老师 , 一个川的I 1 l f 问 作 史进 步 人 , 绝不 。 J 能 是 繁 体 水半 骤 然 I : S t ’ , 唯 - n 解 释 就 足 他们 兴 趣 提 高 r.
股0 ; , J f 4 J x t
原有潜 能激发 J ’ . 他 们 从 原 来 的 为完 成 任
务 写. 刨感 必趣地 主动写 、 认真 i = 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快乐在笔尖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一直都比较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很多地方都开展了有关“读写结合”的研究,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欣喜地发现,阅读教学的课堂中有了“小练笔”的身影。
但是怎样提高“小练笔”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文试对阅读教学课堂中的小练笔提出本人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做法,力求使小练笔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小练笔;实践
感悟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写一些片断,说说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课堂小练笔拥有很多优势,譬如内容集中,篇幅短小,材料随意,而且降低了习作难度,能在无意之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小练笔的“身影”出现在了阅读教学中,就如一缕清风拂过,给语文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的课堂小练笔实践,深切地感受到课堂小练笔这种新的读写结合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与习作水平的提高。
1、课堂小练笔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众所周知,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
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实践也证明,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而课堂小练笔恰恰较好地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地去展示个性化,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思维空间,从而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与习作水平。
2、课堂小练笔是摆脱目前学生各种习作弊端的有效途径。
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如何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然而,大多数小学生对作文仍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性,普遍存在说空话,瞎编,无病呻吟等现象。
再加上我们现在的习作练习往往局限于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习作训练间隔时间长,学生练笔的次数比较少,这样又势必会造成教学与作文脱节。
小练笔选题的角度小,材料更贴近生活,思维空间大,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往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
即使是平时习作基础较差的学生写起来也像模像样的。
这样一来,学生容易从小练笔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对习作也树立起了信心。
3、课堂小练笔是促进和深化阅读教学的好方式。
小练笔是以课文内容为写作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紧随阅读教学,有利于阅读教学的深化进行。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接触文本、思考文本、感悟文本,而不是牵着学
生进入教师自己的思维模式中。
小练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内涵,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也使得语文课堂由原来的单调变得妙趣横生,激发起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最为重要的是找到读写结合点,并且写的内容要为文章中心服务。
这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恰当的运用,从而发现教材中潜藏的教学价值,选择恰当的时机,安排合理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练笔,练习效果会必定让人满意。
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目的性训练:
(1)、有情可诉时练笔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文章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它通过那些感人至深、富有真情实感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世间的美好感情,传达着为人处世的真挚、分享等思想,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
学习这一类文章,在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的时候,可以安排一些小练笔,让他们把心中的千言万语凝结成优美的文字,用笔尖记录自己的情感历程。
如我在执教《给予是快乐的》这篇文章时,在深入感知课文,学生都被深深地感染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练笔:师:老师真替你们感到骄傲,你们有那么深刻的感悟,老师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也深深地被打动了,写了一首诗,请大家来读读。
一束淡淡的鲜花
一句暖暖的叮咛送出的是无限的关怀,
表达的是无尽的关爱汽车上,
一位两鬓苍苍的老奶奶走到我跟前她,
紧握着扶手,身子不停地摇晃。
我起身,毫不犹豫地,请她入座。
她冲我微微一笑那一刻,
我明白:给予是快乐的!
伸出你的手,别人握住的是力量展开你的笑,别人感受的是阳光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一定也曾为帮助过别人而感到快乐,请你拿出笔,把中间四行换成自己的经历,让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好吗,在课文学习的铺垫下,在我创作的那篇富有感染力的短诗指导下,学生们将那些记忆深处的情感体验,用五彩的语言,在纸面上凝结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其实像这类的文章有很多,在《盘古开天地》一文的教学中,我在文章的最后设计了一个小练笔:“盘古啊盘古,我多想——”正因为有了对文本内容的感悟,以及学生看到了大千世界美好的景象,一句句精彩的话语跃然纸上。
(2)、行文精彩处练笔语文书本中,有很多文章可谓文质兼美,读着这些精美的语段,欣赏这些飘扬的文字,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学写这样的语段,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妙语,也让他们的遣词造句能力有了提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的第4段非常经典,课文中对兵马俑的神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在这个环节,我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行语言的模仿练习,效果很好,短短的时间内,学生在文本语言的例文学习中,在课件提供的众多画面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丰富多彩的内容,真是妙语连珠:“有
的兵俑,身披盔甲,手持长矛,严肃地站立着,似乎正准备随时赶赴沙场。
”“瞧,这个兵俑,一脸沉稳,气宇非凡,这也许是位英勇善战、胸有成竹的将军吧!”“看这一排弓弩手,整齐地半蹲着,箭已上弦,等上级一声‘放’字,那箭便齐刷刷地离弦而出……”通过这一次的练笔,学生不仅很好地学习了精彩语言的表现,涌现出了许多精彩的片段,更让他们在写作中感受到了兵马俑的栩栩如生,暗自钦佩古人那过人的智慧。
以上只是教学中随机练笔的几种方法。
总之,课堂处处是作文,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把握教材,充分利用好课堂主阵地,适时适度的小练笔,既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独特作用,更对学生言语生命的成长发挥着持续的、潜移默化的熏染陶冶作用。
这些言语实践所带来的欣喜,定会令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